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教與山:中國佛教十大名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總目錄
                      
前言
           一、文殊道場五台山
           二、地藏道場九華山
           三、法華聖地天台山
           四、禅宗祖庭嵩岳山
           五、諸宗競演終南山
           六、佛國淨土匡廬山
           七、亦禅亦教衡岳山
           八、觀音道場普陀山
           九、普賢道場峨眉山
           十、迦葉道場雞足山
     前 言
  佛教與山、人文與自然,這是本書的主題。
  從釋迦立教的本意上講,佛教是一門修身養性的學問,而不是迷信。佛教哲學中的人生觀 和世界觀屬於唯心主義,但其思想方法卻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佛教還具有獨特的倫理學、心理學、邏輯學,同時還與文學藝術(諸如小說、詩歌、繪畫、雕塑 、音樂等)、語言文字學、民族風俗學、政治歷史學、天文學、醫學、體育養生學等有著密 切的 關系。佛教是人類的文化現象之一,是世界文化寶庫中放射異彩但尚未完全被人感受到的一種珍品。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去惡從善、去染成淨、護生佐世,用“出世”思想表示其“入世 ”的態度,亦即用“出世法”改造“世間法”。它的關於“眾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的主 張,包含著深刻的人人可以教育、可以造就、布衣可以成聖的思想,認為只要通過戒、定、慧三學(同時也是三個階段)的修習,便可證菩提、入涅般 木 ,亦即所謂成佛。佛教的最高境界的特點是清淨、虛寂。為了便於達到這樣的一種境界,僧人往往希望遠離塵世之名利場,尋求可以寄身托志之所。而自然界中之山, 得陽光雨露的化育,受風霜寒熱之洗禮,尤具天地之靈氣。林海雲濤襯其靜,飛瀑流泉見其淨,莽莽蒼蒼顯其空,虎蹤鹿跡明其虛,自然之風采,天造的神韻,難以狀貌。淨、靜、虛 、空在僧人與崇山峻嶺之間架起一道無形的橋梁,於是產生了獨特的人文與奇特的自然融於一體的佛教名山。
  中國的佛教名山不啻成百上千,僅近世高鶴年居士親自行腳游歷者則有四大名山(五台山 、九華山、普陀山、峨眉山)、五岳(嵩山、泰山、衡山、恆山、華山)、終南、天台、雁蕩 、羅浮、雞足、武當、雲居、廬阜、黃山、金山、焦山、武夷、天目、齊雲、貿阝山、牛首、棲霞、紫 金、藥山、岳麓、雲崗、華蓋,崆峒、紫柏、鼎湖、越秀、杯渡、雲台、鄧尉、靈巖、曹溪 、上方等、寶華、大茅等百數十山,遍布華北、關陝、川蜀、中南、華東十余省,相當於大半個中國,而且,這還遠非佛教名山的全部。因此故,俗諺雲:“天下名山僧占多”。不過,這個俗諺其實只道出了事情的一個方面。也就是說,僧人選擇名山修習是一個方面,而他 們一旦住山,便從此成為此山的義務護林員、育林員,而且將文化引進山林,形成人文景觀,從而擴大、升華了這座名山的內函,則是另外一個方面。寺於山得其所,山以寺而揚其名 ,純自然之名山變成 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雙美之名山。當中國化的禅宗創立之後,這一趨勢和作用尤其變得明顯。
  本書所介紹的十山是眾多中國佛教名山中之佼佼者,因此更能集中地、典型地反映出中國 佛教名山的特點。具體言之,這些名山的特點是:
  一、都擁有諸多幽美、壯觀、奇特、多姿的自然風景點。以十山中最偏遠的雲南省雞足山 為例,其景點有華首晴雷、蒼山積雪、洱海回岚、萬壑松濤、飛瀑穿雲、重崖返照等等,或喻蒼崖之險峻,或寫瀑墜如懸練,或狀松聲之低吟高唱,或描環山之湖光山色……聞其名即 欲臨其境,臨其境則令人既忘言又忘情。其中之美全在不言之中。雞足山如此,余山亦不例外。
  二、都擁有雄偉壯麗之中見其玲珑剔透的古建築群。或殿、或堂、或廊、或庑、或樓閣、 或寶塔,有的如星羅棋布,在潑黛蒼翠的群山之中隱現其紅牆黃瓦、飄逸的檐角和高聳的塔剎;有的聯而成片,依山而建,高低就勢,參差錯落,鱗次栉比。不同的建築具有不同的時 代風格特點,默默地敘說著興衰榮辱的滄桑巨變,記錄下建築歷史的曲折軌跡。在一座座殿堂閣塔中,或金像莊嚴,或捨利呈祥,或碑碣傳幽,或經籍遺香,或鐘磬唱古,或壁畫流丹 ,滿目盡是希世文物,處處珍藏國之重寶。在竹帛黃卷中它們早已記錄在案,在滾滾向前的歷史長河中它們則仍然是跳躍閃光的一朵朵浪花。僧人們不僅藉山川與經教淘洗心靈,同時 也用汗力養育了山林以及山林文化。凡稱得上佛教名山者,山川之秀與“三寶”之靈,二者 不可或缺。
  三、都往往是儒、釋、道三教並存共處之山。佛教名山其實並不是單一弘揚佛教之山,而 往往是既有僧人和寺院,又有諸生和書院、道士和真觀,同時並存共處一山之中,既斗爭,又聯系,互受影響,互相融合,釀造出芬芳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儒家講寧靜致遠、淡泊明 志;道家講致虛、寧靜、歸根、復命,這與釋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不無相似、相通,這或許就是不同的學說,不同的宗教選擇山林作為其研習學問、修練功課的同一衷懷。三教同山為三 教融合、加速佛教中國化過程創造了一種宜人的氛圍、一個特定的良好環境、一條便捷的通途。這就是為什麼本書在編寫體例上既著重於佛教,又同時著眼於儒道二教的原因。這樣做 ,可以從更寬的視角、更高的層次上觀察、突出這些佛教名山的文化內函,同時也可以更深層、更詳盡地開發其旅游經濟的豐富資源。
  四、這些名山大多具有國際文化交流的悠久歷史,因此不僅譽滿神州,而且也稱美於海外 。據可考者約略統計,在本書所介紹的十山中活動的外國僧人,屬西域國籍的有25人左右, 屬韓國國籍的約69人,屬日本國籍的約27人。如許之多的外籍僧人前後相踵、東來西往,或 傳法,或求法,時間綿歷千余年,堪稱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他們那種不畏艱難險阻、長途跋涉的傳道受業精神,為後人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由於他們的不懈努力,大大地促 進了佛教文化的廣泛傳播,使佛教成為世界性宗教;在傳播佛教的同時,也傳播了西域和中國的文明,增進了中國人民與有關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而這些佛教名山也因此而提高了知 名度,使之具有了一定的國際性。
  本書提供有大量翔實的資料,從自然與人文的廣角研究和介紹了這些名山峻嶺。此書集研 究與實用、學術與旅游價值於一身,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希望能對研究者和旅游者都有所裨益。
  順此說明,本書《文殊道場五台山》由溫金玉同志撰稿;《法華聖地天台山》、《禅宗祖 庭嵩岳山》、《佛國淨土匡廬山》、《亦禅亦教衡岳山》、《普賢道場峨眉山》、《迦葉道場雞足山》由白炎同志撰稿;《地藏道場九華山》、《觀音道場普陀山》由陳景富同志撰稿 ;《諸宗競演終南山》由楊照林、陳景富同志撰稿。全書最後由白炎、陳景富補充修改審定。
  陳景富於西安寓所無說齋1997.2.20日
            一、文殊道場五台山
  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自兩漢之際佛教傳入漢地,到東晉十六國時期,便逐 漸弘傳至這一地區。從此,五台山佛教歷經淪桑,弘傳不絕。寺廟林立,香火興盛,名僧濟濟,宗派繁多。五台山成為海內外信眾虔心巡禮朝拜的佛國聖地,與峨眉山、普陀山和九華 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一、地理形勝
  五台山在山西省的東北部,位於北緯39°02′、東經113°32′附近,地跨山西省的五台縣、代縣、繁峙縣和河北省的阜平縣二省四縣,但其大部分在五台縣境內。 五台山屬太行山一個支脈,為東北至西南走向,東北高,西南低,縱長約二百裡,方圓五百裡。有東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高峰。東台望海峰,海拔2795米;西台掛月峰, 海拔2773米;南台錦繡峰,海拔2485米;中台翠巖峰,海拔2894米;北台葉斗峰,海拔高達 3058米,為我國華北地區最高峰,素有“華北屋脊”之稱。五座台頂雖峻極雲表,峰頂卻平 坦寬廣,“有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又因此山“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 廣清涼傳》卷上),亦稱為“清涼山”,並被人們譽為“清涼聖境”。五台山景色宜人,風光秀麗,氣候涼爽,是消夏避暑的理想勝地。
  五台山五峰聳立,左鄰恆岳,右接天池,北陵紫塞,南俯中原,環基所至五百余裡。自古 便有五台、四土垂、四關、四門等形勝說法。
  其實,古今五台的分布羅列是有差異的。宋代僧延一的《廣清涼傳》卷上說:“至巨唐俨 禅師,神異僧也,嘗登西、南台之上,望見五頂,皆有五色雲覆之。隨雲覆者配之為台,唯古之中台,即今之北台;古之南台,即今之中台(孝文封為南岳也)。余皆定矣。”唐代行俨 禅師(?—849)以前的五座台頂是:北台為大黃尖,中台為葉斗峰,南台為翠巖峰,西台為掛月峰,東台為望海峰。此後的五座台頂變為: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巖峰,南台錦繡峰,西台 掛月峰,東台望海峰。古今五台,中、北、南台有變,東、西二台相同。人們習慣上把五台之外稱為台外,五台之內則稱為台內。
  所謂四土垂,在《廣清涼傳》 中說:“按《靈記》,五台 山有四土垂,去台各一百二十裡”。東土垂無恤台,即恆山頂,在山西省渾源縣境內;西土垂 瞢薨豆山,即管涔山,在山西省 寧武縣境內;南土垂系 舟山,在五台縣靈境鄉境內;北土垂覆宿堆,即夏屋山。明代沙門鎮澄所撰《清涼山志》卷二也說:“五峰之外,復有四土 垂,東曰青峰土垂,即常山,亦名無 恤台,趙襄子曾登是山,因以為名。南曰朱明土垂,即方山,李長者著論處。西 曰鶴林土垂,即馬頭山,亦名磨笄山,代子夫人磨笄自殺處 也。北曰玄冥土垂,即夏屋山,亦名覆宿山,古之帝王避暑處”。這裡所說的四土垂與《廣清涼傳》 略有不同,東土垂仍為恆山,南土 垂方山,在山 西省壽陽縣東北40裡,西土垂馬頭山,在山西代縣城東南25 裡。北土垂仍為夏屋山。
  所謂四關,在《清涼山志》卷1中載,五台山“雄據雁代,盤礴數州,在四關之中,周五百余裡。”四關,即指雁門關、龍泉關、平型關和牧護關。雁門關,亦名西陉關,在山西省 代縣西北30裡處;龍泉關,在河北省阜平縣西70裡處;平型關,在山西省繁峙縣東130裡處 ;牧護關,在五台縣城東南10裡處。此外,五台山還有四門的說法。近人李相之在其《五台山游記》中說:“五台山有東西南北四門。南門有三層:第一層叫大關,亦名虎狼(牢)關, 離濟勝橋四、五裡。第二層是閣子嶺,嶺上有‘五台奇勝’石碑一座。第三層是虎陽嶺。北 門是鴻門巖,東門為龍泉關,西門即峨峪嶺。”四關四門,分列於五台山東西南北四周邊界上,成為五台山佛國聖地的出入門戶。
  《敦煌石室遺書》中的佛教史籍說:“昔人頌宇內靈奇 之境,恆言五岳之外,復有三山。蓋謂五台、峨眉、普陀也。三山皆因佛跡顯,而五台尤以山辟最早,境地最幽,靈贶最赫,故得名獨盛。”五台山地區這一特殊的地理形勢,在文化 地理學意義上,自然地為五台山佛教道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即構成以五峰環抱的台內台懷鎮為主體基地,四方弘布,東叩阜平的龍泉關、西臨寧武的管涔山、南接壽陽的方山、北 倚北岳恆山的地域廣闊、佛法獨特的北方系五台山佛教文化圈。
  二、佛教沿革
  五台山相傳為文殊菩薩應化道場。早在東晉十六國宋武帝 永初二年(421),即北魏泰常六年,天竺沙門佛陀跋陀羅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中《 菩薩住處品》載:“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此經把清涼山定為文殊師利所居之地。唐景龍四 年(710),菩提流支譯出的《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中說:“爾時,世尊復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於南贍部洲(大地)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中國古稱震那國,五台山亦在中國的東北方,尤其 是上述二經提到的“清涼山”、“五頂”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巒巍然”、氣候清涼的特征。由此武則天在位時法藏所著《華嚴經探玄記》卷15就說:“清涼山則是代州五台山也。於中現有古清涼寺,以冬夏積雪,故以為名。此山及文殊靈應等,有傳記三卷。”正式確認 清涼山就是五台山,而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唐華嚴宗四祖澄觀在所撰《華嚴經疏》中 更直截了當圓滿了這一說法:“清涼山,即代州雁門郡五台山也,於中現有清涼寺,以歲積 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秘,洞五陰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 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將清涼山等同於五台山,把五台山確定為文殊菩薩道場這一衍化過程,從北魏開始,一直到澄觀撰《華嚴經疏》止,可以說基本結束。從此,五 台山文殊信仰在中國佛教史上獨標一幟,影響越來越大。文殊為釋迦牟尼佛的九代祖師,亦稱諸佛之母,在佛教信仰中地位極尊,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場的緣由,也就受到了僧俗信眾的 信仰、歷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將文臣的護持,成為漢、藏、滿、蒙各民族尊奉、海內外知名的佛教聖地。
1、五台山佛教的肇始及興衰
  在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五台山佛教的興衰和寺廟創建最早。關於五台山佛教的興始和寺 廟創建的時間,自古以來,說法很多。
  明代高僧鎮澄所撰《清涼山志》載:攝摩騰、竺法蘭“於永平十年丁卯十二月至洛陽,” “明年春,禮清涼山回,奏帝建伽藍。騰以山形若印度靈鹫山,寺依山名也。帝復以始信佛 化,乃加大孚,孚者信也。始度僧數十居之。”若依此說,大孚靈鹫寺當始建於漢明帝永平 十一年,是五台山最早的寺廟。此說源於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其山屬代州五 台 縣,備有五台。中台最高,目極千裡,山川如掌上……從台東南而下三十裡許,有古大孚靈鹫寺,見有東西二道場,佛事備焉。古老傳雲漢明帝所造。”五台山東漢興佛建寺之說,亦 同 樣見於宋延一重編的《廣清涼傳》,“大孚靈鹫寺者,世傳後漢永平中所立。”這一說法因 了道宣的聲望及《清涼山志》的廣泛流通,目前較為流行,但查諸僧傳,均未載摩騰、法蘭於永平十一年春至五台山一事。且摩騰其人,劉宋之前不見史載,是否確有其人,學術界尚 無定論。至於法蘭傳中說的“ 忄音又於西域得畫釋迦倚像,是優田王旃檀像師第四作也。既至洛陽,明帝即令畫工寫,置清涼台 中及顯節陵上”(梁《 高僧傳》卷1)。其中的“清涼台”在洛陽白馬寺中,並不是清涼山(即五台山)。明末清初 著名學者顧炎武在其《五台山記》中說:“余考之,五台山在漢為慮廠虎 縣,而山之史始見於齊。其佛寺之建,當在後魏之 時,而彼教之人以為攝摩 騰自天竺來此,即居是山。不知漢孝明圖像之清涼台在洛陽而不在此也。”其實,根據史料 記載及考證,在東晉初年、後趙時期,由天竺高僧佛圖澄及其弟子東晉名僧釋道安方將佛教 傳入山西境內。所以,東漢時五台山即建有佛寺的說法是難以成立的。況且,五台山回環五百余裡,大孚靈鹫寺即今菩薩頂、顯通寺一帶,處於五台山腹地,交通十分不便。在佛教初 傳漢地之時,即在這裡建造寺廟,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在記述五台山佛教史跡最古老的著作唐代沙門慧祥所撰《古清涼傳》中又有另一種說法:
  “大孚圖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具奉聖儀,爰發聖心,創茲寺宇。孚者,信 也,言帝既遇非常之境,將弘大信。且今見有東西二堂,像設存焉,其余廊庑基域,仿佛猶存。《括地志》以孚為鋪,《高僧傳》以孚為布,斯皆傳錄之謬也。”依此說,大孚靈鹫寺 是建於北魏孝文帝時,釋慧祥所說的《高僧傳》是指唐道宣所著《續高僧傳》,其中《昙韻傳》載:“昔元魏孝文,嘗於中台置大布寺,帝曾游止,具奉聖儀”。根據文獻記載和歷史文物考證,北魏時期五台山興建佛寺之說是可以成立的。
  建立北魏政權的拓跋氏,先前僻居朔漠,“故浮圖之教,未之得聞,或聞而未信 也”(《 魏書·釋老志》),到拓跋王圭時,始知佛法,只是當時“ 天下初定,戎車屢動,庶事草創,未建圖宇,招延僧眾也”(同上)。398年,遷都平 城(今山西大同),天下粗定,遂頻诏建寺,禮敬僧人。拓跋王圭 開 北魏崇佛之風氣,從此代皆如此。文成帝時(452—465),為其祖先鑄釋迦立像五尊, 高丈 六,用赤金25萬斤。又任沙門昙曜為沙門統,於城西武州塞鑿山開窟五所,雕飾奇偉,冠絕一 世。這就是著名的雲岡石窟。孝文帝立,笃好佛理,大興佛寺,至太和六年(477),平城即 有僧尼二千余人,新舊寺約一百余所,魏境四方各地僧尼77258人,有寺6478所。北魏的崇 佛政策,影響波及整個北國。處於平城東南600余裡的五台山,此時興寺度僧,可以說是順 理成章的。
  五台山佛教的興起和佛寺的興建始於北魏孝文帝時期。據《古清涼傳》、《廣清涼傳》載 ,“元魏孝文,北台不遠,常年禮谒,”並至台山避暑,於中台置千許“ 小石浮圖”,在清涼谷嶺建造了清涼寺。日僧圓仁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認為“此五台山,都 號清涼山,山中造寺,此寺最初,故號清涼寺。”孝文帝登五台山時,見“有一小峰,頂平 無林木,巋然 高顯,類西域之鹫峰”(《廣清涼傳》)。遂“爰發聖心,”造建了大孚靈鹫寺,又於寺前種 植花園二、三頃。並且環繞鹫峰置建了12座寺院。五台山佛教由此而興。孝文帝以 後,諸 帝也都崇佛,“魏高祖太和中,代京閹官自慨刑余,奏乞入山修道,敕許之。乃赍《華嚴》 晝夜讀誦,禮悔不息。一夏不滿,至六月末,髭須生,得丈夫相。以狀聞,帝大驚,重之。於是國敬《華嚴》,復尊恆日”(《大唐內典錄》)。皇帝奉佛,朝野風從,一時皇親國戚、王公貴族等,紛紛施財信佛,立寺建塔,至山瞻禮靈跡。魏文帝第四女信誠公主於五台山興 建佛殿講堂,置公主寺。棣州剌史崔震於中台造精捨一所、小石塔數枚。宕昌王亦曾游五台山,於佛光山造宕昌寺和佛光寺。在元魏時期,五台山已建有佛光寺、宕昌寺、清涼 寺 、大孚靈鹫寺、公主寺、觀海寺、銅鐘寺等數十座寺廟,且“歲時香火,遣使敬修”。可見 ,其時五台山佛教已很興盛。
  北齊諸帝大多好佛,至使齊境佛剎林立,僧尼眾多。至今山西境內北齊 佛教遺跡,還有多處。五台山佛教在北齊崇佛風氣下,得到大規模 的發展,進入其佛教發展的第一個繁盛期。《古清涼傳》載:“爰及北齊高氏,深弘像教, 宇內寺塔,將四十千。此中(指五台山)伽蘭,數過二百。又割八州之稅,以供山眾衣藥之資 焉。”按正史,周武帝滅齊後,執行廢佛政策,在原北齊境內沒收佛寺四萬余所,使三百萬僧人還俗。可見慧祥的記載大致符合史實。一座五台山,居然建寺二百,並割八州之稅供 養 ,可見當時五台山佛教之盛。北齊初年,第三王子入山求見文殊菩薩,燒身供養,诏修王子燒身寺(即今壽寧寺)。
  周武滅佛,齊境盛極一時的佛教,於此衰落,五台山佛教也遭到毀滅性打擊,寺廟悉毀, 僧尼還俗。以至慧祥感歎道:“遭周武滅法,釋典凌遲。芳徽盛軌,湮淪殆盡”(《古清涼 傳》)。
  隋興,一改廢佛為崇佛。隋文帝於開皇元年(581)“下诏,五頂各置寺一所,設文殊 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清涼山志》)。開皇十三年(593),文帝又派人至五台山,設齋度僧,並自稱“佛弟子。”五台山佛教又走上了恢復和發展的道路。
  唐代是五台山佛教發展的極盛時期。李淵父子由太原起兵而有天下,建立唐王朝。因此 , 他們把太原府轄境內的五台山看作是“龍興之地”。貞觀九年(635),唐太宗下诏雲:“五 台山者,文殊門必 宅,萬聖幽棲,境 系太原,實我祖宗植德之 所。尤當建寺度僧,切宜祗畏”(《清涼山志》)。於是,在五台山建寺十所,度僧百數。這 就 奠定了有唐一代對五台山佛教的基本政策。武則天為了給自己君臨天下制造輿論,對佛教特別熱心。長安二年(702),武則天自稱她“神游五頂”,敕命重建五台山清涼寺,竣工後, 命名僧感法師為寺住持,並封感法師為“昌平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主掌京國僧尼事”( 《廣清涼傳》)。清涼山住持感法師成為掌管全國佛教事務的最高僧官,這是五台山佛教在全國佛教界取得舉足輕重地位的發端。武則天遣使到大孚靈鹫寺前,采花萬朵,移到禁苑, 命內道場栽植供養。並派尼妙勝在中台造塔,一年完工;遣內侍黃門金守珍就山供養,設齋供一萬菩薩,設齋之日,巡禮僧達萬人。唐代宗時著名高僧不空曾派弟子含光來五台山建金 閣寺,不空首先施捨自己的財產,並動員代宗及諸大臣贊助。於是,宰相王缙從中書省開出募捐許可證,命五台山的僧侶數十人,分赴全國各地募捐。代宗也給全國十節度使下诏,讓 他們支持這項募捐活動。金閣寺建成後,又造了玉華寺。大歷五年(770)不空還曾親自到五 台山修功德,並運用自己在朝廷的勢力,奏請天子在天下著名寺院都建文殊閣,作為五台山 根本道場的支院。又奏請在天下各寺院食堂中改所供賓頭盧尊者為文殊。這樣就把文殊信仰推 廣至全國,形成了以五台山為中心,以各著名寺院為樞紐,遍布天下各大小寺院的文珠信仰 之網。五台山佛教經唐代諸帝的傾心供奉推動,寺院建築規模宏大,全山僧尼數以萬計,進入其佛教發展的第二個繁盛期。當時全山有佛寺360余所,其中規模宏麗者70余所,全山僧尼”達萬人之眾”(《全唐文》卷621)。五台山成為中外佛教徒共同向往的佛教聖地,瞻禮 五台山的僧侶,川流不息。
  入唐以來,佛教有了很大發展,但國家經歷了安史之亂,經濟上遭到了巨大破壞,從而和 寺院經濟發生了尖銳的矛盾,於是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廢佛事件。武宗會昌四年(844)禁供 佛牙,並敕五台山、終南山、泗州普光寺、鳳翔法門寺等處,有佛指骨也不許供養。接著, 會昌五年,大規模拆毀寺院,沒收寺產,遣散僧尼。凡毀大、中寺院四千六百多所,小的寺廟四萬多處,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人,沒收寺院良田數千萬頃,佛教勢力遭到沉重的打擊。會 昌六年(846),武帝去世,繼位的宣宗以至懿宗都力圖恢復佛教,但王朝已臨末運,藩鎮傾軋,農民起義,數十年間,戰亂頻仍,中國佛教從此衰落。經過這次廢佛,五台山佛寺 中 ,只有僻處台外、規模不大的南禅寺遺漏保留下來。此寺建於建中三年(782),距今一千二 百多年,成為我國最古的一座現存唐代木構建築。其余寺院,有的就此湮沒,有的重新修 復。大中二年(848),宣宗诏令五台山新建五座寺廟,各度僧50人。昭宗時曾敕令重修壽 寧寺,並撥給州田百頃。佛光寺,會昌廢佛中被毀,宣宗即位後,願誠和尚重返佛光,整理廢 墟,女弟子寧公遇施建了東大殿。此殿建於大中十一年(857),距今一千一百多年,是我國 保存下來的古建築中又一顆明珠。
  《廣清涼傳》載:“宣宗踐祚,重興寺宇,敕五台諸寺,度五千僧,再請君 頁為十寺僧首,並都修造供養主。”可知在宣宗在位期間,又修復了許多 寺廟,诏度了五千余名僧人,五台山佛教有了一些恢復。但隨即不久的五代,又發生了後周 世宗的滅佛事件,遂使五台山佛教又趨式微。《廣清涼傳》載:“自後周已來,亟遭廢毀 。 甄台寂寞,空余麋鹿之場;寶塔摧頹,但聚鸱枭之跡。俄鐘隨季,海內分崩,寓縣沸騰,生 靈塗炭。兵火延及,蕩焉靡遺;大率伽蘭,多從煨燼。名額既泯,基址徒存,其堪住持者, 67所,余皆湮沒焉”。由此可知,尚未恢復元氣的五台山佛教再遭打擊,以至周世宗滅佛後,至宋初,寺院僅存67所。
  宋太祖趙匡胤創宋之後,一反後周滅佛政策,轉而對佛教進行扶持和保護。於是,五台山 佛教又從蕭條轉向了新的興盛時期。太平興國元年(976),太宗诏曰:“五台深林大谷,禅 侶 幽棲,盡蠲稅賦”(《清涼山志》)。並敕中使將金泥書經一藏送至五台山菩薩院供養,“每 歲度僧50人,令事清修”(同上)。太平興國五年(980)正月,又下诏:“重修五台十寺。十寺者,真容、華嚴、壽寧、興國、竹林、金閣、法華、秘密、靈境、大賢”(《佛祖統紀 》)。並令內侍張廷訓往五台山造金銅文殊菩薩像,供奉於真容院。同年四月,又遣使蔡廷 玉等到台山建寺,“敕河東路有司運給”(《清涼山志》)。太平興國七年(982)八月,寺建 成 ,賜額“太平興國寺”。淳化二年(991),太宗又令:“五台諸寺院,今後每至承天節依例更不試經,特許剃度行者50人,內20人與真容院,余以等第輪次均分諸院“(《宋會要 輯稿》)。景德四年(1007),宋真宗又“特賜內庫錢一萬貫再加修葺”(《廣清涼傳》)。由 於宋代諸帝對五台山的崇建,佛寺興建增多,僧尼人數猛增。《廣清涼傳》載:“自是,層樓廣殿,飛閣長廊,雲日相輝,金碧交映,莊嚴崇奉,邈越前代矣。”據《廣清涼傳》載, 宋時全山有寺70余所,僧尼五千多人,香火已十分旺盛。
  北宋未年,金兵大舉伐宋,五台山 因與金朝接壤,“比因邊亻卒,議括曠 土,故我聖境山林,為土兵所有,門開余田斬伐,發露龍神之窟宅,我等寺宇,十殘八九,僧眾乞丐,散之四方“(《清涼山志)。五台山佛教因戰事又一次受到沖擊。宣和七年(1125),忻、代二郡失 守,金兵占領了五台山,五台山一帶僧俗受到金兵燒殺搶掠。五台山僧正真寶曾團練僧兵, 聯合宋軍抵抗金兵。作為金朝統治者的女真族,一方面受當時崇佛社會風尚的影響,另一方 面金代諸帝為柔服漢人,加強中原地區統治,亦對五台山佛教加以尊奉。天會十五年(1137) ,於五台山佛光寺重建七間木構建築的文殊殿和五間天王殿。正隆三年(1158)建造了靈巖寺 (即巖山寺)金帝完顏亮且命“御前承應畫匠王逡同畫人王道”(《靈巖寺水陸圖碑記》)於正 殿中繪畫水陸圖。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敕建五台山萬歲寺。還在五台山新建了平章寺,重修了淨名寺。從中可看出,金朝統治者對五台山還是尊崇的。
  元朝建立後,對佛教非常尊崇,喇嘛尤受優禮。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就曾诏曰:“朕眷 仰靈峰,大聖所宅。清修之士,冥贊化機,官民人等,不得侵暴,“(《清涼山志》)。第二 年造經一藏,敕送五台山善住院,令僧披閱,並修十二佛剎。元貞元年(1295),元成帝為皇太後建佛寺於五台山。至大元年(1308),元武宗“發軍千五百人修五台山佛寺”。同年十一 月,再“摘軍六千五百人供其役。”至大三年(1310),又一次增派工匠軍卒,“營五台寺。 役工匠千四百人,軍三千五百人”(《元史·武宗本紀》),參加營建施工的人數達一萬三千 九百人。可見當時工程規模之大。元代五台山新建、重建寺院有萬聖國寺、大圓照寺、普 恩寺、鐵瓦寺、壽寧寺、西壽寧寺、護國寺、金燈寺、望海寺、溫泉寺、石塔寺、清源寺等 。元代興建的寺院,規定住僧三百,住持由朝廷選派任命,朝廷並將大量土地賜與寺院。元代五台山的寺院不僅擁有田產,還開采鐵礦,經商貿易,這就為元代五台山佛教的發展奠定 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元代諸帝的崇建,蒙漢人民的信奉,五台山在元代成為兼弘漢地佛教和喇嘛教的聖地。
  明清時代又是五台山佛教興盛時期。出身於僧侶的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重佛教,以下諸 帝也都崇信佛法,不斷地對五台山遣使供養,建寺修剎。為了籠絡蒙藏少數民族,特別重視喇嘛教,因此使五台山自元代興始的喇嘛教,到了明清時期,發展到與漢地佛教等同的 地位。永樂四年(1406),明成祖派人到西藏迎請名僧哈裡麻到京,賜銮輿旌幢傘蓋之儀,遣使衛送於五台山大顯通寺。永樂五年(1407),命太監楊 日升重修寺宇及捨利塔(即大白塔),並首建 塔院寺。第二年,敕五台山十寺為國祝厘,命五台縣按月供給寺僧米糧,又將貝葉經及梵文 經藏賜於大文殊寺(菩薩頂)。正統十年(1445),明英宗敕造大藏經送普恩寺。萬歷二十八年 (1600),明神宗在五台山設龍會,賜與五台山僧人錫杖、衣缽一千二百付。明神宗李太後, 亦捨錢於五台山修建寺院。據明萬歷年間五台山獅子窩寺鎮澄法師撰《清涼山志》記載,當時“台內佛剎,凡六十八所”,“台外佛剎,凡三十六所”。萬歷十年(1582),明代四大高 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在顯通寺講經時,百日之內,常住上牌一千眾,僧俗每日不下萬人,也可說明當時五台山佛教之盛。
  入關統治中原的清王朝,更是對佛教優加崇奉。從康熙開始,“國家綏柔蒙古,特興黃教 。宏啟宗門,藉資控馭,由是中外刈安,邊民享日升平之福者逾二百祀。而清涼五頂以近鄰郊圻,歲或再至。懷柔最先,所以迓休祥而普 樂利者,典尤巨焉”(《山西通志》)。國家非常重視利用黃教來加強中央政府和蒙古地區的 聯系,史稱“以黃教綏柔蒙古”。從康熙年間至清末,朝廷將統轄內蒙古、青海佛教事務的 大活佛章嘉呼圖克圖遷住五台山鎮海寺,以鼓勵蒙古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的辦法來融洽民族關系,穩定社會秩序。康熙皇帝曾赴台山五次,敕建寺院五所。康熙二十二年(1683)將台內 十座漢廟(羅目候寺、壽寧寺、三泉寺、 玉花寺、七佛寺、金剛窟、善財洞、普庵寺、台麓寺、湧泉寺)改為黃廟(喇嘛寺),和尚也 一並改為喇嘛。乾隆皇帝也赴台山六次。由於朝廷對五台山佛教的尊崇,因此五台山佛教特別是喇嘛教極為興盛。雍正時,五台山已有規模宏大的黃廟26所,“黃衣僧恆千余人”(《 五台新志》)。嘉慶時,僅菩薩頂就有喇嘛561人,最多時達3,000余人。蒙藏佛教徒對五台山崇仰達到了狂熱的程度,“內外蒙古進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絡繹不絕,檀施不絕”( 同上)。“內外蒙古王公台吉,驅駝馬牛羊數千裡,傾誠貢獻者,不絕於道”(袁希濤《游 五台山記》)。在清代,五台山佛教促進了漢、蒙、藏、滿各民族的團結,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 安定。在五台山黃教鼎盛的清代,漢地佛教也十分盛行。據光緒《山西通志》記載,清末, 全山有青廟(漢地佛教寺廟)78所,僧侶人數亦在千人以上。
  中華民國中期以後, 由於社會動亂,許多人流離失所,人們把寺院當作避難之所。據有 關資料統計,民國二十八年(1939)五台山境內有寺院110所,僧尼2200人,其中喇嘛800余人。日軍侵占五台山後,許多僧人不甘奴役,紛紛逃離,境內佛教急遽衰落,寺廟亦遭破壞。 1946年,五台縣解放,外逃僧人陸續返回。土地改革時,部分寺廟又遭破壞。建國初期,五台山佛教仍堅持正常活動。“文革”十年,五台山佛教亦受沖擊,寺廟多遭破壞。1978年以 來 ,逐步落實宗教政策,國家撥款1000余萬元,修復寺廟30余座。五台山現有自唐以來各個朝 代寺廟50余座,常住僧200余人。夏季,游方僧 人很多,常有500至800人,目前,這些僧人過著正常的宗教生活。
2、五台山佛教宗派及高僧
  五台山佛教,歷史悠久,幾經滄桑,本身就是中國佛教發展的一個縮影。在五台山這個小 舞台上同樣演繹著中國佛教史的風雨興衰。自東晉十六國到現在的一千五百余年裡,五台山佛教名僧輩出,僧才濟濟。各宗高僧來台活動,都把五台山作為弘法傳宗的基地,使五台山 佛教呈現出顯密諸宗並弘,漢藏佛教共存的獨特風采。
  華嚴宗 《華嚴經》是大乘佛教重要典籍,是五台山為文殊道場的主要依 據。從北魏時候起 ,五台山一直是傳播、研習《華嚴經》的主體基地,華嚴學在五台山興起最早。北魏太和初年 ,代京閹官劉謙之自慚形穢,入山修道,晝夜讀誦《華嚴經》,將此經傳入五台山。後有懸 甕山沙門靈辨於延昌四年(515)入五台山清涼寺研習《華嚴》,至神龜三年(520),撰成《華 嚴經論》100卷。隋時釋昙義及弟子昙訓,常居五台山,每日諷誦《華嚴》一帙,以此為恆,經年不息。佛光寺解脫大師及其弟子明曜,轉讀《華嚴》,曉夜無辍,還依《華嚴》作佛 光觀。唐開元年間,著名華嚴學者李通玄曾至五台山華嚴寺,研習華嚴經,後於五台山南土垂方山著《華嚴經合論》120卷、《華嚴經 大意》1卷、《華嚴決疑論》4卷。唐代著名高僧華嚴四祖澄觀也於大歷十一年(776)到五台 山華嚴寺修習華嚴學,後經四年寫出《華嚴經疏》60卷,有“華嚴疏主”之譽。在此書中,澄觀明確把清涼山定為代州五台山,使五台山正式成為文殊道場。澄觀開講新疏,影響日大 ,後為進一步闡述自己的思想,又作《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抄》90卷。澄觀駐錫五台山 20年,講演《華嚴經》達50遍,使五台山真正成為當時華嚴學中心地之一,他自己因此功 德被授以“清涼國師”的尊號,成為五台山佛教史上占有獨特地位的一代高僧。繼澄觀之後 ,華嚴五祖宗密亦於長慶元年(821)至五台山弘傳華嚴教旨。此後五台山僧人中弘傳華嚴宗 的,還有後唐誠惠,後漢繼,北宋承遷及其弟子淨源。承遷著《華嚴經金師子章注》1卷 ,淨源著《華嚴經原人論發微錄》3卷、《華嚴經普賢行願修證儀》1卷、《華嚴經還源觀疏 鈔補解》1卷,時稱“華嚴中興之祖。”元代真覺國師文才以及號為“華嚴菩薩”的正順, 都是五台山研習《華嚴》的賢首大德。明代又有月川鎮澄法師、無盡慧定法師和契真道相法師弘傳華嚴。清代“闡教神師”達天通理亦是一代華嚴宗匠。
