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講述
邱淑貞記錄
前言
第一講 先明佛義
第二講 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第三講 消除幾種誤會
第四講 人生當前之所受
第五講 人生三際之抉秘
第六講 宇宙有情概況
第七講 宇宙器界概說
第八講 內容設施梗概
第九講 方便五乘解脫
第十講 五戒十善
第十一講 四谛十二因緣
第十二講 六度萬行
第十三講 行門中一特別捷徑
第十四講 吾人應有之警覺
前言
十四講表是李炳南老師特別為大專學生編的,把整個佛法做一個輪廓,簡單的介紹給同學,好像是說明書一樣,佛法的說明書。
十四講表共有十四個單元,具有完整的體系;前面七個單元是屬於一般常識,後面七個單元是佛學。第一講說明「佛」這個字的定義;換句話說,就是認識佛教。我們要想學佛,佛是什麽?首先要把這個搞清楚才不致於誤會,才不致於迷信。第二講是講研究的方法,這種方法不但可以應用在佛法上,乃至於可以應用在世間許許多多的學術方面。第三講是破除一些障礙,這裡面略舉五個例子,這五種都是學佛的障礙。在近代,諸位學佛可以說這些障礙都沒有了;在當年,學生們學佛都怕人家說他迷信,所以學佛都偷偷的學。現在不會了,現在也有很多老師學佛,學佛變成很時髦,不像以前障礙多。第四講與第五講是講人生觀,第六講與第七講是講宇宙觀,這四講是非常重要的科目。我們為什麽要學佛?主要就是要解決人生宇宙的問題。
人生宇宙的探討,就好像大夫治病一樣,先要診斷病源,我們的毛病究竟發生在什麽地方?知道自己有病,這才去對治,治病先得找一個好大夫。十四講表前半部是發現病,後半部就等於治病。第八講就是佛教的內容,等於介紹醫生。第九講到第十三講是講解脫的方法,好比是用藥治病。這裡面第九講是屬於總論,向下四講是別論。別論裡第十、十一、十二講,這是普通的法門,我們講通途法門,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綱領。第十三講提出一個特別法門,那就是「淨土法門」,這個法門實實在在是特別的。到這個地方都是講佛法如何解決人生宇宙的問題,如何達到佛法修學的目標。第十四講是結論,勸勉我們要以最高度的警覺心來修學。所以這個課程有很精密的體系,前後的順序一脈相承,有層次、有條理;在思想上來說、在文章上來說,都是屬於第一流的。這是把十四講表整個的內容結構給諸位說出。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也不是學術。佛教本身稱宗教是指「宗門」、「教下」;宗是宗門,就是禅宗;教是教下,十個宗派,除禅宗之外,其余九個宗派都叫做教下。如果拿佛教當作宗教看待,一開頭就迷,這一迷就迷到底,麻煩就大;不但佛教真實的利益你得不到,甚至於佛教所有經典你都會錯解。現在有很多外道注解《金剛經》、《心經》,簡直是胡說八道,那是宗教,那不是佛法。
現在的佛法,在全世界有三種不同的形態。第一種是純正的佛法:大概只有中國人才保存著。第二種是宗教的佛法:佛法變成宗教,在全世界相當普遍,那是迷信。第三種是學術的佛法:把佛法當作世間學問來研究,在日本特別多,走學術道路。這一變把佛法變作世間法,都不是佛法的本來面目。我們今天要找的,是找佛教的本來面目,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佛法是以破迷開悟為宗旨,以離苦得樂為歸趣(結果、大用);我們也可以說破迷開悟是佛法的大學問,離苦得樂是佛法真實的果報。我們哪一個人不是希望離苦得樂?所以佛法追求的是快樂,如果學佛的人一天到晚愁眉苦臉,這佛法誰要學它?十四講表的內容,主要就是說明佛法的宗旨與果用,所以這個小冊子可以說是學佛的指南,是學佛的基礎。
古人說:讀書如果不能夠向自家身心上做功夫,雖然是讀盡天下之書也沒益處。把書裡的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變成生活就是享受;不能變成生活那就變成書呆子,帶來是苦不是樂。所以在佛門裡面,古聖先賢教誡我們,聞法最要緊的是「消歸自性」,修行最要緊的是「轉識成智」,這兩句是最好的修學態度。
第一講 先明佛義
甲、佛之釋義
第一段是「佛之釋義」,解釋「佛」這一個字的意思。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音是「弗」的音,旁邊加一個人,當時是新字。這一個字是梵文「佛陀耶」的略稱,中國人把尾音省略,單稱一個「佛」字。「佛」這個字的意義可以說是把整個宇宙人生都包括進去,這裡面有本體、有現相、有作用。體就是我們講的「佛性」,唯有佛性是真實的。實在講,佛性應該只講一個「性」,所以佛經常講「自性」。有情眾生(動物)的自性稱為佛性,無情眾生(植物、礦物)的自性稱為法性。「佛」的意思是智慧、覺悟。「智」是體,是性體;「覺」是自性起用。自性的本體是智慧,自性的作用是大覺。雖然中國文字裡面,智覺這兩個字能夠翻譯出「佛」這個字義的一部分,還是不能翻得圓滿,不得已只好保存原音再加以注解;這個智不是我們普通講的智慧,這個覺不是我們普通說的覺悟,這都是我們中國文化概念裡面所沒有的。
先講「智者」的含義。智,包括三類: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些都是佛學術語。第一個意思是「一切智」,用現代哲學名詞來講,就是正確的了解宇宙的本體;這樣的智慧,在佛法裡稱為一切智。一切智,括弧裡面就是簡單的注解,「知法總相」。「法」這一個字在佛學裡是一個代名詞,是整個宇宙人生的總代名詞;宇宙人生一切的理論、一切的現象、一切的過程,一切的一切,大到整個宇宙,小到一微塵,我們今天所講的原子、基本粒子,皆稱為「法」,所以法是宇宙萬有的總代名詞。「總相」就是共同的現象,無論哪一法都不例外,都有共同的現象,這個相我們就稱為總相。每一個法不相同,我們就稱為別相,差別的現象。佛法講「緣生性空」,性空就是總相,緣生就是別相。
總相相當於現代哲學所探討宇宙的本體,別相相當於哲學所講的現象。本體是什麽樣子?本體是空相,佛法講空寂;但是這個空不是當作「無」講,空不是什麽都沒有。佛法裡面講空,空裡頭有;空不是無,空是有。那奇怪了,有怎麽能說空?說空是因為我們眼睛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我們沒有辦法接觸到,但是真的存在。譬如電波,我們拿個無線電收音機,頻道一對馬上就有聲音,電波充遍空間,我們看不到。電波在哪裡?抓也抓不到,但它確實有。所以佛法講空,它有,它不是無。《心經》裡面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法的總相是「萬法皆空」,無有一法不空。從本體上講,一切法都是空的,現代科學家也似乎體會到這個意思,但是沒有佛法說得那麽樣的精深博大。現代科學家承認,一切的物質都是基本粒子組合,組合的方程式不一樣才有種種元素,有元素再加上不同的方程式,所以才有宇宙萬有、森羅萬象。追根究柢都是同一個物質—基本粒子;這個東西,科學家發現這是最小的物質,所有東西全是它組合的。它從哪裡來的?它的究竟又如何?科學家不懂。佛法裡說得更深,這個基本物質從哪裡來的?從見分變現出來的,這就是精神跟物質是同一體。唯識裡面講「見相同源」,見分跟相分都是從自證分變現出來的,同一個本體;自證分就是自性,見分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精神世界,相分就是物質的世界。
佛法講物質,它是講四大:地、水、火、風,四大就是說明物質有四種特性,所以它才能夠變現萬法,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地大」,它是一個物質,雖然很小,它還是有體積,地是有體積的物體,所以地是代表它是一個物體。「火大」代表它有溫度、能量,「水大」代表它有濕度;我們現在講帶陽電、帶陰電,佛經講火大、水大。「風大」,它是動的,不是靜止的。最基本的物質有四種特性。
這個世間所有一切物象沒有不變的、沒有不動的,一切物象都是在那裡變化、變動。為什麽?因為它組成的基本粒子是個動相。從這上面來看,一切法是空相,萬法皆空,這是講分析空。科學家今天所觀察出來是一種分析空,分析到最後都是一個基本粒子。佛法更深入去觀察,基本粒子是從哪裡來的?從法性裡面無中而有。無中能有,有又能歸於無,所以空有不二,空有是一不是二。換句話說,精神能夠變物質,物質又可以化為精神。決不是今天所講的質能互變的質與能,那是物質之能,不是真如本性之能、精神之能;精神之能可以能夠變成質能,質能可以變為物質。這一層,科學家還沒有發現,相信科學不斷的進步,一定能夠發現這個原理。所以從一切法的本體去觀察,它是一個空相。
如果真正了解一切法的空相,有什麽好處?好處太多,你的煩惱沒有了,你的分別、執著沒有了,心能夠在境界裡呈現出清淨平等。佛的心是清淨的、平等的,他從哪裡得來的?他知法總相。怎麽會得清淨?一切法裡,他不執著、不分別,他曉得一切法原來是一樣,沒有兩樣。一切境界沒有好丑,同是基本粒子造成的,造成的原料是一樣,所以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平等,平等心從這裡起的;心平等,當然就清淨。這是第一種智慧,這一種智慧,阿羅漢就得到了。佛法所追求的是「無上正等正覺」,一切智現前叫做「正覺」,真正覺悟,正確的覺悟。對於宇宙人生不迷,正確的認識,稱之為正覺。
這個正覺並不圓滿,為什麽?只知道一切法的總相,曉得一切法是平等的、是空寂的,但是不知道現象怎麽來的。曉得皆是基本粒子組成,沒錯!基本粒子怎麽會組成這麽多東西?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怎麽來的?這就講現象,這個學問又高一層。能夠正確明了宇宙萬象的智慧,稱為「道種智」。道種智:「種」就是種類;在宇宙之間,無論是動物、植物、礦物,種類無量無邊。這麽多的種類怎麽來的?一般人想不出來,以為一定有個神在那裡制造。神造萬物,神就太忙了,一天到晚忙著制造,造了這些人後來又反對祂,這不是自己找麻煩嗎?這些宗教家們找不到答案,就想出一個神來制造。神是從哪兒來的?是人心裡變現出來的。上帝能造萬物,什麽人造上帝?我們大家造了上帝。我們要是不承認祂是神、是上帝,祂也無可奈何。所以不是上帝制造的。「道」就是道理、程序。什麽道理,怎麽樣一個過程,會演變到現在的森羅萬象?這個學問就相當復雜,這種智慧就是道種智,這是菩薩的智慧。道種智現前就叫做「正等正覺」,比正覺要高一層,他不但知道宇宙的本體,還曉得一切現象發展的過程。知法總相就是理體上的認識,「知法別相」就是現象的認識。
第三種智慧,這是最圓滿、最究竟。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圓滿的明了,沒有一絲毫的迷惑,也沒有一絲毫的差誤,這樣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一切就是前面所講的一切智,種智就是道種智。我們講本體跟現象是分開來說,其實本體跟現象是一樁事情。如果拿《心經》上的話來說,一切智就是「空」,道種智就是「色」,一切種智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原來是一不是二。假如諸位能夠發現到一,你就入門;佛法的門稱為不二法門,你就入不二法門。你曉得總別不二,這就入了佛門;如果總別是二,你就無法入門。這是說性相不二,性相一如,這是起用當中的正知正見,就是我們講的佛知佛見,《法華經》裡面所說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智慧現前,這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唯有佛圓滿證得。
三種智有密切的關系,是一而三、三而一。羅漢偏在一切智,菩薩偏在道種智,唯有佛才圓滿。我們學佛最聰明的修學法,知見要圓不要偏;主觀就偏,客觀就圓。諸佛如來沒有絲毫主觀觀念,他是圓融自在,阿羅漢有他的主觀觀念,菩薩也有一些主觀觀念,所以他不圓。這是說明我們如果想學聰明,就要學客觀,不要有主觀觀念存在,才能夠成就圓滿的智慧。
這三種智,從什麽地方得到?從一心當中得到。行門裡面,直截了當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就是《彌陀經》使用的方法—一心不亂。在中國,無論哪一宗、哪一派,沒有不念佛,包括禅宗;禅宗的課誦本晚上都念《彌陀經》,都念阿彌陀佛。《華嚴經》裡修行的方法有兩千多種,可以說是相當之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念佛法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自始至終就是修念佛法門;而普賢菩薩導歸極樂,顯示出無論哪個法門,可以成就正覺,可以成就正等正覺,但是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如果要成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修念佛法門。念佛法門代表一心不亂,唯有一心不亂才能達到一切種智。所以念佛法門是修學一切種智的方法、手段,實實在在不可思議。
「覺者」,這是講智慧的作用。智是體,覺是用。有體就有用,如果沒有作用,這個體要是得來也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這個作用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解脫;如果用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來說,佛(佛性)就是法身,智者就是般若,覺者就是解脫;解脫就是得大自在。作用又分兩方面:一個是對於本身,一個是對於環境;對本身的是「覺察」,對環境的是「覺悟」。這裡有兩個專有名詞,第一個是「煩惱障」,第二個是「所知障」。煩惱本身就是障礙。所知本身不是障礙,所知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的,但是所知現在變成不知,這裡面必定有一種障礙,障礙所知,我們稱它為所知障。這兩個名詞的含義一定要清楚。
「煩惱障」:煩惱障就是見思煩惱的總稱。「見」是見解,「思」是思想,見解跟思想錯誤,會帶來許許多多的煩惱。見思煩惱裡,以「我見」為第一。《唯識論》說了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以及等流與隨煩惱,數目繁多。《百法明門論》把它歸納為二十六個,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可是諸位要記住,這是歸納為大類,每一類裡面包含的頭數是說不清楚的,煩惱無量無邊。
我們要想斷煩惱,這煩惱像樹一樣,無量無邊是枝葉,能夠找到它的根本,從根本上斷就容易。煩惱障的根本是「我執」。有我才有煩惱,如果沒有我,煩惱就沒處落腳。煩惱障的根源是我執,所知障的根源是法執,這兩種執著要是破了,這兩種障礙就沒有了,這才能明心見性,成佛作祖。種種煩惱,它能夠擾亂我們的身心,能夠障礙涅盤。涅盤是梵語,通常翻作圓寂;圓是功德圓滿,寂是清淨寂滅。我們的真如本性(佛性、自性、清淨心),確確實實是圓滿功德、是清淨寂滅,就像六祖所說的「本來清淨,本來具足」。現在我們的心不清淨,不清淨是因為你有煩惱;你有煩惱才不清淨,有煩惱才不自在,有煩惱才有無量無邊的苦報。所以學佛,首先就要斷煩惱。
學佛最低的限度要能夠改造命運,要能夠轉業,這是最起碼的;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我們就白學。像袁了凡,確確實實把自己的命運改過來。在台灣,許多學佛的人,後半生的命運都是自己學佛當中改造的。李炳南老師今年九十六歲,他說他的壽命沒有這麽長,頂多也不過六十九歲而已,今年九十六歲,自己修得來的。我在沒有學佛之前,有很多人給我看相算命,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今年五十九歲(注:民國七十五年),也是修得來的。這就是學佛最起碼的好處,我們已經得到了。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能轉,學佛就沒有效果,沒有成績可言。
轉業從哪裡轉?就是轉這兩種障礙。這兩種障礙都要靠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智慧能破障。這兩種障,障智慧,障礙我們的清淨心,障礙我們圓滿的功德,障礙的結果就變現出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是誰造的?煩惱障造的,煩惱障要是打破,六道輪回就沒有了。阿羅漢用禅定的功夫成就第九定;六道裡面有四禅八定,沒有第九定,第九定超越六道;第九定將我執破了,煩惱障斷了,就沒有六道輪回,所以阿羅漢沒有六道輪回。這就說明六道輪回是自己造作的,自作自受,決定不可以怨天尤人。到後面第五講講到十二因緣,再告訴諸位輪回是怎麽一樁事情。煩惱能夠發動業力,使你在輪回裡面生生不息,在這裡面輪轉。煩惱的性質是束縛,使你不自在,束縛這一些有情的眾生。這個束縛是無形的,譬如你煩惱了,心裡牽腸掛肚的事情很多,就不自在。只要有煩惱,你就沒有辦法離開輪回生死。煩惱障涅盤、障生空(人我空)。
「所知障」:所知障是以法執為根本。世出世間一切法,你對它起執著,這也是麻煩事情。它的頭數有多少?跟煩惱障一樣,無量無邊。所知障把我們本來所知的境界變成無知。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的智慧跟佛一樣大,佛是無所不知,我們原本也是無所不知,現在我們是將本能失掉,無所不知變成一無所知,學都學不會,糟糕不糟糕!為什麽會失掉?這當中有一個障礙,這個障礙就是「法執」,對一切法起分別、執著,所以就變成障礙,把我們的一切智喪失掉。
也許我們聽了會懷疑,凡是知識一定要學習才會知道,那不學就會知道嗎?真正的智慧不要學。佛經裡常說「無師智」,師就是學習,不要學習;「自然智」,也不需要修學,自然就知道。這個話說起來你不相信,不是你常識能想像得到,你在一生當中也沒見過這樣的人,你當然不相信!可是這事情是真實的。《六祖壇經》記載,六祖大師沒念過書,不認識字,也沒有到外面參學過。他善根深厚,賣柴的時候,聽人家念《金剛經》,聽了幾句就開悟。我們讀了幾百遍、幾千遍都不開悟,他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麽他能,我不能?他聽經的時候沒有我執、沒有法執,所以一聽就開悟。我們今天聽經、讀誦,有我執、有法執,統統是障礙,障礙很嚴重,當然開悟不了。所以要曉得,佛法是破執著的。如果一切不執著,一聽就開悟,一看就開悟,悟了以後的境界就變成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多少人向六祖請教,問經典裡面道理,六祖說:「我不認識字,你念來我聽聽。」他就念一遍,念了之後,六祖就為他講解;他沒學過,意思完全明了。因為沒有障礙,所以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都變成智慧,這是無師智、自然智。
心要清淨,心裡不能有一點點東西,有一點點就是障礙,不是煩惱障就是所知障。所知障能障菩提(覺性),使你對於一切法不覺,迷惑了。煩惱障起來的時候,一定帶著所知障;所知障起來的時候,不一定帶著煩惱障。這兩種障礙,雖然說一個障涅盤,一個障菩提,其實嚴格的講,煩惱障涅盤也障菩提,所知障障菩提也障涅盤。我們只能夠說,哪一種障對某一方面障得多一點,其實都是障礙。
「覺察」:覺察是「對煩惱障」。對是對治,煩惱障是病,覺察就是藥,拿這個藥來治這個病。覺就是覺悟,察就是觀察,我們現在所講的反省,做反省、省察的功夫。如果不能夠深深的去反省,我們在境界裡常常迷惑,起無量的煩惱。下面兩句是比喻,比喻煩惱障的害處,「侵害如賊,覺賊無能」。賊是小偷,混到這裡來,我們的財物要受損失;就好比煩惱障起來之後,我們真性裡面的功德不能夠現前,清淨心不能現前。心本來是清淨的,蒙上這一層煩惱,心就顯得不清淨,覺了就能夠恢復。覺賊無能:你若覺察,賊就發揮不了作用,能力使不出來。所以煩惱不怕,就怕覺遲,你要覺悟得快。
怎麽覺法?這就是我們修學關鍵所在。首先要曉得煩惱的形相,要認識它。煩惱的形相,大經大論裡有很長的文字討論,簡而言之,中國人所講七情五欲就是煩惱的相,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如果我們讀《唯識論》、《百法明門論》,對於煩惱的形相就有一個概略的了解。然後這些形相一現前,我們自己立刻就覺悟到,我煩惱起來了;只要你一覺悟,煩惱就不起作用,就轉變了。還有一個最簡單區別的方法,我們的心是清淨光明的,如果在一切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裡面,我們這個心不清淨、不光明,這就有煩惱,就有障礙,這個時候一定要提起觀照;這一觀照,煩惱就沒有了。
什麽是觀照?怎麽觀照法?我告訴諸位,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觀照,就是觀照的方法。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南無」是皈依,「阿」是無,「彌陀」翻作量,「佛」是覺,這一句名號翻成中文意思是「皈依無量覺」。我樣樣都要覺悟,豈不是這一句佛號幫助你回頭;從不覺喊回來,你要依覺,不能依煩惱。譬如我們遇到一個順心的境界起了貪心,你立刻就覺察到貪心是煩惱,清淨心裡沒有貪愛;貪心才起來,南無阿彌陀佛,從貪欲裡回頭。貪是不覺、是煩惱、是迷,從這裡回頭,依覺;覺心清淨,不生煩惱。這個佛號就管用,念念將我們從煩惱裡喚回來。只要一把佛號忘掉,煩惱就起作用,一個接一個來,煩惱就增長、相續。
所以念佛是斷煩惱的功夫,念佛要這樣的念法,才能夠得一心不亂,因為這種念法,念到有相當功夫,煩惱不起現行。雖有煩惱,你念佛功夫念得很好,佛號完全把煩惱降伏住,這就是「功夫成片」,淨宗講帶業往生就是這種程度,決定往生。沒有往生之前,我們身心很自在,因為一天到晚沒煩惱,沒有煩惱就快快樂樂,很自在。功夫再深一點,把煩惱念斷,煩惱障整個破掉,沒有我執,就得念佛三昧,就叫做「事一心不亂」。如果功夫再深,連所知障也破掉,那就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成佛(分證佛),因為理一心不亂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可見得這一句佛號妙不可言。
有很多念佛的人迷信,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以為阿彌陀佛會保佑他,沒想到阿彌陀佛沒理他!怎麽曉得沒功夫?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脾氣還挺大的,你得罪他,他生氣好幾天,你贊歎他幾句,他歡喜好幾天,這怎麽行!這就是煩惱一點都沒斷,煩惱還是常常起現行,佛號壓不住煩惱,不能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說你一天念多少聲佛號,我就來接引你,查遍淨土經論沒這個說法。人家的條件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哪怕一生就念了一聲佛號,這一聲佛號就念到一心不亂,可以往生;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沒有念到一心不亂,去不了。《彌陀經》上講得清清楚楚,往生的標准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破煩惱障就一心不亂,破所知障就心不顛倒。淨土法門與教義完全相應,不能夠通達教義,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不好。所以無量法門都是要破二障,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不例外,也是要破二障。
馬鳴菩薩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有當然可以恢復,本無當然可以斷掉,我們一定要相信,這叫做自信,信自己。佛法裡面講信心,信解行證,第一個就要相信自己,然後相信諸佛菩薩能夠為我們做增上緣,能夠幫我們的忙,幫助我們自信,幫助我們自悟,幫助我們自修自證。一切要依靠自己,不依靠自己,別人是幫不上忙的。
「覺悟」:覺悟是對治「所知障」。這裡也有一個比喻,「昏昧如睡,覺即分明」。我們睡著了,什麽都不知道,可是醒來之後又恢復了。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起了分別、執著、妄想,對於外面環境的真相就不能夠認識,好比睡著了;如果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我們的能力又恢復,就好比又清醒了。可是分別、執著說來容易,要想真正把它斷除,的確不容易。所以初學一定要在定功上下手,那就是一定要修禅定。可是修禅定之前,一定要修戒律,戒律幫助你禅定。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太深,習氣就是煩惱,煩惱太重一定要依戒條勉強來修學,來約束自己,把惡業先斷除;惡業斷除之後,善業也不執著才能得定,你的心才能恢復到清淨。清淨心裡面自然就生智慧,智慧現前就能夠破除二障,恢復我們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大智大覺,這就是成佛。
下面有三句,「自行、化他、行滿」。自行是自己學習,依照理論方法來修行。化他是教化眾生;教學相長,教化眾生就是幫助自己覺悟,不肯發心幫助別人,自己就沒有辦法圓滿的覺悟。行滿就是自行化他圓滿。如果只有自行,不肯化他,這是小乘;像阿羅漢不肯主動化他,他一定要你去向他請教,他不主動教你。菩薩就不一樣,菩薩作眾生不請之友,眾生不請他,他上門來教你;自行又能兼之以化他,則是大乘的菩薩。自行化他圓滿,那就是佛。
乙、二障略舉
這一段是講覺悟的內容,也就是整個佛法的內容。佛法的內容就是現在哲學裡所講的兩個大范圍:一個是人生觀,一個是宇宙觀。佛法不是哲學;哲學裡面所研究,它有對象,它是相對的,有能、有所;佛法裡面沒有能所,是自己研究自己,所以它不是哲學,不是研究別人,是研究自己。佛法裡面講的人生觀,只講自己,不講別人。宇宙觀就是環境,有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別人是我們自己宇宙觀裡的人事環境。
「人生觀」:佛法裡講人生只是講我們本身,本身以外是環境,屬於宇宙。這就是覺用裡面第一項所講的覺察,我們要覺察「本身煩惱」。說到煩惱,這裡頭有因有果,過去、未來我們不說,只講現前容易覺察、容易理解的。「當前所受」:所受的是果報,就是我們現前在生活裡面種種的感受,這是我們應當要覺察到。感受的、所受的也是太多,此地只略舉三條:第一個是「眾苦」,我們現在所感受的是苦,身也苦、心也苦,這是果報。第二個是「不自由」,我們想想是不是不自由?第三個是「不平等」。這三條是非常明顯,顯而易見。底下講,這是應覺之一,學佛一定要時時提醒這個覺心,不能讓它昏迷。莊子說:「智人用心如鏡,不將不迎。」這跟佛法裡面所說的觀照,功夫是相同的,這就是覺的意思。我們要覺悟,我們現前的果報為什麽這麽苦?有這個苦果,當然有造成苦果的因素,我們進一步要去找,有果必有因。
「當前所造」,這就是因。此地也是略舉三條,是針對前面三種苦果而說的。第一個是「苦因」。你現在所造的都是苦因,既然造因,哪有不受果報的道理?苦因是迷惑造業。我們現在對於自己迷惑,不認識自己,對環境也迷惑,迷惑之後就妄動,妄動就是造業。造作的時候稱為事,結果稱之為業;像你們在學校念書,把所有的學分學完,畢業了,就叫做業。六道輪回這些因果報應,業力在主宰,業力在推動,這業力是自己制造的,自作自受,你能怪誰?正因為是自作自受的,所以自己可以改變。我自己造的,別人不能幫我改;所以佛菩薩沒辦法替你改。業是我們自己造的,果報還是自己受,這才是一個正理。所以你造苦因就得苦果。
第二是「縛具」。你有許多束縛的工具,你就不自由。縛具是什麽?淺而言之,煩惱、牽掛。你心裡有很多牽掛就不自由,沒有牽掛得大自在,一個人要學無牽無掛。某人福報很大,福報就是縛具,有福報就不自由,沒有福報、沒有牽掛就自由。
我出家受戒的時候,道場裡有一位法師給我們講一個故事,他是江蘇人,他說他們寺廟附近有一個人家很有錢,他的父親在外面要飯;大概最初家境也不很好,父親常常在外面要飯。以後兒子發了財,總覺得父親在外面要飯,自己很沒有面子,想盡方法把老頭子找回來,供給他衣食,養尊處優。他過不慣,住了幾天,又偷偷的跑出去要飯。人家問他為什麽?我這個自由自在。被兒子關在籠子養,不自在;回到家裡,總覺得人家伺候著,不自在。他說:我一天到晚,走到哪裡玩到哪裡,肚子餓了,向人家討點飯吃,晚上睡覺,走到哪裡睡到哪裡,好自在。這真想得開,真是看得破、放得下,自在!所以要曉得,有家,家就是縛具,你有了家就有牽掛,就不自由。我學佛從來沒有動一個念頭,將來要搞一個道場。為什麽?那就是一個縛具,有了道場就不自由,就有牽掛、有約束。像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一生到處建廟,到處修廟,建好了馬上請一個人作住持;他移交了,他得大自在,所有道場始終沒有變成縛具。
第三是「分別業」。有分別心就不平等,如果你在一切法裡都沒有分別,萬法平等。分別就是兩種執著—我執、法執,偏見偏愛,造成不平等。
凡事都有因果,果報要覺悟,修因更要覺悟。如果我們不造因,當然就沒有果報;造了業因,後來必定感果。經上常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造作的時候,糊裡糊塗不知道,果報現前時害怕。菩薩不怕果報現前,曉得沒法子,只好逆來順受。菩薩怕造惡因,所以菩薩絕不造惡業,這就是覺悟的人。人生觀這一小段,是對於本身的覺察,也就是人生的覺察。
「宇宙觀」,對環境的覺悟。「環境所知」:這是講所知障,前面是煩惱障;所知障是對環境說的。環境,我們一般叫宇宙觀;觀就是覺悟,宇指空間,宙指時間,整個時空裡面所包括的一切現象。分為兩大類:「森羅萬象」是講物質環境;「人情事理」是講人事環境。
在物質環境裡面,略舉三條。第一是「惡難遣」。惡劣的環境,不好的環境,我們總想離開它,能不能離得開?不容易。為什麽?這裡頭有因果。有福的人,不管到哪個地方,福報都是現成的;造作罪業的人,不管到哪個環境都要受罪。這個事情總脫不了因果的定律,我們一定要明了。環境惡劣,真正覺悟的人知道是自作自受,他逆來順受,不求離開,在這裡面斷惡修善、改造業因。因改了,果報自然就轉變,這才是正理,才是一個真正改造命運的途徑。
第二是「好難求」。誰都要好,可是好畢竟是不容易求得的。佛門裡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求,要懂得理論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才能夠得到,才能夠有求必應;如果不懂得理論方法,盲修瞎練求不到。佛法絕不迷信;世間有不少發財的人,天天拜神,認為他是拜神而發財的,神保佑他,賜給他財富,所以他要去報答神明,這是迷信。實在說,他命裡頭該那個時候發財,他在那時候拜神湊巧碰上;這個神也很走運,所以他常常去供養祂。這是碰巧碰上,不是神給他的;如果是神給他的,每一個人去拜神,神應該都給他。譬如你命裡沒有財,到神那裡去拜一拜,告訴神:他發了一千萬的財,只供養你一百萬,我發一千萬,供養你三百萬;那這個神應該馬上就把財給你,結果你還是發不了財。可見得你發財是前世修財布施的因,這一生得的果報,不是神給你的。儒家雲:「聰明正直謂之神。」神不會受賄賂,不會受你巴結。如理如法的修學,福報是可以求得,功名富貴也可以求得,甚至於健康長壽也可以求得。諸位好好的去念《了凡四訓》,我的朋友當中,有人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環境。
第三是「得易逝」。惡的環境,我們很厭惡,希望離開;好的,希望能夠得到。可是得到之後又很容易丟掉,因此凡是得到的人,無不是患得患失。得到不容易,又怕它丟掉,這裡面就生煩惱,這就苦了。沒有錢的時候想發財,很苦;發了財之後,又怕台幣貶值,又怕災難;患得患失,苦不堪言。這是講物質環境上,我們應該要覺悟的。其實,最麻煩的不是物質環境,而是人事環境。處事難,處人更難,更不容易。
「人情事理」,列舉三條。第一是「情多異」。情緒非常不穩定,變化太大,早晨跟你很好,晚上就鬧翻了;這個事情很麻煩,但是現在這個社會非常的普遍。人與人相處難啊!
