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普賢德-忏悔業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賢德-忏悔業障  (共一集)  2006/1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2-017-1673集)  檔名:29-054-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第四大段無方大用,清涼大師在一開端給我們開示,說這一段有二0三首頌,說明無方大用。「彼能無邊大用者,由普賢德,遍一切時處,法界無限故」,這句話非常重要。由此可知,法身菩薩、諸佛如來他們與十法界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而且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這作用就沒有邊際,說不盡。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作用?由普賢德,這個重要。我們淨宗同學學習的五個科目,最後一個科目就是普賢德,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應該怎麼學法?這個十願,實在講講不盡。它所發揮的作用是遍法界虛空界,遍一切時處,遍法界虛空界。

  前面我們學習過「禮敬諸佛,稱贊如來」,今天我們再接著學「忏悔業障」,「廣修供養」也學過。這個課題非常重要,我們修學不能夠精進,學佛多年沒有明顯的效果,原因在哪裡?原因就在業障。很多同修都深深的感到自己業障很重,所以無論修什麼法門,念佛功夫不得力,妄想太多;聽教功夫也不得力,不能夠專心,甚至一面在聽教,一面還是打妄想;工作粗心大意,待人接物缺乏誠意,這些全都是業障。所以業障重的人,世出世間法它都障礙你。這是這十願裡頭,我們必須要重視的、要認真學習的、特別加強的就前面這四條。

  要學會禮敬,要學會隱惡揚善,別人的過失決定不要說,別人做的這些好事一定要贊歎。要真學,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隨時隨地都要懂得,要懂得布施供養,不一定是財物。我們的禮敬、我們的贊歎是不是供養?是,都是供養。我們做事情要懂得很謹慎、很小心,給別人做好樣子,這都是供養,所以供養不一定要花錢,這個道理要懂。我們見到人合掌念一聲阿彌陀佛都是供養。他看到我們恭敬的樣子,聽到一聲阿彌陀佛,有的時候他也跟著念,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把阿彌陀佛的緣供養給他了。我們道場許多的法物,經書、光碟、佛菩薩的形像,我們印得很多,隨時身上帶個一、二份,遇到有緣人就可以跟他結緣,這是供養,法供養,能夠介紹他聽經更好。後面我們會講到「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他來聽經,覺悟、明白了,回頭一心向佛,這種殊勝的利益誰給他的?你度了他。這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眾生無邊誓願度」。不一定要自己會講經,哪個地方有講經的法師,勸導他到那邊去聽經,去接受教誨,都是我們自己應該做的。

  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雖然沒有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請教大師,大師很慈悲就告訴我了。人在貧困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求神求佛,外國人走投無路的時候求老天爺,求上天、求上帝,也求神,神會保佑嗎?能求得到嗎?我們半信半疑,雖然半信半疑,到時候真的還是要求。大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說得肯定,一絲毫疑惑都沒有。然後大師告訴我,有人求有感應,有人求沒有感應,這什麼原因?業障。不是沒有感應,是你有業把它障礙住,所以就沒有感應,必應;換句話說,你所求的沒有一樣求不到的。必應,必定有感應,這個道理要懂。

  這因果律裡面講得很清楚,世間人不懂得理也不懂得事,理事都不懂,求神求佛,求升官發財,果然升官發財,那是命裡有的,不是他求來的。諸位讀《了凡四訓》就明白了,雲谷禅師跟了凡先生的對話,你細心去觀察就會明了。了凡先生是個讀書人,他明理。命裡有的你求得到,命裡沒有的求不到,那命裡有的又何必求?雲谷大師開導他,求是命裡沒有,有求必應,這個太殊勝了,很能吸引人。求富貴得富貴,求兒女得兒女,求長壽得長壽,求成佛都能作佛,還有什麼求不到的?你要懂道理。為什麼能求得到?我們《華嚴經》念了這麼多,現在明白了,是自性裡面圓滿具足,沒有一樣不具足,所以有求必應。求得的,現在老實告訴你,還是你自性裡頭有的。這不是講命中,是講你自性裡頭有的,你命中沒有,自性裡頭有,性德。所以一定要消除業障,然後就通了,就沒有障礙了,有求必應。

