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 (第一集) 1988/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4-02-01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本經最後這一卷,我們首先把它的重要性跟諸位做個簡單的報告。這一卷是整個《華嚴經》的結論,也是《華嚴》最重要的一部分。當年清涼大師參加譯場,參加翻譯的工作,經翻成之後,奉到皇帝的诏書,也就是皇帝命令,為這部經作一部注解,就是《華嚴經疏鈔》,這是奉皇帝命令而作的。《疏鈔》寫成之後,他老人家特別將這一卷提出來單獨流通。因為《華嚴經》全文太長,在當時沒有印刷術,流通經書都要靠手寫,像這麼大的一部書,寫一部談何容易!但是《華嚴經》無論在哪一宗,在哪一個法門,都是修學最高的指導綱領。所以將最重要的提出來單獨流通,叫「別行一卷」,「別行一卷」就是指這一卷。所以我們很多人說到《普賢菩薩行願品》,他就曉得這一卷,他不知道《普賢菩薩行願品》原文有四十卷,他沒有知道這麼多,因為習慣上聽說《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是薄薄的這麼一卷。這是清涼大師單獨把它提出來流通。
它的重要性在什麼地方?清涼大師說得很明白,這部經是《華嚴經》的精華,也是《華嚴經》的結論。在《華嚴》上說,一生修行究竟圓滿,那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一生當中修行究竟圓滿,在一切經裡面,只有《華嚴經》為我們說出來。究竟它用什麼方法達到圓滿?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樣才圓滿的,可見得究竟圓滿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修行到最後,不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是真正的圓滿。自從這一卷特別提出流通以來,它的影響非常之大,不僅僅華嚴宗許多的祖師大德最後都是念佛,遵照這個方法,天台宗也是如此,甚至於法相宗也是如此。影響非常非常的深遠,可以說最初提倡念佛法門就是這部經。
到後來,在清朝鹹豐年間,有位魏源居士,這個人也是很了不起的人。他對《華嚴》很有研究,他是專修淨土的,也是看到淨土《無量壽經》原來的五種譯本一般人難讀。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並不完善,五種原譯本,王龍舒取了四種,另外一種他沒看到,所以不圓滿;彭紹升居士他只是魏譯本的節本,當然更是美中不足。所以他就發心將五種譯本重新做了個會集本,這個本子我們現在也找到了,最近我們發起印的《淨土五經讀本》收在裡面,魏源的本子。它距離我們比較近,鹹豐年間,距離比較近,所以並沒有收在《大藏經》的續藏,這個本子比較上不容易找到。
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與會的那些大菩薩們都是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經文裡明白告訴我們,「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這卷經與《無量壽經》關系太密切了。淨土宗原本只有三經一論,魏源就把這一卷經加在「淨土三經」的後面,稱之為「淨土四經」。所以曉得淨土四經從哪裡來的,清朝鹹豐年間,魏源居士把這一卷經加到淨土三經,這淨土有了淨土四經。現在我們看到是「淨土五經」,不止四經,五經是又加了《楞嚴經》上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是誰加進去的?是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加進去的,這樣才有「淨土五經」。所以我們要曉得,淨土宗三經是佛說的;五經,魏源居士加了一種,印光大師又加了一種,成為淨土五經。這就曉得,它跟淨土宗關系太深,關系太密切了。
加在裡面都是有很深的道理在裡頭,不是隨隨便便就加進去的,決定與淨土三經的教義、理論、修行的方法完全一致這才可以。最近我在美國,看到有一種新的淨土五經,是現代人編的。《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章沒有了,加了個什麼?加了個《般若心經》,這個加得沒有道理。在我想像當中,他大概是這樣想法:淨土宗西方三聖,《心經》是觀世音菩薩,有個大勢至菩薩,三經是阿彌陀佛再加上觀世音菩薩經、大勢至菩薩經,這好像也滿有道理的,其實錯了。為什麼?《般若心經》自始至終兩百六十個字沒有一個字說念佛法門,與這個法門不相干!如果要是說了淨土法門,古人早就加進去,等不到現在,所以沒有。