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靈巖遺旨》壹、悲化有情【1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印光法師《靈巖遺旨》

 

壹、悲化有情

 

二、老實念佛

 

(三)選擇念佛

 

2.信願不二

 

(1)論說信願

 

淨土法門

惟信為本

 

入道之要,信為第一。

欲蒙慈濟,非信莫得。(增廣下.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卷首像贊)

淨土法門,惟信為本。信得極,五逆十惡,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斷惑者,皆無其分。(增廣上.覆周智茂居士書)

 

樂邦有路

起信即生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樂邦有路,起信即生。(續編下.楹聯/彌陀)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增廣上.覆鄧伯誠居士書二)

 

淨土法門,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有佛大慈悲力,何須光為?近來之人,多多見異思遷。有信心者,每每不知淨土之所以,或學禅學教學密等法,若欲作大通家、善知識則可。若欲即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則或致因所學者多,藐視淨土。由是既不能斷惑證真,以自力了;又無信願念佛,以仗佛力了。則將來三途六道之苦,當比此時之苦,勝百千萬倍矣。(三編下.覆馬宗道居士書一)

 

信之一法

急急講求

 

如來出世,說法度生,原欲一切眾生,直下了生脫死,親證無上覺道而已。但以眾生根機不等,不能究竟暢佛本懷。只得隨順機宜,循循善誘。大根則稱性直談,為說佛乘,令其即生圓證佛果,如《華嚴經》之善財,《法華經》之龍女等。次則為說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令其漸次修習,漸次證果。又其次則為說五戒十善,令其不墮惡道,受人天身,漸種善根。隨其所種善根大小,將來於三乘法中,隨宿善力,發諸現行。或依菩薩乘,修六度萬行,而得親證法身。或依緣覺聲聞乘,悟十二因緣及四谛法,而得斷惑證真。此諸法門,雖則大小不同,頓漸各異。然一一皆須自己修習力深,斷惑證真,方可超出輪回,了生脫死。若三界內見思二惑,絲毫未盡。則生死根本,未能斬斷。縱令定慧力深,依舊無由解脫。如三果聖人,尚生五不還天,經許多劫,方證四果。若證四果,則生死根本,斷盡無余。然只是小果聲聞,尚須回己所證小果,趣向如來大道。於十方世界,乘願受生,廣行六度萬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隨己功行深淺,或漸或頓,以次證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諸位。至等覺已,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便入妙覺位而成佛矣。如來一代時教,所說法門,雖則無量無邊,其證入地位,畢竟不能超越於此。雖禅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最為圓頓直捷。然見性成佛,乃約本有法身,不涉凡聖因果修證而論。若依修證地位而言,亦與教家了無異趣。而末世之中,人根陋劣,知識鮮少,悟者尚難其人,何況實證?

如來知諸眾生惟仗自力了脫之難,故於一切法門之外,特開念佛求生淨土一門。但能信願真切,即五逆十惡極重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聲,或止數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況彼修行世善,不作諸惡者乎?若是精修梵行,禅定力深,則往生品位更高,見佛聞法最速。即大徹大悟,斷惑證真之人,亦須回向往生,以期圓證法身,速成佛果。

其余法門,小法則大根不須修,大法則小根不能修。惟茲淨土一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五逆十惡、阿鼻種性,亦可預入其中。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欲即生了生脫死,便絕無企望矣。然此法門如是廣大,而其修法又極簡易。由此之故,非宿有淨土善根者,便難谛信無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猶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權位菩薩,猶或疑之。惟大乘深位菩薩,方能徹底了當,谛信無疑。能於此法深生信心,雖是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雖其才德未立,而仗王力故,感如此報。修淨土人,亦復如是。由以信願持佛名號,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故得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欲說淨土修法,若不略陳諸法仗自力了脫之難,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則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絲毫疑心,則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實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講求,以期深造其極乎哉!(增廣上.與陳錫周居士書)

 

仰信佛言

不起疑念

 

淨土法門,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當仰信諸佛諸祖誠言,斷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則與佛相背,臨終定難感通矣。古人謂:「淨土法門,惟佛與佛,乃能究盡。登地菩薩,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豈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斷乎?(增廣上.覆鄧伯誠居士書一)

 

深信佛力

自有正念

 

