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和平與沖突解決之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空老法師講述 2002/9/3 澳洲淨宗學院

  各位同學,這幾天有不少的朋友跟我談起,現在世界和平跟沖突的問題。正好在昆士蘭大學現在有一個研究所,專門討論“促進和平,消弭沖突問題的研究”。這個問題由來很久,可以說自從有人類出現以來,大概人與人之間互相沖突的問題就存在,佛說這是六道凡夫。這個世間有沒有沒有沖突的事件發生,只有和睦相處的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有!確確實實有。諸佛的淨土,菩薩居住的淨土沒有沖突,確實是真正落實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千萬年來,沖突不斷的發生?一切眾生渴望和平也望了千萬年,和平沒有到來,而沖突不斷的提升。要消除沖突,落實和平,能不能做到?我們曉得這個世間許許多多的人懷疑,認為和平是一種理想,不切實際。這是世間一般人的想法、看法,實際上聖人的看法、想法就不一樣了。

  首先我們要明了聖人,聖是什麼意思?神人,神是什麼意思?在中國,古人對這些名詞有說明,神聖,聰明正直謂之神;聖是對於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明了,則稱之為聖,聖明。由此可知,中國人講的神聖絕非迷信。神聖就是做到誠與明,真誠明達,明了通達一切事理,這個人我們就稱他聖人。在中國,孔老夫子這是個代表,我們尊他為聖人。在孔子之前,像孔子這樣的人物不少,通稱為古聖先王。他們一生處事待人接物都是以真誠的心,明達事理因果,教化眾生,確確實實能夠達到社會的安定、繁榮、興旺,教化眾生,使人人都能夠明了利害得失,吉凶禍福,達到社會的長治久安。

  儒家所說的大同之治,那不是理想,是事實。現代的社會為什麼做不到?社會病了,我們要曉得。現在許多人都說地球病了,地球是我們居住的環境;社會病了,社會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人事環境。這個麻煩不小,物質生活環境、人事生活環境都有了嚴重的病態。病態的根源在哪裡?古聖先賢告訴我們,一句話,眾生貪瞋癡慢所造成的。貪瞋癡隨著物質享受快速的向上升,如果不能夠滿足自己的欲望,競爭就產生了。我們看看今天社會學校的教育,再看看家庭的教育,父母教兒女是不是教他競爭?學校裡面老師教學生是不是教競爭?這不是小事,這是大事!競爭不能滿自己的意思,那一定就變成斗爭;斗爭還達不到目的,那就變成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毀滅。所以這個社會的動亂,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我們要曉得它的根源在哪裡?現在我們曉得,根源是在貪瞋癡慢。貪瞋癡慢確確實實是在加速度的增長,和平還有指望嗎?

  我們細心去觀察中國外國,古代現代,確實有一些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們很認真努力在從事於消除沖突,促進和平的工作。他怎麼做法?方法很多,就像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佛菩薩這些大聖大賢應化在世間,他們到這個世間來不是受果報的,不是業報而來的。他們怎麼來的?佛法裡常講乘願而來。乘什麼願?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大乘佛法裡面所說的四弘誓願,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這四個字的意思很廣很深,不是說芸芸眾生很多,這個講法就講得很淺薄了。眾生是多,眾生所受的苦難就更多,苦從哪裡來的?苦從貪瞋癡來的。貪瞋癡,癡是迷,癡迷!癡迷之後,他才生起貪瞋的念頭。如果覺悟了,不迷不癡了,這個貪瞋的念頭生不起來,為什麼?真心。

  《楞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常住真心”,這四個字我們要多想想。“常住真心”,常住就是不會變的,真心是不會變的。妄心呢?妄心叫無常,妄心不是常住的。妄心是什麼?是生滅心。我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前念滅了,後念就生了,這個生滅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常住的,真心裡面沒有貪瞋癡慢。不但沒有貪瞋癡慢,《華嚴經》上告訴我們,真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妄心裡頭有。佛菩薩告訴我們真心是本有的,妄心本來無的,基於這個理論,沖突可以化解,和平可以落實。我們對這樁事情首先要建立信心,信心從哪裡來的,總得有道理,這個道理是真理,真理給我們信心。