這個經,雖然西方三聖裡頭沒有普賢菩薩,但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勸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現代人編的,拿《心經》來代替《普賢行願品》完全沒有理論的依據,這是現在人標新立異。我們決定不能夠盲從,我們想想人家為什麼加這個,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請看經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這一句是總結前面的經文,前面第三十九卷,三十九卷的後半卷全是偈頌,這些偈頌是贊佛的,是普賢菩薩贊歎如來的。這是贊歎完了的時候,這時候才告訴善財童子,因為善財童子到他這個地方來參學。贊歎當中,最後有幾句話可以說贊歎到極處,末後的結論說,「剎塵心念可數知」,這是比喻,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這是講一切眾生起心動念,念頭有多少?無量無邊。你想想看,十方世界多少眾生,每個眾生心裡起的念頭有多少!這是不可能知道的事情,這是假設,這個我們可以能夠知道的。「大海中水可飲盡」,大海水多了,可以能夠把它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虛空這麼大,我們拿個尺可以量,風我們可以把它系住,這都是極不可能的,是形容詞。這個我們統統做得到,拿這個來形容「無能盡說佛功德」,佛的功德沒有人能夠說得盡。這是把如來功德贊歎到了極處。說「若有聞斯功德海,而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獲,慎勿於此懷疑念」。這是講前面贊歎如來功德最後的幾句話,底下,告訴善財說: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與會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這一句我們體會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並不是專對善財童子說的,他這裡有諸菩薩,清清楚楚的擺在此地,而且還把菩薩稱呼加在善財的前面。所以,他勸人修十大願王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普遍的勸導華藏世界所有的菩薩們,不是單單指善財童子一個人。所以我們曉得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都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太殊勝了。所以古德在注解《無量壽經》裡說,《華嚴經》是《無量壽經》的引導,引導你入淨土法門的,是這麼一部經。淨土法門,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是《華嚴經》的歸宿。《華嚴》最後到哪裡?最後到《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是同部,最後都到了《阿彌陀經》。
從這個角度上來觀察,我們才真正明了、真正覺悟,《彌陀經》是大乘之大乘,是一乘之一乘,了義之了義。所以古德稱《無量壽經》叫中本《華嚴經》,我們在黃念祖居士注解裡頭就看到,這是古人講的,不是他說的。大本《華嚴經》就是指我們現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叫大本《華嚴經》,它分量多;《無量壽經》叫做中本《華嚴經》;還有小的,小本是什麼?《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經》。這個說得有道理。
不但是《華嚴》的歸宿,《法華》也不例外,《法華》到最後也是歸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看民國初年呂碧城居士所譯的《普門品》,她是依照梵文本翻譯的。《普門品》最後的偈頌裡面,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經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這個本子跟我們現在中國流行的《普門品》不一樣,它後頭大概有六、七首偈子我們沒有,我們現在這個本子缺少這部分,梵文的原本上呂碧城居士見到的。這是叫著與會的諸菩薩及善財言: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這一句可以說是總結前面的贊歎。普賢菩薩說,不但我沒有辦法說得盡,即使是十方一切諸佛,要想說佛的功德也說不盡。一切諸佛,十方一切諸佛,說多久?這個時間長也是不可思議,『經不可說不可說』。這個「不可說不可說」是古印度數目字的單位,我們在前面曾經念過。印度數字的單位,就是從個、十、百、千這樣算單位,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個單位。基本的數目字是十進法,從「阿由多」以後就是倍倍增加,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個單位。我們中國沒有,我們中國數字好像只有二十幾個單位。最後的十個大數,這是講它一百五十個單位最後的十個大數,是從阿僧只是第一個,阿僧只個阿僧只叫一個無量,無量個無量叫一個無邊,這樣子倍倍增加,到最後那個數字叫不可說不可說。這些數字確實不是我們能夠算數得出來的,這個數字太大太大,就是阿僧只這個數字都是天文數字。
