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人居福地 福地福人居—消災必先修福 修福必先消業障 (第一集) 2009/10/26 台灣高雄 檔名:21-564-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最近這段時期我到澳洲去訪問當地的宗教,在去之前以及回來,台灣都遇到了台風。南北都有許多佛門弟子很真誠的在做消災祈福的法會,看起來也好像很有效果,我也參加了幾場。每次都讓我上台去講幾分鐘,時間太短,沒有辦法把這個道理、理論的依據講出來,所以我想今天利用這兩個小時,我們講這個專題,「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看到這個題目,我們就會想到這個地方要有福,地方就沒有災難,這才叫福地。福地是怎麼造成的?是人心造成的,我們在華嚴講席裡面做了很多次的報告,講宇宙的源起,都是從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自性確實是至善,純淨純善,沒有一法不圓滿,所以它現出來的境界就是佛國土。《華嚴經》上給我們講的華藏世界,平常諸位都知道的西方極樂世界,那是自性變出來的淨土,什麼災難都沒有,那真叫福地,居住在那個地方的人,都是有福的人。你看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說極樂世界都是「上善之人俱會一處」,就是那個地方的居民上善,沒有一絲毫的惡念、惡行。真正做到純淨純善,才走到上善,所以那個地方地就沒有災難。為什麼?地是境界,境隨心轉,佛經上常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道理在此地。所以福人居福地,福地一定是福人居。我們念佛是修最大的福報,念佛念成功,你就是有大福報的人,你將來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最殊勝的福地。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曉得,我們居住的土地有了災難,該怎樣去應對?那就是我們今天講消災免難,消災一定要知道修福,所以「消災必先修福,修福必先忏除業障」,這太重要。普賢菩薩教導我們「忏除業障」,業障怎麼樣忏除?那有前方便。你看看菩薩教我們,我們要留意,第一個教給我們「禮敬諸佛」,這就是忏悔從哪裡忏除?從禮敬,也就是說從自己謙虛。實在講,宗教裡面講的是謙卑,謙虛還不夠,謙卑。中國人講古禮,禮是什麼意思?自卑而尊人,這個自卑就真正是自尊,自尊不是說自大,不是這個意思,自己懂得謙虛,懂得尊敬別人,這叫自尊。「稱贊如來」,要從這做起。稱贊如來,這個意思是什麼?就是中國人講的隱惡揚善,見到別人做不好的事情絕口不提,見到別人做好事,我們要贊歎、要宣揚,這句話是這樣講法的。我們能隱惡揚善,諸位想想,這個世界、社會一定非常和諧,別人做不善的事情都能夠原諒,看到別人行善都能生歡喜心,這個社會多美好!不要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這是稱贊如來。「廣修供養」,處處能夠照顧到大眾,有好吃的、好的事情,總是希望先供養大眾,不要先據為己有,這是什麼?這是捨己為人。我們中國老祖宗教給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教給我們「推己及人」,就是這個道理,這是前方便。沒有這種心行,我們忏除業障很不容易,接下來就是忏除業障,你才真能夠忏除得了。
忏除也叫忏悔,有的經上講忏悔。忏是什麼意思?忏是發露。忏悔跟後悔意思不相同,後悔是自己做了事情,做了以後心裡面有後悔。這後悔裡頭有善有惡,做壞事情後悔是不錯,如果做善事後悔,那就錯了。很多人做善事做完之後後悔,為什麼我要拿這麼多錢,要出這麼多力,干這些傻事?這就錯了。那忏悔不一樣,忏悔是把自己所做的錯事,能夠在大庭廣眾當中說出來,這要勇氣。說出來之後,最重要是改過自新,後不再造,那叫真的忏悔。所以「一切佛法,皆是忏悔修福的妙法」。你看佛所講的哪一樣不是忏悔法?是忏悔法,那就是修福法。同樣一個道理,「一切忏悔修福法,皆是佛法」。我們老祖宗教給我們要常常忏悔,常常改過,常常自新。老祖宗早就說過,教導我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求進步。業障如果不忏除,怎麼可能進步?業是什麼?業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活動,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些活動。為什麼會有障?錯誤的活動就產生障礙,障礙我們的智慧,障礙我們的福德。我們再把這個事情說明白一點,對於個人來講,障礙你的喜樂,障礙你身心健康,障礙你家庭幸福,障礙社會和諧,你看這麼嚴重。
