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二百一十
所謂佛法,就是九法界公共的修法,沒有一個人不應當修,也沒有一個人不能修。持齋念佛的人多,效果應該是法道興隆,風俗淳善。但這個只恐怕不多,越多就越美啊。至於出家為僧,那是如來為了住持法道,與流通法道而設置的。如果有立志向上,發大菩提心,研究佛法,徹悟自性。宏揚戒定慧三學而又偏贊淨土,也就是在這一生要頓時脫離苦海輪回。這個只恐怕也不多,多多就益善啊。
如果稍微有點信心,沒有大志向,想借著做僧人的名義,游手好閒,賴著佛教偷生,名義上是佛子,實際上是禿頭俗民。就算不造惡業,也已經是佛法的敗種,國家的廢人。倘若破戒造業,有辱佛教,縱然活著逃脫國法,決定死後會墮地獄,對於佛法對於自己,兩方面都沒有好處。這些只要有一樣發生都不可以,何況眾多?古人說“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將相所能為”,那是真語實語,不是貶低將相而贊揚僧伽啊。因為擔負起佛的家業,續佛慧命,不是破除無明以回復本性,宏揚法道以利益眾生的人,是不能做到的啊。
如今做僧人的,多數都是卑鄙無賴之徒,找一個悠悠泛泛,持齋念佛的,都不多得,何況能夠擔負家業而續慧命的呢?如今的佛法,一敗塗地了,因為清世祖順治皇帝不觀察時機,仰遵佛制,改革掉了前朝的考試僧人制度,永免度牒,使得人們隨意出家,清世祖是罪魁禍首啊。而隨意出家,對於上等人那是有大益處的,對於下等人那就大有損害。倘若世間都是上等人,那麼這種辦法固然對於法道有益,可是上等人如鳳毛麟角,下等人多如牛毛。益處只是暫時有利於當時(清初至乾隆年間,善知識如林,故有益),禍害廣傳遍及到後世。導致今天污濁泛濫到極點,縱然有知識分子想整頓一下,也不知從哪裡下手,可不悲哀嗎?
以後有要求出家的人,第一要真發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的天賦,才可以剃發,否則不可。如果女人有信心的,就讓她在家修行,萬萬不可讓她出家,恐怕她有什麼破綻,就污染敗壞佛門不淺啊。男性如果真修,出家更容易,因為他參訪知識,可以依止叢林寺院啊。女性如果真修,出家後反而難,因為她動不動就會招到世人的譏嫌,凡事很難隨自己的意啊。如果按照上面說的原則有挑選的剃度,不剃度女性尼僧,是末法時期護持佛法,整理法門的第一要義。請與你的師父以及一切相識的僧人,懇切告知,那麼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啊。(增廣文鈔卷一·復泰順謝融脫居士書二)
書摘二百一十一
觀察閣下的天份、因緣,以及現在的法運時機,似乎應該以持五戒而護持三寶,宏揚淨土而普勸眾人往生西方淨土,是契理契機的第一要義。為什麼這樣說呢?閣下年紀已經過四十歲了,天份不是上等,想要研透經藏,參訪知識,恐怕是法門無量,光陰不多,就算能鑽研,也有來不及的遺憾。而且現今雖然有知識分子,而僧人多有濫污,同行的人很缺乏(同行,名為內護,能互相磋磨,挾持進道)。如果向上的志氣一旦衰竭,那麼懶惰懈怠就隨之而來,不能再振作了啊。
比如我二十一歲,辭別親人出家,也可以說是發心真而立行猛啊。至今五十三歲,對於宗對於教,毫無所得,白白地辜負了親恩,空為佛子,有幸的是淨土一法,在出家學《彌陀經》時,已經生有信心,實際上沒有蒙受過一個知識人開示。因為當時教我的老師,與其它知識人,都是主張參究的,所有開示,都是破淨土法門的。我衡量自己的能力,不隨著別人的思想轉,即使佛祖現身來,還是不改我的作為,何況其他知識人所說的呢?