  所以消業障,在佛門裡頭不論是哪個宗派,也不論是哪個法門,都是把它擺在修學裡面最初要學習的,為什麼?你有業障你就不能進步,不但不能進步,大乘佛法你入不了門,什麼原因?業障,這真是嚴重。所以首先你要認識業障,知道業障從哪裡來的?用什麼方法能把業障消除?這不能不知道。首先講業,業是什麼意思?業是造作,所以業裡頭有善、有惡、有無記。無記是什麼?說不上善惡,這叫無記。業有染有淨,六道是染,四聖法界是淨,這講十法界裡面。染業裡面有善有惡,你看看,善惡層次不高。淨業裡頭沒有善惡,或者我們稱它作純善純淨,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兩面都沒有了才叫純善,這就是淨業。所以染裡頭有善惡,善業生三善道,惡業則生三惡道,它對於你學佛,善跟惡都成了障礙,不要說惡業是障礙,善業也是障礙,障礙什麼?障礙你修行證果,障礙你開悟,修學最大的事情就是開悟證果,它障礙你。

  善業,我們在前面講,六道裡面標准的,《十善業道經》。這個十善分很多等級,境界不同,我們單講最低的等級,人天小果,人天乘。不殺生、不偷盜這十條是善業,反過來,殺生、偷盜是惡業,這很明顯,大家很容易懂,而我們學一定從這裡學起。換句話說,學佛先學做人,人都做不好,那佛菩薩太高了,你怎麼能學?學不到的,所以先學著做人。

  十善是綱領,《弟子規》、《感應篇》是細目。你看看,孝順父母是善,不孝父母是惡;兄弟友愛是善,兄弟不和是惡。我們在這個團體裡面,大眾在一起共修,六和是善,不和是惡。六和裡頭要一條一條的講,見解相同,怎麼相同法?我們把自己的見解放下。我的想法、你的想法肯定不一樣,你的看法、他的看法肯定也不一樣,怎麼能和得起來?統統放下,放下怎麼辦?要是真的放下,都沒有意見,那個高,那太高了,那是佛菩薩的六和敬,我們凡夫做不到。凡夫怎麼做法?凡夫遵守佛的教誨。我們大家都學十善業,十善業是綱領,十善業的細目是《弟子規》、《感應篇》,我們人人都學《弟子規》,人人都學《感應篇》,就是學十善業道。我們的見和同解建立在這個地方,這很踏實。

  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老老實實去做;佛教我們不能做的決定不犯,不能夠違犯,這樣能消除我們的業障。我們的惡業少了,煩惱少了,智慧就長,福報也長了,真的不求都來了。福報不求,自然就來了;智慧不求,自然增長。原來善惡就像明暗一樣,暗消除了,光明一定現前;明消除了,黑暗一定現前。晚上就像惡業,黃昏的時候,太陽慢慢下山,善慢慢消盡,到夜晚惡就增長;到天亮的時候,惡業慢慢的消盡,陽光逐漸現前,善現前了。善惡是陰陽的兩面,它是自然的,只要把惡業消除,善業自然現前;努力修善,惡業自然就消失,這個道理要懂。

  我常常勉勵同學,真正要能做到,首先把自己內心裡面根本的障礙消除,這叫真正忏悔。世尊把一切眾生的業障講到究竟處,說三個,貪瞋癡,叫三毒煩惱。所有一切的惡業都是從貪瞋癡延伸出來的,貪瞋癡能生一切惡業,叫三毒。貪瞋癡反過來,不貪、不瞋、不癡,佛法裡稱為三善根,為什麼?世間所有一切善法都是從不貪、不瞋、不癡生起來,這把根本找到了。真正會忏悔的人從哪裡忏?從根本忏。忏悔這兩個字在佛法裡面叫梵華合譯,忏是梵語,忏摩,音譯過來的;悔是中國字,它們的意思很接近,所以把它連起來做一個名詞,梵華合譯。