  再看中國儒家講的,《三字經》上頭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論語》裡面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中國聖人說的。我們要肯定一切眾生本性是善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也就是說大家都差不多。佛在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本善本淨。我們這些年來講到修學的目標,就定在這四個字,“純淨純善”。純淨純善就是佛性,儒跟佛講的是一樣的,沒有兩樣。

  再從事實上我們來觀察,我們看嬰兒,你看三四個月、五六個月,他還不會說話,仔細去觀察他,你看他的性是善還是惡?我很留意,答案是肯定的,他的性善。只要看他的小眼睛,無論對什麼人他都笑瞇瞇的。善人抱他,他很喜歡;惡人抱他,他也很喜歡,他沒有分別。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執著,那個心是純善純淨,那個心就是本善,從他的表態上我們看得很清楚。一兩歲他會說話了,他愛他的父母,他愛他的親人,他那個愛是真的,不是假的,天真爛漫;天真就是天然的真實,不是偽裝的。

  漸漸長大了,他的心就變了,小時候講的話都不算數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情?這是漸漸長大之後,被這個社會的染缸染污了。所以夫子講的,性雖然相近,習相遠。那個“性相近”是與聖人相近,跟佛菩薩相近,跟佛菩薩差不多。非常可惜,小時候沒有好好的教導他,沒有道德在熏陶他,他染上貪瞋癡,就好像吸毒一樣,他上瘾了。到少壯的時候,欲罷不能,有些時候他做些惡事,損人利己,有時候感到良心不安;良心不安,他還是要做。這是什麼原因?他克服不了外界的誘惑。內心的煩惱習氣他沒有這個能力克服,於是才違背自己的良心,造作一切惡業。

  我們一定要了解一切變亂沖突的根源,把這個根找到。消除沖突從哪裡做起?一定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這一點諸位一定要明了。佛在經上常常講,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我們看孔子,看孟子,在中國看老子,看莊子。這個度就是把自己這個沖突化解了,然後才能幫助別人,才能教化別人。釋迦牟尼、諸佛菩薩也是這樣的。所以沖突在哪裡化解?在自己內心深處。我們內心的深處,真心、妄心,真妄沖突;誠心、虛偽,誠偽沖突。我們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用什麼心?自利跟利他沖突。欲望,欲望是嚴重的染污,與清淨沖突;瞋恚,瞋恚是極端的不平,與平等心沖突;愚癡跟智慧沖突。所以你要曉得真正沖突是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要講究和平,先把內在的沖突消除,然後我們自己和平了,中國古人常講“心平氣和”。怎麼樣能達到氣和心平?要把內心裡面的沖突化解,或者我們講內心裡面的矛盾,那都是一樣的意思。你要把它能化解,這是大學問,真功夫!這個問題化解了,在佛法裡面講超凡入聖。

  由此可知,佛法裡面講凡聖標准是什麼?你內在矛盾沖突沒擺平,你是凡夫;你內在裡面的沖突矛盾統統化解,你就是聖人。聖人才真正有智慧、有能力、有善巧方便,幫助社會大眾化解一切眾生的矛盾。這個方法,實在講是教育!這一點我們只要冷靜觀察,真正具足大智慧、真實智慧、真正慈悲,這種人在世間,他做什麼?都是從事於教學,師道!做老師的人很辛苦,為什麼?你教人,你自己要做出最好的榜樣。你教人不貪,首先你自己要不貪。你自己要貪,教別人不貪,誰能相信你?你自己在逆境裡面不瞋恚,你才能教人不瞋,別人聽你的話要看看你樣子。夫子講的“聽其言而觀其行”,你有沒有做到?所以做老師的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非常謹慎,唯恐讓別人看到不好的樣子,學到不好的樣子。他要學個不好樣子,這個做老師的怎麼對得起學生!不僅是對不起這個學生,對不起所有的學生,對不起社會所有大眾。“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不容易!