第二是「事多變」。事情多變化,為什麽?沒有原理原則可尋,這個事情麻煩;當然這個與教育有關系。中國古代,人情事理它有個范圍,絕大多數不出這個范圍,這個范圍就是我們中國固有文化的道統—五倫八德,人人都能夠遵守,所以國家能夠長治久安。翻開中國歷史,跟全世界每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比較,我們安定的時候多,那就是我們有一個道德的范圍,大家都願意遵守,都尊重。中國自古以來,治國是禮治,不是法治;自古以來中國人講禮,現在變成最不講禮的民族。在我們中國,人與人之間沒有禮貌,遠不如外國人。我們在外國,不相識的外國人在馬路上碰到,他跟你笑笑,跟你點點頭,很客氣。到商店裡買東西,覺得不好退回去,人家笑嘻嘻的接受,錢馬上退給你。不像我們這裡,你買了東西退回去,面孔板得好難看,甚至於他還不肯退貨。外國人非常有禮貌,中國曾是禮義之邦,現在把禮義都喪失掉了,這真正值得我們反省。從前它是有一個范圍、有一個原則,總不會超出太多,現在禮樂都崩潰,都沒有了,沒有原則可尋。從前的讀書人,能夠判斷十年、二十年之後的事情;現在,今天都不能料定明天出什麽事情,都預料不到,事情變化莫測,變化太大了。但是情與事都是現象,裡頭一定有個道理。
第三是「理多秘」。這個秘不是秘密,是深秘,有很深的道理。必須要很深的智慧,才能夠看破這些道理,然後才能應付得了多變異的人情事故。
丙、宇宙人生范圍
宇宙人生范圍,實際上就是覺之范圍。前面一段是覺之內容,這一段講覺之范圍,這個范圍太大了。「空間十方,時間三際」,除這個地球,太空裡有無量無邊的星球,有無量無邊的世界,都是我們智覺的范圍。
先說空間,空間與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方皆有生」:有生,不是說十方都有外星人,其他星球也許有比我們還高明的生物,不是講這個,說這個與我們的關系畢竟不太密切。佛法講方皆有生,是有我們自己,意思就是我們這一世在地球上出現,說不定來世我們到別的星球去投胎,這麽一來十方世界與我們關系太密切了。譬如說我們現在在台灣,也許過幾年移民到美國,那個地方變成我們生活的環境,可見那個地方與我們關系密切。我們念阿彌陀佛修淨土法門,希望將來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不在地球上,西方極樂世界也不在我們銀河系裡,而是距離我們這個銀河系非常遙遠的一個星系,經典裡面佛給我們介紹得很清楚。這樣遙遠的星系,我們怎麽能達到?這裡面就妙極了。殊不知靈魂的速度太大了,比光速、電速大得太多。光的速度一秒鐘才三十萬公裡,很有限,速度太小了,而我們靈魂的速度,一剎那、一彈指就能周遍法界,光速、電的速度怎麽能跟它相比?沒法子相比。「方皆有生」,十方世界都是我們生活的環境。
「互為依緣」:十方世界是互為依緣的。底下舉個例子,譬如「國際動態」,雖然距離我們很遠,某個地方發生事情,一定影響我們的政治、經濟,可見得全世界每一個地區的動態,與我們都是息息相關。底下是比喻。「風向氣壓」:冬天天氣冷,與西伯利亞來的高氣壓有關系;台風亦是從其他地方生起,而吹至台灣來的。「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多的時候,會影響我們的磁場,影響我們的通訊,太陽距離我們雖然這麽遠,星球與星球當中有影響。「推之無盡」,空間是無盡的,世界是無盡的。這是「覺之空間」,可見得這范圍之大。
「時間三際」:在時間上講有過去、現在、未來。「三皆有生」,這個生跟前面那個生是一樣的意思,過去世有自己,現在、未來世還有自己。有一些人想不開去自殺,以為這樣就自了,給諸位說,死了就不得了。這一世苦,去自殺,四十九天投胎再來更苦,苦上再加苦,永遠沒完沒了,這個事情可怕。佛常常贊歎:「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為什麽贊歎人身?人最容易覺悟,人修學佛法最容易成就。你得人身這是大好的一個機會,不在得人身這個階段求解脫,求了生死、出三界,糊裡糊塗自殺,真是冤枉。所以道業沒有成就之前,決定不能死,死不得也!這個很重要很重要。
「生各環境」:我們的生命,一生一生環境不一樣。每一個星球情況不相同,我們認為那個星球是死寂的,也許那個星球裡面有很多眾生,我們肉眼看不到。譬如說,我們地球是五趣雜居地,有地獄、有餓鬼,但是我們見不到,絕對不能說見不到就沒有,這個太武斷了;見不到可以存疑,這是做學問的態度。
可是鬼這個事情真有,許許多多人遇到過。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對我幫忙很多,他告訴我他學佛的因緣就是因為見到鬼,他才相信。其實他在年輕的時候,這一些傳說他聽了很多,但是他都不相信;他非常的執著,一定要自己見到才相信,果然他真的見到。抗戰期間,他那時是公務員,晚上跟朋友一起玩,玩得很晚才回去。當時重慶那個地方路很暗,雖然有路燈,都是二十燭光,好遠才一個,若有若無。他在路上遇到一個女人,走在他前面沒多遠,走了半個小時他忽然想起來,半夜怎麽會有一個女人出來?這個念頭一起來,他就寒毛直豎,嚇得一身冷汗,再仔細一看,前面這個女人有上半身沒有下半身,嚇得他全身發抖。他遇到這麽一樁事情,他就學佛了,他學佛的因緣是這麽來的。學佛之後,他講那個鬼大概是觀世音菩薩變化的,菩薩示現這個樣子來度他,要不然他不會學佛。那個時候我初學,他講這些故事講得很多很多,說明這事千真萬確,確實是有。這是講凡聖同居土,人見不到鬼,鬼也見不到人。
我們由此就可以體會到,也許有的星球很適合於某種眾生居住,例如太陽,溫度很高,是一個火球,也許有眾生適合那個溫度,到我們這兒都凍死了,很有可能的;不能說這個星球上沒有有情眾生,有許多有情的眾生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有出家人來問我:「法師,現在美國人登陸月球,發現月球上什麽都沒有,我們以後還要不要念月光菩薩?」菩薩住在月球裡,凡人見不到。正如同菩薩住在我們這個地方,我們肉眼凡夫見不到,只有少數有特別因緣的人見到。《慈悲三昧水忏》裡面,悟達國師見迦諾迦尊者,他有這個緣分,他見到了,別人見不到。古時候確實有不少人見到佛菩薩、羅漢的道場,確實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要相信,這是相信聖言量,這些人不會欺騙我們,像悟達國師他不會騙人的。佛法最重視的就是戒妄語,如果他用這種手段來弘法,縱然是好心,他也犯了戒,這個罪過就太大,這是破根本大戒。
在《聊齋》、《子不語》、紀曉岚的《閱微草堂筆記》所記的那些神怪的故事,在我看起來寓言很少,十之八九是真實的。這些事情,現代的知識分子比較難以接受,但是你們也很好奇,如果發現有一點點小神通的人,往往你就上當。如果你真正想見鬼,跟鬼打交道,我告訴諸位,只要用三年功夫就可以跟鬼往來。可是你要曉得,往來之後決定沒好處,對你自己本身不利。我在過去有一個老同參,我在台中學講經,他就跟我說:「現代人劣根性很重,你把嘴皮講破了,他都不相信,學這個沒有意思。」我說:「那怎麽辦?」他說:「我學神通,神通學會,一現神通,他就相信。」他這個想法也很難得,於是他就去修神通。修了三年,神通沒有,得鬼通,跟鬼道天天往來。他告訴我,他能夠看到鬼,說我們平常都市裡,下午五點鐘以後街上就有鬼往來,不過數目不多,到八、九點鐘的時候滿街都是,鬼都出來了,很熱鬧。他在鬼裡頭也有認識一些人,他是個出家人,很奇妙的他說找到一個女鬼,是他前世的太太,所以我們到他那兒去參觀,他在旁邊供了一個牌位,牌位上供了女人的化妝品。這是前生的太太找來了,跟他在一塊住了一個多月,鬼通。我就跟他講:「你能夠見到鬼,我沒看到,我還是不相信!你還是不能度化眾生。」
我們那個時候同參三個人,三個人同年,三個人都短命;算命的說,三個人都過不了四十五歲,所以我們那個時候學佛很精進。兩位同參都是四十五歲那年走的,眼看輪到我了。我那一年在基隆大覺寺講《楞嚴經》,講了三卷,就害了一場大病。我想時間到了,所以不看醫生,也不吃藥,我想那都沒用,一心一意念佛求往生。可是過了一個月之後病好了,一直到現在沒生過病。我沒有求長壽,這都是這一生修來的,確確實實能轉變命運。修神通的確不難,但是沒有什麽用處,不但不能幫助你定慧,連轉眼前的業力都做不到。所以佛在一切經論上,處處教誡我們不要修神通,你自己定慧成就之後,神通是本能,自然會現前,不要修,到時候你的本能就恢復。
這是說出我們這個世間,有一些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有情眾生存在,他方世界其他的星球當然有可能。我們只可以說,與我們人類,或者與我們地球上不相同類的這種生物,在許多星球上沒有;但是除這個不相同類之外,另外我們肉眼不能夠見到的眾生,不能說沒有。世界無邊,每一個世界是我們居住的環境,過去、現在、未來都有我們自己的生命。
底下是比喻,「古今政治風俗」,雖然不相同,它有密切的關系。「六道身壽依報」,六道裡面每一道的身形、壽命、生活環境,狀況也各個不相同,我們到後面再來討論。「澈之無窮」,就是「覺之時間」。
從這一個講表來觀察,我們就曉得佛法裡面絕對沒有迷信,佛法是破迷開悟的。苦,是迷才有苦;樂,一定要覺悟之後才能夠獲得。佛法的修學完全在自覺,覺他也是自覺,自覺圓滿這叫成佛,所以成佛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學佛跟佛學是不相同的。佛學可以說是學術、是哲學;但是學佛就不一樣,學佛是要學作佛,要學成佛。目標完全不相同,修學的方法當然也不一樣。如果把它當作一門世間學問來研究,目的不是成佛,目的也不是求無上正等正覺,可以拿世間的方法來研究它。依照歐陽竟無大師的說法,如果是「佛學」,那是邪知邪見,若是「宗教」,那是完全迷信,所以他說,佛法就是佛法,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也不是哲學。他這個見解、這個說法,很合道理,值得我們深思。全世界佛法有三種不同的形式出現在這個世間,我們要有能力辨別。我們要學什麽?是學宗教的佛法,還是學學術的佛法,還是學佛法的佛法,這是一定要辨別清楚的。佛祖代代相傳是佛法的佛法,至於學術、宗教的佛法都是變質的,都是將佛法誤解,也都是迷惑了純正的佛法,修學那個浪費時間精力,而一無成就,這是我們應當警覺的。
眼前的禍福,佛法裡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也告訴我們,「吉莫吉於知足」,知足的人處處吉祥如意;「苦莫苦於多怨」,多怨是不知足,不知足就苦。「福在積善,禍在積怨」,所以我們與一切人,千萬不要結冤仇,古人教給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冤仇積多了,一定是禍害。所以要修善、要斷惡,心胸要擴大,要能夠原諒人,要能夠容忍,才能成就自己定慧,成就自己的福慧雙修。
第二講 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第一講介紹佛教定義,認識佛教。第二講要討論研究的方法,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佛法有性、相兩宗,也就是總相與別相,也稱為空、有兩門,這兩門都可以下手;但是空門下手,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得到。古今的學者告訴我們,性宗入門必定要具足上根利智,就是最聰明的人;這個聰明不指世間的聰明智慧,因為世間的聰明智慧是障礙。真正所指的是心地清淨、具足誠敬之人,這是學佛的上根,這樣的人才可以從空宗下手。如果是喜歡研究、喜歡動腦筋的人,不宜從空宗下手,因為空宗不需要動念頭,不起心、不動念,你喜歡起心動念當然就不相應。也有辦法,就是從有宗入門,有宗就是別相,從別相入門。佛法博大精深,總持法門就是性相兩宗而己。李老師在此地,給我們提出一個入門的途徑,就是從有門。「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這是從別相下手。修學實在說態度重於方法,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的。態度就是誠敬,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就有一分收獲,十分誠敬一定有十分的收獲。」可見得誠敬是入佛門的關鍵。有誠敬的態度,再加上良好的方法,我相信我們修學佛法不會有太大的障礙。
甲、佛學難解
「佛學難解」,這是事實。為什麽難解?先從它本身的內容去觀察,它的內容是整個宇宙人生,宇宙人生本來就復雜,所以說「復雜宇宙,復雜人生」。復雜的宇宙人生簡直是無有窮盡,以有盡的言說(言說有限度、有范圍),要去探討無盡的事理,實在是太難。所以底下講:「復雜即難說,難說自難解。」因為它太復雜,所以要將這些復雜事情說明白,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說都說不明白,你怎麽會聽懂?雖有困難,這個事情還是要解決。「說聽有方便」,這就是要求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最好的教學法。用最好的、很巧妙的方便法,教我們初學從「信」、「解」入門。「信」要「依總相」,「解」要「從別相」。我們現前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從這個地方入門。
為什麽說「信依總相」?總相非常的難解,我們要信它。憑什麽信它?憑聖言量信它。這是佛說的,佛以他的人格來作保證,他不會欺騙我們,這個事情是事實,只有他知道,我們現在境界還不到。譬如說,佛跟我們講「萬法皆空,萬法皆如」,我們聽了之後,的確沒有法子體會得到。佛給我們講「不生不滅」,我們眼看一切現象都是生滅法,怎麽會不生不滅?這種甚深之理與真實的事相,有待我們逐漸提高自己的境界,到時候自然就明了;可是還要靠自己在解行上去努力。
古德給我們提示,學佛有四個層次,那就是信、解、行、證,分成這四個階段。首先要建立信心,因為信心不建立就會懷疑,你就不肯去研究,或者研究就會懈怠放逸、不認真。無論做什麽事情,如果對這個事情有懷疑,沒有堅定的信心,這個事情就注定要失敗,不會成功。無論大事小事,這個事情要做得很圓滿、很成功,必定是具足充分的信心。佛在《華嚴》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大道的根源,是一切功德之母,無量無邊的功德從信心而生的。信能生功德,好比是功德的母親一樣,它能生。這個比喻,比喻得非常好。
信心的建立,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我們現前所說的信佛,信仰三寶,都是屬於迷信。信是信了,三寶、佛法究竟是什麽?還不曉得。不曉得就是迷!但是你能夠信它,這個不容易。所以這種迷信是有條件的,不是沒有條件的,有哪些條件?第一個我們相信佛是具有很大智慧的人,具足很高的德行,他不騙我們,他能夠教我們,我們將來也能跟他一樣的成就,我們相信這個,這就是有條件的迷信,不是無條件的。其次,佛教傳到中國也有一千多年,這一千多年當中有許多聰明智慧的人,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都有成就,這些人都是我們的見證。我們看到這麽多人修行,這麽多人成就,信心是由這些條件促成的,我們對他有信心。這個信的確是迷信的,有條件的迷信。
有條件的迷信,也可以稱為強信;勉強的相信,不能稱為正信。什麽叫正信?這個信仰的產生,不是依賴於釋迦牟尼佛的人格,也不是歷代這些高僧大德的成就,是對它的理論產生了信仰,明白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真的不是假的,這種信才叫做正信。正信從理解產生,對於佛法有研究,確實明白它的道理,這個信心生起來,這是正信。這還不是真信,真正的相信是什麽?這個事情見到了,明心見性,我也見了性;見了性,這是真信,不是假的。解悟,正信現前;證悟,真信現前。信心從我們現在開始是強信,一直到成佛,真信才圓滿。我們學佛無非就是修信心而已,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求解非常重要,求解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讀誦;一個是聽講。這裡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那就是要有一個好老師來指導,這是我們成敗關鍵所在。古今中外不管是佛法、世間法,他之所以有成就,一定有個高明的老師指導他。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一開端就說明一定要接受明師教誡。這個「明」不是有名氣的名,名氣大了,知名度高,也未見得有真正的學問;這個「明」是光明的明,就是一定要有一個明心見性的老師。這個老師是過來人,唯有過來人指導,我們才不會錯;路他走過,而且他走通了,他走到了,可見得他沒有迷路,他指我們這路子,決定不會錯。如果你找到一個老師,他自己走這個路沒走到,自己迷了路,你再找他,他指你的路子,也是一條迷途。所以一定要找高明的善知識去親近他,這就是所謂的師承,這一點非常重要。
乙、諸法三分
這一段提示我們研究的方法。「諸法三分」:諸法是指宇宙人生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這是教我們在一切法裡面觀察,要面面俱到,不能只看一面,看一面就會發生誤會,如果面面都看到就圓融。「三分」:大到整個宇宙,小至一微塵,都有這三個部分,那就是體、相、用。它的本體、它的相狀,以及它的作用,這三樁事情是一而三,三而一;三方面都能正確的理解,才將這個法看透,得到它的真相。
第一是講「體」。體裡面有性體、有質體;性體是真的,不生不滅,質體是有生有滅。性體是空寂的,那就是總相,萬法皆空;這裡面沒有生滅相,而且是常恆的,所以沒有斷滅相。不但沒有斷滅相,也沒有相續相,如果有相續相,相續就是生滅,就不是真常,真常裡面沒有相續相,這是講本性。本性,佛經上常常講「法爾如是」,法爾就是自然的意思,自然而然,本來就是這樣,這是什麽都加不上;如果你在這個地方起了一念疑情,這一念疑情就叫做無明。所以這個境界,佛經裡面常講「不可思議」,思是思惟想像,議是言說議論,不能夠思議,一思就是無明,一議就是戲論,戲論就是開玩笑。這是講到純真無妄,是體空,是真空。
性體「空而無質」,質是物質,它沒有質。此地舉了兩個比喻:如花之香、如鏡之光。比喻只能比個彷佛,沒有法子比到恰好,沒有東西能比喻真如本性,沒法子比的。這兩個比喻說出空的意思,但是空不是無,空是有。「如花之香」:香是六塵之一,香怎麽能比?實在是不能比,但是無可奈何,拿這個來做比喻。香是一種氣味,可以遠聞。花有香氣,我們很遠的地方就聞到花香,但是花並沒有來,香的氣味你聞到了,你看不到,你也捉不到它,確實有花香。這比喻空的意思。「如鏡之光」:鏡有光明,有光明它才能照。鏡子是一個物體,有形相,它能照;「光」是沒有跡象,再遠的距離它也能照,都照在裡面。這是實在不得已,用這兩個比喻。我們在講席中,常常用電波來做比喻,更容易體會。電波遍滿空間,我們眼不能見,耳不能聽,手也摸不到它,心裡頭也無法想像,它確實存在,無處而不在。可見得「空」是有,空不是無。
但是我們無論用什麽方法來說明,質的空不能變成有。性空,它能變成物質,這個太妙了!其實我們現代的科學家也相當聰明,發現質可以變成能量,能可以變成質,質與能可以互相轉變。那是「體」裡頭第二個意思,就是「質」,質體,質與能可以互相轉變。我們以《心經》的話來說,質就是色相,能量是空寂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容易能體會得到。可是質與能是一樁事情,這個質能從哪裡來的?質能的本體是什麽?再往上追究一層,質能的本體就是性能,就是本性,科學家到現在還沒發現這個問題。性能是活的;質能不是活的,所以它是物質。唯識裡面講,質能屬於相分,性能屬於見分,見相同源,前面也說過,見分與相分是相當不容易辨別的。性體是形而上,質體是形而下。
「析之本無」,質體也是空的,你要是把它分析分析,它就不存在了。性是當體即空,「萬法皆空」,這是從性體上說的。又說「緣生無性」,緣生無性的性,不是此地性體之性,而是質體,緣生無性就是說緣生性空。「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是《中觀論》上所講。因緣生法,這一法是許許多多條件集合,離開這些條件,這個物體就不存在;所以它是許許多多條件湊合而現的假相,是暫有的現象,不是永存的相,只是暫時有的相。
我們在質體上下手。佛經裡面常說質體「雙持性相,軌生物解」,雙就是講性與相,持是保持,它能夠將性相集合在一起,就是見分跟相分集合在一起。特別是在有情分上,像我們這個人身,身是質體,這個肉身是物質,許許多多細胞組織成的;今天研究電子,裡面有軟體、有硬體,我們這個人身就是軟體、硬體組合的,就是這麽回事情!這裡面有相、有性,我們的精神就是性體,六根的根性就是性體,我們這個色身就是質體,可見得的確雙持性相。這個組織是有條不紊,雖然復雜,它有條理。因為它有條理、有規則,所以就能夠理解。不但我們人可以理解,諸天也能理解,甚至於餓鬼、畜生也能理解,九法界有情的眾生都能夠理解它。佛經裡面的本體有兩種:一種是性體,一種是質體,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
質體是分析空,一分析它本來沒有,本來沒有,現在它有了,雖有還是沒有,有跟無是一不是二。譬如我們看一棟房子,這個房子是磚造的,迷人一看,喔!這是棟房子。他的看法有沒有錯?也不能算錯。建築師到那裡去看,他沒有看到房子,他只看到這個地方多少磚、多少瓦、多少鋼筋、多少水泥。他有沒有看錯?也沒看錯。他的看法比我們一般人就看得深入,我們一般人只能看到外表,他將屋子裡頭都看透了,他看到磚頭、瓦塊、鋼筋、水泥是真的,房子是假的。懂不懂這個意思?這是排列組合的。拆開來還是那麽多磚頭,還是那麽多瓦塊,可見得房子這個相是假的,假有。再看磚頭、瓦塊也不是真的,是許多分子、原子、電子組合的。看到最後,一切萬法無非是一些原子、電子、基本粒子而已,除這些東西,什麽都沒有,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以不是說把房子拆掉之後,你才曉得,喔!沒有了,建築起來的時候一看就沒有,當體即空,這個觀察才能觀察到它的真實相。
觀察到真實相的好處太多,不會在妄相裡面起分別、執著;換句話說,不會在妄相裡面去造業、去打妄想,你的心就清淨。曉得一切法是平等相,一切法俱不可得,你的心清淨。清淨心就生智慧,智慧心見一切境界相就叫做「觀照」。我們現在見色聞聲不是觀照,因為我們裡頭有分別、有執著;離開了分別、執著,見聞覺知皆是觀照。所以觀照的心,是用真心;失去觀照的心,是用意識心,就是分別執著心。「觀」是觀察,根塵相接觸稱為觀;「照」是明了,一接觸就明了,沒有通過思惟,不用心意識。
底下是比喻:「絲非布質,布非衣質。」說明分析空。「絲非布質」:質就是我們講的質料、體質。絲可以織布。這塊布什麽質料?絲織品,可以這麽說法。如果說布的質料就是絲織品,能不能講得通?講不通,還有棉、麻、尼龍,很多種質料都可以做布。這個意思就是古人所講的「白馬非馬」,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你說白馬是馬,黑馬就不是馬了。「布非衣質」:我們這個衣服什麽質料?布的,布衣。如果說衣的質料就是布,這也講不通,還有皮衣、毛衣,所以衣的質料不只布一種。絲除了做布之外,還可以做其他東西;布除了做衣服之外,也有許許多多的用途,它不是僅有一個用途。
仔細分析,一切法本來就不是一個定法。所以這種有,佛家稱之為「妙有」,妙有是無有而有、有而無有,就是這個意思它才妙。真空跟妙有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所以「真空不空,妙有非有」,這就是一。一,就開悟,就入進去;二就是障礙,就不會開悟。這對我們修行人是一個很大的啟示,你要想入門,一門才能開悟,你要學二門,這一生就別指望開悟。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只容許一門才能悟入。為什麽要開那麽多門?每一個人根性不相同,喜歡從哪個門入,門門都能入得進來。最怕的是搞兩門、三門,你自己懷疑這一門不行,那一門大概還可以,那就糟糕。一悟一切悟,這是絕對正確的。譬如我們講堂,四周圍開十個門,無論從哪一個門進來,進來之後等於都進來了,一切都悟入,隨便從哪一個門進來都一樣。如果同時走兩個門,你能進得來嗎?