它的單位是『佛剎極微塵數劫』,這個不得了!這個最低的單位是劫,多少劫?「極微塵數劫」,是把我們泥土磨成微塵,微塵就幾乎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原子、電子,我們的肉眼看不到的;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塵,我們凡夫肉眼看不到。這麼小的一粒一粒的,一個微塵是一劫,多少個劫?「極微塵數劫」。多少微塵數?「佛剎」,佛剎是講的大千世界,就像我們現在一個銀河系,再把這一個銀河系磨成像微塵一樣,一塵算一個劫。這不得了,這個數字沒辦法想像,但還不止,多少個銀河系?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在我們一般概念當中,都沒辦法有這麼一個清楚的印象,這數字太大太大了。這是說十方諸佛,經這麼長的時間要說佛的功德說不盡,『相續演說』,佛的功德是『不可窮盡』。
在這個結論裡頭明白的給我們顯示,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念念要成佛?成佛的目的在哪裡?也就是成就我們自性當中本來具足不思議的功德。此地講這個佛,這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絕不是佛一個人有,不是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也是在這部經上說的,《出現品》裡面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功德,相就是相好光明,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每個人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誰也沒有少一點點,十方諸佛如來(像阿彌陀佛)也沒有增加一點點,決定是平等的。可是今天事相上不平等,理論上平等,事實上不平等。
佛的功德都現前了,贊歎不盡。我們雖然有像佛一樣的功德,但是我們功德一樣也沒透出來。我們所顯現出來的是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妄想,我們現在透出來的是這些東西。這些妄想,這些煩惱,給我們招來了三界六道輪回的果報,苦不堪言!本有的功德喪失掉了,怎麼喪失的?佛說得很清楚,「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佛把一切眾生像如來一樣的智慧、德能喪失掉了,說出喪失的原因,病根就是妄想、執著。因此,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就是去妄想、執著而已,妄想、執著除了,你就成佛了。所謂成佛,就是你的本能又恢復了,就叫成佛,你的德能就跟經上講的一樣,十方諸佛經無量無邊劫也贊歎不盡,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學佛為這個目的。
所以從這一段經文,也顯示學佛是有必要的,佛法不能不知道,不能不修學,這是自己的事情,無關於別人,是自己自家的事情。智慧、德能不是向外求的,是恢復我們自己的本能,這是佛法。如果向外求來的,那是錯誤的,經上常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我們要向心外去求,那叫外道;所謂外道是向心外去求,佛法是向心內求。用什麼方法求?當然這個經裡說得太多了,說多了也怕你記不住,說多了實在講你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所以普賢菩薩在這時候,《華嚴經》這一會到了最後,他做了個總結論。把所有的這些法門歸納成十大條,這就是著名的十大願王(十大行願),這個願叫行願,行是你要去做到的。底下經文說了: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這十條是整個《華嚴經》的結論,整個《華嚴經》的綱要,精華之所在。菩薩修什麼?菩薩就是修這個法門。十方三世所有的這些大菩薩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明心見性的大菩薩,他們修這個十種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上上品生,這是我們自己應當要效法,應當要努力的。哪十種?經上說:
【何等為十。】
先把這十個條目給我們說出來。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經上明白告訴我們,『若欲成就』,這就不是一般的修學,成就是圓滿的達到我們所期望的目標。那是什麼?『此功德門』,這個「此」就是上面菩薩所講的,你要想成就前面所說十方諸佛無量無邊劫說不盡的功德,你要想能成就這個法門;換句話說,就是成佛。這個法門叫成佛的法門,你要想成佛,你就應當要修這十種廣大的行願。在此地,我們先略說,把這十條簡單跟諸位作個介紹。
第一個,『禮敬諸佛』。我們先說「禮敬」,後面我們還要詳細說,此地是概略的來介紹。禮是禮節,就是行禮,這是屬於身。過去的最敬禮,像我們佛門,佛門是從古印度傳過來的,最敬禮是五體投地;在我們中國古代,最敬禮是三跪九叩首;現代人,最敬禮是三鞠躬,普通禮節是點點頭;這都是禮節,這是身業。實在說,身要行什麼樣的禮節,我們要隨著時代,不能夠忽略時代的潮流,這是大家要特別注意到的,不可以忽略時代。現代人用什麼方法行禮,我們就跟他一樣的行禮,不必見到任何人都趴在地上磕頭,用不著。實際上,佛門裡面的禮節還保持著古禮,這個古禮只有在佛堂裡有,這點諸位要記住。我們在外面見到法師不必要頂禮,這是我們要符合於時代的。現在有很多人很恭敬,在馬路上也好,在飛機場、火車站也好,見到法師就趴在地上磕頭,旁邊的人看到都莫名其妙,這是錯誤的。在佛堂裡面可以行這個禮,不是佛堂裡面沒有必要,法師決定不會說你失禮,這個要知道,要懂得。
我們自己拜佛,我們一定要五體投地,為什麼?那是屬於一種修行。所以拜佛是修行方法的一種,這個要知道,是一種很好的修行方法。為什麼?禮要敬,敬是屬於心。什麼心叫敬?心裡一念不生,就叫敬。心裡面打妄想,這就不恭敬;心裡面沒有妄念,這個心叫敬心。你看心清淨,一個妄念沒有,身在禮拜,這是非常好的修行方法。心淨就是修定,修定並不是盤腿在那裡坐著不動叫修定,拜佛也是修定,拜佛是大定,身動心定。心沒有動,而且身有足夠的運動量,身體要活動,要動,身體是像個機器一樣,如果你要不動,它就生銹,就要出毛病了。身要動,心要淨;心不淨,打妄想,你就起煩惱。所以真正講求養生之道,心清淨,身要運動。拜佛,這兩個目標正好達到了,心淨,身動。
所以有些人就專門修這個法門,一天拜三千拜,他也不看經,他也不念佛,他就是拜三千拜佛,甚至於還有拜開悟了的。你看倓虛法師的傳記,《影塵回憶錄》是倓虛法師的自傳,是他口述的,他自己講的,他的學生筆記,大光法師給他記錄的。他後面附錄裡,記載有個叫持律的曬蠟師,曬蠟燭的法師。這位法師也是很奇特的一個人,這個人老實,愚癡,沒念過書,也不認識字,但是人非常老實,人家常常欺負他。他在廟裡做香燈師,香燈師就是管蠟燭、管香的,專門照顧這個的。同參道友就開他玩笑,說:「香燈師,六月的時候,我們的衣服都要拿去曬一曬,經書也都搬出去曬,你的蠟燭也要拿去曬曬。」他就真聽話,真把蠟燭都搬出去曬,一曬蠟燭都曬化了。到了晚上上殿的時候,他沒法子點蠟燭,蠟燭都曬化了。維那師一看:怎麼搞的?香燈師你今天蠟燭怎麼會點成這個樣子?結果他就說了:我搬到外面曬,曬成這個樣子了。維那師就告訴方丈和尚,方丈和尚一看,就把他召見來:你不要當香燈了。
叫他不要做香燈,就叫他拜佛捨利,到阿育王寺拜釋迦牟尼佛捨利,一天拜三千拜。他在那裡拜了三年,開悟了,以後做了一首偈子,送給老和尚看,老和尚一看,真的開悟了。以後他會講經,經講得很好,他是無師自通的,沒有學,就拜三年佛拜開悟了。詩也做得好,偈也做得好,經也講得好,他原來不認識字,很愚癡。你看他有這樣的成就,這個成就就是老實!他心真的定了,他天天拜佛,他心定了,從定開慧,真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他大徹大悟。所以,拜佛是個很好修行的方法,他是一天拜三千拜佛。這是講禮敬。
禮敬的對象是誰?「諸佛」,這兩個字很有講求。諸佛是誰?並沒有指定是哪個人。「諸」是眾多,《華嚴》、《圓覺》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華嚴經》,十大願王裡面講的諸佛要以這個為標准。一切恭敬,我們拿恭敬佛的心恭敬一切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是本來佛。所以這個十大願不容易修,普賢菩薩叫誰修的?叫華藏會上那些大菩薩們修的,不是叫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你們想想,你們誰能把一切眾生都看作佛?都那樣的恭敬?你要果然這樣修法,那你成佛了,佛眼睛裡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那你就成佛了。菩薩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也沒看在眼睛裡頭,沒看得起,所以凡夫成不了佛。等覺菩薩還要修這個法門,他要不修這個法門,他成不了佛。所以十大願王這十大綱領是成佛的秘訣,應用在淨土裡面,就非常的有效,會加速我們得一心不亂,何況於功夫成片?