  老師都是清高的。清,他的物質生活清淡、貧窮;高是他的志高,他的德高,他能給社會大眾做榜樣。在中國,你看看孔孟老莊。在印度,你看看釋迦,他的這些學生們,捨利弗、目犍連、迦葉、阿難,你仔細去看看他們,看他們一生的行業,他的行為、他的造作,不但是當時感動社會大眾,即使在今天我們去佛兩、三千年了,兩、三千年之後提到這些大聖大賢,我們心裡頭還生起無限仰慕之心,甚至於還發願向他學習。這是德高智廣才能這樣的感動人,令後世人永遠不忘他的行儀,不忘他的教誨。這要不是大智大德,諸位想想誰能做得到?

  中國在古代,外國也不例外,對於這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從事於各行各業,你去觀察,對待老師特別尊重。老師真正叫難能可貴,他沒有貪瞋癡,他沒有物質享受的欲望,衣能穿得暖,食可以飽肚子,有一個小茅蓬能遮蔽風雨,他很滿足了。所以凡是從事於教學工作的人,中國人稱為老師,帝王尊敬他,父老尊敬他,他在社會上雖然很貧寒,博得社會大眾的尊敬。由於帝王、大臣、社會大眾的尊敬,兒童、年輕人,在佛法裡面講善根深厚的,他很羨慕這些聖賢,希聖希賢,希望自己也能做到聖人,也能做到賢人,認真的學習,現代的話來講道德教育。我們看看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可以說日新月異,物質生活大幅度的提高,聖賢道德教育差不多已經忘得干干淨淨,這個不得了,這是社會動亂的根源。

  我年輕的時候對這些問題很留意,我對於聖賢非常仰慕。學佛之後,我肯定全世界每一個宗教的創始人都是大聖大賢、大智大德,佛家講大慈大悲,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誰不追求名聞利養?誰不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他們這些人能夠放棄名聞利養,放下物欲的受用,甘心情願過一種清苦的生活,全心全力來教化社會,給社會做榜樣,給社會做典型。他對於社會、對於人類的貢獻,真正可以說得上無與倫比,這個社會上任何一個行業不能跟他相比。全心全力在奉獻,宗教裡面講的犧牲奉獻,而且樂此不疲,幫助世間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迷是沖突的根源,是一切眾生彼此誤會的根源,他來化解。迷破了之後,人就覺悟,覺才有樂,樂在覺中,真樂。

  在這個地方我再跟諸位透露,這些從事於社會教學工作的人,他有大樂。你別看到他物質生活上那樣的清貧,精神生活快樂,所謂是“身貧道不貧”,物質生活上清苦,精神生活不苦,大樂!這是世間人永遠想象不到的,他那種樂是世間人沒法子體會得到。要沒有這樣的真樂,諸位想想,誰願意冤枉吃苦?吃苦有代價,代價是真樂。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般人很不容易體會的。我也是在中年的時候出家的,三十三歲,我二十六歲學佛,學佛我就選擇素食。當時有很多同學、朋友、同事都認為我很迷,迷信,不吃肉了,都很同情我,感到我很可憐,也常常來開導我、勸我,佛可以學,不必選這麼苦的生活。他們不了解,我選擇素食,我有我的道理在。三、四十年過去了,再遇到的時候,他就伸起大拇指來:你對了!你對了!三、四十年他才認錯,他那個生活方式沒有我這個生活方式快樂。那素食有代價了,什麼代價?非常明顯的,不容易衰老,不生病。古人講的“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所以我們有很好的形象讓他看,這個形象就是成績。

  學佛,佛是什麼?知道的人不多,包括許許多多佛教徒,都不知道佛是什麼。天天拜、天天念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什麼?不知道!甚至於誤會把他當作神明來看待,這是著相,迷信!釋迦牟尼佛,印度人稱佛,中國人稱聖人,一個意思。釋迦牟尼這一位聖人,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跟中國孔子、老子一樣,一生從事於社會教育工作。釋迦牟尼佛尤其是令人尊敬,他的教學是義務的,不收學費,有教無類。不論你是哪個國家人,不論你信仰什麼宗教,只要你跟他學,他就非常真誠慈悲的教導你、成就你,幫助你破迷開悟。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好老師,我們佛弟子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本是根本,根本的老師。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釋迦牟尼佛的身分。