  怎麼才算忏悔?老師當年教我的時候,叫後不再造,真的忏悔了。你在佛菩薩面前磕頭忏悔我做的事情,明天還照干,天天干天天忏悔沒有用。所以真正講到懂得修忏悔的人,孔夫子的學生裡頭有一個,顏回,所以夫子對他非常贊歎,別的同學都比不上他。他是個真正修忏悔法的,夫子說他「不貳過」,他的過失只有一次,絕對不會有重復第二次犯同樣的過失,這叫真忏悔,佛門裡面忏悔也是這個意思。當年章嘉大師教我,知道過錯就要把它改過來,以後不能再重犯,這叫真忏悔。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儀式,儀式是什麼?在佛面前,那是儀式。真正大乘教裡頭這不重視,重視在你的內心,覺悟錯了,我從今之後改掉,這叫真忏悔。

  我們的根,我們的毛病,我們的習氣,總是對一切人事物有一個錯誤的念頭,控制。你要曉得這個念頭從哪裡來的?從貪瞋癡來的,所以這個是根。如果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頭斷掉了,修忏悔法就容易。從控制再增長就是占有。這是我常常勉勵同學們的,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沒有控制的念頭,決定沒有占有的念頭,你就心開意解,這個忏悔業障你能修得成功。為什麼我們做不到?明明曉得控制是錯誤的,占有是錯誤的,為什麼還放不下?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老師教我們看破、放下。為什麼放不下?你沒有看破,你以為這所有一切現象是真的、真有,所以你才會起貪瞋癡,才會生起控制占有的念頭。佛告訴我們這世間是空的,什麼都是假的,根本不存在,《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我多年來修學般若,我的心得報告十二個字。「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試問問你還有占有的念頭嗎?你還有控制的念頭嗎?沒有了。包括自己的身體,我們自己的身體都不能夠控制,都不能占有,何況身外之物?

  我們要用的時候怎麼辦?隨緣。隨緣才能夠消業障,不隨緣那你就是制造業障,你業障怎麼能消得掉?古大德兩句話講得好,「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新殃就是業障,不要再造。業障要消,不能再造。念念在正道,行行在正道,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智慧德相自然現前,隨緣就好,什麼都不會缺。極樂世界的人隨緣,華藏世界的人隨緣,決定沒有攀緣的心,得大自在。你有攀緣的心,縱然得到了都不自在。你想求財,貪財,財得到了,自不自在?不自在,為什麼?怕它丟掉,患得患失。沒有得到想得到,得到之後又怕丟掉,成天提心吊膽,後頭一句話叫苦不堪言。什麼都沒有,什麼也不缺乏,你說這個日子多自在、這個日子多快樂!有好,沒有也好,什麼都不放在心上,那你就接近正法了。接近什麼?自性。回歸到自性,自性是究竟圓滿沒有絲毫欠缺。諸佛菩薩、一切聖賢修學的終極目標就是這個,佛家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能不知道,那真叫得大自在。

  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人希求而求不到,不是求不到,是他不肯把業障放下,只要能把業障放下,沒有一個人求不到,為什麼?佛在經上說得好,你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華嚴》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沒有一個沒有,統統都有。你看看釋迦牟尼四十九年所說的這一切經,充滿了智慧,我們讀到之後,羨慕得五體投地,殊不知佛經上的智慧,我們自性裡頭跟佛沒有兩樣。他所說的,他所表演的,全是我自性裡頭本有的德能,為什麼他能夠受用,我不能受用?因為他沒有業障,我有業障。

  雖有業障,業障障礙並沒有把我的性德減損,沒有。我的性德是圓圓滿滿,只是障礙而已,這個障礙不是真的,像雲彩遮太陽一樣,太陽並不是真的被它障礙、被它遮住,沒有這個道理。雲彩遮不住太陽,也遮不住山河大地,但是它在當中,它真的起這個障礙,太陽照不到大地,大地也看不到太陽。所以,它不是真的。不是真的當然可以斷掉,當然可以消除,只要我們肯放下。不是從形式上放下,因為業障它沒有形式,為什麼?假的。它要有個形式的話,那它就是真的,它什麼也都沒有,實在講就是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這東西就是的。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那你的業障就無量無邊。

  佛有方便,從哪裡忏起?從最粗最重的,最粗最重的無過於執著。只要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對世間法、對佛法都不執著,你就能入佛門。什麼叫入佛門?你就能入覺悟之門,諸位要知道,佛門是覺悟之門。如果你不肯放下,雖然學佛,不能入佛門,為什麼?不覺悟,你還是迷惑顛倒,這個事很麻煩。所以這個忏悔不能沒有一點智慧,忏悔,業障又障智慧,智慧才能消業障。

