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念佛是在念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念佛是在念什麼?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人人會念,不學佛者亦會念,那麼念佛究竟是在念什麼?

(一)念佛是在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為法界藏身,十方三世佛皆括之。所謂佛佛道同,凡夫有別。你念一佛,即得一切諸佛護念。

(二)念佛即是念咒語。六字洪名為諸咒中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為秘密不翻,皆非中文;此法高極,勝持任何咒語,能除一切病,故說“阿伽陀藥病總除”。能除一切身心諸苦惱,自得清涼。有人崇拜活佛,喜歡咒語加持,實際六字洪名,即是咒語啊,念佛的人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佛光注頂,日夜護持此念佛人。為什麼不好好念佛呢。

(三)念佛即是念佛的功德,佛的功德有哪些?即是慈、悲、喜、捨。什麼是慈悲?所謂慈能與樂,悲能拔苦。

慈,就是要多給予人以諒解和寬容,而不僅只是放生。多給自己身邊的人一些快樂,把快樂帶給你身邊的所有人,所以你自己必須先快樂,慈祥。所以我們一進寺門第一個即是笑佛,大肚子能容,笑四方客。

悲,就是要多給予人以關心和幫助,而不僅只是做做慈善事業。不管什麼樣的人,不管是對我們有恩的還是有怨的,只要他有難,我們都要幫他,關心他,給他帶來溫暖,給他帶來感恩的心。所以觀音菩薩千手千眼,一只手幫不過來啊,眾生太多了,所以就化作千手千眼,那麼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也給我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一點關心的溫暖呢,這是做菩薩的必然工夫。

喜,就是要知足歡喜和隨喜贊歎。佛是歡喜的人,是知足的人,佛是隨喜贊歎一切眾生的人。所以我們學佛念佛的人,就要學會歡喜的生活,讓自己是個快樂的人,你自己快樂歡喜,你看到別人快樂,你也同樣歡喜。學佛的人要學會知足,知足者常樂,不知足,佛也救不了你。有個人落入水裡,大聲念觀音菩薩,等著菩薩來救,一會來了一只小船,他嫌船小不上,還在那念觀音菩薩,又來了一只大船,上面人好多,他又嫌人多,也不上。後來眼看支持不住,要沒命了,來了一只更小的船上,上面有一老僧,他只好上船,卻在那怪觀音菩薩不來救他。佛為什麼歡喜歡,因為佛是覺者,他懂得知足,他不與任何人計較,不計恩怨。打我我不生氣,罵我我也不還口,你對我好點他也不激動,你對我壞點他也不生氣。所以佛看到每個人快樂,他就跟著快樂,贊歎隨喜。普賢菩薩十大願中,有一願即是隨喜功德。別人長得好,日子好,生意好,朋友好。我們都要贊歎,不要嫉妒。所以隨喜就是解脫,就是念佛。

捨,即是捨貪嗔癡和廣行布施。一般人以為捨就是要捨棄財物,其實,捨可是說是布施,他是六度萬行的第一個要行,但是捨之前一定要先沒有貪心,這種捨,叫佛心。沒有貪嗔癡了,然後施與一切眾生,你就是學佛相應了,念到佛心上了。如果布施還要求回饋,那麼你還是你,佛還是佛。不能達到佛我一如,就是沒有念真佛。所以這個捨很重要,過去有個有太太念佛,念得非常好,臨命終時,親自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她來了,很高興,就覺得身體飛升空中,漸漸接近佛了。可是這時候麻煩來了,她時最喜歡一條花棉褲,她想我要走了,去見佛了,可是怎麼沒帶上那條花棉褲呢?這一念起,不好,就掉下來了,落入三途中。前功盡棄,可惜啊,所以念佛人要捨,捨一切念頭,萬緣放下。

(四)、念佛即是念覺:佛者,覺也。念佛是念覺悟,讓自己成一個智慧的人,念念常能覺知自心有起滅,讓心中充滿慈悲歡喜,讓心中沒有愛欲和憎恨,這樣念佛才能與佛相應。有一老僧日夜精進念佛,堪令人敬服,一日正經行間,小沙彌於其後大叫:“師父。”老僧回頭問:“什麼事?”曰:“沒事。”過一會小沙彌又大叫:“師父。”老和尚不高興:“什麼事?”曰:“沒事。”過一會,小沙彌又大叫:“師父,師父。”老和尚忍不住了,大怒:“什麼事!”小沙彌笑了:“您天天念阿彌陀佛,佛都不生氣,我才叫你三聲你就生氣了啊。”老和尚因此慚愧不己。所以念佛念心,念心念佛。心佛要統一,才是念佛。心中覺悟,心即是佛
 

上一篇:一位學佛妹妹對皈依、受戒、出家、吃素的理解
下一篇:蔡禮旭:學習傳統文化正確的心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