所以我們學佛人首先把觀念改過來,我們對一切人要恭敬,對一切事要敬,對一切物要敬,正是經上常常教誡我們「一切恭敬」。不但佛這樣教我們,儒家孔老夫子教學也是從這個意思教起,你們看看《禮記》,你把《禮記》翻開,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一樣的意思。那個時候佛法沒到中國來,可見得中國的聖人他們的見解跟佛很接近,這個觀點沒有兩樣,真是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從哪裡學起?從禮敬學起,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他本來是佛。為什麼我們對事、對物要敬?一切事物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一性無二性。因此不但敬有情眾生,無情的眾生也要敬,同一個恭敬心,同一個真誠之心。敬心就是誠心,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換句話說,以真誠之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叫「禮敬諸佛」。如果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摻一點虛偽,摻一點夾雜,這一條就沒有了。
跟諸位說,第一條沒有,後頭統統沒有。因為它這個境界一層比一層高,好像蓋房子一樣,沒有第一層樓,哪有第二層?哪有第三層?統統沒有。所以他這個十願後後深於前前,愈到後面愈深,境界愈廣,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後面,後面決定包括前面,沒有前面,絕對沒有後面。由此可知,我們修行重點要修在禮敬上。如果說我們這個社會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這社會就很有禮貌,社會就和睦,自然就團結,就一家人了,有這麼大的功效!這社會為什麼會亂?為什麼會爭執?彼此沒有相敬。所以儒家教學把這個列在第一條,佛法裡面教學也是把這個列在第一條,你就想到這個重要。世出世間的教育都是建立在禮敬的基礎上,世間法講孝順父母,尊師重道,佛法是師道,「禮敬」這兩字做不到,那什麼都不要談了。所以,我們要認識它的重要性。
佛經裡面講「禮」,《華嚴》處處都是講十,用十來表法,所以禮就有十種。這十種裡面有對的,也有錯誤的,我們一條一條說下去大家就明了。第一種叫「我慢禮」,雖然行禮,還是貢高我慢。你看我們讀《六祖壇經》,法達禅師去參訪六祖的時候,當然,見了六祖要拜他,要頂禮、行禮。雖然行禮他頭不著地,這就是我慢;五體投地,他頭不落地。六祖看到了,你行禮的時候,頭沒有落地,你心裡頭一定很自負,拿現代人的話說值得驕傲,有值得驕傲之處。就問他: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他也很老實說出來,他念了三千部《法華經》,值得驕傲。所以見到人雖然禮拜,你是個長者大德,禮拜,頭不著地,他值得驕傲。這種禮,禮裡頭帶著有我慢,雖然恭敬別人,自己也很自負,好像我並不比你差,叫我慢禮。拿現代話來說,雖然行禮,沒有恭敬心;外表上有禮節,裡面沒有恭敬心。
第二種叫「唱和禮」。這個我們還拿佛法來說,雖然也是五體投地,可是他拜佛的時候動作不如法,沒有按照規矩。五體投地的時候,每個動作都有規矩的;沒有按照規矩,就是很隨便,馬馬虎虎隨隨便便拜一拜。唱的時候,譬如說「我們頂禮和尚三拜」,磕頭下去了,這是唱和,而內沒有恭敬,禮也不如法。古人有個比喻說「如碓上下」,像舂米的碓上下一樣。唱和禮多半不是一個人,好幾個人大家在一起,不像前面我慢禮是一個人。這是有好幾個人,團體的時候,跟著大家,大家拜我也拜一下,但是沒有恭敬心,也不如法,威儀上也很差。這兩種都是不如法的,所以我們應該要把它戒除。
第三種叫「恭敬禮」。這個就很如法,五體投地,心也很真誠,所以講是三業恭敬,每個動作他都能做到。這是學戒律的人很重視,非常如法的禮拜。戒律最嚴的可以說是小乘戒,小乘人重視外表,不像大乘菩薩。大乘菩薩重視內心,外表有時候他隨便一點,所以叫不拘小節;外表馬虎一點無所謂,但是他內心真誠,大乘與小乘不一樣。小乘菩薩內心不一定真誠,但是他外表做的,可以說是一絲毫的缺點你都找不到,他做的的確是如法。