所言大禍臨頭,功行淺薄,無有把握,或恐懼失心,打失正念者。但須在深信佛力、法力、自性功德力、至誠持誦力,均不可思議。勿道無禍,即有大禍,斷不至即失心耳,以有此諸力加被也。凡人須素位而行,則不至因境遇不好,遂致失心。凡因境遇不好失心者,多皆無深信力,而兼有顧念前境,不肯放下所致。如被難之時,只思所以逃避之法,於諸不能料理者,概不萦懷。以萦懷不釋,有損無益。故曰:「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吾人靠到一句佛,越苦越認真念,決不至有失心無措之虞。若常懷此懼,久則成病〔心病最難醫〕,不可不知。(續編上.覆俞慧郁居士書〔民二十年〕)

 

火宅難安

立願往生

 

娑婆惡濁,極樂清淨。

急求出離,是為要務。(增廣下.今彩大師往生記)

三途固屬苦荼,人天亦非安樂。

若不往生西方,決難身心自在。(三編下.薦亡生西佛七文疏)

雖有珠海金山,不如坐進此道。

縱令封禅拜國,何若立往西方。(續編下.楹聯/ 閒聯)

既生信已,必須發願。願離娑婆,如獄囚之冀出牢獄。願生極樂,如窮子之思歸故鄉。若其未生淨土以前,縱令授以人天王位,亦當視作墮落因緣,了無一念冀慕之想。即來生轉女為男,童真出家,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亦當視作纖曲修途,了無一念希望之心。惟欲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位居不退,忍證無生。回視人天王等,及出家為僧,不知淨土,修余法門,歷劫辛勤,莫由解脫者,如螢火之與杲日,蟻垤之與泰山矣。可勝悲哉,可勝悼哉!以故修淨土人,斷斷不可求來生人天福樂,及來生出家為僧等。若有絲毫求來生心,便非真信切願,便與彌陀誓願相隔,不能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矣。(增廣上.與徐福賢女士書)

 

佛說一切大小權實法門,皆須仗己功力,斷惑證真,方出生死。若惑業有一絲毫,生死決定難出。是以從生至生,從劫至劫,輾轉修持。或有力量充足,直進不退,即能了脫者,多皆旋覺忽迷,暫進久退,經塵點劫,不能出離。所以爾我今日尚為凡夫,皆坐不知如來普被三根,至極圓頓之淨土法門故也。汝縱未親知識,亦曾誦《彌陀經》、《無量壽經》、《十六觀經》、及各淨土發願文、《龍舒文》、《歸元直指》。彼皆令即生往生,汝偏欲輾轉來生。佛愍眾生無力斷惑,難了生死,故特開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橫超法門。無論斷惑與否,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此是正行,及修行眾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無一不得生者。即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地獄相現,若心識不迷,聞善知識教以念佛求生西方。若念十聲,或止一聲,當下命終,亦得往生。既往生已,即已高預海會,永出輪回。漸次進修,以圓佛果。若此逆惡罪人,不聞此不思議法,經塵點劫,難出地獄。餓鬼畜生尚難得,況欲得人身而修行了生死耶?當須發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薮,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決定,則己之信願行,方能感佛;佛之誓願,方能攝受。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輪回矣。(增廣上.覆高邵麟居士書三)

 

半年未晤,幾多錦繡江山,豐富人民,皆成凋殘困苦,不堪寓目之況。世相無常,三界火宅,於此益信。閣下乘宿願力,弘揚淨業,正好借此以作大眾修持淨業之頂門一針,俾彼各各死盡再生人天、享受癡福之偷心,則利益大矣。(三編上.致關絅之居士書二)

 

樂天知命

厭此欣彼

 

身乃招苦之本,厭乃得樂之基。宿因厚而現善濃,則多劫之重報,轉而現生輕受。罹災戾而猛修持,則娑婆之痛苦,即是極樂導師。當作償債之想,懊悶自消。倘生怨尤之心,罪障續起。逆來順受,始為樂天知命之人。厭此欣彼,方是修淨念佛之士。(增廣上.與海鹽某夫人書〔代悟開師作〕)

 

若知此界之苦,則厭離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若知彼界之樂,則欣求極樂之念,必勃然而起。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誠懇切,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則可出此娑婆,生彼極樂。為彌陀之真子,作海會之良朋矣。(增廣下.初機淨業指南序)

 

若肯上船

即登彼岸

 

一條蕩蕩西方路,直下歸家莫問程。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增廣下.定海張總戎薦親對靈小參代撰)

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三編下.思歸集發刊序〔民二十八年,己卯冬至前三日〕)

 

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切莫從頭再眷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直須全體總親承。(續編下.楹聯/ 彌陀)