  淨土宗 北魏時,五台山佛興寺高僧昙鸾是弘傳彌陀信仰的淨土祖師。他 廣學內外經典, 修持淨土法門,著有《往生論注》等,是五台山淨土宗的先驅。唐大歷五年(770),淨土宗 四祖法照至五台山華嚴寺,入念佛道場,弘傳淨土教義,創“五會念佛”,使學淨土者益眾 。貞元十五年(779),創立竹林寺,成為唐代著名淨土道場。明代又有衤朱宏真可、憨山德清以及月潭倡導禅淨一致,歸心淨土。據民國年間統計,當時五台的淨土教徒占全山僧尼人數的百分之九十。
  律宗 早在北魏太和末年(497),法聰律師就在五台山北台(今碧山寺)為 眾開講《四分律》,這是中國佛教史上解律之始,弟子道覆曾錄為《四分律疏》。隋代僧人 惠龍精通律學 , 繼法聰律師以後,又在五台山開講《四分律》。唐時,律宗創始人道宣律師曾至中台宣講律學 ,使台山律學轉變為律宗,五台山亦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戒壇。唐代大和二年(828),禁止 諸州傳戒之時,天下數百戒壇,僅許五台山、洛陽二處戒壇保留,足見五台山戒壇在當時地位之高。以後,五台山律宗延綿不絕,代不乏人,出了不少著名律師。如元代圓光法聞律師 曾隱居台山6年,研讀《大藏經》。至明代,雖然“談經者多,弘律者少”(《清涼山志》) ,但五台山律宗還相當盛行。宗林律師為弘治年間登壇大戒主,曾任五台山提督,對五台山 律宗有著很大的影響,他整頓綱紀,為五台山僧風的純正做了傑出的貢獻。被人稱為“中興 律祖”的古心如馨律師為懇求戒法,三逾寒暑,徒步跋涉來到五台山,於此悟通大小乘律後 ,返回南京興建古林寺律宗道場。弟子寂光曾於萬歷年中在五台山起皇壇傳戒,中興南山律宗。弟子遠清自幼出家五台山,從如馨律師學律後,又返回五台山,精研律部,傳戒授法 , 遂使五台山法戒大盛。
  禅宗 早在隋時五台山解脫和尚就習禅,作佛光觀。唐時五台山有北宗神 秀系的巨方禅師,荷澤神會系的神英禅師,南岳懷讓、馬祖道一系的智通禅師、趙州從谂、木叉和尚、隱峰禅 師,雪峰系的孚上座,沩仰宗的無著禅師等於此修習弘傳禅宗。五代時有五台山真容院匡嗣 禅師弘揚禅法。金代有鐵勤寺慧洪禅師精進不懈,勤修禅業。元時有臨濟一代宗師海雲印簡在五台山弘法,清涼高僧真覺大師就曾從印簡咨決心要,印簡為五台山禅學的延續作了巨大 貢獻,時人稱為中興臨濟名匠。元明清時期,禅宗在五台山居於主要地位,明時有碧峰禅師,明太祖曾為他在五台山敕建了普光寺;孤月禅師在成化年間在五台山華嚴谷建普濟寺,後 終於本寺,且有《清涼語錄》行世,另外還有大巍、寶印、無邊諸禅師在五台山參究禅機,弘揚佛法。禅宗自創宗以來,一直是五台山佛教中的一大派系,據1956年統計,全山445名 僧人中,有禅僧163人。1983年統計,全山116名僧尼中,有禅宗僧人74人。
  密宗 五台山密宗始興於唐。唐高宗永淳二年(683),印度僧人佛陀波利 把他譯的《佛頂 尊聖陀羅尼經》置於台山諸寺,標志著密宗開始傳入。大歷五年(770),密宗大師不空派弟 子含光、行滿至五台山修金閣、玉華二寺,七月,不空也至五台山修功德,且令金閣、玉華 、清涼、法華四寺轉《仁王護國經》等,為國行道。密宗開始在五台山建有自己的傳教基地,並開展佛事活動。元代諸帝特別信奉密教。至元初年,曾诏國師膽巴居於壽寧寺。國師阿 麻剌室利在台山建立了大善法藏寺。明永樂元年(1403),曾迎哈立麻至京,明成祖令其統領天下釋教,後又遣使送至五台山大顯通寺居住。明成祖還於永樂十二年(1414)迎請黃教祖師 釋迦也失至京,尊為國師,次年敕住五台山。從此五台山就成了內地黃教盛行之區。清代更加尊奉喇嘛教,順治年間就派喇嘛住於五台山,並特命阿王老藏住持五台山真容院,督理番 漢僧眾。還有老藏丹貝住於羅目侯寺,執 掌五台山政教大權。章嘉呼圖克圖亦住於五台山,影響及聲望很大,使藏傳佛教在五台山達到極盛的地步。1956年,據統計有密宗僧人217人。1983年有密宗僧人19人。可見密宗在五 台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宗派。
  唯識宗 唐高宗鹹亨四年(673)和永隆元年(680),唯識宗創始人之一,玄奘大師的高足窺 基就兩次入五台山,弘揚唯識宗旨,並於中台頂建了唯識宗道場。宋金時有清涼寺成覺及其 弟子善慧、佛光寺日木公等唯識諸大賢。元 代尚有弘教慧印大師繼續在萬聖佑國寺弘傳唯識宗旨。
  天台宗 在唐代,五台山天台學也十分興盛,有天台名僧志遠法師弘傳此 宗教旨。志遠曾 居五台山大華嚴寺40年之久,講述天台圓頓之旨,修行法華三昧,並著有《法華疏》10卷、 《玄門》10卷、《止觀釋義》10卷等。他志行高潔,聲名遠播。日僧圓仁曾來五台山從志遠法師學習天台教義。五代時的光嶼法師,宋代的慧悟法師都繼志遠法師之後,繼續弘傳天台 教旨,使五台山天台宗得以延續。
  摩法宗 為五台山獨有的宗派。相傳東漢時摩騰、竺法蘭禮五台山後,隋 唐僧人仰慕其法 ,故創摩法宗,後融於華嚴宗。清時再度出現。民國年間,同禅宗、淨土宗並列弘傳。據19 56年統計,五台山有摩法宗僧人39人。1983年時,仍有14人。
  在五台山這塊佛國淨土上,中國佛教各大宗派俱曾至此弘法布道,開創本宗基地,使五台 山形成漢藏佛教兩大體系匯合、青廟黃廟並存、顯教密教競傳的獨特格局。五台山佛山聖水也孕育了一代代名僧大德。除以上所列外,在現代尚有一代名僧能海上人。他精研佛法,顯 密兼通,曾在五台山清涼橋,復修吉祥寺律院,開辟弘密道場。能海法師學修並重,著譯甚豐,被佛界僧眾尊為四川文殊、第三法王,建國後曾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全國人大 代表,並出訪印度,參加亞洲和平會議。能海法師於1967年圓寂於五台山碧山寺。中國當代 名尼通願法師,駐錫台山30年,弘法利生,苦心清修,精研戒律,志行高潔,海內外善信同仁,共仰尼師風范,共同推舉其為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通願 尼師於1991年3月圓寂後,在五台山如法荼毗,並設供養道場。
3、五台山佛教文物及藝術
  五台山文物荟萃,珍品匯集,是我國古代建築、雕塑、繪畫的藝術寶庫。
  五台山現有各種寺廟50余座,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座,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0余座。南禅寺大佛殿和佛光寺東大殿均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南禅 寺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殿身面寬進深各3間,梁架制作,極為簡練。屋頂平緩,出檐 深遠,殿脊高聳。殿周圍由12根大柱支撐,柱體粗壯結實,柱頭使用斗拱,拱頭券剎都為5 瓣,每瓣都向內幽頁約3厘米,為我國木構建築中的孤例。 佛光寺東大殿重建於唐宣宗大中十年(856),面寬7間,進深4間,單檐四阿頂,斗拱肥碩雄 健,屋檐深遠翼出,鉚榫嚴實牢固,舉折甚為平緩,梁枋嵌削規整,結構精巧,氣勢壯觀,為我國唐代木構建築中的傑作。顯通寺是五台山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寺廟,有 殿堂樓房400余間,布局整肅嚴謹,闊暢宏大。建築多帶宮廷建築色彩,堪稱明清寺廟建築的 典型。寺內有明建無量殿,全部磚砌,沒有梁柱,又稱無梁殿,為我國古代磚石建築藝術的 傑作。寺中又有銅殿,鑄於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寬9尺,深8尺,高丈余,外觀兩層,內 為一室,四角四柱,內供文殊銅像,四壁鑄佛像萬尊。與顯通寺並稱為五大禅林的還有塔院寺、菩薩頂、殊象寺、羅目侯寺。塔院寺 內大白塔,通體高達75.3米,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據說是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的 。塔身形如藻瓶,塔剎、露盤、寶珠均為銅鑄,露盤及塔腰懸風铎252枚,為我國塔式建築 中的珍品,如今已成為五台山佛地的標志。菩薩頂在鹫峰之上,門前有石階108級,大殿用 三彩琉璃蓋成,金碧輝煌。殊象寺所供文殊駕狻猊塑像,高達9.3米,如出神工;又有明代懸塑五百羅漢像,如同倒嵌的縷空大浮雕,手法新穎。羅目侯寺門前有一對唐代石雕臥獅,後殿內有木蓮花一朵,高達丈余,轉動機 械時,蓮瓣漸開,荷蒂中的四方佛徐徐現出,這就是著名的“開花現佛”。南山寺、佑國寺 和龍泉寺的建築特點是將木結構和石雕、磚雕、浮雕及彩畫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美的建築整體。
  五台山的木結構古建築,歷史沿革性強,建築宏偉,細部精巧,樣式繁多,手法典型。在 五台山,從唐以後,宋、遼、金、元、明、清,直到民國年間,均留下了典型的建築物。唐代建築莊嚴樸實,宋代建築柔和絢麗,遼金建築大膽減柱,元代建築粗犷自然,明代建築規 矩謹嚴,清代建築豪華精巧,民國時期的建築細膩繁雜。五台山保存下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築,本身就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國古代建築史。
  五台山除佛寺建築外,還有型制多樣的中國佛塔。從北魏到新中國,歷代所建佛塔,在 五 台山均可以找到實物。從使用材料看,有磚塔、石塔、琉璃塔、木塔、銅塔、銀塔、鐵塔、玉塔、水晶塔;從建築形制看,有穴率堵 波 式塔、密檐式塔、樓閣式塔、亭閣式塔、金剛寶座式塔、組合式塔;從規模上看,大者高75 .3米,直插蒼穹;小者0.05米高,精巧玲珑;從性 質上看,可分為佛塔和墓塔,佛塔又可分為捨利塔、靈跡塔及一般供奉塔;墓塔也可分為高僧墓塔與一般性紀念塔。
  在五台山佛教文物中,還有華嚴經字塔,由白绫和黃绫裱糊而成,寬2米,長6米,上寫華 嚴 經80卷,計字600043個,由字跡拼成一座7級浮屠圖案。遠看,飛檐懸鈴,俨然工筆畫就; 近看,一筆一劃全是由蠅頭小楷組成,多一字無放處,少一字不成塔,經畢塔成,渾然一體。字塔系清代康熙年間,蘇州三寶弟子許德心花費12年時間“沐浴焚香書成”。這是一件極 為珍貴的文物珍品和藝術珍品。此外還有乾隆皇帝的御筆真跡;鄭板橋的蘭竹刻畫;明代丁 雲鵬畫於菩提葉上的十八羅漢圖;清代國畫《五台山圖》;清代竹禅和尚以舌寫就的“心地 未容一念雜,話頭常復六時精”條幅等。五台山目前寺內寺外保存下來的鐘、鼓、缽、碑、碣、幢、匾、牌、聯,無一不是珍貴的文物。
  在中國音樂文化裡,五台山佛教音樂也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五台山佛教音樂是隨著佛教 的傳入興盛起來的。原有的印度梵樂佛曲、呗贊轉讀,汲取中國唐宋曲牌、元代雜劇散曲以及民歌、民間器樂等音樂養分,便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寺廟音樂。寺廟音樂在國內 分南北兩個系統,北方又分東西兩路流派。五台山佛教音樂屬北方系統,但獨立於東西兩路之外,自成體系,曲調古雅,內分青廟與黃廟兩個派別。青廟講究“入法”,即規矩,風格幽雅、靜谧;黃廟要求不甚嚴格,曲調明朗,更富有民間色彩。1958年,五台山青黃兩廟的 18位僧人,組成樂隊,赴省城太原演奏廟堂音樂,榮獲嘉獎。1989年3月五台山佛樂團首次 抵達香港演出大型佛教音樂,引起轟動,反響很大。
  三、歷代帝王與五台山佛教
  東晉名僧道安說過,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從五台山佛教的發展史來看,帝王的 崇建是五台山佛教興盛的主要原因。魏孝文帝認為佛 教有助於王政,在境內大興佛教,於五台山始建了大孚靈鹫寺、佛興寺、清涼寺等寺廟,且歲時香火,遣使敬修,遂使五台山佛教興起。北齊諸帝亦傾心信佛,大起佛寺,五台山建寺 2百余所,並割8州之稅,以供香火。至北周武帝滅佛,五台山方寺塔悉毀,僧人散之。
  隋唐時期,五台山佛教發展迅速。隋代二主都崇奉佛教,敬仰五台。開皇元年(581),文 帝即诏令五頂各置寺一所。大業二年(606)隋炀帝改驢夷縣為五台縣,縣以山名,可見五台 山在當時的影響。唐代,從太宗到德宗,“凡九帝莫不傾仰靈山,留神聖境,御札天衣,每 光五 頂,中使香藥,不斷歲時。至於百辟歸崇,殊邦赍供,不可悉記矣,”(《清涼山》)。唐太 宗就認為五台山是文殊所居,“實我祖宗植德之所”,所以建寺度僧。高宗顯慶元年(656) 十月,诏有司,五台等聖道場地僧寺,不得稅斂,奠定五台山佛教興盛的經濟基礎。龍朔年 間(661—663),曾“敕西京會昌寺沙門會赜共內侍掌扇張行弘等往清涼山檢尋聖跡”(《古 清涼卷》),繪制了五台山文殊化現圖,使“清涼聖跡,益聽京畿;文殊寶化,昭揚道路”( 同上)。睿宗朝,亦按照常例,給五台山每年敕送衣缽、香花等。玄宗朝重修清涼寺。肅宗 曾诏五岳並五台各建寺一區。代宗時,吐蕃兵陷京師,郭子儀兵至解圍,敗吐蕃,代宗以為 是五台山文殊菩薩助之力,便不惜耗費巨資,令修五台文殊殿,造丈六鍍金文殊像,供於 五台山。並支持不空三藏於五台山修建金閣寺、玉華寺等。德宗時,曾诏五台山竹林寺淨土四祖法照入宮,教授宮人五會念佛;诏大華嚴寺澄觀法師至長安,並賜“清涼國師”之號。唐武宗會昌滅佛,五台山佛教又遭到嚴重打擊,寺廟毀壞,僧眾解散。宣宗即位後,於大中 二年(848)正月敕曰:“五台山宜置僧寺四所、尼寺一所。如有見存者,使令修飾。每寺度 僧五十人”(《唐會要》卷48)。《廣清涼傳》也載:“宣宗踐祚,重興寺宇,敕五台諸寺, 度五千僧。”可見,會昌後趨於式微的五台山佛教經唐宣宗的扶持,很快便得到恢復和發展 。
  入宋以來,從“太宗至仁宗,三代聖主,眷想靈峰,流光五頂,天書玉札,凡三百八十軸 。恢隆佛化,照耀林薮。清涼之興,於時為盛”(《清涼山志》)。北宋諸帝崇奉佛教,在唐 宣宗興佛的基礎上,又使五台山佛教得以發展和興盛。太宗敕建太平興國寺,诏令“五台深 林大谷,禅侶幽棲,盡蠲稅賦”(《清涼山志》)。並重 修五台 10寺。宋真宗於景德四年(1007),曾敕五台真容院,建重閣,設文殊像,賜額“奉真閣”。
  元興,崇尚佛教。元世祖敬僧禮佛,修葺五台山12佛剎。成宗為皇太後建寺於五台山, 並於元貞二年(1296)至五台山,瞻禮文殊,禮重五台山華嚴菩薩正順法師,並敕建萬聖佑國 寺。武宗時亦大規模建寺於五台山,禮重五台山真覺大師,授以僧統之職。仁宗時置五台寺濟民局,並“敕五台靈鹫寺置鐵冶提舉司”,開采鐵礦。英宗也曾於至治二年(1322),至五 台山朝山拜佛。泰定帝敕建五台山殊樣寺,賜田三百頃。文宗也多次遣使至五台山作佛事, 祈福安民。
  明代諸帝為了祈福延祚,鞏固邊防,吸取前朝經驗,尊奉佛教,尤其崇奉五台山佛教。太 祖幼出佛門,自然崇佛敬僧,曾對五台山璧峰禅師優加禮遇。明成祖於永樂元年(1403),就 迎請哈裡麻,後賜銮輿、旌幢、傘蓋之儀,遣使送往五台山,並為其重修顯通寺和大白塔。 黃教祖師宗喀巴的弟子釋迦也失,於永樂十三年(1415)至五台山朝聖,成祖曾幾次致書慰問 ,並敕賜袈裟禅衣、鍍金蓮座等。明英宗敕造《大藏經》5藏,安於5座台頂。憲宗於成化十 七年(1481),造丈六鍍金文殊像及畫像百軸、香金5百兩、布帛千尺,念珠萬串,敕賜五台 山文殊寺。正德二年(1507),武帝“敕建銅瓦殿,賜額廣宗寺,兼聖谕護持”(《清涼山志 》)。又於中台頂建寺,賜額演教寺。神宗受到慈聖皇太後的影響,十分崇佛。萬歷年間, 敕建大塔院寺並捨利寶塔;於獅子窩修建洪福萬壽藏經樓閣;於龍泉寺復建萬聖閣;敕建聖光永明寺(即顯通寺)。神宗還多次於五台山舉行規模盛大的法會,使五台山佛教盛極一時。
  清朝10代帝王,大多信佛,且特別崇奉喇嘛教。從始至終,推行一套“以黃教綏柔蒙古” 的策略,所以對五台山藏傳佛教也給予特殊的禮遇。順治十年(1659),就令阿王老藏卓錫五 台山,總理番漢經典。次年,又令老藏丹貝為清涼山住持,修葺菩薩頂等寺。康熙皇帝曾5 次朝台。康熙二十二年(1683),第一次朝台,敕賜阿王老藏為“清涼老人”,且賜龍袍、貂 座、靴衣、香銀等物,還命老藏丹貝重修五頂寺宇。次年,菩薩頂大殿改覆琉璃黃瓦,並“ 於 菩薩頂設立永鎮把總一員,馬兵10員,步兵30名,護守香火供器”(《山西通志》)。在五台山佛教史上這是絕無僅有的。以後,菩薩頂成為欽命管理五台山喇嘛事務掌印札薩克大喇嘛 的居處,前後共駐錫過19任札薩克大喇嘛。同時,從康熙年間至清末,朝廷還讓統轄內蒙古、青海佛教事務的大活佛章嘉呼圖克圖住在五台山鎮海寺。康熙皇帝5次巡幸五台山,敕賜 梵文藏經兩部、匾額55塊、作詩15首、碑文20余道,修葺寺院20余座,做各種道場8次。乾 隆皇帝也曾巡幸五台山6次,修葺演教、望海、法雷、普濟、靈應、顯通、殊像、碧山、鎮 海 等20余寺,御制碑文8篇,題匾45塊。雍正、嘉慶也來過五台山。以後,國勢日衰,清室 再 未朝台。但在光緒九年(1883),還重建了大萬聖佑國寺,稱為極樂寺。慈禧太後還御書了“ 真如自在“四字,賜予普濟和尚,如今還存於南山寺。
  四、五台山的三教融合
  五台山文化是三晉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三晉文化又是華夏中原文化的一部分 。儒家思想在中原地帶一直居於正統地位。所以在五台山 文化中,儒家產生於自然經濟基礎上、宗法社會裡的尊君孝親的等級觀念、安貧樂道的生命意識,不偏不倚、取法於中的處世哲學等思想,是占據相當大的比重的。加之五台山這 種“封閉式的大陸環境“(五峰、四土垂
  、四關、四門的限定)的自然條件,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小農經濟,都為儒家思想的擴張 准 備了適宜的土壤。中原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的仁愛二字為起點的,五台山傳播的佛教,也是以慈悲為懷,也是植於仁愛的。在探求人性、止於至善、美化人生、安和社會方面,儒佛是一 致的。所以五台山佛教在發展過程中,與本土儒家思想觀念的交融影響,是母庸置疑的,也是無須贅述的。這從五台山寺院尚存的三百余幅壁畫上,所宣傳的君臣有義、朋友有信、夫婦有別、長幼有序等內容,即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
  道教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在五台山的活動時間,要早於佛教。《古清涼傳》載, 晉永嘉三年(309),“雁門郡竹俊 人縣百余家,避亂入此山,見山人為之步驅而不返,遂寧居巖野。往還之士,時有望其 居者,至詣尋訪,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為仙者之都矣。”這說明東晉時代,道教在五台 山地區已經廣泛流傳,神仙觀念也已普遍存在。《仙經》雲:“五台山名為紫府。常有紫氣,仙人居之。”紫府在道教中即為神仙所居之處。唐代地理學著作《括地志》也載,五台山 “其山層盤秀峙,曲徑萦纡,靈岳神山奚,非薄俗可棲。止 者悉是棲禅之士,思玄之流。”這些記載,都說明五台山曾有過道教人士在此活動。北齊時,五台山佛寺林立,慧祥在《古清涼傳》中說:“據此而詳,則仙居靈贶,故觸地而繁也。 ”從中透射出五台山佛道的微妙關系。
  其實,翻開《清涼山志》,道教蹤跡隨處可見,可知五台山並非單一的佛教聖地。現在 五台山許多山名地名,都帶有濃厚的道教色彩。仙花山,南台之山名。“南台之麓,仙人之 居。”昔人李環洲詩曰:“尋真到此聊經宿,莫謂丹成便浪猜。”。薩土垂崖,古有代州王氏女,不欲配,逃於此,“食薇飲露。”父母 逼之,女投崖,“未墜而飛”。梵仙山,昔有五百仙人於此“餌菊成道”。其中食菊飲露,得道飛升,正是道教典型的修煉方式和成仙模式。昔人覺玄有詩描述此“山頭紫氣日長浮, 上有仙人汗漫游。餌菊換教風骨異,白雲影裡去悠悠。”此外還有九女泉,相傳有九仙女於 此浣衣。紫霞谷,明讓詠此曰:“雲棲道者談經後,散落天花遍九垓。”仙人庵,覺玄詠此 曰:“何年仙子此修行,服日餐霞道氣清。袖拂天風騎鶴去,至今傳說有庵名”。這些記載 都反映出在五台山早期歷史中,道教也曾有過輝煌的一頁。至於道教有哪些教派及著名道士 在五台山地區活動過,目前由於史料阙如,已不可考。但從一些地名及寺碑資料還可推知一些。五台山現有一處地名叫樓觀谷。樓觀為道教派別之一。樓觀,地名,故址在今陝西省 周 至縣,曹魏時即有道士活動於此,北魏時,形成很有影響的派別。北朝道士多止於樓觀,為道法重鎮。元代並入全真道。樓觀谷,《清涼山志》未釋其名,可見並非來自佛教,很可能 是來源於道教樓觀派。
  在五台山高僧中倡導佛道融合。三教會宗的首先應推昙鸾。北魏高僧昙鸾,早年出家於 五 台山佛興寺,後因欲注解《大集經》未成染疾,遂發願求取長生不死之法,便往茅山從南朝道士陶弘景學習神仙方術,並得《仙經》10卷而歸。昙鸾著述甚豐,除《往生論注解》、《 安樂淨土義》、《無量壽經奉贊七言偈》之外,還有《調氣方》、《服氣要訣》、《療百病雜丸方》、《論氣治療方》等,後列之書明顯屬於道教氣功方術一類,具有濃郁的道家氣息 。對於佛道交融,也許昙鸾本人並無意於此,但歷史卻使他既是淨土宗祖師,又對道教頗有 研究。與昙鸾不同,曾居台山8年的明代高僧德清,則明確主張三教融合。創建不僅精研三 藏,力倡禅淨合一,而且還深谙儒道經典,其代表著作有:《華嚴經綱要》、《金剛經決疑》、《觀楞伽經記》、《道德經解》(一名《老子解》)《觀老莊影響說》、《莊子內篇注》、《大學中庸直解指》、《春秋左氏心法》等。他說:“嘗言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經世出世之學備矣 ”(《憨山老人夢游全集》卷39)。這一思想對五台山佛教影響甚大。
  五台山道教建築目前有玄真寺。寺內清代道光二十三年碑載:“玄真神洞歲積久,漢唐開 基古傳流。惟恐年遠有坍塌,元明及清幾重修。”據傳,玄真寺原為道家之地,後方為佛家 所 占。大殿東面有石洞兩個,名玄真洞和大仙洞。此外還有明陽觀、廣陽觀。元好問游歷五台山時,曾作《明陽觀記》一篇。
  明崇祯年間白蓮教的一個支派八卦教傳入五台山,清代繼傳於金閣寺普濟和尚,改名為九 宮道,以後南山寺和尚李林洞任九宮道總領,以南山寺為基地,在東北、山西、河北一帶傳教。這樣,在五台山後期佛教史上,呈現出的是,在佛教內部,諸宗融合,禅淨合一;外部 則 是佛教與儒、道、民間宗教的合流,道家供奉的神仙、民間信仰的神靈,統統被納入佛教寺廟信仰系統。道教把神仙住處稱為36洞天,72福地,南山寺巨大影壁上,至今保存有“洞天福地”的石刻。在佛寺裡,不斷出現道教殿堂。如清代重建的金閣寺殿堂中,專門建有玉皇殿、三皇殿、聖母殿、閻羅殿等。民國年間,普化寺興建了玉皇閣,故普化寺又稱 為玉皇廟、帝釋宮。北院中專門興建了呂祖廟,供奉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尊勝寺也修建了三皇三聖殿。南山寺善德堂供奉三皇五帝、八洞神仙。在萬佛閣中,專門建築了龍王廟,把龍 王當作佛教護法神供奉起來。供奉護法神的關帝廟則隨處可見。如靈境寺關帝廟的一付對聯 “義存漢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書”就典型反映了儒家忠孝節義的人格精神。另外,在黛螺頂龍棚北半間的牆上,直到民國二十二年時,尚有一幅古色古香的“張果老騎驢過橋 圖”。佑國寺1483幅石雕中有青龍播雨、天女散花、蘇武牧羊、負荊讀書、吹箫引鳳、三星高照等反映各派各教思想的畫面。五台山寺廟壁畫反映這方面的內容更為典型。如公主寺 的 壁畫中有佛、菩薩、道教神仙、天地日月、四海龍王、山神土地,閻羅判官、帝王後妃、農工士兵等,整個畫面陣容整齊,是天宮地獄、佛道各路神仙的大聚會,是五台山三教合一的 歷史見證。
  五、五台山與古印度朝鮮日本佛教
  唐代詩人劉禹錫《唐故衡岳律大師湘潭唐興寺俨公碑》中 謂“北方之人銳以武,振武莫若示現,故言神道者宗清涼山。”《大唐潤川句容縣大泉寺新 三門記》中亦謂:“今天下學佛道者,多宗旨於五台,靈聖蹤跡,往往而在,如吾黨之於丘門也。”這些記載反映了五台山的深廣影響,其聲譽之所被,遠及海內海外。五台山與外 國佛教發生直接交流關系始自於唐初,主要國家有古印度(包括師子國)、朝鮮和日本。
  首先到五台山巡禮聖跡的是新羅僧人。唐貞觀十二年(638),新羅僧慈藏率弟子僧實等10 余人入華求法,首先參拜了五台山聖跡,於文殊大聖像前禱祈冥感,夢像摩頂授梵偈, 並得 異僧所給之袈裟、捨利等。繼此之後,至五台山巡禮的朝鮮僧人有:朗智(與元曉同時)“嘗 乘雲往中國之清涼山,隨眾聽講,俄傾而還”(《三國遺事》);崇濟,於唐貞觀間(627—64 9)入唐受業於善導三藏,然後入五台山,感文殊菩薩現身授五戒(《三國遺事》);慧超,於 唐建中元年(780)四月十五日帶著參譯的經本赴五台山,住乾元菩提寺,至五月五日開始動筆記述譯經中的秘聞佚事,同時寫了《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序》; 竟讓,於光化二年(899)入唐求法,先至谷山谒道緣和尚,問石霜宗旨,歷游江南河北,然後巡禮五台。此外,登州赤山新羅法華院僧聖林亦曾至五台山巡禮;高麗僧慧月於 元代間本擬巡禮五台,途經大都雲居山,辄止,並化緣修補石經。智泉、慧勤等也都游參過五台山。
  印度和師子國僧人前來五台山巡禮的亦有不少。唐乾封二年(667),師子國僧釋迦密多羅 至五 台山,由高宗敕使翻譯陪同;儀鳳元年(676)和四年,北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兩次朝台, 事已見前;開元年間(713、741),梵僧菩提仙那朝台,瞻禮聖跡;貞元十年(794),為佛典 翻譯作出了突出貢獻的北印度僧人般若三藏巡禮五台;貞元十二年(796),西域烏荼國王 與 僧人純陀等朝禮五台,其中,純陀受不空三藏的委托,監造金閣寺;宋代,佛經翻譯家天息 災、法天、施護朝禮五台;金代,北印度僧人呼哈羅悉利帶弟子三摩邪悉利等7人禮台,北 印度高僧蘇陀及其弟子佛陀室利亦朝台,住此達17年之久,後寂於靈鹫寺,譜寫了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新一頁。明代,先後有印僧釋迦也失、具生吉祥和尼泊爾僧室利沙朝禮五台 ,其中前者住於顯通寺。清鹹豐年間(1851—1861),五台山僧人源修去印度禮聖取經,學習佛法大意,後返五台,於五頂各造石室,潛心靜修,在五台山佛教史上留下了新的篇章。
  與五台山關系密切的還有日本。最早入山的日僧是靈仙三藏。他是參加唐代譯經事業的 唯一日僧。820年至五台山,七年後圓寂於五台山靈境寺。日本佛教史上“入唐八家”之一 的圓仁,於開成五年(840)至五台山巡禮五十天,曾向志遠法師求法,並帶回經籍三十四部。返日後,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是一部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和唐代社會史的珍貴史料 ,此書與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和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行記》,同被稱為東方三大游記。惠萼為促進中日文化交流,三次來到五台山求法巡禮。會昌四年(844),他第二次禮台 ,將日本桔皇後親手制作的寶幡、鏡奁和銹文袈裟等送來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薩。鹹通三年 (8 62),他第三次來禮台,並請得一尊木雕觀音像,返國途中,至普陀山,船為風浪所阻,遂 將觀音像安置普陀山供養,時人稱為“不肯去觀音。”普陀山由此發展成為佛教名山。宋 代 入台的日本僧人有大周然、成尋以及成算、祚一、 嘉因、寂昭、賴緣等。大周然歸國後曾奏請天皇把 愛巖山改名為五台山大清涼寺,後來成算在京都嵯峨山仿照五台山清涼寺建成了一座清涼寺 。成尋著有《參天台五台山記》一書,是研究我國佛教史和宋代社會史的珍貴文獻。
  五台山,作為東方佛教聖地,是國際佛教文化交流的基地。它自尊自得,熱情好客,贏得 了國際友人的尊重景慕。近年來,五台山接待了香港、日本、美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區的佛教代表團、進香團、朝聖團、拜山團等佛教團體一千五百余人。五台山佛教的對外友好 往來,促進了國際文化的交流,增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五台山佛教聖地必將為新的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為中外文化交 流史譜寫更為輝煌的篇章。
            二、地藏道場九華山
  一、東南第一山據唐代費冠卿《九華山化成寺記》載:“九華山古號九子山, 崛起大江之東, 揖潛廬於西岸,俨削成於天外,旁臨干余裡,高峰峻嶺臣焉,連崗走隴子焉。自元氣凝結, 幾萬斯年,六朝建都,此為關輔。人視山而天長,山閱人而波逝,其間聖後賢臣,歌詠疊 興 ,言不及者,茲山屈焉。”這段話,不僅道出了九子山得名的原由,同時更描繪出它的峻美。就今而言,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境內,方圓百余平方公裡,北鄰長江,南隔太平湖與 黃山風景勝地相望。《青陽縣志》謂九華山山峰“得名者四十八”(或謂有九十九峰,大概 是附會金地藏活九十九歲而來),主要者如天台峰、蓮花峰、天柱峰、十王峰、玉屏峰、觀音峰、老鷹爬壁峰、九子峰等。其中,十王峰海拔1342米,是九華山的最高峰。 天台峰俗稱天台正頂,與十王峰緊連,海拔1325米,雖略低於十王峰,但卻是九 華山的主峰,此峰頂上又分出兩峰,東為龍頭峰,上有平台,平台上有捧日亭;西為龍珠峰 ,兩峰有拱橋連接,謂“渡仙橋”,頗有道教色彩。橋中間陰刻“中天世界”四字。天台峰 的最高點為“雲峽”,雲峽由兩巨石狹峙而成,空間下寬上窄,仰視唯見一線天。這裡是觀雲海日出的最佳處,“天台曉日”是九華山“十景”之一。天台峰上有寺,名天台寺(或稱地藏禅林),這是香客朝山必到之地,也是旅游者可以登臨的九華山最高點。天柱峰南距 天台峰三點五公裡,海拔千余米,峰頭如鳌,峰上有峰,狀如石柱,直插雲天。峰旁五石環立如五叟游山,俗謂“天柱仙蹤”。九子峰又稱九子巖,在九華山後山,海拔八百米,離青陽縣城只有20公裡,也是峰上有峰,其數為九,如小兒環列向背,團聚嬉鬧,故名九子 。 九子峰上有寺,名九子寺,寺左有七布泉,音如鐘鼓;寺右有垂雲澗,聲如環佩,俗謂此為 “九子聽泉”。九華山原名九子山,自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第一次稱“九華山”,並喻之為“ 秀出九芙蓉”之後,俗乃隨之,但作為九華山諸峰之一的“九子峰”則仍依舊名不改。
  峰之外,九華山又有16嶺、14巖、22石、12洞、18泉、10溪等。嶺之著者如神光嶺,在平 田岡下、新羅僧地藏塔前,相傳地藏寂後於此起塔而現圓光,故名;天香嶺,在少微峰北 、 臥雲庵前,費冠卿拾遺曾隱居於此,诏而不就,使臣恐其逸去,即於嶺上焚香谕旨;呈鳳嶺,在協濟祠南,傳說嶺上有鳳,樵人得之,群鳥爭撲而奪之。巖之著者如邃谷巖,在山深處 ,人跡罕到,巖戶高迥,炎熱不生,縱夏秋亦有冰雪;雙石巖,昔淨居院址,雙石峭聳,一瀑懸流,詩雲“舊日禅扉松竹幽,寺移西去幾經秋。誰知一幣枯茅地,曾是談經石點頭”;觀音巖,布帻峰西,仄石合成裂磔雄關,深如石室,上透天光,唐末有高僧結庵於此,感觀 音菩薩現身,故名;透碧巖,又名透壁,在滴翠峰側,高、寬各約2丈,深倍之,與五老峰 相映成趣;三斧巖,在九子山東北,石上有類似大斧所劈三痕,故名;東巖,在化城寺東, 又名東峰、東崖,崖北有崖,深覆如屋,傳說僧地藏曾卓錫於此,異僧周經、王陽明亦曾棲止於此;寶陀巖,在蓮花峰北,巖戶高峻突兀,迥然樓閣,上垂莎羅花、菩薩線,內如仙人 居室,石床丹灶,宛然真實。洞之著者如金光洞,在香林峰下,洞有穴,可望而不可入,入則 有金色神光充塞洞口,傳說有致敬者若見金人像於其中,或謂僧地藏曾居於此;魚龍洞,去 南陽五裡許,共7洞,洞中有澗水屈曲流轉,又有綠魚白鳥,還有洲渚,巖壁嶙峋,如玉筍、蓮花,如攢戟,有玉柱、芙蓉岡、鐘鼓石、仙人棋盤、出龛仙翁、獅子仙蛙,奇形異狀, 皆 鐘 乳形狀,洞盡處有一孔通外,日光照射,洞中五彩頓生,光芒難以名狀;雲巖洞,在雲門峰北,廣如廳堂,可容數百人,洞中有石像,若菩薩、仙子,又有鐘乳石如幢蓋,如瓶罂,洞 前有溪流,雲徑幽僻。
  溪與泉在九華山也很美、很有名氣。溪有黃石溪、瀾溪、缟溪、龍溪、缥溪、舒溪、雙溪 、 濂溪等。其中,龍、缥、舒、雙、濂5溪之水於六泉口處匯合成為一溪,俗稱這一段溪流為 “五溪”,其水經五溪橋流至梅根,然後進入長江,可見,五溪實為九華山之門戶。傳說5 溪是5龍爬行留下的痕跡,站在五溪橋頭仰望,5溪從九華群峰中奔流而下,象銀蛇蜿蜒,淌漾有聲;遠山近樹,流水行雲,“五溪山色”,美不勝收。元代文宗皇帝游九華山至此,面對此景,不覺動情,於是吟詩一首雲:“昔年曾見九華圖,為問江南有也無?今日五溪橋上望,畫師猶自欠功夫。”清人王澤弘也有詩曰:“出門朝日望溪明,忽有諸峰入眼驚。但識夜寒同氣候,如何天半異陰晴。山含微雪蒼然白,水帶殘冰分外清。到此倍知身世幻,九 華真有故人情。”九華山的名泉共有18眼,三角泉、天泉、巴字泉、七布泉、目露泉、龍女 泉、白龜泉、璎珞泉,碧玉泉,溫泉、雙泉、派派泉、金沙泉、煉丹泉、戛玉泉、巖泉、虎跑泉、六泉等是也。金沙泉有兩處,一在地藏塔前,有石刻“金沙泉”三字遺存;一在無相寺南,大不盈瓯,四時不竭,黃沙鋪底,閃爍如金,傳說僧地藏常以此泉水沏茶。七布泉在 福海寺西,夏雨秋霖時,泉水分為7股, 散落崖谷,一似雲邊野鶴窮來、石上寒猿見落,有詩雲:“一泉分七布,勝在夏秋時。猿鶴 常窺影,塵緣那許知?”龍女泉,在東崖西下,泉水澄碧,喝之甘洌,水中游魚可數,費氏 《化成寺記》謂是九子神獻給僧地藏之泉,後人附會為“龍女獻泉”,無論如何,此泉與地 藏的確有著一段動聽的傳說,所謂“棲托先依水,泉從龍女開。空明飛鏡下,皎潔弄珠來。 洗茗寒香出,燒铛活火催,素磁方外話,斟酌勝春醅。”就是敘說地藏僧與此泉的關系。九 華山的自然形勝與佛教文物構成了諸般美景,“五溪山色”之外又有“龍池飛瀑”、“天台 曉日”、“東巖宴坐”、“化城晚鐘”等,俗稱“九華十景”。十景之中,既有渾然天成者 ,也有人工雕鑿、刻意追求者。正是此天地之靈氣、人間的鬼斧神工成就了這“東南第一山 ”!