第四種叫「無相禮」。無相是不著相,這個決定是大乘菩薩所修的,而且必須自己真正深入法性。嚴格的來講,這個要明心見性的菩薩才能做得到,像《金剛經》上所說的標准,《金剛經》上說的菩薩標准是離四相的。經上說得很明白,菩薩如果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那就不是菩薩,必須四相都破了。四相破了,這是見本性佛,所以說能禮、所禮俱不可得,都不執著。我們要問,他究竟拜不拜佛?他拜也好,不拜也好,都在無相禮中,因為他心清淨,心真誠,並不拘束於形式,這是真正的、真實的禮敬。
第五種是「起用禮」。像前面「無相禮」,他不禮不拜也是拜,拜是拜,不拜也是拜,這個境界很高,超越前面的小乘。起用禮就是這樣的菩薩超越了,他又回來了,又把自己身分降低,降下來。降下來干什麼?起作用。起什麼用處?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一定要給眾生做個榜樣,叫眾生天天要禮敬,他自己不禮敬行嗎?眾生不服。所以雖然三輪體空,雖然曉得「能禮所禮俱不可得」,可是他每天處事待人接物,小小禮節他也不失。為什麼?做給眾生看,身教。講經說法是言教,他自己在處事待人接物,要把恭敬做在表面上,做個示范,做個榜樣,讓大家好學他。所以這種禮是起用禮,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自己縱然有非常虔誠恭敬的心,表面還是要做到,影響別人,這一點相當重要。尤其在學校的老師,老師是學生的表率,父母是子女的榜樣,小孩都看大人的樣子,看你對別人不恭敬,他就學會了,他對別人也不恭敬;如果看你對一切人、對長輩都很恭敬,他學會了。所以起用禮是利他的,前面講的無相禮是自利,是不著相,三輪體空,破四相,是自利。為了教學,為了影響別人,表面的禮節不能失,做樣子給別人看。這是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一如。
第六種叫「內觀禮」。這是什麼?實在講,這就是修一種觀想,這是修敬。你想,我們常常想佛、念佛,知道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以自己心中之眾生禮自己自性當中之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次我到大陸上作了短期的探親,在大陸上住了半個月,看到黃念祖老居士,他把夏蓮居老居士(就是他的老師)一些著作送給我,數量雖然是不多,只有五種,但是非常的珍貴,分量也不大。我首先把夏蓮居居士編的《淨修捷要》,我想趕緊把它印出來,這就是修行的方法,就是修「禮敬諸佛」。
經典理論我們懂得,方法也知道,從哪裡做起?淨土法門究竟怎麼個修法才有效?他提供這個方法很有效,簡單,人人可以做,又不費多少時間,每天就只拜佛,三十二拜,三十二拜不多。每一拜裡面都有觀想,觀想的內容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彌陀經》跟《往生論》四樣東西,淨土三經一論,內容就是三經一論。他觀想的內容統統取的是經文,也就是三經一論的精華,他提出來了,非常非常之好。觀想一遍,每一拜裡頭,觀想一段經文,想這個經文裡面的意思、境界,去想這個,然後念三聲南無阿彌陀佛,拜一拜。每一拜的觀想都不同,但是三十二拜,就是把淨土三經一論裡頭的內容統統想了一遍。這樣的拜佛的方法,他說妄念不容易生起來,為什麼?你已經在想西方極樂世界,你怎麼會想別的事情?他說這個可以能克服一切妄念。內觀禮,他是內觀跟恭敬合而為一,他用這個方法。
我把這個小冊子看了一看,非常的歡喜。所以想印我們要印大字,為什麼?這個本子不多,總共只有二十頁,只有二十頁是個小本子,字印大大的。因為這不是我們念的經,這是拜佛,拜的,我們總要擺得遠遠的,我們能看得見,這樣才好拜,所以我們要印大字的本子。這是行經,我們這是解經,幫助我們理解,那是教給我們怎樣去修行,我們怎樣去做。這種方法,除了早晚課,就可以用這個,簡單明了,不用那麼羅唆,那麼麻煩。不必去念經,因為你所想的全是經裡面的內容,所以早晚課不要念經,也不要念咒了。他這個三十二拜之後,他有個回向,就可以了。所以,他序文裡頭說,這個簡單的功課包括念佛、觀想、發願、回向,統統在裡面,融合成一體,是很好的修行方法。早晨可以修一次,晚上可以修一次,一天修一次也可以。平常沒有事情你就想,因為這個文要是念熟之後,你就想這個境界;換句話說,你隨時隨地都在修。平常我想不要拜,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你都可以做這個觀想。做這個觀想,就是內觀禮,這是心地恭恭敬敬,「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這個方法好。