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當求出路。毋使臨終,悔之無及。每憶經雲: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信心難生。四者幸備,尤當努力。如登寶山,要得摩尼。良以在凡夫地,未斷惑業,生死不了,難免墮落。所以如來極勸眾生,發真信心,及切願心,持佛名號,求生淨土。當以供養三寶,守戒一生,一切所作,種種功德,不求來生人天福報,不求現世長壽康寧,惟求臨終往生淨土。則與佛誓願,相契相合,感應道交,定滿所願。如人墮海,有船來救,若肯上船,即登彼岸。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如不上船,難免沉溺。佛欲令汝超凡入聖,汝卻願得有漏之福。福報一盡,永墮三途;如摩尼珠,用彈黃雀。所得者少,所失者多。可不惜哉,宜警省焉。當知念佛往生一法,乃一切眾生速出生死之第一要道,實一切諸佛疾成正覺之最上法門。不可以簡便易行,視作等閒。必須以勤懇志心,方能成辦。(增廣上.與某居士書〔代了余師作〕)

 

狂妄之心

修行大障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發大心,要在此世間度人。九年至山被光呵斥,似乎轉念。故後,其子訃來,言睡三日,不食不語遂逝。看此光景,殆非往生之相。是以欲求往生,當放下此世間,並放下過分之狂妄心。〔如同菩薩在生死中度脫眾生,此須自己是菩薩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擔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間多少善知識皆受此病,尚謂之為有大菩提心。須知此心先求往生則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須是菩薩則可,否則為害不淺。〕過分之狂妄心,為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礙,不可不知。再者某居士之為人,過於好名。故其所作之書,全仿佛經之口氣。其以凡濫聖之過,殊非淺鮮。故致宏法之功,不得實益。百年身世,瞬息即逝。但祈專心致志於念佛求生,則某居士即為一大警策也。(三編上.覆潘對凫居士書二)

 

惟有往生

方可圓滿諸願

 

心者,一身之主,萬法之宗。順之則速成菩提,逆之則永沉生死。一切眾生,迷背本心,隨逐妄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輪回於六道之中,汨沒於三界之內。久經長劫,莫能出離。汝既發心歸依三寶,為佛弟子。須發菩薩四宏誓願,自利利他。四宏誓願者,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須知此四宏誓願,乃三世一切諸佛誓願之本。汝於日用舉心動念,須令與此相合。若與合者,擴充令其圓滿。若不合者,斷除令其淨盡。然欲利他,先須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眾生?譬如溺於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如來所說了生死法無量無邊,惟淨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辦,捨此末由。

所謂淨土者,即生信發願,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果能信願真切,一心念佛。至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國。既得往生,則俯謝凡質,高預聖流。見佛聞法,證無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議。然後乘本願輪,回入娑婆,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普令一切眾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圓證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薩四宏誓願,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也已。心願之義,如是如是。若能顧名思義,身體力行,可謂超格丈夫、火裡蓮花、如來真子、大士嫡孫矣。勉之勉之!(增廣上.與心願居士書〔代友人作〕)

 

不求往生

是為破戒違法

 

念佛,能按時念亦好。否則,鎮日隨便,不分行住坐臥,總以念佛為事。然須生信發願,求生西方,萬不可求來生福報。若求來生福報,即是破戒違法。以念佛法門乃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門。汝既念佛不求生西方,又要求來生,是不遵佛教。此是佛教人必定要依之法,汝不肯依,故名破戒違法。(續編上.覆傳德師書〔民二十年〕)

 

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佛,決定求生西方為宗旨。若念佛人不願求生西方,即為違背佛教。譬如王子寄居他國,不信自是王子,但願終日乞食,不至餓死,便為志得意滿。其知見之下劣,能不令人憐憫乎?王高氏娴熟經典,而作不敢妄想生西之說,其心志之卑劣,亦何至於此極。其平日所親之師,亦系盲修瞎煉之輩。使其師知淨土法門,何得長作此想?祈為彼說,若不求生西方,決定不許皈依。肯求生西方,則可許皈依。今為彼取法名為宗信,謂深信佛言,不敢違背。自己修持淨業,又須教諸兒女媳孫輩,同皆敦倫盡分,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念佛及念觀世音,以期現生業消福長,臨終往生西方。如此自行,並化及家庭及與親朋。則其往生,定可如願。佛開淨土法門,教人求生西方。汝是什麼人,敢不以佛言為是,而各任己志乎?故須一以佛說為宗主宗本而信奉之。不敢一念或違,方可謂宗信。(三編上.覆楊宗慎居士書)

 