  我們學佛就要效法他,繼承他老人家的事業,這個事業就是多元文化教學的事業。這個事業裡頭決定沒有名聞利養,統統放下了;決定不求五欲六塵的享受,終身從事於這個教學,幫助社會廣大眾生。雖不能夠斷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至少他已經看淡了。他能夠把這些東西看淡,諸位想想看,沖突變亂就會減少,和平幸福就慢慢接近了,這是一定的道理。這就是他一生事業的成果,他這個成果不是自己來享受,是貢獻給整個社會,貢獻給整個的世界,潛移默化,在做消除沖突,在做促進和平、幸福美滿的工作。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下一個鐘點再跟諸位報告。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來談談,覺悟的人為什麼能夠做到清貧樂道?這個裡面有高度的智慧、德行,他了解宇宙眾生體性是平等的;不但是平等的,在大乘法裡面講是共同的。大乘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這個道理太深太深了!佛法裡面常講“明心見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徹底明白了。明白之後,曉得盡虛空遍法界跟自己是一個體,我們常講一個生命共同體。好比我們人身,整個人身是宇宙,我們用這個來做比喻。實際上,我們常講外面的環境是大宇宙,我們這個身體是小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那個復雜的情形完全相等。要依照大乘經上講的,這個小宇宙不小,大宇宙也不大,確確實實是一不是二,這就講得更深了。

  我們這一個眾生就像人身體裡面的一個小細胞,不同的器官就像不同的族類,不同的國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管怎麼樣不同,它是一體、一個身。譬如我們眼是一個族群,耳也是個族群,鼻又是個族群,個個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部分,共同組織這一個身體。細胞無論在哪一個器官裡面,都是屬於整個身體的一分,這一分是基本。我們不能說我這個細胞做好,他們那個細胞壞了我就不管了,能行嗎?我這個族群好,別的族群我就不要管他了。就好像我這個族群是眼睛,只要我眼睛好,耳壞了沒有關系,鼻壞了也沒有關系;殊不知,要命!從這個比喻裡面,諸位細心去體會,在這個身體裡頭,要想這個身體健康,要大家統統好!我“眼、耳、鼻、舌、身”樣樣都好,每一個器官裡面的細胞各個都健康,這個人身體好,健康長壽,快樂無比。我們這個人在宇宙裡頭就是一個細胞,我能不管別人的事嗎?我能不顧家庭嗎?家庭是這一個細胞最貼近的周邊。你就曉得,你有責任、有義務把一家人教好,把一家人帶好。

  儒家講“作之親,作之君,作之師”,儒提出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就是所有一切眾生,我們講做人的基本義務,你要盡的義務。作親,你是做父母的,你要愛護你的子女;作君,你要帶領你的兒女;作師,你要教育你的兒女。你有這三個義務!這三個字我過去曾經做過專題講演。一個人在社會上,無論你自己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在社會上從事哪一個行業,你在哪一個工作崗位上,統統都有這三個義務,你要懂得怎麼做。公司裡面,固然老板要做到“君親師”的義務,員工也不例外。員工懂得這個道理,愛護我的同事,這就是親;把所有同事看作自己兄弟姊妹,自己在工作上做出很好的榜樣給大家看,為大家做模范、做典型,這就是君的意思,君的義務;幫助你的同事,教導他們,那就是師。希望你這個公司從老板到最下級的員工,各個都第一,在他的工作崗位上,都能把他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到盡善盡美,能夠與其它的同僚合作,互相配合,這個團體健康,這個團體哪有不興旺的道理!擴大到社會、到國家、到世界,亦復如是。

