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虛雲老和尚:笃信因果真實不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坐諸位,我們在淪陷期間,受敵人蹂躏,水深火熱,今幸國土重光,當有無限的感想。我們要知道這回戰爭的發生不是偶然的,是因各人共業所感而來的。古德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雲:“倘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人們缺乏道德,做種種罪惡,釀成干戈水火饑馑的浩劫。若要轉移天心,消弭災禍,應從轉移人心做起,應從人類道德做起,人人能履行五戒十善,正心修身,,仁愛信義,才可轉移天心。若人只管做惡事,不肯回頭,怎能化除戾氣?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即是由迷得覺,導人歸於至善的不二法門。

  我們對於因果報應,要相信是事實而非虛假的,如果人人能夠相信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那麼悖理犯法的行為,當然是不敢再做了。釋迦牟尼佛抱救世之心,棄捨王位,修盡苦行,以救度世間。諸君明白因果,欲免將來受苦,應該在這時候多造善因。我們今日所受的種種苦難,皆是前世所種下的惡因所感。所以,我們今後應種善因,將來自然得善果。

  經雲:“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在義譯即為無上正等正覺,即無彼此無你我之分,但這必須由自心做起,自心若果具足貪嗔癡,不能屏一切惡,修一切善,人相我相,如鐵圍山,何能達到極樂,進於大同?這點最關緊要,請大家參詳牢記。

  印度國“佛陀”二字,譯即“覺者”。覺的意義包含有三點,第一是自覺,第二是覺他,第三是覺行圓滿。自覺即自己覺悟,自己了解善、惡、苦、樂,概由因果演化而來。如果能夠自己明明白白,徹悟這些道理,便能了卻四相,即成覺者。覺他即一切宇宙萬有之生物,無論是胎卵濕化,蜎飛蠕動,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覺,故曰眾生,我們應該自重自愛,本著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轉教他人,去拯救這苦海沉迷的眾生。

  我們如果體會《楞嚴經》所說:“一切男人作是我父想,一切女人作是我母想”,自然對人深心敬愛,尤其對一般鳏寡孤獨無靠之人,更能加以尊敬憐愛的情意,布施濟恤而使覺之,這樣才能達到真平等真大同的目的。覺行圓滿者,即依佛法戒律而行,以至功德圓滿。佛滅度後遺留下的經律論三藏,皆是我們的寶筏,所有一切規戒,都應切實奉行,行至充量完成的時候,那便叫做覺行圓滿。所以,佛是覺者,眾生是迷者,迷與覺即是眾生與佛所由區別的界限,背迷入覺,背妄歸真,這即是覺,也即是佛。

  談到因果,還有一段公案可資證明。當釋迦佛前世身的時候,羅閱城中有一捕魚村,村中有一大池,天值大旱,池水將被曬干,所有池中的魚類先後被村民取食,最後剩下一頭大魚,也被其烹殺,只有一位八歲的小童不食魚肉,只坐視嬉笑。

  其後,釋迦佛在世的時候,波斯匿王信仰佛法,娶釋種女,生下太子名叫琉璃,當波斯匿王駕崩以後,傳位於太子,號琉璃王,他親率大兵攻取釋種的迦毗羅越城,把那城的居民悉數屠戮。當時釋迦佛頭痛了三日,眾弟子都求釋迦佛慈悲,設法將他們施救,他不肯答應。目犍連再三懇求,亦不允許。後來,目犍連以缽裝攝遺民藏起,但當放下來時,都變成了一些血水而已。

  佛弟子不知其原因,便向釋迦佛叩問,佛為說及過去羅越城中大旱,和那處捕魚村的人民烹殺魚類分吃其肉的一段公案。現在的琉璃王便是前身的大魚轉世,而現在被殺的迦毗羅越城人民,即是當時的烹魚食肉之人,而釋迦佛的本身即是那個坐視嬉笑不肯食魚的小童了。因有了這段因果,故成定業,所以沒法轉移。

  釋迦佛徹明前因,解其殺報,故把這段公案曉喻弟子,切戒造因。願雲禅師有偈雲:“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諸君試把這段故事思索之後,復誦這一偈語,便可徹悟戰禍的原因,而共相警惕修省了。

  現在我們要改造世界,趨進大同,一切需憑我們這顆心做起。在學生方面,先要努力讀書,讀書不忘救世,救世首要救心,救心即是糾正自己思想的缪誤,要笃信因果律的道理,勿入歧途;更由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實現。

  如果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能夠笃信因果,實踐八德十戒,那麼,強凌弱,眾暴寡,及種種爭殺造業的禍事,便不會釀成,而真和平、真平等、真大同的極樂世界,也可促其實現而再沒有五濁惡世,和一切苦惱的滋生了。

 

上一篇:南懷瑾:過樂觀恬淡的人生
下一篇:宣化上人:帶業往生的真正含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