淨土法門,注重在信願。有不知者,或求人天福報,或求來生為僧,宏揚佛法,度脫眾生。此種心念,要丟得干干淨淨,若有一絲毫,便不能往生矣。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不往生,縱一生二生不迷,決難永遠不迷。迷,則由有修持之福,而所造之業,為可懼耳。惡業既造,惡報自臨,求出三途,恐無其日。(續編上.覆吳慧诒羅慧澍居士書〔民二十年〕)

 

淨土法門,以深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不可發來生及生生世世之願,有此願,便不能決定往生矣。一切法門,亦有現生即了生死者,然不過千萬之一二耳,故須發生生世世之願。汝謂「盡未來際,帶業往生」,此話殊失淨土宗旨。現生即求佛慈接引,帶業往生,何可雲盡未來際乎?行菩薩道,當以盡未來際為限。現修淨土,何可以盡未來際往生乎?(三編上.覆東海居士書)

 

信願持名,決定求生,方為真正修淨土人。若有一念求來生人天福報之心,即修持精純,亦名違背佛教。雖種善根,而了生脫死,當在驢年。可不哀哉!(增廣上.杭州彌陀寺啟建蓮社緣起疏)

 

凡誦經、持咒、禮拜、忏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續編上.一函遍覆〔民二十一年〕)

 

汝既為汝父母求法名,並名亦不書,可謂粗心。今為取法名為德深,德淵。祈勸以決定求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若來生得人天福報,則福報即成禍本。福報愈大,則造業愈大。造業愈大,則受苦愈大。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可謂德深德淵矣。否則便是業深業淵,從劫至劫,莫能出離。可不哀哉!(三編下.覆林贊華居士書二)

 

來生做人

比往生還難

 

汝既皈依佛法念佛,當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來生。你今活了幾十年,不知經過多少回刀兵、水旱、饑馑、疾疫等災。若未遇佛法,不知出離之方。則莫有法子,只好任其死後輪回。今既遇佛法,且復皈依為佛弟子。偏偏不信佛的話,任自己的愚見,胡思亂想,想來生還做人。你要曉得: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要發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見佛得道後,度脫此等眾生。則仗佛慈力,即可不償此債。若求來生,則無大道心。縱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來,故莫有大功德。況汝從無量劫來,不知造到多少罪業。宿業若現,三途惡道,定規難逃。想再做人,千難萬難。是故說求生西方,比求來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惡業容易消。縱未能消盡,以佛力故,不致償報。

佛言世間有二罪人:一是破戒,二是破見。破戒之罪尚輕,破見之罪甚重。何謂破見?即如汝所說,求來生不求往生。乃是邪執謬見,乃是破壞佛法之邪見,及引一切人起邪執謬見。其罪極大極重,以其心與佛相反,復能誤一切人故也。我說這些話,汝且莫當造謠言騙汝。我要是騙汝,當有所為。我不為名利勢力,平白騙汝一素不相識,只見一面之老太婆,豈不成了癡子呆子了麼!因為汝相信我,以我為師。汝子對你說,你不信。教我對你說,要你現生就要了生脫死。永離世間一切苦,常享極樂一切樂。汝要知好歹,我如此與你說,你要不聽,還照自己愚癡心相,即為忘恩負義。不要說辜負了佛的度眾生恩,並辜負了我這一番不惜精神與汝說這許多話的苦心了。你要發起決定求生西方心,又要教兒女、媳婦、孫子及親戚、朋友,同皆發決定現生即生西方心。則教人之功德,輔助自己修心之功德,臨命終時,即蒙阿彌陀佛親垂接引你登九品蓮台之最上品矣。我若騙你,便是佛騙人。何以故?我乃依佛之意與汝說故。佛豈有騙人之理乎?汝宜盡捨從前之下劣知見心,則定規得生西方矣。(三編下.覆智正居士之母書)

 

汝年七十一歲,惜昔年未知佛法之所以然,今幸知之,亦不必以遲聞為歉,但當認真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切不可求人天福報。須知佛開念佛法門,惟期一切眾生現生即生淨土。若人順從佛言以修,必能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較比生入大富大貴處尚容易。何也?以依佛言教,佛必垂慈加被故也。(三編上.覆冒善甫居士書)

 

要做富鬼

何能往生

 