哪些是業障?善業、惡業用什麼做標准?這非常重要。善惡確實有標准,標准是什麼?儒釋道都講得明白,儒家講的五倫是標准,五常、四維、八德,落實在《弟子規》。五倫是講關系,非常重要。人在這個世間,我們跟這些人是什麼關系?然後再推廣,我們跟一切動物有什麼關系、植物有什麼關系、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有什麼關系?跟天地鬼神有什麼關系?這都是屬於倫理。倫理不外乎五種,所以叫五倫。五倫首先講自己不講別人,世尊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佛法稱為內學,內學就是講自己,從自己心內,不在外面,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五倫第一個「父子有親」,我們自己來到這個人間,怎麼來的?父母為緣,業力為主,業力是因。因緣條件具足,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到這個世間來得依靠父母,所以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教導我們,這個恩德太大了,把它擺在第一條。人都有本性,本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個善是性德,是自性裡頭本來就有的。這個德是什麼?親愛。你看看父母對兒女的照顧,特別是在嬰孩的時代,還不會說話,還不會走路,幾個月,不足一歲,這個時候你看父母對他的操心、關心,無微不至。我們真正懂得、明白了,才知道要孝順父母。父母是無條件的付出,絕對沒有天天跟你講我為你付出多少,沒有,父母從來不講話的,無條件的。這個關系真正是說到究竟的美滿,所以稱之為善,這個善是究竟圓滿,那一種慈悲,那一種親愛沒得比。如果是疏忽了教育,這小孩愈長愈大,長大怎麼樣?他會受外面環境的干擾,受環境的染污。中國古人講「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他會受到影響,於是教育就很重要。教育這個動機、這個念頭怎麼生的?就從這生的。小孩慢慢長大,不能不接觸外面環境,「苟不教,性乃遷」,《三字經》上講的,你要不教,他就慢慢變質,這就很可怕。
教育興起來,教育的目的何在?第一個目的,父子之親如何能保持到一生不會改變,這是我們中國傳統教育千萬年來頭一個目標。教育不是教我們升官發財,教育也不是教我們成聖成賢,教育的目標是什麼?父慈子孝一生都不改變。你看這個教育的理念多麼偉大!其實雖然不說聖賢,不說升官發財,可是大聖大賢、豐功偉業都是孝子成就的,孝是世出世法的根本。中國傳統儒講孝,佛也講孝,你看「淨業三福」,這是我們淨土宗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第一句話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跟我們中國傳統老祖宗的教誨不謀而合,這正是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所以中國教育的核心、中國教育的起點就是父子有親,從這裡起來,然後才講到夫婦有別。男女結合成為一個家庭,這個家庭夫婦各有各的責任,各有各的任務、使命,所以他有別。一個家庭裡面最重要的是兩樁事情,一個是家庭生計,物質生活;第二個是傳宗接代,中國人所謂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兩個人,在古時候,先生出去謀生,養家這個事情(物質生活)先生他擔任;婦女在家裡面,最重要的工作是相夫教子,幫助先生把家管好、照顧好,讓先生無後顧之憂,專心從事他的事業,而最大的事情是後面這兩個字,教子,相夫教子。