  智慧從哪裡來?最方便的就是聽教學經,我們從這裡下手。世尊當年為我們講經三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這個恩德太大!多聽經,多讀誦,長時期受經教的薰習,時間久了它就起作用。學教聽經最重要的是專心,你才能有體會。心不專,雜念太多,你就沒有法子體會,那怎麼辦?多聽;有人聽二、三十年才明白。前幾天有個同學給我打電話,台灣的,他也在那邊天天在網路上聽我講《華嚴經》,學佛這麼多年來懵懵懂懂,現在聽《華嚴經》天天聽才有一點悟處,才明白,很有受用,可以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容易。二十年、三十年能夠體會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你沒有二、三十年天天聽,那就難了,有人學佛學一輩子還是糊裡糊塗,這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不能不知道。

  修行,特別是我們現前初學,修什麼?就是修忏悔,真正修忏悔就是修改過。每天能發現自己的過失,這我常講,這叫開悟;發現過失把過失改掉,叫修行。行是錯誤的行為,修是修正,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你錯誤的毛病不肯改過來,你沒有修行。尤其是讀戒律的經典,這個經是有教理行果,戒律著重在行,出家人最好是用沙彌律儀,出家人的本分,在家同學用弟子規。如果出家人修行感覺得有困難,習氣太重,也從《弟子規》學起、從《感應篇》學起。這兩樣東西修得不錯,很好了,再學《沙彌律儀》一點都不難,自自然然的。為什麼?你已經有根了。

  可是你要懂得佛菩薩、古聖先賢教誨的真實義,開經偈上所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很難懂。《弟子規》裡面講的頭一句,「父母呼,應勿緩」。你父母叫你,你立刻就答應,從這個地方做起,把它引申、擴張是一切眾生,佛在菩薩戒裡面跟我們講「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一切眾生叫我,我是不是也要趕快答應?是,做人應該是這樣的。父母叫我做的事情,我認真好好的把它做好。任何一個人拜托我做事情,只要我答應,我也要認真把它做好。看一切眾生就像看自己的父母,就像看一切諸佛,那你就從弟子規進入到普賢德,從最低的層次達到最高的層次,在事上你看沒有兩樣,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所以《華嚴》裡頭沒有大小、沒有淺深、沒有高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想想,「父母呼,應勿緩」這一句能不能擴展到遍法界、遍虛空界?能不能?能,這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所以一個貪心遍虛空法界,一個瞋恚心遍虛空法界,一個清淨心遍虛空法界,一個平等心遍虛空法界,一個慈悲心遍虛空法界,看你發的是什麼心?你的一念善心遍法界,這是佛菩薩;惡心遍法界,你是六道凡夫。要明白這個道理,要認真斷惡修善。過去我們在講席裡面舉《壇經》上的例子,六祖教我們先去十惡,再去八邪,最後把所有一切不善的習氣統統斷掉,你這才能入門,真正忏悔。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前面講到普賢菩薩的「忏悔業障」。業障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不能忏除,連我們這一生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做不到,念佛求生淨土也做不到。淨宗法門所謂帶業往生,大家要記住是帶舊業,不能帶現前的業。隨緣消舊業,這一定要懂得,現行決定不能帶。你看看送往生的時候,在《饬終津梁》、《饬終須知》裡面講得很清楚,往生的人斷氣了,為什麼堅持八個小時佛號不能間斷?念佛送他,他的身體無論是什麼樣的姿勢都不要去碰他,為什麼原因?因為他神識沒有離開。人是斷氣了,我們一般講的靈魂沒有離開,靈魂什麼時候才能離開?大概總是八個小時。為什麼不能離開?對這個身體留戀,捨不得放下。八個小時一般離開了,最安全的是十二個小時。韓館長往生的時候,我們給她念十四個小時。從這些地方看你就曉得,業障如果現前決定障礙往生,你說這個事情多難!