古來的大德最初學得很多,到後來都放棄,只留一門,他悟入了。為什麽最初學很多?最初不了解,在摸路、在探索,到最後一門深入,這才能成就。我自己過去也是如此,雖然有個好老師指導,自己還是摸索二十年,才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於是才把一切經論捨掉,曉得搞這些東西決定害了自己,所以在一切法門裡面選一門。我選念佛法門,為什麽選這個法門?當年李老師勸我修念佛法門,我也念過《印光大師文鈔》,我對他很贊歎,也信,但是不是真信。不是真信就不肯真修,還要搞別的大經大論,到以後發現這是真的,一切法門裡面念佛法門確實高明。怎麽發現的?在《華嚴經》上發現的。如果不讀《華嚴》,不講《華嚴》,我對於淨土不能產生真正的信心。華嚴會上,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也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善財童子修的也是念佛法門;《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在華嚴會上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了,對於淨土才產生真正的信心,這才把所有經論捨掉,專門講淨土法門。
一門深入,其他的經論可不可以看?可以看,可以聽,要把力量會歸在一門上。這一門是主修,與這一門有關系的可以參考,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到處去聽,到處去請教,但是都是充實這一門,真正是一門深入;幫助深入,這個可以。如果一聽心就動搖,那不能聽,沒有資格聽。譬如學淨土,佛念得已經不錯,聽禅師講禅,不錯!也去參禅,那就壞了,那就沒有資格去聽。聽了,把禅的道理幫助念佛,這就對;藉它的道理幫助念佛,幫助達到理一心不亂,提高自己境界,決定不參禅,這才對。無論什麽法門,全都幫助念佛法門,這樣才能入得深,才能夠悟得透徹。今天想學這個,明天想學那個,一輩子都不能成就。
從體上用功夫屬於性宗,無論是性體或者是質體,都是屬於空宗,一個是當體即空,一個是分析空。相上下手的則是有宗,別相就是在相上用功夫。
「相」是講「現象」。相是「暫起幻有」,是暫時現起,是假有不是真有,你要是把這東西當作真有,就看錯了!曉得是假有,假有可以享受,不可以執著,享受就得樂,執著就有苦。受用是對的,決定不執著,才能做到受用自在。為什麽不執著?因為它是假的。假的怎麽可以受用?那我要問你,你們常常看戲,戲是真的還是假的?假的。假的,為什麽你要看?看得很開心。這不是受用嗎?戲裡頭這些人物事情,你並沒有把它當真,所以你不煩惱,看了很快樂。人生就是在演戲,都是假戲!你要是不當真,怎麽會不快樂?你要是當真,那一天到晚就生氣了,你就不快樂。這個地球一切森羅萬象都是假的,就好像戲台上表演一樣,一下就過去了,你要是把它當真,那是迷惑顛倒。明白「相」是「暫起幻有」,人生就有樂趣。知道這一切是假相,千萬不能當真,在這裡面成就自己的定慧;如果你當真,成就你自己的惑業苦報。可見得觀念差一點點,結果就不相同。觀念一錯就迷,就把暫起幻有的假相當作真的,他就迷惑、造業、受報。所以佛菩薩在九法界、在六道裡面,游戲神通,自在!真正快樂!他這個自在快樂從哪裡得來?就是曉得一切都是假的,他一樣也不執著,一切受用現成,一切受用自在。
底下是比喻。「氫氧化水」:水是假的,不是真的,是氫氧化合物。「土石積山」:山也是假的,不過是土石堆砌起來的而已,把土石拿掉就沒有山,可見得山不是真的。這是比喻所有的現象都不是真實的,都是暫時而有的。
《法華經》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兩句話不好懂,這兩句話說的是真相。這兩句話就是說世間一切法不生不滅,入了這個境界,就是證得無生法忍。譬如這間房子把它蓋好,這個房屋生了;拆掉,這個房屋滅了,它是有生有滅。為什麽有生有滅?因為你著了相,著了這個假相,覺得這個假相有生有滅。而覺悟的人,他沒有著這個假相,他只看到磚頭瓦塊,堆起來是磚頭瓦塊,拆掉之後還是磚頭瓦塊;不生不滅,他看到的是不生不滅。《法華經》裡面講,「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是實相、真實相;其他一切組合是幻相、假相。既然是假的,哪有生滅可言?本來不生,什麽時候有滅?這個意思更深一層了。雖然現的是假相,假相有作用,起相它就有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的作用認識清楚。
「用」是「力量」,「能變現狀」;力就是能變化。「水與氣冰,功各不同」,水在零度之下結成冰,溫度加高變成水蒸氣,它是一個東西三種形態,三種相不一樣,氣體、液體、固體;相不一樣,作用就不相同。蒸氣可以推動火車、推動輪船,可以把它當作動力來利用;水,渴了可以解渴,水蒸氣不能解渴;冰塊它可以有障礙,水蒸氣沒有障礙。「相」不相同,作用也就有變化,各有各的作用。總起來講,就能夠看出來,佛法裡面講「萬法無常」,一切法確實是無常的,無常裡面你要想求得一個天長地久,那是癡人說夢,沒有那回事情。
這是教我們,對於任何一法都要從體相用三方面觀察。三方面觀察到了,才真正覺悟—萬法皆空、萬法無常、緣生無性,佛法裡面常常講的這三句,你就真正明白,真正開悟了。悟入就是智慧,智慧能斷煩惱、能破無明,就能幫助你離苦得樂。
丙、生起三由
體相用裡面,特別從相上下手,研究差別的現象怎麽來的?「生起三由」:現象的發生有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就是「因、緣、果」。這一段就是體相用三分裡面「相」的注解,就是對於相的深入觀察;它有因、有緣、有結果,結果就是這個相(幻相)形成。
佛法裡面平常講因果,把當中「緣」省略了。因如果沒有緣,不會結果,一定要有緣才會結果。佛法的修證,或者再講淺一點,改造命運,可能嗎?可能。有什麽理論依據?就是依據緣。因已經造了,沒有法子,不能改,可是因要是沒有緣不能結果,如果你能把緣控制住,就能控制結果。我過去造惡因,曉得惡因一定會感惡果,但是沒有緣,它不會結果。我把緣控制,不讓它有緣,雖有惡因,它不會結果。我造善因,想得善果,我把善因再加上善緣,善的果報一定現前。佛法講改造命運,理論依據就在緣上。所以佛法不講因生法,講緣生法,特別強調緣。
「因」,是「動機」、是「造作」,這兩種都是親因緣。在佛學術語裡面講,這個因是種子(唯識論上稱動機為種子)、是現行。種子就是習氣,我們每一個人阿賴耶識裡面,都含藏有十法界的習氣,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修羅、餓鬼、地獄、畜生都有。十法界的種子統統具足,種子具足就是因具足,十法界無論哪一界的果報都有可能,你要到哪一道就看緣。人能不能成佛?當然能成佛。為什麽能成佛?因為你有佛的種子,你有成佛的因。你現在為什麽不能成佛?你沒有成佛的緣,你缺少助緣,所以你不能成就,道理在此地。
「造作」就是現行,就是我們現前一切造作,這個造作又在阿賴耶識裡落下種子,所以現行也是親因緣。因,有過去跟現在;動機是講過去的因,造作是現在的因。現行,一現九隱。我們不是十法界的種子都有嗎?現在我們得的是人身,在十法界裡面我們是人法界這一個種子現行,其他九法界的種子在,並沒有消失,但是它不起作用。一個法界現,九個法界隱;九個法界不現,只現這一個法界。這種情形就叫做業報身,業報。如果能把業報轉變成智慧,那就得大自在。怎麽自在法?就可以同時在十法界都現身,像那些佛與大菩薩無時無處不現身,我們講分身,得自在了。可惜我們現在沒能做到,真正能做到,那就像我們念《華嚴經》、念《梵網經》:「千百億化身」,這多自在!就不會感覺到很苦,分身無術。「因」是親因緣,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
「緣」,就是講機會。緣裡面包括有三種。第一種是「所緣緣」:就是所緣之緣,所緣就是我們所希望的。我們今天念佛,希望成佛,希望成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我們所緣的。我們現在為什麽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你現在所緣的不只這一樣,好多好多,還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都是你所緣的。比較起來,恐怕名聞利養所緣的心還特別強,求無上菩提的心只用個一分、兩分而已,不甚強烈,心裡是希望,現在不得到還不要緊,還不想急著得到,所以菩提這個所緣緣的緣力量薄弱。但是你對於煩惱的所緣緣很濃厚,緣貪瞋癡慢,這個力量太強了。無上菩提跟貪瞋癡慢,你阿賴耶識的種子都具足,但是你現在想要無上菩提的心念不強,在時間上來講很短暫。現在在講堂裡面心裡想,我要求無上菩提,下了課馬上就求貪瞋癡慢去了,這不行。一天二十四小時,想到無上菩提只有幾分鐘,想到貪瞋癡慢幾十個鐘點,那怎麽行?當然貪瞋癡慢作主,因為它的時間太長,力量太強大了。
所緣緣非常的重要,就是你有了期望。有期望,還得要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無間緣」;無間緣是你這個期望不能間斷。我們對於無上菩提常常間斷,所以不能成就;不是不想成佛,成佛這個念頭常常會被打斷。就拿念佛來說,不是不想念佛,佛號常常間斷,不能夠二六時中相續不斷,沒有這個條件,縱然想念佛也是空的。可是你的貪瞋癡慢是從來不間斷,所以你想想,後來有什麽果報?這是成敗關鍵的所在。
親因緣(因)、所緣緣、無間緣都是自己本身具備的,外面的條件就是「增上緣」。諸佛菩薩幫助我們,是屬於增上緣。親因緣是每個人具足的。所緣緣跟無間緣如果自己不具足,佛菩薩幫不上忙;你自己真正具足這兩個條件,佛菩薩就幫上忙。我們現在,佛法裡頭這兩種緣有,但是不足;煩惱習氣,這兩種緣很具足。外面境界,你六根一接觸就起貪心,就起瞋恚心,因為因緣具足。外面境界幫助你貪、幫助你愚癡、幫助你瞋恚、幫助你造業,這是增上緣,都幫上忙。佛菩薩幫不上忙,因為你所緣緣跟無間緣力量不足,太薄弱。
因加上緣,後面就有「果報」,果報是「結成、起相」。經論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可以歸納為色、心兩大類。心法(包括一切心理現象),一定要具足四種緣才會起相,那就是親因緣(因)、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如果是色法,就是講物質,植物與礦物,不需要所緣緣跟無間緣,它只要兩種:一個是親因緣,一個是增上緣,它就結果。
下面是以植物來作比喻。植物只有兩種緣,不具足四緣。「如種下地」:種是種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以瓜來說,瓜子是它的親因緣,這是長成瓜最重要的一個條件。瓜子能不能結成瓜?它必須得到緣,如果得不到緣,不會結成瓜。我們把瓜子裝在玻璃瓶裡,裝上一百年它也不會長成瓜,那就是緣不具足,雖有種子而沒有緣。它的增上緣「如日水肥」,要土壤、肥料、水分、陽光,這些條件具足,它一定能長得很好,才能成熟,才能結果。「常暫不同」:種子成長時間長短不一樣。瓜,三、四個月就長成,就結果,桃李樹要三年才能結果,這就是時間有長短不一樣。增上緣有「強弱之判」,土壤有種種不相同,質地不一樣,陽光充不充足,水分夠不夠,對於它的生長有密切關系,所以結果「遲早有時」。同一棵樹,每一個枝條它所得的增上緣都不一樣,有的偏在陽光那邊,它的花開得好,果實先熟;背著陽光這邊,它結的果就比較小,它熟得比較晚。這全是緣的充足與否,所以果報不相同。
如果是在有情眾生(動物),除增上緣之外,所緣緣跟無間緣是決定的因素。這就是在別相上給我們透出一點修學的消息,讓我們在這下功夫。人生如是,不出因果定律,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必定得惡報;因是自己造的,果報當然要自己受。我們一切的際遇,自作自受,不能夠怨天尤人;怨天尤人自己又造重罪了,後來的苦報,那是不堪想像。轉業的方法,就是控制緣;緣要是控制住,境界就轉變,果報就轉了。
末後兩句:「有因同果異,有果同因異。」這也是普遍所見到的現象,特別是在有情分上,無情不會,無情是種瓜一定得瓜,瓜不會長成豆,稻的種子也不會結成瓜,可是在有情分上就不一樣。譬如你們同學在一個班上念書,同一個學系,現在你們因相同;畢業之後到社會上,各人有各人的事業,發展到最後不一定能相同,這是因同果異。為什麽會果異?緣不相同。每一個人的際遇不一樣,將來在社會上,種種因緣不相同。也有果同的,譬如政府裡面的部長,都是部長階級,可說是果相同,但他因不相同,這是什麽原因?這些部長並不是都念政治,並不是都念同一個學校,這裡頭也是緣,可見得緣占決定的因素。所以佛法說緣生論,要我們特別重視緣,緣能夠改變因果。
對於一切現象一定要懂得這樣來觀察,就不會迷惑。
丁、法有兩端
「法有兩端」:一切法不外乎「事」、「理」,事理是一不是二。「事」是「跡象」、是「行動」,跡象就是現象,行動就是力用,就是三分裡面的相與用。相與用都是屬於事,理是講體,還是三分裡面的理體、事相、事用。事屬於科學,理屬於哲學,理事不二,圓融無礙。經典裡面「有時說理」,有些經論偏重在理論上,像《金剛經》、《百法明門論》、《般若心經》,都是偏重在理上。讀這些經典,明白這個道理,要把這個理會歸在事相上就有用處,從理要悟到事,這就圓融。「事成於理」,一切事都有理論的依據。
「無理事不能通,不可滯事昧理」,這是很重要的求學態度。有一些念佛的人心裡想,念佛只要老實念佛就可以,何必還要研究這些教理?那就錯了,就滯事昧理。他不曉得,如果不懂得念佛的理論,這一句佛號念不好,念久了沒有感應,他覺得不靈,就懈怠、退轉,一定要懂得它的道理。所以佛說那一些偏重在理論上的經,有它的用意。
「理」是講「義趣」,義就是道理,趣是講它的趣向、歸趣;這是「解說」,講堂裡面的教學。「有時說事」,像《彌陀經》說的是事,《地藏菩薩本願經》也說的是事。在知識分子來說,凡是說理的經容易接受,認為滿有道理,說事的經不容易接受,認為都是迷信。「理依於事」,理事是分不開的。
一切經可以分為理事這兩大類,講理的經好講,疑問少,講得有興趣;講事的經難講,講事的經一定要說出一番道理,這個事人家才會相信,這個不容易。說理的經,一定要把理說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能夠顯現出來,這個理才不致於落空;理與事要相應。有理有事的經也不少,像《華嚴經》,說理也說事,理事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樣的經是非常完整的經典,既不偏於理,也不偏於事。蓮池大師注解《彌陀經》,就是「有時說理」,這部經是說事,他就說理,他要不說理,事沒人相信,理說得很透徹,事人家就相信。
「無事理何所立,不可執理廢事。」執理廢事是病,這個病比滯事昧理這個病還要嚴重。因為執理廢事容易落在狂慧,墮落在惡取空並不了解佛法的真實義,它的方向走偏差,錯誤了,反而不如滯事昧理。滯事昧理,他執著一端,執著念佛,縱然不能往生,來生還得福報;如果執理昧事,來生必定墮落,連福報都得不到。但是佛法的修學一定要圓融,要懂得理事無礙,事事也是無礙,原本就是無礙,如果覺得有障礙,那是本身出了毛病,一定要把毛病找出來,把毛病改掉,你才有門路可入,才能真正達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就得大自在。這個無礙的法界,在淨土裡面是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如果你還沒有往生,現在在這個世間得大自在,游戲神通,與諸佛大菩薩住世無二無別,這一種受用(享受)真正不可思議!
這個表介紹完,我們做一個總結。表裡面提出八個項目:體、相、用、因、緣、果、事、理,這就說明無論觀察哪一法,你要觀察到八個方面,八面玲珑才能得到真相,缺少一面都是迷惑,不能得其真相。可見得學佛並不盲目,學佛人對於一切法的觀察確實相當的細密。八面觀察也不過是看一個外表而已,略知,還談不上深度。如果是深一層觀察,這八面,每一面裡頭都有八面。單單說體,體裡面有體之體、體之相、體之用、體之因、體之緣、體之果、體之事、體之理,每一條裡頭都有八條,六十四面。六十四面觀察,才算足有一點深度,還不太深。再深一層觀察,這六十四面,每一面裡頭又有八面,五百一十二面,算不算最深?不算,其深無底。佛觀察這個世間真是不可思議,我們怎能比得上?我們連一個表層都沒有顧及到,只看到一面、兩面,就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所以佛說我們邪知邪見。連表層的八面都沒看清楚,怎麽能說自己有智慧?從這裡你就能體會到,佛菩薩智慧之大,不可思議,我們不能不佩服!學佛特別貴重全體圓融,面面觀察到就是全體圓融,這是真正開智慧。如果是圓解初開,智慧現前,這個時候的境界,如同佛在經論裡面常常告訴我們,「不起於見,不著於相」,實際上就是《金剛經》上所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起於見」就是如如不動。不生知解,不著一切相,心行處滅,言語道斷,這個時候的境界就是實相現前,也就是一真法界現前,也就是實報莊嚴土現前,或者說清淨法身現前。佛跟我們講的,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世尊說法的本意,就是在破我們現前的執著—人我執、法我執。人我執演變成煩惱障,法我執演變成所知障,這兩種障礙使我們的清淨心不能現前,使我們的法身、般若都不能現前,這是病根的根源。沒有這兩種執著,真性就現前。所以情執如果不斷,再要執著言說、名字相,又生了疑惑,又起了錯誤的解釋,就是又起了邪見,那是病上加病。這是我們學佛一定要注意到的,不要學成病上加病,一定學了之後,那個病要減輕。要曉得聽佛法是破執著,是把我們妄想分別從心地裡清除,可不能增加!
第三講 消除幾種誤會
凡是誤會都是學佛的障礙,這裡面略舉的幾種,范圍非常廣大,而且很普遍。誤會不消除,不但信心不能建立,對於修學必定也是茫然而無所適從,所以必須將它消除。李老師當年編這個教材的時候,這幾種誤會是最普遍的,二十年後的今天,這些誤會依然存在。
甲、誤會
首先要解釋,什麽是誤會?第一種是「我假理想」,就是個人的假想、想像,以為是某一種情況,這是不可靠的。佛在經典裡告訴我們,沒有證到阿羅漢之前,決定不能相信自己的理想,為什麽?都是妄想。理想應該是有道理的、如理的;上面有一個「假」字,假理想,不是真理想。真的理想,那就好了,是正知正見;就怕把妄想當作理想,這是誤會。第二種是「聽信妄談」,這是誤會的來源,道聽途說,現在也非常普遍。真正的佛法是什麽樣子?不知道。憑自己的想像是想不出來的。
下面用比喻來說明。「未見而言」,這個不可靠,這就是我假理想。「見蛇為龍」,這是誤會,發生錯覺。「未究其理」,對這個理沒有深入究竟,只走粗粗的淺嘗,就以為是如是。這三類「自非其真」。佛法許可你研究,希望你研究,佛法不怕懷疑、不怕問,要破疑開悟。可是問,要問明白人,如果問的那個人也是未見而言,或者未究其理,那就糟糕,你要是聽信他的話,誤會就更深。現在佛教出的書、雜志,可以說太多太多,當然有些可以看,有些看了會增長你的誤會,這都是要注意的。正是《楞嚴經》上所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一般人無法辨別,以致產生許多誤會。
丙、迷信屬他
佛法不迷信,佛法是正信。「迷信屬他」,他迷佛不迷,這是說佛以外都是迷信。什麽是迷信?第一、「無謂有」:本來沒有的事情,他以為有,這是迷信。如「渴鹿陽焰」,陽焰是地上的一種氣,遠看好像是水一樣,大陸中原地帶常見的現象;鹿是畜生,牠沒有知識,口渴了想喝水,看到陽焰以為是水,陽焰就在牠面前不多遠,可是走到前面,還在前面,永遠也找不到水。根本沒有水,牠誤會以為有水。這是迷信,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第二、「有謂無」:確實是有,但是他認為沒有。「近視斥星」,這是比喻。近視的人沒見過天上的星星,天上有星星,他因為近視看不到。看到太陽,他承認有;月亮在滿月的時候,那個光也不小,大概是有;星星沒有,他沒見到。確實有的,他不相信,他說沒有,這也是一種迷信。第三、「偏陋執」:偏是偏見,陋執是執著;偏見的固執。往往見事情只見一邊,見事、見理都不圓滿,他堅固執著一端,這也是迷信。舉個比喻,「轎付前價」。從前有錢的人出門坐轎子,轎子是兩個人抬的,抬到目的地,他付錢給前面的人,後頭的人來問他要錢,他不給,他說:「我只看到他抬我,沒有看到你。」這就是固執,他沒有看到後面抬轎的人,他就不給他錢。這是舉比喻來說,這些都是迷信。
從前編這個表的時候,是破除迷信,消除對於佛法這種誤會,是勸我們學佛。現在我在此地講,意思跟以前不一樣。現在你們入門了,進到佛門來,還有迷信;這個迷信若不破除,對於你修學是一大障礙,這個迷信的破除,比已往那個迷信破除更難。真如本性真有,一切萬法當體皆空,你不能認識清楚,迷信!你把這一切事相都認為是有,在這裡面起心動念、得失取捨,都是迷信。還有一種執著,修學先入為主造成了成見,這就是偏陋執。法門無量無邊,我們以什麽樣的慧眼去選擇,使我們這一生短短幾十年真正有成就?那是要正信,迷信是做不到的。迷信的人縱然學佛,一生往往空過。李老師說:台中蓮社蓮友二十萬人,真正能往生恐怕三、四個而已,不容易!原因在哪裡?迷信,不是正信。
「正信屬佛」。佛經是世尊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言語文字,不是從心意識裡流出來的,所以完全是現量的境界。底下講:「現量」、「比量」、「聖言量」,這是講佛說法的善巧。其實佛的境界,完全是現量,沒有比量;菩薩以下的說法就要用三量。而菩薩當中,見了性的菩薩,大多數也是現量;沒有見性的菩薩,尤其是像我們現在在凡夫位,我們看佛法、討論佛法,是要根據這三個條件。「現量」是眼前的事實道理,大家都承認的,為一般人公認的。「比量」是正確的推理,也能夠為大家所公認的;例如見煙知火,推理得之。「聖言量」:這個理太高深了,不是現前境界,也沒有辦法用比量來推測,那只有引用佛菩薩的教誡;佛菩薩是聖人,不會妄語、不會欺騙我們,所以我們相信佛菩薩的聖言。
可是這三量,一定要有理智加以辨別。無論在中國、在外國,我常常聽說,某個人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某個人是釋迦牟尼佛化身來的,又是這個菩薩、那個菩薩,好多好多!你一聽,趕快去親近他。給諸位說,這決定是胡造謠言,騙那些愚癡、沒有知識、迷信的人。你要是跟他去,就是愚癡、無知、迷信的人。佛菩薩會不會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會。經典上說得很清楚,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絕對不會暴露身分,如果身分暴露,他馬上就走。中國古代有很多例子,身分一露,馬上就走,那是真的;他要是不走,決定是假的不是真的。
以前章嘉大師告訴我,滿清亡國就是亡在扶鸾,因為慈禧太後與王公大臣都相信這一套,國家大策誰也不敢拿主意,怎麽辦?扶鸾,完全聽命於鬼神,所以滿清亡國。《左傳》雲:「國將亡,聽於神;國將興,聽於民。」聽命於鬼神、妖魔鬼怪,國家將亡;如呆能聽老百姓的意見,這個國家一定興旺。
學佛的人怎麽可以聽信鬼神?佛是教我們信自己的自性。佛教導我們修自己的清淨心,三皈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修這個才能成就。佛來了,我給他磕頭作揖,求他賜予我什麽,都是假的。他給你摩個頂,你就開智慧?我不相信!假如他摩個頂就開智慧,佛大慈大悲,一天到晚伸出千手摩一下大家的頭頂,不都開智慧了,你還要修個什麽?不要修了!迷信,千萬不要被人騙了。佛法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是理智的,不是迷惑顛倒的。經典裡面佛摩頂表示一種安慰、親切的意思,大人對小孩摩頂表示愛護,千萬不要搞錯。
佛門裡確實存在嚴重的迷信,尤其是密宗這些神咒。神咒在從前是非常靈驗,呼風喚雨,役使鬼神,《高僧傳》裡記載這些神僧確實有這個能力。我學佛這麽多年,我不念咒,我懷疑念咒不靈。咒是佛菩薩或鬼神的言語,必須要口傳;把它翻成中國字,照這個字去念,他聽不懂,我不相信他能聽懂。你不懂,他也不懂,白念了。西藏喇嘛來傳授,靠得住嗎?我不相信,因為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三千年,三千年來一個傳一個,音早就變了,而且每一個人還帶著地方的方言,所以傳到三千年後的今天,我不相信這個咒子會靈驗。這些東西很迷人的,因為人都好奇,都喜歡自己有點神通,別人所沒有的,去學。李老師過去在大陸上,也像你們一樣很好奇,他學東西認真,修學的態度確實是令人敬佩。他告訴我,他學了二百多個咒,而且都是跟西藏、西康這些活佛大喇嘛學的,學了八年,因為不靈,放棄了。有一次他在講堂跟我們講,他在密法裡學過隱身咒,這咒一念別人就看不見。他把這個咒子一念,看見沒有?我們都看見他了。不行!這太難了。以後他遇到印光法師,跟印光法師學念佛法門;他今天得成就,是從念佛法門成就的。他學過八年的密不靈,參過八年的禅沒有得定,所以他說:走了好多冤枉路!
佛陀教我們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依義不依語」,不執著言說、文字,要體會經典裡所講的道理。「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與真如本性相應的是了義;講世間禍福吉凶的是不了義,那是小道,沒有辦法超越生死輪回,只能得一點人天福報。「依智不依識」,智是智慧、理智,識是感情,要理智不要依感情,這非常重要。
丁、消極兩屬
有人說學佛是消極,李老師告訴我們:消極彼此都有,他說我們消極,他自己又何嘗積極?
「善消極屬於他」,那些人說學佛的人消極,他自己對於善事不肯做,不肯做就是消極。「進德修業,濟困扶危,為眾犧牲」,這都是好事,他不肯做,可見得他消極。「惡消極屬於佛」,學佛的人也消極,哪些地方消極?「縱慾享受,營私害公,爭名奪利」,學佛人都不要,這消極。他看到我們這一些方面是消極,好像在社會上沒有進取心,不跟人爭名奪利。「惡積極屬於他」:「身殺盜YIN」,「口四種惡」就是妄語、兩舌、惡口、绮語,「意貪瞋癡」,這是十惡業。世問人積極在造,這是惡的積極。
「善積極屬於佛」—「離欲出家,莊嚴地獄,不捨一人,帶果行因」,這是積極到極處。「離欲出家」,我們看到這一條,學佛要不要出家?學佛一定要出家,不出家決定不行;家是累贅,是煩惱的根源。可是這個家,不是家庭之家,那個家出了沒用處;你出了自己的家,到寺廟變成大家,小家換成大家,更糟糕了!出什麽家?出五欲之家—財、色、名、食、睡,離開五欲就是出家;出三界之家,出生死之家。
出家有四種。一、「身在家心出家」:大乘菩薩居士是心出身不出。你現在有家庭,身在家庭,心超越了,這是真出家。二、「身出心不出」:如果身出家,住在寺廟裡,心還是貪圖世間名聞利養,那就糟糕了。三、「身心俱出」:就是我們現在講出家人,這是非常難得。可是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決不是說剃了頭、受了戒,就是出家;家是出了沒錯,出了家以後多半都入了魔王的圈套。出了家之後很容易墮地獄,為什麽?出家之後,把佛教的形象敗壞,這個罪多大,不得了!出家眾是代表佛陀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是代佛住持佛法,教化眾生,如果沒有把這個責任肩負起,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好,護法神不會饒恕你。出家好不好?當然好。真正如理如法的修行,把這個責任真正肩負起來,盡心盡力去做,福報非常之大,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如果沒做好,就非常的麻煩,罪過無量無邊。因此,出家這個事情不能勸,真正明理之後,他自己發心。四、「身心俱不出家」。
從前出家不像現在這麽容易,以前是經過帝王的考試。出家除了要考進士課程之外,還要考三藏經典,所以出家人為社會大眾所尊敬。考試及格,皇帝發給文憑准許你出家,這文憑就是「度牒」。皇帝發度牒給你,就是承認你有資格做他的老師、有資格做全國老百姓的老師,所以度牒決不是輕易發的。從前出家人有這麽高的素質,才能夠將如來正法流傳到今天。所以一定要曉得出家的意義,真正發心出家弘法利生,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莊嚴地獄」:地獄是沒人願意去的,菩薩願意去。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入地獄救度那些苦難的眾生。到地獄裡面說法度眾生,這是莊嚴地獄。「不捨一人」:一個人發心,度你一個,多人發心,度多人,一個人都不捨棄。「帶果行因」:這就是倒駕慈航。他圓滿菩提成了佛,退居到菩薩地位上,還是念念不捨眾生。因就是菩薩道,從如來果位上,再退回菩薩地位來教化眾生。像我們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他早就成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他是等覺菩薩的地位,在華嚴會上他是第七回向的地位,在楞嚴會上他是圓教初住的地位,這都是帶果行因。肯貶低自己的地位來幫助眾生,這是積極。
戊、他尚神權
神權在佛法裡決定沒有。佛法相信有神,譬如此地講的天帝、神鬼,佛法相信祂確實有。可是祂也是凡夫,祂的福報比人大,也有一點小神通,不足以信畏。所以佛法對鬼神,跟孔子一樣,敬而遠之。我們對祂尊敬,可不能學祂,學祂就錯誤。一般宗教認為「天帝」是「造物主」。前天,有兩位美國人提到上帝是造物主,問我看法如何?我說我同意,上帝這個造物主造天堂就像華盛頓造美國,像孫中山先生造中華民國,這個意思、這個看法就對了。如果你說這一切萬物都是祂一個一個做出來的,那祂太無聊了,做出這個干什麽?做出之後又不聽話,又要背叛祂,那祂就太顛倒了。所以造物主這個概念要搞清楚。真正造物,佛法講是「心」,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就好像我們作夢,夢中境界是我們心造的。宇宙森羅萬象、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真如本性變現之物。天主教這些年來開放,現在他們講上帝意思不一樣了,他說上帝就是佛教講的真如本性。這就是盡量吸收佛教的教義,改變他們的思想,充實他們的教義;因為科學越發達,它的教義有很多的困難。
「神鬼司賞罰」:像我們講十殿閻王,他是不是真管?也得有因緣。譬如刑警隊管懲罰,你不犯罪,他不敢加給你刑罰,要犯罪他才能判你罪。由此可知,善惡還是自己做的,他在當中得其便,他有這個權勢;你做善,他賞你;你造惡,他懲罰你;你善惡都不做,他對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神」是鬼道裡面的官吏而已,城隍是鬼道裡的縣市長,土地公就是鬼道裡的鄉鎮長、鄰裡長,就是這一類的,管的是鬼,是鬼裡面有福德、有地位的,他退休後跟普通的鬼沒有兩樣。所以對鬼神決定不能迷信。「偽教」:像過去白蓮教之類,不是正統的宗教,假借神仙這些名義駕乩扶鸾。這都是崇尚神權,一切聽命於神。受這些鬼神擺布,這是愚癡。
他尚神權,佛法與這個恰恰相反,「佛尚自權」。底下是簡單說明,「萬法心造,自轉因果,唯我獨尊」。釋迦牟尼佛出生時所示現的相,「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有些外教的人看到這一段經文很不舒服,他說佛教未免太自尊自大,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那其余的人都瞧不起了?這是莫大的誤會。這個「我」不是指我這個人身,這個我是指自性,指真如本性。這個我是講真我不是假我,是指大我不是指小我,小我有什麽好尊貴的?這是一定要搞清楚。唯有真性獨尊,因為真性能現萬法。在唯識裡面排在第一位,唯我獨尊的是第八識,因為第八識以下都是第八識變的,第八識是能變,其余是所變,能變是尊;可是第八識比起真如本性,那又要差一截。真性才是真我,才是真正的獨尊。
己、忽略現實屬他
「忽略現實屬他」:佛法是最講現實,絕對不會忽略現實。底下有幾個比喻。現實,一個是「所求」,一個是「所得」。所求的,舉了個比喻,「刀頭舐蜜」;蜂蜜是甜的,但是這個蜜是塗在刀刃上,你要是舌頭去舐,甜味是嘗到,可是舌頭也去了一半。這是忽略現實。所得的,是「昧機畏果」,昧著良心得到以上所求的,可是心不安,怕果報。底下一個假設的比喻,「火烘牡丹」。牡丹花開得很美,稱為富貴花,火烘牡丹,確實有這個事情。唐朝武則天時代,有一些人想討好皇帝,把牡丹放到溫室培養,牡丹開花大概是在三月間,如果正月初一就能看到牡丹花這是吉事;他們就用人工的方法培養,使它在正月開花。但是這個花只開一次,如果讓它自然生長,年年都開花;人工的方法逼它提前開花,它只開一次,以後不會再開花。這是忽略現實。
「始終真樂屬佛」:「四正勤法」,是最講求現實的;正是正當,勤是精進。已經有的惡,從今天起把它斷掉;還沒有起的惡念,決定不起;已經行的善,要讓這個善增長;沒有行的善,要趕快發心去修;這是四正勤。「知果畏因」:對於因緣果報的道理,認識得很清楚、很透徹,所以他造因非常謹慎。「六根清淨」,一塵不染,身心充滿種種功德、法喜,這是真樂,這才是現實。怎麽可以說學佛的人忽略現實呢?