一個人一生當中,第一任的老師是母親,母親太重要!母親要會教,她的下一代都是大聖大賢、大忠大義,母親教出來的。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這是孔子,孔孟心目當中最尊敬的聖賢,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堯舜禹湯那是過去很久了,在孔子這個時代也過去將近兩千年,那很久了,古人。可是文武周公在孔子那個時代算是近代人,因為孔子生在周朝,這是周朝開國的君王,媽媽好,教出來的。周家開國這三個大聖人,周文王,文王的祖母太姜,他的母親太任,他自己的妃子,太姒,都有個太字。以後家庭裡面的主婦,先生都把妻子稱為太太,這是什麼意思?尊重她,希望她學三太,希望她不要忘記天天想著太姜、太任、太姒,向她們學習,把自己的兒女都能教成大聖大賢,是這個意思。所以太太的來源不能不知道。這外國人沒有,中國人稱太太含義很深,時時刻刻提醒別忘記三太,那是做妻子、做母親最好的典范。
然後才有「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有義」,君臣是領導與被領導,君仁臣忠,領導人仁慈,我們佛法講慈悲、仁愛;被領導的人,他的屬下盡忠,認真努力完成領導人付托的使命。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這五種,五種就講盡了。其他所有的一切人都在朋友裡面,朋友有信,誠信,朋友有誠信,四海之內皆兄弟,這把人與人的關系都說盡了。一定先懂得關系,然後我們把關系處好,中國老祖宗講的「敦倫盡分」。敦什麼?敦是親愛,親睦,敦睦倫常,我們今天講的相親相愛,互相照顧,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些都是屬於敦倫盡分。我們盡我們自己的本分,把本分的職責做好,跟大眾和睦相處,互助合作,這個社會多麼美好!這是我們中國教育的中心理念。
中國的教育是愛的教育,中國的教育是仁慈的教育。自古以來,人人都受這個教育。在中國歷史上,中國沒有跟外國人打過仗,在歷史上沒有記載,說明這是一個和睦的族群,他們有真正仁愛的教育,各個人都學好,各個人都有福。所以中國這塊大地是福地,寶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看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三個早就滅亡,唯獨中國存在,為什麼?福地。為什麼說福地?福人居,他受過倫理道德的教育,這是有福的人。所以五倫是關系,五常、四維、八德是道德。五常是道,常永遠不能改變,一改變就麻煩,不可以改變的。五常是什麼?是仁義禮智信,跟佛法配起來就是五戒。你看仁慈,不殺生是仁慈,不偷盜是正義,不邪YIN是禮,不飲酒是智慧,不妄語是信,佛家講五戒,根本戒。記住叫根本,就是做人的根本,修行的根本,成菩薩、成佛的根本,你沒有這五個根本,人都做不好,怎麼能學佛?所以五戒稱為根本戒。
仁,在中國,中國這個「仁」是兩個人,就是想到自己同時想到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永遠記住。中國人絕對不會起個妄念,損人利己,這是現在有,而且很多,為什麼?他沒有受過中國傳統的教育,不能怪他。中國傳統教育在我們中國這塊大地,被疏忽了至少一個世紀,滿清亡國,民國建立,民國到今年九十八年,再兩年就一百年。民國初年,也就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大概是二十幾年的樣子,二十幾年、三十年,也就是民國三十年前,雖然社會不講了,可是人民還有這種風氣在,這個氛圍還在;中日戰爭之後真的就很淡薄,雖很淡薄,比現在有人情味。現在受西方文化的沖擊,特別是在最近的半個世紀,可以說是大幅度的衰退,這很可怕的一樁事情。
講到倫常道德,現在年輕人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可能到他曾祖父母曉得,到高祖父母才真正知道傳統文化裡面的含義,知道傳統文化殊勝的利益,至少丟掉四代到五代。所以今天年輕人決定不能怪他,要怪什麼?怪我們自己沒有做好,我們沒有好好照顧到。當然社會是個大染缸,非常可怕。今天社會的價值觀裡面找不到傳統文化,全是西方的。這西方觀念,思想、言行,跟我們傳統恰恰相反,急功好利,他們是以自私為本,第一個概念就是自利,人人都著重自利,沖突就發生。仁慈這個仁沒有了,他只有自己,自己是本位,先考慮自己不顧慮別人,這是今天整個社會沖突的根源、災難的源頭就在此地。我們不能不認識,我們不能不把這五常道找出來,我們必須要學仁,要知道真正學仁慈,就是學慈悲,利益無量無邊。要學捨己為人,決定不能夠學損人利己,損人利己,縱然眼前得到一點好處,來生的果報決定在三途,那又何必!
