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女人往生傳】雜行雜修合掌向西念佛往生的清朝沈氏善女人
底下跟大家報告第十五則善女人念佛往生的故事。這一則故事剛好跟前面是很鮮明的對照,這一則故事這個善女人是雜修,很精進但是修的很雜,這樣叫做雜進,不叫精進。精則專一、精則不雜,修了很多行叫做雜。雜就是多,又誦經、又念佛、又持咒、又放生、又修其他的,那當然叫雜進不叫精進。
這位善女人叫做沈老太太,法名叫善月,是吳江黎裡人,嫁給陳士坊為妻,生了兩個兒子。
二十五歲那一年修念佛法門,說起來善根也不錯,二十五歲就一心念佛。但是到四十歲才吃素,斷除葷腥,從此不再管家務事了。重點來了,這位沈老太太跟百不管老太太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什麼都不管,家務事不管了。雖然她很雜修,不像百不管老太太專修念佛,但是不管雜修、專修,反正雜事不要管太多,管好自己的法身慧命最要緊。對不對?對。很勤於做放生等功德佛事。
這位沈老太太四十歲開始吃素,不管家務事,也很認真的放生。有一年她的小兒子死了,不久之後丈夫又過世了,她就更加用功修行。又是一樣的模式,這些善女人不管年輕、年老,丈夫走了都更認真的用功修行。每天課誦《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一卷,這就很清楚的講出所誦的經就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這是淨土五經之一,如果以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來講,課誦淨土三經或者課誦淨土五經都屬於專修。但是這位沈老太太她不只念佛、放生、誦經,她還有念大悲咒。每天除了課誦《普賢行願品》一卷、念大悲咒五十遍,然後念佛三萬聲。那念佛三萬聲,如果念的不是很快也不是很慢至少要五個小時要不要?要。那大悲咒五十遍,如果不是念的很快也不是念的很慢,一個小時也要。要不要?如果念的不是很快一個小時恐怕要,還有再誦一卷《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誦一卷慢慢的誦,我想半個小時也要,那她用功的時間很長,對不對?對。就是因為她不管家務事,只管修行,她雖然修的雜,但是很用功,叫雜進。
她的用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如果你想要精進專修,師父會告訴你,這六、七個小時一律念南無阿彌陀佛,那就更棒了。因為只要往生報土,就必須這麼修。
那如果你說我修什麼都好,反正我有往生就好了,管他報土、化土,那你修什麼都沒有關系,你修的越多越法喜,那你就盡量修,你總之修的高高興興就好。
這位沈老太太晚年的時候與另一位兒子搬到城裡去住,她開辟了一間修行的房間,足不出戶。又是同樣的模式,這些善女人只要一修行關起門來不出門很認真的修行。可見得不管專修或雜修的這些善女人都有一個共通的特色,那就是修行都很認真,對不對?對。做到六度波羅蜜的精進波羅蜜。所以我們第十八願的行者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精進念佛比較好還是懈怠念佛比較好?精進念佛。道理都不用再講了,光看這一些善女人往生的實例我們就知道,她們個個都很精進用功,不管專修、雜修都是如此。那怎麼會說信受阿彌陀佛本願,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清淨報土,反而可以不用那麼用功念佛?有很多雖然標榜也是修淨土法門為主的道場,他們一年的佛七頂多打一期、兩期甚至三期、四期這樣而已。我們本願山佛七是每個月一期,我們很強調認真用功,這對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有幫助的還是有妨礙的?當然有幫助的。
這一位沈老太太每天課誦《普賢行願品》一卷、大悲咒五十遍、佛號三萬聲,以此為日課,非常的用功。晚年足不出戶,飲食、睡覺都在屋子裡面,然後每天專門念佛,數十年如一日。七十五歲那一年,雖然一直生病,但是念佛仍然不斷。
臨終的時候她叫眷屬扶她起身,洗澡更衣之後,她就坐著合掌向西念佛往生了。
不管雜修或者專修,這一些善女人走的都很自在,對不對?對,確實很值得我們贊歎,也很值得我們效法。我們台灣人有一句閩南話,這一句閩南話講的很好,不求好生求好死。好死是五福的第一大福,臨終走的自在是一種大福報。臨終有人還沒走,在床上臥病已經臥了二十六年了,你看二十六年一直拖到臨終,這樣的生命你要嗎?不要,如果是我我不要。要這二十六年那麼痛苦的生命干什麼?早一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更自在。
這一位沈老太太臨終也是這麼自在的,不久茶幾上現出蓮華的影像,一直都沒有消失,這也是瑞相。當天是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這一則故事記載在《染香集》這一本書,收錄在《淨土聖賢錄續編》,也收錄在《善女人往生傳》。
這一位沈老太太她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她的用功精進,一天佛號念三萬聲,不容易。師父鼓勵大家至少一天佛號念一萬聲。這一位沈老太太她一天佛號念三萬聲,很值得我們學習。你要不要這樣子做?如果要,那你怎麼會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