  所以覺悟的人愛自己,愛家庭,愛社會,愛國家,愛全世界的眾生,再擴大是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剎土眾生。他知道什麼?我們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在佛法裡面講“共同一法身”,哪有不愛護的道理!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無緣是沒有條件的。佛表現給我們看,一生,他就盡到他的義務,做得圓圓滿滿;作親、作君、作師,沒有條件的。有條件,那是迷惑顛倒的人,是凡夫;聖人幫助一切眾生,哪裡會談條件?沒這個道理!知道一切眾生、一切萬物跟自己是一體。所以看到眾生迷就像自己迷一樣,看到眾生苦,就像自己苦一樣,幫助眾生,幫助自己。我們身上這個細胞,看到這個細胞壞了,別的細胞要不要幫助他?同一體!我們知道左手這裡癢,右手就幫他搔搔癢,你幫助他還要談條件嗎?還需要有代價嗎?哪有這個道理!

  所以今天六道眾生難在哪裡?不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什麼關系。佛菩薩大聖人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知道虛空法界剎土眾生跟我是一體。我也常講,也寫了不少送給同學們,“虛空法界是自心相”。心,心是什麼樣子?虛空法界是自己心。“剎土眾生是自身相”,是自己的身,絕非身外之物。這個要認識清楚,要肯定,那你就是入佛知見,這叫佛知佛見。眾生沒有這個知見,要慢慢的來誘導他,來幫助他。眾生執迷不悟,執著身是自己,自他對立,對立才產生沖突,才產生誤會;如果是一體,這個事情不會產生矛盾。我們如何幫助現前大眾?我們仔細觀察他,他最關心的是什麼。無論是中國外國,不論是哪一個族類、哪一個宗教,人人都關心自己利害得失。什麼事情對我有利,什麼事情對我有害,要用什麼方法我才能得到。

  現在人得到什麼?財富,五欲六塵的享受,聰明智慧,健康長壽。大家天天想的不都是這個嗎?爭的也是這個,奪的也是這個。我們要把這個道理講清楚,把這個事實真相講清楚。“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財富得財富,求智慧得智慧,求長壽得長壽,有求必應!這是真話,不是假話。可是求要如理如法,這當中有道理、有方法。你要不懂道理、不懂方法,你用你的意氣去求,用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去求,那個結果是適得其反,不但利沒有得到,害得到了。

  我們生活環境,哪一個人不希求著不向往安定、和平、繁榮、興旺,所以對於這些吉凶禍福人人關心,關心環境的吉凶禍福,關心自己的利害得失。我們從這個地方教學,大家很容易接受,他能聽得進去。最重要的,我在前面講過,先要把自己修好。利害得失,你看我,遠害得利,趨吉避凶,我要做出樣子給人看!所以我常講,學佛的形相非常重要。我們跟大家在一起,我們的形相要好,氣質要好,外國人常講的磁場要好,讓大家見到你、接觸你就有好感,對你自自然然生起敬仰的心、愛戴的心、羨慕的心,接著他就想跟你學了。

  現在一般中年人以上,壓力很重,物質生活的壓力,精神的壓力。我們這個形相輕松自在,一點壓力都沒有,他就得向你請教了,要怎樣能幫助我壓力減輕?你要有能力教他,教他最好的是形相。這裡面因果就非常重要,我的形相是果報,果必有因,你要想好的形相,你要修善因。所以世尊為我們顯示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一個相好都是善因修的。所以一定要懂得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種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惡業一定有惡報,必須要明了因果報應,這是真理,這是事實。

  吉凶禍福、貧富貴賤、天堂地獄那是別業,各人造的個人受,不相同;水災、旱災、地震、戰爭這是共業。共業熟的時候,災難就來了,很難幸免。從這個地方我們要體會到,我雖然修得不錯,別人修得不好,換句話說,我跟他就有共業,我要想免除共業,我一定要幫助他修好。豈不是幫助別人就是真正幫助自己,幫助自己消共業的災難,不可以只顧自己不顧別人。

  真正祈求得福免禍,首先你要懂得把自己的惡念消除,善念要增長。佛在《十善業道經》上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觀察就是行,要行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所以一切時一切處自己要勉勵自己,還要勉勵別人,勸人修善,把修善的好處告訴別人。自己修善得的果報,這是做證明。我們在講席裡常講相隨心轉、境隨心轉,身體是最貼近的一個境界,心純善純淨,身體一定健康,不會生病。