人生很短,縱然一百年也一彈指。我三十八年到台灣,今年九十八年,整整六十年。想起當時到台灣的時候,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樣,日子過得多快,六十年一彈指。所以我們要冷靜、要細心去體驗,就知道老祖宗教的東西是真理,老祖宗的東西真有道理在,你學了准有好處,「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一定要學損己去利人,我們佛法講捨己為人,要學這個。自己苦一點,希望別人過得舒服一點,過得好一點,這是中國人;希望自己日子過得舒服一點,不要去理會別人,這是外國人,中國人跟外國人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你看這個仁字多麼重要。
第二個是義,義是什麼?怎麼講法?古人講,「義者循理」;換句話說,遵循理那就叫義。用現在的話來說,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這就是義,決定不違背情理法,面面都顧到,這是義。禮是禮貌,是禮節,非常重要。禮的意思就是秩序,就是規矩、規則。中國人的禮從哪裡來的?從大自然法則裡面引申出來的;換句話說,與大自然相應,這就是性德,不是哪個人自己想出來的、自己造出來的,不是的。中國古聖先賢,就像孔子所說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都是古聖先賢智慧經驗累積的教訓,不是哪個人創造,哪個人的發明,真的是天人合一。這個天就是大自然的規則,跟我們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融成了一體,這多麼偉大!禮的精神,《禮記》裡頭說得很好,「自卑而尊人」,永遠記住這個原則,對於別人,自己要謙虛,要知道尊重別人。人人都自謙,人人都尊重別人,你想這個社會多麼美好!沒有傲慢,沒有貢高,沒有自大。曉得貢高我慢、自大,這都是嚴重的煩惱,我們不可以不知道。所以一定要懂禮,要守禮。
這些年來,我們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地區,在我們華人社會裡面,我都勸大家學《弟子規》、學《感應篇》,為什麼?禮。《弟子規》是禮,是中國小學裡面學的禮,是中國真正扎根教育裡面的禮,你說它多重要。不多,只講了一百一十三樁事情,不難學,你就從這一百一十三樁做起,條條都把它做到,那根就扎下去。在日常生活當中,延伸出去那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在佛法裡頭,諸位曉得,佛法講十善業道,只講十條,可是這十條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運用,一展開,小乘三千,小乘就變成三千威儀,三千威儀一歸納就是十善業。大乘菩薩那更了不起,大乘菩薩把十善業一展開,八萬四千條,我們一般講整數,那四千就不說了,叫八萬細行,實際上是八萬四千細行。你看,十條展開能成為八萬四千細行,一百一十三條那還得了!真的是究竟圓滿大聖大賢的德行,在《弟子規》裡頭,不能不重視,不能不認真的學習。
酒,在五戒裡面它屬於遮戒,什麼叫遮戒?其他的四種,殺盜YIN妄,受不受戒,你犯了都有罪。酒沒有罪,酒是怎麼樣?喝醉了之後犯殺盜YIN妄,那就有罪;他要不犯殺盜YIN妄,他沒有罪,這個道理要懂。我早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的時候,他老人家常講,他說假如我們每個人的酒量都像鄭康成那個樣子,大概釋迦牟尼佛這條戒就沒有了。中國諺語裡面有一句話說,「三百杯」,有典故的,它不是假的,三百杯,鄭康成的故事。鄭康成年輕的時候讀書,老師馬融,是漢朝的大儒。他在那裡學了三年,學成之後回家,老師帶著同學在十裡長亭給他餞行,大概人不少,每個同學敬三杯酒,那大概有一百人,一個人三杯就三百杯,他真有酒量。三百杯喝下去,一點小小的禮節都不失,在中國歷史上找不到第二個人,真叫海量。我們沒有辦法,我們一般人,這個酒不要說是三百杯,我看大概十杯酒下去丑態就百出,《弟子規》上講,勸導年輕人「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那真是丑態百出。丑態百出還算是過,不算罪,如果再犯殺盜YIN,那就是有罪。所以釋迦牟尼佛把這樁事情也列入根本戒,根本戒這條叫遮罪,就是防止你犯罪。不飲酒是防止你犯罪,飲酒本身不是罪,酒醉之後犯過失那叫罪。這是我們把它認識清楚。所以五常是做人的基礎,常道,永恆不能變的。妄語,不妄語是誠信,真誠、守信,這是中國人千萬年來做人的基本德行,不能不遵守,不遵守那就不是人。人跟畜生差別在哪裡?就是人懂得五常,懂得五倫五常,畜生不懂。