第七種叫「實相禮」。實相無相,於無相裡面才體會到實相。這個跟前面的無相禮接近,比無相禮境界深,無相可以說是大乘開始,實相的境界就高了。如果依賢首家五教,屬於頓教,六祖惠能大師這一派的禅屬於這個境界。我們淨土這個法門,如果念到一心不亂,也是這個境界;但是沒有得一心不亂以前,不是這個境界;一心不亂以後,你禮與不禮,都是屬於這個境界。所以它比無相禮要來得高。
第八「大悲禮」。大悲禮實在講就是於一切眾生,尤其一切苦惱的眾生,心裡面生憐憫之心、慈悲之心,願意代一切眾生忏悔,代一切眾生消災祈福。為什麼?一切眾生迷惑顛倒,他不知道忏悔,他不知道禮敬諸佛,我們代他禮拜。實在講,能不能代得了?代不了;代不了也得要代,這叫大悲心,明明知道代不了,還是希望這樣子。所以我們自己在拜佛當中,在自己功課拜完之後,常常多拜三拜,這三拜是代一切眾生消除罪業、忏悔祈福,代他們拜;不管能不能達到,我們自己心意達到了。這是培養大慈大悲必要的手段、必要的方法。
第九種叫「總攝禮」。總攝除了前面講的我慢禮、唱和禮這兩種除外,在一禮當中前面所講的六種統統具足,這總攝所有禮敬的意義、境界,在一拜當中統統現前,都包括了。實在說,夏蓮居士編的《淨修捷要》裡三十二拜,它裡頭有恭敬禮、內觀禮、總攝禮,大悲禮也在其中,它有這個意思。不但有這個意思,它還有最後一個意思,無盡禮。
「無盡禮」就是普賢行,我們這一拜下去就是普賢圓滿的行願,那個境界廣大不可思議。所以我們禮拜的對象不是那一尊佛,不是那一尊菩薩,我們面前供養的西方三聖,我們禮拜心裡所觀的境界不只是西方三聖,這個要知道。所觀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全包括在其中,這是我們禮敬的對象。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我這一禮統統都拜到了,這樣禮拜就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實在講沒有兩樣。
諸位明白了這個意義之後,在日常當中修行,我們又會遇到許多不同的境界。我們年輕身體健康,拜佛不困難,對生病的人怎麼辦?他躺在床上,下床都不方便,他就不能拜了;年歲老的人你叫他趴在地上,他起都起不來,也不能拜,這是屬於一些事相。所以佛法常講「方便為門」,有病的人,他心裡觀想禮拜就可以了。你說他要是拜佛,他心裡想我在那裡拜佛就可以了,他不必這樣去,他身體不能活動。年歲大的人則用高拜墩,像我們前面用的拜墩是高拜墩。如果通常我們講行禮,用這個高拜墩,年青人用這個就是我慢禮,你可以平地拜五體投地,你還用高拜墩,就是傲慢。年歲大的人不行,他骨頭老了,他要是平拜,拜到地上,他起都起不來,還要人扶著,不方便,他可以用高拜墩。由此可知,真正修禮拜的法門,不能用這個拜墩,這是給年老人准備的,不是給一般人用的,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現在一般寺院都用高拜墩,實在講這個不如法的,應當是平拜。不能站著拜,可以坐著拜;不能坐著拜,躺在床上合掌點頭也可以,總而言之,心地虔誠。所以,在形式上可以隨緣,這個有開緣,可以開方便的。
經上說這個十種禮,禮拜是修因,只要你修因,將來一定要得果報的。簡單的說,除了心裡頭沒有敬意,那個不談,那他是得不到什麼殊勝果報的。真正恭敬禮佛,恭敬一切人事物,果報是得尊重身,就是一切眾生看到你自然會起一種恭敬心,尊重之心;而且可以斷煩惱,消業障,開智慧;身心健康那不必說了,這是養生之道,得身心健康;容貌端正,連看相都說「相隨心轉」,你的心清淨、心正,容貌就端正。這裡面利益功德太多太多了,說不能盡。十條簡單跟諸位介紹一條。
時間又到了,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研究。總而言之,經講到最後,己經不是注重在理解,注重在實行,我們努力去把它做到,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對你決定有利益,有殊勝無比的利益。好!我們念佛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