  二、地藏菩薩道場的形成九華山的靈山秀水引來了朝鮮僧人的駐錫修道 ,地藏菩薩信仰專門道場的歷史於是翻開了它的第一頁。
  最早記錄新羅僧地藏事跡的歷史文獻是前面提到的《九華山化成寺記》。此文載,唐玄宗 開元(713—741)末年,“鄉老胡彥”曾請僧檀和尚至九華山開演佛法,廣度男女有情,但為 時豪所嫉,官府於是焚其居,廢其教。當此之時,新羅僧金地藏渡海入華,並來至九華山,就“面陽而寬平”的谷中之地“巖棲澗汲”,虔誠行道修習。不久,金地藏在南陵人俞蕩等 幫助下,寫成四部佛經歸山供養。此後幾十年中,足不出山,“跡絕人裡”,在石洞中晝夜 閉目端坐,修禅入定,以白土和米烹煮而食。至德初(756),有青陽人諸葛節等人入山,至 於深處,見和尚苦行若此,不忍失聲哭泣,並發願“出帛布買檀公舊地,伐木築室,建成禅 宇,請其居之。繼而又有上首僧勝谕等進一步增建台殿,鑿溪澗,辟稻田,造放生池,又於 “當殿設釋迦文佛像,左右備飾;次立朱台,掛蒲牢於其中;立門樓,以冠其寺。”於是乎 ,“丹素交彩,層層倚空,巖巒隊起於前面,松桧陳橫於後嶺,日月晦明以增其色,雲霞聚散而變其狀,松聲猿啼,相與斷續,都非人間也。”建中(780—783)初,郡守張嚴仰藏師高風,厚加施捨之外,又奏請朝廷敕賜新額,是謂“化成寺”。此後,富商大族傾財以獻之,牧賢豪右合禮而敬之,新羅僧俗也追風渡海投其門下,禮而師之。至此,化成寺廣宇崇崇, 僧徒濟濟,俨然一大名剎。盡管如此,金地藏和他的眾多弟子仍然過著清苦的修習生活,“ 夏則食兼土,冬則衣半火,無少長余由
  田采薪自給”。歲中,地藏本人自領一 徒移居南台,親手編織麻衣,“其重兼鈞”,既當衣穿,又當被蓋,除此之外便一無所有了 。此外,地藏又於寺內放生池旁建台,安置四部經於其上,終日焚香,味其深旨。貞元十年 (794)夏,地藏坐滅於本寺,時年九十九歲。
  《宋高僧傳》中又有地藏傳,實據《化成寺記》而作,故文多類同,唯將卒年訛為貞元十 九年而已。《佛祖統紀》指地藏為成都靜眾寺金和尚無相禅師,清代儀潤所撰《百丈清規證義記》稱地藏“姓金,號喬覺”,這些都是無典無據之說。
  傳說金地藏入寂時,頗多瑞兆,其一是寺鐘墜地,堂椽三壞,預告師之將滅;二是寂後按 坐勢斂於函中,三年後開函入塔時,顏狀鮮活如生,升動骨節,其聲若撼金鎖,正符於“菩 薩鉤鎖,百骸鳴矣”的經文;三是建塔之後,塔址發光如火,光成圓狀。
  當地僧俗根據金地藏生前的事跡與死後的祥瑞,把他神化為佛經所說的地藏菩薩應世,對 其住過的化城寺寺宇文物、肉身塔等加以保護,進行供奉,宣傳“施一金錢,報一重果,下 為輪王,上登聖地”和既“不能立殊績以濟眾,又不能破余財崇勝因緣,啄腥犭、顧兒婦而生為人非、死為鬼責”的善 惡報應、輪回生死思想。這樣,至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九華山作為地藏菩薩信仰的專門道場宣告開始形成,這無論是從唐代的社會政治形勢還是中國佛教發展形勢來看, 它的出現都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的。
  有關地藏菩薩的經典並不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是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的《地藏菩薩十 輪經》。此經的中心內容可以概括為這樣三個方面:(一)佛說十種法輪,一一與世間帝王治 世 能力相譬,說明佛威力之大及其救度眾生的方法步驟;(二)顯彰地藏菩薩的種種神力以及有 情眾生至誠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所能獲得的種種福德利益;(三)備述五濁惡世 中一切僧尼、居士及其它有情眾生的種種善惡業報,以及地藏菩薩渡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地藏菩薩成了釋迦佛滅後、彌勒佛未生前這一時期內來到人世間 執行教化眾生任務的“特使”,因此具有比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更大法力和福德的菩 薩,因此不僅在平民百姓中,而且還在帝王將相、豪族巨富中產生了更大的影響。九華山此一地藏菩薩信仰的專門道場在中晚唐相交之際形成後,又經過宋、元、明、清各代的擴充、 增建,更加興旺發達起來。特別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此一道場發展到了他的鼎盛時代。這與 帝王的護法“功德”是分不開的。明萬歷十四年(1586),明神宗朱翊鈞的母親慈聖宣文明肅 皇太後命工刊印續入藏經41函,並舊刻藏經637函,由皇帝敕谕通行頒布於九華 山地藏地(即化城寺),令寺僧莊嚴持誦,尊奉珍藏;二十七年,萬歷皇帝更親自下令印造大 藏經,頒施於京寺及天下名山寺院供奉,並谕九華山地藏寺僧眾“各要虔潔供安,朝夕禮誦 ,保安眇躬康泰,宮壺肅清,慚已往愆尤,祈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 ,同歸仁慈善教”雲雲。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聖祖南巡,駐跸江寧府,准兩江總督阿山 、安徽巡撫喻成龍、兵部侍郎胡曾恩等奏請,遣包衣昂邦赫奕、內侍李環、太僕寺少卿格爾芬至九華山進香,賜銀三百兩供養;四十四年,聖祖又於南巡途中應安徽巡撫劉光美奏請, 御書“九華聖境”四字匾額賜化城寺,而將真跡收藏於寺後藏經樓;四十八年,復敕內務府 廣儲司員外郎烏爾胡至九華山進香,並賜銀百兩供養。乾隆三十一年(1766),高宗應兩江總 督高晉奏請,御書“芬陀普教”四字匾額賜化城寺,真跡收藏於藏經樓。鹹豐七年(1857), 兵擾九華,寺、塔、僧寮悉遭劫焚,藏經樓內所藏明代賜藏亦多遭損毀,獨清聖祖、高宗所賜匾額的“宸翰真本”(即御書真跡)仍完好如故。當此蒙恩承澤的全盛時代,九華山寺廟發 展至三百余所,僧眾達四、五千人,晨鐘暮鼓、早誦晚唱、香煙紙火,四時不絕。又傳說農歷七月十五和七月三十日分別為地藏生日、傳道日,因此,每年但逢此兩個日子,朝山進香 的善男信女便成群結隊,絡繹於途,進山後,僧寮容納不下,於是便隨地坐臥,自肉身塔殿至山門,摩肩擦背,幾無隙地。因此諸端,俗稱九華山為“佛國仙城”,誠不過分。
  三、靈跡與寺剎
  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形成以後,吸引了四方釋子前來游參朝拜和駐錫修道,因此,山 上除地藏和尚的舊有靈跡之外,後來又增建了許多寺庵。明、清兩代修建者尤多。截止於民國中期以前,全山佛寺(庵)已達150處左右,其中的9處為叢林,它們是:金地藏塔、化城寺 、祗園寺、萬年禅寺、甘露寺、上禅堂、東巖禅寺、樂善寺和慧居寺。其余為較小的寺庵,其分布情況是:以化城寺為中心,其東序(東寮)有6處,即九蓮庵、旃檀林、通慧庵、天然 庵、菩提閣、立庵;其西序(西寮)有7處,即佛陀裡、寶積庵、長生庵、龍庵、永慶庵、天 池庵、拱金閣;天台路有21處,即回香閣、華雲庵、吉祥寺、長生洞、興添寺、朝陽庵、翠 雲庵、崇興寺、圓通庵、拜經台,地藏禅林、中常住(招隱庵)、正常住(德雲庵)、老常住( 護國寺)、真如庵、華嚴洞、接引庵、地藏庵、大悲庵、普濟庵、延壽寺;化城東路有6處,即法華寺、沙彌庵、黃金庵 、心安寺、伏虎洞、西天地;化城南路有7處,即淨慧 庵、三天門、轉身洞禅室、二天門、正天門、一天門、崇覺寺;化城西路有3處,即小天台,建松樹庵、西來庵;化城北路有24處,即聚龍寺、華天寺、萬壽寺、半霄亭、龍池庵、燕 子洞、二天門、大橋庵、西竺庵、一宿庵、無相寺、二聖殿、華陽亭、會龍庵、心庵、觀音閣、回龍庵、小甘露庵、永豐庵、獅子林、觀音庵、萬緣庵、德雲庵、通華庵。以上為當時 “現存寺”,此外還有“廢寺”67處。昔日九華山佛教之盛,由此可窺一斑。
  九華山現存寺廟仍然不少,主要者有:
  化城寺,這是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的開山祖寺,位於九華山的中心谷地,即今之九華街上 。此谷地南有芙蓉峰,北有白雲山,東為東崖,西為神光嶺,四山環圍,俨如城池。寺院始建於唐至德二年(757),寺成,金地藏應請自石室遷來居住。不久後,上首僧勝谕進一步擴 充寺域,增建台殿、山門、放生池、供經台等。建中初(780),唐德宗敕賜寺額名“化城寺 ”。明宣宗(1426—1435)、神宗(1573—1620)、清聖祖(1662—1722)、高宗(1736—1795)或 頒藏經,或御書匾額,並賜金修葺。鹹豐七年(1857),除藏經樓外,寺宇皆毀於兵火。光緒 年間(1875—1908)重建。殿宇依山而建,由低向高遞進,“丹素交彩,層層倚空”,十分壯 觀。今寺分四進院,除藏經樓外,余均清代光緒年間建築。以前,藏經樓不僅收藏有經書、诏書、宸翰真本,而且有據說是地藏穿過的袈裟、高約五尺的毗盧佛銅像、定光佛鐵像、數 枚銅質方印、重約數百斤的銅質獨角獸(地聽)、刻有地藏菩薩像的紫黑色石碑等珍貴文物。 “文革”中,寺中佛像文物多被毀壞,今存者有古鐘一口,重約二千余斤,藏經樓內又有白 玉佛像、明版《涅般木經》、血寫《華嚴經 》等。寺前廣場上有一千年古塘,當是《九華山化成寺記》中所說的“相水攸 涿者,為放生池”的放生池。
  祗園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全山佛寺之冠。原名祗樹庵、祗園,位於九華街化城寺東,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代多次重修、擴建。嘉慶年間(1796—1820),隆山禅師在寺內開壇傳戒,自此成為十方叢林。九華溪繞寺流過,溪上有“迎仙橋”。寺前甬道頗具特色,由雕刻著蓮花、金錢圖案的一百多石條鋪設而成。寺內主要建築大雄寶殿高約 13丈,金黃色琉璃瓦屋頂,飛檐畫棟,金碧輝煌。殿內像設莊嚴,所供的三尊金色佛像各高 3丈,是九華山上最大的佛像,此外又有海島觀音像和刻著唐僧取經故事的7面浮雕。寺內又有八口大鍋,其中最大一口口徑丈余,一鍋可供千人齋飯。
  萬年禅寺,俗稱百歲宮。名列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中,位於九華山摩空嶺上。寺碑載,明萬歷年間(1573—1620),有僧海玉,號無瑕,由五台山至九華,在此嶺摘星亭旁結茅而居 ,因亭而名庵,百歲而終,時人稱其為“百歲公”,同時在舊庵處改建成宮室,以茲紀念。 崇祯皇帝封海玉為“應身菩薩”,又御筆親書“護國萬年寺,欽賜百歲宮”10字賜之。寺名 因此而來。現存寺宇依山勢建為五層樓閣,東傍懸崖,西臨幽谷,危巖寶殿,氣勢非凡。寺 內肉身殿供奉著海玉和尚的裝金肉身(木乃伊)。
  東巖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位於化城寺東三裡許的東崖上。峭壁如削曰崖,崖中洞室曰巖。相傳地藏和尚初至九華山,即在此東崖的巖洞中習定修法,洞名東巖,又稱地藏 洞、金光洞、捨身巖、捨生巖等,都是就地藏在此修習的不同傳說而命名。明弘治十五年( 1502),王陽明第一次來此游玩;正德十四年(1519)再次入山,並於此巖洞中晏坐讀書。此外還有異僧周經也繼地藏之後幽棲於此洞。萬歷間(1573—1620),將崖頂上祭祀地藏和尚的 晏坐堂改建成寺院,並因洞而名寺。1933年,寺毀於火,唯存鐘亭及幽冥洪鐘。寺附近有巨 石似艨艟巨艦,故名“雲舫”。站在東崖上,東望天柱五老諸峰,西顧古仙巖諸勝,南瞻天 台,北覽長江,天然圖畫,盡收眼底。
  甘露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位於九華山北半山腰上。此地山水環繞,茂林修竹,遮天蔽日。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奉旨到九華山進香,行至此地,見風景奇秀,乃說 :“此處築蘭若,必代有高僧”。伏虎寺(即東巖寺)和尚洞安據此建議募緣集資建寺,動工 之日,滿山林木翠竹盡掛甘露,佛經以“甘露”為諸天不死之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 ;又以“甘露法門”譬喻為“最上之法”,因此,洞安和尚遂兼取祥瑞和經義取名甘露寺。寺因山勢而建,殿宇五層,皆金色琉璃瓦頂。萬綠叢中,紅柱金光隱約,頗富詩情畫意。寺 旁有“定心石”,傳說地藏和尚曾趺坐石上入定,蛇來不驚魂,女誘心不動。
  肉身塔殿,位於九華山神光嶺上,神光嶺即古之“南台”。費冠卿《九華山化成寺記》載 ,地藏和尚在化城寺建成後,仍堅持苦修,每歲夏季皆率一徒居於南台自織麻衣。他入寂之 後,弟子們即在這裡建立肉身塔供養。塔成,發光如火,圓形,稱“圓光”,後人遂改南台 為神光嶺。原塔為三級小浮圖,後人復以木塔籠護,外建高殿以擋風雨、壯觀瞻。千余年來,塔殿興廢相替,屢有修葺。其中,明萬歷間,皇帝曾賜名“護國肉身寶塔”,並賜金修建。清代也有多次維修。同治年間(1862—1874)塔殿毀於山洪。光緒年間(1875—1908)復作大規模整修,至今基本保持原貌。現存肉身殿成方形,寬長各5丈,高約6丈。殿頂用鐵瓦覆蓋,並由回廊內外20余根石柱支撐。重檐斗拱、畫棟雕梁,風铎丁當,十分壯美。殿前廊 下高懸“東南第一山”金字匾,前後門 門楣上方豎掛“肉身寶殿”青花古瓷匾。殿內中央肉身塔,籠護木塔為七層八角形,高約17 米,內壁用赤金貼寫《地藏本原頁經》,外壁塗以朱 漆,每層每面均設佛龛,龛龛供奉地藏 和尚金色坐像。木塔內即石砌的三級肉身塔。殿內兩側分列十王金色立像。殿內地面、塔基、神座皆用漢白玉或鋪或砌,渾然一體,既給人聖潔之感,又用極強的反差襯托出朱塔、金 像的輝煌莊嚴。塔前懸掛的镂空八角琉璃燈長明不滅。肉身殿是九華山的開山祖墳所在地,與化城寺同為此一地藏菩薩道場的法事重地和中心建築,是進山僧尼、信士乃至一般游客必 到之處。每逢地藏和尚的生日和成道日,僧尼、信士便蜂擁至此上供,不捨晝夜守塔、繞塔誦經禮拜。
  上禅堂,位於九華山神光嶺肉身殿下。原名景德堂,清康熙年間,玉琳國師弟子宗衍擴建 寺宇,並改名上禅堂,從前後的名字看,應為禅宗寺院。此寺山門不大,但殿宇寬廣,環境清幽,在九華山寺廟中,此寺香火最旺,風景最佳、殿宇最麗。寺旁的金沙泉、洗硯池、九 華三寶之一的金錢樹傳說多與唐代詩人李白有關。
  天台寺,位於天台峰(即天台正頂)捧日亭北,另名地藏禅林,明代創建,清代光緒間重修,與百歲宮、甘露寺一樣,依山勢建為五進樓閣,主要建築有萬佛樓,樓內 梁、壁間雕有無數小佛像,故名。此外又有地藏殿 ,殿內供奉地藏和尚像。明清時期,默安禅師住寺,僧塵塵子在寺旁結茅而住,名活埋庵。民國九年(1920),僧徹德住持,重建佛殿,新訂規制較昔整齊。民國二十七年前後,由僧明 輝住寺。
  四、高僧與宗門
  凡佛教聖地,必有高僧大德,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亦不例外。據有關 志書記載,九華山自唐迄於民國,高僧大德、耆宿總百余輩,其中唐代12人、五代1人、宋 代7人、明代48人、清代41人,民國3人。這批人中之佼佼者又有:
  勝谕,唐僧,地藏和尚的上座弟子,曾主建化城寺台殿,立朱台、掛蒲牢,措置像設莊嚴 ,開渠辟田等,是化城巨剎的奠基者。道明,也是地藏的弟子,闵公捨地為地藏建寺後,其子亦從地藏出家,即道明其人。
  性蓮,明代僧人。俗性王,太平仙源人。22歲出家,投金陵 攝山棲霞寺,受具後,曾一度研習諸經論,以此不能了生死大事而還歸故鄉躬事田種。後復至清河谒法堂,受念佛三昧之旨,並從此深信之。聞妙峰開法於蘆芽,又前往求見,頗受淘 冶,數年後終於悟道,於是在池陽杉山卓錫建剎。任 九華山叢林主後,精苦忘身,委曲化人,時達20年。所到之處,悉事興建。萬歷二十五年(1 59 7)入寂,終年54歲。其事跡見《憨山大師夢游集》。
  周金,明正德間(1506—1521)僧人。曾游少林寺,後還居九華山東巖。值王陽明游九華 山,周金前往造訪,與之談心,甚契。陽明以偈、詩贈之。其偈曾刻於東巖懸石倒覆處。時在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八日。周金既是禅僧,又尚念佛法門,有偈為證:“千聖本不差,彌陀是釋迦,問我還鄉路,日午坐牛車。”卒年無考。
  古澗,清初僧人。四川峨眉人,出家後住燕京三教庵,繼而游訪天下名山,自普陀來至九 華山,駐錫於華嚴洞數十年,歸依者眾。其教化,不憑文字,志以棒喝接引禅徒;又立規制,不行募化,以躬耕種植以易衣食,有盈余,盡散去。順治八年(1651)入寂於住庵。
  智旭,字藕益,明末清初僧人。俗姓鐘,蘇州木渎(吳縣)人。少學儒術,以“聖學”自任 ,曾作辟佛論文數十篇,後讀雲棲蓮池大師《自知錄敘》及《竹窗隨筆》,悟入佛乘,固焚辟佛之文。20歲時,讀《地藏本願經》,遂發出世心。天啟二年(1622)出家,先後聽講《首楞嚴經》、《唯識論》,繼入徑山參禅,受菩薩戒後,復遍研律藏。不久後轉而求生西方 淨 土。亦曾一度以弘律自任。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住九華山華嚴庵(即回香閣)。此間,曾 到地藏塔前發願,文中述其原由雲:“智旭夙造深殃,丁茲末世,雖受戒品,輕犯多端;雖 習禅思,粗惑不斷;讀誦大乘,僅開義解;稱念名號,未入三摩。外者見魔黨縱橫,痛心疾首;內見煩惱紛動,愧地慚天。復由惡業,備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惡,歎沉溺之無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 矢菩提於永劫,付身命於浮雲……”後歸寂於靈峰,時為清順治十二年(1655)。一生撰述達 40余種,尤其提倡念佛往生淨土,故被淨土宗人推為本宗第九祖。
  洞庵,亦作洞安,生卒年和藉貫皆不詳。略知其為清康熙時(1662—1722)僧人。住伏虎洞 20余年,終日默坐石窟,傳說有虎侍衛。康熙六年(1667),玉林國師至九華山進香,洞庵依其囑募地籌建叢林,即甘露寺。郡守喻成龍敬其苦行,請登堂說戒,律學因此盛於一時。
  聖傳,俗姓王,安徽洞城人。6歲時出家,19歲發大心,求受淨戒。不久後游訪九華山,在此研究大乘經典達4年之久。隨後應請為甘露寺住持一年。繼又在無相寺舊址結茅而居。 經營6年,終使廢寺重成巨剎,並於此開壇傳戒,三次剃度弟子達400余人。後來,又將大通鎮大士閣改建成普濟寺,如前開壇傳戒,弘宣律學。光緒十五年(1889)入寂,終年61歲。無 相寺以其為中興之祖,普濟寺以其為開山祖。
  果建,字法幢,俗姓嚴,安徽桐城人。20歲出家,至九華山無相寺禮聖傳為師。受戒後, 先後充無相寺副寺、監院等職。以苦行稱著。大力協助其師中興無相寺。後又應請充大通鎮普濟寺寺主,觀察機宜,專以淨土法門廣化有緣,開蓮社,以淨土宗始祖慧遠為模范,四方 士女歸依者眾。辛亥革命後,佛教被當成“迷信”、“神權”而受到沖擊,果建於是命其徒妙珑組織佛教會,以保護佛教、闡揚佛教要旨為己任。民國十六年(1927)入寂,終年80歲。
  九華山作為地藏菩薩的專門道場,始終以地藏菩薩為信仰對象,以新羅僧地藏和尚為地藏 菩薩的化身來供養,以地藏和尚的苦修為行道榜樣,以“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為終極目的。這是九華山佛教最 大的特點。基於此一特點,九華山又崇尚“肉身裝金供養”。所謂的“肉身裝金供養”,就 是將某一高僧大德的遺體經過特殊處理、風干後,通身裱貼金鉑,然後供奉於寺院的殿堂裡 ,供僧俗永遠瞻仰禮拜。這一肉身裝金習俗,無疑與地藏和尚寂後被建立肉身寶塔供養有關,或者說是由肉身塔發展而來的。這是僧俗給與道行突出的僧人的一種殊榮。據《九華山志 》載,這裡前後有裝金肉身像4具(或說7具)。這些死後遺體裝金的僧人是明代之海玉(宗無 瑕)、清代之隆山、法龍和民國的定慧。這4位僧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修行清苦、高 壽。如海玉,在九華山東巖摩空嶺摘星亭長期禅棲,壽 百余歲,死後斂缸三年而顏色如生;如隆山,在伏虎洞清修達20余年,遠近鹹稱其有道;如 法龍,在天台翠雲庵靜坐習禅達於數十年,壽96歲。在這些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地藏和尚當年入山修道時的影子。
  除地藏菩薩信仰之外,由於住僧師承、志趣、體驗的不同,致使九華山佛教也同時存在著 不 同的門戶,有的以“清高了悟禅理”,“以棒喝接引禅徒”;有的“以弘律自任”,數開戒 壇 ,剃度弟子;有的亦教亦禅,禅淨雙修,專志求生西方淨土;有的研習天台教觀,主唱三谛圓融學說,如此等等。很明顯,這與普陀山佛教有著頗為相似之處,究其原因,這與所處時 代佛教的總趨勢有著密切的關系。
  五、三教同山佛稱盛
  儒釋道三教,九華山都有。若論先後,則道在前,儒佛其次。志載,九 華山之“仙道”始自漢。相傳西漢武帝世,窦伯王(字子明)止陵陽山百余年後騎白龍仙去,其二女亦化凫飛升。九華山在漢代稱陵 陽山。至晉代,又有葛洪(字稚川)煉丹於九華山,臥雲庵北曾有“葛仙丹井”,雙峰下又有 “葛仙洞”。唐代,張果老曾騎驢至拾寶巖看花。開元年間(713—741),九華山始建道觀,名開元觀,在雲門峰下,三級泉西,今雪潭後之觀沖即其遺址。乾寧中(894—898),趙知微 又建延華觀於鳳凰嶺,後知微於此羽化仙去。今沙彌庵即其故址。明代,有蔡蓬頭善談仙道,弘 治十四年(151),王陽明游九華山,曾與之談。蓬頭以王陽明“終不忘官相”,不與言談, 唯一笑而別。此後至清,還有寧成、鄧羽在九華山遇仙的二則傳說,或為不經之談。自漢至 清,時間達2千年左右,九華山之所謂“仙道”不過這寥寥數事,道觀不過兩所,其力量的薄弱不言而喻。即使在唐代,其影響亦不能比於佛教。
  儒學之傳於九華山,約與佛教同時。這從名賢、隱逸、文苑在九華山的活動及書堂(院)的 興建二項可以看得清楚。九華山的第一位隱逸之士是青陽人費冠卿。他於元和二年(807)登進士第,未及拜官即奔母喪,結廬墓側15年。長慶二年(822),朝廷贊其孝節,诏拜右拾遺。冠卿以“祿以養親耳,親沒何以祿為”為由,不就職,終生隱於九華少微峰下,此處有費拾遺書堂。唐代九華山的隱逸尚有王季文、李昭象,他們的隱居處也都建有書堂,前者在頭 陀峰下,即無相寺址;後者在碧雲峰下。據說李太白詩魁也曾游九華,故在化城寺東、龍女泉側也有太白書堂。此後至明代,山上又先後建起8所書堂(院),即宋隱士滕宗諒的滕子 京書堂(在雲外峰下)、宋文士湯允恭的湯侍郎書堂(在文殊峰下)、宋文士程鵬飛的雙峰居士 書堂(在福安院前)、元隱士陳巖的九華書院(不知所在)、明名賢鄒元標的首善書院、明隱士施達的天柱書堂(在天柱峰下),明隱士吳鐘的雲波書院(在劉沖)、明文士程懋(鵬飛子)的闳 肅書堂(在天柱峰下)。這些書院無疑都是傳播儒家思想文化的場所,但由於多為私人所辦,往往以隱居者讀書自娛為主,並無更多的人就學,故影響似乎不大,這從歷代記載語焉不詳 的情況也可看得出來。相對地說,儒學在九華山傳播與影響較盛較大的時期是明代。除上面提到者外,此時活動於九華山的名賢尚有王守仁(陽明)、湛若水、呂楠、張元忭、羅賜祥、畢以范等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王守仁,他曾於明弘 治 、正德年間二游九華山,據說山上之宴坐巖因其於此靜坐而得名。山中之高僧曾有與之交游 者,如弘治中守仁來游時,僧實庵曾與語,意趣甚契合。王守仁題贈曰:“從來不見光閃閃 氣象,也不知圓陀陀模樣。翠竹黃花,說什麼蓬萊方丈。看那九華山地藏王,好兒孫,又生 個實庵和尚。噫,那些妙處,丹青莫狀。”又有周金僧,當王守仁於正德間游九華山時,亦 曾 與之談心,言旨相契。守仁也書偈贈之,曰:“不向少林面壁,卻來九華看山。錫杖打翻龍 虎,只履踏破山召比兔巖。這個潑皮和尚,如何容在世間。呵呵,會得時 ,與你一棒;會不得,且放在黑漆桶裡偷閒”。此外,又贈之以詩。嘉靖七年(1528),郡令於九華山建仰止祠,內祀王陽明。後祠圯,僧慧庵曾竭力修復,使祀典大興。慧庵所學者佛,所慕者儒,在他身上體 現了儒佛一致的特點。王守仁之所以和僧人交 處,僧人之所以與他友善,反映了陽明學說與佛學有著相通之處,而主要是通禅。陽明哲學是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觀唯心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即“致良知”說, 認為“知是心的本體,心自然會知,不假外求”;“良知”是先天就有的,人人皆有的;“ 天下萬事萬物不外於吾心”,故“君子之學唯求得其心”。這與禅宗關於佛性本具,萬法盡 在自心,成佛不假外求,但證於自心,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的說教如出一轍。所不同的 是,陽明哲學思想的終極目的是要“求得其心”,即所謂“致良知”,得其心即可得“天理 ”;禅宗的終極目的是明心見性,見性即成佛道。在一定程度上說,王守仁的哲學思想是受了禅宗思想影響的結果,而王守仁對於禅宗思想的采撷和認同則使儒、佛兩家靠得更近。
             三、法華聖地天台山
  一、神秀山川天台山,在浙江天台縣城北三裡處。陶弘景《真诰》雲: “山當斗牛之分,上 應台宿,故名天台。”山為仙霞嶺主干進入天台縣之一段,是甬江、曹峨江和靈江分水嶺, 呈東北、西南走向。山有八重,“周回八百裡”。由赤城、瀑布、佛隴、香爐、華頂、桐柏 諸山組成。最高峰華頂海拔1136米。 多懸崖峭壁、飛瀑、雲霧和奇峰,歷來為人們所稱道。晉代孫綽在其《游天台山賦》序中, 對天台山的贊歎很富有代表性,他說:“天台山者,蓋山岳之神秀者也,涉 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元聖所游化,靈 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主要的山峰有 赤城山、華頂峰、石橋山、瓊台山、雙女峰和銅柏山等。
  赤城山,距天台縣北6裡,一名燒山,高海拔339米,石皆赤色,望之壁立如城,故名。加之“巖岫連沓,狀似雲 霞”,因又稱為“ 赤城棲霞”,為天台勝景之一。赤城山還有“懸溜千仞”、“飛流灑散、冬夏不竭” 的瀑布,及“峥嵘無底,長松蔓艹田田田,幽藹其 上”的“山谷絕澗”,美不勝收。山有石洞十二,散布各處,各具一格,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玉京洞和紫雲洞。還有二巖,一名“釋 箋”,因湛然大師居巖中解釋天台宗而名。一名“結集”,因灌頂大師在此弘法而得名。“金錢池”相傳則因僧昙蘭憩池旁棄金錢於池 中而得名。絕頂有七級佛塔一座,為南朝梁岳陽王妃所建。
  華頂峰,在天台縣東北60裡處,海拔1138米,為天台山最高峰。從山頂望去,眾峰環拱如蓮瓣,唯此山孤峭中立,正當花心,故名華頂。有拜經台,傳為智者大師拜讀《楞嚴經》 處。有華頂寺,建於五代。還有王羲之墨池,相傳王羲之與支遁和尚游天台山,臨池取水作書,故名。李太白書堂,傳為李白讀書處。華頂又稱“望海尖”,天氣晴朗時,登其頂可遙望東海。華頂峰也是觀日出的理想之地。由於地勢高峻,這裡夏猶積雪。天氣少晴多晦,故 華頂常籠罩在虛無飄渺的雲霧之中。有詩雲:“天台眾峰外,華頂當其空。有時半不見,崔嵬在雲中。”山上松杉扶疏,草木薰郁,如仙境一般。
  瀑布山,在縣西40裡處。山有瀑布,懸流數百尺,落於萬仞之崖,遠望潔白如練,懸掛隱 映於蒼崖翠壁間,恍若天河傾瀉。
  石橋山,在天台縣北50裡處。這裡有著名的“石梁飛瀑” 勝景。明人葉良佩在《天台山記》中作了極為生動的描繪,他寫道,上昙華亭倚檻觀望,見 “兩崖門立,而石橋橫亘其上,廣不盈尺”,“山北左右肩有雙泉飛出,合流而來,至橋下 乃伏出,其下瀉為瀑布可百余丈掛巖石間。”而下行至新亭觀之,“則見石橋已在半天,而 阝貴雪之溜自空中下擊潭水作疾雷聲,震動林谷”,甚為壯觀。臨潭巖壁上康有為題書“石梁飛瀑”四字。左側有宋代書法家米芾題書“ 第一奇觀”四字。歷代文人墨客對此勝景吟詠不絕,題書甚多。瀑布東還有一景,稱“銅壺 滴漏”,系澗水沖入一形同壺狀的山洞內,發出“口 空口空”之聲,然後從壺咀(洞口)噴出,注入潭內,自成其趣。
  瓊台山,位於桐柏山西北,與雙阙山“翠壁萬仞,森倚相向”。瓊台山三面絕壁,下臨龍潭,於大壑之中,孤峰突起。沿山腰懸磴可度,但下俯百丈龍潭,“心悸骨驚不可近視”。沿流五裡可至雙阙山,但見“幽花凝岸,苔茵布石”,如入仙境。台上有石形如椅,相傳每年中秋月明之夜,李鐵拐總要坐在這把石椅上觀月,故石椅稱“仙人座”。明月當空,影落潭底,使人不免心曠神怡。“瓊台夜月”為天台勝景之一。
  雙女峰,位於天台縣西。山以桃源洞而著名。相傳東漢永平中,劉震、阮肇入山采藥至此 迷路,見二少女笑迎至洞,留半載始歸,時家中已傳至七代。宋景中(1034—1038),僧明 照也因采藥至 此,見二女戲水橋下,連系以前故事,乃在此建亭並植有桃樹,洞因名桃源洞,而洞旁兩峰亦稱之為雙女峰,兩峰間還有一溪流過。宋元二年(1087),邑令鄭至道鑿山開路,沿溪兩岸廣植桃樹。每當春天到來,桃花紅艷,流水沉碧。“桃源春曉”為天台勝景之一。
  銅柏山,位於天台縣西二十余裡處。其勢偉峨,正所謂“勢岌山業而若馳,恙羝偃蹇而橫空,根 厚地以盤盤,屹層霄其崇崇”。詩雲:“千山盤鳥道,十裡入猿聲。草木飄香異,雲霞引步 輕。”唐代著名道人司馬承祯曾隱於此,景雲中(710—711)建桐柏觀,山以此 而更為著名。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置身其間,竟產生隱居之意,他在詩中表示:“願言解纓绶, 從此去煩惱。高步陵四壁,元蹤得三老。紛吾遠游意,學彼長生道。日夕望三江,雲濤空浩浩”。
  二、佛宗淵源天台山是佛教在中國產生的第一 個宗派——天台宗的發祥地,也是禅宗重要的弘法道場。三國吳赤鳥年間(238—251),有 禅師來此結 茅苦修,是為佛教在天台山傳播之始。兩晉南北朝至隋,為佛教初盛期,特別是陳、隋之際 , 高僧智豈頁入天台山創法華宗,建12道場,使佛教大播, 影響深遠。唐代,禅宗在天台山有了很大發展 。五代十國及北宋初期是天台山佛教最盛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當時吳越偏安一隅,社會安定,而且吳越王錢氏幾代均重僧好佛的緣故。明清以後,佛教在天台山呈停滯和衰落狀態, 新建、修建寺院均大大低於前代水平。據統計,三國赤烏元年(238)至民國的1700余年間, 共 建佛教寺、院、庵、堂、亭等114處。最早建立的寺院有資福院、翠屏庵、回巒庵。資福院 ,位於天台山東麓,舊名“清化”,建於赤烏二年(239)。宋治平三年(1066)改興化,隆興初(1163)改今額。翠屏寺,在天台縣西南45裡處,天台山下。赤烏年間建,以山如屏峙,名翠屏庵 ,宋治平三年(1066)改淨安院,明代改翠屏寺。回巒庵,建於赤烏二年,宋代改稱興教院、 興教寺,現存佛寺主要有國清寺、真覺寺、華頂寺、高明寺、方廣寺等。
  國清寺,在天台縣北3公裡天台山麓,是我國佛教天台宗發祥地、祖庭。原為天台宗實際 創立者智豈頁大師修禅處,隋開皇十八年(598)晉王楊廣承智豈頁遺願建 立。初名天台山寺,隋大業元年(605)賜額國清 寺。唐會昌中,毀於兵火,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權為書“大中國清之寺”額。宋景德 二年(1005)改稱“景德國清寺”。建炎四年(1130)诏易教為禅。後寺屢毀屢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所建。寺院規模宏大,占地19600平方米,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 間。 與南京的棲霞、山東靈巖、湖北玉泉合稱天下四大叢林。主要建築分布在三條軸線上,中軸線上依次有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雨花殿前兩側有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內有雄偉的 釋迦弁尼坐像,通高6.8米,重13噸,為明代以青銅鑄成。兩側還有18羅漢塑像,為元代以 楠木雕成。西軸線上依次有安養堂、觀音殿、文物室、妙法堂。妙法堂有台宗講席,為寺僧講 經說法之處。東軸線上依次有齋堂、方丈樓、迎塔樓。此外還有修竹軒、禅堂、靜觀堂等 建築。寺內有古梅一株,傳為隋代住持僧灌頂手植。寺外有隋塔一座,高59.3米,6面9級 ,空心,磚砌,四周還有許多浮雕佛像,形制挺秀。寺內藏有文物上千件,其中有隋代智豈頁禅師貝葉經,清雍正年間“欽賜藏經”及唐代詩僧寒山 子的《寒山詩集》。日本名僧最澄大師於唐貞元二十年(804)來此,從天台宗十祖道邃習教規,次年回國創日本佛教天台宗,故國清寺也被 日本佛教天台宗號為祖庭,常有日本教徒前來認祖參谒。寺外還有僧一行禅師之墓,掩映在濃蔭之中。寺周五峰聳峙,雙澗環流,景色清幽,為天台勝景之一。
  真覺寺,在天台縣北23裡天台山中。隋開皇十七年(597)建。中有智豈頁禅師塔院。原稱定慧真身塔院,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塔院大殿中置大師肉身塔。塔高(連座)7米,2層6面,青石雕成,作 工極為精致。第一層正面置智豈頁坐像。殿壁排列有天台宗 17位祖師畫像。其中之一即天台宗第十六祖高麗籍義通寶雲禅師。塔院屢毀屢建,現存建築 為明 代重修。寺外有一碑亭,中立《修禅道場碑》,為唐元和六年(811)行滿法師立,翰林學士 梁肅撰文,徐放書。碑石現已移至院內廂房中。
  高明寺,在天台縣東北20裡處,以背倚高明山而得名,建於唐天七年(910)。原為智豈頁禅師幽溪道場 ,明萬歷年間重建,1980年重修。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殿、楞嚴壇。寺周多奇石題刻,有一巨石名“看雲石”,上刻“佛”字,直徑約7米,甚為壯觀。溪流之上,還有石梁形成 的圓通洞,使人不禁感歎大自然造化的精奇。
  善興寺,初名華頂寺,位於天台山風景秀麗的華頂峰。原為智豈 頁禅師宴坐處,五代晉天福元年(936) ,德韶禅師創為寺。後屢毀屢建,現存大殿系1928年修。寺額題“華頂講寺”。現在寺中正在興建重檐歇山頂大殿。寺周有太白 書堂及王羲之墨池。還有茅蓬數十,被稱為“七十二茅逢”,供齋期前來聚會的數百僧人居 住。茅蓬掩映在綠樹叢中,自成一景觀。
  以天台山國清寺為根本道場的天台宗是天台山最主要、影響最為深遠的佛教宗派。天台宗 雖追龍樹、慧文、慧思分別為其始祖、二祖、三祖,但無直接師承關系,其實際創立者應為陳隋間 的四祖智豈頁。而隋代五祖灌頂承前啟後創建國清寺作為根 本道場,則標志著天台宗的真正形成。隋朝滅 亡後,天台宗失去王權的支持,加之唐初慈恩、律宗、華嚴、密宗、禅宗的相繼興起,相比之下,天台宗漸趨低落,這個時期的六祖智威、七祖慧威、八祖玄朗都缺乏較大的影響力。 中唐九祖湛然發揮祖述,創“無情有性說”中興台宗。此時慕名求法者接踵而至,其中最著 名的有鑒真、一行和日僧最澄。十祖道邃及行滿對天台宗的發展也做出了貢獻。在唐武宗發動的會昌法難中,許多佛教典籍損失嚴重,國清寺被毀,天台宗衰落。五代時周世宗於顯 德二年(955)又下诏滅佛,幸天台處吳越之地,未罹其難。十五祖羲寂針對國內天台宗教典極缺的現狀,請求吳越王錢亻叔向朝日購 求典籍,使“一宗教文,復還中國”,從而奠定了宋代復興的基礎。十六祖為高麗人義通,創四明寶雲寺。知禮師承義通為十七祖,於四明乾符寺、保恩院開席講法、學徒雲集,使天 台宗第二次中興。宋初,天台宗內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山家山外”之爭。昭恩、 源清、 慶昭等只信智豈頁所著《金光明經玄義》略本為真作,主張觀心法門應是真心觀,而知禮等相信《金光明 經玄義》廣本為真,專說妄心觀。兩派往復辯難,終未統一,知禮等稱為山家,晤 恩等被斥 為山外。後終以山家派代表天台宗盛於宋代。其後由於禅宗在天台山崛起發展,連祖庭國清寺也“易教為禅”,天台宗一度又沉寂下來。直至明末,百松真覺及其弟子傳燈才重興天台教觀,於高明寺重立祖庭,促成天台宗的再盛。縱觀前後,對天台宗的創立發展作出重大貢 獻的高僧主要有智豈頁、灌頂、湛然、羲寂、知禮、百松真 覺、傳燈等人。
  智豈頁(538—597),世稱智者大師,中國天 台宗的開宗祖師。俗姓陳,家居荊州華容。其父曾仕於梁朝,被封為益陽侯。18歲依湘州果願寺法緒出家,20歲受具戒。初從慧曠學律,復到大賢山習法華無量義普賢觀。不久,即既精律藏又好禅觀,居然“怏怏湘東,無足可向”。陳文帝天嘉元年(560),慧思禅師到興州(河南光山縣)大蘇山,即往頂拜。慧思為說“四安樂行”。智豈頁夜以繼日 刻苦學習,“經二七日誦經,至是真精進”。“照了法華,若高晖之臨幽 谷,達諸法相,如 長風之游太虛。”陳光大元年(567)遵師囑同法喜等27人至金陵弘法。金陵“朝野聞風,鹹 來請益”。太建元年(569)受請主瓦宮寺,開講《法華經》題,樹立新的宗義,判釋經教,奠定 一宗教觀基礎。時陳宣帝曾停朝一日,令群臣往聽。在瓦官寺8年,除講《法華經》外,還 講《大智度論》和《次第禅門》,撰《六妙法門》。陳太建七年(575)聞天台幽勝,前往弘 法。初止石橋,後隱佛隴。於北峰創立伽籃,在寺周植松引流。又往寺北華頂行頭陀行,晝 夜禅觀。至德三年(585)應陳後主诏請,回金陵講授《大智度論》、《法華經》,弟子灌頂 隨 聽隨記,錄成《法華文句》。陳亡,智豈頁赴廬山留居。隋開皇十一年(591),晉王楊廣為揚州總管,遣使 至 廬山奉迎,智豈頁前往揚州為楊廣授菩薩戒 ,楊廣尊之為“智者”。次年回荊州,在當陽縣玉泉山創玉泉寺。此後兩年在這裡講《法華 玄義》、《摩诃止觀》。開皇十五年(595)春,應晉王請,又到揚州,居禅眾寺,撰《淨名 經疏》,九月辭歸天台。時“吳越之民掃巷以迎,沿道令牧幡華交候”。雖然天台山寺“荒 蕪已12載,人蹤斷絕,竹木成林”,然“師雅好林泉”,嘗負杖吟詠:“靜夜深山 ,澄神自照,豈不樂乎。”病中,還向弟 子口授《觀心論》。開皇17年(597),楊廣遣使 請出山,行至石城入寂。終年60歲,僧臘40。智豈頁一生 弘法,“東西重范化通萬裡,所造大寺三十五所,手度僧眾四千余人,寫一切經一十五藏,金檀畫像十萬許區,五十余州道俗受菩薩戒者, 不可稱記,傳業學士三十二人,習禅學士散流江漢,莫限其數”。《中國佛教》在總結他的 學說時說:“除繼承和發展了慧文慧思的一心三觀之外,在教義上吸取了南朝盛行的三論、涅般木二系思想,攝取了‘南三北七’的十 家判教之長,而倡導圓頓教規。”其著作甚豐,其中,小部分是親自撰寫的,大部分由弟子 灌頂隨聽隨錄整理成書。共29部,151卷。《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 诃止觀》,世稱“天台三大部”。《觀音玄義》、《觀音義疏》、《金光明玄義》、《金光 明文句》、《觀經疏》為“天台五小部”。這些都成為天台宗的主要典籍。