庚、不合科學屬他
「不合科學屬他」,這裡提出幾個問題。「人生何為」: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干什麽的?答不上來,這是迷惑。「宇宙何關」:宇宙、社會、一切人事,與我們有什麽關系?有人說沒有關系,說有關也是說得不懇切,這就是「顛倒」,不得事實。「佛學為何」:佛學是什麽?他「未見」,不明了佛學是什麽。每一個問題有正確的答案,這是科學。「統系屬佛」:統系就是科學的精神,佛法是有系統的學術。底下也正是解答這三個問題。
「人生酬業」:這個答案非常正確。你來到這個世間干什麽?你過去世造業,這個時候來酬償業報。佛經裡說,子女跟父母是四種因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這四種因緣不會來。人與人之間也是這四樁事情,看到那個人不順眼,那是報怨;看到那個人很喜歡,這是報恩。這裡頭也有討債、還債的,都有這些關系,比較少;父母兄弟一家人,債務就比較多一點,麻煩一點。所以,人生就是為了這事情來的。這是認識人生。
「真妄覺迷」:這是講認識宇宙。真的是本性,妄的是現象。你要是覺悟,就是真的不變隨緣,這就是佛,他不變,能一切隨緣,自在!這是覺悟到真的,我們講無上正等正覺。菩薩雖然覺,妄沒斷;菩薩稱為「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他情沒斷。菩薩隨緣不變,菩薩在隨緣當中學不變,隨緣當中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所以佛、菩薩是覺,凡夫跟羅漢是迷。阿羅漢對於妄相不迷,他真性迷,所以阿羅漢沒見性;他的態度是不變不隨緣,阿羅漢住在第九定中,大定當中,他不隨緣、不度眾生。凡夫真妄皆迷,隨緣隨著變。我用不變隨緣這四句來解釋真妄覺迷,諸位要細細體會。
佛學為何?「萬法歸一」,這是真理所歸。這個一不是數字。迷人看到這個一,還要問一下「一歸何處」?覺悟的人看到這個一,什麽都沒有,立即銷融,就會歸自性;一就是自性,就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用心思惟想像。如果你還有一個「一」的概念,沒有見性,因為那個一就是障礙,這個念頭就是無明、就是障礙。
許許多多的誤會必須排除,尤其在現前這個世間,奇奇怪怪的說法太多,我們要小心要謹慎。學佛最好是親近一個善知識,不要找太多,親近多了增長知見、增加疑惑,不能夠堅定信心。古人的好處,他只親近一個老師,他只走動一個道場,他什麽都一,一就入門。
第四講 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
第四講與第五講是第一講裡的人生觀,第六講與第七講是第一講裡的宇宙觀。這一講的題目「人生當前之所受」,這是我們應該要覺悟的。我們所受的,「觀受是苦」,一觀照,我們所受沒有別的,苦而已。只有苦沒有樂,這是真話。但是諸位要記住,這個苦受是暫時的,不是永恆的,迷了才有苦受,悟了就沒有。底下舉五大類—苦、樂、憂、喜、捨,迷的人才有,悟的人沒有,悟的人有真樂。苦樂憂喜捨都離開才是真樂,才是真自在。
甲、領受種類
「領受種類」:領是領納,受是感受;人生當前之所受,佛法裡把它分類,分成身心兩方面來說。身有兩大類,有「苦」、有「樂」;心有「憂」、有「喜」;如果苦樂憂喜都沒有,就叫做「捨」。捨受很好,但是它太短暫,不能夠長久維持;如果長久維持就叫做定,短暫的叫做捨受。
底下有個說明,你看線條劃的。「實」:身的苦受、心的憂受,這是實在的。只是說實在的,並不是真的;這個實不當作真實講,就是它是實有其事,它是實有的。「虛」:你感覺到這個身有樂受、心有歡喜,或者有捨受,這都不是真的,這是假的,是你的錯覺。為什麽是假的?下面是說明。「所苦暫停暫去」:苦暫時的離開,你就覺得很快樂。譬如,饑餓之苦是實在的,過幾個鐘點你吃一餐很樂,吃一餐等於吃藥,這病苦要吃藥,吃了很舒服;再過幾個鐘點又要吃一餐,一天不吃就餓得很苦,兩天、三天不吃就餓得更苦。你就曉得人一身的毛病!這個虛實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挨打很苦,鞭子打上一鞭很痛,打上十鞭、二十鞭痛上加痛,這是苦,苦不會變成樂,這個苦就是實在的。「所樂不止仍苦」:樂會變成苦,比如說吃東西,吃得很舒服、很好吃,吃得很快樂,一餐給你吃二十碗、三十碗,你就叫苦連天。你們年輕人跳舞很快樂,連續跳七天七夜,你就叫苦連天。樂會變成苦,可見得樂是假的,不是真的;苦不會變成樂,苦是實在的。我們所受的,的的確確是苦。天冷了,你有衣服穿,覺得很自在;沒有衣服穿,看你苦不苦?我們現前享受的,只有苦沒有樂。我們受苦是真的,享樂是假的,這是一定要認識清楚的。
下面幾段都是佛在經典裡所說。
乙、苦果略舉
「苦果略舉」,這是略說。苦果,經論裡一般分為三類,稱為三苦。第一種是「苦苦」,這兩個字,上面是動詞,下面是名詞。第二種是「壞苦」,第三種是「行苦」。一切六道眾生都不能避免三苦。「苦苦」又叫做八苦,在人間上自帝王下至乞丐,任何人都不能避免八苦。
第一、「生苦」:出生的時候苦。這個苦,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形容入胎、坐胎、出生簡直跟地獄一樣,胎獄之苦。我們人很健忘,早已把這個苦忘掉。可是如果細心的話,也能夠體會到一些。人在歡喜快樂的時候會笑,痛苦的時候會哭,你看哪一個小孩一出生滿面笑容?沒有看到過;小孩子都哭,可見得痛苦。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生苦不假,是真的。第二、「老苦」:你們諸位想想能避免嗎?老年人的痛苦淒慘,處處都看得到。所以年輕人要多幫助老年人,多照顧安慰老人,到你年老的時候就有年輕人來照顧你、伺候你。為什麽?你過去種的因,它後面有果報。現在要是看到老年人就討厭,你要曉得過不久你就老了,一般人也會討厭你。因緣果報絲毫不爽。第三、「病苦」:一般人都有害病的經驗,生病是很不好受的。第四、「死苦」:佛在經典裡有一個形容,人死的時候好比生龜脫殼。活的烏龜把它的殼剝下來,想像而知,死苦比病苦不知道要痛苦多少倍。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是任何一個人不能夠避免。只有極少數的修行人,有相當的功夫,能避免老病死之苦;雖老,老而不衰,很自在!
第五、「愛別離苦」:心愛的人、心愛的物常別離,不能夠聚在一起,常常讓你牽腸掛肚,很痛苦。第六、「怨憎會苦」:冤家對頭希望一輩子不要見面,但是卻天天碰頭,天天讓你生氣。第七、「求不得苦」:你多願多求不能夠稱心如意。這三種苦每一個人都有,不分貧富貴賤,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所求,都有他的所願,有求有願就是苦的根源。佛法講三解脫門,解脫就是自在,三種自在之門—空、無相、無願,你就沒有苦。萬法皆空!一切相都不取不著,沒有願,什麽願望都沒有,自在!有願就有苦。佛法裡教我們發四弘誓願,這是大願、稱性之願,心裡可不能作意,可不能攀緣,攀緣就苦;佛法教我們隨緣而不攀緣。
第八、「五陰熾盛」:前面七種都是果報,五陰熾盛是因。為什麽會有前面這七種呢?五陰熾盛,五陰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身體是物質;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之身,有肉身所以你有苦受。「受」是感受。「想」是想像、思慮。「行」是造作、遷流、生滅;念頭不住的生滅,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永遠循環,不能夠停止下來。「識」是指阿賴耶識,佛法稱神識,世俗稱靈魂。受想行識是心,因為你有心,所以你才有憂慮,你的身心才受苦。五陰像猛火一樣燒得熾盛,增長煩惱,所以才有前面這七種果報。
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果是「內」,內就是身內的、本身的;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是身外的。「內之內不淨」,這也是苦。觀身不淨,這個身不清淨,並不可愛。三天不洗澡,你看毛孔裡流出來的是些什麽東西,就曉得裡面乾淨不乾淨;身不是清淨之物。「外之外」還有「天災人禍」,可見得苦實在是太多,這世間哪有樂?死後「後之後輪回不停」,決不是死了就了斷,沒這回事情,死了就不得了!所以真正覺悟的人決定不死,要求解脫,這是真正聰明人、真正覺悟人。死了是迷惑顛倒,再一次來的時候比這一世更迷惑、更苦。
欲界有六層天,他化自在天之下,都有這八苦。色界天沒有七情五欲,所以沒有八苦,但是他有色身。色界天由禅定之淺深分為四級,稱為四禅天。諸位一定要明了,禅很好,你有本事斷七情五欲嗎?七情五欲斷掉,才不過是初禅而已,禅不容易!七情五欲不斷,參的禅是野狐禅、口頭禅而已,你不會得禅定。色界、無色界天人沒有瞋恚心,他伏住見思煩惱裡的瞋恚。你是個參禅人,人家說你幾句、罵你幾句,你還氣好幾天,一點功夫都沒有,這確實不容易。色界天的定功有時間性,到時候這個定就失掉,失掉之後又要墮落,所以他有「壞苦」。底下注解說「萬法無常」,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到無色界天,沒有身體,沒有色相,這是六道凡夫裡最高明的。中國的老子體會到這個境界,老子說:「我有大患,唯我有身。」我最大的憂患是有身體,我有身體怎麽自在呢?無色界天人沒有身體,只有神識,所以沒有苦苦、壞苦,沒有這個身受;但是他有「行苦」,行就是「剎那生滅」。
丙、三界統苦
三界統統是苦,沒有不苦的。在欲界裡,這三種苦:苦苦、壞苦、行苦,我們都有。我們現在活在這個世間有苦苦(八苦),死了之後身體四大分散是壞苦。我們人從生到老不是一年一年的老,不是十年十年的老,是剎那剎那老,青春不再!世間人唯一精進,一剎那都不肯停止的就是行苦,所以人生有什麽意思?從出生的那天就是一條直路往墳墓上走,一天比一天接近,從來也不肯休息,這就是人生的道路。色界有兩種苦:壞苦、行苦。無色界沒有身體,色相他不要了,是靈界、精神的世界,沒有苦苦、壞苦,但是他有行苦;他還有微細的念頭剎那生滅,所以尚有壽命期限;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時間到還是要墮落。
丁、受苦益起顛倒
「解苦妄作復造苦因」:他想解決痛苦,可是他迷惑顛倒,由於不覺悟,所以想法作法都錯,於是苦上加苦。解苦應當從因上解決,不要去造苦因,才真正能夠離開苦果;如果不斷的繼續造苦因,又想不受苦報,沒這個道理。「加苦續苦無有已時」:世間人所做的是增加苦、繼續苦,苦受永遠沒斷。「喻如揚湯止沸」:這是舉個比喻,水很熱,我們希望它溫度涼一點,你把水拿來揚一揚,行嗎?下面火燒得那麽旺盛!聰明人應該釜底抽薪,把火熄掉,溫度自然就降低。不知道熄火,揚湯止沸沒用處的。
這一講概略的說明,我們當前所享受,除了苦之外沒有樂。
第五講 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
這一講告訴我們生死輪回的因由。為什麽會有生死輪回?輪回是不是真的?什麽人主宰?這一講是討論這個問題。「人生」:人生就是指自己,也泛指一切眾生,可是主要還是說自家。這是第一表裡面「人生觀」當中的「當前所造」,我們是當前造因,所以才有苦果。「三際」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抉秘」:秘是深秘的意思,很深的道理,也是事實;佛為我們發掘出來,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的真相,這就是佛經裡面所講的「十二因緣」。
甲、雙重因果
「雙重因果」:因果是綿延不斷的,有過去的因緣就有現在的苦果,有現在的因緣就有將來的苦果,所以十二因緣裡面有三世,表裡面列得很清楚。「過去因緣」是過去世;「現在苦果」與「現在因緣」是現在世,就是今世;「未來苦果」是未來世。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所以佛法研修的范圍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修學內容之廣泛、范圍之博大,確實世間任何的學術都沒有辦法跟它相比。
我們先講過去因緣。第一是「無明」,第二是「行」。無明是「緣」,行是「因」。有因有緣,後面就結果,果報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最難懂的是無明,無明有兩種:一種是根本,一種是枝末。此地是講枝末無明。
無明是「無始煩惱」,就是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習氣種子,這個東西稱為無明。《起信論》講:「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那個無明是根本無明,不是此地講的枝末無明。根本無明,如同經典上講,「無始無明」,根本就沒有無明,沒有開始;若有始有終,就變成事實;無明沒有開始,所以它是虛妄的。《楞嚴經》上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那就是根本無明。因為這個地方講:無明斷了就超越三界,雖然超越三界,根本無明沒斷,這是斷枝末無明;這個無明是指見思煩惱,所以稱為無始煩惱。見思煩惱為什麽稱無始?生生世世累積的煩惱無量無邊,就是這麽回事情。
煩惱如果不遇到緣,它不起作用;如果遇到緣,它就起作用,起作用就叫做「行」。行就是行動,這就是「善惡之業」。煩惱不動的時候,是迷惑,是無明;它動作的時候,就叫做造業。一動必定有三類,不一定在哪一類,有善、有惡、有無記。無記就是善惡都談不上,譬如口渴喝一杯水,這說不上善也說不上惡,這個業是無記業,就是沒有善惡的。
在果報上來講,因與果是關系最密切的,緣要差一等,比較疏遠一點。譬如苦果像兒子,行就是他的父親,無明就好像是他的祖父,比較疏遠一層。所以無明緣行,行緣識,發展的關系一定是按這個順序,一點都不錯亂。這就是說明宇宙萬有為什麽會有這麽好的秩序,它不亂,就是它發展的經過都是有秩序的、有層次的。過去世你有煩惱,所以造善惡業,當然今世就會有果報。
「更從過去果來,上溯過去無始」。無始就是過去還有過去,是從時間上來說。這也說明了我們的生命是無有窮盡,我們有過去世,當然我們也有未來世,所以生命不僅僅是一世。因為生命是無有窮盡的,我們一定要斷惡修善,一定要求一個究竟圓滿。
由於過去的因,就產生這一世的果報。果報從哪裡講起?從神識投胎說起。「識」—「本識攬渧」,這就是入胎。父母與我們的關系是增上緣,前面講過四緣生法,親因緣是我們自己的本識;這個「識」就是阿賴耶識,世間人講靈魂。其實靈魂這個名詞非常不恰當,因為魂他不靈,他要靈,絕對不會找一個貧窮下賤人家去投胎,一個個都會投到帝王家,一出生就大富大貴,那多自在!魂要靈,他怎麽會到三惡道去投胎?他看到豬那麽髒、那麽討厭,絕對不會去投胎。所以魂是迷魂!孔子在《易系辭傳》裡告訴我們:「游魂為變,精氣為物。」這兩句話說得很高明。說游魂是對的,因為神識活動的力量非常大,速度非常快。我們如果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太遠,神識一彈指間就可到達,這個速度太快了。游魂為變,這是對的。變是變什麽?變六道的身,一會兒到這一道投胎,再到那一道投胎,變我們依正的相狀。孔子這兩句話,跟佛經裡面所講的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父母跟我們是緣,就是增上緣,這才受生,得現在世的果報。「渧」就是父精母血,取這個為自己的身體。子女的相貌有時候很像父母,現代學術認為是遺傅,佛法不講遺傳。相貌為什麽會一樣?他來投胎的時候,喜歡父母那個樣子,他就照那個樣子塑造自己。這種相在四十歲之前不容易改變,四十歲之前的模樣就是你剛剛投胎時候那一念變現出來的,我們稱為先天的,就是你入胎時所取的相。自己有了知識,如果能夠發心修行,那是後天的,這個相會變,相隨心轉。四十歲以後的相多半是後天的,你修慈悲心,相貌就很慈祥;心情很凶惡,相貌讓人看到就害怕。
你怎麽會來投胎?有許多人結了婚之後不想要兒女,但是兒女好多,一年一個來了一大堆;有許多人想要兒女,想了幾十年,一個都沒有。可見得父母能不能生兒女?不能,只可以說他是個增上緣。兒女到你家裡來要有緣分,沒緣不來,有緣就來了。佛給我們講,父母與子女的緣可以分為四大頰:一、報恩,孝子賢孫報恩而來的。二、報怨,敗家子會把你搞得家破人亡。三、討債,看父母欠他多少,欠得少一兩歲他就走了,欠得多大概一、二十歲就走了;培養到大學畢業,花了多少錢、花了多少心血,他討完債就走了。四、還債,看他欠父母多少,如果欠得多,在物質供養上很豐厚;欠得少,父母的生活他勉強照顧,每個月給一些零用錢,沒有孝敬的心、沒有恭敬心。如果沒有這四種緣,不會到你家來。看穿了,人生就是這麽回事情,討債、還債、報恩、報怨。
子女跟父母是這個關系,人與人之間統統是這個關系,沒有其他的關系。小偷偷了你,你也是欠他的債;你不欠他,他為什麽不偷別人而偷你的?強盜殺了某一個人,是欠他的命債,他要不是欠他的命債,他不殺別人單單殺這個人?「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都有因果的關系。而且因果報應是循環的,這是因為人愚癡。譬如,別人殺我,我不甘心,我要報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四種緣是愈結愈深,以後果報是愈來愈苦。輪回實在可怕,應當要覺悟!
神識入胎之後,第一個七天稱為「名色」。名色是「識煖胚團」:剛剛入胎的時候,還沒有長成一個胎兒的形狀,這個階段是名色。名是他有精神、有神識;色,他是個物質,是個肉團,還沒有長出人形,這時候稱為名色。
「六入」:相當時間之後,他在母體裡面逐漸形成一個嬰兒的形狀,這時候稱為「六入」。就是他有六根,眼耳鼻舌身都有了,都長出來。「扶塵具形」:他具足一個人的形狀;這都是在坐胎的時候,還沒出生,他已經長成人形,六根具足。
現在苦果裡面,五種就有三種是在坐胎時,坐胎時的苦處是我們沒有法子想像到的。佛告訴我們,坐胎就像在地獄裡受罪一樣,決不是舒服的事情。母親喝一杯涼水,胎兒感覺好像在寒冰地獄;母親喝一杯熱茶,胎兒好像在八熱地獄,就像在地獄裡受罪一樣。佛經裡形容胎兒十個月是胎獄之苦,因為這十個月的胎獄太苦,把前世的事情都忘掉了。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小孩非常聰明,很可愛,在十一歲的時候害了一場大病,病好了以後,人就變得像白癡一樣癡癡呆呆的。一場大病都能把從前的事情忘掉,何況坐胎這種大苦?所以前世的事情都忘掉,都記不起來。可是有一種人能夠知道前生的事情,他跟這個父母也有緣分,他沒有坐胎,他是奪胎。就是坐胎的人一出生就死了,他見到這個情形,他的神識進去,把這個身體奪過來,代替了他。換句話說,他沒有經過十個月胎獄之苦,他是奪胎而來的,他對於前生的事情清清楚楚。如果真正是投胎而來的,前生的事情一定不會記得。
「觸」:就是出胎、出生,與外面境界接觸。「根攝境界」:這是講出生,一出生就開始接觸,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從出生到老死,這一生當中都接觸。
「受」:觸了之後,他就有感受。感受是什麽?「苦樂捨感」,就是前面講的苦樂憂喜捨這些感受。嬰兒只有觸沒有受,他還不懂得喜怒哀樂,不曉得苦樂憂喜,天真!從前的小孩天真的時間保持得相當長,現在的小孩一兩歲就懂得人情事故,天真的時間縮短,苦樂憂喜捨的受延長;一兩歲就有苦樂憂喜捨,實在很可憐!菩薩行裡面有修一個嬰兒行,完全修天真,心裡面沒有人我是非、沒有苦樂憂喜捨,非常自在。從前的小孩十二歲以前不懂得人情事故,心裡面清淨,不受境界的染污,只有觸沒有受。現在的小孩受的時間提前,兩、三歲的時候就有受;在從前,確實十二、三歲以後才會有這個受。
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現在世苦果,這些果報是過去世的因緣造成的。可是我們在受果報的時候一定又不甘心,想種種方法要改進自己的享受,又不知道正當的方法,所以又要造作。造作是現在因緣。
「現在因緣」分為三大類:第一是「愛」,第二是「取」,第三是「有」。「愛」就是七情五欲的根本,它是緣,換句話說,愛就是無明。「因受生著」:著是執著,著相了,你在感受時著相、取相。愛這個字范圍也很廣大,如果順自己的意思,稱心如意,你就愛貪愛取;如果不合自己意思,你就愛離,把它遠離掉也是愛;愛意思很廣,瞋恨也是愛。喜歡的,愛得到;不喜歡的,愛遠離;用一個愛字來代表,這就是起了分別執著。
這一個無明還淺、還不太嚴重,才有分別而已,如果這個無明繼續增長,那就到第二個階段「取」。取是「因執追求」,這就很嚴重必定要造業。這還算是緣,這個緣跟前面愛緣不相同。愛緣裡面是動機;取這個緣裡面是造作,就是第二條所講的行,取是有行動的。行動為什麽不叫做因?因為底下有結業,結業與來生神識去投胎關系更密切,所以它還是屬於緣。這就是對一切法取捨得失、一切的造作,都包括在這一條裡面。
既有造作當然就有業,造作就是業,就是阿賴耶識裡又落下業習種子。取就是造作、就是行,你造作善業,阿賴耶識裡落下善的種子,這個種子叫做「有」,有了種子。你造作惡業,阿賴耶識裡落下惡的種子。我們念一聲佛號,阿賴耶識裡有佛種子;念一聲菩薩名號,阿賴耶識裡有菩薩種子;經典裡面看到聲聞、緣覺,就落到聲聞、緣覺裡面;一念慈悲喜捨是諸天的種子;想到五戒十善倫常這些道理,覺得很歡喜,認為這是對的,人天種子;起了貪心,餓鬼的種子;起了瞋恚心,地獄種子;對一切事情糊裡糊塗,是非利害不分,畜生種子。我們每天所造作的,十法界的種子統統都有。既然統統都有,我們來生到哪裡去投胎?當然最好的是作佛、作菩薩;也有人不願意,有人名利心很重,發心去作天王、國王。能不能我想這樣,將來就能得到?不行。為什麽不行?業力主宰著你。「業牽後有」:後就是來世,來世又有了身體,又要去投胎,又要去輪回,還是搞這麽一套;六道之內全是業力主宰。六道以外是願力主宰,那就不一樣;真的,想用什麽身分就以什麽身分出現,想到哪裡投胎就可以到哪裡投胎,那是自在的。三界之外才行,三界之內沒有辦法,全是業。
業力,經上給我們說「強者先牽」,哪一種業的力量強大他先投胎。十法界的業種我們統統都有,只看哪一個業力力量最大,它先起作用。正因為這個道理,所以佛教導我們念佛,使一切造作當中,我們以念佛這個業力最強最大,當然這一個業因先成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帶業往生就是根據這個道理。如果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那就不屬於三界內的業力。念佛功夫沒成就,沒有能夠達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帶業往生還是業力(淨業)去生的。八萬四千法門中只有這個特別,這個業力可以到佛法界裡面去,其他法門都做不到,唯獨淨土法門占了這個便宜。我們在三界之中是業力輪回,就憑業力也能往生,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是特別法門。其他法門裡面沒有,因為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必須要斷惑才能證真,連小乘都不例外,一定要斷見思煩惱,就是此地這個無明,一定要把它斷掉才能夠超越三界。淨土法門稱為難信之法,就難信在這個地方。因為三界六道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怎麽可能說是見思煩惱還在,你就能夠超越三界,在理上講實在是講不通。可是你要是想到極樂世界有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的眾生沒有斷見思煩惱,這就有點可信了。那裡不斷見思煩惱,這邊也沒有斷見思煩惱,當然可以去,境界相等。什麽樣條件去?十法界的業力要佛法界的業力強,強者先牽,這麽去往生的。何況阿彌陀佛又有願力接引,給我們做增上緣。因為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我們不曉得,太虛空這麽廣大,究竟到哪裡去?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他一定會來接引你、會來帶路,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這是講業力強的先得這個果報。
「未來苦果」:這是來世。來世又有「生」,生是「倒識托胎」。你的神識不迷惑顛倒,它就不會來投胎;一定是迷惑顛倒,它才去投胎。「老死」是「生後苦死」。投了胎之後,又是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搞這麽一套,而終有老死,這個事情永遠就是這麽樣的循環,好像一個環沒有一個開端,這就是輪回。「更生未來惑業,下推未來無終」:生死輪回是無窮無盡,沒有止盡的。經上常講「生死疲勞」,實在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們應當要覺悟!