五人求皈依,法名另紙書之。祈為彼說,皈依佛法,不可又皈依邪魔外道。當各盡各人職分,要孝順父母公婆;要助夫成德;要教訓兒女,令其為賢人善人;要吃素;要念佛求生西方,不可求生天生富貴家。不可念血盆經、破血湖、還受生、寄庫,此是偽造的。不可學外道煉丹運氣。若仍照無知之人如是行,則西方便不能生。以一心要做富鬼,或要成仙生天,何能得往生西方之大利益乎?(三編下.覆袁德常居士書四)

 

欲生淨土

莫存此念

 

至汝先說「但求不墮惡道即已」,此言千萬不可萌於心,形於口與筆。若有此念,便不得往生。往生全仗決定信願,存此念,即無決定求生之心,有決定不生之心,其害非小。淨土宗旨已失,何能得淨土真實利益?至於化三「一心念佛,誓生極樂,能生不生,皆不作念。至不生亦善,即是遠離疑慮之心」,乃學宗教家之說大話。汝若是法身大士,則此語方為實義。然法身大士欲利益凡夫,亦不可說此話。若是博地凡夫,又求生西方,說此話,則是胡說巴道,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千萬不可依從,依之則往生無分。凡夫往生,全仗至心切念。彼一切付之無念,則何能感應道交?其感應道交者,全由至誠懇切之決定念。證無念者,則可說此話。未證無念說此話,皆成東坡臨終之誤。可不哀哉!可不痛哉!

至雲莫謂研究《起信》,並可隨力堪任廣讀三藏十二部。此話與上智之人說,即為契理契機之良言。對中下人,即有泛濫無所指南之過咎。談何容易!試問汝與化三,是此根性否?宗門教人,看一句無義味語。淨土教人,專持佛號者,以約則易於得力,博則難於得益故也。即教家雖曰講演非博不可,然亦須有專業,方為實修。又看經有為種善根、有為開知見、有為作功課之不同。為種善根,則三藏同,無分彼此。為開知見,則取其易於明了而復契機者。為作功課,則專心受持一種二種,至誠懇切,蓦直看去,解也不分別,不解也不分別。看之久久,即當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化三所說,乃好高務勝,而不知其要之話。祈以此書與化三看之,庶可砭彼痼疾。(三編上.覆周智茂居士書三)

 

念佛易治

凡夫二病

 

一切凡夫,具有二病:一則狂妄,二則愚癡。

狂妄者:謂我本是佛,何須念佛?心淨則土淨,何須求生淨土?此系執理而廢事,其弊至撥無因果,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此人必墮阿鼻地獄,永無出期。以善因而招惡果,誠可憐憫!愚癡者:謂我系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不知自己一念心性,與佛無二無別。但以煩惱惑業障蔽,故令即心本具之佛性功德,不能顯現。譬如大寶銅鏡,經劫蒙塵。智者知是寶鏡,愚人認做廢物。佛憫眾生迷昧自心,教令念佛求生西方者,以最愛惜眾生之本有佛性,恐其永遠迷失,故令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庶可親證此本具佛性。倘不求生西方,但求消災,及不失人身。猶如以無價之摩尼寶珠,換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癡可憐,不識好歹為最第一矣。(三編下.覆智正居士書三)

 

世人執空執有,妄生己見,故迷而不覺。世尊設教,即欲令眾生破此二見,特設一念佛法門,俾其從有而至空,得空而不廢有。則空有二法,互相資助,得益甚大。況仗彌陀願力,故其力用,超過一切法門,而為一切法門之所歸宿也。

世有一種下劣知見人,教以念佛求生西方,則曰:我等業力凡夫,何敢望生西方?但求不失人身即足矣。此種知見,由不知眾生心性,與諸佛之心性,一如無二。但以諸佛修德至極,性德圓彰;眾生唯具性德,絕無修德,縱有所修,多屬悖性而修,反增迷悖耳。

又有一種狂妄知見人,教以念佛,則曰:我就是佛,何須念佛?汝等不知自己是佛,不妨常念,我既自知是佛,何得頭上安頭?此種知見,由於只知即心本具佛性之佛,不知斷盡煩惑、圓滿福慧之佛。此種人若知性修理事,不可偏執,力修淨行,則遠勝生下劣知見者。否則自誤誤人,永墮阿鼻地獄,了無出期矣。

故執空執有之謬知,下劣狂妄之謬見,唯念佛最為易治。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不作佛,則不是佛矣。此二句經文,為破「下劣、狂妄」二見之無上妙法也。克論佛法大義,不出真俗二谛。真谛一法不立,即聖智所見之實體也。俗谛萬行圓彰,即法門所修之行相也。(三編下.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上一篇:大悲咒功德利益解說
下一篇:懇切念佛必得往生(往生實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