  灌頂(561—632),天台宗五祖。俗姓吳,字法雲,臨海章安(今屬浙江椒江市)人,故又稱 之為“章安大師”。7歲入攝靜寺,依慧拯出家,20歲受具戒。陳至德初,至天台山修禅寺事智豈頁 ,隨侍左右,“禀受觀法,研繹既久,頓蒙印可”。對智豈頁大師所講諸經,隨聽隨錄,前後共集有大小部帙百余卷。智豈頁圓寂後,灌頂奉智豈頁遺書及《淨名經文疏》至揚州見晉王楊廣,揚廣旋即為智豈頁設千僧齋 ,並開始建造國清寺。仁 壽元年(601)寺宇初成,灌頂為首任主持。曾應诏帶《法華玄義》及《淨名經文疏》至長 安,繕寫校勘。晚年於會稽稱心精捨講說《法華》,時人以“跨郎籠基超雲邁印”之語評價 他。郡中有嘉祥吉藏,先曾疏解《法華》,聞灌頂之 道,廢講散眾,拜倒在灌頂足下,深悔前作之妄。唐貞觀六年(632)終於國清寺,壽72歲, 臘52。一生著作甚豐,有《天台八教大意》、《智者別傳》、《觀心論疏》2卷、《國清百
  錄》5卷、《涅般木玄義》2卷、《涅般木 經疏》20卷、《真觀法師傳》1卷、 《南岳記》1卷。另外,智豈頁禅師平時弘法“不畜章疏”,其 “天台三大部”與“天台五小部”均由灌頂集錄成書、流傳於世,故《佛祖統紀》認為無章 安(灌頂)“恐智者之道將絕聞於今日矣。”灌頂在奠定天台宗典籍基礎方面,功不可沒。他以國清寺為根本道場,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承前啟後,使天台宗得以正式形成。
  湛然(711—782),唐代僧人,天台宗九祖。俗性戚,常州晉陵荊溪(今江蘇宜興縣)人。 世稱“荊溪大師”,又稱“妙樂大師”。其家世習儒學。17歲游學浙東,尋師訪道。20歲求 學 於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門下,習天台宗教義。38歲在宜興淨樂寺出家,既而往會稽 從四分律相部宗名僧昙一,廣窮律部。後在吳郡開元寺講《摩诃止觀》。玄朗圓寂,湛然住天台山國清寺,以中興天台宗為己任,他對門人弟子說:“今之人或蕩於空,或膠於有,自 病病 他,道用不振,將欲取正,捨予誰歸?”乃發揮祖述,撰天台三大部的注釋及其他凡數十萬 言。他顯揚宗風,對抗諸宗,使天台宗復興於世。天寶、大歷年間(742—779),玄宗、肅宗 、代宗連诏,固辭。晚年歸天台山國清寺,學徒雲集。德宗建中三年(782)圓寂於該寺,終 年7 2歲,塔於智者墓地西南隅。湛然在佛學上首創“無情有性”說,認為木石等無情之物亦有 佛性,發展了天台宗教義。弟子有道邃、行滿、元浩等39人。主要著作有《法華玄義釋簽》 、《摩诃止觀輔行傳弘決》、《止觀義例》、《金剛钅卑》 、《法華三味行 事運想補助儀》、《始終心要》、《十不二門》、《法華文句記》、《摩诃止觀搜要記》等。
  羲寂(919—987),五代時期僧人,天台宗十五祖。俗姓胡,溫州永嘉人。幼入開元寺出家 ,後至天台山研尋止觀。因經安史之亂、會昌滅佛,天台經典“零編斷簡,本折枝摧”, 金 華古藏中僅得《淨名疏》。乃通過德韶請吳越王錢亻叔向朝日購獲不少經籍,為天台宗的復興奠定了基礎。曾於佛隴道場、國清寺講訓 ,後興螺溪道場,“四方學者霧擁雲屯”。其弟子最著名者即高麗人義通,被尊為天台宗十六祖。主要著作有《止觀義例》、《法華十妙不二門科節》。
  知禮(960—1028),北宋僧人,天台宗十七祖。俗性金,字約言。四明(浙江寧波)人。7歲 依汴京太平興國寺洪選出家,15歲受具足戒,專研律部。20歲至寶雲寺從義通學天台宗教觀 。義通圓寂後受請住四明乾符寺,遂開講席,學徒雲集。鹹平六年(1003),日僧寂照攜其師 源信並有關天台教義的疑問27條來詢,他依教答辯,著《問目二十七條答釋》。之後主“妄 心 觀”,領導同主“真心觀”的晤恩一派的辯難。自認為是天台宗正統,以山家自稱,而將晤 恩一派貶稱為山外,天台宗有山家山外之分,即始於知禮時代。大中祥符二年(1009),重建 保恩院。六年建念佛施戒會,自此歲以為常。天禧四年(1020),宋真宗特賜“法智大師”號 。其著作還有:《金光明經文句記》、《金光明經文義拾遺記》、《觀音別行玄義記》、《觀音別行疏記》、《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 》、《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悲心咒行法》、《十義書》、《觀心二百問》等。知禮為天 台宗的中興作出巨大的貢獻。
  佛教在天台山產生重大影響的宗派還有禅宗。唐代,高僧遺則開始將禅宗傳入天台山。五 代時期,高僧德韶在天台山興建13道場,弘揚法眼宗,使禅宗在天台山得到很大的發展。 宋代建炎四年(1130),高宗下诏“易教為禅”,天台宗的祖庭國清寺也變為禅宗“江南十剎 ”之一,反映了當時天台宗與禅宗一消一長的事實。
  遺則(773—830),唐代僧人。俗性長孫,京兆長安(陝西西安市)人。20歲依牛頭山慧忠出 家,得其心要。後南游天台,至佛窟巖隱居,“蓋薜荔,薦落葉”。後在此弘 揚牛頭禅法達30余年,從其學者甚眾。其學被稱為“佛窟學”。遺則善屬文,其著作主要有 《寶志釋題》、《南游傅大士遺風序》、《無生等義》以及歌詩數十篇。
  德韶(891—972),五代時期高僧。俗姓陳,缙雲人。幼年出家於本郡,同光(923—926)中 ,為探求知識,尋訪名山,行程不計其數。初學於投子山和尚,後師臨川法眼禅師,得其心 要,遂承其嗣。於天台山興建十三道場。弘法眼宗。周世宗於顯德二年(955)下诏滅佛,幸 天台處吳越內地,未罹此難,而且德韶依靠吳越王錢亻叔的支持,使禅宗在天台山有了很大的發展。此外,他還在天台山興智者道場數十所,亦禅亦教,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禅教一致的趨向。《宋高僧傳》贊頌他:“功成不 宰,心地坦夷,術數尤精,利人為上。”時江浙一帶尊稱他為“大和尚”。終年81歲,法臘 64。有弟子百余人,其語錄流傳很廣。
  三、天台山與日本朝鮮佛教
  佛教天台宗遠播日本始於唐代。鑒真(687—763)大師,曾 從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頂的弟子弘景律師學習戒律和天台教義,是灌頂的再傳弟子。天寶十三年(754)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他在日本傳播律宗的同時,也大力弘揚天台教義。其弟 子台州高僧思托隨師東渡日本,在招提寺內宣講天台教義,兼弘律宗,擴大了天台山佛教在日本的影響。日本僧人最澄(767—822)研習鑒真等人東渡時帶去的天台宗教典,並於唐貞元 二十年(804)帶弟子義真西渡入唐至天台山,先後從天台宗第十祖道邃及行滿學習天台教義 ,後又從天台山禅林寺僧 然習牛頭禅。唐貞元二十一年(805),最澄學成歸國, 臨行,唐 台州剌史陸淳及台州司馬吳豈頁等都以詩話別。台州剌史陸 淳《 送最澄梨還日本》詩雲:“海東國主尊台教,遣僧來聽妙法華。歸來香風滿衣械,講堂日出映朝霞。”最澄回國後創日本天台宗。公元822年最澄圓寂,嵯峨天皇批准在比睿山建立天台宗太乘戒壇。最澄弟子圓仁、圓載等也先後入唐求法,發展了日本天台宗。圓仁的《入 唐求法巡禮行記》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宋代,日本天台宗寂照率徒7人前來,得到宋真宗 接見。至天台山谒天台宗十七祖知禮,代其師源信提出27個問題,知禮遂作《問目二十七條答釋》。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天台宗高僧多次前來朝拜 祖庭,於國清寺大雄寶殿東側建祖師碑亭,內豎智者、行滿、最澄三座豐碑。1988年又在天 台山佛隴真覺寺建“般若心經塔”,日中佛教界關系越益密切。天台山佛教禅宗正式弘傳日 本 當在南宋及元代。日本高僧榮西(1141—1215)兩次至天台山從萬年寺住持虛庵懷敬習黃龍派禅法。歸國後建聖福寺,弘揚臨濟禅法。宋嘉定十二年(1223)日僧道元入宋求法,師事曹洞 宗十三祖如淨,得芙蓉道楷所傳之信衣、嗣書及《寶鏡三昧》、《五位顯訣》等回國,創興聖寶林禅寺,後又創永平寺,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日本臨濟宗、曹洞宗此後不斷有人入宋 、元求法尋根,禅宗在日本日益興盛。
  天台山佛教傳播朝鮮要早於日本。南朝時前來中國求法的朝鮮僧人已經很多,其中最為著 名 的是玄光。他曾從天台宗三祖,得其密授“法華安樂行門”,歸國後於熊州 翁山結茅弘法,門生“譬如眾鳥附須彌山,皆同一色”。南岳衡山和天台山國清寺祖堂內, 圖畫28人,“光居一焉”。開皇十六年(596),高句麗僧人波若至天台佛隴從智者學法,在 天台山華頂修道16年未曾下山,後坐化於國清寺。天台八祖左溪玄朗門下弟子中,有新羅僧法融、理應、純英。唐景福元年(892),新羅僧道育來天台 山求法,住平田寺(萬年寺),修道40余年,晉天福三年(938)坐化於此。天台宗典籍經戰亂及會昌法難損失嚴重。宋建隆元年(960),吳越王錢亻叔在天台十五祖羲寂要求下,遺使以50種寶向高麗求取。高麗王派高僧谛觀奉 教典前來,並囑道:“於中國求師問難,若不能答,則奪教文以回”。谛觀往谒羲寂,“一 見心服,遂禮為師”,而且在螺溪一住10年,直至坐化。與他同時代的天台宗十六祖義通(9 07 —988)也是高麗人。晉天福年間來游中國,至天台先後師事德韶及羲寂。宋太祖賜所居寺額為 寶雲寺,義通被稱為“寶雲大師”。他在此弘揚教觀20年,升堂受業者不可勝計,天台宗十 七祖知禮即出其門下。端拱元年(988)坐化於寶雲寺。真正把天台宗傳入朝鮮的是高麗文宗王第 四子義天。義天(1009—1101),俗名王煦。宋元豐八年(1085)來華求法,從天竺寺慈辨習天台教義,後游天台佛隴,禮智者大師塔。元元年(1086)攜教典經書3000余卷回高麗,於高 麗肅宗二年(1096)創高麗天台宗。編、著有《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圓宗文類》)並《釋 苑詞林》等,依《總錄》刊行教藏章疏4740卷 ,後人稱之為《義天續藏經》。後人編其遺文為《大覺國師文集》。到過天台山的朝鮮僧還有競讓等禅僧。新羅僧人集中居住, 乃至於在國清寺內形成“新羅院”。這些都說明,朝鮮佛教與天台山佛教自古以來保持著極為密切的往來關系。 四、文化名山
  我國自古富有崇尚自然的傳統,名山成為人們,特別是知識分子崇拜的對象。 天台山可謂有山皆奇,無水不秀,無比秀麗的山川自古吸引無數文人雅士前來游覽、講道或隱居,在這裡留下無數優美的詩、畫和文章。特別是道教、佛教傳入,大量的寺廟、道觀建 成,宗教文化和名山融為一體,使這裡具有更加濃厚的文化氛圍,成為一座文化名山。
  天台山既是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又是中國道教南宗的祖庭,故有“佛窟仙源”美稱。道 教以崇尚自然、返樸歸真為宗旨,這裡成為他們理想的修煉之地。道教傳入天台的時間,也 在三國吳赤烏元年(238),時著名的道家葛玄曾在桐柏山煉丹。傳說華頂有葛玄茶圃,桐柏 有葛玄丹灶。其後道教在天台山緩慢發展,直至明萬歷後,呈衰退趨勢。天台山道人中最為著名的有葛洪,陶弘景和司馬承祯等人。
  葛洪(284—364),東晉道士和道教理論家、醫學家。字稚川,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今屬 江蘇)人。曾在天台赤城、桐柏煉丹。著《抱樸子》,其思想基本是以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對道教理論有一定的發展。還著有《金匮藥方》及《神仙傳》等。
  陶弘景(456—536),南朝齊梁時道士和道教思想家、醫學家。字通明,丹陽秣陵(今南京) 人。曾任齊朝左衛殿中將軍,梁代隱居句曲山,後遍游名山。齊武帝永明九年(491),住天 台山煉丹。其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理論,並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主張儒、釋 、 道三教合流。著作有《真诰》、《登真隱訣》、《陶氏效驗方》、《補阙肘後百一方》、《藥總訣》,還整理《神農本草經》,著《本草經集注》。他為天台山道教理論的形成打下了 基礎。
  司馬承祯(647—735),唐代道士,天台山道藏的創建者。字子微,法號道隱,河內溫(今 屬河南)人。21歲入道,後隱天台桐柏,自號天台白雲子。主張“收心去欲”。同唐王朝關 系密切,曾先後被武則天、睿宗、玄宗召入宮,備受禮遇。睿宗還為他在天台山建桐柏觀,並置有藏經殿。著有《修真秘旨》、《坐忘論》、《上清天宮地府圖經》、《上清含象劍鑒 圖 》、《道體論》等。這些著作及整理的其他經文皆置藏經殿中,“桐柏道藏”初步形成。
  道教在天台山最主要的道場要數桐柏觀了。桐柏觀在臥龍、玉女、紫霄等九峰回環中,道 家稱“金庭洞天”。吳赤烏元年,葛玄煉丹於此,建法輪院。唐睿宗於景雲二年為司馬承祯 在此復置觀,名桐柏觀,規模宏大,為天台第一道觀、道家東南祖庭。此地環境清幽,歷代碑刻、吟詠甚多。唐代詩人孟浩然至此不願離去,他在《宿桐柏觀》詩中表示“願言解纓绶 ,從此去煩惱。高步陵回壁,元蹤得三老。紛吾遠游意,學彼長生道。日夕望三江,雲濤空浩浩”。
  天台山除宗教文化蔚然發展外,儒家文化,特別是其中的理學在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理 學大師朱熹在乾道九年(1173)至淳熙十年(1183),三至台州,從釋、道二教汲取營養,豐富 了理學內容。同時朱熹在此地廣收弟子,使台州理學勃興,車若水、方教儒等著名學者輩出。另外,許多儒士以同釋、道交游為時尚,而許多僧人、道士本身就出身於儒士,有較高的 文化修養,天台山的詩僧寒山子就是一位較典型的人物。他生活在唐代,其詩內容豐富,而且包含禅機。一些詩飄逸優美超凡脫俗,而一些詩則能反映深刻的社會現實。故得到人們的 喜愛和傳誦,流傳至今。他的詩“一例書巖石”,寄情於山水之間。後人集之成卷,名《寒 山子詩集》,共收詩300余首。
  釋、道、儒長期並存互相融溶,成為天台山文化的又一顯著特點。唐宋之際,“三教”相 互影響加深,其代表人物都先後表示出寬容的態度。宋孝宗曾提出“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的主張。宋初天台宗十七祖知禮提出“凡立身行道,世之大務,雖儒釋殊途,安能有異?必須先務立身,次謀行道……”明確表示出向儒學的靠攏。釋道二教也相互吸收,日趨融合。《佛祖統紀》中記載:“天台張平叔,少得混元之道。……道成,著《悟真篇》傳於世,嘗遍參禅門,大有省發。”說明北宋初年已有道士參禅的風氣。其實早在唐代,司 馬承祯已引佛入道,創立三戒、五漸、七階煉養理論,被稱為“佛道雙修”學說。三教融合 還基於共同的認識,即都重內在的修養——“修心”。另外“三教”的互補性也是它們長期 共存的重要條件。“儒”作為經世之學,注重調節人與人的關系,“道”重在調節人與自然 的關系,而“釋”則重在調節人與“天”的關系。人們同時需要“三教”,而三教也因此長 期依存。
            四、禅宗祖庭嵩岳山
  一、山川形勢
  嵩山,文字記錄最早見於《爾雅》“釋山篇”。夏禹時稱嵩高、崇山,商湯時稱嵩高,西周時稱岳山,東周時定嵩山為中岳,五代以後稱中岳嵩山,與泰 山、華山、恆山 、衡山共稱五岳。《白虎通》載:“中央之岳,加嵩高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 嵩高也。”正所謂“尊位中天,雄冠四岳,體勢之峭,峻極於 層霄”。嵩山山體由變質巖組成,屬伏牛山脈,位於河南登封縣城北10裡處,東西綿延約10 0余裡,北向可俯瞰奔流的黃河。少林河把嵩山劃分成兩大山峰群。一為太室山群,主峰峻 極 ,峰高1584米;一為少室山群,主峰王寨山高1405米。另一說:“其山三尖峰,東曰太室, 西曰少室,中曰峻極”。嵩山極 為雄偉,古人雲:“其山峙二室環五乳列三台皆屹然天表,手可扌 門星,其下大河東注。”詩雲:“凌層直上幾千仞,憑虛坐覺星辰 披。”“巍乎太室何嵯峨,傍曰少室差肩磨。總號崧高幾千丈,覆壓百裡睨洪河。”極言其“俊”和“壯”。
  太室有24峰,遠近齊一,無“昂亻免”之態。其峰有峻極、黃蓋、青童、浮丘、三鶴、遇聖、萬歲、玉鏡、獅子 、虎頭、起雲、鳳凰、金壺、華蓋、玄龜、臥龍、會遷、子晉、老人、玉人、玉女、獨秀、積翠、太白、玉柱等。
  少室36峰與太室諸峰並峙,山勢磅礴,其 峰有朝岳、望洛、太陽、少陽、石城、石筍、檀香、丹砂、缽盂、香爐、連天、紫霄、羅漢、七佛、靈隱、來仙、清涼、寶勝、瑞 應、瓊璧、紫蓋、翠華、紫薇、藥堂、白 道、天德、卓劍、白雲、金牛、明月、凝碧、迎霞、玉華、寶柱、系馬、白鹿。
  這些山峰是根據其坐落方位、形狀、外貌、名人遺跡、神話傳說而命名。往往每一峰名就 包 含一個有趣的故事。玉鏡、獅子、虎頭、玉柱、香爐、羅漢、玄龜、臥龍、老人、石筍、卓劍等峰是以形狀外貌而命名。玉鏡峰,“皎皎冰盤營百圍,廣寒宮殿見依稀。春山萬疊渾如 洗,浮翠光中一鏡飛。”臥龍峰則是“頭角低回藓蔓封,蛇蜒端似臥真龍。旱乾歲禱多靈應 ,時見油雲出此峰。”老翁峰,“翳霧埋雲皓首翁,難將書傳考前蹤。商山羽翼朝家後,化 作中天一石峰。”而卓劍峰,其狀為“一峰卓立列嵩中,紫氣騰騰射斗虹。昨夜洞賓經過此 ,卻遺長劍倚崆峒。”起雲峰、望洛峰、太陽峰、連天峰等顯然以其坐落方位命名。望洛峰 ,有詩雲:“憑高懶上三山頂,望遠偏驚兩月空。試向此間登眺處,洛陽形勝在嵩中。”登 嶺可見洛陽。太陽峰,“榻搖經影來山麓,錫柱晴光出嶺頭。獨步高明時正午,頃令萬壑失陰幽。”峰頂高明,日光畢照。少陽峰,“曉星才撤曙方明,乘興探奇陟少陵。忽覺丹霞來襲體,不知旭日自東生。”連天峰,峰勢獨高,望之若與天接,可謂,“天連嵩嶺嶺連天,曉抹青雲晚帶煙。且說匡廬高萬丈,與天連也未相連。”一些峰名同統治者神化自己有關, 而利用嵩岳神化自己莫過於漢武, 帝了。許多峰名同他有關。如黃蓋峰,相傳漢武帝在峰下獲 “玉人”,時此峰上有黃雲如蓋,故名。萬歲峰, ,相傳漢武帝至此聞山呼萬歲,故名。會仙峰,相傳漢武帝在此下棋而名。系馬峰,是他封禅系馬之所。八角井則是他煉丹之處。鳳凰 嶺的命名在唐代,相傳唐高宗登游時有鳳凰飛集其上,故名。統治者以“神”來鞏固自己的 特權地位,其用心可謂良苦了。
  嵩山峰秀,水也美。據載有河、池、潭、泉多處。穎水,源出少室山穎谷,流經黃蓋峰西 ,向東流入淮河。石淙水,源出岳頂,下流同穎水匯合。唐武後游嵩山,曾在水傍建離宮。五 度河,源出山之東谷,其水潆回者五,故名,東南流入穎水。其他還有少陽河、李莊河、雙 溪河、石柱川等。潭有龍潭,位於黃蓋峰東北17裡,其潭有九相連屬,傳說有神龍主之,故 為歲旱祈雨處。池有中天池、帝聖池、京兆王池。泉有天門泉、太乙泉、鳴琴泉、雙泉、七星泉、醒心泉、玉皇泉、許由泉、卓錫泉。卓錫泉,相傳為禅宗二祖慧可卓錫杖得水處。
  二、佛門淨土嵩山,地處中原,是佛教最早流播之地。據《嵩岳 志》載,著名的寺院有13座,它們是“少林寺、法王寺、嵩岳寺、龍潭寺、廬巖寺、 廬巖下寺、清涼寺、龍華寺 、寶林寺,竹林寺、會善寺、永泰寺、戒土 ,還有初祖庵、二祖庵。 法王寺最為古老,建於東漢永平十四年(71),為“中國作寺之始”。三國時魏改稱護國寺, 以後又多次易名。寺位於玉柱峰下,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寺屢毀屢修。現寺內有清代建大殿。寺北有座密檐式磚塔,高約40余米,15層,稱“法王寺塔”,據形制分析 ,此塔當建於盛唐。 寺東側另有三座形制較小的單層單檐式和尚墓塔,其中兩座為唐塔,一座是五代或宋塔。寺為群峰環擁,旁有潺潺溪流,環境很是幽靜。王守元《游法王寺》即頌此:
      遙望諸峰半接天, 法王寺近五雲邊。
      琳宮飄紗煙岚重, 寶塔微茫紫氣旋。
      憶昔神光談貝葉, 尚遺福地產金蓮。
      碧蘿繞戶朱門靜, 始信僧家無俗牽。
  少林寺最為著名,位於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系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九年(495)為西域僧 人跋陀所建,因處於少室山叢林中,故名少林。隋文帝曾改名為陟姑寺,唐太宗時又復舊名。孝昌三年(527),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在此首傳佛教大乘宗,倡導“面壁坐禅”,後被追尊 為禅宗初祖,故少林寺也被推為禅宗祖庭。少林寺還是武術“少林拳”的發祥之地。相傳達 摩坐禅為防身心疲憊,創“心意拳”,後被發展成獨特的拳路,即“少林拳”。隋末秦王李 世民率兵攻打洛陽王世充,為其女至王仁 則追趕,寺僧挫敗王仁則,幫助秦王脫險。唐立國後,李世民曾玺書優慰,賜地40頃,水碾一具,並立碑紀念,特許建立僧兵。這件事後來被演義成“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廣為流傳。少林寺也從此講武之風大盛,許多武林高手雲集,少林拳獲大發展。寺為七進院落,現存 建築有山門、客堂、達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和千佛殿等。山門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 門 額“少林寺”三字,為清康熙皇帝手書。山門北為碑林。寺內保存有唐以來碑碣石刻300余 件,其中有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以及蘇東坡、米芾、日本僧人邵元等撰文書寫的碑刻。由 碑林經天王殿,達大雄寶殿遺址。東南鐘樓遺址上有重達11000斤的大鐵鐘,鑄於金泰和四 年(1204)。再向北經藏經閣、方丈院到達摩亭。達摩亭,相傳為禅宗二祖慧可當年在門外立候 達摩,大雪沒膝猶不稍動的地方,故又叫立雪亭。亭北即千佛殿。千佛殿為明代建築,殿壁 繪有《五百羅漢朝毗盧》巨幅壁畫,畫面約300多平方米,規模宏大,人物眾多,線條清晰動人,為明代壁畫珍品。殿東側為白衣殿,內有清代少林寺拳譜、十三和尚救唐王壁畫。寺 西有塔林,現存有自唐至清千余年間的磚石墓塔200多座,面積14000多平方米,是我 國現存最大塔林。其中有日本僧人邵元撰書塔銘的菊庵塔(建於1369年),天竺和尚就公塔( 建於1564年)。西北有初祖庵,西南有二祖庵,及唐代法如塔、同光塔,五代的法華塔,元代的緣公塔。少林寺歷史悠久,環境清幽,歷來文人墨客吟頌不絕。有詩雲: 巖壑深嚴入翠微,少林金碧霧煙霏。
      五峰屏簇禅庵小, 萬劫天開佛日輝。
      聞說九年空面壁, 得逢二祖便傳衣。
      千秋少室山靈在, 曾見先師只履歸。
      (見許安仁《游少林寺》)
  永泰寺,位於太室山西麓,創建於北魏,原名明練寺,唐為紀念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入 寺為尼,更名為永泰寺。寺內現有大雄殿、毗尼殿等,系清代建築。塔兩座,分別為唐朝和明 朝所建。門前經幢兩座,上刻陀羅尼經,系唐代造。寺外有唐碑一通,述寺史沿革。寺院四 面群峰環峙,門前有溪澗流過,環境清幽秀麗。
  會善寺及琉璃戒壇,位於積翠峰下,原為魏孝文帝避暑離宮,恭陵王捨宮為寺,孝明帝 時 名閒居寺,隨代改名嵩陽寺、會善寺,後毀於兵火。唐初重建寺宇,武則天曾臨幸此寺,拜寺中高僧道安為國師。密教高僧一行和尚及其弟子元同在寺中創設戒壇,俗稱琉璃戒壇,是 唐代全國重要戒壇之一。五代後梁時,此寺曾一度毀廢。宋初重建大殿,此後歷代皆有重修。現存會善寺為一小院,院中大殿為元代建築,面闊五間,三架進深,單檐歇山頂,斗
  拱碩大樸實,是嵩岳地區現存最古老的 建築 之一。小院西數百米處有唐建淨藏禅師塔,塔基高大,塔身粗壯,工藝奇巧,是古塔中之珍 品。歷代住寺高僧除一行師徒外,又有道安禅師(俗稱老安和尚)及其弟子淨藏。
  嵩岳寺,位於太室山南麓,亦是一林泉秀美的風景之區。原址為孝明帝之離宮,正光元年 (520)改為寺,初名永明閒居寺。隋唐兩代曾對寺院進行過大規模擴修。唐李邕《嵩岳寺碑》載:寺院為一廣大佛剎,“殚極國材,濟濟僧徒,彌七百眾,落落殿宇一千間”。當時寺中有七佛殿(風陽殿)、定光佛堂、無量佛殿、禅院等。北魏時所建寶塔仍存,俗稱嵩岳寺塔,磚構,密檐式,塔高40余米,15層,平面是12角形,“發地四鋪而聳,凌空八相而圓 ,方丈十二,戶牖數百”,至今不失其偉岸壯麗。是國內現存最古的密檐式磚塔。
  作為少林寺的組成部分,還有達摩當年面壁處的初祖庵、慧可的二祖庵。初祖庵在少林寺 塔 院北之山巅上,今存北宋宣和七年(1125)所建大殿,闊進各三間,單檐歇山頂建築,1983年 曾落架按原貌重修。二祖庵在少林寺對面的缽盂峰頂,今存硬山式小殿,唐、元、明塔各一座,清碑數通。
  在嵩山,影響大的高僧有菩提達摩、慧可、僧稠、法如、普寂、元王圭、道安、一行、義淨等人。
  菩提達摩(?—536),史稱其為禅宗西天第二十八祖和東土(中國)禅宗初祖。天竺國香至王 第三子,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師般若多羅,改號菩提達磨(亦譯為摩)。遵其師囑往 震旦(中國)傳教,乘舟經海路於梁普通七年(526)九月到達廣州,十月至金陵(南京)見梁武帝 。時梁武帝對佛教很感興趣,致力於建寺、寫經、度僧、造像,但達摩與他見解不同,“機 緣不契”,於是北上,進入北魏境內。十一月至洛陽嵩山一帶游歷、傳授禅法,寓少林寺, “ 忘心之士莫不歸信”。達摩以四卷本《楞伽經》傳授弟子。他認為“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同 一真性,客塵障故,今捨偽歸真”。意即,人皆有佛性只是 為物所障,認識不到而已,應當使人摒棄謬誤而歸依真谛。為達此目的,就要 修習禅法,“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 ”。提出“理入”和“行入”的修行方法。“理入”要求“捨偽”、“歸真”,解決認識問 題;“行入”要求按佛理踐行。這些主張,後來演變發展為中國的禅宗,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內容,以覺悟眾生心性的本 源(佛性)為主旨。菩提達摩被追尊為禅宗初祖。魏文帝大統二年(536)十月(一說525年)端 居 而逝,葬熊耳山,起塔於定林寺。相傳,後取其遺履置少林寺供養。唐代宗谥圓覺大師,塔稱“空觀”。
  慧可(487—593),禅宗二祖。俗姓姬,初名神光,又稱僧可,洛陽武牢(河南荥陽)人。自 幼博涉詩書、尤精玄理。後覽佛書,超然自得。到洛陽龍門香山依寶靜禅師出家,於永穆寺受具足戒。遍學大小乘義。年三十二,返香山,終日宴坐8年。四十歲時,遇達摩游化嵩洛 ,一見而生敬畏之心,遂師之。相傳,他前往拜見時,達摩端坐面壁,“莫聞誨勵”。因而 想:“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掩泥,投崖飼虎。古尚如此,我又何人?”
  時天大雨雪,他堅立門外不動,以至天明雪積三尺沒膝,甚至斷臂以示其誠,終得達摩真傳 。被更名為慧可。但據考證,這段“立雪斷臂”的故事純系誤傳,但從側面反映了達摩禅初 傳階段的艱難。北齊天保三年(552),授法於弟子僧璨,後抵邺(河北臨漳)傳道34年。逝後 葬磁州滏陽縣東北70裡。隋文帝賜谥“正宗普覺大師”,唐德宗賜谥“大祖禅師”。被追尊 為禅宗二祖。
  僧稠(480—560),早期禅學奠基人之一。俗姓孫,昌黎(治今遼寧義縣)人,後居巨鹿廣嬰 陶(今河北寧晉西南)。初,勤學世典,備通經史,徵為太學博士。曾講解墳、索,聲蓋朝廷。28歲依钜鹿景明寺實法師出家。從佛陀(或稱跋陀)弟子 道房禅師受行止觀。佛陀,天竺(印度)高僧,魏孝文 帝為他在嵩山造寺,即少林寺。既受禅法,北游定州嘉魚山。依《涅般木經》行“四念處”禅法。歷5年,又至趙州障供山道明禅師處 , 受“十六特勝法”。後到少林寺向祖師三藏呈己所證,佛陀禅師贊他為 “自蔥嶺以東,禅學之最”,並更授以深要。之後,到懷州西王屋山、青羅山、馬頭山修習。魏孝武帝於永熙元年(532)在尚書谷中為他建立禅室,集徒供養。又北轉常山、大冥山, 創開歸 戒,奉信者眾。北齊文宣帝於天保二年(551),請他赴邺(河北臨漳)入宮,為論正理。文宣帝從受禅道,斷酒、禁肉、放生。天保三年(552),在邺城西南80裡龍山之陽為之構建精捨,名雲門寺,並請他兼石窟大寺主,“佛化東流,此焉盛矣”。撰有《止觀法》兩卷。
  慧安(582—709),俗姓衛,荊州枝江人。隋大業中,大發丁夫開通濟渠,人民苦甚,餓殍 相枕。慧安乞食以救之,獲濟者眾。隋末,天下大亂,登衡岳,行頭陀法。唐貞觀中,至靳州黃梅谒禅宗五祖弘忍法師,得其心要。後周游名山大川,曾從終南山至嵩少,聲言:“是 吾終焉之地也。”從此在嵩山弘揚禅法,吸引眾多禅者前來拜會,其中有後來頗享盛名的坦 然法師和懷讓法師。武後曾徵至辇下,待以師禮。神龍二年(706)唐中宗賜紫袈裟,度弟子2 7人,仍請入禁中供養。次年又賜摩衲,辭歸嵩山,旋寂。“慧安”為訛稱,實即道安其人 ,俗稱“老安和尚”。
  一行(673—727),俗姓張,名遂,巨鹿(一說魏州昌樂,即今河南南樂)人。少即聰敏過人 ,博覽經史,尤精歷象、陰陽、五行之學。為當時著名道人尹崇所推崇,稱“此後生顏子也。”武三思慕其學行,想與之結交,一行避匿之。21歲出家為僧,隱於嵩山,從普寂學禅。後步往荊州當陽山,依悟真習梵律。曾從善無畏、金剛智學密法。助善無畏譯《大日經》, 並作《大日經疏》20卷。匯編經、律、論要文為《攝調伏藏》10卷。還著有《大衍論》3 卷、《天一太乙經》、《太乙局遁甲經》、《釋氏系錄》各1卷。一行還精通歷法和天文 ,曾同梁令瓒創造黃道游儀,以考“七曜行度”,重新測定150多顆恆星位置,發起在全國1 2個地點同時進行天文觀測,歸算出相當於子午線緯度的長度。應诏考察前代諸家歷法,改 撰新歷。著有《大衍歷》20卷、《開元大衍歷經》52卷、《七政長歷》3卷、《易論 》 12卷、《心機算術》1卷、《宿曜儀軌》、《七曜星辰別行法》、《北斗七星護摩法》算。
  法如(638—689),幼事青布明,從學經論,修觀法。19歲削發,從蕲州弘忍習禅,達於16 年。鹹亨五年(674),忍師滅度,如乃北游京洛,轉入嵩山少林寺。垂拱二年(686),應眾所 請,開講禅法,忍師之法眷悉集其座下。《唐中岳沙門釋法如禅師行狀》碑敘禅宗源流謂: 菩提達摩入魏傳可,可傳粲,粲傳信,信傳忍,忍傳如,“當傳之不可言者,其曰其人,孰 能傳哉。”故學術界或以此碑為據,推定法如為禅宗六祖。
  普寂(651—739),幼循經律,後從玉泉寺神秀習禅,時達6年,盡得其道。五祖弘忍寂,眾歸法如,如寂,眾歸神秀,秀奉诏住東都,因薦寂,度之為僧。神秀入化,眾復歸於寂, 故寂每以七祖自居。開元初(713),居嵩山嵩陽寺,天下好禅者,鹹稱受法其門,公卿士大夫亦以弟子禮侍之。
  元王圭(645—716),伊阙人,幼出家, 唐永淳二年(683),受具戒,隸閒居寺,習毗尼無怠。後從安國師習禅,頓悟玄旨,乃卜遷嵩岳之龐塢,屢有異跡,名聲益彰。
  義淨(635—713),少出家,鹹亨二年(671)至證聖元年(695),在天竺國巡禮求法,回國後 於東、西二京從事佛典翻譯,總出經56部230卷,是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此外還撰有《大 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罪要行為》、《受用三法》、《水要法》、《護命放生軌儀》等。他通於三藏,尤精律部。長安四年(704),他在少林寺講授律論同時 ,曾於寺內創設戒壇,為僧尼受戒,親撰戒壇碑銘。據《嵩山志》載,嵩山曾有《戒壇碑》,至今仍存義淨所撰《戒壇碑銘》。
  嵩山佛教以少林寺而聞名,少林寺佛教,以禅法為主,少林寺以禅宗祖庭之稱而為中外釋 子所景仰。少林寺最初所傳為達摩的漸悟禅,慧可在少林寺從達摩受法後,托化西歸,此後之三祖,四祖、五祖均未在少林寺活動。自唐高宗永淳二年(683)至武則天永昌元年(689), 復有五祖弘忍之高足法如禅師住少林寺弘揚漸悟 法門。北宋時,南宗頓悟禅青原系曹洞 一派 傳入少林寺,至金末元初而大盛,自此不絕如縷,綿延至今。此外,如上所述,嵩山佛教也與律宗有一定的關系。會善寺琉璃戒壇在國內頗有影響。
  三、國際交流
  嵩山作為一座佛教名山,自北魏以後便逐漸見聞於世,前來這裡習禅受戒和巡 禮的外國僧人不在少數,但由於年深月久,文獻記載語焉不詳,至今可考者僅有新羅僧神行、慧超和日本僧邵元3人。神行於唐天寶三年(744)前後入華求法,從普寂禅師之高足志空習北宗漸悟禅法,地點便在嵩山南之三峰(禹縣)及京師廣福寺,其巡禮禅宗祖庭自是情理中事。《海東故神行禅師之碑》稱神行“凝神壁觀”,“獨步唐中”。“壁觀”禅法源自嵩少 。慧昭於貞元二十年(804)入唐投滄州
  神鑒禅師門下習南宗頓悟禅法,元和五年(810)自滄州前往嵩山琉璃戒壇受具,後復反滄州 繼續學習。日僧邵元於元泰定四年(1327)入華求法,天歷二年(1329)來住嵩山少林寺。與少 林寺第十五代住持僧息庵禅師及其師叔菊庵法照禅師過從甚密,在少林寺任“書記”一職。 法照與息庵入化後,其弟子子珍請邵元為法照碑書丹,為息庵碑撰銘。邵元在禅學、漢文、書法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郭沫若和趙樸初對邵元及其書法都有頌詩。此外,尚有日僧德始 亦住過少林寺,並為嵩山少林寺住持淳拙禅師碑書丹,可惜其事跡不詳。
  四、文化荟萃嵩山同其它名山一樣,是座文化山。中國多姿多采的傳 統文化在此交融荟萃。 除已經中國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一部分的佛教文化外,中國古文化的遺傳以及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也在這裡蓬勃發展。
  祭祀山神的活動,是中國古文化的遺傳。古人認為自然物具有至高無上的靈性,可以主宰 人的命運,故有崇拜自然的習俗。中國人對山的崇拜尤盛於別國。嵩山歷來為享祭之山。少林寺有秦槐,相傳被秦始皇封為大夫槐,可見始皇帝東巡曾“登禮於斯”。漢以後,嵩山地位更加重要,據考證,確定五岳祭祀制度即始於漢武帝時。他因至嵩岳禮祭,“聽到山(一說三)呼萬歲”,故特為崇奉,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伐其草木,以山下三百為之奉邑 ,名曰崇高。”唐高宗和武則天常住洛陽,嵩岳自然成為他們禮祭和巡幸之地。鳳凰台,相傳因他們登臨時有鳳凰飛集其上而得名。武則天還留有《幸少林感懷》等詩文數篇。唐玄宗 於開元十八年(730),命祀嵩岳以王禮,封岳神為“中天王”。六月遣河南守尹至山下恭祀 ,終唐無改。宋真宗诏加號為“中天崇聖帝”。元武宗加封號為“中天大寧崇聖帝”,每年 初遣使致祭。明太祖朱元璋一改前代作法,盡去其封號,僅以山水本名稱嵩岳,稱神為中岳 嵩山之神。認為上天後土才有資格加封號給自然神,人君豈敢參預。但仍遣使致祭。後世亦祭祀不絕。中岳致祭之所為中 岳廟。中岳廟前身為太室祠,始建於秦。西漢元封元年(前110),漢武帝令祠官加以擴建。 北魏遷至山之東南,始定此名。其後廟址屢有變遷,唐代中葉定於現址。中岳廟背依黃蓋峰 ,面對玉案山,為群山所環拱,為古樹相掩映,景象非凡。現廟為清代重修後規模,存有樓、閣、宮、殿、台廊、碑樓等建築400余間,為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中岳廟前 有一對東漢石刻“翁仲”,造型古樸大方。其北為中華門。從中華門向北,經遙參亭、天中 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峻極門、崧高峻極坊、中岳大殿、寢殿到御書樓共11進 ,面積計有10余萬平方米。其中位於廟宇中心部位的中岳大殿(又稱峻極殿)寬9間、深5間、 面積達920平方米。殿內供奉“中天王”像。大殿紅牆黃瓦,氣勢恢宏。廟內崇聖門東古神 庫,四角分立四鐵人,為北宋治平元年(1064)鑄造,各高約3米,橫眉怒目,威嚴十足,具 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廟內還有金屬鑄器和石刻碑碣百余件。其中尤以北魏中岳廟碑最為 著名,為不多見的書法珍品。