  現在業障要是常常現前,我們學佛得不到受用,儒家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得不到;我們佛家講法喜充滿,法喜充滿你得不到。不亦悅乎、法喜充滿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得不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五欲六塵,五欲六塵裡頭有副作用,業障。所以真正有道德、有學問,不論是學不學佛,世間法也一樣的,生活都過得很平淡,這裡頭有樂趣。

  榮華富貴在中國人講叫紅福,清淡的生活,世間人稱為清福。紅福不好享,清福是真好享,為什麼?沒有副作用。紅福,說不定禍害就來了,福裡頭有禍,清福裡頭沒有,為什麼?紅福通常都會遭人嫉妒,諺語說得很好,「一家保暖千家怨」。這個地方,你這一家富貴,貧窮人看到都不舒服,都嫉妒、都怨恨,所以到家敗的時候沒有人援助你、沒有人同情你、沒有人幫助你。清福不會有這種事情,清福他什麼都沒有,不遭人嫉妒,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忏悔業障真正落實是你每天要反省,從前無論在家、出家人,在明清時代都用功過格,台灣還有不少同修也用功過格。從這個地方下手,每天要反省,每天改過,踏踏實實。真正想修學自己的人,我常常說,人不能不知道自愛,不自愛你怎麼能愛人?你怎麼能得到別人的愛戴?自愛是什麼?你的本性本善,你的心行不善就是不自愛。佛說了,你本來是佛,你現在變成這個樣子就是不自愛。學佛的人自愛,就是一定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尊佛,這真正自愛。我要回歸自性,我要回歸到本來佛,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染著,真忏悔。我這個話大家聽要聽明白,染,不受它的染污;著,不執著,可以隨緣,不可以攀緣。

  為眾生是好事,眼看眾生要受不好的果報,像昨天有人問的,受到災難了,我們知道化解災難的方法,要不要幫助他?你知道化解的方法,佛菩薩比你知道得更多、更徹底,為什麼佛菩薩不來?你懂不懂什麼道理?眾生有業障,災難是化解業障的,果報他報掉了,這業障就化解了。佛菩薩不來,看到眾生受這些苦難是消業障,業障消完之後,看緣成熟了,佛菩薩來了,來了怎麼樣?他對佛菩薩能生恭敬心,能接受佛菩薩教誨。現在來了沒有用,他不相信,他不會接受,反而造更重的業,為什麼?輕視佛菩薩,侮辱佛菩薩,他罪更重,所以佛菩薩不來有不來的道理。不來還是度眾生,免得他造更重的罪業。他歡喜,能接受,能聽得懂,業障消除,智慧漸漸開了,佛菩薩來了,來教導他。所以教他是幫他,不來還是幫他,這叫一片慈悲。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

  我們認清楚了,我們就要學佛菩薩的隨緣,能幫助要幫助;不能幫助,成就自己,這個很重要。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獨善是提升自己,將來有機會可以替眾生做更多的好事,否則將來有這個緣分了,沒有能力,那要怪自己。就是眾生緣不成熟的時候要認真提升自己,盡量要向明心見性的方向去邁進。沒有同參道友,一個人干,這個要知道。

  昨天有兩個同修來找我,聽說我們有意思要辦個小班培養弘法人才,他們想來參加,態度也很誠懇,想在這裡住三天要我考核他。我說不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有這個願望,緣不成熟。第一個,我們沒有場所。我們自己的場所在國外,國內的人到國外的簽證很不容易,受很多限制。同時我們在國外如果真的要辦學,現在土地有了,也開始在建,校捨建好至少要一年,一年後我們才有學校。我們現在建的校捨不大,教職員一起,我們估計三百人,就建三百人的校捨,土地面積合中國大概是一千畝,確實是有這個意思。

  真正要想學,沒有機會能不能成就?能成就。在中國古時候最好的榜樣,孟子。孟子家境清寒,年幼的時候父親過世,母親把他帶大的。母親有智慧,家教好,學聖學賢。他學孔子,當然一定是他母親景仰孔子、佩服孔子,希望兒子向孔子學習。孔子過世了,孔子的著作在,得到孔子的著作認真學習。孔子的教誨他都能落實、他都能做到,做不到怎麼行?人人本來是聖人,本來是佛,所以你成聖成佛是理所當然,而且是決定可能,問題就是你干不干?你真肯干,我們的教學理念跟方針、方法都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在家裡就可以干。