「四維」是禮義廉恥,「八德」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十二個字把中國千萬年來祖宗教誨全部包括在其中。展開來就是四書五經、十三經,乃至於中國全部的傳統文化,我們今天講《四庫全書》,都離不開這四個科目,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全部落實在《弟子規》。你要有這個認知,你對《弟子規》就會很尊重,你會非常認真的學習。而且有《弟子規》的根,你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就不難,你會在學習當中得到法喜,得到真正的喜樂,就像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悅是喜悅,他不說樂,樂是快樂,快樂是外面的刺激,從外頭來的。喜悅是內心裡頭往外面發的,像泉水一樣,它自己湧出來的,這是真樂,這真正能養人,最好的養分!是從內心裡頭湧出來的喜悅,怎麼湧出來?學習。學而時習之,學習會得到喜樂,真正的喜樂是從學習裡面得來的。學習幫助你改過,改過就是忏除業障,幫助你得清淨心,幫助你開智慧,你多快樂!這個快樂決定超過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那個不能比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樂,快樂,從外頭來的,不一樣。儒家的標准,諸位別的不能夠詳細記清楚,你就想到《弟子規》,它全包了。
在佛法,佛也只講四個科目,「三福、六和、十善五戒、十願十度」,這四個科目。三福是世尊指導弟子,指導學生們修學最重要的綱領。第一個是「孝養父母」,第二句話是「奉事師長」,這兩句話是中國人所講的「孝親尊師」,為什麼?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對父母要孝順,我們的慧命得自於老師,對於老師也要孝順,中國人把老師的恩德看到跟父母是同等的,沒有差別。
在古禮裡面最明顯的就是稱呼,所以中國人有名、有字,名是父母給你起的,在你沒有成年的時候,大家都叫你的名,你沒有成年;成年之後,你是大人,你不是小孩,要對你尊重,不稱你的名。你的平輩,你的兄弟,你的同學、朋友送一個名字給你,叫字,大家都稱你的字,一生都稱你的字。名只有父母稱,你的祖父母、你的伯伯叔叔都稱你的字,你將來在社會上做事情,你的長官也稱你的字。官做大了,跟皇帝接觸,皇帝也稱你的字不稱你的名,對你尊重。除了父母之外,還有一個人稱你的名,老師。所以成年之後稱名的只有兩種人,一個父母,一個老師。這就是說明中國人對於老師的重視跟對父母沒有兩樣,從這裡非常明顯的看出來。
父母過世,居喪三年,守孝三年;老師過世,心喪三年,就是沒有喪服,叫心喪三年。從古禮裡面看出來,老師在學生心目當中地位是非常崇高的。老師對學生的愛護,古時候確實超過對他的兒女,這都是真的,這是一般社會風氣。老師教書,學生參加考試,學生考中,自己兒子沒有考中,老師歡喜,社會大眾贊歎。如果老師的兒子考中,學生都沒考中,社會上的輿論那就給他很難受。你有私心,你看你教你兒子,學生都沒教好,所以他也非常認真努力去教好學生,優秀的學生。自己兒子縱然是不成材,將來的生活,將來生活有同學照顧他,師徒如父子。老師的兒女跟我們做學生的我們的親兄弟沒有兩樣,對於老師的家有照顧的義務,有幫助他們在生活上的義務。跟現在這個社會不一樣。我們想想,中國古時候那個社會非常可愛,確實是和諧的社會,和睦的社會。
佛法的三福是最高指導原則,一開頭,孝親尊師,然後講「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佛法的基礎,這是佛法的《弟子規》。在經典,經典就是《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在佛法相當於中國傳統儒家的《弟子規》一樣,是根本的根本,有這個基礎才真正能入佛門,依佛為師,做佛的弟子。入佛門有三皈五戒,三皈是學佛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學佛的目標,學佛的方向。皈依佛的意思是覺而不迷,皈依法的意思是正而不邪,皈依僧的意思是淨而不染,佛法僧意思是覺正淨。總的原則告訴你,無論學哪個宗派,無論學哪個法門,決定不能違背這個原則,違背這個原則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最高指導原則,我們一般稱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意思是覺正淨。
在方法上,從五戒開始,你看看儒家講的五常,佛家講五戒,跟五常意思完全相同,要從這開始。要戒殺,決定不能傷害眾生。大乘菩薩戒裡面,令一切眾生生煩惱,我們就已經有罪過,怎麼可以殺害?不偷盜,不偷盜是義,決定不能有占別人便宜的念頭。我沒有做偷盜,可是心裡頭還有想占一點便宜,這是什麼?盜心,你雖然沒有盜的行為,你有偷盜的念頭,這就錯了。不YIN,這個不YIN對在家同修來說,不邪YIN,出家的是決定不YIN欲,這個念頭要斷。五戒如果不能遵守,那是大不孝,怎麼說大不孝?你不遵守五戒,你的身體不會好,你多病,多病令父母擔憂,這就是大不孝。《弟子規》上「身有傷,贻親憂」,讓父母擔心;「德有傷,贻親羞」,德有傷,父母見不得人,難為情,養兒子怎麼會養成這個樣子?這個道理要懂,處處不要讓父母操心,不可以羞辱父母。做兒女的對父母應當是榮宗耀祖,你多做好事,你的父母在外面人家見到都贊歎,你養的這麼好兒子,沒有人不羨慕,沒有人不贊歎,這父母面上有光,這是孝順。所以養父母的身,養父母的心,養父母之志。
