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佛陀對獲得財富問題的教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中講獲得財富的方法,和世間人追求成功的理念有所不同。我們看看世尊講獲得財富的原因是什麼。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雲: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一者自行偷盜,二者勸他偷盜,三者贊歎偷盜,四者見盜歡喜。

  有十件事情,能夠讓人得到少資生報,即種種財富資具缺少、貧窮的果報。一是自行偷盜,二是勸他偷,三是贊歎偷盜,四是見到偷盜十分歡喜。

  這四條並不難懂。偷盜的果報就是貧窮。所謂偷盜,經典上有過解釋:“若他物,他物想,若重物,盜心舉離本處。”那就是本來是他人的東西、或者你知道這是別人的東西,這個東西還是有價值的,起了據為己有的心,並且實施行動,將其取走,這就是偷盜。另外偷盜還有不同的方式,不僅自己做是偷盜,讓他人、派遣他人偷盜也是一樣。或者勸人偷盜、稱贊偷盜、見到偷盜心中歡喜,都能成為貧窮的因。

  不偷盜是佛教的根本戒律之一,沒有一個偷盜者是越來越富有的。

  五者於父母所,減撤生業。六者於賢聖所,侵奪資財。

  對於父母減少生活上的供養,本來應該負擔的責任,卻不去履行。對於聖賢居所,侵奪其資產。這都是貧窮的果報。

  其實這個現象,我們很容易觀察出來。社會上十分富有的人,很多對於自己的父母是十分孝敬,對於父母是盡力供養的。對父母不好,卻很富有的,不是沒有,很少。而且他的財富也很難能保持得住。

  七者見他得利,心不歡喜。

  見到他人得利,心中不歡喜、不高興。

  這一點有些普遍性,我們經常是這樣的,別人賺錢了、獲得利益了、得到好處了。心理不平衡,覺得這個世界不公平。其實這個世界很公平,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貧窮的因,如果不脫離這個思維定式,想要富有就比較困難。

  為什麼別人得利,我們不高興呢?就是妒忌、嫉妒。這個情緒很隱蔽的,不容易發現,需要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思維情緒。它可以有很多方式,甚至以十分正面的形式出現。比如學佛了,看到他人賺錢,就說這個財富不一定是好事情,將來很可能因此而造罪。道理講得不錯,不過我們反觀自己,是否真的是這麼想?真的是視金錢如糞土?如果這筆錢擺在自己面前那態度還是如此嗎?心裡真正的情緒是什麼?起心動念是騙不得因果的。

  如果有這個情緒習慣,是很難擺脫,每天隨時隨地,都可能處在這種狀態中。對我們的福德有極大的影響。別人有了利益,我們要知道,一定是從前其有相應的善因,才有如此福德的果報。這個是我們該替人高興的。

  八者障他得利,為作留難。

  對於他人獲利的事情,進行阻礙。

  這個情況也是不少的,看到別人做某件事情會有利益,就用各種方式去阻礙他,給他設置困難。可以是一句話:賺這麼多錢,貪呢,沒良心。也可以是具體行動,就是不讓他那麼順。這些都屬於這個范圍。有這樣的言行,想要富有是不太可能的,因為這個種子是貧窮的種子,不會長出富有的果實的。

  九者見他行施,無隨喜心。

  見到他人布施,沒有隨喜心。或者說,見到他人布施,反而不高興、不贊歎。

  見到他人布施,無論是法布施、還是財布施,沒有隨喜的心,因為各種原因,覺得不高興。可能是不順自己的心,可能是覺得自己被比下去了,等等。這是非常不好的。本來隨喜是最容易、最迅速積累福報的方法,如果我們沒有做,不僅喪失了大利,還種下了貧窮的因。

  只要法布施,講的是正見,財布施,不是布施的毒藥槍炮之類,那麼我們都該隨喜贊歎。

  十者見世饑馑,心不憐愍,而生歡喜。

  見到世間有饑馑災禍,心中不憐憫,甚至歡喜,這是貧窮的因。幸災樂禍的心態是要不得的,這個有損福德,不厚道啊!

  以是十業,得少資生報。

  因為這十件事情,會得到貧窮的果報。

 

上一篇:洛桑陀美金剛上師:修行人要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對治老年癡呆的靈丹妙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