  病從哪裡來的?病,內由貪瞋癡慢,貪瞋癡叫三毒,什麼毒?病毒,這三種最恐怖的病毒,你裡頭有;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內外交感,你的病生了,這是一切病痛的根源,我們要認識清楚。所以自己要斷貪瞋癡,把裡面的病毒消除,外面風寒的感染你自然就有抵抗力,有免疫的能力,不會受外面的影響。

  消除沖突,希求和平要從這個地方做起。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戒殺,決定不能殺生!不要以為我大牠小,蚊蟲螞蟻很小,隨便殺牠,牠也是一條命。今天你大牠小,你可以欺負牠,死了以後要知道有來生,有六道輪回。佛在經上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仇恨愈來愈深,生生世世,跟你說彼此都苦,何必?

  又何況在現前這個社會,我們知道染污非常嚴重,地球生病了,社會生病了。尤其這些動物,包括海洋裡面的水族,都帶有病菌,所以古人講“病從口入”。你常常喜歡吃這些東西,你哪有不得病的道理!所以選擇素食保護自己身心健康,這是真正愛護自己,對這些動物你又真正做到了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我們希望自己健康長壽,也希望一切眾生各個都健康長壽。希望別人不傷害我,我首先要不傷害一切眾生,種什麼樣的因,則得什麼樣的果報。

  也許有人問,我以好心對人,人家以惡意對我,這是什麼原因?我有沒有做錯?跟諸位說,沒有做錯。我以善心對人,是我在這裡種好因;人家以惡意對我,是消我過去生中的業障;所以順境善緣長我的福慧,逆境惡緣消我的業障。人生在世,第一功德是要懂得化敵為友,如何能把我敵對的冤家對頭變成朋友。化怨為親,化惡為善,化迷為覺,化凡為聖,這就是聖賢事業的樂趣,他樂此不疲!所以他的智天天在高,他的災(凶災)天天在減少,真的是消災增福,他怎麼不快樂!心地到清淨,清淨一定的程度會突破時空界限,他的活動空間擴大了。我們知道,我們現在一般人活動的空間是三度空間,他能夠突破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六度空間,他的生活范圍比我們大,他能夠跟天地鬼神往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科學家講不同維次的空間,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十法界。

  所以真正覺悟的人,以世間人眼光來看,他們很了不起,他們能夠犧牲奉獻,捨己為人,這是世間人眼光看的。而在他們本人沒有這個念頭,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自自然然。因為他們真正了解一切眾生跟自己確確實實是一體,對人好就是對自己好,愛人是愛自己,敬人是敬自己,幫助人是幫助自己,一點都沒有錯。

  覺悟的人,他這個人生活在這個世間,跟我們一般人這個觀念就不一樣。我們一般人生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為“我”活的,為我、為我家人活的,這個心量很小。覺悟的人,我這個身體活在這個世間是為一切眾生活的,沒有我,是為一切眾生服務而來的,這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念念都是為社會、為眾生,沒有想到有自己。自己的心跟虛空法界合而為一,自己的身跟一切眾生合而為一,不一樣!這個身體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一個工具而已。他會善用這個工具為大眾造福,為大眾消災,怎麼會去傷害眾生?

  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知道一切眾生心性本善。所以教學的目標,沒有別的,幫助他回歸他的自性,回歸他的本善。他的本善在,沒失掉,只是他迷了,迷而不覺。所以佛法的教學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悟了之後,他自性的本善、自性的良知良能都現前了,跟諸佛菩薩大聖大賢沒有兩樣,所以叫“性相近”。

  佛菩薩教我們消災息難的方法,我們常常看到經典袓師大德教導我們多念觀世音菩薩,多念阿彌陀佛。於是我們聽到了,天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災難消得了消不了?沒消掉!這樣說起來,佛在經上講的話不靈了嗎?不是佛在經上講的話不靈,是我們錯會了意思。為什麼?我們的念是口念,心裡頭沒念。你看念佛的“念”字,念字是“今心”,你心裡頭真有阿彌陀佛,真有觀世音菩薩,災難就沒有了。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你的心是大慈大悲,哪來的災難!所以念佛的念曉得是今心,你現在的心是大慈大悲,你現在的心是救一切眾生的苦難;要救一切眾生的苦難,你還能害眾生嗎?這叫念觀世音菩薩。換句話說,用這個佛號把自己大慈大悲的心喚醒,喚起來!