飲酒,在一些應酬的場面,守住一個原則,決定不能跟人干杯,這一開,那你問題就多了,決定不可。譬如一個宴會裡頭,就是一杯酒,應酬,這個可以,意思到了,決定不能喝醉。不但不能喝醉,你有一斤酒的量,最好不超過四兩,你的頭腦永遠是清醒的,能夠避免更好。如果你是學佛的佛弟子,你說「我受了五戒,很抱歉,對不起,我不能夠犯戒」,我相信人家會諒解你。再不妄語,最後是人與人往來,一定要記住誠信,這個非常重要。
十善裡面包括有五戒,但是戒跟善的意思不一樣,戒是你跟佛有了約定,佛告訴你這五樣,你必須要遵守;善是自發的,不是佛教導我們,我們也要遵守。十善是性德,而且十善是一切善行的根本,不可以破壞。佛雖然沒有那麼嚴格要求我們,我們自己必須要遵守。然後再提升普賢菩薩的十願,文殊菩薩的十度,這在《華嚴經》上的,一乘圓教,我們在這裡就不細說,這細說兩個小時講不完,我們在華嚴會上常常提到。佛法落實在十善業道,所以十善業道非常重要。
道下,道也變成宗教,實在在最早的時候是道家,儒釋道都不是宗教,統統都是屬於教育。道是推崇老子、莊子,他們「崇尚自然法則」,常常說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清心寡欲」。所以道家的思想、行持很像佛家的小乘,著重自利。但是自利裡面決定不害他,這是自律,是德行。以後演變成為道教,老子、莊子也變成道教的始祖。道教修行確實有一部寶典,對於兩千年來中國的社會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太上感應篇》。它一開頭就是「太上曰」,這個「太上」就是指的老子,太上老君,道教的。這篇東西文字也不長,不到兩千字,裡面跟我們講的因果報應,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在中國流行了兩千年,過去縱然是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的人,也聽老人常常講這些故事,感應的故事,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起心動念都把自己管好。
因果真有嗎?真有。我們在前面學過《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在這部小論裡頭,我們知道因果跟生命的緣起、宇宙的緣起是同時發生的。宇宙生命緣起第一個因,它確實是沒有因緣,在佛法裡面講「一念不覺」,一念不覺沒有因,不但沒有因,也沒有緣,所以它叫妄動。但是這一念不覺就是宇宙起源的因,生命起源的因,那就有因有果,這不覺是因,宇宙生命就現相、就發生,那就是果。所以因果可以追溯到跟宇宙生命同時起來的。演變到我們現前,這演變到善惡,這就非常明顯,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而且業因果報非常明顯。
中國過去的人受過這個教育都知道,人一生會安分守己,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的,用什麼方法去求也求不到,那又何必!道理搞清楚,叫理得到了,他心就安。無論是貧富貴賤,像孔子所說的,你命裡頭有富貴,你享你的富貴;命裡貧賤,你得甘心過貧賤的日子,對富貴並不羨慕,社會安定。貧富能不能均?不能均。為什麼不能均?他造的業不一樣,這要懂得。那我要享富貴,佛教得好,你要想發財,你修財布施,發財是果,因是什麼?因是財布施。你能夠以財富幫助別人,你的果報就得財富。你用你的聰明智慧幫助別人,那你的果報就是更加聰明智慧,叫法布施。你看到別人有苦難的時候,你能夠救苦救難,特別是在病苦無依無靠,你能夠照顧他,那你的果報就得健康長壽。你看這三種果都是大家希求的,可以說是不分族群,不分國家,不分宗教,我們在國外常常就問人,這三樣東西要不要?沒有一個不要。我要財富,我要聰明智慧,我要健康長壽,都要,但是他不懂得怎麼個修法。在我們中國儒釋道都懂,都懂這個方法,歡喜布施。布施不要後悔,如果布施後悔,將來有沒有果報?有果報,但是果報得來的很辛苦,為什麼?你施的時候有後悔,錢還是可以賺,賺得很辛苦。如果你很大方,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這樣的布施,你將來得的果報賺錢很容易,一點不操心,財源滾滾而來,就這麼個道理。這因果報應你真懂。