  道教在嵩山也很活躍。主要的道觀有崇福觀、土德觀、二郎觀、承天觀。崇福觀位於萬歲 峰下,漢武帝初建時稱萬歲觀。唐改為太乙觀。宋代擴建,於天聖中(1023—1032)建御容殿 ,奉真宗像, 改本名。明清又多次重修。土德觀,位於中岳廟東,元代天歷年間(1328—1330)建。二郎觀 ,位於虎頭峰下 。承天觀,位於金壺峰下,金代崇慶元年(1212)建。清微觀,位於少室山麓,元代至正年間 (1341—1368)建。天封觀 ,即唐嵩陽宮,玄宗請道士煉藥處。李林甫有記。後改名天封。觀內立石有韓愈題名,有歐 陽修跋。宋代梅堯臣曾賦詩雲:“車馬雲外來,衣沾半山雨。弭節叩真居, 扌門蘿笑塵矩。回溪響石松,靈茹抽巖塢。玉檻刻年華, 應無愧 千古。”描繪出天封觀環境的清淨和幽深。主要的廟宇除中岳廟外,還 有真武廟,九龍聖母廟、迎仙廟、許由廟、啟母廟和少姨廟。
  儒家在嵩山的活動主要表現為講學傳道。嵩山最有名的書院是嵩山書院。書院位於峻極 峰 下,創建於北魏太和八年(484),初名嵩陽寺,隋唐時名嵩陽觀、奉天觀。後周改為太乙書院。宋代初名太室書院,後改今名。書院宋代最盛,生徒達數百人,著名學者司馬光、范仲 淹、歐陽修、朱熹、程颢、程頤先後在此講學。與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睢陽書院並稱為中國四大書院。院內有巨大的古柏兩株,據說曾被漢武帝封為大將軍和二將軍。同時還封有 一株“三將軍柏”,已在明末毀於火災。院外西南隅還立有一通唐天寶三年(744)《大唐嵩 陽觀紀聖德感應頌碑》,碑高8米,為嵩山最大石碑。
  歷代文人都將嵩山看作游歷隱居的勝地,不少人還在此留下許多脍炙人口的詩文、碑刻, 故嵩山又有“文物寶地”之稱。這些文人大多都同僧人和道士交游,同僧、道交游甚至成為 傳統的風尚,僧、道及寺觀成為他們吟詠的主題之一。這裡隨手摘幾首以共嘗:
      昨詣山僧期, 上到天壇東。
      向下望雷雨, 雲間見回龍。
      久與人群疏, 轉愛丘壑中。
      心淡水木會, 興幽魚鳥通,
      稀微了自適, 出處乃不同,
      況本無宦情, 誓將依道風。
      ——岑參《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憑眺》
      得道凡百歲, 燒丹唯一身。
      悠悠孤峰頂, 日見三花春。
      白鶴翠微裡, 黃精幽澗濱。
      始知世上客, 不及山中人。
      仙境若在夢, 朝雲如可親。
      何由者見顏色, 揮手謝風塵。
      ——李颀《寄焦煉師》
      山高路已窮, 倏爾逢蘭若。
      落日老僧閒, 支頤古松下。
      緩步入禅庭, 苔蒼但潇灑。”
      ——梅堯臣《峻極寺》
      穎陽道士青霞客, 來似浮雲去無跡。
      夜朝北斗太虛壇, 不道姓名人不識。
      我有龍團古蒼壁, 九龍泉深一百尺。
      憑君汲井試烹之, 不是人間香 味色。
      歐陽修《送龍茶與許道人》
  文人學士從釋道的哲理中得到啟發,進而發展並融匯貫通了這些哲理。也正是文 人們的“ 穿針引線”,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派系,呈現出互有差異,各自蓬勃發展,且相互吸收融 合的趨勢。
          五、諸宗競演終南山
  一、秦山奇古終南秀
  秦嶺橫亘於陝西省中部,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海拔在1500 至3500米之間。它大部分是火成變質巖山地,北坡斷崖壁立,形勢陡峻。
  終南山指的是秦嶺中段,“西起秦隴,東徹藍田,凡雍、幸攵皿、眉阝、雩阝、長安、萬年, 相去且八百裡 ”。終南山又稱“中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又稱“太乙山”,以漢武帝元封二 年(前109)在都城長安以南的南山口建太乙宮故。終南山歷史悠久,《尚書·禹貢》中已提到“終南”之名,《詩經》中亦有“節彼南山”之句,《山海經》簡稱其為“南山”。
  終南山約略可以分為三段,周至以西至寶雞一段為西段,戶縣、長安境內一段為中段,藍 田境內一段為東段。從總體上看,終南山西高東低。西段眉縣縣南的太白山海拔3767.2米, 既是終南山的主峰,也是整個秦嶺的主峰。太白峰巅高插雲天,雄偉壯麗,風雨無時,氣象 萬千。高處背陽地,雖在夏季亦有積雪,故俗有“太白積雪六月天”之說,這在炎熱的關中 來說是件稀罕事,故此成了關中八景之一。太白山巅有太白三池,面積為7公頃,水色蔚蘭 ,纖塵不染,平靜如鏡,深不可測。太白山之高,令詩人贊歎不已,李白《登太白山》詩雲 :“西上太白山,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 可 近日,前行若無山”,“太白何蒼蒼,星辰上列森。去天三百尺,邈爾與世絕”。岑參《宿 太白》詩也稱“太白峰最高”。山上森林茂密,珍貴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現已被列為國家“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太白山以東的周至縣境內山區,由於強烈的水流切割,形成了 “九口十八峪”,“蒼巅互出縮,峪勢曲走蛇”,因此也形成了許多奇觀勝景,所謂“獅山 象嶺”、“九峰疊翠”、“西山登霧”等等,就是諸般景致的數種。山中有仙游譚,闊2丈 ,水黑色,深不見底,俗稱“五龍潭”,古時朝廷每年都要遣中使前來向潭中投金龍祈福。由103條支流匯成的黑河,在山中蜿蜒奔流,年徑流量為6.63億立方米,如今,它已經成了解決古都西安工業和生活用水的永不枯竭的源頭。
  終南山中段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余座,以高峻秀美著稱者有4座。其一為紫閣峰。 此峰位於紫閣峪腦,海拔2150余米,其西北面是巖層斷裂後所形成的高500余米的懸崖峭壁 ,其峰翠如潑黛。《雍勝錄》載,紫閣峰位於戶縣東南,每當旭日照射,爛然而紫;其山勢 上聳,若樓閣,以是故名。明代王九思雲:紫閣峰有瀑布,景特奇絕。紫閣峰之北有黃閣峰, 其南有白閣峰,其西有仙掌峰,俯仰皆景。其中以“紫閣睛岚”為最。李白有詩謂“紫 閣連 終南,青冥青倪色。憑崖望鹹陽,宮阙羅北極。萬井驚劃出,九衢如弦直。渭水銀河清,橫 天流不息”。極寫了登上紫閣峰放眼遠望的情況。宋人李馬勹缶 也有詩曰:“石 磴溪橋傍翠巒,分明深入畫圖間。遠饒禅剎疑無景,迥向群峰別有山。微雨欲來雲影亂,輕風不斷烏聲閒。 岚光可是清人骨,更待中霄一夢還。”這又是從全局著眼來描繪紫閣峰的儀態了。紫閣峰的東北鄰是高冠譚,這裡山勢陡絕,有飛瀑瀉入譚中,潭水激射,其聲如雷。北宋時,草堂寺 寺主在此建了一盤水磨,“又南依危峰巖岫,北面長川秦原,築高樓,西開客館,東敞僧房,俾來者洗以塵襟,醒乎耳目”;“望遼天 而空闊,夜月良多;睹雨霁於秋光,並觀疊嶂,阒然世外,杜絕塵喧”,於雷轟之處,卻是 一片寂靜的世界,以動襯靜,這真是造化所做的一首極富哲理的詩。圭峰山位於太平谷口,為斷裂巖形成的三角形孤峰。它拔地而起,海拔約1500米,三面為懸崖峭壁,唯南面坡度較 緩,上有一寺,圭峰禅師宗密曾在這裡坐禅。峰頂一席之地築有一廟。每當黑雲壓頂,必有大雨,故俗雲“圭峰戴帽,白雨發泡”。圭峰旁又有天池,秋月照射,澄沏如鏡,其峰之南 舊有別墅,“暮山紫翠,橫絕天表,月高露下,群動暫息,忽有笛聲自西依山而起,上拂雲 漢,下滿林壑,清風自發,長煙不生,聽之,天地人物灑然如在冰壺中也。”有一首詩對“ 圭峰夜月”這樣描寫說:“浩照圭峰樹影重,天雲潋滟淡春容。銀河斗轉橫輪閣,鐵鳥風清 雜晚鐘。青幛遠銜秋夜月,輕雲暗抱大夫松。山家乘興恆孤往,石徑穿林護短筇。”難 怪它要成為當地景點之一了。
  南五台距長安縣城20公裡,由五座山峰組成,俗稱五台,即大台(又稱觀音台)、文殊台、 清涼台、靈應台、捨身台。每當天清氣朗時,登上西安古城城垣便可看見南五台。這裡山勢 峻峭,峰巒疊嶂,樹林茂密,泉水叮口當,風景極為幽美,舊志有“今南山神秀之區,惟長安南五台為最。”登五台,以前必須經過塔寺溝,這裡山道 崎岖,溪流蜿蜒,泉水噴珠吐玉,修竹身影婆娑 ,數十處佛寺殿塔掩映於綠樹叢中,情趣 橫 生,美不勝收。到達大台之後,放眼四顧,群山如屏環列,芙蓉萬仞插入青冥。從大台有一條鳥道通往其它四台,四台中數送燈台山勢奇峻,是最能吸引游人的去處。
  翠華山距西安城30多公裡,傳說由翠華姑娘乘龍至山中坐化而得名。漢元封二年(前109) ,武 帝於此山谷口建太乙宮,故翠華山又名太乙山。登山須經“十八盤”,這是由盤石自然堆積 而成的石階。山中有太乙池,水面百余畝,既可坐在岸邊垂釣,也可以乘舟至湖中游賞,湖光山色,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動人山水畫。池之外,又有龍移湫、澄源湫,傳說為天寶年間(7 42—756)山石崩塌堵塞水流而成,在山左太峪村東南有一所謂的“龍涎窩”,瀑布從山崖上 瀉下,氣勢磅礴,吼聲震耳。村西有冰洞,雖盛夏亦有堅冰,又有風洞,涼風飕飕出自洞中。 村東石壁上有金華洞、玉案峰,由於高峻路險,難於攀登,所謂“雲從玉案峰頭起,雨自金 華洞口來”即是其高峻的形象寫照。
  終南山東段主要有玉山,位於蘭田縣東南部,因出產玉石而得名,主峰海拔為2339米。玉 山又名王順山,此山之美,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話來說便是“一游五晝夜,欲返仍盤桓”。 玉山的景致主要有:古棧道,開鑿在絕壁峰半山腰上,是隋唐時攀登悟真寺上寺的必經之路,棧道彎彎曲曲,很是驚險。棧道旁有石龛,當年白居易登山時曾在此休息過。石龛旁的 崖壁上有一懸空巨石,白居易稱之為“一片石”,僧人們曾爬到此石上坐禅、誦經,故又稱 之為“定心石”。賓位亭,位於陡峭山坡間的一片開闊地,如今只剩下一塊數十立方米的大 石頭,此石經過人工雕鑿,人稱“月亮石”,也是白居易憩息的地方。周圍是一片竹林,無 數個和尚墓塔掩映於其間。此地樹木堅瘦,抱石而長,樹身盤曲如蟲蛇。古時,樹木有松有桂,四時蔥郁,亂不成行。東巖怪石,東巖是玉山的主峰,唐代時是蘭田玉的主產地,玉長 於石中,從崖面上看,由玉石形成的紋路猶如嵌著的根根翠竹,夜間,玉石閃光,與星月爭輝。此峰高峻,猶如“拄天青玉竿”,難以攀登,據說峰頂有白蓮池,“素葩覆清瀾”,可 惜“聞名不可到,處所非人寰”。三級瀑布,這是秦嶺北麓最大的瀑布,位於蘭田峪盡頭, 由南石河河水從一百多米高巖面跌落而成,石分三級,瀑亦隨之,拋珠濺玉,水霧團團,煞是壯觀。除此之外,又有古道瀑布、四級瀑布、辋川瀑布等,各展風姿。天然巖洞,這也是 此段山區的一個重要特色。主要的巖洞有碧天洞與珍珠樓。位於藍橋鄉政府所在地的西邊石壁上,前者有3個洞廳,後者在碧天洞上方2百米處,洞分兩層,是一個樓上樓,可容百余人;凌雲洞,位於辋川鄉巖子村附近的照壁山上,全洞多廳多層,構造復雜,鐘乳石造形奇特 多姿,雖縱深長度在520余米以上,但洞內空氣清新,暖如溫室。這是此地溶洞群中最大的一個。此外又有臥虎洞、藏龍洞、哺乳洞、繡樓洞,皆據洞中鐘乳石的造形特點而命名;錫 水洞,位於照壁山對面成仙嶺的山腰,洞中有潭有樓,幽靜別致。考古發現,古人類曾在此住過,後來則成了道家的洞天福地。
  由於終南山為地殼隆起、巖層斷裂所成,因此地熱十分豐富,並因此又給這裡憑添了不少 自然風采,其一是溫泉多,水質好,骊山華清宮溫泉與白居易的《長恨歌》連在一起,聞名全世界,古今墨客記述已多,這裡不贅。湯峪,又名湯泉湖,位於蘭田縣西南20公裡處,湯 峪溫泉不但水溫高(62℃),而且含有碘、氟、錳等多種礦物質,是12類礦泉水中之最優者。 既能去膩潔膚,又能治病。早在唐代,明皇玄宗即已在此大興土木,建造“大興湯院”,分 設玉女、融雪、蓮珠、漱玉、濯纓5池,也是聞名京師長安的一處溫泉。如今,這裡已經建 成湯峪療養院並真正地服務於人民。其二是由地熱所形成的煙霧。最著名的要算“草堂煙霧 ”了。姚秦時鸠摩羅什至止譯經的草堂寺曾有一口“煙霧井”,地熱蒸氣從井口冒出,升至 空中,每當落日西沉時,騰空的“煙霧”便蔚成奇觀:輕煙淡霧搖曳 於圭峰之巅,呈淡淡的 紫色,沿著屏列的終南山北麓,隨風向著帝都長安悠悠飄去。頗有規律性的“草堂煙霧”於 是成了“關中八景”之一。
  終南山的俊秀首先被封建統治階級所占有。秦皇漢武所建之上林苑都包括終南山的中段和 西段東端在內。起初,秦始皇建成上林苑之後,又在苑中北端興建阿房宮,並且自前殿下建閣道直通南山,表南山之巅以為阙。漢武帝時更廣開上林苑,周回達數百裡,將原來阿房宮 以南周至至宜春苑(今長安縣南)間的田畝山林悉劃歸上林苑,全苑開12門,括36苑、12宮、 25觀。隋唐兩代又在終南山中增建了不少離宮別館,如隋之鳳泉宮,在眉縣境,為隋文帝沐浴之地,唐高祖亦曾臨幸;仙游宮,在周至黑水峪內;宜壽宮,在周至境內;甘泉宮,在戶 縣栗峪口;太平宮,在戶縣太平峪口;唐代新建則有太和宮,在長安縣太和峪黃峙村,貞觀二十一年(647)改作翠微宮,附建太子宮,太宗卒後改為翠微寺和龍田寺;萬泉宮,在蘭田 縣境,由高宗建於永淳元年(682)。
  終南山中除了皇家園林和離宮別館之外,還有大臣顯貴的莊園別業和私第。而最為尋常、 普遍的則是長安的官僚、文士以及各地的遷客騷 人常常在公務之余到此游賞娛樂,一本《全 唐詩》中,吟詠終南勝景的絕唱不下數千首,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元稹等著名詩人 ,無一不留下了這方面的傑作。即使在唐朝滅亡,政治中心東移之後,終南山作為一個游宴之地仍然是很出名的。今圭峰草堂寺所存《章忄 享題名碑》和《重修戶縣志》中程明道先生《戶山詩序》都給後人指示了游賞終南的線路。
  二、終南山佛教源流終南山佛教是長安佛教的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 說,終南山可謂長安佛教之搖藍。
  佛教自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傳入長安之後不久,終南山也開始建立弘教的據點,這就是 其北麓戶縣境內龐村的羅漢寺。該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初年(58—61),初名白馬招覺院。西晉 惠帝 於太和元年(302)頒布聖旨(《聖旨碑》現存該寺)敕建該寺 ,並派出兩名監造官負責擴建,擴建後更名為“行香院”,並召該寺高僧普覺入宮,以國師 之禮相待,賜地千傾,造殿堂百座,瓦廈數千間。”此碑實為長安最早弘化佛教的珍貴資料 ,它填補了漢至西晉階段長安弘化佛教的斷代。三國時,朱士行於甘露五年(260)從雍州出 發,前往於阗求取《大般若經》,這件事也說明了三國時雍州境內已有佛教信仰。東晉十六 國時,長安佛教進入大發展的階段,而終南圭峰山下的大寺(草堂寺前身)與長安城北的逍遙 園則成了此一時期長安佛教的大本營。這裡不僅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國立譯經場,而且也是第一個管理全國佛教事務機構的所在地。自此開始至於唐亡,長安成了中國佛教的弘傳中 心,終南山也成了眾多僧人棲隱修行之所、佛教諸宗的策源地和教難時期佛教徒們的避難所。
  當中國佛教開始向前發展而又尚未達到成熟階段的時候,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分別於公 元446年和574年發動了兩次滅佛運動,長安均成為法難的中心而因此荼毒最烈。此時,長 安城裡的僧人即逃入終南山以保存力量,法難過後,他們再重新進入城市,尋求新的發展。《高僧傳》載:僧周及其弟子僧亮等數十人曾在第一次法難前夕逃入“寒山”(或稱太白山) 隱居。文成帝繼位後下令復興佛法,派人入山請僧周師徒同興法事,僧亮隨使至長安,受到 了全城百姓的歡迎,鎮守長安的永昌王奉旨“親自枉道接足致敬”,並在其建議下修復故寺 ,延請沙門,史稱“關中大法更興,亮之力也。”北周法難時期,逃入終南山避禍的僧人更 多,主要者略如以下數人可代表之:普安曾棲隱於終南木便
  梓谷西坡,同時又引靜(一作青彡)淵法師同止林野,後淵法師於此置寺結徒,是為至相寺之始,後來由此而演成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靜霭法師於時亦 攜其徒侶30余人入終南山,東西造寺27所,依巖附險,使逃逸之僧得以安置,此不啻為滅佛 之禍行虐關中乃至全國時的一方淨土。普安本人則於隋季被頻請入京,為皇儲門師,住於長公 主所建之靜法寺。法應亦避跡終南,“飯衣松蘿,潛形六載”。當隋代復興佛法之後,應復至長安師事昙崇,並代其維持五百徒眾。開皇十二年(592),當選為全國“三學業長”的25 人之一,並領徒三百於(長安)實際寺相續傳業。道判法師曾西奔於太白山,逃難之中不忘講 習《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周宣帝即位後下诏復興佛法,判當選為120名“菩薩僧”之一;隋立,復充大興善寺住持。開皇七年(587),敕於終南山交谷東 嶺由天竺人監工建造龍池寺,請其居住。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在某種程度上,終南山成了 (佛教)屏避劫難的堡壘。
  中國佛教的宗派,若將三階教包括在內,便共有9宗,其中三階教、三論宗、唯識宗、淨 土宗、律宗、華嚴宗、密宗的祖庭都在長安,7宗之中,又有5宗的祖庭或中心寺院是在終南 山中。對於三論宗、華嚴宗和律宗來說,終南山可謂是它們的發祥地。這3宗的祖庭或中心 寺院如下:
  草堂寺,在戶縣境內終南山北麓的圭峰腳下。始建於西晉,姚秦時稱為“大寺”。弘始三 年(401)至十三年(413),龜茲高僧鸠摩羅什應秦主姚興之請,在逍遙園—大寺建立中國第一 個國立譯經場,譯出經律論三藏經典35部425卷,諸經以大乘為主,間雜小乘,其中有《妙 法蓮華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觀無量壽經》、《禅法要》、《禅要解》、《菩薩戒本》、《十誦律》等等,關涉到天台宗、三論宗、淨土宗、 禅宗、律宗等,不少還成了創宗立說所依據的經典。羅計所弘以性空學說為主,其高足僧肇被稱為“解空第一”,在自己的撰述中闡明並確立了“諸法緣生性空”的三論宗義,成 為羅 什學說的正宗傳人。後來,遼東僧朗傳得此學,並至江東弘揚,至吉藏而正式確立三論宗大旨和儀軌。由於本宗依“三論”而立宗,推鸠摩羅什為本宗初祖,大寺也便成了該宗的祖庭。魏周之際,大寺分為草堂、常住、京兆王寺、大乘等四寺,獨草堂寺存留至今。唐季,華 嚴 宗四祖澄觀法師於此撰成《新譯華嚴經後分經疏》10卷,五祖宗密住此教禅雙弘,飛錫法師 於此據《法華》而說“淨土”,可見,這個三論宗的祖庭此時與華嚴宗、禅宗、淨土宗也發 生了密切的關系。
  至相寺,其創始及位置已如前述。普安法師崇重《華嚴》,創建者青彡淵法師亦以義學稱著。至相寺從一開始便是弘揚華嚴學的重鎮 。隋代,高僧 智正曾至此從青彡淵研習《華嚴》;華嚴宗的初祖法順、二 祖智俨、三祖賢首國師法藏都曾在此研習、弘揚《華嚴經》義。至相寺實際上是華嚴宗的發 祥地。後人只是因為法順寂後葬於樊川北之少陵原華嚴寺才稱此為祖庭,這其實是欠確切的。真正的祖庭應當是至相寺。
  淨業寺,位於終南山北麓沣峪口內柳林坪(昔名清官村)後庵山上。始建於隋末。唐初,道宣 律師常住此寺,潛心研習弘揚律學。麟德二年(665),奉诏於此寺內創設戒壇授戒。因此寺 地處南山,故道宣律師依《四分律》而創立的律宗亦稱南山宗。師寂後,門徒於寺後峰起捨利塔供養,今寺後石崖間仍有其靜修遺址。寺東南又有唐代詩人白居易衣冠冢。
  豐德寺,位於終南山北麓沣峪口東山坡上。北周武帝滅法時,此地乃禅僧智藏隱居之所, 開 皇三年(583)正式定居於此。文帝以其道望隆廣,多所施賜,並诏以所住寺為豐德寺。唐貞觀十六年(642)至十九年,道宣住此,撰成《比丘尼鈔》3卷(今作6卷),後一度參與玄奘譯場工作。貞觀二十年,復返豐德寺,將前作《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1卷擴充為2卷,將《羯磨疏》2卷增為4卷。永徽二年(651),又將《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及此戒本《疏》進 行增訂。至此,南山律宗宗義大備,而豐德寺成了他完善本宗理論的重要場所。寺院今存,為尼寺。
  百塔寺,位於終南山天子峪至鳥鳴塢。開皇十四年(594 ),三階教創始人信行和尚入寂後葬於此,因成塔院。後代僧人慕其德行,死後亦多建塔於此。唐大歷六年(771),正式更名百塔寺,宋以後稱興教院。明代秦藩重修,國初尚存殘 破磚城、北門城樓、照壁,殘垣內有3所寺院,各有堂殿、僧捨,殘垣西北方有磚塔一座, 方形、13層;東南方有捨利塔數10座。由此尚可見出當年院宇的規模。百塔寺今為一小院, 尚有香火。信行所創立的三階教 由於執著“末法”思想,與封建統治階級的欲望產生矛盾,先後於隋開皇末年、武後聖歷二 年(699)、玄宗開元十三年(725)被敕禁或限制,但從若多僧人慕名隨葬的情況看,它在佛教徒中的地位還是相當高的。作為三階教在隋代長安城中的五所寺院即化度寺、光明寺、慈門 寺、慧日寺和弘善寺早已無存,百塔寺因此而更具歷史價值。
  香積寺,位於終南山北子午峪口外數裡處。據《隆禅法師碑》載,唐永隆二年(681),淨 土宗的創始人善導和尚入寂,弟子懷恽為其崇靈塔於神禾原。“其地前終(南山)峰之南鎮,後帝城之北裡”。“歌鐘沸出,移上界於陰門;泉流激灑,比連河於陽面”。又於塔側“廣 構伽藍,莫不堂殿峥嵘,遠模忄刃利;樓台 岌山業,直寫祗園”。環境清幽,寺宇雅致。王維有詩雲:“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古木 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霧空潭曲,安禅制毒龍。”寺院建成後 ,不僅成了淨土宗祖師的塔院,而且成了弘揚淨土宗的中心道場,懷恽、淨業相繼充任寺主,繼續弘揚淨土教義。由於善導正式創立了淨土宗,香積寺也因此成為本宗的祖庭。
  古代長安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裡曾經是中國佛教的弘傳中心,終南山山水如畫,又距 帝京不遠,因此,這裡的佛寺比其它任何一處名山都多,人謂“長安三千金世界,終南百萬 玉樓台”,“一片白雲遮不住,滿山紅葉盡為僧”,這是最恰當不過的比喻了。據志書記載 ,迨至明代,僅戶(同雩阝 )縣一地便有佛寺千余所之多,而 且幾乎是“無地不寺,無寺不奇”。長安縣境乃神居帝裡,寺院之多不亞於戶 。這偌多的寺院好大一部分即在終南山中,除上述祖庭、中心寺院外, 比較重要的還有:
  西段的太白山中,昔有九林寺,是9大寺院的總稱,9寺之中今存鐵佛寺。相傳這裡是北周武帝滅佛時禁锢關西僧人的地方。此外又有不少僧人因避禍或隱修來至山中結茅,既有漢僧 ,亦有胡僧,唐代詩人岑參有《太白胡僧歌》雲:“聞有胡僧在太白,蘭若去天三百尺。一 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難見但聞鐘。窗邊錫杖解兩虎,床下缽盂藏一龍。草衣不針復不線 ,兩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幾哪得知,手種青松今十圍。心將流水同清淨,身與浮雲無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識,願一見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城裡看山空黛色。”經過歷代營建, 山上寺院達數十座,由此構成了太白山獨特的古建築群,這些寺院多用鐵瓦覆頂,佛像多為鐵鑄或木雕。如今,由遠門口登山,於海拔1060米處有下坂寺、上坂寺;由營頭口登山,於 海技2000米處有菩薩山(俗稱大殿),往上又有平安寺、明心寺、向陽寺等。由太白山向東漸次有駱峪寺,原為隋大業間(605—617)高僧道哲潛隱之所,後又“營構禅宇,立徒策業,教以正法,訓以律儀”,寂後葬此。黑水峪內之仙游寺,始建於開皇二十一年(即仁壽元年,6 01),初時亦宮亦寺。隋文帝第一次下令在全國建數十座捨利塔,仙游寺占其一,此塔至今 猶存,名法王塔,方形7級,高31米。鹹通元年(860)分而為三寺,現留一寺,位於黑水南岸。這裡山環水繞,到處是茂林修竹,甘泉飛瀑,加之薄霧缭繞,古洞幽奇,素有“洞 天福地”之謂,此處古今皆為山水勝地。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住此寫成不朽名篇《長恨歌》。 如 今,寺院已將毛澤東手書此詩中之一段及臧克家的跋文镌刻成巨碑供游人觀嘗。田峪內之神田寺 ,高僧僧照於周武滅法時避禍於此,獨處幽居,“高步松苑,顧影與心,相娛自得”。至 隋初,佛法大興,僧照乃於田峪立神田寺,養徒縱業,名振謂川。
  終南山中段戶縣境內無論於古於今都是佛寺最多的地方。其中,栗峪口西有明陽寺,本隋 甘泉宮舊 址,唐時改為佛寺,清代方毀於火,今仍存石碑、鐵鐘、捨利塔數座。栗峪口東慈雲山山腰有大悲寺,創建年代不詳,今寺內尚存清代石碑三通。直峪口的新興寺,明洪武年間(136 8—1398)始建,今存。皂峪、譚峪分水嶺南端的九華山寺,因此地九峰相連,故名,周圍茂林修竹,有12佳景。山下阿姑泉村有彌陀寺,寺內有唐代石佛像一尊,此兩寺均建於唐代。 西圭峰之陽面有圭峰寺,圭峰宗密禅師住持草堂寺時曾來此坐禅。其山陰有重雲寺,五代後梁開平五年(911)京兆僧智晖創建,時有疊雲祥出於眾峰間,故名,後唐明宗天成五年(930) 改名長興寺。其西之牛頭山下有金峰寺,唐代高僧一行和尚曾住錫此寺,今寺內塑有一行立 像。西圭峰東山腳下及太平峪口有太平宮寺,隋文建宮,大業未改為佛寺,以法藏(俗姓荀 , 穎川颍陰人)名望,補為上座。直至貞觀時,太平峪內山水奇絕,殆非人境。唐高祖、太 宗都到過太平宮寺游歷避暑。由太平峪口入山,經重雲寺下院、入長嘯洞、過虎溪、鳳池, 然後可達雲際寺。此寺創建於魏武之始,因寺在山巅,山峰孤高,白雲缭繞,故又稱雲際寺,今存古跡“風月樓”,樓外有“北瞻帝阙三千裡,南望聖唐百二區”對聯,樓內有“曉行 先見紅日起,晚步獨披淡秋風”對聯。此寺在唐代頗負盛名,與新羅求法僧有著密切關系。 在紫閣峰山陰,除昔日由“大寺”分出的4寺外,還有高冠峪東側小圭峰(或稱東圭峰)上的 圭峰寺,宗密禅師寂後曾於此荼毗。高冠峪西側
  嶺上的青龍寺,隋大業未年,高僧慧赜由長安至此靜修,並因巖構室而成寺。紫閣峪口杜家 莊南 有大圓寺,傳說漢時這裡稱“子房莊”,即所謂張良辟谷處。大圓寺則由僧大圓於明嘉靖三 十四年(1555)創建。寺據終南之勝,南控黃崖,北看紫壁,西依仙掌,東俯量空,寺院朱閣 丹樓,修竹成林,內多名人題詠。直至“文革”前,寺內尚存韋陀銅立像和彌勒、如來佛銅 像五尊,或說為五代時物。從紫閣峪口往裡走6裡,可達寶林寺,為貞觀年間由大將尉遲敬 德監修,寺南山峰頂有密檐式唐塔,俗稱敬德塔,高15米左右。此寺又名紫閣寺,曾一度藏有高僧玄奘三藏的頭蓋骨。
  屬於中段的長安縣境內山區,也有多處寺院群。沣峪口寺院群除淨業寺、豐德寺之外,還 有 觀音寺,又稱望香台,創建年月不詳,但唐代已為終南名寺,寺院所在的山峰海拔2166米, 居高臨下,周圍眾山如奔馬湧浪,遠近景色盡在眼底,李白《登觀音台望城》中“千百家如圍棋局,十二街似種菜畦”的詩句,活畫出登寺遠眺的景象。當年寺宇多達5百余間,現存山門和中佛、送子、觀音三殿。此寺之周圍又有南雅寺、金禅寺、萬峰寺、水簾洞及東西南 北四景池等殿宇,諸寺雖依巖而建,但周圍都長滿樹木。寺院隱藏在茂林深處,顯得更加幽 靜和神秘。主峰東面為懸崖峭壁,站在南天門往前可看見巖壁上一尊天然而成的巨佛,高約 150余米,佛頭頂部面積也有百余平方米,此像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大一倍。太和峪寺廟群包括翠微寺與龍田寺、黃峪寺以及西鄰青華山的臥佛寺。翠微寺由翠微宮改成,龍田寺即翠 微宮側之太子宮 ,《貞元釋教錄》又謂大和宮之正院為大和寺,至貞元時,龍田寺與大和寺合拼為翠微寺。黃峪寺今已無存。臥佛寺創建於唐代,今存,內有一臥佛,總長17米,系 就自然山石雕造而成。此外又有十余尊鐵鑄佛像。南五台寺院群由塔寺溝與5個峰台的寺院 組成。南五台自隋唐至於明清,這裡建有寺宇數以百計,而早在唐代即已成為全國4大佛教 “靈境”之一。民國時期,這裡仍有70余座寺廟。現在,溝內台上主要的寺廟有:彌陀寺,位於塔寺溝口,建於隋,盛於唐。現已毀後修復,新建羅漢堂中置一6面5層木塔,高5米余 ,上4層各置石雕佛、菩薩像6尊,堂壁嵌有5百羅漢石像,造形十分精致。聖壽寺,在塔寺 溝內。隋仁壽間(601—604)創建,昔日規模已無從考證。今尚存山門、大殿、僧房等20余間 。大殿北側有隋建方形樓閣式磚塔一座,其旁又有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影塔。唐代惟政 禅師等高僧曾於此居住弘法。現寺內種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所贈80棵落葉松,後又育苗 增種6百余株,已經蔚然成林。西林寺,在觀音台南坡上。光緒十六年(1891)由僧覺朗創建 ,初名大茅蓬,民國時改為今名。印光大師曾一度住此習法。清末民國間為南五台的主要 寺院之一。常住僧達50至60人。現存寺宇9間並覺朗捨利塔。圓光寺,在南五台最高峰觀音台上,隋仁壽年間(601—604)創建,初名觀音寺。唐代改名至聖寺,宋代改為今名。明代建 殿宇40余間。民國以來曾遭兩次火災,現尚存寺捨數間。除上述寺廟群之外,還有蛟峪的天 池寺、白道峪嘉五台的興慶寺和新安寺、大峪的蓮花洞寺、小峪口的清禅寺等,其歷史都很久遠。
  終南山東段的主要佛寺,臨潼境內有石甕寺,在骊山繡嶺山腰。開元年間(713—741)以 造 華清宮余材建造此寺,初名福崖寺,玄宗題額。當時寺內有幽州所貢白玉佛像,名家楊慧之所 塑佛像,寺旁飛泉上方的紅樓內有玄宗皇帝題詩、王維的山水畫。後寺毀復建,名石甕寺, 以懸泉瀑布激石成臼故。寺存至今,內有宋代石雕佛像三尊。慶山寺,始建於隋,初名靈巖寺。唐垂拱二年(688),寺附近地湧成山,剛剛登基的武則天以此為瑞,制以山名慶山,靈 巖寺改名慶山寺。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曾重修此寺,後或毀於“會昌法難”中。1985 年於此廢寺址出土“釋迦如來捨利寶帳”一座及金棺銀椁、珠寶、三彩獅子等珍貴文物127 件 。藍田縣境內山中有悟真寺,始建於隋開皇初年,分上下兩寺,上寺在王順山巅,殿堂依山勢而起伏,共4千余間,周圍修竹成林,故上寺亦稱竹林寺。詩人白居易曾游王順山5日,寫有長詩記敘山寺勝景、古跡、文物。隋唐高僧淨業、慧超、善導、法誠、歸真等人曾住寺弘 法。下寺在王順山腳。現存之水陸庵亦名藍渚庵,是悟真寺的組成部分,明代為秦藩王家佛堂,堂內始作巨形佛本生故事、五百羅漢、二十四諸天、菩薩等壁塑以及橫三世佛、報應身 佛以及儒、道、醫人物等塑像。據說西檐牆上的兜率天(俗稱千人聽經圖)壁塑為五代作品。 這些塑像多達3700余尊,作工精細,神態各異,脫俗逼真,色彩鮮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乃至於被人稱作“第二個敦煌”。玉泉寺,在藍田散谷,始建於隋,唐武德初大僕卿宇文 明達之子世壽重建,因山有潤玉、下有流泉而改名玉泉寺。高僧靜藏奉敕住持,弘化遠近道俗。空寂寺,在縣城東北20公裡東咀村溝道中,始建於唐,首任住持為大福和尚(曾充任慶山寺住持)。有唐一代,該寺地產橫誇渭南、藍田兩縣境。除以上諸寺外,藍田山中尚有清 原寺、豐盈寺、玉山寺、湯興寺、紅門寺等30余座。
  終南山不僅寺廟數量、富麗程度甲諸山,住山高僧也稱第一。據不完全統計,見於《高僧 傳》、《續高僧傳》和《宋高僧傳》的終南僧人有西域的鸠摩羅什、昙摩流支、那崛多 , 中僧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觀、昙(僧)影、慧嚴、道恆、僧豐刀石、慧睿、僧弼、昙鑒、 慧安、昙無成、僧導、僧因、僧苞、僧業、僧周、僧亮等。這批僧人中的絕大部分主要活動於圭峰大寺(即今之草堂寺),是“逍遙園——大寺”國立譯經場的譯主和骨干力量。南朝梁代以後的僧人有:昙相、法藏(北周隋唐間之法藏,葬雲際寺),僧照、靜藏、道刪、法應 、靜霭、普濟、普安、青彡(靜)淵、法誠、慧超、善慧、法 琳、智藏、法喜、智正、淨業(悟真寺主)、慧遠、靈潤、會通、覺朗、智洗、弘智、法順、 智俨、善導、道判、慧赜、法藏(唐賢首國師)、道宣、澄觀 、宗密、淨業(香積寺主)、懷恽、玄奘、飛錫、惟政 等等。此外還有一批生前不曾涉足終南,死後卻長埋於此的僧人,如通幽葬至相寺南峰,昙 遷葬終南山北麓勝光寺山苑,昙崇葬至相寺之右,信行葬至鳥鳴阜山足,普曠葬龍池之峰,道宗葬至相寺南巖,吉藏葬至相寺北巖,僧邕葬於終南山北,慧藏葬於至相寺前峰,智梵葬終南山,明瞻葬太乙山智炬寺,靈干葬終南之陰,慧君頁葬豐德寺東巖、昙倫葬終南山,靈藏葬至相寺前峰,玄琬葬 終 南山,慧滿葬龍池寺側,慧乘葬南山谷口,空藏葬於龍池寺側,德美葬木便梓谷,道氤葬逍遙園側,慧因葬至相寺等等。這批僧人有的是某宗派的創立者,有的在法難劫後振興佛教中發揮過重要作用,有的以某一方面的學說見長,總之都在中 國 佛教發展史上起過促進作用,占有重要地位。這些高僧大德的活動和死後豎起的無數靈塔,無疑給峻秀的終南山增添了不少莊嚴與神聖的色彩。
  三、終南山與朝鮮日本佛教終南山不僅是中國佛教的名山,而且與朝鮮 、日本佛教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自艹付秦開始,以迄於明初,朝鮮入華學 僧至今尚能考知其名號者達二百幾十人,其中唐朝時期的入學僧占總數的一半以上,而這時 曾經在終南山請益求法或作短時間活動的竟達20多人。最有名的如:
  慈藏,貞觀十二年(638),與門人僧實等10余人入唐,經五台山到達長安,唐太宗以殊禮待之。不久後至終南 山雲際寺東崖架室而居,時達3年之久,貞觀十七年還國,帶回佛教藏經一部和佛像、幡花 蓋具等,回國後建議新羅國王采用中國的服章制度。慈藏被任為大國統,主持新羅一切僧尼規猷,以“定律”稱著本國。
  圓測(613—696)為新羅國人,3歲出家,15歲至長安請業,時當貞觀二年(628),比慈藏早 入華10年。他終生留居中國,在唯識學研究上很有成就,其獨具特色、自成系統的唯識理論 被稱作“西明系”,與玄奘高足窺基為代表的慈恩系學說頗有不同之處。晚年曾奉敕多次參 加譯 經工作,時人稱其為“海東法將”。在西明派與慈恩派的诘抗爭長中,圓測曾在玄奘去世、 窺基返回慈恩寺居住弘法後前往終南山雲際寺靜修,後更去寺30裡結茅而居,前後達8年之 久。卒後葬於洛陽龍門香山北谷,其弟子慈善和勝莊(亦新羅僧)將其部分遺骨帶回長安,葬 於終南山沣峪口豐德寺東嶺上,宋政和五年(1115)復移葬於樊川北沿興教寺玄奘捨利塔左。 其塔至今仍存。
  義湘(625—702)也是新羅人,於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入華,住終南山至相寺,從華嚴宗二祖智俨習《華嚴》義,與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法藏為同學。與同住山中的道宣律師亦有交 往。鹹亨元年(670)還國,創浮石寺弘揚華嚴教。後來,法藏托歸國的新羅僧勝诠法師將自己的新作《華嚴探玄記》等多部著作送給義湘法師。義湘得書,再創10寺弘揚其教。此前 , 義湘法師亦曾托入華的孝忠法師送給法藏金九分。兩人的密切關系於中可見。義湘在本國被推為“華嚴初祖”。義湘以外,曾到至相寺求法的新羅僧還有孝忠、勝诠、道亮、寶壤等人。
  此外,與終南山有關的朝鮮僧人還有:圓安,新羅皇隆寺僧圓光(亦入華求法僧)的弟子, 武德、貞觀中入唐,初住長安京寺學習經論,晚歸心學,名望暫顯,後應特進肖王禹之請,住藍田津梁寺,並受其四事供養。僧連義亦住於藍田谷。智仁,入華年代不詳,曾參與玄奘譯經場工作,其中於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在終南山翠 微宮協助玄奘譯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1卷,任筆受。慧超,於唐開元初入唐。然後經海路至印度求法,至開元十五年(727)還至長安,撰成《往五天竺國傳》,後從金剛智及其弟 子不空學習秘法,是不空的6大弟子之一。大歷九年(774)二月,慧超曾奉敕往周至境終南山 仙游寺的玉女潭祈雨,完成任務後曾給代宗上表匯報工作。慧昭,貞元二十年(804)入唐, 投滄州神鑒大師研習曹溪禅法,後西游長安,入終南山紫閣峰“餌松實而止觀”3年,然後 又下山當四達之路織芒鞋施人,亦3年。大和四年(830)還歸故國,先後於尚州露岳長柏寺、 康 州智異山花開谷雙奚谷寺開法,受到興德大王、愍哀大王的 隆遇。
  日本佛教的各宗都與中國佛教有著淵源關系,其中的淨土宗創始人源空法然在創宗時曾提 出了“偏依善導大師”的口號,重視稱名念佛,依靠彌陀本願力(他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於是此宗信徒便追終南山陰的善導塔院香積寺為其祖庭。1972年中日兩國恢復邦交之後,日本佛教協會於1978年、1979年兩次組團來華拜谒香積寺,並與中方商妥著手修復該寺,然後又在善導逝世1300周年紀念日的1980年5月14日和法然誕生850周年紀念日的1982年11月15日 組團到香積寺與中方僧人隆重舉行法會、表演歌舞和舉辦淨土書法展覽,從而進一步加深了中日兩國僧人間的友好關系。日本日蓮宗依據《妙法蓮華經》創立宗派,此宗的“三大秘法 ”中奉日蓮親書的“妙法蓮華經”5字及繪有天部諸尊的十戒互具的曼荼羅為“本門的本尊 ”、“妙法蓮華經”5字同時為“本門的題目”、《法華經》即本門的精華。《妙法蓮華經》於姚秦弘始年間(399—415)在圭峰大寺由鸠摩羅什譯出,因此,日蓮宗便以大寺,即今之 草堂寺為其祖庭,並對鸠摩羅什感恩載德。1980年9月,日蓮宗應中國佛教協會邀請組 團訪 問中國,並專程參拜草堂寺,歸國後即成立“草堂煙霧會”為協助中方修葺草堂寺募集經費 。1982年日蓮宗向草堂寺奉獻鸠摩羅什木雕像一尊,並在草堂寺聯合舉辦尊像奉安開光法會 ,後來又在草堂寺內修建了一座鸠摩羅什紀念堂。日蓮宗與草堂寺的密切關系正在與日俱增。