這個十二因緣,如果我們從第一表總相、別相、事理上來觀察,過去因緣是屬於理,現在苦果是別相;現在因緣是事,現前的事。事跟理有密切的關系,理因事顯,事依理成,相輔相成。未來苦果是總相,總別不二。從這裡面,我們對於總相、別相、理事這些關系,多少能夠體會到一些。
乙、喻語
「十二重城,困在長獄之意」,這是比喻。長是講時間太長太長,無量劫。六道就好比是一個監獄,永遠不能夠超越,所以把它比喻作十二重城。又比喻作「十二輪」,輪是「輪回不停」的意思,永遠不會休止。這是比喻我們為什麽有三世?為什麽有輪回?為什麽有六道?這是什麽道理形成的?誰在那裡推動?誰在那裡主宰?佛把這些真相跟我們說明了。十二因緣此地是略說,若要詳細的講相當復雜。諸位可參考《十二因緣經》或者《心經诠注》,《心經诠注》裡面引用經論說得很詳細。
佛門裡面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前生到底造一些什麽業?我們現在這一生所受的果報就是,因與果一定相應。你前生做善業、修福報,這一生很自在、很幸福;前生造惡業、不善業,這一生事事都不如意,很痛苦,就是這麽回事情。剛才跟諸位說過,我們在四十歲之前受前生業感力量很大,四十歲之後我們對自己這一生要負責任。因為我們自從有知識起開始造的業,對後半世就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我們的命運可以改造。道理就在此地。袁了凡改造命運是一個例子,像他這種改造命運的人太多了!確實可以改造。
來世果報如何?這一生所做的就是。我們這一生存心善良、做好事,來生的果報比這一生一定殊勝,這是一定的道理。真正要學佛,依教修行,前途一片光明,充滿了信心,這一生再苦,幾十年就過去了,來生得大自在、得大福報。我們要相信,人決定有來生。千萬不能說,苦到感覺人生沒意思,算了,我不想活,我要自殺。這就是你不修了,苦果來了受不了,「我不受,我要自殺」,那麽你這苦果沒受完還在,來生繼續再受。你都沒有善因,那只有受苦,你來生比這一生還痛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斷惡修善,才是真正解決問題之道;不能夠逃避現實,要面對現實去改造命運,這是佛法。所以佛法決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佛法絕不脫離現實,他是最講求現實的。
第六講 宇宙有情概況
這一講,簡單介紹六道。六道輪回,初學聽起來有一點像神話一樣,不大容易相信,但是這是事實。信,有;不信,還是有;這是宇宙之間實實在在的事。「宇宙有情概況」,這就是宇宙觀裡面的人事環境,人情事理。
甲、六道狀況
「天」:六道第一個是天道。天的意思就是高高在上,「天者顛也」,顛峰、最高。在有情世間,天人的地位最高,福報最大,種類也很多。
「類受」:類是種類,受是享受;只舉這個例子來給我們說明。天的種類概略可以分二十八層天,這二十八層又可以分為三大類: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裡面有六層天;色界裡面有四禅十八層天:初禅有三層,二禅有三層,三禅有三層,四禅有九層,一共有十八層天;無色界又稱空界,他連色相都沒有,也有四層;所以三界總共合起來有二十八層天。
天人的享受是說不盡的,享受裡面只舉一種:壽命。壽命是享受,五福裡面長壽是福報之一。我們從壽命看出他的福報,他壽長。「壽五百歲起」:這是講最低的,最低的是欲界裡面的四王天。四王天再上去是忉利天,我們中國人稱玉皇大帝,一般宗教裡面拜的上帝,都是指忉利天主。佛在經典裡給我們說,要想生忉利天必須修十善業道,十善業道跟摩西十誡很類似,可見得修十誡能夠生忉利天,忉利天主就是他們的天主上帝。可是我們娑婆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多少個忉利天?一百億個。他要找上帝,一百億個上帝,找誰?找哪一個?這個問題很嚴重,一定要搞清楚。
四王天的壽命五百年,他這個五百歲可不是我們人間的五百歲,我們人間五十年是四王天的一天;也照人間算法,一年三百六十天,他要活五百歲,你們計算計算,他的壽命相當之長。可見得他的福報比我們人間的福報大得太多。他也有五通,是報得,就是一生天上這五種神通都有。
再往上一層是忉利天,福報就更大,壽命也更長,加一倍,他的壽命一千歲,算法也不一樣,我們人間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天。如果在忉利天上,看我們地球上眾生很可憐,朝生暮死,早晨看他生,晚上就死了。水上蜉蝣是朝生暮死,忉利天人看我們世間人,就像我們看水上蜉蝣一樣,還在那裡爭名奪利搞個不休,真可憐!愈往上去壽命是倍倍增加,非想非非想處天是最高的,壽命八萬大劫。這是天界類受略舉。
「苦厄」:厄是災難,他有苦。天上畢竟是樂多苦少,不是沒有苦,他有苦。「欲五衰」:欲界有五衰,欲界天人平常沒有苦,天天享福,可是到壽命快終了的時候,他有五種衰相出現,這個時候他感覺無比的痛苦。天人不老,天人也不生病,但是天人會死。五衰相:一、「衣垢」:天人的衣服不要裁縫,天衣無縫,不像我們的衣服要裁縫、要買料子,他不要。天人想穿什麽衣服,隨心所欲變化而成,而且衣服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不要洗。衣服不染灰塵,這是我們人間所沒有的。可是他福報享盡命快終時,衣服就會染上灰塵。天人一看到衣服有染污,就曉得壽命將盡,這時候他恐怖、苦惱。二、「花萎」:天人喜歡戴花,天人戴花冠,花都非常的鮮艷。他有福報的時候花不會枯;如果花枯萎,他的福報就盡了。三、「身臭」:身上發出不好的氣味,原本天人身上有香氣。有時候我們讀經、看經、念佛,並沒有供佛像、沒有燒香,可是聞到有香氣。我剛剛學佛時,看經常常聞到很強烈的香氣。請教老法師,告訴我說,這是我們在讀經、看經的時候,有天人在旁邊,他很喜歡,到這兒來看看,他身上放的香氣。他的色相我們看不到,他的香氣我們可以聞到。天人身上有香氣,如果香氣沒有,臭氣出來,他的壽命就快要終了。四、「腋汗」:兩腋之間出汗。天人平常不出汗,身體很清淨。五、「厭座」:坐立不安。天人福報快要盡的時候,這五種現象同時出現,稱為五衰相。天人知道壽命快終了,愁憂恐怖。
天人也有災難,「三禅三災—火、水、風」。欲界有五衰苦,當然三災也是免不了的,也躲不過。色界四禅,初禅天有水災、火災、風災,這三種災難都有;二禅天沒有火災,可是有水災、風災;三禅天福報更大,只有風災,沒有水火災難,可是風災也很厲害,能夠把三禅天吹壞。四禅天是福天,沒有三災,但是有死墮。
「空死墮」:無色界四空天有死墮,雖然有福報,命終的時候必定墮落;因為他爬到最高層了,死的時候沒有辦法再停留在那一層,只有往下墮落。可見得三界統統都有苦,並不是真正究竟之樂。這是天道的簡介。
佛教裡有兩部類書,對於天道的講解非常詳細。一部是《法苑珠林》,有一百卷,講天道部分,把經論裡面佛所講天人的事情編在一起。另外一部是《經律異相》,有五十卷。這兩部都是唐朝人編的,等於百科全書一樣。
「人」:人道,我們現在都是屬於人道。地球上有人,別的星球也可能有人,其他星球上的人跟我們人的樣子是不是一樣?恐怕不一定。可是他一定具備人的特色—人的智慧、人的感受。「身壽享等各地球互異」:身形、壽命、享受等等,每個星球上不盡相同。苦厄大致上差不多,有三苦、八苦,一定有這些受。為什麽?造的因相同,果報必定是一樣的。
「阿修羅」道:阿修羅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端正。阿修羅的男子相貌都很丑陋、很凶惡。可是阿修羅的女子是美女,天上最美的,諸天都喜歡娶阿修羅的女子。阿修羅常常跟忉利天戰爭,互有勝負。《楞嚴經》講阿修羅有四大類:有天上阿修羅,人間也有阿修羅,餓鬼、畜生裡都有阿修羅,只有地獄裡頭沒有;他在那一道,他的身形享受與那一道大致上相同。阿修羅福報很大,但是沒有德行。六道裡講阿修羅都是指天阿修羅,所以把他算作三善道。天阿修羅有天之福報,沒有天人之德。諸天性情都是柔和的,都是慈悲善良的,阿修羅不是如此。阿修羅福報跟天人一樣,但是疑心重、瞋恚心重,喜歡斗爭,好勝逞強,他要是不對別人發脾氣,自己也會發脾氣。史達林、希特勒、毛澤東,都是人間阿修羅,福報太大、性情太殘忍。他的業因是過去生中修大福報,但是他瞋恚,瞋恨心重、傲慢心重,修福不修德,才落到阿修羅道。福報享盡了,果報當然就不好,因為他很少造善因。
「畜生」道:畜生道的種類、享受非常繁多。「胎卵濕化」: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一)胎生,又作腹生。從母胎而出生者,稱為胎生;如象、馬、牛、豬等。(二)卵生,由卵殼出生者,稱為卵生;如雞、蛇、鳥等。(三)濕生,又作因緣生、寒熱和合生。即由糞聚、穢廁、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稱為濕生;如飛蛾、蚊等。(四)化生,無所托而忽有,稱為化生,皆由其過去之業力而化生;如諸天、諸地獄。牠們的「形狀、壽命、享受千差萬別」,苦厄也是很多。「苦役」:譬如從前,牛替人耕田,馬替人拉車,要為人服勞役。「充食」:家畜,豬羊雞鴨之類,人要吃牠。這也是有業報,殺業太重會有很大的災難;因為你吃牠,牠並不甘心,並不情願給你吃,牠沒有能力抵抗,牠怨恨的心、報復的心永遠存在,將來一有機會,牠一定會來報復。古人說:「吃牠半斤,將來要還牠八兩。」我們如果真正想到這個道理,不敢吃眾生肉;吃眾生肉,將來一定要還債,這是沒有法子避免的,冤冤相報。這個世間的刀兵劫就是從殺生而來的,殺生殺得越多,戰爭就越殘酷。我們從歷史上來看,戰爭一次比一次范圍大,一次比一次慘烈,什麽原因?殺業的累積。如果我們真正能夠做到不殺生,刀兵劫裡就可以不受這個災難,就可以免除,這就是共業裡面有別業,我們要覺悟。我們生活必須仰賴飲食,植物裡面有足夠的養分維持我們的生命,何必要殺害這一些動物?實在是不應該!「人殺」:譬如有一些小朋友,抓到蝴蝶、蜻蜓,他玩,把牠玩死,他並不是吃牠,像這一類無知殺害眾生的,也非常之多。「互噉」:互相殘殺,弱肉強食。畜生之死,很少得好死,都是被殺的,所以三途裡面畜生道稱為血途,都是流血而死。
「餓鬼」道:鬼道的種類也很復雜,可以分為三大類: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多財鬼」:有福報,像閻羅王、城隍、土地公、媽祖、王爺公之類,有很多信徒燒香祭祀,都是多財鬼。「少財鬼」:也能得到一點飲食,但是相當的苦,別人丟下,他去拾取。「無財鬼」:你供養他飲食,他也沒有辦法得到,所以稱之為餓鬼。餓鬼指無財鬼,鬼裡面大多數是無財鬼,很可憐。最苦的是焰口鬼,一得到飲食,他口裡面就噴火,把飲食都燒壞,所以他得不到飲食。佛門裡放焰口就是布施,以佛神力咒語來幫助他,使他能夠得到一點飲食,能夠救濟他,所以放焰口就是施食給餓鬼,請這些餓鬼來吃飯。能夠很如法的去做,這些鬼能夠得到飲食。
鬼的壽命很長,「壽五百歲」。計算的方法跟我們不一樣,人間一個月是餓鬼的一天,我們人間初一、十五去祭祀供養,是一天早晚兩餐得到飲食;如果沒有人祭祀,他就挨餓。人間一個月是餓鬼的一天,也是以一個月三十天、一年三百六十天計算,鬼的壽命五百歲。鬼道不能去,時間太長,而且太苦!餓鬼的苦厄是「恐怖饑渴」:他得不到飲食,所以我們常常稱鬼為餓鬼。除了饑餓之外,鬼的膽子很小,所以人怕鬼是不應該的,是錯誤的觀念,實際上鬼怕人。常言說得好: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的膽子很小,所以遇到鬼不要害怕,沒什麽可怕。鬼常常有恐怖的感覺。經裡面講鬼道大類有三十六種。
「地獄道」:獄是監牢獄。經論上講:「地底下過五百由旬是地獄所在處」。但應知者,地獄不僅在地下,或在山間、大海邊、曠野樹下、空中,皆有其地獄。地獄這兩個字意思是苦地,六道裡面他的情況最苦,是最苦的一道。
地獄的種類繁多,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其形體壽命,受苦輕重,隨各差別。根本地獄非常之苦,《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說得很詳細。根本地獄裡,其中的「無間」地獄最苦,又稱為阿鼻地獄。「趣果、受、時、命、形」:是說明無間地獄有這五種無間,它不間斷,這是地獄裡面最苦的地方,是罪業最重的地方。佛經裡面講,造五逆十惡墮五無間地獄,就是這種地獄。
五逆:一、殺父,二、殺母。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縱然是抱怨,也不能殺害父母,所以殺父母的罪非常重。三、殺阿羅漢。阿羅漢是聖賢,他是人間善良的榜樣,他能夠轉移風俗、教化眾生,是眾生的好老師;殺害他,這個罪過很重。四、出佛身血。佛的福報太大,許許多多護法神保護他,你想殺害佛,殺不到的;但是讓佛受一點傷、流一點血,這可能,這個罪很大。佛是天人導師,一切眾生的福田;殺害佛,一切眾生都不能種福。佛是一切眾生法身慧命的寄托,殺害他,一切眾生都不能夠得到法身慧命,這個罪過很重。五、破和合僧:僧團是和合、是一體,你在當中分化破壞。這五種罪都是墮無間地獄。十惡:身—殺生、偷盜、YIN欲,口—妄語、兩舌、绮語(花言巧語)、惡口,意—貪瞋癡,這是十惡。造十惡五逆之人必墮無間地獄。
無間地獄:一、「趣果無間」:果報就是地獄,這個地方人一死,神識立刻就到地獄,當中沒有間隔。人死了, 之後,神識離開肉體,四十九天之內不會馬上去投胎,在這個期間是中陰身,完全是神識狀況,我們一般講靈界,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一般不會超過四十九天,四十九天一定去投胎,又到六道去輪回。可是犯五無間罪業的人,他的神識不經過中陰,這個地方一斷氣,立刻就到地獄。二、「受無間」:地獄裡面有無量苦,他同時都要受,不是一樣一樣的受。三、「時無間」:從墮地獄那一, 剎那開始,直到他罪受完才出地獄,沒出地獄時他所受的罪,在時間上講沒有間斷、沒休息。四、「命無間」:一日之中真是萬死萬生,這個地方刀山下去,馬上死了,那裡風一吹又活了,活了之後再受,非常非常之苦。五、「形無間」: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大,地獄多大他的身體就有多大,所以地獄裡所有刑罰同時受。
地獄的壽命很長。「壽短者一萬歲」,地獄裡最短命者壽命一萬歲。「人間三千七百余年為一日」,在無間地獄看我們世間,中華民國五千年的歷史還不到兩天,怎麽得了!所以地獄千萬去不得,決定不能去;去了之後,出來很難,時間太長了。怎樣可以不去?不造地獄的業就不去了。過去雖然造了業,但現在不讓它加上緣,緣我們自己可以控制;不造惡緣,雖有地獄業因,不受地獄的果報。除地獄之外,餓鬼、畜生都不好,最好都不要造這個業因。
簡單跟諸位介紹一下業因。天道是修十善業道。欲界天要修十善業道;色界天要修禅定,還要修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無色界天的條件要修四空定。四禅八定、四無量心、十善業道,這是諸天條件,取得生天的資格。人道是要修五戒,中國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才能得人道。阿修羅也是修五戒十善,但是他貢高我慢的習氣沒有斷除,好勝好斗的心沒有去掉,所以變成阿修羅。因此我們學佛,處處要修柔和、忍辱,很重要。要能夠忍讓,於世無求、與人無爭,才能得到真正的善果。畜生道的業因是愚癡,真妄邪正、善惡是非不能夠辨別清楚,搞顛倒,搞錯了。餓鬼道是貪心太重;貪愛不是好事情,餓鬼道的業因。地獄道是瞋恚心太重,瞋心墮地獄。貪瞋癡是三惡道的業因。
地獄的苦厄,這裡也是略舉:「火坑、堅冰、刀山、劍樹、碾磑、湯镬、沸屎、合山等,繁多難述。」諸位可以看《地藏菩薩本願經》,或者看《楞嚴徑》第八卷,講得很詳細。
乙、互相輪回
「三善道喻頭出,三惡道喻頭沒」。這是把六道比喻作苦海,到三惡道苦海裡面,頭伸出來透透空氣,一下就再到底下去了,總而言之,不出六道輪回。在三善道的機會比較少、時間也短,到三惡道的時間總是長、機會總是多。你要不信,看看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想想我們自己,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三惡道的機會多,還是三善道的機會多?我們來生可能到哪一道,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用去問人。什麽樣的因,該什麽樣的果!
三惡道又叫做三途,三途就是血途、火途、刀途。畜生稱為「血途」:死必定有血,所以稱為血途。地獄稱為「火途」:縱然是寒冰地獄,也有一片火光。這火從哪裡來的?瞋恚之火。人一生氣,火都往上升,臉都紅了;所以地獄是火途,是瞋恚心變的。鬼稱為「刀途」:鬼常常覺得有人拿刀跟著他,要殺他,時時刻刻有恐怖、有恐懼。
第七講 宇宙器界概說
第七講是說宇宙觀裡的森羅萬象—物質環境,內容是介紹三千大千世界。
甲、器界范圍
「直豎」:「一個世界有二十八層天,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這個地方講的一個世界是說一尊佛的教化區域,這一個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諸佛的智慧德能雖然是完全相同,可是他度眾生的情形不一樣。譬如兩個老師同樣有學問、有道德,可是他們兩個所教的學生不見得一樣多,不見得是一樣的程度,也許有的學校很大,學生有幾萬人,有的學校學生只有幾十個人,相差很大。這就說明諸佛教化區大小不一樣。像經裡面所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比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就大得很多,水准也高,娑婆世界跟阿彌陀佛的世界沒法子相比。這是佛在因地與眾生結緣不相同,你自己的學問道德是一樁事情,你與眾生有沒有緣又是一樁事情,是兩樁事情。佛常常勸我們,在初學時要廣結善緣,緣結得多,將來你成佛,你的世界就很大,你度的眾生就很多。這裡頭當然不能有貪心,如果是貪心,我將來成佛成個大佛,我的國土也很大,要度很多眾生,如果有這個心,恐怕佛都成不了。一個世界有二十八層天也是很普遍的現象,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世界都是這樣的。一個世界如此,世界無量無邊,所以說是「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像這樣的大千世界在宇宙之間無量無邊。這是從豎的(上下)方面說。
「環周」:從橫的方面看,「一個大千系為若干世界所集成,如是環周各有無量大千系世界。」這是說明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四周,像這樣的大千世界無量無邊。而一個大千世界也叫做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其實是一個世界,因為一個世界的組成,它有一個小千、中千、大千,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些學者讀佛經看到三千大千世界,以為佛家所講的世界只有三千個,三千個大千世界,這是誤會;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世界。佛經裡面所講世界無量無邊,諸位讀《華嚴經》就曉得了。
乙、娑婆世界組織略說
這一段是舉例,舉我們娑婆世界,這是我們現前居住的世界。「直豎」,從縱的方面來看,可以分為三類:「初」—欲界六天,「中」—色界十八天,「頂」—無色界四天。
「欲界」有六層天。為什麽稱為欲界?「有飲食及男女之欲」,沒有離開五欲六塵;最重要是五欲—財色名食睡,沒離開,所以稱之為欲界。欲界天人生活跟我們世間人差不多,他的福報大、壽命長,樂多苦少。像忉利天以上,他的苦只有五衰相,只有死墮之苦,除這個之外,確實享樂的時候多。
佛對於六道眾生特別贊歎人道,一切諸佛示現成佛都在人間,沒有在天上成佛的,也沒有在三惡道成佛的。原因在什麽地方?佛在天上說法,天人固然也有去聽的,不多。他們平常享樂慣了,俗話所謂「富貴學道難」,他不願意修行,他天天享樂,縱然聞法也很難認真修行。三惡道太苦,修道也很難;「貧窮修道難」,他飯都沒得吃,哪裡還有時間來學佛?人間是小康之家,說富也不太富有,說窮日子還勉強可以過得去,這個環境最容易學道,苦多樂少,容易開悟。
欲界六層天,最下面是「四王天」。四王天也是佛門的護法神。我們進寺廟的門,第一個接觸到的是天王殿。我們一般人稱四大金剛,其實那是四大天王,就是四王天。往上是「忉利天」,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的天主。忉利是梵語,翻成中文意思是三十三,所以也稱為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一層天,不是三十三層,是欲界裡面第二層天。為什麽稱為三十三?其實那是三十三個部分合起來的,好像我們中國二十八個省,美國有五十個州,是這個意思。當中也有中央政府的組織—忉利天主,四方好比是諸侯,合起來是三十三個單位,所以稱為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平列的,是在一層,欲界的第二層。再往上去是「夜摩天」。夜摩天再上去是「兜率天」。彌勒菩薩就住在兜率天,他是在欲界第四層天。第四層天是凡聖同居土,因為有凡夫、有聖人,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他是聖人;有內院、有外院,彌勒內院是菩薩道場。可是兜率天人看不到彌勒菩薩,雖然同住在一起,彼此都不相見。好像我們這個地球上人鬼雜居,人見不到鬼,鬼也看不到人。我們這個世界也有佛菩薩住在這個地方,有緣分的人見得到,沒有緣分的人見不到,所以這個世間也是凡聖同居土。欲界天第四層兜率天是凡聖同居土,色界天四禅天是凡聖同居土。兜率天再上去是「化樂天」,最上面是「他化自在天」。這些名相以及它的狀況,《法苑珠林》與《楞嚴經》說得很詳細,可以做參考。
「色界」有十八層天。「無欲有禅,具身器形」,具是具足,他有身體、有居住的環境(就是器世間)、有形狀;但是沒有飲食男女之欲,沒有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這些念頭。目前在國內外禅宗很盛行,我們自己要好好反省一下,心裡頭還有沒有欲?如果欲念沒有斷,不夠資格參禅。
色界的范圍包括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共十八層天。愈往上面去,定的功夫愈深。初禅是「梵天」,梵是清淨的意思,心已徑得到清淨。二禅是「光音天」。三禅是「淨天」,在六道裡面可以說是極樂的世界,色界裡最快樂的是三禅天。四禅是「福天」,福報最大,是凡聖同居土。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層,一共是九層天,第四禅本身就有九層天。
四禅九層天,有三層是普通的四禅天。有一層是外道天,叫做「無想天」,修無想定成功,就生在無想天。修定不容易,一定要有人指導,盲修瞎練費了好大的功夫,修成個外道,還是出不了三界,到時候定功失掉,還要墮落,很冤枉!另外有五天叫做「淨居天」,這是聖人所往的。小乘的三果,還沒有證到阿羅漢,一些權教的菩薩,他們多半在這個地方修行。小乘三果羅漢,把見思煩惱斷盡,他就超越了。超越有兩種:一種是利根的阿羅漢,不必經過四空定,他就超越;還有一種是鈍根的,速度沒那麽快,他要通過四空天,然後才能夠超越。所以淨居天那個區域又叫做「五不還天」,不還就是不回來了,他不會再退回到欲界;從那個地方,他有能力超越三界,超越生死輪回。
最高的這一層,頂層是「無色界」,有四層天。欲界有六層天,色界有十八層天,無色界有四層天,一共是二十八層。無色界,「已無形相,只有神識」,這個世界裡沒有物質,完全是精神的世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合起來稱為三界。「三界火宅」,這句話是佛在《法華經》上講的。三界火宅,三界不安,三界裡沒有安穩的地方,三界裡面都有苦;欲界有三苦、八苦,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有行苦。明了之後才會考慮到,我們要真正的超越三界,離開這個苦惱的處所。
「一個小世界」:這就是一個單位世界,這個單位世界很像現在天文學裡面所說的太陽系。「大洲四、中洲八、小洲數百,上至初禅」,這就是一個小世界,就是一個單位,一個小的組織。佛經裡面講大洲、中洲、小洲,類似我們現在所講的星球,星球有大有小,有大星星、有小星星,這是一個日月所照,以太陽為主,是一個單位世界。佛在經典裡面講,一個單位世界有一個中心,中心稱為須彌山。須彌山到底在哪裡?這是我們沒法子說的。如果說須彌山在我們地球上,問題很大,與佛經上講的不相合;所以須彌山大概不在我們地球上,我們地球是一個單位世界裡面一個洲而已。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宇宙觀。以這個單位世界為單位,「合一千個小世界」,這就是一個星系(星團),這就是一個「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為單位,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這一個大的星系叫做「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合成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
這種說法很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銀河系一樣,一個銀河系就很像佛所說的一個大千世界。我們曉得銀河系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星系星團,星系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太陽系,我們晚上所看到天空當中的星星都是太陽,因為行星不放光,行星沒有光。我們太陽系裡面的行星,因為距離近,太陽反射的光很強,我們能看到,火星、土星、水星、木星都是相當的亮;但是其他太陽系的行星,我們肉眼沒法子看到。天上的星星都是太陽,每一個太陽必定有許多的行星、衛星環繞著它,所以世界無量無邊。
一個小世界有一個「初禅天」;一個小千世界裡面有一個「二禅天」,有一千個初禅天;中千世界有一個「三禅天」,有一千個二禅天,有一百萬個初禅天;一個大千世界有一個「四禅天」,有一千個三禅天,有一百萬個二禅天,有一百億個初禅天,也就是有一百億個小世界;這個說法是一個概略的說法,不是一個定數。為什麽?世界有大有小。我們今天在太空當中發現的銀河系,確實有很大的,也有很小的,所以它不是一個定數。這合起來稱為「一佛土」,就是一尊佛教化的地區。可見得成了佛,的確是神通廣大。
我們說佛滅度了,佛不住在世間,佛沒住在我們這個地球,到別的星球;其實我們自己也如此。有很多人懷疑我們地球上人口逐年增加,這些靈魂從什麽地方來的?諸位要曉得,是他方世界到這兒來投胎的。我們這個地方的人,死了之後神識也會到別的星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到阿彌陀佛的國土。凡是聚在一起都是緣分,如果沒有緣分不會聚集在一起,所以一切法無非都是緣聚緣散;有緣就聚,緣盡就散,緣聚緣散沒有定法。《華嚴經》裡面講,華藏世界比三千大千世界大得多,是集合許許多多三千大千世界所成的,華藏世界是毘盧遮那如來報身佛所居住的國土。
這些說法,尤其是講小千、中千、大千,幾乎跟天文學家發現的完全一樣。裡面最不容易解釋就是單位世界,好像經裡所講的與我們現在觀察有一些出入。可是在此地我們要相信聖言量,這是事實。
丙、萬物歸納六類
世間諸法無量無邊,說不盡,佛非常善巧把它歸成六大類。這六大類配合我們的六根,眼所見的都叫做「色」,耳能夠聽到的都叫做「聲」,鼻可以聞到的都叫做「香」,舌能夠嘗的都叫做「味」,我們身體能夠感觸的都叫做「觸」,心裡面所想的就是意所知的都叫做「法」;一切萬法可以用這六大類包括。
這六類有好幾種名稱,此地略舉三種。又稱為「六塵」,塵是比喻,「由六根入身染污淨心」:這六樣東西,你要是分別執著它,能夠染污你的清淨心,就好比塵土。我們桌子擦得乾乾淨淨,塵土落在上面就染污。這六樣東西,你要是執著它,就染污清淨心,所以稱為六塵。又稱為「六妄」,因為這六種境界確實是虛妄而不是真實的。「為凡夫攀緣迷妄之境」:六根所接觸的六種境界,凡夫迷了,以為這六種境界是真的,一意的去追求,所以稱為六妄。這個名詞有警覺的意思,告訴你這六樣東西是虛妄的,虛妄的境界可以隨緣受用,不可以攀緣追求,攀緣追求是過失。又稱為「六賊」,這個名詞的意思就是提醒我們要遠離,要能夠捨棄它。「以根為媒劫功德法財」: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心具足無量功德,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真是全知全能,現在都喪失了。為什麽會喪失?被這六種東西障礙。這六樣東西好比是賊,六根是媒介,透過六根起作用,使我們本性本來具足的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被它障礙住,所以稱它為六賊。如果曉得這六樣東西—六賊對我們有傷害,我們當然遠離,絕對不會執著。
這是把宇宙裡面物質環境作概略的介紹。說到這個地方,我再作一個簡單的結論。前面跟諸位說過四緣生法,心法是四緣生法,色法(器世間)是兩種緣生;一種是親因緣,與有情眾生的親因緣沒有兩樣,都是真如本性變現之物。器世間(器是器用),就是人所依靠生存的環境,也就是物質的世間,這種世間是唯心所變,經上常說「境隨心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明白這個道理,你的智慧就開,不會再迷信。
我們這個身體是我們最接近的一個境界,身體也是隨著心在轉變,而這種轉變可以明顯的觀察出來;心裡高興時面孔笑咪咪的,心裡不高興面孔很難看,馬上就轉變,時時刻刻從表情就能看到你的心。再深一層講,身體的健康或者你的壽命,都隨著你的心變化。心健康,身體一定健康;心健康,身不會有病。為什麽?身是隨心轉的。有病,你自己有堅強的信心,病很容易治,很快就恢復。如果有點小病,自己就著急,不得了,我得大病,非死不可,什麽高明的醫生也治不好你。為什麽?心要是死了,身也不會長久。
台中李老師給我們講一個故事:清朝時代的一個名醫。曾經有一個病例。有一個病人長了一個毒瘤,長的部位沒有辦法用藥,而且非常嚴重。他告訴這個病人:你這個病沒關系,不會要命的,用不著吃藥。他指出另外一個部位告訴他:你要小心這個地方,如果這個地方有病,就要送命。他回家去,那裡不注意,現在注意這個地方,沒多久,說要注意的地方問題出來,他害怕,又去找醫生。醫生說:好!現在有辦法了,原來你害病的部位藥力達不到,那是要命的,現在是你自己用精神的力量換了一個部位,這個部位好用藥、好動手術;馬上就給他治好。可見精神力量非常大,能夠改造生理。
我過去有個同參,出家的一個法師,他從小出家。大陸撤退時被抓去當兵,在金門當了幾年兵,想要退役出家。退不下來,怎麽辦?裝病。天天裝心髒病,假裝了三年,真的得了心髒病,到現在也沒有辦法治好。本來沒有病,天天裝,變成了真的。觀想力量之大,確實能夠改造自己。
身可改造,環境也不例外。環境就是風水,你心清淨,有智慧,風水不好的地方,你到那裡去住,慢慢的風水就會變好。境隨心轉!所以佛教導我們修心,沒教我們去算命,沒教我們去找好風水;佛不許弟子看相、算命、看風水。只要身心清淨,什麽境界都隨心轉變,這多自在!所以最好的風水是在最清淨善良慈悲的心地,心地才是好風水。佛法常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最好的風水。
前七講,介紹一般的佛學常識,也是說明六道一切眾生實際的狀況。六道裡面有情的眾生統統有苦,不自在,所謂是不自由、不平等,所受的都是苦,好比是一種病態的狀況之下。我們要是發現有病,一定很快的去找醫生,診斷如何恢復健康。我們現在在六道裡面生死輪回是大病,為什麽不警覺?佛為我們說破,指示給我們看清楚:第一、我們要覺悟,知道三界六道輪回之可畏。第二、要發心,就是要發願,一定要離開輪回,離苦得樂!不出輪回,就沒有離苦;出了輪回,才算是離苦。特別是三惡道之苦,如果不出輪回,三惡道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第三、要明了超越的方法,才能真正離苦得樂。如果真正發心求對治的方法,幫助我們出離三界六道,唯有找佛陀才有辦法。宗教不能解決,宗教只能使你生天,天還是在六道輪回之內,沒有出離六道;學術也沒有法子。如果學術、宗教能夠解決得了,佛不會出現在世間。
第八講 內容設施梗概
後面這七講,是佛法內容大意。第八講「內容設施梗概」,首先把整個佛法簡單扼要的給諸位做一個介紹。從講表裡面,能夠看出佛法是什麽。先說「佛法總綱」,後面是「佛法大意」;一個說「體」,一個說「用」,作用。
甲、佛法總綱(體)
體是教學的內容。佛法教學的內容是「戒定慧」,稱之為三學,三種學問。佛的經典也是依照這個來分類,稱為三藏經典。「藏」,就像倉庫一樣。律藏是戒學,經藏是定學,論藏是慧學;稱為三藏經典,這就是佛門的教科書。修學一定要依教科書,教科書就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教導。
「戒學」:「防非止惡」,這是戒學的內容。非是錯誤,指邪知邪見、錯誤的知見;惡是指行為,種種不善的行為。佛家的戒律相當於儒家的禮,是基礎的教學。孔老夫子當年教學有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德行用禮來教,所以小孩從小就教他學禮,學著待人接物,學著伺候長者。佛家一開端就學戒律,戒律屬於生活教育。從前學佛出家人五年學戒,然後才有資格學經、學論。
諸位要想在佛法裡成就,不能不重視戒;因為離了戒,不會有定,戒是手段,幫助你恢復清淨心。戒有兩大類:一類是自律,完全是對自己、對個人私生活,這一種戒律是小乘戒;另外一類是處大眾,屬大乘戒。大乘戒也不是要求大家遵守,還是自律,團體當中如何自律,這叫做大乘戒。個人在自己小房間裡面如何自律,叫做小乘戒。由此可知,戒律是自律的,不是戒別人的。戒律的目的是使我們得定、得清淨心,我們一天到晚拿著戒律的標准去看別人,這個人犯戒,那個人也犯戒,你的心還能定得下來嗎?一天到晚看到別人的過失,就是你自己的過失;你自己心清淨,見不到別人的過失。古人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說別人犯戒的人,他本身就是個犯戒的人,因為他的心不清淨。所以戒學是學佛的基礎。
「(藏)屬於律部」:在三藏經典裡屬於律藏。律部就是律藏,專門講戒學。佛所說每一部經典的內容都有戒定慧,都有經律論的意思,這一部經典裡面,那一部分說得分量重、說得多,就歸到那一類去。戒律的經典也講定、慧,但是以戒律為主,戒律講得最多,就歸到律藏。如果這一部經典講定講得多,講戒講得少;譬如《楞嚴經》,十卷經文講戒律不超過一卷,講定占得多,占十分之七,就歸到經藏。