命運不好就是過去世沒修,這一世能不能改變?能改。可是諸位不要去迷信,風水先生替你改,算命先生給你改,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他要是能改的話,他為什麼不先改自己?這你就明白了。真正能夠改的,諸位去看《了凡四訓》,你就明白。明朝時候袁了凡先生遇到雲谷禅師,雲谷禅師用佛法裡面的方法教導他,用《感應篇》的方法教他去學習,他真的改過來。收入年年增加,為什麼?他拼命布施,所以財富(每年的收入)增加,功名成就,功名屬於法布施,健康長壽屬於無畏布施,他三個都得到。他的壽命,孔先生給他算的是五十三歲,他活到七十四歲,延壽二十年。他自己講,他並沒有求壽命,沒求長壽。所以「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它有道理在。
我初學佛的時候,承蒙章嘉大師教導我,我依教奉行,真的轉過來。我命裡面沒有財富,過去生中沒修,他教我修財布施。我說我沒有錢,怎麼布施法?大師問我,「一毛錢有沒有?」「一毛錢可以,有。」「一塊錢行不行?」「一塊錢還行。」「你就從一塊、一毛布施。」真干,我就聽話。一塊、一毛怎麼布施?那時候接觸到佛教,偶爾也到寺廟裡面去參加這些法會,法會常常有人放生,有人印經,拿著簿子來化緣,隨喜功德,我們就出個五毛、出個一塊,就這樣做,真干,確實愈施愈多。特別是出家之後,李老師要我學印光大師,章嘉大師叫我學釋迦牟尼佛,李老師叫我學印光大師,那時候送我一部,我還記得四冊,瑞成書局出版的《印光大師文鈔》,正篇兩冊,續篇兩冊,四冊,叫我認真去讀,認真去學習。我才了解印光大師一生十方供養全部做法布施,做為印送經論善書,這是我真正學到。我們這些年來,我們送的經論善書是沒法子計算,單單講《大藏經》,差不多我們也快送到一萬套,這都想不到的事情。當年我學佛買一套《大藏經》多辛苦,現在居然能夠贈送一萬套!
壽命,這是從小人家給我算命、看相,都說我活不到四十五歲,壽命到四十五就沒有了,我今年八十三,超過袁了凡很多。這是真事情,不是假的。命裡沒有財富,現在財用自在,雖然沒有,但是心想事成,想干什麼都不缺錢;沒有求壽命,壽命也延長。法布施,聰明智慧增長,這個諸位可以從聽我講經裡面感觸到,你看我每年講經,年年有進步。甚至於你要細聽,月月都不一樣,這個有喜樂,法喜充滿。這就說明因果報應是真的,不是假的,六道輪回真有,不是假的。
所以印光大師一生跟我們講扎根教育,他是把因果擺在第一,有道理。為什麼?我們看到古今有不少人,特別是在現前,有很多人確實開始真學佛,真的依教奉行。我們佛門有句諺語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就變質了;「學佛三年,佛化雲煙」,就沒有了。這是什麼原因?這是不知道因果,沒有在因果上奠定基礎。如果一開頭有很好的因果教育,我相信他始終不變,他就會有成就。不相信因果,學佛,你成為一個法師,成為一個大德居士,名聞利養會現前,這個時候如果你把持不住,很容易墮落。懂得因果,我們就想不是這一生,還有三途,來生怎麼辦?現前得一點受用,來生到阿鼻地獄,這是劃不來的事情,這一定要清楚,決定不能干。
所以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最好榜樣,一生他老人家堅持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堅持到底,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名聞利養現前,五欲六塵現前,一定要知道《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在這裡不能起貪瞋癡慢,你一起這個,就跟三惡道相應。貪的念頭起來,餓鬼道;瞋恨念頭起來,地獄道;愚癡,畜生道,這多可怕。所以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是好東西,佛法把這個東西稱之為財色名食睡,叫地獄五條根。你在這裡面起貪瞋癡慢,你決定墮地獄。這些東西在人的一生當中又不能不要,可是時時刻刻要警惕著適可而止,決定不貪,不可以執著,這就對了,這叫修行真實的功夫。
財,尤其是十方的供養,十方供養給你做什麼?給你做佛事的,不是給你享受的。什麼叫佛事?佛事是覺悟眾生。世間最大的好事、最大的善行,無過於幫助眾生覺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他一生干什麼?教學。我們用很冷靜的思惟來觀察他,他老人家一生,用現在的話來說,職業老師,他是這麼個身分。三十歲開悟就開始教學,一直教到老人家圓寂,七十九歲。所以經典上記載的有一生講經三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一生沒有建寺廟,這我們要記住。可是他一生,他也很活潑,他並不固執,有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他們自己有別墅、有園林,請他在那邊教學,他也很樂意,也接受。像竹林精捨、只樹給孤獨園都非常有名。他也在那裡住了幾年,在那邊教學,可是教完之後,別的地方有緣他還是去,這個地方物歸原主。我們現在講,釋迦牟尼佛接受使用權,不接受所有權,他使用幾年不用了,物歸原主,這是對的。表現在生活上非常活潑,令人尊敬,令人敬愛。釋迦牟尼佛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教學非常成功。這是我們後人的典范,我們應當要這樣學習。