  四、釋道消長與融合道教推老子李耳為始祖,尊《道德經》為根本經 典,終南山道教之始一 般被追溯到老子入關傳經設教之時。終南山西段有樓觀台,在周至縣東南15公裡的山麓中, 相傳周大夫函谷關令尹喜最先於此結草為樓,以觀星氣,故名草樓觀,後來簡稱樓觀。老子 西入關,在樓觀南築台為尹喜授經,故台稱說經台,又因位於樓觀境內,故亦稱樓觀台。《樓觀本起傳》謂“此宮觀所自始也”,“此大教所由興也。”繼樓觀之後,漢武帝於元封 初(前110)因夜聞太乙神之告而於第二年在終南山大和峪口建太乙宮,以祭山神,至光熹元年 (189),始有道士楊谌,住此主宮事,“胎息辟谷,煉氣飛神,咒水飛符,役使六丁,召龍至雨”,從而使其成為道教的又一據點。南北朝時期,終南山道教有了新的發展,至有唐李 氏王朝的建立,道教被欽定於佛教之前,從而達到它的盛期,但在道觀、道士的數量上都難比於佛教。隨著唐朝的滅亡,政治中心的轉移,終南山佛教開始走向衰落。而道教則不然, 其始有陳抟、呂洞賓、劉海蟾、張無夢,種放等人居山修道,迨至金、元時期,王重陽及其弟子繼之創立並弘揚全真教,終南山道教於是又進入它的第二個盛期,並且有了更多的新變 化。歷代於終南山中所建道觀可考或現存者尚有樓觀台、通道觀、仙游觀、金台觀、重陽宮、清涼山、望仙宮、丹陽觀、長春觀、太一觀、四皓廟、玉真觀、金仙觀、開元觀、靈泉觀 (原華清宮)、白鹿觀、太元觀、艹負黎觀(原
  艹負陽宮)、化羊宮(亦稱化羊廟)、太平觀( 原太平宮)等數十座。無疑地,昔日的道觀數目實際上比這要多得多。特別是,道教的一些主要派別的祖庭就在終南 山中。也正因為如此,有人將終南山列為道教名山。
  在終南山的道教史上,有幾件突出的事與佛教有著特別的關系。其一是樓觀派的形成。樓 觀建成後,至三國鹹熙(264—265)初,有道士梁谌事鄭履道法師於此,受《日月黃華上經》、《水石丹法》、《樓觀先生本起內傳》,傳“煉氣隱形之法”,“水石還丹術”、“六甲 符”及采服“日月黃華法”。北朝時,更有高道如王浮、王延、嚴達等住此修煉,並終於演成宗派,是為樓觀派,樓觀台因之成為道教的活動中心、道法重地。這一派的特點之一是宣 揚老子西升化胡說,昌煉形之術,兼修內外丹,聲稱周、秦時已設道士,借以與佛教抗衡。這時的二教雖然同山,但其基本關系是磨擦乃至於對抗。這一派發展至唐代而尤盛。其二是 通道觀的建立。北周武帝曾7次召集百官及沙門、道士等辯論儒釋道三教先後優劣問題,至 建德三年(574)下诏禁佛道二教,經像悉毀,沙門道士並令還俗,三寶福財散給臣下,寺觀 廟塔賜予王公,先建通道觀於教城,選著名道士、僧徒120人住觀學習《老》、《莊》、《 周易》,目的是要以道教教義改造佛教;接著又於樓觀台附近的田谷建通道觀別院,選華山 道士8人、樓觀道士10人居之,共弘“真教”,其中的德高望重者稱“田谷十老”。北周武帝禁佛道二教的實質是尊儒、祖道、禁佛,通道觀的建立即是一大證明。終南山這時是道長 佛消。隨著北周的滅亡,隋、唐兩個統一王朝的相繼建立,佛教劫後余生,走向鼎盛,終南山佛 、道二教的形勢才又隨之番然變樣。其三是全真道的創立。全真道由金代北宋遺民隱居不仕 、自食其力、聚徒講道而逐漸形成。其創始人王重陽系陝西鹹陽大魏村人,早年習儒,後應文、武科考不第,遂於終南山下劉蔣村隱居,不久自稱遇仙得道,並赴山東境內布道,創 宗立派,點化馬钰等7人。卒後歸葬於劉蔣村成道宮,馬钰於宮內修建一套大廳,親題橫額 “祖庭”二字,此後各方門徒即以此為祖庵。元代,王重陽先後被追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 君”、“重陽開化輔極帝君”,“祖庵”亦因此改名“重陽宮”、“重陽萬壽宮,”這時宮 內殿宇共計5048間,居宮道士上萬人,僅元廷派來保護宮觀的道兵便達3500人。重陽宮成了 全國七十二路道教的總集合點。原屬於樓觀派的樓觀台這時也歸屬於重陽宮統領,轉弘全真 道。王重陽的7大弟子也一度在終南山活動過,其中的馬钰又收弟子10人,世稱“十大解元 ”,這些人後來都成了終南山祖庭的“仙真”,有的在終南山另建道觀。全真道主張儒、釋 、道三教同源、三教平等 、三教合一,它以王重陽《立教十五論》為行為規范,注重清修,不事燒煉與符竹錄,不食葷腥,除情去欲,忍恥含垢 、苦己利人,兼有儒之謙遜、墨之堅苦,靜修以明心見性則與佛教禅宗相仿拂。全真派道教 的這種態度,也許就是終南山佛教為什麼衰而不泯、綿延至今的原因之一。
           六、佛國淨土匡廬山
  一、匡廬奇秀廬山,中國佛教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廬岳、匡廬。位於 江西省北部,北依長 江,東連鄱陽湖。其勢正如毛澤東所形容的那樣:“一山飛峙大江邊”,俊極,壯極。山 為 東北——西南走向,長約50裡,寬約20裡,周圍綿亘約500余裡。其北緊接九江市,南傍星 子縣,西南臨德安縣。山為古老變質巖斷塊山,屬淮陰弧形山系,約在八千萬年前,由一次 強烈的地殼運動而形成,經冰川的作用,其山巖峭壁,幽谷飛泉,更顯得偉峨多姿。宋代歐陽修曾贊歎說:“廬山高哉,千萬仞兮。根盤幾百裡,峨然屹立於長江”。唐代白居易的評價是:“匡廬奇秀甲天下”。李白也曾說:“予行天下,所游覽山川甚富,俊偉詭特,鮮有 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人們莫不為此無比壯麗的山川景致所折服。
  廬山奇峰峻嶺約有90余座。其中漢陽、香爐、五老等峰最為著名。大漢陽峰為最高峰,海 拔1474米,高聳入雲。徐霞客登此峰時說:“南瞰鄱湖,水天浩蕩;東瞻湖口,西盼建昌,諸山歷歷,無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漢,此其最矣。”峰頂有 石砌的漢陽台。登漢陽峰,真可謂:“聳身缥渺,八荒皆顧”,“每風收霁放,仰眺列星,俯窺萬派,迥然獨辟者矣。”漢陽峰有峭壁,被稱為禹王崖,相傳大禹治水時登此,故名。 在大漢陽峰的石柱上,有清代王以敏心撰寫的聯句:“峰從何處飛來,歷歷漢陽,正是斷魂迷楚雨。我欲乘風歸去,茫茫禹跡,可能留 命待桑田。”五老峰位於廬山東端,石山骨立,突兀凌霄,如五老人並肩而坐。徐霞客在其 游記中說:“山之陰,一岡連屬;陽則山從絕頂平剖,列為五枝,憑空下墜者萬仞,外無重岡疊嶂之蔽,際目甚寬。 ”“惟登一峰則兩旁無底,峰峰各奇不少讓,真雄曠之極觀也!”《商丘漫語》寫到,登此 峰,“東南州郡, 數百千裡軒然呈露,可指顧而盡”。李白寫過《五老峰》詩,對此大加贊頌,他吟道:“廬 山東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後李白果來此 隱居,太白書堂就構築在五老峰旁的屏風疊。廬山各峰無不秀美,至山南,又覺“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秀峰是香爐、雙劍、文殊、鶴鳴、獅子、龜背等峰的總稱。群 峰競秀。“雙劍嶄嶄眾峰間,有芙蓉插天之態”;“香爐一峰,直山頭圓阜耳”;“孤峰拔 起”,四望無倚,絕頂為文殊台、頂有文珠塔。此峰“對崖削立萬仞,瀑布轟轟下墜,與台 僅隔一澗”。群峰間還有瀑布多處。其中一支從鶴鳴、龜背兩峰間瀉出,噴薄數十百縷,稱為馬尾水。另一支從雙劍峰東面凌空直瀉至大壑中,懸掛數十百丈。李白詩“日照香爐生 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即詠此。人們至此,無不驚歎 造化何至如此神奇。
  廬山不僅峰美、谷美、瀑布美,它的雲霧也極美。由於三面臨水,以及封閉的地形,江湖 水蒸發,不易擴散,隨山勢上升即成雲霧。廬山雲霧千變萬化,神秘莫測。無數文人墨客對此作了大量的描繪。試舉其一:“曉起,推窗四望,煙霧彌漫,如舟行大海中,四面波濤, 不復知有世界。微風東來,雲氣舒卷,忽而一峰乍見,忽而絕壁半開,忽而千巒中斷,忽而萬壑合寞,恢奇秘幻,不可摹擬。少焉,陽烏漏光,雲收入軸,憑欄俯眺,見白雲乍凝,有 團團如輪者,有飄飄如絲者,有綿綿如雪者,有漫漫如絮者,俱橫塞山麓罅隙間。青松紅葉,怪石奔流,湖光一片,山城半角,或隱或現,又如天孫織錦,五色炫目,匡廬幽嘗,無過 於斯,觀止矣。”春夏之交,雲霧最重,變化萬千。整個廬山隱現在虛無缥渺間,難怪蘇轼要發出“不識廬山真面目”之歎了。
  二、佛國淨土史載:“迨東晉末,山之南北名剎迭興,遠公居東林 ,陶淵明居栗裡與陸修靜 輩日見稱述,然後廬山之勝昭著人耳目矣。”可見名剎,名僧與名山的關系。東晉南朝至唐 宋時期,廬山興建了大量的寺院,遍及各峰。對此,唐宋詩中多有敘及,如:“僧 屋五百住廬峰”、“廬山三百寺”、“宋時三百六十寺”,可見寺院之多。明人張率見佛寺遍布,賦詩曰:“廬山到處是浮圖,若問凡家半個無。只為淵明曾好酒,至今 有鳥號提壺。”據載,至清代初年,知道名稱的寺觀還有200多處。
  廬山最早的寺院當推歸宗寺:歸宗寺位於廬山南面金輪峰下、玉簾泉附近,原為王羲之別 墅,東晉鹹康六年(340)捨給西域僧人達磨多羅作為寺院。唐元和中(806—820),智常禅師 復興重建,遂成禅院。詩人白居易、李渤等曾至寺訪道。至太平興國九年(984),釋道诠主 持寺務,為本寺第十二代住持,此時,寺中法事,極為興盛。此後相繼任住持的僧人是克 文、正賢、昙華、慧南等。《歸宗寺志》稱:此寺之壯麗,“甲於南山諸剎”。其山門書有 “江右第一名山”六字橫額。蘇轍曾賦詩詠歎:
      來聽歸宗早晚鐘, 疲勞懶上紫霄峰。
      墨池漫壘溪中石, 白塔微分嶺上松。
      佛宇爭雄一山甲, 僧廚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東西寺, 巖谷相連更幾重。
  此外,還有宋王十朋《宿歸宗寺》詩和清周體觀《歸宗寺》詩。王詩謂:
      好山無數不知名, 路入禅林氣更清。
      巖石不時開鏡面, 溪流入夜作鸾聲。
      臨池墨客余風韻, 拭眼高僧避寵榮。
      安得清風生兩腑, 紫霄峰頂望寰瀛。
  周詩謂:
      坡前錯落寺門古, 山氣蒼涼秋日斜。
      九月懸泉猶瀑布, 重陽野菊盡開花。
      雲霓飛閣臨丹壑, 翡翠香煙出绛紗。
      何處伽藍曾捨宅, 至今傳是右軍家。
  影響最大的要算慧遠和他的東林寺了。慧遠(334—416),本姓賈,晉雁門樓煩(今山西 崞 縣東部)人。早年於儒、道學說都有根底,後從道安出家。晉哀帝興寧三年(365),他南游至 浔陽(今江西九江),愛廬山峰林清靜,定居下來。初住龍泉精捨,後在其師兄、西林寺主持慧永幫助下,另辟禅林。新寺建在原西林寺東,“寺當廬山之陰,南面廬山,北倚東林山。 山不甚高,為廬之外廓;中有大溪,自東而西,驿路界其間。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臨溪,入門為虎溪橋”,寺院“規模甚大”。西林寺、東林寺是廬山北部最早、最主要的兩座寺 院。當年,慧遠在東林寺率眾行道,倡導念佛法門。鑒於當時江東於禅法無聞,律藏殘缺,故令弟子法淨、法領到天竺尋訪。太元十六年(391),請南游浔陽的賓沙門僧加提婆入山,譯《阿毗昙心》、《三法度》兩論,並為兩論作序,推重提倡,開南地毗昙學之端。安帝 隆安五年(401),西域僧人鸠摩羅什到長安,他即遣人前往致書通好,並就大乘要義往復問答,又節錄羅什所譯《大智度論》為《大智論抄》。元興元年(402),他率眾於精捨無量壽 佛像前,建齋立誓,期生淨土,結白蓮社,以期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後世稱之為淨土宗,又稱作蓮社。淨土宗立祖之說起於宋代,慧遠被推為淨土宗的始祖。慧遠隱居廬山30年, 其行止不過虎溪,潛心研究,弘揚佛法。其弟子有慧寶、法淨、法領、僧濟、法安、昙邕、曾徹、道汪、道祖、慧要、昙順、昙銑、法 幽、道恆、道授等。現在,東林寺內最著名的是神運殿,殿內供奉釋迦、觀音、文殊、普賢等佛像。
  廬山著名的寺院還有大林寺、棲賢寺、開先寺、圓通寺等。大林寺在廬山北端的雲頂峰, 系晉慧遠弟子昙銑所建。據說昙銑法師於雲頂峰講經台東南雜植花木,郁然成林,故雲頂峰又稱大林峰,寺稱大林寺。白居易在《游大林寺序》中寫道:“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寺 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寺前有樹,甚壯偉,“鐵干銅膚四十 圍,隔逢猶自望孫枝。滌雲抹日空山裡,曾見東林行道時”。據說此樹種為西域僧人帶來,昙诜手植,似娑羅木,被稱為寶樹。寺久圯壞,歷代曾多次修復。今廢圯。
  棲賢寺位於廬山東南棲賢谷中。建於南齊。唐代智常禅師為紀念曾在此讀書的李渤而命名 。棲賢寺唐宋時最為興盛,僧房多達數百間,寺僧多達五、六百人,殿堂樓閣極為壯麗。寺周風景古跡荟萃,有著名的激流奔湧的三峽澗、深不見底的金井、玉淵潭和被稱為天下 第六泉的招隱泉。泉旁還有著名的陸羽亭、飛跨峽谷兩岸的三峽橋。智常禅師系禅宗傳人馬祖道一的弟子。道一派在廬山影響也很大,不少寺院曾由道一或其弟子任住持。
  開先寺位於廬山南麓鶴鳴峰下,建於後唐初,南唐中主李王 景即位前,以萬金置地建讀書 台,來此讀書。即位後,將讀書台捨給寺院,為己有國之祥,故名寺曰開先。經歷代維修擴建,寺“窮壯極麗”,可以“千人宴坐”。寺為香爐、雙劍、鶴嗚、龜背等峰所環抱,東瀑 、西瀑飛漱兩旁,蒼松翠柏,掩映其間。
  圓通寺位於廬山西麓石耳峰下,為南唐後主李煜建造。寺近江州至洪州驿道,香火很盛。
  人們習慣將西林、東林、大林,稱為“三大名寺”;將歸宗、棲賢、開先、圓通稱為“四 大叢林”。
  此外,千佛寺規模也很宏大。千佛寺位於廬山西南麓黃龍山南金竹坪。明萬歷七年(157 9
)恭乾仁敬法師始建,後經其弟子續芳智聯禅師擴建,“遂成巨剎,聚僧垂萬”,寺中大雄 寶殿“巨麗甲山南北”。寺周環境幽美,所在金竹坪“無徑不竹,無陰不松”。
  古代廬山幾乎峰峰有寺,甚或一峰數寺。隨手翻開《古今圖書集成》中的山川典廬山部分 ,知名的寺院俯拾皆是,數不勝數。現略舉如下。慧遠門人弟子建於晉代的寺院主要有龍池寺、清泉寺、龍泉寺、圓覺寺、中大林寺、上崇福寺、上化成寺。另外分布於各處的有,赤 腳塔山東南黃龍寺,為明代徹空和尚所建,寺內有藏經閣;金竹坪西南有淨土庵、圓覺庵,會勝庵、寶樹庵;仰天坪有雲中寺;寺東蘆林有五葉寺;萬仞峰南有青蓮庵、朱 砂庵;小天池山有小天池寺;石船峰有石船庵;九疊谷有九雲寺;小漢陽峰有匡頂寺;大漢 陽峰傍有竹影寺;漢陽之西南有香山寺;黃龍山溫泉上有淨慧寺;屏風山上有宋建屏風寺;開先寺西為黃巖寺,唐僧智常所建;慶雲峰下有慶雲庵,再向 下有萬杉寺;五老峰有吉祥寺、頭陀寺、芒山寺;獅子峰有折桂寺、華嚴寺、方竹寺、實竹 寺;華嚴寺南有海會庵,其東有石泉庵;石泉庵東有金竹庵;凌霄峰有唐道一禅師所建凌霄院;凌霄巖西南有太平 寺;羅漢山有羅漢寺;東 古山山上有法輪院,東古之陽有翠微庵,東古之陰有善山寺;西古山有西古寺;東古山南行 為能仁寺,宋代大慧日木禅師曾居之;南康郡界有唐天寧寺、宋兜率寺;紫陽堤西北為水陸寺、銅鈴寺;落星墩有落星寺,等等。
  廬山不僅寺多,而且許多峰名、地名都被打上佛教的印記,如金輪峰、般若峰、佛頭峰、 佛手巖、文殊崖、文殊台、獅子崖、寶陀巖、羅漢巖、羅漢山、普陀巖等即是。佛塔遍布廬山各處,著名的有耶捨鐵塔、天池寺東西捨利塔、赤腳塔、六和塔、 文殊塔、觀音 塔等。其中般若峰巅捨利塔系東晉佛馱耶捨自西域來,奉佛捨利建塔於此,即阿育王所建八萬四千塔之一。
  在廬山活動的僧人極多,現據《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廬山”部分略舉如下,東晉及 南朝,除前已述及的慧遠及其弟子外,還有慧永、慧持、道儀、慧安、山陰、慧靜、慧歸、 慧明、佛馱耶捨等;唐代有道一、道明、智常、耶捨等;宋代有居讷、大慧日木、圓悟、太虛等;明代有慧空、靜庵、徹空、恭乾仁敬 、高峰耆宿、鏡堂、無染、了宗、慈舟、若昧智明、廣玉等。
  在廬山還流傳著許多同佛教有關的傳說神話,其中關於慧遠的最多。相傳慧遠當年於法堂 庵撰《涅般木經疏》,疏成而擲其筆,筆 卓立虛空不墮,化為擲筆峰。相傳東林寺建成後缺少泉水,慧遠以杖掘地,泉水噴湧而出。再如關於“虎跑泉”的來歷,據說慧遠與名士高僧在東林寺後游玩,老虎跑來效勞,掘地成 泉,供他們飲用,此泉故名“虎跑泉”。又相傳天池山下有巨石障路,慧遠弟子慧持往誦尊勝 咒千遍,石忽開裂,路遂通。這些神話傳說固不可信,但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這一佛國淨土 濃厚的文化氛圍。
  三、釋子與儒道名流廬山歷來為儒士們所青睐,他們或游歷,或隱居 、或辦 學,在這裡留下深深的足跡。這裡重點提及的是白鹿洞書院和濂溪書院。這兩個書院是傳播儒家思想的陣地,也是儒士們活動的主要場所。白鹿洞書院地處廬山五老峰南山谷中。其北 靠後屏山,其西倚左翼山,其南為卓爾山。山中林木繁茂、郁郁蔥蔥。貫道溪從凌雪峰來,經書院,穿過峽口,向東流去。白鹿洞原為唐代江州刺史李渤讀書隱 居處。時李渤養有一只白鹿,人呼其為白鹿先生,稱其所居為白鹿洞。唐末,為避戰亂,不 少儒士來此讀書講學。南唐升元間(937—9 42),此地開始建學置田,稱為“廬山國學”。宋初擴為書院。宋太宗曾於太平興國二年(97 7)下诏,將國子監印本“九經”頒發給書院。宋真宗則在鹹平五年(1002)下诏在書院內塑孔子及其弟子像。大中祥符元年(1008),禮部郎中孫琛,為學院增建學館十間。時學生“常數 十百人”。與睢陽、石鼓、岳麓合稱為全國四大書院。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戰火連天,白鹿洞書院遭嚴重破壞,以至“屋宇不存”。南宋時,白鹿洞書院的中興得力於朱熹的苦心經營。淳熙六年(1179),朱熹任南康守,他接連上書,力主重辦白鹿洞書院,並爭取到宋孝宗 的賜額及御書,使書院名聲大振。朱熹為書院制定有“白鹿洞規”,強調“父子有親,君臣有 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規定學習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認為“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苟徒知而不 行,誠與不學無異”。關於“行”,提出“修身”、“處事”、“接物”三個方面。朱熹對 書院傾注極大的熱情,將這裡作為他傳播和研討理學的重要基地,他在這裡留有眾多的詩文及題名。同時在這裡講學的還有陸九淵、王守仁等著名學者。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 書院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一宏大的建築群落。元代,白鹿洞書院為戰火所毀。直至明正統元年(1436),翟溥福任南康知府時,才開始修復。明弘治年間(1488—1505),蘇葵任江西提學佥事,重修部分殿堂。明弘治十一年(1498)御史陳诠為書院收回學田900畝。書院得到恢復和擴大。但好景不長,明萬歷七年(1579),宰相張居正請廢書院,白鹿洞書院也在被廢之 列。書院雖終未毀,但征去學田1000畝,變賣後以充邊防軍費。此後,潘志伊任南康知府時 ,收回學田數百畝,“重構堂庑,召集坐徒”,但也只能勉強維持。明末清初,書院又一次 遭到破壞,直至清順治十二年(1655),江西巡撫蔡士英前來南康,書院才得到重修,並清核田 租,使書院每年保有900余兩白銀的固定收入。此後書院得以多次維修,但僅處於維持狀態 。 白鹿洞書院現存房捨,基本為清道光年間所修。僅存有聖殿、御書閣、彝化堂等。聖殿西原為啟聖祠,現有碑廊存碑百余塊,其中有朱熹制書院學規 及歷次修建文記、名人書法等。明萬歷間紫霞道人的《白鹿洞歌》為書法珍品。院外有獨對 亭、枕流橋等景觀。後山洞中有石鹿,為明代正德年間復制。
  廬山著名的書院還有濂溪書院,系宋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周敦頤於宋熙寧五年(1072)所 建,位於廬山北麓蓮花峰下。此後書院屢毀屢建,直至清末,為封建社會中國南方一重要學府。儒家與佛家、書院與佛寺長期並存於廬山,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當在必然之中。
  自古以來僧人中不乏學者大師。這些人往往出身於知識分子隊伍,他們 不滿社會的黑暗,深感仕途的艱險,遁入空門以尋求精神的寄托。這些人往往兼通儒、佛、道三家經義,既能談禅又能論政。他們將深奧的佛教哲理同中國文化相結合,弘揚了佛法, 並大大提高了佛教的社會地位。東晉南朝直至唐宋,廬山佛門中的慧遠、慧永、智常、居讷等人,正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還有更多的士人,自己雖未投身空門,卻同僧人保持著密切 的關系,並把和僧、道交游視為一種超逸風雅。在東晉南朝時,劉遺民、周續之、雷次宗、宗炳等士人與慧遠、慧永有莫逆之交。晉元興元年(402),慧遠邀集劉遺民、周續之等學者 居士聚會,研討如何轉生西方淨土世界問題,並請劉遺民撰《發願文》,123人共誓佛前, 轉托來世投生西方極樂世界。謝靈運與慧遠交厚,慧遠死後,著《慧遠法師诔》以示 悼念。王羲之也崇尚佛教,將自己的別墅捨給西域僧人達磨多羅 ,是為歸宗寺。在唐代,白居易也同佛門聯系密切,臨別時,將自己的文集寄存在東林寺, 並委托僧友代管在廬山的草堂。在宋代,李常將萬卷藏書寄存在廬山白石庵。歐陽修與圓通寺住持居讷禅師一見如故,坐而論道,成為至交,並贈詩給居讷:
      方瞳如水衲披肩, 邂逅相逢為灑然。
      五百僧中得一士, 始知林下有遺賢。
  三蘇(蘇洵及二子蘇轼、蘇轍)同居讷也有交往,相互以詩詞應答。士人投身空門和僧人保持密切的關系,既與當時的政治背景有關,但更多的 則應視為一種文化現象。它反映佛教這一異質文化自東漢末年傳入以來,已漸同中國文化相結合,已漸漸得到中國“文化人”知識分子的認同。也正因為這種認同,更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大發展、在廬山的繁榮。
  除佛教外,道教在廬山也有一定的影響,著名的道觀,要首推南朝時陸修靜創建的簡寂觀 了。此外還有祥符觀、先天觀、景德觀以及唐朝的白鶴觀、廣福觀、太平會等。當時的佛教寺院多集中在廬山西北麓,而道觀則集中在東南麓。佛、道兩家的競爭是激烈的,但道家往 往處於劣勢。清代文人李漁為簡寂觀書寫一幅對聯,反映了這種狀況: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 世間好語佛說盡,誰識得五千妙谛, 出我先師。”
  自古以來,名剎依名山,名山因名剎而更有名,二者相得益彰,這在廬山又得到一次很好 的佐證。
  四、國際交往廬山同其它一些佛教名山一樣,也和國外有著文化上的交 往。僅就佛教而言, 其影響遠及朝鮮、日本。唐開元中(713—741),當南岳懷讓下二世法嗣智常禅師主法廬山歸 宗寺時,新羅僧大茅和尚曾前來從師求法,《景德傳燈錄》和《五燈會元》均錄其機語。宋鹹平中(998—1003),廣濟堅禅師在廬山羅漢嶺下、白鹿書院南建寺,寺成不久,高麗國來 獻佛、羅漢像,以章聖皇後曾夢十八應真請求歸住廬山,因诏令將高麗所獻金像供奉於此寺中,寺亦因此稱羅漢寺,寺所在之山亦稱羅漢嶺。廬山在歷史上以慧遠在東林寺弘揚念佛法 門而頗享道譽,日本淨土宗中的一些信徒,至今追根溯源至廬山,尊東林寺為其 祖庭,不斷有僧前來禮谒,開展各種佛教文化交流活動。
             七、亦禅亦教衡岳山
  一、山川獨秀衡山,又名岣嵝山或虎山,以其俊秀名聞天下,被譽為 “五岳獨秀 ”。它位於湖南衡山縣西。舊志將現在的岳麓山、石鼓山也劃歸衡山,所謂“回雁為首,岳麓為足”,“周回八百裡”。東南俯瞰湘江,如泛舟江上,從此經過,就會“帆隨湘水轉, 處 處見衡山”,湘水環帶山下,五折乃北去。魏源在《衡岳吟》中比較五岳雄姿時寫到:“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 如臥,惟南岳獨如飛,朱雀展翅垂雲大”。南岳山形似朱雀,加之缭繞山間的煙雲飄移變動 ,72峰真像翱翔於太空的神鳥一般。其脈正如詩雲:“西起岷峨接滇貴,東走江越連吳會 。 南條之山誰最尊,俯臨五嶺控八桂。沅湘夾流迤逦來,下注七澤洞庭開”,實為“南干之 大 宗”。衡山為花崗巖斷塊山體。地近亞熱帶,年平均氣溫為11.2℃,年平均降水量為2000 多毫米,氣候溫暖濕潤。這裡森林茂密,花草繁盛。由山麓遠眺,但見群峰羅矗,層現疊出。計有72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一說為雲密)、紫蓋、石廪五峰最為著名。
  祝融峰,海拔1290米,為衡山最高峰,相傳古代帝王三皇之一的祝融曾在此棲息奏樂,死 後葬於此地,故名。祝融峰之高為衡山一絕。峰為群山環擁,位於中心“獨尊”位 置。因其山高風大,故“草木堅瘦”,蒼松低矮。峰頂有祝融殿,殿旁有望月台,還有風穴 雷池。相傳風穴“每雨將作,陰風怒號,自其穴而發”。雷池為古人禱雨的地方,旁有甘泉 湧 流。峰下有羅漢洞、捨身崖、會仙橋等景致。峰頂氣象萬千,當“煙霭未盡澄徹”時,“四 望渺然不知所極”,如“大瀛海環之”。當月明星稀之時,則會感受到“人間朗魄巳皆盡 , 此地清光猶未低”的意境。至於日出,更令多少登山者為之驚心動魄。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雅士趨之若鹜,在此留下美好的詩篇,試摘錄幾段以共嘗:
      祝融萬丈拔地起, 欲見不見輕煙裡。
      山翁愛山不肯歸, 愛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尋著不敢驚, 沉吟為怕山翁嗔。
      夢回抖擻下山去, 一徑蘿月松風清。
      韓愈《祝融峰》,
      曾到祝融峰頂上, 步隨明月宿禅關。
      夜深一陣打窗雨, 臥聽風雷在半山。
      陶弼《祝融峰》
      雲山於此盡, 風袂不勝寒。
      孤島知人意, 茫茫去不還。
      朱熹《祝融峰》
  紫蓋峰,在南岳廟東。其形嵯峨有似麾蓋,因以為名(一說有“紫霞華籠之狀,其形如蓋 ”故名)。諸峰皆向祝融,如“拱揖”之狀,獨此峰面南。杜甫有詩述及:“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不朝,爭長山業 相望”。峰頂有鶴泉、仙人池、翠麓巖、鶴嗚台、寶露台及天寶台等景觀。 相 傳寶露台系夏禹埋寶露甕之處。峰有飛泉如素絹,“分映青林,直注山下”。朱熹在《紫蓋峰》詩中吟詠道:
      誰能張紫蓋, 杳杳來空中。
      雙雙逼人清, 對侍兩碧瞳。
      我來待高秋, 飄然御天風。
      前驅二彩鳳, 乘予一蒼龍。
  芙蓉峰,在南岳廟北。峰有飛泉瀑布下灌田畝。相傳赤精子曾授經於此,今留有講經台。 此峰風景極佳,《荊州記》稱,衡山三峰極秀,一紫蓋,一石,一芙蓉。芙 蓉峰“最為竦傑,非晴不見”。
  石廪峰,在岳廟西南。其峰聳峙,遠望如倉廪之形,故名。相傳此“倉”有二石門,門開 預示歉收,門閉則預示豐收,所謂:“時雨聞開阖,年秋識歉豐”。峰頂有陳真人煉丹台 等遺跡。相傳南朝劉遺民曾受指點在此峰覓“仙方上藥”,因迷路不復至,故 稱當地為“迷津”。有詩詠此:“新陳四時雪,啟閉一天風,上藥何 曾得,迷津路罕通”。
  天柱峰,在南岳廟西北方向。其形如雙柱,因名。山勢峻偉,正所謂:“一柱通天鎮火維 ,層標拔起勢孤危。翠摩日月蟠三楚,影落元湘帶九疑”。
  衡山不僅峰美,而且水也很美,不少飛流清泉奔突其間。一動一靜,使得南岳更加多姿而 迷人。據有關志書統計,主要有3澗、9溪、25泉、9池。3澗為靈澗,出自天柱峰下;壽澗, 出自紫蓋峰下;洞真澗,出自紫蓋峰東、祝融峰南。9溪為舜溪、禹溪、清溪、明溪、雙溪 、 渭溪、宏溪、雲溪、夕陽溪。25泉為玉砂泉、鶴鳴泉、觀音泉、夢應泉、甘泉、虎跑泉、夜樂 泉、得道泉、浴丹泉、普客泉、懸泉、金砂泉、白鶴泉、卓錫泉、靈泉、洗藥泉、白泉、 雷 霆泉、安樂泉、蒼龍泉、一酌泉等。九池為仙人池、長生池、浴丹池、法雨池、洗缽池、雷池、洗藥池等。
  充足的雨量和江河溪流的環繞,加之南面盆地的地形產生的大量水氣不易散失,使72峰常 籠罩在雲霧彌漫之中。煙雲的飄移變幻,為南岳群峰蒙上一層瑰麗而神秘的色彩。“衡山煙 雲”成為南岳的一大奇景。
  二、釋子法苑衡山是佛教名山之一,自古以來這裡寺院遍布、名僧會集 ,是萬千信徒朝拜的 聖地。據史載,這裡祠宇寺觀有300余所,其中佛教寺庵約有百余所。從記載看,最早的寺 院建於晉代,多數建於南朝、唐及五代,宋以後新建的寺院已為數不多。
  建於晉代的寺院主要有法輪禅寺、會善寺。法輪禅寺,位於岣嵝峰,晉鹹和年間(326—33 4)建,號雲龍寺。隋大業末年,高僧大明居之。至唐末遷移山下。五代時楚馬殷更名為金輪寺。宋太平 興國中,太宗賜“法輪寺”額。這裡“環寺杉松數萬,每至風激,林響聲若海濤”,詩雲: “茂 林深似海,古剎湛如淵”。寺旁有普客泉、道人亭。會善寺,在會善峰,建於晉鹹和年間,時稱重理寺。相傳為十八高僧禅會之所。據唐朝沙門惠日所撰《十八高僧傳》,十八高僧指 陳·惠思、梁·惠海、隋·智穎、大善、僧照、惠成、大明、惠勇、惠稠、惠誠、惠、善 優、昙楷、義本、義颢、悟實、道倫、智明。
  建於南朝的寺院很多,其中有南台禅寺、福嚴禅寺、方廣寺。南台禅寺,梁天監中,高僧 海印喜其山秀地靈,結庵而居。唐天寶初,希遷禅師見此地有石狀如台,乃居其上,傳授慧能南宗禅法,影響甚廣,學者日眾,寺亦成為南方禅宗第一大道 場,亦為禅宗曹洞、雲門、法眼三家的祖庭。希遷墓尚在,所著《參同契》刻石立於寺內。 寺西有甘泉,注入寺內,名之洗缽池。宋代石曼卿書“釋迦文佛”四字在寺前石崖上。寺周 環境極佳,有詩吟道:“煙蘿深處南台寺 ,景象觀來地最高。撥土誰開諸洞上,層樓人架 半崖牢。石橋過處數千仞,松徑行時幾萬遭。到此心生清淨外,峰頭閒看戲猿猱”。後 經歷代重修,現寺為清光緒年間所建。據說, 日本僧 六休,為唐僧希遷四十二代孫。日本佛教曹洞宗追認南台寺為祖庭。實際上,南台寺同為禅宗曹洞、雲門、法眼三家的祖庭。福嚴禅寺,在擲缽峰,被稱為岳中禅剎第一。陳太初 中,法華宗先驅者惠思和尚自大蘇山領眾來此建立道場,因修《法華》、《般若》,故寺稱般若寺。唐代南宗禅奠基人之一懷讓禅師也曾結庵於此,為七祖道場。寺東北有磨鏡 台,相傳,懷讓曾在此以磨磚方式啟發道一,使 之“決然開悟”。這裡古木參天、濃陰蔽地。懷讓墓在台後,有唐碑“最勝輪塔”四字,傳 為裴休所書。寺周景致極多,有虎跑泉、馬祖庵、三生塔(慧思墓)、七寶塔、堅固塔、玄泰 塔、兜率橋等。風景極佳,有詩吟道:“擲筆峰高處,鱗排殿數層。有名千古寺,無念十方僧。雲出松窗側,苔粘石砌稜。正酬君祿切,難此繼南能”。宋紹興年間被焚毀,雖經修 復 ,規模已遠不及前。現寺內有大雄寶殿、藏經閣、齋堂、禅堂等建築。寺內石柱上有一對聯:“福嚴為南山第一古剎”、“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門”。除佛教殿堂之外,寺內又有岳神殿 ,屬儒家神殿,寺兼儒、佛,可謂特色。福嚴寺在南岳佛寺中占有重要地位。方廣寺,在 蓮花峰,梁天監初,僧希遁結庵山上,為南岳十八高僧惠海和尚的道場。唐代,李白曾到此游,留有《詠方廣詩》:“聖寺閒棲睡 眼醒,此時何處最幽清。滿窗明月天風 靜,玉磬時聞一兩聲。”描繪出山中古剎的幽深和閒適。方廣寺之深為衡山一絕。宋元豐中 ,山洪暴發,移寺於峰下。明再修繕。寺有正殿和祖師殿,側有二賢祠,西有惠海和尚補衲台、洗衲台,附近還有石澗潭、黃沙潭、黑龍潭等景觀。雲峰寺,後倚雲密峰,前臨禹溪, 建於梁天監年間,高僧法磴,曾在此聚徒講道。有會聖閣、齊雲閣、養亭、清照亭、松風亭、觀音泉、夢應泉,風景極佳,正如詩雲:“绀宮清絕占奇峰,迥在朱陵寶界東,賞遍禅 林歸馭晚,禹溪斜日照丹楓”。
  隋唐五代寺院很多,其中有上封禅寺、勝業禅寺等。上封禅寺,位於祝融峰下,原古先天 觀,隋炀帝時始易為寺。“其勢孤峭特迥,禽鳥不能及”,下視眾山如觞豆而已。因高寒, 故秋初已結冰,雖盛夏亦夾服。木之高大者不過六七尺,萬年松亦不盈丈。若煙雲稍開,四 望千裡,使人心曠神怡。歷來游賞騷人題泳甚多。僧齊己詩雲:“猿鳥共不到,我來身欲浮 。四方皆碧落,絕頂正清秋。宇宙知何極,華夷見細流。壇西獨立久,白日轉神州。”寺 側有風穴、雷池、龍年堂、祝融廟基、青玉壇、白壁壇等。佛寺與儒、道遺址共存。畢田有 詩詠此:“既壯黃金宇,何言青玉壇。誰將應供者,又此易仙官。”勝業禅寺,在衡岳廟東 ,即古聖容寺。相傳,夏禹建清冷宮以奉虞舜之像,唐武宗朝廢之,五代楚國馬氏再建,改為 報國寺,北宋政和中改為神霄宮,後復為寺。寺內有株禹柏樹,極為高大,“庭際雖廣,一柏盡蔽之”。寺後甘泉上築有悅亭。寺中 還有柳宗元所撰彌陀和尚第二碑。這裡題詠也很多,試摘一首:“故宮余禹跡,勝地屬僧家 。古廟松陰合,幽亭竹影斜。嶺雲吟嘗合,山鳥定中嘩。譴逐成經別,空懷客 路賒”。
  此外,藏經殿也為佛教一聖地。因明太祖朱元璋賜大藏一部於此而得名。位於祥光峰下, 殿極宏偉,周圍林木繁盛。附近無礙林中還 有三株“寶樹”:“金錢柳”、“連理枝”、“同根生”。“藏經殿之 秀”為南岳四絕之一。
  南岳是名僧荟萃之所,但影響最大的當推天台宗三祖慧思、南宗禅奠基人之一的 懷讓和淨土宗三祖承遠。
  慧思(515—577),被追為天台宗三祖。俗姓李,後魏南豫州汝陽郡武津(今河南上 蔡)縣人。15歲出家,“奉持守素,梵行清慎”。20歲受具足戒,“道志彌隆”,“棲幽靜 ,常坐綜業,日惟一食,不受別供”杜絕周旋迎送,每日誦法華等經,數年之間便滿千遍。
  因讀《妙勝定經》,開始修習禅觀。時慧文禅師聚徒數百,眾法清肅,道俗高尚,乃往歸依 ,從受正法。每天認真完成僧人常務,不怕勞苦,然時時不忘潛心修禅,終於開悟,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念明達。後將自己悟得的道理,請教於鑒、最等法師,得到他們的贊許。 研 煉越久,領會越深。後游行各州,講習禅學,其名遠聞四方,學徒日盛。他以大小乘中的定慧 法,敷揚引喻推及其他。梁承聖三年(554),展轉來到大蘇山,在開岳寺、觀邑寺講《大品 般若經》,信徒日眾。陳永定二年(558),於光城縣齊光寺完成書寫金字經本並貯於寶函的 心 願,並撰寫《立誓願文》,陳述自己弘揚般若、廣度眾生的思想。陳光大二年(568)自大蘇 山帶徒眾40余人入住南岳,繼續倡導心學(修禅),當地信徒莫不歸宗。陳主(廢帝)迎他到建 業(今南京),住棲玄寺,講《大品般若》。鑒於當時南地崇重義門(理論),輕視禅觀,於是 雙 開定、慧兩門,晝談義理,夜間修禅,使禅法盡力於引發智慧、窮究實相。走所謂“因定發 慧”的學道之路。陳主尊他為“大禅師”,道俗傾仰。後又返南岳,繼續傳授禅法。他平時 講學,“善識人心,鑒照冥伏,讷於言過,方便誨行”,深得徒眾愛戴。平時奉持大戒,衣 服只用棉布,寒則裝以艾葉以避風霜。時人認為“自佛法東流幾六百載,惟斯南岳慈行可歸 ”。陳太初九年(577),從山頂下到半山道場,大集門徒,連日說法,語極苦切,旋終。凡所著作,口授成章,無所刪改。撰有《諸法無淨三昧法門》2卷、《立誓願文》、《隨自意 三 昧》1卷、《法華安樂行義》2卷、《大乘止觀法門》2卷等。慧思的中心思想雖屬於《般 若》,但他更推崇《法華》。認為講《大品般若》只有講到《法華》才講圓頓義,這對於他 的弟子智豈頁後來創立以《法華》為中心的天台宗學說,發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故後來被推為天台宗的三祖。 他的弟子很多,著名的還有新羅人玄光、大善,南岳的僧照、枝江的慧成、江陵的慧 威等人。慧思在南岳的主要道場是般若寺,即後來“岳中禅剎第一”的福嚴寺,另外許多地 方也留有他的遺跡。例如,天柱禅寺下有慧思二生塔,會善寺也曾是慧思禅會之所,高台禅院處,相傳原有500和尚居住,聞慧思將至,說:“山主即至,我輩當避之”,遂徙他所, 石上猶留車轍痕。這些都可見慧思在此地影響之大。
  懷讓(677—744),南宗禅奠基人之一。俗姓杜,金州安康人。15歲往荊州玉泉寺,依弘景 律師出家。後往曹溪參谒六祖慧能,執侍左右15年,得其法。唐先天二年(713)前往衡岳居 般若寺,弘揚禅法。開元中有沙門道一,在寺附近常習坐禅,懷讓知是法師,前往問道:“ 大德坐禅圖什麼?”答:“圖作佛。”懷讓乃取一磚,在庵前石上磨。道一問:“磨作什麼? ”答:“磨作鏡。”道一說:“磨磚豈能成鏡? ”答:“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禅豈得作佛 ?”道一問:“那麼如何作才是呢?”答:“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呢,還是打牛?”道 一沒有回答,懷讓開導他說:“你是學坐禅呢,還是學坐佛?若學坐禅,而禅非坐臥;若學 坐佛,佛非定相。禅門要道,不應有所取捨。如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著坐相,說明並未明達其理。”道一聽後,豁然契會,從此成為懷讓的得意弟子。懷讓在這裡用以開導道一的 一番話,體現的是禅宗的基本思想,即,佛不由坐而得悟,成佛的根本在於自心,自心等同佛性,提倡主觀覺悟。懷讓居般若寺30年,對弘揚南宗教義作出重要貢獻。其入室弟子6 人,懷讓這樣評價過他們:“汝等六人同證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儀(常浩); 一人得吾眼,善顧盼(智達);一人得吾耳,善聽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氣(神照); 一人得吾舌,善談說(嚴峻);一人得吾心,善古今(道一)。”可見道一得其心印。懷讓對“ 心 ”評價是極高的,認為“一切法皆從心生”。天寶三年(744)終於衡山,春秋68,僧臘 48。道一為其師建塔於別峰。後谥號為大慧禅師,塔號最勝輪。