  首先是倫理道德的教育,你把這個根扎下去,這有弟子規。他說《弟子規》我學了。不是學的,不是講的、不是背的,字字句句要做到。道德不在嘴皮上,在你起心動念,在你行為上,在你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是不是真的做到?第一門。第二門《太上感應篇》,因果教育。有倫理道德教育、有因果教育這兩個根,《十善業道經》是道德教育,你就有三個根了。希望你真肯干,希望在一年當中把這三個根扎下去。我跟他說,你只要這三個根扎下去,發心走聖賢的路子,不是你來求我,諸佛菩薩跪在你面前求你。為什麼?你有佛菩薩的根,你在這一生可以作菩薩,可以作佛,可以救度全世界苦難眾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些資料現在很完整,《十善業道經》、《太上感應篇》都有講記,也都有文字,有光碟,《十善業道經》統統都有,你拿回去自己修就行,就成功。你把這個根扎好之後,儒釋道的經典你看看喜歡哪一種,選定一種專攻,一生不放棄。無論在什麼環境裡,你好好的學習,學習十年,十年學一樣東西,你就是世界上這一門課程的頂尖人物,你自己得受用,同時你能夠教化全世界眾生。你在不在我這個學院裡頭沒有關系,你成就了,我會禮請你到我學院來講經、來教學,我會請你,我會禮請。孟子是這麼學成的,並沒有參加哪個學校、哪個學院,沒有,自學成功的。

  自學成功,一直到現代還有不少人,我這一生也算是自學成功的。我參加李老師的經學班兩年,他只辦了兩年就不辦,教了二十幾個學生,都是靠自己。我跟方東美先生一個星期見一次面,他只給我兩個小時;跟章嘉大師也是一個星期見一次面,也是兩個小時,他並沒有開班。我們好學,誠心誠意向他老人家請教,他很慈悲,我們沒有學費、沒有供養,什麼都沒有,所以對老師非常感激。凡是成就的都是自己好學,有決心、有毅力,一個方向、一個目標,終身不變,他才會有成就。到處去跑,沒有用處,不會成就的。沒有誠意,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怎麼會成功?總要懂得這些道理。

  你雖然是沒有緣分到澳洲學院來學習,你在家裡頭用我們的理念,用我們的方法,可能比我們學院的同學成就更踏實、更快速,也很可能超越。真有這樣的成就,你跟我們聯系,我們會邀請你到學院來講學,希望你將自己修學的功夫、修學的心得,跟我們大家來分享,我們聽你講學。我們的教室是一個大的攝影棚,同時上網,全世界人在網路上都同時聽你的報告,分享你的成就。你如果是樂意,我們會認同你是我們學院的老師,你是我們學院的研究員。所以大家不要灰心,真正是有心人,沒有一個不成就。這個道理,古今中外多!

  可是首先,我們用一年的時間學《弟子規》、學《感應篇》、學《十善業道經》,目標就是忏悔業障。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吃虧,中國古人常講「吃虧是福」。不怕吃虧,不怕上當,決定不能占便宜;念念想占別人便宜,那你就錯了。能夠歡喜接受別人的批評,不論他是善意、是惡意,毀謗也好、侮辱也好,甚至於陷害,在這裡頭學什麼?學清淨心、平等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決定沒有報復的念頭。要學到心平氣和,業障就忏除。如果別人侮辱我、陷害我,我心還有不平、還有怨恨,你要感激那個人,為什麼?要不是他對我這樣子,我心裡煩惱習氣,我還沒有發現,還有這麼多。幸虧他這種方式對待我,把我的煩惱習氣引發出來,我感激他,我要如何忏悔業障,這是聖人,這是賢人。如果受一點小小的委屈就很難過,要發脾氣,要報復,這是小人,這不是君子,你怎麼會能成就?