而且現今法弱魔強,想要護持佛法,在俗家就容易,在僧家就很難。閣下你如果能嚴持五戒,專念彌陀,克己復禮,言行相應,然後廣行化導眾生,普利群倫。不可以處在法師的位置上而自以為高明,不可以受人錢財供養而自己滿足,在家裡就為一家人演說,面對大眾就為大眾詳細陳述。那麼人們都仰望你的德而信從你的言,所謂自身正派不用下命令就開始行起來,草就隨風倒了。你兒子不信這個道理,也不可以強求,等他遇到適合的因緣,機會出現時,一旦啟發他,自然接受而沒有抵擋的可能了。
蓮社組織剛開始,必須有定規,女人加入蓮社,完全不可以。千萬不可以效仿別的地方那樣隨隨便便沒有約束,結果造成一種法才建立,而百種弊端都產生了,至關重要。捨利子不能禮拜,叢林寺院不能親自去,有什麼關系?只要能見佛像,就當作是真正的佛;見佛經祖語,就當作是佛祖在面前教導自己。必恭必敬,沒有怠慢沒有疏忽,那就是整天在見佛,整天在親近諸佛菩薩、祖師、善知識,捨利叢林寺院還用說嗎?
有市井習氣,出家如果不真修,就更俗了。如果要遠離俗,先必須了知世間一切諸法,全都是苦,是空,是無常,是無我,是不淨,那麼貪嗔癡三毒,就不能生起了。倘若還不能息止,就以忠恕忍辱治理,那麼自然止住了。如果還不能止,那就設想要死了,自然無邊的熱烈煩惱,都化為清涼了。《報恩經》說“次第受戒”,現今出家受戒的,也要先受三皈,次受五戒,再次受十戒,再次受具足戒,再次受菩薩戒。但是古代人受戒的,是發心為了生死,今天受戒的,多是為了充大僧而圖體面,得戒的事,從未放在心上,所以外來的蟒流子、下流坯,沒有不是受過三壇大戒的僧人。這都是由於清世祖罷除僧人考試、免掉度牒惹的禍,還有近來那些做師尊的人貪名利、喜歡信眾徒眾越多越好所造成的啊。我擔心您那裡的僧人們,不知道這個道理,以為度人出家,是第一好事,導致匪類混入佛法,佛法就會滅掉了。所以不怕別人嫌我繁瑣,而反復細說啊。(增廣文鈔卷二·與謝融脫居士書)
書摘二百一十二
嚴格地說佛法衰微,其實不是在明朝末期,明朝中期,所有宗派都衰了。萬歷(明神宗年號1573~1620)以來,勃然興盛。賢首宗有蓮池大師、雪浪大師,大大振興圓融本宗;天台宗有幽溪大師、蕅益大師,大力宏揚觀法之道;禅宗幻有禅師下傳四人,而其中天童禅師、磬山禅師,他們的法傳遍天下;洞下宗有壽昌禅師、博山禅師,代代都有高人出;律宗有慧雲律師中興,實在是優波離的化身,見月律師繼承,原本是迦葉的再來。而妙峰大師、紫柏大師、蓮池大師、憨山大師、蕅益大師,尤為出類拔萃,是末法時期所不多見的。雖然不如唐朝宋朝的興盛時期,也可以說是佛法的光芒重新輝煌啊。
到了大清朝建立,對佛法崇尚敬重尤其興隆,山林泉邊隱逸的人,大多受到朝庭的禮敬,如玉林大師、憨璞大師、木陳大師等。世祖(順治)於是仰遵佛制,大開方便的門,罷除了僧人考試,讓他們隨意出家,因為皇家傳戒,創制護戒牒,從此永遠免除了出家應有的度牒了。佛法的衰落,實在是這時開始的,在當時高人多的像樹木林立,似乎這個做法是有益的。而世宗(雍正)是大權菩薩乘願再來,示現皇帝,他發揮佛祖慧命的言論,精深宏大廣博,收入大藏經廣為流通是不必說了。外面流傳有世宗親自著作的《揀魔辨異錄》,八卷四冊,是我的友人子任氏,在京城乞討,從書店中得來的,送給楊仁山,讓他寄到日本去,附錄在新印的《大藏經》裡。估計書已經出版,好古探奇的人,可以讀一讀了。不但對於自己的性命有益,而且學識文章,應當會頓時高出十倍呢。了不起啊!世宗對佛法傳到中國來說,實在是皇帝中的唯一而沒有第二個了,那麼皇帝是這樣,他的官員僧侶,大概也可以知道是什麼狀況了啊。