  承遠(712—802),被尊為淨土宗三祖。四川錦竹人。始學於成都唐公,次資川诜公,年24 歲到荊州玉泉山依惠真出家。遵師囑居南岳設教,從其化者萬計。後離開衡山,到通相處學 經律,又到廣州向慧日求教。慧日開導他不可超然獨善,應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以濟眾生。自此頓息諸緣,專修淨土。天寶元年(742)歸衡山。“以專持名號為正行,以布施持戒為助行,以專念法門書之途巷、刻之溪谷”。自處於彌陀峰巖石之下,人施之以食則食 ,不施之食物則食土泥草木。“羸形垢面,躬負薪樵”,雖天子,征之不去,自律甚嚴。 後 在居處起“精捨”,號彌陀寺。寺內僅安置經像,精苦修道。貞元十八年(802)七月終於寺 ,年九十一,葬於寺之南岡。柳宗元曾為他制碑文,即《彌陀和尚碑》,立石寺門之右。代 宗尊他為國師,賜其居處為般舟道場。門下最著名者為法照。
  希遷(700—790),南宗禅承上啟下重要代表人物。俗姓陳,端州高要(今廣東省高要縣)人 。開元十六年(728)受具戒。初師慧能(南宗禅創立者),慧能逝世後,受遺命,往廬陵清涼 山師事行思(慧能弟子)。當時行思弟子眾多,但最中意的還是希遷,曾說:“角雖多,一麟 足矣”,給予他很高評價。在行思處得法後,於唐天寶初年(742)。往南岳南台寺。寺之東 有石狀如台,乃結庵其上,眾仰之,號石頭和尚。希遷在此傳授南宗禅法。當時南岳的禅師 懷讓、固、瓒等人都很推崇他,對自己的門下說:“彼石頭真獅子吼,必能使汝眼清涼。” 由是影響更大,學者日眾。南台寺成為南方禅宗一大道場。希遷殁,建塔於山腳,唐德宗賜谥為“無際大師”。大中初年,宰相裴休書《無際禅師見相塔碑》於其旁,行筆遒勁。所著 《參同契》、《草庵歌》由善圓師刻石立於寺內。其弟子有惟俨、道悟、天然等21人,後來 演化成曹洞、雲門、法眼三家。故南台寺也應是這三家的真正祖庭。
  道一(709—788),唐代著名禅師。漢州什邡縣(四川什邡縣)人,俗姓馬,後人尊為馬祖 。幼 依資州唐和尚落發,受具於渝州圓律師。唐開元中(735),習禅定於衡岳山中,時居於般若寺的懷讓禅師見他不凡,遂借“磨磚作鏡”導之以理,使他豁然開悟。從此在衡岳師事懷讓 10年,得其心印。離開衡岳,先後到建陽佛跡嶺、臨川、南康龔公山開堂說法,創建禅林。 大歷中(766—779)居鐘陵(江西進賢縣)開元寺。四方學者,雲集座下。其入室弟子139人, 各為一方宗主,轉化傳布於天下。道一在洪州傳懷讓宗旨,被稱為洪州宗。六祖慧能所創禅 宗至此而大盛。其言行,後人輯有《馬祖道一禅師語錄》、《馬祖道一禅師廣錄》各1卷。 唐貞元四年(788)二月殁,谥大寂禅師,塔曰大莊嚴。
  法照,唐代淨土宗著名法師。據考為南梁州(治今陝西漢中)人。游於南方,永泰中(765— 766) 到衡山師事承遠,受淨土法。大歷二年(767)棲止衡山雲峰寺。四年(769)又於湖東寺入般舟 道場,傳布五會念佛法。同年離南岳衡山北上,次年至五台山,弘念佛往生法門,建竹林寺 為念佛三昧道場,後赴長安住敬業寺淨土院,繼續傳布五會念佛法,在當時影響很大。唐代宗感其勸化之盛,遂迎入禁中,教宮人念佛,並尊為國師,世稱為五會法師。遺著有《淨土 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3卷、《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1卷。
  法澄(723—801),俗姓郭。居衡山雲峰寺,廣閱眾經,故理得其深。平時“軌行峻特,器 宇弘大”,有來受律者,示之以尊嚴整齊;有來求道者,示之以高廣通達。前來受教者上自元臣碩老,下至“髫童毀齒”,凡度學者5萬人。律己甚嚴,“冬不燠裘,饑不豐食”,為世之儀表。時推人師,則專其首,诏求教宗,則冠其位。乾元元年(758),唐肅宗命五岳 推薦高僧,南岳首推法澄。凡莅事50年,弟子3千余人,其中著名的有 诠、遠、振、 巽、素等人。所居雲峰寺,後倚雲密峰,前臨禹溪,西有大禹巖。初建於梁天監中。法澄在此開壇聚徒 講道,直至遷化。柳宗元為他撰有《南岳雲峰寺和尚碑》及《南岳雲 峰和尚塔銘》 。
  日悟(735—804),俗姓蔣,零陵人。13歲出家,22歲受具戒。師津大師。津大師在衡山始 修起律教,由其壇場而出者,為得正法。日悟盡得其道,接補其師地位,為浮圖者宗。後以 為由定發慧必用毗尼為之室宇,遂執業於東林恩大師。以為去凡即聖,必以三昧為之軌道,遂服勤於紫霄遠大師。得道後歸而傳教。度比丘眾,每年凡千人,37年不斷。唐肅 宗制天下名山,置大德7人,日悟即其中一人。曾於崇嶺起精捨,凡南方專念佛三昧 者,多由此出,被稱為般舟台。逝後,唐元和三年( 808),其弟子景秀為之立碑,柳宗元還為他撰寫了碑文。
  惠開(733—797),俗姓歐陽,潭州(治今長沙)人。天寶十一年(752)出家,大歷十一年(77 6)登壇為大律師。曾師峻、侃以究戒律,又師秀、昱以通經教。廣德二年(764),立大明寺於衡山,诏選居寺僧21人,以惠開為首。後衡山立“毗尼藏”,诏選講律僧7人,惠開 在選中。平時律己甚嚴,動辄皆依教戒,為學者數萬。後人對他的評價是“得眾若獨,居尊 若卑。晦而光,介而大,灏灏焉無以加也。”其弟子有懷信、道嵩、無染(尼)等。其塔在祝 融峰西址下,碑在塔東。碑文為柳宗元所撰。
  玄泰,五代時南岳高僧。因不衣絲綢,號泰布納。居衡山紫蓋峰,其寺號七寶台。豁如 自 適,不收門徒。深於禅理,善著文,筆若有神。時山民斬木燒山,對環境損害嚴重。玄泰針對此,作《畲山謠》加以勸阻。相傳有這樣的句子:“由道今年種不多,明年闊斫當陽坡。 國家壽岳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此文廣為流傳,楚王馬殷聽到後令衡州太守對此山民 陋習加以制止。佛教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由此可見一斑。
  三、三教鼎熾之文化名山早在遠古時代,衡山已被抹上濃厚的文化色彩 。相傳黃帝定五岳,衡山為南岳。這裡有許多關於黃帝、炎帝的傳說。據說夏禹導水岷山之陽至衡山, 在岣嵝峰得金簡玉牒治水之書,後人立有神禹碑以示紀念。周武王受命辨九州之國,正 南稱荊州,其山鎮稱衡。《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 曰神。”清代以前的歷代統治者每年都有祭山神的活動,南岳衡山歷來為享祭之山。現存的南岳大廟,即唐武德年間高祖李淵遣人修建的山祠,後經歷代修建,至清光緒八年(1882)形 成現在 的規模。它是湖南最大的古建築,位於衡山腳下,坐北向南。有正殿、寢宮、御書樓、盤龍亭等。占地九萬八千五百平方米。整個建築群布局嚴謹,宏偉壯麗。正殿中的72根大柱(象 征南岳72峰),由石鑿成,柱頭還有精美的雕刻。大殿四周的石欄上,還有144塊漢白玉浮雕 ,表現的是《水經注》中的典故。據史載,通向岳廟的道路綿亘數十裡,“ 夾道皆合抱松桂相間,連雲蔽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裡,計其數一萬七千株”。岳 廟正所謂“千杉翠擁,萬瓦煙生”。
  衡山歷來是知識分子游歷、講學、休憩和隱居的絕好去處。唐代的韓愈、柳宗元都在此逗 留過,李白、杜甫、王維、劉禹錫、陳子昂、韋應物、賈島、王勃、宋之問、張九齡等人都來過這裡。宋代歐陽修、朱熹、張木式等 都在此游歷和生活過。他們為山川所陶醉,留下許多 動人的篇章。李白認為衡山是“江南之仙山”,具有“黃鶴之英氣”。王維在《方尊師歸南岳》中描繪道:“山壓天中半天上,洞穿 江底出江南。瀑布松杉常帶雨,夕陽蒼翠忽成岚。”韓愈在《谒南
  岳廟遂宿岳寺題門 樓》詩中寫道:“噴雲洩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我來正值秋雨節,陰風晦昧無清風。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須臾 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廪騰擲堆祝融。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 一徑趨靈空。”衡山開雲,從此被傳為佳話。後人為紀念他,還在衡山縣城西門高台上建開 雲樓,其嶺稱開雲嶺。鐘靈山川,似乎可以予人以鐘靈之氣。許多文人學士都看中這塊園地,在此講學和研討學問。見於記載的著名書院有邺侯書院、石鼓書院、胡安國書院、周廉溪 書院、胡铨書院、南軒書院、甘泉書院、白沙書院、鄒東廓書院、集賢書院、文昌書院等。邺侯書院即南岳書院,最先系唐朝宰相李泌子李繁為紀念其父曾在此隱居而建,位於集賢峰 下。相傳李泌、張九齡曾在此論道。石鼓書院位 於回雁峰下,初建於唐朝,宋代重建,景 年間宋真宗賜額並學田,與睢陽、岳麓、 白鹿合稱為四大書院。許多著名的學者在此留下他們的足跡。創辦周廉溪書院的周敦頤(101 7—1073)系北宋著名哲學家,其學說對後世影響很大。創辦胡安國書院的胡安國(1074—1 138)系南宋著名經學家,他的《春秋傳》明初被定為科舉取士的教科書。創辦胡铨書院的胡 铨(1102—1180)系南宋學者。創辦南軒書院的張木式(1133—1180)也是南宋著名學者,和朱熹 、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建甘泉書院的是明代著名學者湛若水(1466—1560),與 王陽明為友。以其號相稱白沙書院的陳獻章也是明代著名學者。建鄒東廓書院的鄒守益(149 1—1562),初講學於石鼓書院,從學者甚眾。衡山也是儒學延播鼎盛之地。
  不僅如此,衡山還被稱為道教的洞天福地,道教甚至早於佛教在此傳播,但基本上也是始 於晉,發展於南朝,盛於唐。見於記載的道觀有數十處之多。其中有,建於晉代的衡岳觀、元陽宮、洞靈宮、招仙觀、九真觀;建 於南朝的中宮、北帝院、九仙宮、西台觀、西靈觀;建於唐朝的紫蓋院、聖壽觀、田真院、 尋真觀、洞陽宮、紫虛閣等。現存的水簾洞古稱朱陵洞,傳為朱陵大帝所居,道教36洞天福 地,此為第三。洞在紫蓋峰下,上有谷地,下臨絕壁,中有水池。水自谷口奔瀉而下, 形成瀑布,甚為壯觀。張居正詩“誤疑瀛海翻瓊浪,莫擬銀河倒碧流。自是湘妃深隱處, 水晶簾掛五雲頭”,及畢田詩“洞門千尺掛飛流,玉碎珠簾冷噴秋”即 詠此。“水簾洞之奇”也為衡山一絕。衡山自古流傳許多道 教修煉成仙的傳說,為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從全國范圍看,佛、道都盛行於唐代,但因李唐王朝尊李耳為祖,對道教更為推崇,故道 教的發展應具備更為有利的條件。而事實上道教在此的影響遠不及佛教。據唐末道士杜光庭所作 《歷代崇道記》,道士共15000余人,不及僧人二十分之一。據衡岳有記載的寺觀來看,道 教的觀、宮不及佛教寺庵的三分之一。一些寺原為道觀改建而成。如柚峰西北的西觀台,相傳 最早為周穆王所建,陳代改為太初觀,後改為寺。又如光天觀,系道教二十二光天壇福地 ,天業中改觀為寺,即上封寺。西有青玉壇福地,佛教改名為羅漢行道壇。靈峰寺建於五代天福年間,其西北有王母殿基,下有石刻真人像 ,原當系道教宮觀。從一定角度上可看出此地佛長道退之勢。在衡岳,佛道的分布大體是: 道教 宮觀多集中在山之東北,而佛教寺院則多集中在山之中、西部。也有佛、道共處於一地的記載,如《南岳總勝集》載:吐霧巾子二峰 “北有仰天台神廟尼寺基,亦有庵宇,僧道居之”。白馬峰“上有庵宇,僧道居之”。
  儒、釋、道三家都在衡岳蓬勃發展,它們在斗爭中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作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佛教作為外來文化,要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扎下根來,就必須適應中國的國情,向中國的傳統文化靠攏。無數佛教學者在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這項工作。魏晉時期,佛教學者 多用老莊玄學思想來解釋佛教教義,以迎合上層社會的需要。南北朝時期,南岳高僧慧思在此基礎上,還吸收了中國道教的神仙方術思想。例如在他的《誓願文》中曾發願“成就五通 神仙”以期長生。至於後來創立的禅宗,則完全是佛教中國化的產物了。“莊子的虛無主義思想和對精神自由的執著追求、玄學家的得意忘言理論以及曠達放蕩、純任自然、蔑視禮法 的性格”,以及儒家“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性善論”都對禅宗的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南岳 高僧懷讓對南宗禅的創立及其在南岳的傳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道教對佛教產生影響的同時,佛教對道教也同樣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南北朝時期,道教 著作中有許多宣傳神仙長生的思想,而到隋唐時期則轉向唯心主義哲學理論的研究,這同佛教理 論的滲透不無關系。唐代曾在南岳活動,並對南岳道教產生重要影響的道教大師司馬承祯倡 導五戒、八戒、十戒。這些戒律是在吸取了佛教有關戒律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至於他提出修煉主要在於修心,修心在於主靜,以及“坐忘”、“靜則生慧”等主張,顯然源於佛教的 “三學”。
  在三教混同中,知識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許多高僧和道士本身就是儒士出身。他們的加 入,抬高了佛、道教的地位,也提高了佛、道教的水平。改造後的佛教,也更加引起知識分子的青睐和關注。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分子自覺不自覺地將佛教文化、道家學說引進 儒學中來。北宋,在衡山有很大影響的哲學家周敦頤就是個典型。他受道教和佛教的影響都很大。他繼承《易傳》和部分道教思想,提出“宇宙構成論”。而他的達到道德最高境界須通過“主靜、無欲”的思想則來自佛教。衡山白沙書院的陳南章,他主張修養“主靜坐”的思想則頗接近佛教禅學的觀點了。
  三教混同,特別是佛、道的混同也反映在人們對佛道的看法上,往往界限並不分明。例如 《南岳總勝集》載有這樣一件事,唐永貞 元年(805),南海貢盧眉娘,極聰慧,“工巧無比”,能在一丈絹上繡法華經7卷, 字如小米粒,而點書分明。又善作飛雲蓋,其中有10洲3島台殿 麟鳳之像,而執幢捧節的童子不下千數。唐順宗極為贊歎,度她為道姑,賜號逍遙,敕居南岳魏閣。眉娘在絹上繡的是佛教的法華 經,應度她為尼姑才是。可見在順宗的概念中,佛道已有點不 分了,這樣的例子在民間還有很多。
  三教共同構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三教融合成為衡岳的文化特色。
  四、國際文化交流
  衡山的國際關系,主要是與新羅的關系。懷讓禅師在山中開弘南宗禅法時,其門下有新羅 弟子本如禅師和玄晟禅師預法席,但他們學成後是否還國,不得而知。如前所述,早在懷讓禅師之前,天台宗三祖慧思門下已有新羅僧玄光法師承其法緒,第一次杷法華三昧傳歸海東 。玄光 在南岳山寺祖堂中,曾圖寫28人真影,玄光即其一,天台山國清寺祖堂亦然。足見其影響之大。
           八、觀音道場普陀山
  一、石林水府神仙地普陀山在淅江省普陀縣境內,是杭州灣外舟山群島 中的一個小島。普陀 山原稱梅岑,以漢代梅福在此隱修練丹而得名。山上長滿小白華樹,所以也叫小白華山。普陀山東南緊鄰一更小的島嶼,懸峙海中,稱洛伽山,因此,普陀山又往往連稱普陀洛伽山。 全島呈狹長形,南北最長距離8.6公裡,東西最寬處3.5公裡,總面積12.76平方公裡。
  普陀洛伽山是全山的總稱,內中又分許多山、峰、岑、巖、洞、沙、阝奧、灣、澗、泉、潭、井、池、境,山靈水秀,洞石斗奇, 給這片海天淨土憑 添了許多妙趣,是一個真正的石林水府神仙地。
  島上之山,總十余座,它們是:雙峰山、佛頂山、雪浪山、錦屏山、蓮台山、青鼓山、茶 山、伏龍山、天竺山、梵山、南山、觀音眺山、毛跳山、長短山、喇叭咀山等。諸山中,最高的是佛頂山,此山又稱菩薩頂,海拔291.3米。頂圓平,廣約20余畝,舊有石亭,內供石佛一尊。民國間建燈塔於此,為行船指南。站在山頂上,可以俯瞰光熙、妙應等眾峰,累累 如杯瓢覆於山上。這裡也是看日出的最好地方,有詩雲:“傍曉日東升,祥輝照眼紅。眸開 千裡曠,心靜萬緣空。色相窺難定,光芒射處通。扶桑疑可接,好趁一帆風。”詩句把紅日 從海波中躍起時的美景以及此刻人們的感受都寫出來了。佛頂山的右邊是雪浪山,也稱作大 小雪浪,山上多突出白石,在滿山綠樹映襯下,如冬天之積雪,如大海之湧浪,故名。佛頂山之左是錦屏山,為法雨寺之主山。山中林木青碧,白葩丹蕊,四時開放,又因此山在寺側 環列如屏,是以謂之“錦屏”。佛頂山之後是茶山,山中多溪澗,產茶,僧眾於雨前采摘加 工,可治肺癰、血痢,故有“神茶”之稱。山中又多山茶花,樹高數丈,每逢冬春交際 ,丹葩被谷,若珊瑚林,可見茶山之名,實取“神茶”與“茶花”二義。
  普陀山的山不能與大陸上的山同日而語,峰也只是相對於“山”而言。全島共有十八峰。諸峰或以形狀特點、或以神話傳說而命名。前者如光照峰,在佛頂山左,峰石聳秀,形似石 蓮花,又似石屋,故有詩曰:“玉壘孤峰頂,花開萬樹頭”,“天排玉壘難尋路,鳥向瓊 林特借技。看到彤雲消欲盡,上方無處不琉璃 ”;踞獅峰,在東天門上,奇石蹲踞如獅,雄特可畏;翔鳳峰,在朝陽嶺東,峰形如鳳凰翱 翔舞蹈;象王峰,在雪浪山後,崇岡逶迤,迭起三峰,如群象奔馳爭飲;靈鹫峰,在普濟寺後,為寺之主山,三石嵯峨並立,東峰高約二丈,昂頭尖喙,狀如定鳥;達摩峰,在靈鹫峰 右,大石矗峙,高十余丈,銳首豐背,遠望如人荷物而立,面西將行;會仙峰,在梅岑峰右,石頗聳拔,廣崖巨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霭間,恍若鸾 骖鶴馭來游。後者如煙墩峰,峰頂似塔,有台三重,傳為古烽火台遺址;煉丹峰,在幾寶嶺 上,相傳有道士於此煉丹;梅岑峰,在達摩峰右,為南山最高處,林深石秀,相傳漢代梅福曾在此隱修;正趣峰,在梵山之右,峰上白石磷磷,如嵌珠璧,傳說此地為觀音大士說法道 場,觀音菩薩又名正趣菩薩,故借此名峰;雨華峰,在正趣峰右,相傳觀音菩薩與諸菩薩圍繞說法時,天降曼陀羅花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種種傳說給普陀山增添了不少神奇夢幻 的色彩。
  山、峰、嶺之上,往往怪石嶙峋,千姿百態,鬼斧神工 , 極盡造化之能。這般之石,此地稱之為巖,總數十五。青鼓山西有白石,玲珑似玉,與它山 石異,稱“八仙巖”;金剛窟西有石,與巫山相對,高十余丈,下削上突,刻劃玲珑,如雕 镂枕香木狀,中有一石,嵌於兩峰之間,從內視之欲墜,從外視之若合,奇巧絕倫,因名“ 玲珑巖”;梅岑山腰有石,高三十丈,石上紋路如浪,睨之欲動,故名“石浪巖”;西天門 之北,有石險而峻,或凌空孤峙,或參差排突,循行環視,並無隔礙,名“圓通境”;靈鹫 峰之西,有石長三四十丈,高二十丈,自南而北,蜿蜒夭矯,俯首欲降於北海,名“龍巖” 。此外還有雪浪山後之“鷹巖”、觀音峰後之“佛手巖”、幾寶嶺朝陽洞頂之“獅象巖”等 等,都極富形象,頗有特色。
  普陀山的巖洞也是一大勝景,這些洞層復幽奇,很難形 狀,其名又往往與佛教有關,諸如潮音洞、善財龍女洞、法華洞、朝陽洞、摩尼洞、金剛洞 、寶塔洞、觀音洞、蓮台洞、梵音洞、洛迦洞、古佛洞、彌勒洞等即是。其中,潮音洞在普濟寺左的龍灣之麓,巖石從沙中隆起,大約一畝見方,巖面如犬牙利齒密布,不可容足,從 崖至洞腳,高數丈,洞頂有穴如天窗,海潮日夜拍擊,遇風,聲若雷轟,吞吐倏忽,險怪萬狀,觀者眩目震耳,魂驚魄散。宋元時,缁素多於此叩求觀音大士現身。洞旁有“捨身崖” 。善財龍女洞,在潮音洞之右,也是傳說中觀音神通顯現之地。巖有罅,峻峭蹙狹,深不可 測,外有石壁,珠泉噴滴,名“菩薩泉”,僧俗常取泉水療眼疾。法華洞在幾寶嶺東、東天 門下。洞穴多達數十處,由許多方形巨石相互壘架而成,有的洞如嵌空刻露,伛行可達;有的洞寬廣如室,中供佛像;有的洞上寬下窄,清泉湧出,注而成池。在普陀山諸多洞壑中, 惟此洞最平曠,古時這裡的茅蓬頗多。梵音洞,在青鼓壘,與潮音洞東南相峙,洞口峭壁危峻,高三四十丈,陡劈兩崖如門,崖前數丈處,架石建台,台下有石階盤曲通海,潮水激蕩 ,聽者竦栗。凡谒 洞者 ,應先至崖頂,纡回隨磴而下,歷二三百級,至於台上,然後面崖禮拜,求大士現身。“梵 音洞”額由康熙帝於三十八年(1699)御書。康熙五十五年,滇撫甘國璧施錢委法雨寺住持性統在台上再架一層,上奉菩薩像,下供人禮拜。雍正九年復賜帑重建。
  洞之外,還有沙,同樣令人叫絕。著名的沙灘有四處。是謂金沙、千步沙、塔前沙和龍沙 。塔前沙早被海浪淘盡,如今只剩下若刻若镂的饞巖了。龍沙實為一飛沙聚集而成的沙丘, 高丈余,上面長滿古木怪籐,頗顯森陰馥郁。如今令人留連忘返的是其它兩處沙灘。其一是 金沙,位於龍灣西,黃沙滿地,長約數裡,在陽光照耀下,如金閃爍,美麗極了,僧俗指此為佛經中所說的“金沙布地處”。千步沙,起自幾寶嶺,迄於法雨寺東,亦長約數裡,沙色如金,不沾滯,寬廣、平坦、柔軟,象一幅金色的地氈,詩有“黃如金色軟如苔”之詠,海潮拍岸,來如飛瀑,去如曳煉,遇大風激蕩,則尤 如雷轟雪湧,眩目震耳,倏忽詭異,不可名狀。游人多在此海浴嬉戲。古人有詩雲:“千步堪留月,祥光散碧霞。遠看布金地,近泛浪成花。水氣雲飛絮,波聲雷駕車。慈航如可渡 , 此夜擬乘搓。”“誰把珠沙布得成,傳聞佛步此中行。卷將浪影千尋白,鋪就潮痕一片清。不管晴陰雷慣吼,才交子丑日光生。想來淨土貪癡淨,滿 地黃金卻不爭。”這兩首詩不僅描寫了沙之形、潮之態,而且賦與了它美妙的神話色彩,還突出了僧人們的執著追求。借詩以言志,大概在僧在俗都是一樣的。
  城有城門,寺有山門,普陀山有的是天門,如南天門、東天門、西天門者是。南天門位於 南山上,清康熙間(1662—1722),由普濟寺住持通旭正式題名。南天門孤懸入海,正南有小石橋與本島相通,橋似龍,故稱環龍橋。島上有梵剎,又有觀音大士墳。入門有巨石矗立, 清總兵藍理題名“海山大觀”四字於其上,體勢蒼勁。東天門有二處,一在光熙峰右,高丈 許;一在虎巖側,即法化洞頂,其上兩巖突起如門,仰看不高,俯瞰則巖壑深杳。西天門在金剛窟西,對峙的兩石間僅容一人伛偻而過,危石橫亘其上,額曰“西天法界”,左右石上分別題刻“振衣濯足”、“同圓種智”。此數門並無繩墨規矩、彩拱飛檐,不過是巨石突兀 ,相對聳峙而類於“門”而已,但三天門名立,普陀山便俨然一海天淨國了。
  二、觀音大士說法場普陀山原叫“梅岑山”,因梅福於此隱修而得名。梅福字子真,西漢 壽春人。少時於長安求學,明《尚書》、《春秋·彀梁傳》等。後來回鄉述職,復補南 昌 尉,不久棄官家居。漢成帝、哀帝之世(前32—前1)曾數次上書言事。迨王莽專政,於是棄妻、 兒而赴九江入仙道,後又曾在會稽改名換姓為吳市門卒。其隱居普陀山當在此後。繼梅福之 後,又有葛洪,據傳也曾在此寄隱。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世句容(今江蘇句容)人。晉 成帝鹹和(326—334)初,為散騎常侍,領大著作,固辭不就。聞交趾出丹砂,乃求為句漏令。 述職時路經廣州,為剌史鄧岳挽留,又不聽,而止於羅浮 山練丹,丹成屍解。遺著數百卷,其中的《抱樸子》分內外篇,敘述黃白之事。又有《神仙 傳》、《集異傳》及詩賦雜文等。《普陀洛伽新志》載其寄隱事,不知據何,時間亦不明。從傳說看,普陀山在漢、晉時實為道家的洞天福地,與佛教尚無關系。
  普陀山與佛教結緣,並最終形成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觀音信仰道場,那是唐、宋間 的事情了。佛經記載,觀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法力不可思議的菩薩,於過去無數量劫中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但他具有大悲願力,為使眾生獲得安樂,故又重新現作菩薩,充當 阿彌陀佛的脅侍之一,贊佐其教化眾生,“於怖畏之時能施無畏”,“苦惱眾生只要一心稱 念菩薩之名”,是菩薩即聞聲而來救助,使其去危解厄。許多佛經中都有關於觀世音菩薩的記載,諸如《法華經》、《華嚴經》、《觀無量壽經》、《觀音三昧經》、《大悲心總持經 》、《悲華經》、《觀世音菩薩授記經》等等。隨著諸如此類經典的譯成漢文,有關觀世音的崇拜和信仰也被逐漸介紹到中國來。據文獻記載,在北方首先崇拜和信仰觀世音的人是西 涼國王沮渠蒙遜,《法華傳記》說,鸠摩羅什所譯《妙法蓮花經》中的“普門品”曾單獨 別 行於河西一帶,原因是河西王沮渠蒙遜歸命正法,兼有疾患,在此弘法的中印僧人昙摩羅忏即說:“觀世音此土有緣”,乃命念誦,病苦即除,因此別傳一品流傳部外,是為《觀音經》。在南方,至肖梁時觀音信仰也已形成,史載梁武帝曾修觀音忏法,救後妃死為巨蟒。可 見 ,觀世音崇拜和信仰早於東晉十六國時期便已在中國流行起來,但這時的信仰尚無專門的道場。
  隋唐兩代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這時,觀世音信仰也有了新的發展。唐人避唐太宗 諱,把觀世音簡稱觀音。至晚唐。普陀山歷史揭開了它的新篇章。據傳,大中年間 (847—895),有梵僧至普陀山潮音洞前焚十指,得見觀音大士現身說法,並授以七色寶石。 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有關普陀山佛教的最早傳說。
  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佛祖統紀》作“唐大中十年”),日本 僧人慧锷禮五台山,得觀音菩薩像,擬帶回國供養,道經 四明出海放詳,舟過普陀山,擱礁不能動,锷及同行人望潮音洞而禱曰:“若尊像於海東 機緣未熟,請留此山。”說完,舟即浮動,慧 锷於是以觀音像安置於洞側張氏家,張氏最後捨宅為建觀音院,俗稱“不肯去觀音院”。鄞 人聞此,迎像還郡城置開元寺供養。未幾,有無名僧以嘉木至開元寺仿此像而刻之,彌月而新像成,僧亦不知去向。後來,此新像被供奉於原不肯去觀音院。古往今來,僧俗皆以日僧 慧锷建觀音院為普陀山觀音信仰道場的肇始。不言而喻,不肯去觀音院即此一道場的第一所寺院。
  宋元豐三年(1080),王舜封奉诏使三韓(今朝鮮),途遇風濤,舟擱淺。據說這時有金色光 現滿月相,珠纓粲然,自普陀山潮音洞升起,舟復安然行駛。事畢歸國,奏此瑞應於朝廷, 宋神宗於是賜寺額曰“寶陀”。寶陀應是“普陀”、“補陀”的諧音。按補陀洛伽山又稱光明山、海島山、小花樹山、是佛經中所說的觀音菩薩居住、說法處,位於印度南之海上,或 說山在“東洋”,善財童子曾“於東洋紫竹林參觀世音”。宋神宗所賜“寶陀”寺額無疑是 采自補陀洛伽山的傳說。後來,寶陀又演變成“普陀”,梅岑山之名終於被“普陀山”所取 代。自此之後,海東諸國如朝鮮、日本、扶桑、阿黎、占城等數百國的雄商巨舶往往 由此取道放洋;凡遇風波、寇盜,便望山歸命,而終於獲安。於是,普陀山觀音菩薩的“靈 應”越傳越廣,越傳越神,普陀山作為觀音信仰的專門道場也便如此這般地形成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道場的形成不僅與中國僧俗有關,而且也與國際上的僧俗有關。從這個角度看 ,普陀山觀音道場不僅具有廣泛的群眾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國際性。它的形成,是和唐、宋
  海上交通的發達、國際貿易的發達、中外文化交流的發達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系。
  三、滄海桑田話法事普陀山的佛教事業活動包括三個方面,即寺院的 興建沿革、高僧大德的弘法修持和宗派的演變。
  在普陀山觀音信仰道場形成的過程中,全國各地的高僧紛紛慕名來投,寺院、庵、蓬也因 此漸次增加。至元代,島上至少已有寶陀寺、潮音洞、善財洞、盤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多處佛事活動場所。明清兩代相繼興建寺院,至清末已有3大寺88處庵堂和128處茅蓬。其中 的3大寺為普濟禅寺、法雨寺和慧濟寺。3大寺是全島佛事活動的中心,因而也就成了普陀 山佛教的主干和代表。
  普濟寺,亦名前寺,在白華頂南、靈鹫峰麓。為一山供奉觀音大士的主剎。名稱代有不 同,後梁時為不肯去觀音院。宋元豐三年(1080)神宗賜名為寶陀寺。紹興元年(1131),真歇 清了禅師復在此結庵,名曰海岸孤絕禅林。宋寧宗嘉定七年(1214),住持僧德韶請朝廷賜錢 萬缗建大殿,並為御書“圓通寶殿”額。元代頒賜尤隆。明洪武十九年(1386),信國公湯和 徙島上居民、焚毀殿宇,迎觀音像供於郡東棲心寺,並奏改棲心寺為補陀寺。正德十年(151 5) ,僧淡齋募緣入島興復。嘉靖三十二年(1553),再次內徙。隆慶六年(1572),山西五台山 僧真松入島修殿宇。萬歷三十年(1602),神宗發帑金千兩造藏殿。三十三年,遷寺址至山麓 (即今址),又發帑金重建圓通等殿,改辰向為丙向,賜寺額曰“護國永壽普陀禅寺”,敕准 每年度僧一人。清康熙四年(1665),葡萄牙侵略者至島劫掠。至十年,第三次遷徙島上居民 ,殿宇毀殘一如洪武時。二十三年,弛海禁,設縣治,佛法再次復興,僧照機任住持,開始重建寺宇。後經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和雍正九年(1731)的三次賜帑金大修,終於奠定了後來 的寺院規模。殿堂巍峨,佛像莊嚴,寺宇達二百余間。康熙帝於三十八年重修後賜二額,曰 “普濟群靈”,曰“普濟禅寺”。在重修中,定海總兵廣大來、藍理、僧潮音也都出了大力 。寺面縱深60丈,橫寬80丈。寺有3門,即中山門,東山門和西山門。殿宇有天王殿、大圓 通殿、藏殿、景命殿、伽藍殿、祖師殿、繡佛殿、白衣殿、靈應殿、關帝殿。寺內還有堂17 處、樓12處、軒4處、亭1處、寮1處。寺外原來又有下院5處,即本山下院、定海下院、寧波下院、松江下院、台州下院。
  法雨寺,亦名後寺,在白華頂左、光熙峰下。明萬歷八年(1580)由僧大智真融結茅創庵, 名海潮庵。二十二年由郡守吳安江改名海潮寺。二十六年毀於火。二十七年欽賜龍藏。三十三年增建殿宇,次年賜額“護國鎮海寺”,再賜龍藏。四十年盡毀於火,旋復建。崇祯十六年(1643),大殿又毀。清順治三年(1646),復於舊殿址建小殿5間。供奉觀音大士。小殿前 建伽藍小殿5間,康熙八年(1669),海寇毀寺。十年,水師提督張傑建殿5間。是年遷徙島上 居民,殿宇殘毀如普濟寺。弛海禁後,寺院隨之復興。二十六年,住持別庵先後建藏經閣、東禅堂、三聖堂、三生堂、官廳、印寮。二十八年,朝廷賜帑金增建,三十二年建成圓通殿 ,供奉觀音菩薩;繼又建成大雄殿,供諸佛。三十八年和雍正九年(1731)復兩次獲賜帑金, 繼續修建。此前,康熙帝還於賜帑同時御題“天花法雨”、“法雨禅寺”等額賜之。由是殿堂樓閣整齊完美,與普濟寺同耀海山。同治(1862—1874)和光緒(1875—1908)間曾進行大規模的修葺。整個寺院幾成正方形,縱深62.5丈, ,面寬69丈,左右有山門,寺宇計有7殿(天王 殿、大圓通殿、珠寶觀音殿、大雄殿、伏魔殿、准提殿、伽藍, 殿)、13堂、4閣、10樓 等,總數達數百間,今尚存245間。過去曾有6座 下院,名道頭下院、定海下院、寧波下院、杭州下院、溫州下院、上海下院。
  慧濟寺,又名佛頂山寺,在白華頂右。舊有亭,內供石佛。明初,僧圓慧在此結茅。創慧 濟庵,額曰“寶月含空”。康熙八年(1669)僧普明重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臨濟宗僧 能積立志復興,建圓通、玉皇二殿和大悲樓、齋樓,擴庵為寺。嘉慶三年(1798)掛單安眾,鹹豐元年(1851),始行傳戒,光緒三十三年(1907),住持文質大興土木進行擴建,遂成巨剎,一切規制與普濟、雨法兩寺相同,是普陀山的第三大寺院。全寺有4殿(大雄殿、天王殿、地藏殿、雷祖殿)、7堂、6樓、2閣等。過去曾有一座下院,名道頭下院。
  除三大寺之外,山上的主要庵堂尚有18處,諸如妙峰庵、朝陽洞、悅岑庵、鶴嗚庵,長 生庵、大乘庵、常樂庵、雙泉庵、逸雲庵、藥師庵、息來庵、伴雲庵、澄心庵、常明庵、三聖庵、錫麟堂、洪筏堂、文昌閣等等。三大寺和諸多的庵堂、茅蓬散布於普陀山各處,“ 山 當曲處皆藏寺,路欲窮時又遇僧。”普陀山的確成了名符其實的佛國淨土了。
  《普陀洛迦新志》雲:“非有大德之住持,奚副高山之仰止?”事實正是如此,普陀山所以能發展成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這與眾多名僧大德在此興衰起蔽,不憚劬勞,虔誠 弘法,甘自清苦的努力和精神是分不開的。而但凡稱得上是名僧大德的僧人,又往往是三大寺的住持。截止於《普陀洛迦新志》撰成,普濟寺與法雨寺的住持分別為55任和19任。
  普濟寺的55任住持是:日僧慧锷(五代僧)、真歇清了、自得慧暈、聞雲德韶、大川普 濟、夢窗嗣清(以上宋代僧)、王介禅師、東巖淨日、如智、 東洲永、一山寧、如律、孚中懷信、古鼎祖銘、大千慧照(以上元代僧)、大基行丕、祖芳道 聯、淡齋、普賢道誠、本空圓獻、無瑕明通、真松、一乘真表、雲峰真宰、寂庵如迥、普光 真遇、奇峰真才、遜吾如讓、三藏真經、萬容如欽、昱光如曜、朗徹性珠、文玉寂美(以上 明代僧)、貫介照中、道衡普周、公門音 通亮、通元照機、潮音通旭、古心明志、自修明果、繹堂心明、震六源法、中贊源正、钅監堂德鏡、夢蘭源善、雲中、承德維賢、融通 能圓、月中桂、鴻昆能侖、定智果、慧源嗣诜、方 方土寶悟圓、廣學寬量、了余廣導(以上清代僧) 。
  法雨寺19任住持是:大智真融、天然如壽、寶蓮如光、寂住、文元秀(以上明代僧),明如 德、明益普容、別庵性統、玉峰空懷、洞徹空明、見火工空焱、樂道空經、法澤明智、遠輝慧、超塵續恩、海南性、立山滿圓、化聞福悟、開如德月( 以上清代僧)。
  除二大寺住持之外,又有眾多的本山出家、十方寄住的名僧大德。他們或弘法,或興建, 都做出了與眾不同的努力,為建設這座佛教名山奉獻一顆虔誠之心。
  僅就兩大寺的眾多住持而言,其中主要的又有以下數名:普濟寺有宋之真歇清了禅師、元 之孚中懷信、清之潮音通旭。真歇俗性雍,蜀人,年十一依聖果寺俊僧受業,17歲試《華嚴 經》得度,具戒聽講,玄解經論,但以為“言說終未究竟”,所以離蜀經三峽到達沔漢,投 丹霞淳和尚門下習禅。後又北游五台,繼至汴京,最後南抵儀徽(今江蘇揚州附近),谒長 盧祖照禅師。紹興元年(1131)浮海至普陀山結庵於山椒,自此禅林英秀多依之。就在這時,朝廷應 其之請,寺院“易律為禅”。後來,真歇復先後主持過國清寺、雪峰寺、育王寺、龍翔寺、興慶寺、雙徑寺。“五承紫泥之诏”,“得度弟子四百”,嗣法者30余人。遺著有《語錄》 2集。寂後建塔於普陀山無畏石旁。真歇為普陀山禅宗的祖師。孚中俗姓姜,明州奉化人。 15 歲離家投法華院僧子思,執童子役,不久被度為僧,受具戒於鄞縣五台寺,又從延慶半巖, 學 三觀十乘之旨,後以教相繁多、浩如煙海,欲窮之必自困,於是往參天童山景德禅寺竺西坦公,大徹玄旨,因於當寺就職維那。坦滅,復命司藏鑰。泰定三年(1326)奉宣政院請住 (四)明之觀音寺。天歷二年(1329)遷往普陀,歷時14年。其間不以位望之高而盛飾車輿, 始終自持一缽乞食於吳楚間。鎮南王、宣讓王或迎至府中問道,或遣使送衣物,請示法要。 曾以姑蘇奇石造多寶塔上三層載歸普陀,是為後來之太子塔。驸馬都尉高麗王繹、承相撒敦將 其德行上奏於朝,皇帝乃賜號曰廣慧妙悟智寶宏教禅師。又賜金衤 闌袈裟等。後主金陵龍翔寺教務,明太祖親幸聽法。孚中每天堅持默誦《法華經》7卷 ,四時不斷。卒後分別起塔於金陵牛首山和天童山,遺著有《五會語錄》。潮音俗姓俞,祖 藉新安,生於松江華亭。初於普陀山旃檀林剃染,於白龍慧鏡受具戒。後遍參海內名席,隨侍嘯堂、寒泉二宿。悉入堂奧,當機不讓。受天台萬年無礙徹老宿之請,開法於慈
  奚谷壽峰寺、姚江聖壽寺。康熙二十九年,清聖祖南巡,賜 銀千兩重 修普陀佛殿,定海總兵藍理請音為普濟寺住持,主興復之事。凡所經營,必使之能堅固垂久。前後歷時10年,復使普濟寺百廢俱興,“近舉八十余年之陋習,遠紹四十二祖之芳猷,德業望聞,煥然中興。”潮音崇尚曹溪禅法,主張“為人無致意,世情隨順是菩提”,反對“ 多 游族姓,修飾竽牍,務為求名”的“狂禅”,並認此為“大法之壞”的根源。普陀自開山後 ,或禅或律,屢廢屢復,甚而縻爵披紫,梵行益弛。至潮音住持之後,復又易律為禅,於是玄風大振,法燈重朗。這件事與其高足繹堂心明的鼎力協佐是分不開的。康熙三十七年, 潮音入寂,終年50歲,建塔於普陀息來院外,又有衣缽塔在普賢塔後。遺著有《語錄》、《隨錄》、《普陀列祖錄》、《百歲老祖宗譜》等。潮音之後,他的法子法孫相繼為普濟寺的 六任住持,可見其法脈之久遠,聲名、地位之顯著。