佛說法四十九年,世出世間一切法無量無邊,說不盡,所以學佛的人要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聚」這一條就是佛沒說的;佛雖然沒有說,可是與佛所說的性質相同,也應當歸到這一類;聚是歸納同類。「攝善法」,凡是一切講斷惡修善這一類的理論方法,雖然不是佛說的,也可以因為性質與佛所說的相同,歸納到律藏。佛教的心胸廣大平等,並不是我所說的經典就是無上的依據,別人所說的不行,佛不說這個話。甚至於外道所講,只要符合這個原則,都可以歸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戒律一類,可以歸納。
「定學」:定的意思是「息慮靜緣」。禅定是佛法修學的總樞紐八萬四千法門只是修定的手段不同,全都是修定。念阿彌陀佛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他是用念佛名號這個方法來修定;參話頭是一種方法,持咒也是一種方法,沒有一個法門不修定。戒幫助你得定,不持戒,心是放逸的,心往境界上跑,戒幫助你把妄心收回,成就大定。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你的心一直在外頭境界上攀緣,要把它收回來。戒律教你不貪、不瞋、不癡,教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什麽樣都不准,心收回來,身心逐漸清淨;戒幫助你修定。定的要領是息慮。慮是妄想,息慮是把所有的妄想息掉。緣是攀緣,靜緣是把攀緣靜下來。要止念頭、不攀緣,一切妄念要止住,外緣決定不能攀。不可以講求應酬,現在的佛法是應酬的佛法,一天到晚都攀緣,這是不能成功的。大經裡面講「莊嚴佛國土」,是以清淨心莊嚴。大定才是真正的莊嚴,身心清淨一塵不染。
「(藏)屬於經部」:在三藏經典裡屬於經藏。見到「經」這個題目,偏重在定學。「(聚)能引功德」,雖然不是佛說的,這種理論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得定,也可以看作是經典。功德就是禅定,決不是在佛教寺廟功德箱裡面放一點錢,這就做了功德,那是錯誤的。你供養一點錢,與禅定不相干,與般若也不相干。功德是定慧,如果你修行得定,譬如說你得到一心不亂,戒律也是功德,戒定慧都是功德。如果沒有得定,戒律持得再好,那是修福,不是功德,功德是一定要達到禅定。我們修學這麽多年,有沒有功德?福德是不少,沒有功德。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江南一帶的寺廟大多數都是他建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比佛光山大,度很多人。他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達摩祖師的話是老實話。梁武帝把福德當作功德,誤會了。如果他問達摩祖師:「我福德大不大?」達摩祖師一定說:「甚大!甚大!」福德跟功德一定要分清楚,心不清淨,沒有功德。功德是講清淨心,從清淨心裡面生智慧。
「慧學」:「去惑證理」。慧是開智慧。慧學裡面,有很多一問一答互相討論、辯論的文字。《楞嚴經》有不少文字是阿難尊者、富樓那尊者這些人跟釋迦牟尼佛的討論,屬於慧學;但是《楞嚴經》是以首楞嚴大定為主,所以還是把它編在經藏。去惑證理:破除迷惑,證入真理,這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目標。定是慧的手段,戒是定的手段,戒學可以說是手段之手段,屬於最初方便。
「(藏)屬於論部」:在三藏經典裡屬於論藏。像《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大乘起信論》,這一類多半是以討論的方式來說明真理,破除我們的疑惑,以這個為宗旨,這是屬於論部。「(聚)權智攝眾」:權是善巧方便,以種種善巧方便,能夠攝受眾生、幫助教學的這些方法,都可以歸納到論藏。
三藏經典,有佛所說的,有不是佛說的;不是佛說的,只要與佛講的宗旨不相違背,都可以平等看待。
乙、佛法大意(用)
佛法大意其實有四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佛門的法印、後頭一句「是諸佛教」,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宗旨。千經萬論絕不離這個原則,凡是符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宗旨,都可以看作是佛教的經典。佛門實在是廣大,真正能夠包容一切法。教學以自淨其意為目標,自淨其意屬於定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屬於戒學,幫助你得定、開智慧。佛教教學最重要的就是開智慧;戒定慧又叫做三無漏學,三是三大類,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就是無煩惱;這三大類的學問,可以幫助你斷煩惱、開智慧。
丙、二門並修
這一段是對於研究佛法提供一個方法,學佛從哪裡下手?提供我們一點意見做參考。「二門並修」,二門是指「解門」、「行門」,二門必須並修。古大德將佛教修行訂四個次第:信、解、行、證;證是證果、成就。當然你現在已經信了,信了以後要注重解行;解行要並重,不能偏一邊。偏在解,沒有行,無法悟入佛法的真實義;要有行,才能真正的理解。只有行,不解,這個行也不能成就;要有解幫助行,行才能成就。所以一定要兩門並重,同時下功夫。解門是智慧;行門是功夫,就是禅定。解門是看破,行門是放下。
「解門」:自古以來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閱藏」,一個是「研宗」。「閱藏」:藏是《大藏經》。《大藏經》在宋朝最初編纂時有五千多卷;現在的《大藏經》增加很多,有宋以後翻譯的,還有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的注疏。現在最完整的是《中華大藏經》,這是台灣新編的,有幾萬卷。閱藏是好事情,可惜現代人沒有這個福報。從前的出家人,事情少、時間多,每天到藏經樓閱藏;在家居士也可以到寺廟裡住幾年,在那裡閱藏、讀書,有福報。現代人不但工作忙碌,而且沒有文言文的基礎,經典擺在面前看不懂。我們今天最起碼也要背一百篇古文才有能力讀誦經典。
藏經是課程的標准,我們修學唯一的依據。佛教導我們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首先我們對經典要建立信心,不能夠懷疑,懷疑就變成障礙。世間人做學問,懷疑的態度非常重要,沒有懷疑就不能進步;但是佛法不能懷疑。因為世間學問一直都在摸索,沒有達到最高峰,沒有一個定論,沒有結論。佛法登峰造極,有圓圓滿滿的結論;懷疑這個結論,就達不到。它是一條正路,是十方諸佛菩薩所走的大道,唯有堅定的信心才能快速證得。現在全世界佛教所遺留的經典,保存最豐富、最有價值的就是中文譯本,其次是西藏文譯本。這兩種文字都是直接從梵文翻譯,而梵文的經典已遺失殆盡。
「研宗」:沒有閱藏的機會,不得已而求其次—研宗,專門在一宗下手,這也是一個方法。在中國,小乘有兩宗,大乘有八個宗派,每一宗派的典籍至少也有一千卷以上,包括經論以及歷代祖師的著作,也是有相當分量,要想精通不容易。古人三、五年就能夠透徹貫通,因為古人的福報大、環境好。古人在寺院叢林,每天在講堂裡聽講經八個小時,研究教理;還有八個鐘點修行,在一塊共修,參禅到禅堂,念佛到念佛堂,一天十六個小時解行並重,他有這麽好的環境;剩下八個鐘點,吃飯、洗澡、洗衣服,忙得不得了,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這種教學使你沒法子打妄想。一天上兩個鐘點課,其余時間都在胡思亂想,不能成功。古人教學方法好,因緣殊勝,我們今天找這個地方找不到,福報不如古人,就是研宗也有相當的困難。
除這個之外還有沒有辦法?有。不但近代有,古人也有這種情形,一生專攻一部經,這會有成就;不但是行門要一門深入,解門也要專精深入。在近代,江味農居士一生專攻《金剛經》,花了四十多年的時間锲而不捨,寫出《金剛經講義》,這個講義就變成金剛經注解的權威。自古以來金剛經的注疏他都看過,這個講義集古今《金剛經》注解的大成。周止庵居士也是如此,一生專攻《心經》,《心經》兩百六十個字,他下了四十多年的功夫,《心經诠注》變成自古以來《心經》注解的權威。這個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每一宗的典籍幾十種之多,十年研究二十種,平均半年讀一部,用的功夫很有限,成績平平;如果十年用在一部經上,這不得了,你這一部經必定出人頭地。古人,縱然他是從一宗下手,幾乎到他晚年成就的時候,把拉拉雜雜的都捨掉,最後只留一樣,變成專攻,所以在解門也是一門深入。諸位一定要記住,解中有行,行中有解。著重學術的,像華嚴宗以《華嚴經》為主,天台宗以《法華經》為主,三論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為主,唯識宗有六經十一論,以《解深密經》、《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為主,他們也有修行的方法,並不是只解不行。著重在行門上的,也有理解,都是解行並重。
行門裡面列舉四個宗派:
「律宗」:由持戒這個法門進入,著重戒律。「三業清淨」:這是修行目標,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三業清淨是指身、口、意能夠做到清淨不染。三業裡面最重要的是意業,意要是不染,身口決定不染,意要是染污,身口也會連帶的染污。所以律宗不但著重外表,更注重的是內在;外表能影響內在。律宗著重在形式上,一舉一動都要合乎法度、合乎規矩,嚴持戒律。小乘戒律著重事相,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外表非常莊嚴,一舉一動都合規矩。而大乘的戒律著重在心地,對外表就不太注重。可是大乘戒比小乘戒難,因為大乘著重在心戒。譬如殺生,小乘戒是起心動念要把對方殺害,斷他的命才算是犯了殺戒;可是大乘戒不如是,大乘戒起心動念就破戒,沒有傷害對方,起個念頭要殺他,戒就破了,所以大乘戒難持。大乘是心戒,論心不論事,殺盜YIN妄,起心動念就破戒。小乘戒起心動念不破戒,沒有罪,一定要做了事情才算犯罪。大乘戒在起心動念上結罪,所以大乘戒菩薩心地非常清淨。
佛說律宗是「正法期成就」。佛陀在世,僧團都是清淨的僧團,修行人善根深厚,社會風氣非常淳樸,的確是修學戒律非常好的時代。現在的社會修戒律就相當不容易,很難。古時候有專修戒律,佛陀在世時從這個法門入門的很多。在中國,終南山道宣律師這一派專修戒律,稱之為律宗。
戒律精嚴能感動鬼神。南山律祖就是唐朝道宣律師,感動天人供養,他是日中一食,天人每天送飯給他、侍衛保護他。窺基大師跟道宣律師同時代,窺基大師是大乘菩薩,對於戒律在外表上沒有那麽嚴格。窺基大師是貴族出身,玄奘大師看他很聰明,要他出家。傳說他向玄奘大師提出三個條件:第一、我要帶一車的書;第二、我要帶一車的金銀財寶,要享受;第三、我要帶一群美女伺候我。玄奘大師說:行!都可以。於是窺基大師出家,俗稱三車法師;他在戒律上就不會那麽呆呆板板的。有一次他經過終南山,順便拜訪道宣律師。他名氣很大,是唯識宗開山祖師、道宣律師是律宗開山祖師。道宣律師對他有一點成見:雖然是不錯,很有學問,經也講得很好,但是戒律很差,不大守戒;就有一點輕慢心,好像很遺憾,這麽好的法師不能夠嚴持戒律。他那天拜訪道宣律師;天人每天供養送飯來,那天天人沒送飯來,道宣律師餓了一天。第二天,天人送飯,道宣律師就問他:「昨天你為什麽沒有來?」天人說:「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個山上,滿山的護法神都在這兒護衛,我進不來。」道宣律師聽了,心裡面非常慚愧,原來窺基大師是大乘菩薩,我沒把他看在眼裡,這麽多護法神保護著;我還不如他,我才一兩個護法神,他是滿山遍野的護法神,害得我的護法神都不敢進來。這才曉得大乘戒跟小乘戒,在戒相上講不能夠同日而語。大乘菩薩在形式上雖然是很隨便、很無所謂,心地清淨。
「禅宗」:禅宗的目標是「明心見性」。心就是阿賴耶,性是真如本性。本性上起了無明,不覺,心又起了念頭,這是根本無明。無明一起來,真如本性就換一個名詞叫做心,所以心就是帶著無明的本性。明心就是恢愎光明,把無明斷除,這時候的心就又恢復它的老名字,叫做本性。明心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明心。必須要破無明才能夠見性,才能夠恢復明心。要想見性,先斷見思,再破塵沙,然後再破一品無明,才能明心見性。試問:有沒有本事把第一關見思煩惱斷掉?這是要講真正功夫。
參禅,用參話頭的方式,或者是觀心的方式,這都是手段;第一步的功夫要斷見思煩惱,目的是明心見性。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八十一品思惑,要斷盡才能夠得到解脫,但是並沒有大徹大悟,還要繼續努力進修,再破塵沙、無明,才能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三業清淨,名字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念佛法門裡,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就是三業清淨,方法手段不相同,達到的目標完全相同。淨土法門講事一心就是禅家講得到禅定,所以事一心叫做念佛三昧,但是還沒有明心見性,要到理一心不亂才是明心見性。
「像法時期成就」:像法是相似法,佛法已經沒有過去那麽純。釋迦牟尼佛的法運,總共是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一千年之內,佛法還沒有很大的變質,相當純,依照佛的戒法修行,能夠達到目的。像法一千年,佛滅度後一千年至二千年當中,佛法起一些變化,變質了,後來的人把他自己的知見摻雜在佛法裡面,所以就不純,這個時候單靠修戒律不容易成就,要修禅定。佛法傳到中國來,剛好是佛滅度一千年,佛的法運也正好是禅定這個時代,所以中國的佛法幾乎全是禅宗的勢力范圍。禅,的的確確在中國發揚光大。佛滅度二千年以後是末法時期,末法有一萬年。我們現在這個時期是佛的末法時期,末法的初期,在這個時候禅定很難成就,在這個時代要想斷見思煩惱不容易。
「淨宗,帶業往生,末法時期成就」:末法時期淨成就。淨怎麽成就?「帶業往生」,這個方法成就。為什麽?你沒有辦法消業障,只有帶業往生。佛在《大集經》裡說:「法運一萬二千年,正法戒成就,像法禅成就,末法淨成就。」末法時期修學淨土,就是依教奉行。
帶業往生不是明心見性,不是三業清淨;如果講一心不亂,那就是明心見性、就是三業清淨。在末法時期,我們的業障太重,沒有能力斷惑,沒有能力達到一心不亂;淨土的殊勝方便,就是可以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決定能成就,正是古德所說的「萬修萬人去」,道理就在此地。一定要懂理論,如理如法修行,才能成功。在末法時期,如果要建立一個真正如法的道場,那就是念佛堂。念佛堂著重行門,就是長年的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打佛七。過去印光大師在蘇州靈巖山就建立這樣的道場,天天打佛七,一天六支香,一支香一個半小時,每天九個鐘點念佛。他的道場講開示不講經,是一個專門念佛的道場。但是在今天這個時代,非講經不可;如果能夠每天兩個小時講經,十個小時念佛,一天有十二個小時解行相應,這才是真正末法時期如法的道場。
「密宗」:密宗講「三密相應」,口誦咒,手結印,意要觀想,三密相應。目的也是明心見性、三業清淨。密法是正法、像法、末法時候都有。如果顯教不通達,沒有資格學密。密是屬於加行的,功夫上再加上一點,是這個意思,所以嚴格的來說,你要學密,先要學三藏經典,對佛法的理論方法境界都明了,才可以用密咒來加持。如果對於顯教教理完全不懂,你去學密,那是盲修瞎練,不會成功。
跟真正的密宗上師學佛法,你的教理沒有搞清楚,他不會教你密法。我初次見章嘉大師,他傳我一個咒,跟我結緣,要我常常念。他教我六字大明咒,把這個咒的意思講得清清楚楚。為什麽呢?才能觀想。「嗡」是身,「嘛呢」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所以是身、蓮花、保持、意,以中國話來說:保持身心像蓮花一樣。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你念咒時懂得這個意思,與身心相應,豈不是三業清淨、一塵不染!其實「南無阿彌陀佛」也完全是梵語,意思是皈依無量覺。「南無」是皈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皈依無量覺。要懂得觀想,口裡念佛號就跟念咒一樣。
希望諸位解門著重一部經的專攻,選擇一部自己喜歡的,一門深入;行門還是念佛好。
第九講 方便五乘解脫
前面是把整個佛法概略的介紹,第九講以下講解脫的方法,這也是普遍的介紹,介紹之後你自己去選擇。先介紹通途的方法,「方便五乘解脫」。「方便」:這是從方法上說,有方正的道理、有善巧的便利,稱為方便。「五乘」:適合於眾生的根性,分為五種: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眾生根性不相同,佛是應機說法;你的願望如何,佛就跟你說什麽法,滿你的願望。「解脫」:解就是解開,解除你的煩惱,解除你心裡面的結;脫是脫苦,結解開,苦就沒有了。解是對煩惱、無明說的,脫是對輪回、生死講的。解是因,脫是果報。
甲、契機施度
這一段是概略說出佛為什麽用這些方法,他為什麽不用一種方法,要用這麽多的方法?五乘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的歸納,歸納為五大類;因為眾生根性利鈍不同,鈍是遲鈍,利是猛利聰明。「鈍根」的人,「心思昏昧,眼光淺近」,他滿足現前的生活,不想將來、不想來世,這一世過得很自在就可以,來世我不知道,我不考慮;我現在在人間,人間過得很好,天上太渺茫,不想生天。像這種人,是小根器的人,志願很小,沒有遠大的眼光,只希望解決眼前的痛苦,希望得到眼前的福報就可以;佛也不會捨棄他,也幫忙他。他修世間福報,行,「說世法方便」。「與上法不解」:佛不會跟他講向上一種的;佛說法無有定法可說,佛說法滿足眾生的願望,滿足眾生的需求,對於根性鈍的是這麽一個原則。
「利根」的人「心思敏捷」,見聞覺知很利,一看他就明了,一聽他就懂得,一聞千悟。他的「眼光遠大」,不僅僅是談眼前的事情,他曉得有將來、有來世,他要求更殊勝的果報,要求究竟圓滿的果報。佛遇到這一類的人,「說出世了義」,滿足他。「與下法不滿」:他不求人天福報,他要求究竟圓滿的解脫。
乙、世間
正因為眾生根性不等,所以才有五乘的差別。五乘裡面分為世間跟出世間:世間是不超越六道輪回,在六道之內;出世間是超越六道輪回。世間有兩種:一種是「人乘」,一種是「天乘」。
「人乘」:有人願意在人間,人間很好,我生生世世做個人,生生世世都做個有福報的人;這個人志向不大,我們世間人所說的小兒科,胃口很小,一點點他就滿足,給他一塊糖就很滿足,很容易打發。在佛法裡面,人乘佛法就是小兒科,輕易的就可以滿足他,佛就教給他保持人身、生生世世在人間享福的方法,就是小乘法。
「現世福報,不失人身」:這是他希望達到的目標。我在這個世間有福報,五福臨門,生生世世不失人身,這也不錯。可是諸位要曉得,福底下還有一個「氣」字,有福「氣」,有福就要受氣!福越大,氣越多,不是很圓滿的事情,佛法稱此為紅福,紅塵之福。出家人也有福報,清福;他有福,他沒氣。什麽方法能享現世福報、得人身?只要你能夠「受五戒」。受五戒,不是找個法師替你受個五戒,就得人身、現世福報,這是假的,沒那回事情。受是心地接受,依教奉行,一定要照做,只注重形式是沒有用處的。形式上是隆重的舉行一個儀式,法師給你做證明,你在佛菩薩面前宣誓,我要依照佛的戒律來遵守、來奉行。宣誓之後要能夠做到,要是做不到,你是存心欺騙佛菩薩,罪上加罪。
一定要知道每一條戒所含的精神,以及我們在生活當中什麽狀況之下應該怎麽做。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犯了戒,還認為自己戒律持得不錯,那就錯了。譬如不殺生,如果你們男同學去服兵役,派到前方,敵人攻來,我不能殺生,這糟糕了!亡國滅種。你持戒不殺生,你倒不錯,你很好,別人遭了殃。在這個時候,戒有開緣,可以開殺戒,不是犯殺戒、不是破殺戒,要懂得這個道理。為什麽開,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由此可知,戒律條條都是活活潑潑的,不是呆板的,在某一種情形之下要活用,一定要懂得活用才能談得上持戒。
「天乘」:這個世間也有一些比較高明一點的人,他知道有天堂,曉得天人的福報比我們人間大,他不滿意人間的福報,想要到天上享天福。「勝妙天福」:勝是殊勝,殊勝微妙的天上福報,他想求這個。「誤為究竟」:一般宗教徒,祈求到天堂享天福,認為生到天上就永生、就是究竟,這是錯誤的。天有二十八層天,有三大類:欲界、色界、無色界,都不超越輪回。縱然是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最高的一層,壽命八萬大劫,壽命盡了必定墮落,所以天並不是究竟。學佛的人絕不羨慕天堂,可是你想去,佛也可以教導你、幫助你。「行十善」:修十善業是生天的基本條件,可以取得生天的資格。如果要往上升,十善業還不夠,色界天要加上禅定,禅定裡面還要加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人乘與天乘都不究竟,因為沒有超越三界,並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所以是「偷安小果」。在六道裡,人天福報雖然比較大一點,但是仍然在六道裡面,不能超越,所以只是小小的果報。可是要記住,三界如火宅,人天福報只能解除眼前的痛苦,得眼前的福報,決不是長遠,這是我們應當要警惕的。真正得到永恆的福祉,那還是要講求出世。
丙、出世
出世間有三種:聲聞、緣覺、菩薩。根性鈍劣的是聲聞、緣覺,但是比人天聰明多了。他覺悟到三界不安、輪回太苦,總得超越輪回才算是一個了斷;明心見性,成佛、成菩薩那太高了,不需要,只要不要輪回就好了,這就是一種鈍根。
「聲聞乘」:要超越輪回,必須「斷見思惑」。見思惑就是煩惱,心裡面只要有煩惱就不能超越輪回,因為生死輪回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六道是果,見思是因,有因必有果,斷了因,果就沒有。
什麽是見思惑?講表末後有附注。「見惑」:見是見解,惑是迷惑;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思惑」:思是思想,錯誤的思想、錯誤的想法。
見惑分為五類。一、「身見」:就是執著我與我所。執著身心五蘊是「我」。「我所」是我所有的,這個房子是我所有的,這個田宅是我所有的,這個家庭是我所有的,父母是我所有的,兒女是我所有的我所是身外之物,你認為是你自己所有的,這都是屬於身見,是錯誤的。這個身不是我的,幾個人能覺悟到?無我就無煩惱了。所以見惑的根源就是我執,從我執而生的。
二、「邊見」:偏見,偏在一邊。譬如佛法裡講空有是兩邊,若執著一種都是墮在一邊,不是執著空就是執著有。斷常也是兩邊;譬如有人認為人死了之後,來生還是人,這是常見;有人認為人死如燈滅,死了一切都了了,這是斷見;都是錯誤的見解。這些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會引起許許多多的罪業、許許多多的障礙。
三、「戒取見」,四、「見取見」,這兩種一般人稱為成見,成見很深。戒取見是在修因上的成見,執著成見。見取見是果報上的成見。譬如,認為天堂就是究竟,認為信上帝將來可以升天堂,這就是見取見。要到天堂一定要修十善,不是信了就能去。
五、「邪見」:除前面四種以外,凡是一切不正確的見解都叫做邪見。邪見裡面最嚴重的是不相信因果,撥無因果;因為人不相信因果報應,他什麽壞事都敢做。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決定有果報的。
「思惑」就是思想上的錯誤,分為五類:「貪」、「瞋」、「癡」、「慢」、「疑」,都是屬於根本煩惱。百法裡,煩惱有二十六個,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六個根本煩惱就是此地講的見思惑,貪、瞋、癡、慢、疑、惡見,惡見就是見惑。
「貪」:貪而無厭。「瞋」:瞋恚,遇到不順心、不滿意,生瞋恚心。「癡」:愚癡,對於一切事理不能夠明察,顛倒是非。譬如,我們眼前這個社會是滅法的現象,不是佛法興的現象,每一個大街小巷都有道場,裡面有正法,也有不是正法;開廟店很賺錢,於是廟店林立,打著佛教的招牌騙取信徒的財物,這怎麽得了!把佛教的形象破壞,這是末法時期的怪現象,也就是佛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慢」:貢高我慢。「疑」:對於聖教懷疑,對於正法懷疑。現代的人都聽騙,講正法是教學,規規矩矩跟你講,不相信,認為這個不希奇。如果那個地方開個道場,給你摸摸頭就開智慧,就證果;你一定馬上就去參加,認為這個快!但是聰明人要想一想,如果摸一下頭就開悟證果,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每一個人給你摸一下,就什麽都開悟了,還要修什麽行?佛又何必苦口婆心說法四十九年?我們實在是迷得太深,迷惑顛倒,頭腦不清醒,稍微清醒一點就能夠辨別邪正,才曉得那種說法都是花言巧語、都是騙人,都不是真實的。
見惑,在三界之內,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共有八十八使。思惑,三界一共八十一品。見思惑斷盡,就「證阿羅漢」。阿羅漢是印度話,翻作無學;無學就是畢業,所學的東西修完。小乘法裡,三界六道畢業,三界六道的因緣斷掉,不再受三界六道的果報,這是目標。他「修四谛」法,四谛法是小乘法的總綱領,一切小乘法都不外乎四谛—苦、集、滅、道,修這個法門可以超越三界六道輪回。
「緣覺乘」:聲聞是由佛的言教開悟證果的;緣覺就不一定,他比聲聞聰明,觀察宇宙一切的緣起而開悟。沒有佛出現的時候,他自己能開悟,是世間絕頂聰明的人,功夫比聲聞深。緣覺能夠「斷見思習」,習是習氣。阿羅漢雖然斷見思煩惱,習氣還沒斷;譬如說傲慢,他養成一種習慣,時時刻刻還露出那個習氣,可是心沒有傲慢。辟支佛連習氣都沒有,都斷掉。「辟支佛」是印度話,辟支翻作緣,佛是覺,辟支佛就是緣覺。「證辟支佛」也有方法,「修十二因緣」。
「自了小乘」:聲聞與緣覺不發心度別人,只管自己,稱為小乘。如果講三乘,聲聞是小乘,緣覺是中乘,菩薩是大乘。講二乘,聲聞與緣覺歸為一類稱小乘,菩薩稱大乘。
「菩薩乘」:菩薩這兩個字也是梵語,翻成中文是「覺有情」。菩薩還是有情眾生,雖然有情,覺而不迷。所謂有情就是煩惱沒斷盡,這個煩惱是指無明煩惱,不是指見思煩惱。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盡,所以還稱菩薩;一定要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也斷盡,這個時候才是成佛。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其實菩薩的階級是從凡夫概念當中建立,凡夫在迷,迷得重地位就低一點,迷得輕地位就高,菩薩五十一個階位是這麽分法的。菩薩根性利,心量也大。「自行化他,證成佛果」:這是菩薩修學的目標,自己肯修,也肯幫助別人。聲聞、緣覺只自修,不肯主動幫助別人,眾生向他請教,他才肯教,他不會主動找你。菩薩則不然。經上常講「菩薩作不請之友」,你不請他,他就來了,他會主動的幫助你。
菩薩「修六度萬行」,任何法門都修,門門都學。前面我勸諸位學一門,是不是與菩薩法抵觸?不抵觸。菩薩是一門成就之後,然後是門門都學,樣樣都學,學的進度就非常快;如果一開端是樣樣都學,學到最後是沒有一樣能學成功。所以,入門一定是從一個門入進去,入了門之後,門門都成就。《華嚴經》裡,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一個修行的榜樣,他在文殊會上求得根本智,根本智一定是一門深入,然後出來五十三參,門門都通。這是很好的模范,我們應當效法善財童子。「六度」是菩薩行的總綱領,菩薩無量無邊的行門歸納這六門,稱為六波羅蜜,這是「普度大乘」法。在佛法裡面唯有菩薩能成佛,其他的不能成佛,因為所修的不是成佛之因,只有菩薩所修的才是成佛之因,所以能證究竟圓滿的大覺。
第十講 五戒十善
第十講勸我們修學,從哪裡下手?「五戒十善」。這是佛法修學的根本法,無論是三乘或者是二乘,必須以五戒十善做基礎。如果五戒十善沒有做好,人天資格都沒有,他還能成菩薩嗎?還能成聲聞、緣覺嗎?不可能的事情。五乘佛法好像是五層樓,菩薩是最高一層,沒有下面四層怎麽會有最高一層?所以我們要重視五戒十善,想學佛,想成佛、成菩薩,一定要認真修五戒十善。
甲、五戒
「五戒」:可以取得人道的資格,就是我們一般講人格,做人的資格,在六道裡取得人道的條件。
戒有五條:「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YIN」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固有文化而說。中國的社會是倫常的社會,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所看不到的。倫是五倫,五倫是講我們社會的組織,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由一個家庭到社會國家,是五倫組織。五倫組織關系非常的親密,所謂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在社會結構上來說非常的完美,這是西方社會所沒有的。維系五倫社會的道統就是五常八德,特別是五常,這是道德的基礎;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條是中國人基本的道德觀念,人人都必須遵守。每一個人從小就要接受這個道德教育,所以一般人一生在社會上所作所為,有這個道德規范著,不至於越軌太大。我們民族在這個世界幾千年來能夠長治久安,一直到今天還沒有被淘汰、沒有滅亡,就是靠這個倫常的道統維系著。可是中國人現在是禮丟掉了,法也不遵守,天下大亂!所以我們現在比起西方人差遠了,遠不如西方人。我們自己應當要覺悟、要負責,把中國固有文化復興起來。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為什麽?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裡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麽大的功德。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念佛怎麽會得一心?修禅怎麽會得禅定?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裡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不偷盜」:不偷盜就是「義」,義是義務,不講求報酬。對一切眾生貢獻是盡義務,不需要報酬,這是義;不偷盜接近義。「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取是別人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取來,這就犯偷盜。這一條戒也是很不容易受持,我們沒有得到別人同意,隨便把別人東西移動,都是偷盜;不一定說據為己有才是偷盜,佛經裡定義不是如此。我的書放在桌子上,你沒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書拿到另外一邊,讓我找不到,就算偷盜。而且戒律訂得非常微細,就是一草一物、一針一線,再微小的東西都不可以偷盜。這一條戒是幫助我們修學清淨的布施,幫助我們放下身心世界,使我們恢復自性清淨心。
「不邪YIN」:這一條相當於儒家講的「禮」。不邪YIN是指在家人,不是指出家。人天法是講不邪YIN,出世間法是講不YIN欲,這一點有大的差別。「不妄語」:不欺騙他人,這也是根本大戒。「不飲酒」:這一條戒是屬於遮戒。前面四條是性戒,不管你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有罪。遮戒是防止、是預防,它本身沒有罪。譬如喝酒,本身不是罪,但是酒醉之後會做出殺盜YIN妄;由此可知,佛制訂不飲酒,是防止前面這四條戒。過分的酗酒必定誤事,社會上許多犯罪與酒幾乎都是關聯的。
「開遮持犯」,「遮」是禁止,就是這五條戒決定不能犯。「開」是有開緣,像我前面跟諸位說的殺生,是開緣。在什麽情形戒可以開?利益眾生的時候。特別是在救度一切眾生時,眾生有急難,這時候可以開戒。開戒決定不是為便利自己,而是為利益眾生;如果不是為了救度眾生,而救度眾生又不是非不得已時,都不算開緣。要看戒本,才能真正明了每一條戒的戒體、戒相、戒行,以及開遮持犯如何修學,這才談得上受戒。持戒守法一定要懂得戒律的意義,又要記得戒條的條文,還要理解這一條戒的精神,然後才能夠如法的修學。「持」是受持,「犯」是破戒。開緣裡面,開戒是持戒,並沒有犯戒。佛告訴我們,五戒是「人乘之因」,一生能夠依教奉行,必定能夠保住人身,來生還是人身,不會墮三惡道。
乙、十善
這一段是講「天乘之因」。生天,天人要修「十善業」。他的德行標准比我們高,我們守五條,他有十條,這十條也就是五戒的擴展。
「身三」:身有三條戒。「不殺」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是五戒的前面三條。「約身如繩,身業清淨」:約是約束,繩是繩墨,從前木匠用來打直線;約束自己身,像繩子一樣拉得很直。約束自己,身業清淨。
「口四」:口業有四種,這是從不妄語裡開出來的。第一、「不妄語」:不說假話。第二、「不惡口」:不說粗魯的話。第三、「不兩舌」不挑撥是非。第四、「不绮語」:绮語是花言巧語,話說得非常好聽,可是用意不善,都是欺騙人、誘惑人、迷惑人。譬如近代有一些電影、電視、歌舞、小說,許許多多都是绮語,對世道人心有很大的影響;造作罪業,不曉得罪業深重,還認為那是高度的藝術。佛制戒律,教我們「守口如瓶,口業清淨」。特別是要修出世間法的,縱然對眾生沒有害處,也都是些戲論,為什麽不多念幾聲佛號?你要寫一部小說,為什麽不寫一千萬聲佛號?天天一張一張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寫上幾十萬字,你會成佛,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功德多大!眾生迷惑顛倒,沒有把事實真相看清楚;真正明白,才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比念佛更好的,為什麽不多念佛!