近代的,在中國,因為中國地理環境跟印度不一樣,他們是熱帶,三衣一缽可以,在中國不行,中國有四季,那三衣在冬天不能御寒。中國這些祖師大德給我們做了很好的典范,特別是近代印光大師,因為他距離我們近。老人家圓寂是在抗戰期間,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就是親近印祖,淨土是印祖傳給他的。我跟他學習的時候,他非常謙虛,他說我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後怎麼辦?教我學印光大師,跟他老人家學,做印光大師的私淑弟子。所以我就認真讀老人家的書,現在在台灣《印光大師全集》精裝七冊,非常好,流通量也很大,各個地方都很容易能得到,真是一部好書。
而印祖一生最大的貢獻,我認為就是他老人家提倡因果教育,這是近代所有法師跟他不一樣的地方。我這個發現是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離開台灣到香港去講經。那一次在香港住了四個月,一九七七年,講《楞嚴經》。前面兩個月住在九龍,倓虛老法師辦的中華佛教圖書館,這裡面收藏了很多印光大師弘化社出版的書。我才曉得印祖將所有一切供養的錢辦了一個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他們自己印書,自己有個印刷廠,印的書都非常好,校對很精確,看得很舒服。因為印祖是我們的祖師,老師是一再叮咛要學印光法師,所以看到弘化社的書特別的親切。
我拿到這些書首先看看版權頁,版權頁印的數量,發現有三種書,感到很驚訝,第一個是《了凡四訓》,第二個是《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三個是《安士全書》。這三種書,每一版都是在一萬冊以上。一萬冊、二萬冊、三萬冊到五萬冊,他都這麼印的。印了多少版?幾十版!這三種書都是這樣子。我把它幾十版一加起來估計一下,超過三百萬冊。老人家是淨宗一代祖師,印佛經沒有這麼大的數量,佛經的數量都很少,看印佛經的一版一千冊、二千冊。他這三樣書,這一版開頭就是一萬冊、二萬冊、三萬冊,這是怎麼回事情?我想了兩個星期,才想出大概因果教育重要。所以他用這個方法讓我們後人警覺到。
我回到台灣把這三種書,我也學印經,就印了五萬冊,跟祖師差得很遠,印了五萬冊。那時候我印經也印得多,幾乎所有的供養全部拿去印經,但是所印的都是一千冊、二千冊、三千冊。這次這三種書在台灣就印了五萬冊,而且我每一種都講一遍,至少講一遍,有講二、三遍的。因果教育重要,深信因果,決定沒有邪思,決定沒有邪念,為什麼?果報不可思議。人有善心、有善念,來生一定好。尤其我們這一生終極的目標是想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世尊為我們的教導,那個地方人都是上善之人俱會一處。所以我們常常想到,我們自己能不能修到上善?那上善的標准,印光大師可以說是近代一個最好的榜樣。特別是這三種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匯編》、《安士全書》,要多讀,要多講,為什麼?那是上善的標准。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違背因果教育,我們念佛決定得生。
這個世間很苦,災難很多,不值得留戀。如果在這個世間還起貪瞋癡慢,那就錯了,違背了因果,給你帶來的是災難、是惡報,這又何必!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佛菩薩的教誨,祖宗的教誨,印光大師的教誨,扎根在《感應篇》上,在因果教育上,然後《弟子規》、《十善業》就踏實。如果沒有因果,我們的《十善業道》跟《弟子規》修得再好,名聞利養現前,五欲六塵現前,會變節,你把持不住,那就是古人所講的「義始利終」。開始的時候,你是有一股正義,到最後怎麼樣?最後還落在名聞利養裡頭,錯!這是什麼?這是缺乏因果教育,才會造成這種現象。所以我們不取,我們不能取義始而利終,我們必須有始有終。能夠說是義始而以智終就好,智慧現前,不能夠說是把名利來結束,這就錯了。
我的大綱寫得很多,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可能要講三次,要講六個小時,算是一個小專題。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謝謝大家。
選自淨空法師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