  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什麼意思?《無量壽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智慧、無量的福德。你要把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福德布施供養給一切眾生,災難才能消除。念佛號,念菩薩名號,你要會念!你不會念,有口無心,古德常常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你不會!

  為什麼不會?你沒有遇到好老師教你,道聽塗說把意思錯會了,以為口念就有效了。所以《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開頭佛就教我們,你要想學佛,第一樁事情,“從明師受戒”。這一句的意思,你要跟一個好老師學習,你要聽這個老師的教導。明師不是名氣很大,是他真正明白事理,佛家講的明心見性。這樣的老師找不到,至少要有修有學;學是解,修是行,要找行解相應這樣的老師,你跟他學就不會錯了。學習要全方位的學習,你細心去觀察,老師心裡想的是什麼?對於宇宙人生、對於一切人事物,他是怎麼看法的?從這裡學。處事待人接物,細心觀察,你才真正能學到,然後他所說的、所講的跟他兩個對比,在這裡頭你才能學到真的東西。

  自己的問題解決了,自己的矛盾沖突解決了,身心和諧,健康長壽,這是果報。進一步幫助社會大眾,今天對社會大眾要用深度的感化教育。感化教育裡頭最重要的是身教,要有真的智慧、真的德能、真的慈悲,“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才能感人,才能幫助人回頭。今天社會大眾犯的什麼毛病?首先,從小養成一個錯誤觀念,競爭。那我們怎麼教?我們教忍讓。社會大眾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我們怎麼教他?我們教節儉。一直做下去,要知道三年五載收不到效果,什麼時候看到效果?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回頭了。為什麼?這個時候有明顯的對比,看到你智慧高,德行高,受到社會大眾的敬重,健康長壽,這是最羨慕的。今天的話說,你要拿出證據來給人看,拿出成績來給人看。

  無論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道德重要!倫常道德,這是對治現前社會病痛的一付良藥。所以我過去常常講,我學佛這麼多年,許多人問我,特別是一些同學、朋友問我,佛法到底講的是些什麼?我告訴他,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總的歸結起來給我們講三樁事情,第一個是人與人的關系,第二個是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第三個是人與天地鬼神的關系,天地鬼神就是科學家講的人與不同維次空間生物的關系。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通達了,就叫你做佛菩薩;你要是迷惑、不明了、不通達,你叫做凡夫。所以通達的人,他隨順事實真相,他不會犯錯誤。不明了的人,隨著自己的貪瞋癡慢,隨著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往往把事情做錯,招來的災難。災難本來沒有,《太上感應篇》一開頭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你自作自受,這個沒有法子!

  所以印光法師常說,真正學佛的人,學佛就是學智慧,學覺悟。我們真正想求智慧、求覺悟,要從哪裡做起?首先要懂得防止邪知邪見,從這裡做起。當然首先你要有能力辨別正邪、善惡,你才有能力防止邪知惡見。能防止,你的真誠心才能夠保持,永遠保持真誠,要勵行道德;道是聖人之道,聖人之道就是倫常。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對一切眾生要盡到自己的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己這麼做,還得全心全力幫助別人,去影響別人。要知道世間人一成不變的好人少,一成不變的壞人也少,大多數的人都是可上可下,可好可壞,所以教化比什麼都重要。中國,你看看古老“學記”裡面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要想求消災免難,化解沖突,真正落實和平,只有教育(道德的教育,聖賢的教育)能夠辦得到。中國古代帝王施政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就是把教育辦好,他就成功了。今天時間到了。

 

上一篇:淨空法師:平等對待,和睦相處
下一篇:淨空法師:化解沖突從化解自己心裡矛盾對立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