「意三」:意業有三種,不貪、不瞋、不癡,這個范圍也非常廣大。「不貪」:一切惡法不能貪,一切善法也不可以貪;因為貪惡法跟貪善法都是個貪心,只是把對象更換一下而已。在人天乘裡,貪一些善法還沒有關系,因為他並不想出三界,所以貪心並沒有斷。對一切惡法不貪,心就清淨。「不瞋」:欲界天人還有瞋,貪瞋癡都有;色界跟無色界天人沒有瞋,貪跟癡沒斷,但是瞋恚心已經伏住,種子雖然沒斷,它不起現行,所以色界跟無色界天人不會發脾氣,沒有瞋恚。如果有瞋恚心,不能得定。「不癡」:不愚癡。對於一切境界不明事理、不辨真妄,這是愚癡。「防意如城,意業清淨」:從前城牆築得很高、很厚,防守盜賊,我們防意就要像守護城池一樣,要謹慎,不可以放逸,不可以大意,求得意業清淨。
天人的三業比我們人間清淨,道德水准比我們高。這十條是生天的基本條件,不能缺少。如果是只修十善,最高只能到忉利天,忉利天以上,單有十善還不行,還要加修禅定,叫未到定。欲界上面四層天,也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若世間根本禅定成就,就生到色界天。
丙、應辨
第一條是講因果。「因,有真偽純雜大小轉變」:因,有真有假、有純有雜、有大有小,所以它會轉變。這個轉變,譬如真的會變成假的,假的會變成真的,因此果報千差萬別。因是這麽復雜,所以果—依報、正報,千差萬別。為什麽要辨別這個?譬如我們現在都是人,這樣說起來我們過去生中一定修五戒,現在我們得人身。雖然得人身,每一個人正報不一樣,面貌不一樣,身體健康不一樣,聰明智慧不一樣,生活環境差異更大,這是什麽原因?真偽純雜大小轉變,非常的復雜,這是應當要知道的。
第二條講「有漏」、「無漏」。有漏,這裡面帶著煩惱、習氣,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有漏為「世間功德」,無漏為「出世間功德」。有漏是「著相求福」,所求的是福報,在修學時著相。這個福報能不能得到?能得到。「離相去障」:高明的人離相,他不求福,他求的是去障,去障就明心見性;那是真正的功德,是真實的功德,這是覺悟的人。真正聰明人,修學跟普通人不一樣,一般普通人多半是求人天福報。佛在經典裡面為我們講許多道理、許多方法,連無上正等正覺都可以獲得,都能夠證得,何況人天福報?這些是小事,只要肯修學,非常容易就能夠獲得。
第十一講 四谛十二因緣
這是講出世間的修學要領。「四谛」、「十二因緣」,這兩種都是小乘人修行的方法。
甲、四谛
「谛」:就是我們俗話講真理,谛實之理,它是實實在在的,決不是虛妄的。有四種,說的是世間因果與出世間的因果。「四谛」是苦、集、滅、道。
「苦」:「身心酬業,患累逼惱」,這八個字就把六道的眾生說得清清楚楚。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是什麽?酬業。過去造業,現在來酬償,造善業得善報,惡業得惡報,討債、還債、報恩、報怨。覺悟的人,在一生當中把這個東西擺脫掉,逆來順受,要求超越,人生就有意義。如果在一生當中不能把結業解除,不能超越生死輪回,你想想看,這個人生有什麽意義,有什麽價值?諸位千萬不要被世間名利誘惑。如果照世間人看法,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青史留名;將來這個世界有成往壞空,太空中天天都有星球爆炸,試問那個歷史留到什麽地方?假的,不是真的。唯有明心見性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不要被假的迷惑了,這比什麽都重要。無始劫以來我們就迷失了自己,生生世世都搞假的,搞到現在還是目前這個狀況,還要不警覺,不得了!我們現在一天到晚想的是什麽?做的是什麽?拿五戒十善對照一下,我們能及格嗎?如果不及格就到三惡道,得不到人身,一世比一世苦。一定要警覺,要辦自家的真事,要辦自家的大事,什麽妄想都不要打,老老實實的念佛。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如果有機緣,建立道場弘法利生。身心的確是酬業,而我們自己又不會轉業,這就苦了。「患累逼惱」:這是說人生這一生的感受,苦;這是講「世間果」,先說果好懂,因為是現前的感受,我們很親切的能夠體會得到。
「集」:有果必有因,集就是因。果報從哪兒來的?「起惑造業,招集來苦」,這裡面有三個字:「惑、業、苦」,這就是六道輪回的原因,六道輪回的道理。為什麽會有六道輪回?起惑、造業、受苦,受苦又迷惑,迷惑再造業、再受苦,永遠這麽輪回。這是「世間的因」。
佛教導我們要覺悟。「應知」:世間的苦果應該要知道。「應斷」:招集苦報的業因應該要斷掉。能夠斷,當然就不受這個苦,就超越輪回。苦集這兩條是世間因果,這是真谛。
下面兩條是出世間的。出世間也先說果,果是什麽?滅。「滅」:滅煩惱、滅生死。「結業已盡」,滅盡了。「無生死累」:涅盤、寂靜、圓寂,都是滅的意思,把惑業苦滅掉,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回。這是「出世間果」。
果報當然有業因,因就是「道」。道的范圍非常廣大。「正助雙修,能至涅盤」:涅盤就是前面講的滅,涅盤是梵語,意思就是功德圓滿、清淨寂滅。如果我們用前面佛教大意三句話來說,「自淨其意」是正修,就是修定、修慧,定慧是正修;戒是助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助修。這完全是從綱領上來說,在實際修行當中是相當的復雜。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正修是念佛法門,念阿彌陀佛,最後的結果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以念阿彌陀佛這一個法門為主修、正修,用這個法門成就念佛三昧、成就正等正覺;以無量的法門來作助修,當中五十三參,參訪許多的善知識,成就自己的定慧,是助修。這一種助修,諸位一定要記住,決不是說遇到一個禅德就跟他學參禅,遇到一個密宗上師就跟他學持咒,那就糟糕,一樣都不能成就。所謂參訪是親近這些善知識,聽聽他講的,看看他修行的方法增長自己的智慧,絕不受他影響。如果受他影響,把自己的正修破壞,助修也沒有了,正助兩邊都失掉。自己必須如如不動,才有資格參學。看得清清楚楚,樣樣都曉得,增長智慧;雖然樣樣都曉得,如如不動,還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絕不改變,這就真幫上忙。不動心就幫上定,看得清清楚楚幫上慧,定慧都修了。
參學並不只限於佛門不同宗派、不同法門的這些大德,那為數不多;其實世間各行各業,從早到晚看的這些人,遇到的那些事,都是五十三參。見到這些人事,心裡清清楚楚,增長智慧;雖然見到,如如不動,在什麽境界都不動心,增長定功。修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道場,在這個道場才成就無上道。正修就是自己選定主修的法門,從初發心到無上道,決定不更換、不動搖。助修就是博學多聞,博學多聞裡絕不受影響,要記住這一點,絕不跟人家走;博學多聞是成就自己的定慧。怎麽曉得有定、不動心?樣樣都看、樣樣都聽,在這裡頭才曉得自己不動心,沒有受影響。怎麽曉得自己有智慧?樣樣都看、樣樣都曉得,人家不問的時候,心乾乾淨淨什麽都沒有,而一問樣樣都曉得,這是智慧;絕不妨礙自己的清淨心。也就是說,在六根接觸六塵之處,訓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訓練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歷事鏈心,要在人情事故裡鍛鏈,才能成就。所以社會是菩薩的大道場,紅塵是道場;菩薩是紅塵裡開的蓮花,一塵不染。正助雙修要認識,要真正懂得這個意思。「道」就是道理、方法,超越世間、了生死的這些理論與方法;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這一個字都包括了。
在此地苦集滅道是講小乘—聲聞乘;其實苦集滅道是佛法的根本教義,通大小乘。過去天台智者大師有一個小冊子,講三十七道品第一個科目—四念處。四念處是講智慧,是我們學佛人入門修學的處所。我們一般講觀照,四念處就是基本的觀照法。第一、「觀受是苦」:以智慧來觀察,我們現前的享受是苦不是樂。以為現前享受是樂,那是顛倒、是迷惑;不過是苦暫時離開而已。你感覺到現在還不錯,因為現在苦剛剛離開。仔細想一想,我們從生下來豈不是就往墳墓裡面走嗎?一天一天接近,這種景象非常淒涼,非常可悲;你沒有覺察到,還覺得很快樂!做生日還慶祝一番,其實慶祝什麽?往墳墓裡一天天接近,有什麽好慶祝?實在顛倒,沒有智慧。佛真是高明,把這個事實真相看得清清楚楚。一天一天接近墳墓,眾生迷惑顛倒不覺悟。這個身,一身都是病,還要裝扮,還覺得很可愛。最大的病是饑寒之病,天冷不多穿衣服就會凍壞,三餐沒得吃就餓壞;三餐是吃藥,治餓病。我們所受的,確確實實是苦。第二、「觀身不淨」:我們這個身體不清淨,佛經上說三十六種不淨之物造成這個肉身。第三、「觀心無常」:這個心是妄心,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如果心老想一樣那就是得定,定在一門上那就是常;我們是一天到晚打妄想。第四、「觀法無我」: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一切法裡面沒有主宰,不自在、不自由、不平等。不自在,無我;如果真有我,自己能做得了主宰、能自在的話,諸位想想,哪一個人不喜歡長生不老?哪一個人不喜歡年年十八?做不到,自己不能主宰自己。這是智慧觀察,能這樣觀察就覺悟了。智者大師把四念處解釋得很詳細,告訴我們藏通別圓四教都有四念處,四種念處境界不相同。四教也有四谛,這個地方是講藏教四谛,就是小乘法;通教有四谛、別教有四谛、圓教有四谛,細說說不盡。
「三轉法輪」:這是佛的教學善巧。「示、勸、證」,這是「三轉」。「示」:是指示,根性利的人一聽就明了、就覺悟。譬如佛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招集感受的苦報;「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都從性體上說,「上」根人一聽就明了。「勸」:中等根性的人,跟他這麽說,他雖然聽見,好像與自己毫不相關,耳邊風一樣,所以必須要勸他;告訴他:我說的話不是說給別人聽的,是說給你聽的,你要特別注意。底下加勸勉的話,譬如,此是苦,你要知道。表解裡,應知、應斷、應證、應修,都是從勸修上說。這是對「中」等根性人說,意思就很親切了。「證」:根性劣一點,「下」等根性的人,雖然勸我,我行嗎?我能辦得到嗎?對自己沒有信心,是不是我們都能做到?佛末後現身說法,給我們作見證,作證轉。佛以自己為例:此是苦,我「已」經知道;此是集,我「已」經斷;這意思是我知你也能知,我可以斷你也可以斷,我能夠證得,你也能夠證得,我可以修你也可以修。這麽三勸,一而再,再而三,三勸如果都還不動,佛就沒法子。如果三勸能夠回頭,佛菩薩必定來;三勸不能回頭,佛菩薩不來,來了也沒用處,白跑一趟,白費口舌。我們通常叫做三轉四谛法輪。
乙、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前面介紹過,此地特別注重十二因緣的修法。十二條是連環的,裡面有一個斷掉,就統統斷掉;所以緣覺所用的方法比聲聞要巧妙。十二因緣裡面有因有果,果上不能了斷,一定要從因緣裡面斷。十二因緣講三世因果,過去、未來的因果我們沒法子斷,我們不能回到過去,能斷的范圍只有現在的因果。現在果不能斷,現在的因緣只有三條:「愛、取、有」,這三條斷一條就證辟支佛,就成功了。如果是修學大乘法門,淨土念佛是大乘法,能斷一條,馬上就證得一心不亂,成就念佛三昧。我們能不能在一切法裡把愛心斷掉?這個愛是貪愛,這一個字就是見思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一個愛字代表這些,把愛斷掉得事一心不亂。事一心就是斷見思煩惱,理一心是分破無明。
十二因緣有「流轉」、「還滅」二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互為因果;無明是因,行就是果;行是因,識是果;識是因,名色是果。到末後,老死是因,無明是果,它又轉回來,永遠是循環的。按照順序去「流轉」,這就是六道輪回;如果顛倒過來,稱為「還滅」門。為什麽有老死?因為有生;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沒有「有」,就沒有生;沒有取,就沒有「有」,沒有愛,就沒有「取」。這裡面斷一條就全斷,三界系縛就得到解脫。「流轉生死門」,相當於四谛的「苦集二谛」;「還滅涅盤門」,相當於「滅道二谛」。
丙、三界迷谛
這一段是附注。「三界迷谛」: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谛就是四谛—苦集滅道;世出世間的因果,我們統統都迷了。迷了之後才「起見惑」,有八十八使;「起思惑」,就是錯誤的思想,有八十一品。見思煩惱變現出六道生死輪回,因為有惑,惑是迷惑,迷惑以後就妄動,妄動就是造作,造作就結業,業力變現出六道的果報。「身心酬業」,這個話說得非常的真實。真正明了了,我們在這一生際遇當中要像大修行人,他們對人生的態度無不是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縱然受苦也甘心樂於接受,不會打妄想去換個境界,想去找一個地方擺脫掉,不做如是想。為什麽?擺脫不掉。有這個業,怎麽能擺脫掉?譬如欠人家錢,想躲一躲不還債,那不行;現在不還,將來還是要還,沒法子!那乾脆還清好了,還清就自在,所以不逃避,願意受。受裡面,改造他的業,斷惡修善,在業因上下手,這樣確實能夠改變果報,這是有智慧的人所做的。
「斷盡證果」:不斷盡不能證果,一定要斷盡才能證果;八十八使、八十一品,一品都不能留。而斷的順序一定是先斷見惑八十八使,八十八使見惑斷盡,小乘就證初果。能把八十八使見惑斷盡就得保障,雖然不出三界,在六道輪回裡,決定不墮三惡道。所以小乘證得須陀洹之後,在六道裡面只有人天兩道,不會墮三惡道,而且從此以後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一定證阿羅漢果。有許多學佛同修常常來問:菩薩五十一個位次,我們現在能不能算初信?五十一個等級,我們算一年級行不行?給諸位說,不夠資格。見惑八十八使斷盡算一年級,標准從這邊算起,這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圓教七信位的菩薩相當於阿羅漢,因為思惑也斷盡。天台四教儀、賢首五教儀都說得很詳細。
「聲聞斷事,緣覺斷習」:習是習氣。習氣很難講,古人常常用酒瓶來作比喻。把酒瓶裡的酒倒掉,倒得很乾淨,裡面也洗得很乾淨、擦得很乾淨,確實沒有酒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就叫習氣。阿羅漢見思煩惱確實斷盡,但還有習氣在。緣覺的功夫比阿羅漢高,連習氣都沒有,都斷掉。
第十二講 六度萬行
甲、六度
這一講是大乘佛法。大乘包括的范圍非常廣大,歸納修學的綱領就是「六度」。為什麽要歸納這六條?實在說,所謂佛法是建立在相對的基礎上,也就是眾生有病,佛法就好比是藥物一樣,眾生沒有病,也就沒有佛法,因此,「法」不可以執著。《金剛經》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有病的時候,需要這個法;病好了,這個法也不能要。
在這一表裡面,先來看看我們有些什麽病?這一定要搞清楚。第一是貪病,「貪悭」,這是病根,可以說無量無邊的煩惱業障、生死輪回,都是從它而來的;包括後面的惡業、瞋恚,乃至愚癡,都離不開貪悭。因為它是一切病的根本,所以菩薩修學是從根本來拔除,得用個方法來對治它。我們曉得這個病的嚴重,就要認識對治的方法,而且要有效的運用方法來對治這個毛病。「貪」是貪求,凡夫欲望沒有止境,不但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而無厭,連三界之外的佛法也貪圖。佛法,斷掉貪心才能得到;用貪心來貪求佛法,結果是增長煩惱,不會得到的。所以學佛要去貪心,不能用貪心來學,不可以用貪心來求。悭吝與貪可以說是同類的,已經得到的不能放下,叫做「悭」;這都是我們的病根,佛法處處教我們看破、放下。什麽叫做迷?什麽叫做悟?所謂迷,不知道貪悭是病,認為是應該的,是一樁好事情,這就是迷惑。覺悟了,知道它是病根,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苦難,如果真正從心地裡面把悭貪拔除,就成佛。無量的煩惱可以歸納為一百零八類,百八煩惱;《百法明門論》再歸納為二十六種,二十六種再歸納就是六個根本煩惱。六個如果你還嫌多,還可以歸納為貪瞋癡三毒煩惱。因為有這三毒,心裡頭有毒素,果報就是生死輪回。三毒煩惱,哪一個最嚴重?如果再把它歸納成一個,就是悭貪。所以菩薩行法把布施列在第一條,布施是對付悭貪的。
「布施」有三大類。第一、「財物」布施:財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如金錢、物品等。內財是身體,譬如當義工,以勞力、智慧、技能,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有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別人有需求,能捨,能夠供養別人,能夠贈與別人,心地清淨無有貪念。布施就是捨、就是放下;能捨,你就得清涼、自在,就開智慧。第二、「諸法」布施:諸法包括世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自己知道的樂於教導別人,稱為諸法布施。你所懂得的,有人來向你請教,盡心盡力把你所知道的都教給他,不吝法。你知道十分,只教他三分,他所懂得的永遠不能超過你,這是吝法,悭貪心沒有斷。第三、「無畏布施」:眾生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畏懼,你能夠幫助他,使他遠離恐怖,身心得到安穩,稱為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如果沒有把悭貪心斷掉,這個布施不能稱為波羅蜜,只是布施而已。修這三種布施得福報。財物布施所得的果報是財物不缺乏;以錢財布施,得大富。世間富貴之人從哪兒來的?修財布施而來的。法布施得的果報是聰明智慧;世間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報,因為過去生中修的法布施不一樣。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果報。吝財得貧窮的果報;吝法得愚癡的果報;不能行無畏布施,身體多病,壽命不長。
布施涵蓋了一切佛法,佛陀教人不外乎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修學的不超越這三大類,能夠以清淨心、真誠心,服務一切眾生、服務社會、服務人民,而不求利益,這是布施。佛菩薩能施,因為知道身心世界無所有、不可得。世間人不肯布施,以為身心世界是真有,在這裡面貪而無厭、患得患失;只知道為自己,不曉得為眾生。
修布施的功德,略舉兩種:第一種「除怨」;第二種「不乏」,財物、諸法、身心健康長壽,樣樣都具足,不會缺乏。除怨也非常重要,世間人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你家裡發大財,為富不仁,不能夠幫助別人、救濟別人,你這一條街的鄰裡鄉黨對你都怨恨。你家裡遭小偷,人家看到小偷去偷也不會報警察,偷得好:他家裡有東西,多偷他一點。你家房子要被火燒了,人家也不會來救,燒得好。你要是有財富,常常布施別人,常常救濟別人,大家對你不但不怨恨,而且尊敬你。為什麽?因為你發大財,大家都有好處;你肯周濟這些鄰裡鄉黨,多做這些慈善福利事業。布施所得到的功德利益還不只這些,前面兩條都是講世間的利益,不是講佛法;佛法的目的是除障,是「去障」,不在乎除怨、不乏。如果目的是施一得萬報,這是世間的果報,不能超越三界,不是得到究竟的功德利益。如果想超三界、了生死、明心見性,要除障。學佛的人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斷悭貪之心,財布施決不是求財富,法布施決不是求智慧?無畏布施也不求健康長壽,求去除自己的病根。如果目標在這上面,這就是布施波羅蜜,才算是六度,度越悭貪煩惱。所以我們一定要懂這個意思,決不能夠停止在除怨、不乏,那是得世間果報,不能超越三界。世間果報享完還是要墮落,因為世間福報是享得盡,世間法是無常的,不是永恆的,我們一定要覺悟到。
「持戒」:持戒對治「惡業」。凡夫起心動念、一切的造作,無不是惡業。前面說過,起心動念無不是業。業裡面尤其可怕的是惡業,惡業的果報在三惡道。我們不想得三惡道的果報,一定要把惡業斷除;不造惡業,當然就不墮惡道。除惡業用什麽方法?持戒。持是保持不失,戒是戒律;戒律是善業,是惡業的反面。戒律也歸納為三大類:第一、「律儀」戒:律,有條文規定,像法律一樣,譬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都有條文;儀是講威儀、儀態。戒律裡面關於威儀的地方非常之多,威儀就是小節;連小節都不犯,這叫不犯威儀。也就是說,禮節、規律是在生活當中要遵守的。第二、「善法」戒:一切善法,對自己身心有利益的,可以增長善根的,雖然戒律裡沒有,我們要遵守,也算是持戒。第三、「益眾」戒:對於自己身心沒有好處,可是對於眾生有好處,是利益眾生的,菩薩也應該捨己為人;這是屬於菩薩戒,菩薩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持戒的功德是「清涼」、「解脫」。能持戒的人,心地清涼、煩惱少。解脫是自在,戒律清淨,就得自在。由此可知,戒律不是約束人,而是真正教我們得到自由自在,把我們一切無明、煩惱除掉。
「忍辱」:忍辱對治瞋恚。「瞋恚」:在三毒裡面這是非常重的一種煩惱,果報也非常可怕,悭貪是餓鬼道的業因,瞋恚是地獄道的業因。佛法常講「火燒功德林」,這個火就是瞋恚之火,功德指定慧;一發脾氣,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定慧都燒掉;福德是燒不掉的,功德燒掉了。功德能斷煩惱、能破無明,如果瞋心不斷,我們煩惱、無明一定會增長。為了要拔除這個病根,菩薩修忍辱波羅蜜。六度裡面只講忍,辱是翻譯經典的大德加上去的。中國人很有耐心,能忍;可是有一樁事情不能忍,「辱」不能忍。「士可殺,不可辱」,殺頭可以忍,沒有關系,侮辱不能忍。中國人自古以來把辱看得很重,翻經的祖師大德認為辱都能忍,還有什麽不能忍?忍加上辱,這是專門對中國人說;能忍辱,那就無有一法不能忍。忍要有智慧,而不是強忍。忍辱,不把需要忍受的放在心裡,忍辱波羅蜜就廣大而無有邊際,都把它化成智慧,都把它變成禅定。
忍辱,分為三大類:第一、「人害」:別人想盡方法障礙你、傷害你,你要能忍,一定要明了這裡面的道理。那個人為什麽障礙我、傷害我?他為什麽不障礙別人、傷害別人?佛門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他傷害你是果報,果之前一定有因;如果真正覺悟到這樣,我們忍受可以做還債想,這一筆債務還了,再也沒事了。菩薩在世間是個覺悟的人,菩薩會不會受到傷害?會。躲不躲避?不躲避,他知道這個債一定要還,躲不過的。安世高在中國還了兩次命債,《高僧傳》記載得很清楚,他有神通、有他心通,有能力躲過,不跟冤家債主見面就行,害不了他。但是,他還故意到那個地方去被他打死,還了命債。以後再投胎到人間,再去跟他見面,變成好朋友,冤債解除。這不是凡人能做得到的。凡人迷惑顛倒,於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覺悟的人,樣樣事情都給你了斷,絕對沒有報復的念頭。《金剛經》有一段忍辱仙人的故事,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體,那是一種凌遲處死,拿刀一刀一刀慢慢割,這種刑罰非常殘酷,受刑的人非常痛苦;這是「人害」,這位菩薩能受得了,沒有瞋恨心,所以忍辱波羅蜜圓滿。你們發心修菩薩道,一定有這一天;就好像你讀書,必定要經過考試,考試滿分,忍辱波羅蜜圓滿了。人家無緣無故的對付我們、傷害我們,都沒有瞋恚的心,這是圓滿的忍辱波羅蜜。別人對你一點點傷害,你都受不了,你還學什麽菩薩道?