  法雨寺的住持大德中,也有三個代表,一為明初創庵的大智,二是清初的別庵,三是清末 的立山。大智為楚之麻城人,15歲投本邑定慧寺出家,數年後至建康牛首山,嘉靖二十七年 (1548),居燕京崇國寺,數月後在萬壽山受具戒。然後住五台山5年,住伏牛山3年。三十 六年還楚,住龍華寺轉經,一年後入蜀至峨眉山,住12年。萬歷二年(1574)移住蜀北金蓮庵 ,八年渡海至普陀光熙峰下結茅,曰海潮庵,並逐漸建立殿宇,是為法雨寺之始。不久,郡 守改庵為寺。時值禅教中衰,大智以持戒精嚴知名,與雲棲、憨山、紫柏諸宿並稱於當時。萬歷二十年(1592)入寂,終年69歲。建塔於寺西雪浪山之麓。有弟子性賢、如壽,亦隨住海潮寺,後者曾繼任為住持。大智是法雨寺的開山祖,法雨寺開始時為一律寺。別庵俗姓龍, 蜀高梁(今四川梁山縣)人。12歲出家,22歲受具戒。之後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應請前往普 陀山任法雨寺住持。庵於瓦礫場中結茅,持律說戒,四方釋子於是望風雲集。二十八年, 清 聖祖賜帑敕建寺宇,庵親自經理,法雨寺自大智開創,如光再造,後復被毀,至此而首創殿樓,功畢之後,別庵入京祝壽,被8次召見,9次進詩,凡所啟請,無不應允,賜翰賜紫,為自古寵幸所未有。別庵還改革萬歷以來第習講律的舊規,提倡禅宗大乘之學。法雨寺至此 中興,而別庵則為本寺禅宗的開山初祖。五十六年入寂,終年57歲,建塔於本寺蓮花峰下之 右。遺著有《續燈正統》、《祖師正宗道影》、《高峰宗旨纂要錄》、《梅岑集》、《經山 錄》等。法嗣有洞徹、翠廠圭、玉峰、見火工、樂道、在、文樵。其中的玉峰、見火工、樂道以及在的弟子法澤四人相繼為法雨寺住持。立山,俗姓缪,華亭(今江蘇松江縣西境)人。20歲出家,受具於大崇福寺。之後或住 普陀,或住松江。同治九年(1870)掩關於普陀伴山庵,每日禮《華嚴》,參海眾。時法雨寺久經兵荒,凋敝已極,立山應本山尊宿信真和尚及其法眷之請,出任住持,時在同治十一年 。山以興復為己任,竭力經營,整修不辍,數年間百廢俱舉,雖未全復舊貌,但大局已具。後在清涼岡築常明庵作退身之所,至光緒十年(1884)遷居是庵,決志西歸,念佛不辍。又令 庵內二時課誦,二時念佛,永為恆規。他認為,“末世眾生障深根鈍,向上一著,不易湊泊 ,大悟尚難,何況實證?唯淨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聖下凡,皆當修持。”為此 ,他曾規定:幾違念佛之旨者皆擯出法門。光緒十五年入寂,終年65歲。弟子數十人,其中之化聞繼其任法雨寺住持。化聞弟子開如再繼為本山住持。
  普陀山的佛教主要是觀音菩薩信仰,自古及今並無變更。從佛教最初傳入普陀山時始,它 就與觀音菩薩結下了不解的因緣。山上的三大寺,寺寺有圓通殿,代代供奉觀音像,其它的許多洞、庵或供奉觀音像,或充滿了觀音顯靈的神話傳說。實際上,普陀山就是作為四大名 山中的觀音道場而聞名中外的。然而,就住山的僧人而論,他們除信仰觀音、維護此一觀音道場的神聖性之外,還有自己的獨特信仰和修持。從前面有關普陀山三大寺的歷史沿革和名 僧大德事跡的介紹中可以看出,這裡曾有過以習律持戒為主的時期,也有過所謂“易律為禅 ”的改革 和禅宗稱雄的時期。兩者比較,禅重於律,禅活動時間長於習律持戒時間。僅僅從禅宗這一方面著眼,所謂的禅其實並非純粹的禅,而是禅教並重、禅淨雙修。在禅僧中,有人“默誦 《法華經》”、“日課《法華》”,有人“諷《華嚴經》”、“晨夕誦《華嚴經》、”日禮 《華嚴》,有人“決志西方,念佛不辍”,甚 而至於將此定為“恆規”,違者逐出教門等等。普陀山佛教的這些特點,正是中國佛教自宋元以後發展為亦禅亦教、禅教結合、諸宗俱修西方淨土傾向的反映。
           九、普賢道場峨眉山
  一、山川形勢峨眉山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峨 眉縣西南12華裡處。 因遙望兩山相峙如峨眉,故名。也有說,“此山雲鬟凝翠,髟 真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故名。佛教《華嚴經》稱 它為“光明山”,道書則稱之為“靈陵太妙洞天”。峨眉山周回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 峨 諸山,今游覽地實即大峨山。峨眉山周辶回數百裡,主峰為萬佛頂,海拔3099米。走出縣城 ,就會看到雲遮霧繞的座座翠峰矗然屏峙,壓地蓋天。正所謂“萬仞白雲端”、“三峨壓岷右”。從山麓至峰頂有100多華裡路。詩雲:“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裡雲煙連。盤空鳥 道千萬折,奇峰朵朵開青蓮”。可謂雄秀幽奇。蘇轼“峨眉山西雪千裡,北望成都如井底” 極言其高。范鎮“前去峨眉最上峰,不知崖嶂幾千重”則極言其幽深。南宋詩人、四川制置 使范成大來此留連忘返,賦詩雲:“大峨兩山相對開,小峨迤逦中峨來。三峨之秀甲天下, 何須涉海尋蓬萊。昔我登臨彩雲表,獨騎白鶴招青鳥。石龛石洞何參差,時遇仙人拾瑤草。丹巖瀑布連天河,大鵬 圖南不可過。晝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斗棲巖阿。四時青黛如彩繪,岷山番蔡蒙實相對。”極言其秀美和神奇。峨眉山“奇跡異景,尤難窮歷 ”。就自然勝跡而言,主要有清音閣、黑龍 江棧道、金頂、龍門洞、峨眉寶光等。
  清音閣為登山第一勝處,位於牛心嶺下,距山麓報國寺約15公裡,海拔約900米左右。嶺 東有白龍江,嶺西有黑龍江。兩江在清音閣兩旁分別架有兩橋,將牛心嶺同其他兩座山頭連 接 起來。這兩座橋就是著名的雙飛橋。橋下石塹深數十丈,兩江飛湍噴雪奔出橋外,約數十步,合於閣前。合流處,砥立著一塊形若牛心的黑色巨石,名牛心石。當洪水到來時,激流猛 烈撞擊牛心石,波濤滾滾,聲響如雷。但平時卻清音淅淅,如琴如瑟。於是高高在上的清音閣就成為谛聽江水清音的絕妙境地。清朝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曾聯句道:“雙橋兩虹 影,萬古一牛心。”《峨眉山志》十景詩雲:“傑然高歌出清音,仿佛仙人下拂琴,試向雙 橋 一傾耳,無情兩水漱牛心。”即詠此。近岸巖石間叢生著繁花和綠樹,來到這裡,耳聞目睹 ,恍若置身仙境一般。
  清音閣西,溯黑龍江上行一華裡,即進入白雲峽。這裡有著名的黑龍江棧道及“一線天” 勝景。但見兩岸斷崖如削,壁立百仞。峽長一裡余,兩岸間距離僅丈余。沿江崖壁建有棧道 ,人依棧道前行,腳下是湍急的流水,頭上僅蘭天一線。崖壁間滕蘿斜掛,野花點點。置身其中,別有一番情趣。
  金頂是峨眉山第二高峰,頂高3077米。平時雲霧籠罩,陽光一出,雲海滾滾,諸多峰頂隱 約可見,極為壯觀。金頂有四大奇觀,即雲海、日出、聖燈和佛光。其中尤以聖燈和佛光為峨眉山所獨有。每當無雲且無月的夜晚,站在山頂,就會看到遍布山坡上的星光點點, 那就是“聖燈”。它忽明忽暗、閃爍不定。又似螢光,飄忽無常。范成大在形容他看到的佛 燈時說:“日暮,雲霧皆散,四山寂然。一夜燈出,巖下遍滿,彌望以千百計。”當此奇景,人們不能不感歎大自然的神奇造 化了。據說,這些聖燈,其實是礦石中釋放出來的一種可燃性氣體的一種自燃現象。至於佛光,就更被譽為奇觀了。對此,范成大作了最為詳盡生動的描繪,後人很難超越之,現不妨 借來一用:“俄氛,霧四起,混然一白,僧雲銀色世界也。有頃,大雨傾注,氛霧辟易,僧雲洗巖雨也,佛將大現。兜羅綿雲復布巖 下,紛 郁而上,將至巖數丈辄止。雲平如玉地, 時雨點猶余飛。俯視巖腹,有大圓光偃臥平雲之上,外暈 三重,每重有素黃紅紫之色。光之正中,虛明凝湛,觀者各自見其形現於虛明之處,毫厘無隱,一如對鏡。舉手動足,影皆隨形而 不見傍人,僧雲攝身光也。”佛光是許多自然條件的合成,故出現的機會很少。過去,佛光一現,善男信女們為成正果,紛紛從捨身崖跳入深淵。現在人們當然知道了,佛光的成因同 彩虹本無兩樣,只因在高山這種特殊的環境中,才形成這種奇特的現象罷了。
  峨眉另一勝景是龍門飛瀑。龍門峽“兩山相對,如合水從中出,绀碧無底”。兩岸巖石卓 立,“色如碧玉,刻削光潤”。入峽千余尺,有兩瀑布各出一巖頂,從相對 七、八百尺高處傾下,巖根有盤石承之, 激為飛雨濺沫,發出震耳欲聾般轟鳴,這就是著名的龍門飛瀑。除此之外,峽中還有數道瀑 布倒瀉入澗中,蔚為壯觀。就在距水面兩丈的絕壁上,有一圓洞,即龍洞。上有蘇東坡大書 “龍門”二字,壁上歷代文人題詠甚多。洞前溪流中還有一狀如小舟的巨石,被稱為“普賢 神船”。船邊山巖上有明人“藏舟於壑”的題刻。因此處風景極佳,故范成大在其游記中稱 :“昔嘗聞峨眉雙溪不減廬山三峽。前日過之,真奇觀也。及至龍門,雙溪又在下風。蓋天下峽泉之勝當以龍門為第一。”
  峨眉山氣候也別具特色,並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由於山高,山腳與山頂溫差很大。大 體上,低山區屬亞熱帶,中山區屬溫帶,高山區屬正寒帶。故酷暑登山,也需備有寒衣。同氣候相關,植物也成垂直分布。峨眉山動植物種類繁多,據稱,植物多達3000多種。許多動 植物是這裡獨有的,古人雲:“大抵大峨之上,凡草木禽蟲悉非世間所有。”成群結隊,向 人覓食的可愛的猴群,也是峨眉一大特色。
  二、普賢道場峨眉山為佛教名山,這裡幾乎無峰不寺、無嶺不殿。以至於 山與寺聯為一體, 密不可分。離開佛教勝跡就無從寫山,無從寫水。峨眉山成為名符其實的佛教文化山。峨眉山被稱為普賢道場。普賢,佛教菩薩名,為釋迦牟尼右脅侍,專司“理”德。《華嚴經》說:“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賢勝(普賢),與 其眷屬(門人)3000人,常在其中演說法。”峨眉山夜有“聖燈”、有“佛光”,一片光明 ,故佛教徒們認為峨眉山就是《華嚴經》中的光明山,自然也就是普賢道場了。
  峨眉山佛教傳入的時間說法不一,有認為是在漢代,但據不少學者考證是在魏晉間。晉代 ,著名高僧慧持登峨眉山建寺弘法,對佛教在這裡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南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大修寺廟,佛教大行。唐代高宗、武則天、玄宗都支持佛教,使之有了很大發展。 宋明兩代是峨眉山佛教的鼎盛時期。此時,寺廟不斷建成,名僧輩出。據《峨眉山志》載,有佛教寺庵近百所,僧人達3000余人。峨眉山被視為普賢道場,也自宋代始。正是宋人附會 說古時有蒲翁入山采藥,得見普賢菩薩瑞相。宋太祖時,嘉州屢奏普賢顯像,朝廷還派遣內侍張重進前往莊嚴瑞相。太宗時,又造普賢巨大銅像,置大閣供奉。峨眉山漸成為普賢聖地 。普賢道場的確定,可以說是峨眉山佛教大發展的一種體現。清代以後,佛教在峨眉山漸呈衰落趨勢。同治年間常住僧已降至600人左右。
  最早的寺院主要有光相寺、黑水寺和普賢寺。光相寺,位於高峰金頂。相傳建於東漢。初 稱普光殿。山多雷火,屢建屢廢。正殿永明華藏寺系清光緒年間重修。殿後最高處,原有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所造銅鑄佛殿一座,闊近5米,深4.5米,高6米余。中祀普賢菩薩,四 壁鑄出萬佛,門陰刻全蜀山川程途。可惜此銅殿及華藏寺均毀於火。現在原銅殿遺址附近留有銅塔兩座,還有銅殿內明成化年間(1465—1487)所鑄銅碑一通,正面為《大峨山永明華藏 寺新建銅殿記》,背面為《峨眉山普賢金殿碑》,今存於殿側臥雲庵。其實,山名“金頂” 皆 因此銅殿而得名。當時銅殿在陽光下燦然生輝,故名。寺處海拔3077米的山頂,危崖凌空, 旁即萬仞峭壁,俗稱捨身崖。平時寺周雲霧彌漫,太陽一出,則雲海滔滔,無數山頭隱約可 見。站在山頂極目西望,數百裡外的雪山歷歷在目。在金頂還可一睹神奇的“佛光”和“聖 燈”,風景奇秀。朝拜金頂是登山的佛教徒的最終目的。歷代文人墨客對此吟詠甚多。“腳頭踏破翠芙蓉,直上峨眉第一峰。夜共斗牛巖畔宿,薜蘿深處白雲封。”極言其高。“天阙塵氛淨,煙霄草木香。”極言其淨。“諸 天銀色界,萬裡玉光鋪。”“誰騎六牙象,來坐七天中。”“凌晨觀日出,極目海雲東。” 極言其奇和壯。
  黑水寺,位於對月峰,魏晉間僧肇所建,其後寺屢毀屢建。被追為峨眉祖堂。寺前有唐 代 高僧慧通之妹慧續尼院,傳說有黑虎為之巡廊。附近有“八音池”。據說“池集群蛙,過之者拍掌,則一大蛙鳴,群蛙次第相和如八音之作。音將終,則一蛙復 大鳴,群蛙頓止。”十分有趣。
  普賢寺,位於峨眉主峰萬佛頂東海拔1000米處一開闊台地上。東晉高僧慧持(淨土宗奠 基人慧遠之弟)所建。唐代名白水寺,宋代名白水普賢寺,明代稱之為萬年寺。寺經歷代擴建,到明代,已有殿宇七重,規模最為宏大。可惜在1946年大火中,除無梁殿外,其他建築 皆付之一炬。現有殿宇主要為1953年重建。無 梁殿又稱磚殿,為了護罩普賢菩薩像,明萬歷皇帝命當時 白水寺主持福登修建。殿呈窿頂方形,外部通高16米,邊長5.7米,頂上建有5座小型白塔。因除大門外,全殿未用一梁一木,故名。萬歷皇帝還曾為 寺賜額“聖壽萬年寺”,借以為其母祝壽。殿內普賢菩薩騎白銅象,鑄於宋太平興國五年 (980)。象長7.35米,高4.7米,重62噸。據說此象先分十段在成都鑄成,然後運到寺裡焊接 起來。在當時的條件下,實屬不易。殿內四壁下部有小龛24個,各供鐵佛像一尊,上部橫列 小龛6道,供小銅佛像307尊,鑄工精致。
  現存其他規模較大的寺院還有報國寺、伏虎寺、仙峰寺、洪椿寺和洗象寺等。報國寺,位 於 峨眉山麓。系明萬歷年間明光道人所建,初名會宗堂。清康熙年間,聞達和尚易地而建,改名報國寺。康熙皇帝題有“報國寺”額。殿依山而建,逐殿升高。進山門即彌勒殿,向上依次為大雄寶殿、七佛殿、普賢正殿、藏經樓。大殿從整體到每一細部都經巨匠精工雕成,氣 勢軒昂。各殿供奉的佛像姿態各異。其中坐於白象之上、手拈如意的普賢菩薩,莊嚴而慈祥,極富特色。寺內大雄寶殿後供有一尊彩釉瓷佛像,通高2.47米,面部色澤白晰,光潔照人 。寺內還有14層紫銅華嚴塔一座,明代鑄造。塔通高7米,塔身鑄有小佛像4700余尊及 《華嚴經》全文。寺內外蒼松翠柏,古木參天,殿前還植有滿庭丹桂,花香四溢,環境清靜 幽美。
  伏虎寺,位於峨眉山麓、報國寺西約1公裡處。為峨眉山最大寺院。初建於唐代(或說建於 宋、明),宋代名神龍堂。至紹興年間,這裡虎狼為患,高僧士性建尊勝幢一座,以示鎮壓,故改名伏虎寺(或說以山形如虎蹲伏而得名)。寺幾經興廢,清順治年間重建。據說當時僧徒按《大乘經》字數,每字植一樹,共植楠杉、柏10余萬株。寺周古木參天,濃蔭蔽日,但 盡管殿堂掩映在密林之中,而屋頂卻無殘枝敗葉存留。康熙帝因此題“離垢園”三字以道其 神奇。據分析,這是因為山谷中形成的環形氣流正好將這些落葉吹走了的緣故。寺後羅峰山經常有輕雲缭繞。“羅峰晴雲”為峨眉勝景之一。古人賦詩雲:“一徑鐘聲瞻玉殿,萬杉煙 色繞瓊樓。石橋水隔紅塵杳,台榭飛花綠樹稠。”言其幽深秀美。
  仙峰寺,位於華嚴頂九老洞一帶。明萬歷年間僧本炯創建。古稱慈延寺或仙峰禅院。寺背 倚高山,面對危崖,俯視華嚴頂下,群峰林立,氣象萬千。寺宇宏敞,凡五進,多為清代重建。屋頂覆以錫板鐵瓦,在日光照射下,晶瑩奪目。寺內供奉釋迦牟尼和普賢菩薩。捨利殿 內還供有釋迦牟尼捨利兩枚。寺右數百米即九老洞,傳說九位仙人居住其中。他們是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輔、天沖、天芮、天蓬。九老洞附近還有先皇壇,相傳為軒轅 黃帝問道處。寺處海拔1700米山中,故盛夏如秋。寺周多松、杉,另外還生長有一種珍貴植物珙桐。寺宇遠離塵寰,更顯得深邃幽寂。寺周還是群猴棲息之地,山僧戲稱之為猴居士。 他們或嬉戲,或從游客手中覓食,倍添山中情趣。
  洪椿寺,位於天池峰,建於唐代(—說明代),後屢毀屢建。古稱千佛殿,因寺前有洪椿古樹,故易此名,又稱洪椿坪。寺院殿宇宏敞潔淨。明代規模最大時有上下四殿,成為山中一 大 廟宇,慕名前來靜習的達千人。大雄寶殿內供普賢菩薩像,左右為18羅漢像。樓上供有千尊 一尺多高的佛像。還有一盞千佛蓮燈,高1.7米,7邊形,上刻龍紋7條及佛像582軀,作工精細,工藝高超,據說系1915年花費1萬余元雕刻而成。清代康熙皇帝曾賜額“忘塵慮”及對 聯“錫飛常近鶴,杯渡不驚鷗”一幅,均佚。大殿門前懸有一幅清乾隆年間寫成的長達200 字 的對聯,號稱天下第一聯。寺為群峰環抱,兩側有深谷溪澗,海拔1100米,故盛夏如秋。又 因山間水氣不易散發,故夏季每日清晨均有小雨蒙蒙,“洪椿曉雨”為峨眉勝景之一。《 峨眉縣志》有《洪椿曉雨》一詩:“萬壑千巖勢不平,攀籐扌門
  葛力難勝。蒼茫山雨天將曙,寺入洪椿又一程。”而“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則更形 象地描繪出曉雨的可愛。大概寺周的林木花草日日為曉雨清洗,故纖塵不染,蒼翠欲滴,環 境雅淨至極。
  洗象池,位於峨眉鑽天坡頂。明稱初喜庵,規模甚小,清康熙年間擴建為寺。旁有石池, 深六尺,傳說為普賢菩薩浴象處,故稱洗象池。池本平常,以神話而貴。殿宇偉峨,祀觀音、地藏、大勢至。寺處2100米高處,氣候寒冷,故遍山皆為松杉蓋滿。這裡早晚需燃炭取暖 ,正所謂“五月峨眉需近火”了。每當無雲和無月之夜,在洗象池前還可看到“聖燈”點點 ,為寺蒙上一層神秘的異彩。這一帶也是猴群棲居之地,他們常到路邊向游人索要食物,十分可愛。
  歷代在峨眉山弘法的僧人數以千計,他們在此修建寺院、譯經、講道、修行,推動了峨
  眉山佛教的發展,甚至對峨眉山環境的保護、名山的建成,起重要作用。據載,影響較大的 有慧持、明果、寶掌、慧通、繼業、懷古、別峰、別傳等人。
  慧持(337—412),東晉僧人,俗性賈,雁門樓煩(今山西寧武附近)人,淨土宗奠基人慧遠 弟。14歲始讀書,但接受快,“一日所得當他一旬”。善文史。與兄共以道安為師,“遍學 眾經,游刃三藏”。後奉師命,隨兄東行,初止荊州上明寺,後至廬山修住。數年後至建康東明寺,得到晉衛軍王郎琊王王句器重,幫助西域僧人伽羅叉譯校《中阿含經》。後 還廬山。晉隆安三年(399)立志入蜀傳法,其兄慧遠苦留不住,感歎說:“人生愛聚,汝乃 樂離,如何?”慧持答道:“若滯情愛聚者,本不應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為期 耳 。”遂與兄別,遠行到成都,在龍淵精捨,大弘佛法,得刺史毛璩推崇,次年登峨眉山,同當地苦行僧一起,披荊斬棘,辟地為寺,供奉普賢菩薩,號普賢寺。成為峨眉山佛教少數奠 基人之一。兩年後仍回成都龍淵精捨。後世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晉安帝義熙元年(405), 蜀人谯縱舉兵殺刺史毛璩,自稱成都王,舉邑紛擾,慧持避亂居郫縣中陀寺。谯縱從子道福 “凶悖尤甚”,帶兵到郫縣討伐,進入寺中。眾僧皆驚懼逃走,惟慧持鎮靜 自若。逼至前,仍盥洗如常。道福竟“愧悔流汗”。可 見慧持修道之深。晉義熙八年(412)卒於龍淵寺,春秋七十六。
  明果法師,俗性林,四川資州人,曾在北魏道武帝廷下為將,以功封鎮南將軍。後在澤州 問月庵出家,法名太空,別號澹然。回峨眉山住錫,弘揚佛理。時乾明觀道士受到感悟,多棄道皈佛,並請明果住觀。於是明果改觀為中峰寺。這件事被後世演義為“刺蟒救道”的故事加以渲染。
  寶掌和尚,印度人,因左掌心有痣,故名。南北朝時來華,初住成都大慈寺,譯經布道, 並以善誦《般若經》著稱。人們贊頌他“勞勞玉齒寒,似迸泉巖急。有時中夜坐,階前鬼神 泣。”後上峨眉,建庵弘法。《峨眉縣志》稱峨眉靈巖寺也為寶掌所建。還曾到五台山住融峰華嚴寺住錫。對佛教在峨眉山、乃至在中國的傳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慧通禅師,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從洛浦寺元安和尚出家。唐僖宗年間(874—888),自會 稽 至峨眉山,喜愛這裡山清水秀,遂住白水寺,弘揚佛法。他對峨眉山佛教最突出的貢獻是四 處募化,修建寺院。經他率門人組織修建的寺院有普賢寺、清音閣、華嚴寺、中峰寺、黑水寺。由於他相信“峨眉山屬火”故多火災的說法,於是分別改華嚴寺、中峰寺、牛心寺、普賢寺、華藏寺寺名為歸雲閣、集雲寺、臥雲寺、白水寺、黑水寺,認為這樣可防火災,保護 寺院。峨眉山關於慧通的傳說很多。《峨眉山志》載,有一次慧通在普賢寺前突遇洪水,無法過溪,這時一只大虎伏在身邊,待他騎上,一躍過溪。後來在此建有一橋,名虎跳橋。
  繼業三藏大師,俗姓王,耀州(今陝西耀縣)人,在東京天壽院削發為僧,乾德二年(964) ,奉诏率僧300人去天竺(印度)求法,開寶九年(976)始歸。他將請回的捨利、經卷呈獻朝廷 ,得到太宗嘉獎,賜他袈裟一襲,並诏他擇名山修習。繼業禅師選中峨眉山作庵(即牛心寺) 而居,在此譯經、講經、注疏、謄寫經文、直至圓寂。終年84歲。由於他通曉佛教經、律、 論,又被尊稱為三藏。
  懷古和尚,宋代僧人,俗性張,字德成,峨眉縣人,出家於峨眉山中峰寺。善作詩,與建 南的希晝、金華的寶辶貝貝 隹 、南 越的文兆、天台的行肇、沃州的簡久、貴城的惟鳳、淮南的惠崇、江南的於昭,被稱為“九 詩僧”。《峨眉縣志》收錄他一首《送田錫下第歸寧》,詩雲:“念彼孤親去,無成萬裡歸 。來程芳草盡,去國故人稀。棧道浮雲險,刀州入望微。前期有公介,莫負老萊衣。”他的 詩清隽高雅,為時人所推崇,歐陽修等人 對他的詩也很贊賞。
  別峰禅師,俗姓李,名寶應,峨眉縣人。陸游《別峰禅師塔銘》雲:“禅師少而奇警,日 誦千言,然不喜有家,成童時,已博通六經及百家之說。”出家後從中峰寺密印為師,深得 密印贊嘗。後又師事成都昭覺寺環悟大師。其後去過徑山,又至保寧、金山、雪窦開堂升 座。淳熙七年(1180),住錫 徑山靈隱,卒於此。同陸游交往甚厚,故陸游為之撰有塔銘。
  別傳禅師,明代僧人。俗姓王,名會宗,湖北雲夢人。7歲時出家於白鶴寺,嘉靖年間至 峨眉山,住錫積聖寺。曾鑄3口大銅鐘,1口留積聖寺,其他兩口分贈白水寺和永延寺。“ 積 聖晚鐘”是峨眉勝景之一。鐘高2.3米,重12500公斤,鐘內外刻有佛經、佛偈、銘文、洪鐘 疏及捐錢鑄鐘者姓名等內容。鐘聲深厚清越,每當它回蕩在崇山峻嶺之間,常使人浮想連翩。別傳禅師於隆慶年間建金龍寺,並按《法華經》字數,在寺周廣植楠木,一字一樹,共植 69777株,取名古德林(又名功德林)。明神宗嘉獎其建寺造林之功,賜號“洪濟禅師”。他 在峨眉40年,弘法布道,深得僧眾敬重。終於京師,年81歲。塔建於峨眉山萬年寺前,當時 大學士陳以勤為撰《別傳禅師塔銘》。
  三、峨眉釋與道峨眉被視為佛教名山,也曾被視為道教的福地洞天, 道教在此也有過很大的 發展。據《峨眉縣志》載,道教最早傳入是在三國時期,而峨眉山最早的道觀應當是西晉乾明道士所建的乾明觀了。東晉時,著名道士陸修靜“好方外游”,曾“西至峨眉訪清虛之高 躅”。隋唐之際,著名的道士和醫學家孫思邈曾來峨眉山采藥煉丹,相傳今牛心寺後藥王洞就是他煉丹之地。《峨眉縣志》載,被稱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到二峨山豬肝洞隱居,附 近“八仙洞”傳為八仙聚會之所。唐詩中,相當一些是以道觀道士為題材的,如鮑容的《贈 峨眉山楊煉士》就是其一,他在詩中吟道:“道士夜誦蕊珠經,白鶴下繞香煙聽。夜移經盡 人上鶴,天風吹入青冥間。”道士施吾也在《天柱山峨眉道士》中吟道:“古稱天柱連九天 ,峨眉道西棲其巅。”諸多以道教為題材詩歌的出現,反映了唐代峨眉山道教的興盛。宋代,峨眉山道教也有很大的發展。許多道觀,如東岳廟、玉皇觀、雷神祠、關帝廟等都是此時 新建的。許多地名如“龍門洞”、“仙皇台”、“九老洞”、“三霄洞”、“女娲洞”、“ 伏羲洞”等都是以道家經典而取名。當時著名道人陳搏(?—989)曾從華山來此修行,並自號 “峨眉真人”。後人修陳搏祠,並供其當年寫於石上的真跡“福壽”二字。有詩詠此祠:“ 仙館三峰下,年華百歲中。夢成孤蝶往,蛻在一蟬空。蕊木笈微言秘,霄晨浩氣通。丹遺舐後晰, 林 遣御余風。布霧沉荒白,餐霞忘暗紅。峨眉有歸約,飛步與誰同。”元、明以來,道教在峨眉漸趨衰落,許多道觀改為佛寺。明萬歷年間修建的純陽殿,為當時最大道觀,供奉呂祖、 三 霄之像。但到清代乾隆年間,此觀已無道士居住,為僧人所占。至此,峨眉山成為清一色的佛教天下。
  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到,宋代以前,峨眉山佛道共存。但到明代,佛道發展失衡。佛教在峨 眉山呈蓬勃發展勢頭,幾乎無峰不寺,信徒日眾。相比之下,道教則受到冷落,甚至由於宮觀少人進祀,道士只好下山。
  在峨眉山釋道關系中,曾出現兩次將二教融為一體的嘗試,具有典型意義。一次是明萬歷 四十年(1615),明光道人建會宗堂,同時供奉佛道神祗:普賢、廣成、楚狂牌位。一次是清代乾隆年間,泰安和尚重建九老洞寺廟,第一殿供道家趙公明像,第二、三殿供佛像。
  在明、清時期出現二教融合的嘗試並不是偶然的。因為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來,至此時 早已中國化。釋、道、儒三教經長期交流,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備了太多的相似之處。盡管如此,各教所據經典畢竟大有不同,故“融為一體”終未實現。
           十、迦葉道場雞足山
  雞足山,又名九曲巖,在雲南省賓川縣西北40公裡處。全山南北7.5公裡,東西15公裡 , 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20米。山勢背西北而面東南。山形前舒三支,後伸一支,狀若雞足,故名。
  古代此地遠離中央,“古帝巡狩弗逾四岳,神禹窮源不越岷山”,“秦皇東 封,漢後西祀 ,亦惟汾陰社首”,“又況文人墨客之不能及遠”,故“荒徼無轍跡”,“前賢紀述寥寥” ,甚至宋臣撰洞天福地記滇南名勝,亦“見斥不錄”。但這裡的佛教傳入卻很早,可 說是源遠流長。
  據考,蜀漢時佛教已傳入這裡,建有小庵。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載:“迦葉承旨主 持正法,結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厭世無常,將入寂滅,乃往雞足山。”迦葉是釋迦牟尼 十大 弟子之一,最後入滅於雞足山。又相傳,迦葉至雞足山後,進入禅定,奉持如來附囑之金衤闌衣,以待彌勒出世而授之。顯然迦葉入 定的雞足山是在印度境內的摩揭陀國,中國之雞足山由僧人附會、仿造而來,同時也作為迦 葉道場載入中國釋史。至明代,山上僧尼雲集,佛事最為鼎盛。“琳宮绀宇 不知數,浮圖寶剎凌蒼蒼。”據統計,有“大者七十二所塔院”,且“規天矩地,制度虛敞 ”、“院宇壯麗”。另外還有許多“靜室精捨”。至清代,這裡還有寺36所,庵72所,盛時 常住僧尼5000人以上。翻開有關志書,可見這裡歷史上幾乎無山不寺。
  佛教在雞足山的發展,其一可能與南方的開發有關。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雞足山漸為更多 的人所知,至明代這裡就更加著名了。其二,許多僧人奔迦葉道場而來。其三,這裡的自然環境幽偏僻而美,適宜靜修。其四,這裡是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和雲南上座部佛教荟萃之所 。這些 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就是這裡佛教文化的興盛。歷代在此活動的高僧很多,惜無詳細的記載。知名者有唐代的明智、護日,宋代的慈濟,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法天、大 錯,清以後的虛雲、自性等。許多僧人遠道而來在此結茅修行,於是在這些高僧大德修行處,一座座寺廟建立起來。雞足山是僧人向往的一塊淨地,明代僧人靜聞的事跡具有一定的典 型意義。據馮志《仙釋傳》,靜聞原為江蘇迎福寺蓮舟法師的法嗣,他禅誦達二十年,剌血寫成《法華經》,發願將此經供於雞足山。崇祯九年(1636),他同徐霞客結伴西游至湘江, 不幸遇 盜墮水,但將寫經舉在頭頂,獨不遺失。後創病死於途中。臨終前囑徐霞客將其骨灰帶至雞足山 埋葬,以了其生前未了之願。徐霞客帶著靜聞的骨灰和血寫的經書,展轉數千裡來到雞足山 ,將其經供之於悉檀寺,並在山上為之建塔埋骨。徐霞客吟詩《哭靜聞禅侶》六首以悼念。其中雲:
      曉共雲關暮共龛, 梵音燈影對偏安。
      禅銷白骨空余夢, 瘦比黃花不耐寒。
      西望有山生死共, 東瞻無侶去來難。
      故鄉只道登臨少, 魂斷天涯只獨看。
  此詩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雞足山歷史上留有著名的寺院很多,這裡只就其中一些資料較豐富者作簡單的列舉 。
  迦葉殿,又名金衤闌寺,位於插屏峰麓絕 頂懸巖之畔,創始年代不詳,奉迦葉為尊者,據傳 唐天寶時,刻迦葉像於此,後屢遭焚毀。殿中藏有書板經數十函。寺古有銅塔,後毀。所倚插屏峰,壁立千仞,其東羅漢壁也是懸崖萬仞。
  石鐘寺,位於仙鶴峰下,寺創於唐代,明朝永樂正統間,敕賜大少林寺,康熙年間重修。 此處風景優美,寺東南方有茶房瀑布,北有小龍潭,東有大龍潭。“閣之左有澄潭,上懸巖 石,扣之如鐘鳴,故名”。還有一說,因寺樓下掘出鐘形石而名,這些都已無確鑿證據可考,系傳說。
  悉檀寺,位於滿月峰,明代萬歷年間僧本無與麗江土府建。天啟年間,請得嘉興本藏經 一部。明代寺中還設有浴池,“池以磚秋瓦,長丈五,闊八尺,湯深四尺,灶從隔壁釜中,競日乃溫”,徐霞客曾在此沐浴。
  放光寺,位於絕頂下山壑中,明代嘉靖年間無窮禅師創建。寺南向,後倚絕壁,前臨盤 壑 。由此上眺華首門,則見一削萬仞,雄奇無比。寺門下有石金剛二座,雕刻甚精,翊翊如生,寺內巨石上還建有小亭。萬歷年間,寺曾毀而復興。李元陽有碑,“范銅而镌之”。其後建有毗盧閣,藏經一部。
  寂光寺,倚旃檀嶺,明代嘉靖年間定堂禅師創建,處萬松林中。
  華嚴寺,在雞足山中峰,背倚熊罴崗,面向九重巖,明代嘉靖年間月堂禅師創建。
  尊勝塔院,位於文筆山前、悉檀寺東,明代崇祯年間麗江府與僧道源建。塔高六丈六尺, 四 周有禅房40余間。院內還有巨鐘一口,清代順治年間鑄就,重約2000余斤,“晨夕鐘聲, 響震山谷”。山後有靜聞和尚骨塔。
  大士閣,位於象頭山前,明代創建。傳說有敵襲大理,見一老婦人背巨石而行,十分驚愕 ,上前打問,老婦人說,我老且病,不能背重的了。敵人見狀,驚懼而退。當地人認為這位老婦人是觀音化身,非常感激他退敵之恩,故就石建閣。其前有坊有樓,登上陡峭的台階, 可見主建築大士閣,上供大士像。左右各有樓。大士閣又名三摩寺。
  其他如聖峰寺、龍華寺、大覺寺、幻住庵、那蘭陀寺、西竺寺、會燈寺、傳衣寺、大鍋寺 、銅瓦殿等均為著名寺院。
  雞足山佛教在清朝後期曾一度衰落,寺廟僅余十余座,且已破敗。雞足山佛教在近代的復 興,當首推虛雲法師之功。虛雲法師,俗姓肖,初名古巖,字德清,別號幻游,原藉湖南湘鄉,生於福建泉州。幼習儒學。清光緒八年(1882年)在福州鼓山湧泉寺剃度出家,後雲游天下參學訪道。曾谒五台山、峨嵋山、天台山、九華山佛教四大名山。曾到終南山,並准備在 那裡結茅修行。還長途跋涉至西藏拉薩,參拜布達拉宮。他的足跡遠至東南亞的緬甸、錫蘭、泰國、槟榔嶼等地。每到一地,他都同當地高僧大德研習經典,切磋學問,影響漸大。虛 雲法師對雞足山情有獨鐘,數登是山。1903年,他再上雞足山時,決定重興迎祥寺。1904年 ,將在泰國募得的佛教文物及捐款帶回雞足山。1906年,他爭取到清政府的支持,慈禧太後當時撥巨款在迎祥寺舊址上重建新寺,光緒皇帝賜新寺名為“護國祝聖禅寺”,封虛雲為“ 佛慈洪法大師”稱號,並賜以紫衣、玉 印、金缽等物,頒賜《龍藏》一部。從此,雞足山以祝聖寺為中心,形成龐大的寺廟群,佛教在此再度興盛。
  保存至今的寺院主要有祝聖寺、金頂寺、華嚴寺、慧燈寺等。
  祝聖寺,原名迎祥寺,創建於明代,位於缽盂峰下,處全山中心位置。經虛雲法師努力, 歷 十余年修成。寺內最主要的建築是宏偉的大雄寶殿,正中供奉如來佛,兩旁為五百羅漢,全貼有金泊,望之光彩奪目。其他建築有天王殿、藏經樓、藏珍樓、鐘樓、鼓樓、禅堂、僧捨 等。藏經樓藏經四十一函,舊刻藏經三十七函。藏珍樓藏有紫衣、缽具、錫杖、如意、緬玉臥佛 、碧玉觀音、名人字畫等。寺內還有一青銅巨鼎,重3000余斤,豎立在月台上。寺內有池塘 、石橋、八角亭。天王殿前兩株雲杉,高達三、四十米,挺拔蓊郁。風景十分幽美。
  金頂寺,位於天柱山峰上,為雞足山最高寺廟。明代弘治年間建庵,後人建普光殿、天 長閣(一曰方長閣)、觀風閣、善雨亭,殿亭四周,築城環之,城四面架樓為門:南雲觀、北 雪觀、東日觀、西海觀。崇祯年間黔國公沐天波移中和山銅殿至此。康熙三十年(1691),殿 閣俱焚 毀,只留銅殿獨存。次年總督范公、提督諾公及姚安土官與僧人重建。頭山門彌勒殿,二門 護法殿,院內有銅殿,中奉迦葉尊者,最後為佛殿,兩廂為僧人寮房。寺內原有光明塔一座,1929 (一說1927)年重修,易名為楞嚴塔,塔高41米,加之高聳於海拔3220米的金頂上,更為壯 觀。如登塔遠望,可將四方美景盡收眼底,向東可觀日出,向西可觀蒼山洱海,向南可觀雲海,向北可觀玉龍雪山。建國後屢有修葺,金頂寺更為壯美。
  其他寺院也各分布於深山幽谷之中,景色宜人。每年春節前後,香客游人如織。這裡同東 南亞佛教聯系較密切,開香寺還建有緬塔。由於宗派等原因,形成這樣的格局:華嚴寺接待南 京朝山的和尚,睡佛寺是西藏喇嘛朝拜的必到之處。據說每到雞年,西藏喇嘛要馱經文、佛 像到雞足山朝拜。雞足山成為佛教文化荟萃和交流之地。
  雞足山自然環境也極優美。高鶴年居士在其《名山游訪記》中,將雞足山美景歸納為八:天 柱佛光、華首晴雷、蒼山積雪、洱海回岚、塔院秋月、萬壑松濤、飛瀑穿雲、重崖返照, 現簡述如下:
  天柱佛光:天柱山金頂寺為觀佛光最好去處。佛光出現於“風止雨收”時。高鶴年居士以其親身經歷描寫道,“時在秋前早七時”,“黃光遍現頂上,閣左右無不彌漫”,“約二時許 始散”。不久見“五色毫光,形如彩虹,周輪圓滿,半時始散”。“午後三點鐘”,“視山 腰下,白雲彌漫,圓光五色現其中。時觀者十余人,余跪拜,圓光中亦影現跪拜,有人舞跳 , 圓光中亦現舞跳。大圓鏡中,幻身幻色,重重無盡,俗謂之攝身光,約半時許,消滅無形矣。”佛光是種自然現象,正如風、雨、彩虹的形成一樣,但確帶給人一種神奇的美。
  華首晴雷:華首門位於天柱山峰頂南側,為絕頂觀海門下危崖處。徐霞客曾攀登至此,他 描寫當時的感受道:“仰眺祗覺崇崇隆隆而不見其頂,下瞰祗覺冥冥而莫晰其根,如懸一幅萬仞 蒼崖圖,而綴身其間,不辨身在何際也。”就在這懸崖峭壁之上,奇觀出現了,因崖壁有痕 ,狀若門,而且門巨大,“石規十丈如半月”,門上還有“飛檐”,“崖勢上飛,高穹如檐 ,覆環其下”,此為華首門。華首門,相傳為迦葉守衣入定處。正因為華首門極高的位置,故雷雨皆在其下發生,每當雷動雲暗, 山下大雨,而此處則日光普照,晴和如初,成一奇景。
  蒼山積雪。蒼山位於雞足山西,山勢雄偉,挺拔峻峭,各峰一般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主 峰馬龍峰海拔4122米,山頂終年積雪,煙雲缭繞。如此奇景,近處反不能見,而雞足山與蒼 山遙遙相對,正是觀賞蒼山積雪最佳處。蒼山積雪成雞足山一景。
  洱海回岚。洱海位於蒼山東、雞足山西。北起洱源,南至下關,長40公裡,東西平均寬7 —8公裡,面積246平方公裡,海拔1980米,湖水碧綠,遠看煙波浩渺,如詩如畫,從雞足山金頂西望,如此美景盡收眼底,令人陶醉。
  塔院秋月。塔院即前述尊勝塔院。尊勝塔高六丈六尺,塔身潔白如玉,秋月當空,相互輝 映,加之“院宇宏敞,廊庑清幽,山空夜靜,恍如濯魄冰壺矣”。
  萬壑松濤。雞足山自古以來遍植松樹,自山頂而下綿延不斷,松蔭空翠,掩雲蔽日,清風 過處,松濤陣陣,音韻悠揚。
  飛瀑穿雲。雞足山多瀑布,以玉龍瀑布最為著名。當年徐霞客從觀瀑亭看飛瀑,只見對崖 “瀑布從玉龍閣下阝貴,墜崖懸練,深百丈,直注峽底,峽逼箐深,俯視不能及其麓”,似“中懸九天,絕崖阝貴雪 ,下嵌九地”,且“霁色澄映,花光浮動”,置此景中,“覺此身非復人間”。
  重崖返照。九重崖位於雞足山東側,為海拔2700米以上處的一處峭壁,峭壁高200—300米 ,形成南、西、北三面曲崖。每當夕陽返照,霞光斑闌,巖壁盡赤,形成雞足山又一奇觀。
  雞足山植被保護也相當好。樹以松最為普遍,花以山茶最為著名,其中的“獅子頭”、“ 九心十八瓣”、“龍棕”、“龍竹”、“龍爪杜鵑”等都系珍品。此外,蘭品亦最多,徐霞客 對此有過詳細的記述,他說雪蘭、玉蘭為最上品,虎頭蘭最大,紅舌、白舌最易開。蘭花葉 闊有一寸五,葉長達二尺五。家蘭一穗有二十余朵,野蘭一穗一花,但花香更為清遠。這裡也產牧丹,且花朵甚大。其他物種也很豐富,徐霞客在其游記中記有本山參、孩兒參、桂子 、海棠子、松子、胡桃、花椒、石密及各種菌類等等。
  雞足山俊美的自然風光及豐富的佛教文化為人們了解之後,許多高僧大德、文人墨客從四 面八方前來觀光瞻仰,留下不少優美的篇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他二上雞足山,並親 自修定《雞足山志》,認為“天下日、海、雲、雪得其一就以為奇絕,而雞足山則一頂已萃 天下之四觀”,因此留下許多贊頌雞足山風光的詩篇,現摘《絕頂四觀》以共賞:
      芙蓉萬仞削中天, 博刮乾坤面面懸。
      勢壓東溟日半夜, 天連北極雪千年。
      晴光西洱搖金鏡, 瑞色南雲列彩筵。
      奇觀盡收今古勝, 帝庭呼吸獨為偏。
      日觀
      天門遙與海門通, 夜半車輪透影紅。
      不信下方猶夢寐, 反疑忘打五更鐘。
      雪觀
      北辰咫尺玉龍眼, 粉碎虛空雪萬年。
      華表不驚遼海鶴, 崆峒只對藐姑仙。
      海觀
      萬壑歸同一壑漚、 銀河遙點九天秋。
      滄桑下界何須問? 直已乘槎到斗牛。
      雲觀
      白雲本是山中物, 南極祥光五色偏。
      蓦地兜羅成世界, 一身卻在玉毫巅。
  雞足山,令人神往的山!

 

上一篇:淨空法師:《佛學十四講》講記
下一篇:淨空法師: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