再到高宗(即清高宗乾隆)以後,懂佛理的哲人越來越少了,愚昧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頻繁的戰爭,那些卑鄙無賴之徒,多數都混入佛門,自己既然不知佛法,怎麼能教徒弟修行?從此一天比一天衰落,一代不如一代。到今天僧人雖然不少,識字的十個裡面找不到一個,還能指望他宏揚佛法大教,普利群生嗎?所以高尚的人士,除了本來有大善根的以外,一般對佛教是只知道有僧,而不知道有佛法大道,不了解就厭惡,結果不能深入佛門了啊。
流通佛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須要深謀遠慮,隨機設法。佛教的體制固然不可不遵循,而因時代不同要有相應的辦法,也不可不認真研究,要預防時世的變遷,才不至於顛覆佛法而不能發揮作用,就像今天的佛法這樣糟糕啊。倘若各位君子不抓緊時機展現佛法利益,我恐怕現在的中國,已經沒有佛法的蹤跡了。危險啊!(增廣文鈔卷一·與佛學報館書(節錄))
書摘二百一十三
接到來信,並《顯感利冥錄》,不勝歡喜。知道谛公這一次講經,比前次更覺得光輝了,所以全部看完,就送給別人。也有一些見聞,深感詫異,私下相傳說:“谛公已經證到聖果,關帝(三國關羽)還沒有明心見性。”我聽到後說:這件事須要從白、關兩人用心處去研究,那事和理兩方面才恰當,絕不會有濫充聖人委屈賢人的過失。白公且不說了。至於關帝,他在活著的時候那是富貴不YIN、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死後皈依智者大師,願為伽藍護法神,護持佛法。自從智者那時到今天有一千三百多年。天下叢林寺院的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願再來宏法的。關帝每個都護持親近,難道直到今天,還沒有覺悟,而要求決擇谛公開示。怎麼帝君這樣聰明,而又愚鈍到不懂佛法到這種地步呢?是大有說法的。
現今正是末法時期,僧人中多敗類,只知道穿一件大圓領,就叫僧人了,對於僧人的名義事業,卻幾乎不知道。在俗家的人有信心的,只要能研究佛法,最終都輕視僧侶。那些不信佛的,看見他們游行人間,造種種業的僧人,就認為僧人都是這個德性,佛法對國家沒用,對世間有害。因為有這種我慢邪見下劣等知見緣故,關帝護法心切。因為京城又是天下中心的地方,高人名士,都來聚集。於是現身說法,請教谛公的開示,驅除那些在家人我慢邪見的凡夫情識,振興惡劣僧人無慚無愧的卑鄙念頭。古人說“如來不捨穿針之福”,還說“如八十翁翁作舞,為教兒孫故”。
我對於關帝這事的看法也是這樣的,這雖然是盲猜瞎斷,如果質問關帝、谛公他們,當然都是點頭微笑,不會露出是否對錯的聲色痕跡啊。如上所說,也是根據表現來論的。至於關帝、谛公的本意,只有關帝、谛公自己知道,我哪裡能猜測而評論呢?(增廣文鈔卷一·與四明觀宗寺根祺師書)
書摘二百一十四
信中所說用心過度的情況,我早已經料到會這樣,所以才有“只寫一本”的說法。因為你太過細,每當遇到有“不必認真”的情況,你還不願意不認真,所以會受傷損啊。觀察你的氣色,似乎應該息下心來專一念佛。其它教典,與現在所流傳的書,一概不要看,別導致分心,有損無益。應合時事的人,必須知道時事。你我不能應合時事,而且身在局外了,應當放下不問,一心念佛。這樣可以使自己他人共同得到真實利益,是唯一無二的章程啊。(文鈔三編卷一·復弘一大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