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太上感應篇圖說47:所謂善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文:所謂善人。

  【原文】

  卓哉此老,獨善其身。廣刊感應太上為心。芳聲令譽,上達楓宸。親揮睿藻,贻厥子孫。

  注:承上文是道則進以下至與人不追悔,言如此乃所謂善人也。曰善人則心逸日休之象,與前所言貧耗憂患等相去霄壤,此在天堂,彼在地獄矣。

  案:元末有儲紹衣者,力行《感應篇》,刊刻廣布,每句各編彈詞,俾閨門婦女亦得解悟。時群雄割據一方,陳友諒少時貧困無賴,儲曾周濟之。後數年,友諒起兵,占奪湖廣諸郡,即偽位,國號大漢。征儲不就,屢賜金珠幣帛,儲不敢辭,但藏之笥中,留以濟貧。家雖缺薪米,不肯用分文。明太祖削平諸亂,登極後訪天下隱逸善士,有司交章薦,儲奉诏至都。太祖問曰:“卿在家何事最樂?”回奏曰:“臣草莽余生,恭逢太平盛世,惟力勤耕種,以善自勉,並以善教子課孫,余無所樂也。”太祖又曰:“陳友諒僭竊之日,卿不入其黨,友諒尊禮備至。可見作善之人,雖惡人,亦可感動,善德無所不屆,信不虛也。楚書雲。‘惟善以為寶’,卿可謂國之寶矣。”御筆親書“為國之寶”四字賜之,另賜束帛文绮,以安車送歸。敕有司月給粟肉,以養其老。官其子為雲南布政司,孫入太學讀書,俟學問有成,量材受職。

  【譯文】

  注:承上文所述,凡是積德行善之道就可以勇於施行,至少不為自身的行為後悔,這樣才稱得上是善人。善人胸懷坦蕩,與日月相映。和那種勢利小人有天壤之別,善人升天堂,惡人下地獄。

  案:元代末年,儲紹衣信奉力行《感應篇》,刻印成書,廣為傳播,儲將每句各編彈詞,連家庭婦女也能理解領會。當時,軍閥混戰,各霸一方。陳友諒少年時貧窮無賴,儲紹衣曾經周濟過他。後來,友諒起兵,占領了湖廣諸郡,立大漢國,自稱帝王。友諒感激儲公舊恩,下诏請公,公辭不往見。友諒屢次賜公金銀珠寶,公不敢推辭,全部收藏起來,再用這些財寶接濟貧民。自家柴米不繼,也不肯動用所賜財寶。

  明太祖朱元璋削平諸亂,當了皇帝之後,訪求天下隱士善人,朝臣爭相舉薦儲公,公至京。太祖問:“你以為何事最快樂?”公曰:“臣草民百姓,幸逢太平盛世,自食其力,行善濟貧,並以善教導子孫,除此之外不知其它快樂。”太祖又問:“陳友諒竊位時,公不入其黨,友諒尊禮備至,可見行善之人,連惡人也能感動,可見‘善’才是寶,公可謂國寶矣。”御筆親書“為國之寶”四字賞賜,另賜文物,專車送歸,帝命有司按月供給糧食和肉等,讓其安度余年。加封其子為雲南布政司之顯官,孫子入京城太學讀書,待學有所成,再量材授給官職。

  儲紹衣積德行善,世人皆知,明太祖旌表善人,天下敬重。

 

上一篇:虛雲老和尚:你做再多功德也不如去做這一件事
下一篇:太上感應篇圖說48:人皆敬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