  中國諺語常講「量大福大」,你那個量太小,你哪來的福報?沒有福,哪來的智慧?古人所謂是「福至心靈」,人有大福,他智慧就現前。福跟慧常常有連帶關系,真正的福報裡面有智慧,肚量大,能包容,什麼都包得下。人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江本勝博士水實驗告訴我們,「愛、感恩」大概是宇宙的核心。我說沒錯,真的。幾十萬次實驗裡面就是愛跟感恩那個水結晶的圖最美。水無心而現,人是有心而感,水無心而應。

  要學包容,要學忍耐,要學在任何場合當中不發脾氣。發脾氣,我常說,你發脾氣罵對方,對方受害三分,自己受害七分,錯了!何況經教裡頭常常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發脾氣對自己是最大的損失。現在醫學裡面講發脾氣消耗能量最大,為什麼能量這樣白白的耗掉?所以這是愚人,這不是聰明人,不是有智慧的人,一定要自愛。自愛的人知道煩惱習氣本來沒有,現在搞了這麼多,一定要把煩惱習氣斷掉,愛自己。生活要正常,生活要清淡,順境裡面不生貪戀,逆境裡面不生瞋恚,自愛,真正愛自己,對身體來講是健康長壽。

  不可以輕慢別人,普賢菩薩教我們禮敬諸佛,對任何一個人都要尊敬,為什麼?他本來是佛,怎麼可以不尊敬?現在是業障太重,顯得很愚癡,不可以輕視,為什麼?說不定他一下覺悟,業障放下,他的成就高我太多,這很難講的,所以對人一定要尊重。頓悟、漸悟沒有什麼兩樣,就在他自己豁然大悟一下放下,他就成就。

  讀經聽教是幫助開悟、幫助放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是在這麼多年當中天天讀經、天天放下,哪裡會有成就?大悟,大放下就大成就,小悟,小放下就小成就,徹底放下就成佛了,我還沒有到徹底放下。所以我常常跟同學說,我不是上上根人,在佛門裡面講,我是中等根性的人,走的是漸修的道路,不是頓悟,漸悟。但是這個漸悟的累積,累積了五十多年,現在無論在放下、在看破,在速度上比過去快得多,像幾何級數一樣。學佛前三十年好像是加減法,很慢;三十年之後,逐漸就有像乘法一樣,倍倍往上提升,愈來愈歡喜。三十年前幫助別人沒有十分的把握,現在幫助別人愈來愈有信心,原因是天天學,天天有進步,不能一天不學。非不得已,我不願意出門,為什麼?一出門,我這一天的修學就又打折扣,跟大家在一起學習就得停止,這是我很不願意做的。所以我離開講席一天、二天都是很不得已,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人對我的邀請,我都謝絕,如果要接受的話,我的修學一定被打斷,認識人多。

  所以自己真正修這個法門,首先要把自己最嚴重的毛病找出來,先從最嚴重的毛病下手。譬如我貪心重,貪心裡頭有貪財、有貪名、有貪利、有貪色,還有貪佛法,哪一個煩惱習氣最重,先把這個斷掉,然後比較輕的那斷就容易,瞋恚也是如此。最初我自己也是這樣做,教人也是這樣做。最不願意看到或者聽到的名字,叫冤親債主,很不喜歡,很討厭的人,我在佛面前給他供一個長生牌位,早晚功課我都給他回向、給他祝福,希望以後我們見面會變成好朋友。不管能不能做到,我們有這個心,這就是我常常講的,把我們內心對一切人事物的對立、矛盾化解掉。

  也有同學學我的方法,學了三年來告訴我:法師,我用這個方法三年了,我想起那個人還是討厭他,怎麼辦?我就告訴他,我說你再學三年,為什麼?功力不到,不能放棄,放棄那就做不到,繼續不斷的努力。我三年不行,再加三年;三年不行,再加三年。你看能有三十年,心平氣和,肯定化解,要功夫、要時間,要能夠堅持,要不能放松。

  對任何人心地要清淨、心地要平等。別人有困難,我們要盡心盡力的去幫助,如理如法的去做,這裡面不能用感情,要用智慧,用感情就會有很多煩惱跟著來。在這些年,許多地方建道場,也有人來問我要錢,我不能拿錢,為什麼?例子不能開。這個道場我要拿錢供養它,別的道場找我們要怎麼辦?如果我不給,他說我厚此薄彼,瞧得起他,瞧不起我,煩惱就來了。我一生沒有問人要過錢,沒有化過緣,所以我對於人家建道場,我一分錢不拿,不開這個例子。我們的錢都印經書、法物,所以你問我要這個,我很歡喜馬上送給你。你問我要《大藏經》,我立刻送給你。這就是什麼?我們要依智慧不能依感情。