第二、「世苦」:世間的苦難要能忍受。饑寒之苦,物質環境上缺乏之苦,都要能忍受。這也是屬於自己的業力,譬如財物缺乏,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今天得的果報樣樣缺乏,是因果相應,我今天受這個貧窮也是應該的;看到別人富足,前生修財布施,他得財富,他今天享受是應該的。覺悟的人不怨天不尤人,曉得因果相應。如果想改善自己的環境,就修因,不必去羨慕別人。我們要想得財用,多多修財布施,財用決定不缺乏。沒有修布施,這一生許許多多的欠缺一定要能夠忍受。
第三、「修法」:佛法的修學要能忍耐。佛法的修學要無量劫的時間才能成就,你要有耐心,沒有耐心就不能成就。忍辱仙人專修忍辱波羅蜜,修五百世;以中國人算法,一世三十年,修五百世,這個時間相當長,才能把忍辱波羅蜜修圓滿。所以我們修學要有耐心、要有恆心,锲而不捨才能有成就。大多數的人退墮,都是因為沒有耐心。古人親近一個老師,至少都在十年以上。《高僧傳》裡,親近一個善知識二十年、三十年的很多。師友具足,同學互相切磋,老師指路,才能成就。修法要有耐心,無論行門、解門,都要有相當的耐心。像江味農居士、周止庵居士,一生在一部經上用四十年的時間,不簡單,所以人家的成就不是偶然得來的。任何人有這樣的毅力、耐心,都會有成就。古人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耐心、有忍辱的心,就會成就。
忍辱的功德:第一、「不失」:《金剛經》雖然講六度,特別強調布施、忍辱,布施是能修功德,忍辱是能保持功德,不會讓它失掉。第二、「成就」:保持就能成就,世出世間法都能成就。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要靠耐心,要能夠忍耐,無論做什麽事情,不要沖動,要緩慢,循序漸進,才能成就。現代人急躁,什麽事都要快速,弊病很多。忍辱是除「瞋恚」障,能夠做到除障,忍辱波羅蜜就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道的人,修忍辱度,度瞋恚這個障礙。
「精進」:精是得其精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天天求進步,儒家講日新又新,佛法講精進,永遠進步。精進也分為三類。第一、「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古代打仗,士兵披盔甲沖鋒陷陣,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也是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沒有畏懼,向前精進。如果自己肯努力,什麽樣的障礙都障礙不住我們。什麽東西能障礙自己?懈怠懶惰障礙了自己,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就怕自己懈怠放逸,那就沒有法子。第二、「攝善」精進:這是講精進法的內涵。我們的精進,要向一切善法去追求、去努力,千萬不要向惡法精進,那就壞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佛教導我們的精進法。第三、「利樂」精進:於一切眾生有利益,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諸位要曉得,令一切眾生真正得到福利安樂,就是佛法,這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安樂。我們自己要努力修學,要把佛法發揚光大,介紹給一切眾生,幫助他修學,這是精進波羅蜜。
精進的功德是「增善」、「不退」。增長一切善法,使不退轉,這是我們現前得到的利益。能增善、能不退轉,「懈怠」的毛病自然就斷掉。懈怠懶惰是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可以說是先天的煩惱,不是後天學來的。這個煩惱非常的嚴重,使我們世出世間法的修學都不能成就,都不能夠圓滿,所以這個毛病一定要想方法來對治克服;能克服,一定能成就。但是用什麽方式克服,每一個人並不一定,自己要曉得這個病,要知道選擇某一種方式把這個病克服。我是用上台講經的方法,對治懈怠。因為剛上台講經時,講一個小時,差不多要准備二、三十個小時,沒有那麽多鐘點認真去准備,下不了台;一個星期講一次、兩次,一點都不敢懈怠。所以懈怠是嚴重的障礙,自己一定要想方法對治。
「禅定」: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關鍵、樞紐。前面四種都是為修禅定做前方便。你放不下,不能得定,你有惡業、不能忍辱、懈怠懶惰,也不能得定,可見得前面所修都是為禅定做預備功夫,禅定才是真正主要的修學。首先要懂得禅與定的定義,「禅」這個字是梵文音譯,「定」是中國字,定的意思與印度禅那的含義很接近,所以古人翻譯就把這兩個字合起來,這種翻譯法稱為梵華合譯。禅的意思是不著相,《金剛經》所講「不取於相」,這是禅;「如如不動」,這是定。禅定並不是天天盤腿面壁打坐,那是坐禅;禅定范圍廣大,這不過是修學禅定的第一種而已。這一種便利於初學,但是初學者心很散亂,叫他坐在那裡身不動,心在動、打妄想,還是不行,那沒有用處。禅定著重心不動,身要動;身是一部機器,機器不動就不能發揮它的功能,所以機器一定要運作,身要動;心不能動,因為心本來不是動的,心是非有非無。佛法常用圓(法輪)來表法。圓周要動,圓周不動的話,圓就不起作用,我們今天一切的文明,可以說都是圓帶動的;但是圓心動不動?心不動。所以禅定著重在心不動,身要動。
六祖大師在黃梅八個月,他修的禅定就是這種功夫。黃梅那時住一、兩千人,他每天替常住工作,舂米劈柴,身一天到晚要動,沒有休息,心不動。他在黃梅八個月是真正在那裡修禅定,所以五祖把法傳給他,而不傳給天天在禅堂裡頭面壁,一坐好幾天都不動的、不倒單的。《六祖壇經》實在了不起,這本書是中國人自己說的,不是從印度經典裡面翻譯過來的,它的內容幾乎是包括全部佛教的原理原則,把一部《壇經》念通,所有大小乘法全部都通達,這是非常好的書,是我們中國的國寶。希望諸位認真去學習、體會,知道什麽叫做禅;禅應用在生活上,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沒有一樣不是禅。表現在藝術上,像中國的繪畫、書法、雕刻、美術,都帶有非常濃厚的禅家色彩,這就是禅的藝術化、禅的生活化,使我們整個生命都變成禅定。從禅定裡透出的智慧稱為般若智慧,是真正的智慧,不是從心意識裡,不是從分別執著、思惟想像裡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自然顯現出來的。
禅分三大類。第一、「世間禅定」:指四禅八定。這一種禅定修成之後果報在四禅天、四空天,色界、無色界,三界裡面最為殊勝。第二、「出世間禅定」:佛學名詞稱為九次第定,就是第九定。前面八定是世間的,色界有四種禅定,無色界有四種禅定,一共是八種,禅定功夫有淺深不一樣。定功更深,再往上超越,就是第九定,第九定是屬於出世間的,超越三界六道。第九定指小乘的阿羅漢,阿羅漢與辟支佛所修的是出世間的禅定,乃至於諸菩薩們所修也是出世間的禅定,都超越了世間。第三、「上上禅定」:是諸佛與大菩薩們所修。如果將范圍擴大來說,凡是能見性的禅定都可以稱為上上禅,六祖大師所修所傳的就是上上禅定。唯有上上禅才能明心見性,出世間的禅定雖然能夠超越生死輪回,不能見性,所以一定要修上上禅。上上禅的原理原則都在《壇經》裡面。
禅定的功德是「靜慮」,靜慮是我們現前就能得到的好處,身心清淨;慮,頭腦清楚,不迷惑顛倒。心清淨、頭腦清楚,這是禅定的好處。它能成就一切世出世間法,對你的學業、事業,都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是禅的生活化。更殊勝的功德是「見性」,明心見性。禅定是佛法修學的重心,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修禅定,不修禅定不能稱為解脫門,不修禅定不能見性。為什麽有這麽多法門?法門是方法、手段;修禅定有無量無邊的方法,並不只有盤腿面壁,盤腿面壁是無量無邊的方法裡的一種。念佛也是禅定,一心不亂就是禅定,事一心不亂就是出世間的禅定,理一心不亂就是上上禅定;用念佛的方法來達到,所以念佛也是坐禅。坐禅,《壇經》說:心不動,名為坐;心不執著,名為禅。除障—「散亂」:散亂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這是障礙。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智慧不能現前,這也是大病,要用禅定的方法來斷除。
「般若」:這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禅定是手段,前面四條乃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禅定,因定開慧。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決定沒有智慧。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方便」。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
般若的功德是「大覺」,大覺就是成佛,圓滿徹底的覺悟。自覺之後一定要「度他」,要幫助別人覺悟。去障—「愚癡」。愚癡就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成了佛,連等覺菩薩也能度,度生圓滿;九法界有情眾生,他都有能力教化,而沒有障礙。
六度,如果不能除障,就不叫做「度」,那是修六種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統統是福報。如果能除貪悭、惡業、瞋恚、懈怠、散亂、愚癡,這才叫做六度、六波羅蜜。儒家三達德:大智、大仁、大勇,與佛法講的六波羅蜜非常接近。布施、持戒是大仁;布施是能夠推己及人,持戒能夠令一切眾生歡喜,對你不恐怖、不會害怕,因為持戒的人不會傷害任何人。忍辱、精進是大勇,禅定、般若是大智,豈不是智仁勇三達德具足!這是菩薩修學的綱領,可見得佛法沒到中國來之前,儒家所修學的接近大乘教義。
乙、萬行
六度展開就叫萬行。行,是動詞。萬行就是無量無邊的行門,修行的方法。無量無邊的行門,用四弘誓願全部把它歸納。四弘誓願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條,這是真正的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度就是幫助、服務,服務社會、服務眾生。這是大乘佛法的本願,我們要利益一切眾生;其余的三願是為了圓滿第一願。你要度一切眾生,你自己一定要成就德行,一定要斷煩惱;如果你不斷煩惱,你去度眾生,恐怕會被眾生度去。我們為什麽要斷煩惱?是為了要救度一切眾生,才斷煩惱。斷煩惱是修德,是德育;學法門是智育,是求學問。斷煩惱是品德的修養,學法門是智慧、學術的修養。這種努力精進為誰?不是為自己,是為了一切眾生。看到一切苦難的眾生,我們要去幫助他、援助他;自己沒有高尚的品德、深廣的學術,你拿什麽去幫助人?菩薩一切的修學不為自己,而是為一切眾生。你們要問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唯有菩薩,生命才真正有意義,他為一切苦難的眾生而為,為一切苦難的眾生不休息,絕非自私自利。為一切苦難的眾生,自己修布施、持戒、忍辱,斷煩惱,為一切眾生學無量法門。所以第二條「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條「法門無量誓願學」,都不是為自己。末後一條,那是積極到了盡頭,「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什麽成佛道?因為還要度等覺菩薩,還要幫他的忙,你要是不成無上佛道,等覺菩薩也是眾生,他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這忙幫不上,你度眾生的願就不圓滿。由此可知,四弘誓願實際上是一願,為了完成度眾生的大願,才有後面的三願;先成就自己,再幫助別人。
「此名四弘誓願,然能行此四句,萬行可謂盡包,枚舉不勝其煩。」能夠把這四句的意思明了,真正努力去做到,菩薩的行願全都包括在其中。所以學佛先要發大願,沒有大願怎麽會有大行?沒有大願怎麽會有真精進?所以大行、大精進,都是以大願為基礎。這是把大乘佛法—「菩薩乘」簡單的介紹出來。
第十、十一、十二這三講,是佛法一般的綱領,所謂是通途法門;第十三講表介紹特別的法門。特別法門跟普通法門究竟有哪些不一樣?特別在什麽地方?這是我們要留意的。通途法門,一生要成就確實不容易;但是我們在佛法上要獲得真正的成就,特別法門可以幫得上忙。佛法要專攻,才能成就。
第十三講 行門中一特別捷徑
捷徑就是近路,成佛最近的一條道路。近路,實在講它是大乘法,大乘比小乘要快得多。在大乘法裡,禅是捷徑,比禅還要近、還要穩當,那就是念佛法門這一條路。在這一條路裡修成就的人非常多,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看過很多,近代學佛人往生的例子也不少,可見得這個法門實在可靠。不但歷代祖師弘揚,當年佛陀在世也特別稱贊這個法門。佛的父親淨飯王,以及他的家族許許多多人,都是修西方淨土,這些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甲、學者感想
「欣羨理論」:一般的學者接觸到佛法之後,對於佛法的道理都生起羨慕的心。「解說周詳」:佛法經典非常的豐富,博大精深,在理論上、在事相上,解說周詳。「方法精細」:修證的方法非常精細,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多趨佛學」:不但是在宗教界裡,學術界也非常向往學習佛法。多數人把它當作一種學術來研究,這一條路在世間法裡面也能有一些成就,但是對於自己生死大事疏忽了。實在講,真正能覺悟到自己生死大事的人太少太少,這個事情是疏忽了。疏忽之後,真是苦,這種苦頭沒有見到、沒有嘗試到,無法去想像、無法去體會,可是這些苦難就在眼前,佛觀察一切眾生愚迷顛倒,稱之為可憐憫者。要想離苦得樂,唯有自覺。佛菩薩在旁邊幫助我們覺悟,如果自己不覺悟,佛菩薩也幫不上忙,也無可奈何!
「畏視實行」:講到修行,產生畏懼。「斷惑難」:惑是迷惑、見思煩惱。佛曾經有個比喻,「四十截流」,流就是瀑布,譬如有四十裡寬的瀑布,你能一下子把它阻擋住,使這個水不流,諸位想想這是要多大的力量?比喻斷惑真難!「時間長」: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之後,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能把思惑斷盡,時間實在是長。「三僧只劫」:中國人算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以兆做為單位,上面是一千,底下有八個萬,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這是一個阿僧只。劫,是時間單位,大約是一千六百多萬年。還要乘三倍,三個阿僧只劫,這個數目字確實是天文數字。要圓滿佛果,須經歷三大阿僧只劫,時間太長了。「嘗疏學佛」:疏忽修行。在佛學學術上去鑽研,疏忽修行,這種修學法「等於說食數寶」。肚子餓了,說這個菜不錯,那個菜也不錯,說了半天,肚子還是空空的,這是說食;數寶,就像銀行出納,一天到晚數鈔票,都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我們學佛最怕走上這個道路,說食數寶,與自己生死毫不相關。學佛一定要斷煩惱、要轉識成智,這才是功夫,才有效果,才有成績可言。煩惱不斷就是說食數寶。
每一個人都想有成就,而許多法門確實有它的困難處,不適合我們現前來修學,所以佛開的法門這麽多,就是便利我們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方法來修學,這種方法能夠幫助自己斷煩惱,幫助自己得到清淨心。在一切法門裡,佛指給我們大方向: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換句話說,修戒律、禅定、淨土都能成就;像法時期,戒律成就很難,禅定可以成就,淨土可以成就;末法時期,只有淨土才能成就。而在淨土裡,真正能成就的是「帶業往生」,這是非常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學佛不能好高骛遠、不能好奇骛怪,一定要老老實實的修學、用功夫。特別法門就是特別介紹末法時期的淨成就,這是一個特別的捷徑。
乙、門余大道淨業
這一段介紹念佛法門的內容。「門余大道淨業」:門就是指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之外有一個特別法門;大道就是成佛之道,就是淨土淨業法門。這個法門又稱為二力法門,有「佛力」、有「自力」。除淨土法門之外,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靠自己,才能成就;但是淨土法門固然靠自己非常重要,佛也幫上忙。
「佛力」:佛幫什麽忙?「示現佛國,宏願接引」:你的煩惱習氣沒斷,是個凡夫,娑婆世界環境不好,你沒有辦法修學,不能成就;佛創造一個好環境,供給你修學。你在家裡讀書很難成就,佛辦這個學校可以幫助你,那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有這麽好的所在,佛很慈悲,歡迎你去。可是怎麽去法?這個世界不在我們地球上,距離我們娑婆世界甚遠,你找也找不到,在你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你,不需要找,佛來帶你一道去;佛力幫忙就是幫這個。這種忙,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沒有。佛力幫忙,這對於我們來講實在是便利太多太多,我們今天修行的目的不必用在斷惑上,只用在求往生就行了。可是求往生與斷惑也有分不開的關系,能夠斷惑當然更好,品位更高;不能斷惑,能夠把煩惱壓住、控制住,不讓它起現行,就可以往生,品位雖然低一點,佛國是到達了。一到達,所得的利益、所得的好處,實在是不可思議;《彌陀經疏鈔演義》、《彌陀經要解》,都說得非常詳細。
「自力」:我們要具備些什麽條件?這裡給我們提了三條綱領,是我們自己在這一生可以辦得到的。第一、「方便伏惑」:伏惑,伏住煩惱,這是必要的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佛號念得再多也不行,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麽?雖然念佛號,不能伏煩惱。第二、「帶業往生」:帶業習種子,不帶現行;你煩惱沒斷,能夠伏住,這樣可以往生。如果煩惱還在,念念當中都有煩惱,這不行,沒法子往生。煩惱的根沒有斷,決定不起現行,這個也很難體會,譬如我們有貪心,貪有貪的種子,貪心起來的時候是現行,貪心不起來,種子在,貪心沒斷。帶業是帶種子、帶習氣,絕不帶現行。所以我們平常在生活裡就要注意,不讓煩惱起現行;煩惱就是七情五欲,常常在心裡起這些念頭,佛號念得再多都是枉然。佛號如何變成功夫?就是能夠把煩惱壓下去。煩惱才起來,一句阿彌陀佛就把它換過來,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把煩惱壓下去。煩惱起來只有第一念,第二念就變成佛號,第一念是煩惱,第二念佛號把煩惱壓下去,這叫做念佛人。遇到順境起了貪心,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貪心不起;遇到逆境起了瞋恚心,瞋恚念頭才起,第二念佛號就把它壓下去,有這種本事才能帶業往生。初學的時候,不太容易壓得住,這個方法用久、用熟,才能控制煩惱。念頭一起來,立刻就警覺,這一句佛號就是警覺。確確實實能把妄想、妄念控制住,完全控制住就是功夫成片,這就是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功夫好,能夠把煩惱念斷,連習氣種子也沒有,這就是念佛三昧,就是禅定;得到定,這個定能夠斷煩惱,斷煩惱就是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余土。假如功夫更高,從定中開智慧,智慧可以破無明,無明破了,這是理一心不亂,自己成為法身大士,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與《華嚴經》的境界完全相同,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別教是地上菩薩,也就是禅家所講見性成佛。到這樣的境界,一句佛號,念佛的方法可以成就。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是理一心不亂、明心見性;只用這一句佛號,不用任何法門,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從伏煩惱到明心見性,就是這一個方法。所以這是在法門裡面,最為殊勝、最特別的一個法門。第三、「當生成就」:這個法門是當生成就的佛法。這是講自力,自己具備這個條件,佛力才幫得上忙,才能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下面三句說出這個法門殊勝的功德利益。第一、「超出三界輪回」:出三界非常之難,通途法門講,見思煩惱不斷,沒有辦法出三界。淨土法門真是特別,見思煩惱沒斷,能出三界。為什麽?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進來帶你出去。第二、「了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六道裡的生死輪回,從此以後永遠擺脫六道生死輪回。第三、「皆不退多補處」:這是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絕不退轉;生到西方之後,功夫每天進步,不會退步。而且到了西方之後,「多補處」,這是說環境好。不像我們現前這個環境,多半的人都是迷惑顛倒,我們不知不覺要受影響;還有邪知邪見,對我們多少都會有障礙,使我們猶豫不決、無所適從,這是我們眼前修學環境上所遇到的困難,不曉得學哪個法門好。西方極樂世界則不然,所見到的、所聽到的,多半都是補處菩薩、等覺菩薩,程度跟佛沒有兩樣;無量無邊的佛來教化,這個福報太大了。補處佛的德行、知見,統統都圓滿,跟佛沒有兩樣,只是不在佛的地位上,除這個之外,與佛沒有兩樣。這是福報真正大,這麽好的修學環境,你要是不曉得選擇,自己要去吃苦頭、要去苦修,想達到這個境界太難太難了!這是給你介紹這個特別殊勝法門。
丙、方法略舉
這一段依經典告訴你修學的方法,這就是《彌陀經》裡面最重要的內容。《彌陀經》正宗分裡分為三大段,就是「信、願、行」。《彌陀經》經文雖然不長,義蘊非常豐富,決不是淺學人能夠看得到的,一定要依靠再來人、古大德幫助我們,請他們來作導游,給我們解釋說明,我們才曉得經典裡面所蘊藏豐富的意思。全經的綱領,首先是教你要建立信心。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列舉六條綱領:第一、「信自」,信自己、信自力;第二、「信他」,信佛力;第三、「信事」;第四、「信理」;第五、「信因」;第六「信果」。每一條都說得非常詳細。
信—「如聖言量、真實不虛」:佛說的話是聖言量,不會欺騙我們。要相信西方極樂世界實實在在有,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有許多優點是我們這個地方所沒有的。修學這個法門,一定要下決心把這個世間捨掉,如果還留戀這個世間,決定不能往生。這個世間什麽東西都要放下,有一絲毫的留戀都不能成功,你就去不了!
願—「專修往生、乘願再來」:娑婆世界,我們在這裡的時間久了,與這裡的眾生都建立許多密切的關系,生生世世互為眷屬,有很深的感情,現在要把這個感情一刀兩斷才能往生。往生並不是不顧他們,到西方成了佛,再來才有本事度這些眾生,才能幫他忙。四弘誓願裡講斷煩惱、學法門,在我們這個世間辦不到,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再告訴諸位,學其他的法門實在是不聰明,為什麽?不管你學哪個法門,到最後還是拐彎抹角,還是要轉到西方極樂世界,走很多冤枉路。為什麽?不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學其他法門,可以成正覺,可以成正等正覺,但是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要想成無上正等正覺,非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可。修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到最後還是要到西方淨土,豈不是繞了好多圈,走了很多冤枉路?為什麽不直接去淨土?這一個事實我們在《華嚴經》裡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學的法門不一樣,那就是說學的是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到最後講到無上正等正覺,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說明無上正等正覺,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完成,可見得這個法門的殊勝。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本《彌陀經》,《彌陀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精華綱要;《華嚴》到最後導歸極樂,就是歸到《彌陀經》;《彌陀經》可以說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總結論、最後的歸宿。所以要發願求生淨土,乘願再來,千萬不要捨不得娑婆世界,那就壞了,永遠不能成就。
有信有願還要有行。「行」就是修行,一定要修正自己的行為,符合西方極樂世界的標准;換句話說,取得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格,要符合它的德行標准。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作惡,都是善人,而且是上善之人;上善之人心裡不會有惡念。心裡還有殺盜YIN妄,還有貪瞋癡慢,這個人是惡人,不是善人。表面上裝善也不行,去不了。李老師常說,台中蓮社二十多萬同修,能往生也不過四、五個而已,原因是不夠標准。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心裡貪瞋癡慢、殺盜YIN妄沒斷,不是善人。極樂世界,善人才能去,所以一定要斷惡修善。
修行有正助雙修。「正行」是「持佛名號」:二六時中這一句阿彌陀佛不能間斷,用這個方法達到「一心不亂」。「助修」是「止惡修善」:要持戒,持戒的意義是斷惡修善,達到「心不顛倒」的目標。
功夫上的要求,每一聲佛號都要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是修淨土的三資糧,資助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號裡真正具足信、願、行,你的心一定是清淨的,決定是上善之心,不會有一個惡念,自然就能與西方淨土相應。至於念法,念六個字、念四個字都可以;大聲念、小聲念,出聲念或者是默念,隨自己方便,你覺得哪一種念法念得很得力、很相應,就可以用那一種方法念,沒有一定的。有人佛號念得很快,有人念得很慢,能念到一心不亂就是好的念法。不管你用什麽方法,能念到心地清淨就好。真正念佛的人,佛像就供一尊—阿彌陀佛。為什麽?求一心不亂。經本就一本《彌陀經》或《無量壽經》,專一;其他的什麽都不要。古來大德,專修淨土都是如此。印光大師,他的房間裡面,就是一尊佛像、一個香爐、一本經書、一個蒲團。除此之外,一個「死」字掛在旁邊,一天到晚看到,我快要死了,趕緊念佛,所以功夫能成就。印光大師是我們的榜樣。蓮池大師說:三藏十二部,讓給他們去悟;八萬四千法門,饒與別人行。你們去行去,我是專門念佛;搞別的法門,一定耽誤自己。古德常講:「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所以,一句佛號念到底,什麽都不求,只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就行了!甚至於品位高下,統統不要管,不要去跟阿彌陀佛談條件,這樣才能夠成就,才能真正念到一心。
丁、事有特別
說明淨土法門的特殊。「設喻」:先從比喻上說,然後再做個比較;這個比喻是古德所說的。「如竹中蟲求出」:竹竿是一節一節的,裡面有一只小蟲,牠想出去。「他宗節節上穿」:八萬四千法門,其他的法門采取的方法,好比小蟲每一個節都咬破,一層一層往上穿,爬到頂端才能爬出去,費時間很長,要經過許許多多的難關。「淨宗從旁破出」:淨土法門,不是豎出,是橫超。豎出難,例如天道:六欲天、四禅天、四空天,要修十善業道、四無量心、四禅八定,才能去得了。天道尚且如此不容易,何況出世間聖道。可是淨土法門特別,橫超的法門,從旁破出,不從豎出。從旁破出,還有個比喻,此地省略了。這個小蟲在竹子裡向旁邊咬,竹子外面有塊大石頭,常常刮風,竹子在大石頭上磨,已經磨損得差不多,所以小蟲很容易咬破竹子,很短的時間就出去了;「風」與「石」比喻佛力加持。所以淨土法門比其他的法門,實實在在要快得多。
「比較」:其他法門與淨土法門做個比較。「他先解而後修」:不管是哪一個法門,首先要把它的理論、方法、境界完全明了,才能夠修行,所以它的順序是:信、解、行、證;如果不明了就去修行,統統是盲修瞎練,不會成就。「淨先修隨分解」:淨土法門是解行同時的;修就是念佛。解跟行是同時並進,一定要理解,解行相應,解行同時,這就容易了。「他如步淨如車」:其他的法門好比是步行,相當艱苦;淨土法門好比是坐車,舒舒服服、穩穩當當就到了。但是上車靠自力,上了車之後,那是佛力了。諸位要記住,我們現在修學,求佛接引這一段靠自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靠佛力加持,那個增上緣太好太好了。下面是難易比較。「難」—「萬中難得一」:其他的法門,一萬個人難得有一個人成就。「易」—「萬修萬人去」:淨土法門容易,永明延壽大師說,萬修萬人去。一定要如理如法修行,才是萬修萬人去。確實靠得往,穩當、快速,這是淨土法門殊勝之處。
第十四講 吾人應有之警覺
最後這一個講表是總結,勸勉諸位。「吾人應有之警覺」,真的要警覺,警覺就是善根、就是福德。今天在台灣,佛教的因緣不缺乏,缺乏的是善根、福德。如果真正有善根、福德,接觸這個因緣,這一生一定是圓滿成就。
甲、世法之相
「世法之相」:這是第一個要覺悟的。「器世間」是宇宙,「不住成住壞空」,「不止滄海桑田」;「萬法無常」。這是講我們的環境,我們要提高警覺。世界各國武器日新月異,天天研究發展,到最後必定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戰爭爆發,整個世界會毀滅,地球上的生物也永遠消滅,這是人類將來的結果,要警覺。學會淨土法門,將來第三次大戰爆發,他們毀滅,我到西方。一定要警覺,不警覺不得了。
「有情世間」:「不斷生住異滅」,「故有六道輪回」;「生死事大」。對於人事環境,對於自己本身,都要有大大的覺悟。覺悟了,要是沒有法子解決,只得聽天由命,這是痛苦、無可奈何的。在佛法裡確實有辦法解決,佛法的修學就是解決這個問題。而今天時間太迫切,除了念佛法門之外,用其他的方法來不及,而且不可靠,這個法門是最快速、最穩當的法門。不選擇這個法門,一定誤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乙、人身難得
這一段是佛在經典上勸勉我們的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最貴」:人身最可貴,因為容易修道。「易近道」,容易接近佛法,「容易覺悟」,「容易解脫」;所以六道裡面人身最可貴。「余」:其他的五道;「本」:我們現在的人道。「天耽樂忽解脫」:天上樂多苦少,把生死大事忘掉、疏忽了,這是富貴學道難。「修羅多瞋背道」:修羅瞋恚心太重,好勝心、嫉妒心、瞋恚心特別重,這三樣東西障道,所以他修道非常困難。我們自己是不是修羅?如果這三種心重,就是修羅。《楞嚴經》講,阿修羅四道都有,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裡有,只有地獄道沒有修羅。我們如果在一切順逆的境界裡面,沒有爭強好勝的心、沒有嫉妒的心、沒有瞋恚的心,決定不是修羅。「三途昏昧多苦」:地獄、餓鬼、畜生太苦,昏昧多苦,這也是修行的障礙。昏昧,不能辨別是非;多苦,苦障礙修行。人道的好處,「多苦易啟覺悟」,「小安能獲修道」。人道苦多樂少,能得小安穩、小康之家,這是可貴之處。人身不容易得,得人身就有解脫的機會。我們在六道裡,這一生好不容易得到人身,若不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超出三界輪回,得到等於沒有得,空來一場,太可惜!
「難得」:人身難得。為什麽難得?底下是佛在經上所說的比喻。「機緣喻」:機緣不容易。第一個比喻,「高山垂線穿鍼」:佛是講須彌穿鍼,須彌山是最高的山,從山上垂一條線下來,山下放一個繡花針,線一掉下來剛好就穿進針孔。你們想想,這個機會有幾成?這是說得人身的機會這樣渺茫,我們是須彌山那條線,恰巧就穿進人道這個針孔,真不容易。第二個比喻,「盲龜浮木伸頭」:瞎眼的烏龜在大海裡,大海裡有個木板,木板當中有個洞,木板在大海裡漂,瞎眼的烏龜頭一伸出來,剛好伸在木板洞裡;這個機會太難得,機緣不容易。佛說的話是聖言量,我們要相信,佛不會欺騙我們的。《金剛經》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诳語者。」我們一定要相信佛所說的,人身不容易得來。在六道裡,神識投到人道確實不容易。
「量數喻」:從數量上比喻。「爪土及大地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只樹給孤獨園,只園精捨蓋房子有建築工程,佛帶弟子們去看,佛在地上抓了一把土然後撒掉,指甲上還有一點。佛一個動作、一個表示,他的學生們都會問:老師您這是什麽意思?因為佛沒有戲論,不會開玩笑,一舉一動都是給人啟示的。佛反過來問學生:「我指甲上的土多,還是地上土多?」這還用得著問嗎?當然是地上的土多。佛說:「我們現在世的人,死了以後來生再得人身,數量就像我指甲上的土;死了以後不能得人身,像大地之土。」人身難得,一生嚴持五戒十善,來生才能保住人身。我們有沒有做到?五戒力量薄弱,來生得人身的機會就很渺茫,所以大多數的人,來生都到三惡道去。貪心重的到餓鬼道;瞋恚心重的到地獄道;愚癡重的,迷迷糊糊、是非黑白顛倒、邪正分不清的,到畜生道。貪瞋癡三毒煩惱是三惡道的業因,所以佛教導我們一定要斷貪瞋癡。為什麽?不墮三惡道。佛菩薩苦口婆心都是為我們好,我們沒法子報答,他也不需要我們報答。這是數量上的比喻,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一個明眼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現前這些大眾,都看得清清楚楚;哪一個人往佛道上走,將來會成佛;哪一個人往地獄道走,將來會下地獄,現在雖然還沒去,已在地獄報名注冊;哪一個人走餓鬼道,哪一個人走畜生道,清清楚楚。你是什麽樣的心、什麽樣的行為,將來會到那裡去。要從自己的心行去改,於一切法不貪,就不會墮餓鬼道;於一切逆境不瞋恚,就不墮地獄道;對於正法、邪法分得清清楚楚,一點不迷惑,就不墮畜生道。
「時間喻」:這是時間上的比喻。「天鬼獄世壽長」:天道、鬼道、地獄道壽命都很長,人的壽命短,人身難得而易失。「七佛世仍蟻身」:這個故事也是佛說的。在只樹給孤獨園,佛看到一些螞蟻,就問弟子;弟子有許多證阿羅漢果的,都有宿命通;叫他們看螞蟻,七佛世仍蟻身。阿羅漢的天眼、宿命通觀察不到,阿羅漢只能看五百世,佛能看到五百世以前。藏教佛從修行到成佛是三個阿僧只劫,七佛是二十一個阿僧只劫,牠還是螞蟻;不是說螞蟻壽命有那麽長,牠愚癡執著,認為那個身就是牠,所以死了之後還是投胎作螞蟻,到七尊佛過後還是螞蟻身。佛看了之後很感歎:畜生道不容易脫離!畜生愚癡、執著,所以不容易出離。
「得為大幸」:人身容易接近佛法、容易覺悟、容易修行證果。人身難得,得為大幸,所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把西方淨土修成。真正修淨土,三年的時間就足夠;《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三年修成的人非常多,我們三年必定也能修成。可是這裡頭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一切萬緣要放下。你之所以修不成,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胡思亂想太多,這是大障礙,要把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像印光大師一樣,把「死」字貼在床頭,提醒自己:我快要死了!萬念俱灰,萬緣放下,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這是正經事。不放下是累贅,不放下是大病,不放下是大苦大難,放下就自在。
丙、佛法難聞
這一段講佛法難聞。聞到佛法是機緣,這個機緣非常難得。今天全世界四十多億人口,有幾個人在一生當中聽到佛法?很難!台北市二百多萬人口,幾個人聞到佛法?聞佛法的機緣實在不容易。「佛法為寶」:佛法有什麽好處?佛法是寶。寶的意思是有用,我們人要是得了財寶,物質生活就不缺乏,可以過很富裕舒適的生活,取這個意思。佛法能幫你「破迷啟悟、離苦得樂」:離的是三界輪回之苦,得的是究竟之樂;這是我們人生所向往的,所追求而追求不到的,佛法裡頭有。「不遇不真」:佛法不容易遇到。我們現在遇到了嗎?未必。遇到的也許是假佛法,不是真佛法。遇到不是真的佛法,跟沒遇到沒有兩樣,不能成就,你跟他學,迷上加迷,苦上加苦,不能解決問題。「不解不信」:遇到真正的佛法不解,《大藏經》看不懂,那也得不到利益。看懂了,又未必相信。有很多大學教授、天主教神父,買《大藏經》在家裡看,研究參考,但他不相信;不信,也是枉然!能信,信了之後又不願意修行,那也不行。信了之後要發願,有願,又不肯行;或者肯行,行了又不努力,進進退退。這樣一層一層的淘汰,剩下來沒幾個人;台灣這麽多人學佛,淘汰下來,剩一百個都不到,豈不是佛法難聞?「聞為大幸」:聞了之後,確實是真的,又能理解、又相信、又發願、又努力的依教奉行,沒幾個人。這是真正要覺悟的,機緣實在不容易,開經偈說「百千萬劫難遭遇」,不止百千萬劫。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遇到正法的機會,這一生不能成就的話,怎麽能對得起自己?甚至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父母師長,對不起一切眾生。
丁、四馬警喻
這一段也是佛經裡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比喻,比喻警覺心。拿五馬做比喻,馬有五等,警覺心不相同。「一等顧見鞭影而馳」:主人騎著馬要牠走,鞭子一拿起來,牠在地上看到影子,曉得主人要牠開步走,牠就乖乖走了;這是第一等的好馬。好比學佛,告訴你這個情形,你一下子就覺悟,不必要人督促,自己肯發憤努力,精進不懈,一定成就。「二等鞭著毛尾而馳」:第二等警覺心差一點,牠看到影子沒有警覺心,必須主人拿鞭子在牠身上輕輕的敲幾下,牠才曉得要牠走,這才開步走。這就是在生活當中遭遇到一些折磨苦難,警覺人生是真苦。前面一等人,什麽樣的苦難也沒有受過,但是聰明,一聽佛說,對!有道理,就開始學了。
「三等鞭杖小侵而馳」:重重的打牠,打痛了牠才走。輕輕的打幾下,不痛不癢的,牠還無所謂,還不警覺,打痛了不走不行。他受到相當的苦難,才會警覺,才會回頭。「四等鐵椎刺傷著路」:警覺心太差,怎麽打牠都不走,用馬靴後面的馬刺向牠腹部刺,非常痛,忍受不了,這才走。人遭了大苦難,九死一生逃出來,他才警覺,才肯學佛。第五種這裡沒寫。第五種馬刺刺下,牠倒下去。前面四種還有救,佛還能救他;第五種,佛沒有法子救。
諸位一定要警覺,在現前這個時代,萬事莫如念佛急!其他事情都不重要,這一樁事情太重要了。
(李炳南居士:佛學十四講 見學佛網:http://www.xuefo.tw/show1_46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