  我們的錢,一生當中主要的是印經,流通經教,我們做電視、網路的傳播,我們做光碟的流通,完全不收費,都是免費的,這大家都知道。全部是贈送,不但是贈送,統統沒有版權,所以流通量太大,人家拿去就拷貝去翻印,沒有版權。不像一般人,後面是「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那就障礙了。我們一生干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是從印光大師那裡學來的。印祖一生,四眾同修對他的供養,他完全做弘法利生的事業,連慈善的事業他都沒有做,我們今天跟著印祖這個方向來走,完全做弘揚佛法,所以建學校我們幫助。於佛法,現在還有一個世界和平,團結宗教、團結族群,為社會的安定、世界和平,這個事情我們也要做,為什麼?世法、佛法都要建立在和平安定的社會基礎上,社會動亂不安,佛法不能建立,這不能不知道。

  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這個地球的社會環境是我們生存的依靠,它不可以動亂。今天動亂的原因確實是把聖賢的教育疏忽,所以我們今天對聖賢教育大力的提倡。不但是中國儒釋道三家,對世界上其他宗教,凡是弘法利生的事業,包括一切宗教,我們都贊歎,我們都全心全力去協助它,有助於化解沖突,有助於安定和平。這個事情一般人疏忽,我們來提倡。

  所以講到最根本的,常說的,大家一定要記住,要從自己內心把對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的對立要消除;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這是最根本的。沒有對立,當然就沒有控制,也沒有占有,也不會有誤會、不會有矛盾、不會有沖突,所以從這個地方。這大乘教裡面,《華嚴經》我們讀得太多了,讀多了之後,了解什麼?整個宇宙是一體。一體哪有對立?對立就不是一體。這才是大乘教的核心,叫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沒有對立就入不二法門,有對立還是二,你就入不進去。

  不二法門在《華嚴經》是什麼位子?初住菩薩。這個地方講到十信位,十信菩薩跟初住是非常貼近,他所入的是相似的不二法門,初住菩薩才是真正入不二法門。你就曉得,我們今天明白這個道理,從內心深處化解對一切人事物的對立,這是真實功夫。在這上做功夫,你對於這經教的學習會有快速的成就,就是你進步會很快。如果還有對立,特別是跟人,跟人有對立、跟人有矛盾、跟人有猜疑,甚至跟人有沖突,那你就決定沒有法子入不二法門。對立是十法界,嚴重的對立是六道輪回,出不了六道。可以說六道是怎麼來的?六道是對立來的。有對立就有六道,對立不能夠放下,六道就出不去,無論學哪個法門,念佛都不行,都不能往生,這不能不知道。你說這個東西太難了,實際上不難,為什麼?本來沒有對立。對立是個錯誤的觀念,完全錯了,自己並不知道。

  宇宙是一體,所以你可以常常用個方便法,善巧方便,你每天早晨起床、晚上睡覺都照鏡子,照著鏡子的時候你仔細觀察,你的眼睛跟耳朵有沒有對立?耳朵跟鼻子有沒有對立?鼻子跟嘴巴有沒有對立?本來沒有,宇宙是一體。你看「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宇宙。共同一法身,就像我們今天眼耳鼻舌身,裡面五髒六腑是共同一個身,沒有對立。沒有對立,身體是健康的;如果有對立,這個人生病,嚴重,他就到死亡。

  所以要曉得宇宙是和諧沒有對立,地球上所有一切生物沒有對立,是和諧的。人跟人本來也沒有對立,對立是從自私自利裡生,從貪瞋癡生,根還是貪瞋癡。沒有貪瞋癡,沒有自私自利,哪來的對立?這樣你才曉得世出世間所有一切聖賢沒有對立的念頭。現在時間到了,「忏悔業障」我們就學到此地。

 

上一篇:淨空法師:普賢德-禮敬諸佛 稱贊如來 廣修供養
下一篇:淨空法師:普賢德-隨喜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