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的差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昨天學習了什麼叫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大家必須要搞清楚。什麼叫願菩提心呢?第一個條件就是要以大悲心來緣眾生,第二個條件是以智慧來緣眾生獲得佛果。在具足這兩種條件的前提下,我們發願:“從現在開始,我要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就是所謂的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呢?就是在發願的基礎上去做這件事,在實際行動中不離六度萬行,這叫做行菩提心。這二者之間的具體差別,正如頌中所講:

  庚二、本體之差別:

  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二者的差別就像欲行與正行。比如我要從這裡到印度金剛座,在沒有去之前,心裡有一種“我想要去”的發願,這種欲心相當於願菩提心,因為願菩提心就是在心裡發下“我要度化眾生”的堅定誓言,但實際行動中還沒有具體去行持。然後,我准備好路費、衣服等行李,真正起程前往印度,這種正行相當於行菩提心,也就是說,我不但發願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而且在實際行動中去行持,此時的心態就叫做行菩提心。對此,有些論師還認為,正在度化眾生的行為叫行菩提心,比如我要作法布施,首先在心裡面發願,然後正在布施的行為,叫行菩提心。

  其實,菩提心必須是在心上安立的,如果僅僅是行為,算不算行菩提心呢?不算,因為它離開了願菩提心的攝持。比如前往印度的路途中,不能捨棄剛開始所發的願,如果捨棄了,很有可能會半途而廢。薩迦派全知果仁巴大師也說過: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千萬不能離開願菩提心,一旦離開了,行菩提心就有可能無法成功。因此,行菩提心一定要在願菩提心的基礎上進行。

  以上比喻說明了欲行和正行的差別,有智慧的人通過這種對比,就能完全通達菩提心的目的、本體和分類,了知什麼叫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並且還能領悟它們之間的次第差別:首先必須要有願菩提心,在此基礎上,才能建立行菩提心,二者一定要安立在同一心態上面。

  關於“菩提心到底是心王,還是心所”的問題,印藏的高僧大德有不同觀點。印度的解脫部論師、獅子賢論師認為:菩提心是心王;印度的世親論師在《菩薩地論》裡說:菩提心屬於欲求,實際上是一種心所;印度的無著菩薩在《入菩薩行論注疏》中講:菩提心是思維,可包括在心所當中;藏地的無垢光尊者則認為:菩提心是心王,有了心王,心所自然會有的,就像有了太陽,光芒自然會出現一樣。

  不管它是心王還是心所,在座的各位必須要明確一點,就是:今天一定要發菩提心。過段時間我們要真正受菩薩戒,在此之前,大家應該有個心理准備,了解什麼叫願菩提心、什麼叫行菩提心。當然,表面上看來這二者好像很容易懂,一個是“想要度化眾生”,一個是“真正度化眾生過程中的心態”,但實際上,它們的作用、功德、儀軌、戒體等方面的分類還是比較復雜的。

  這次《入菩薩行論》的學員,應該都可以稱作大乘佛子,既然是大乘佛子,相續中一定要有菩薩戒,既然要有菩薩戒,首先就要清楚菩薩戒的學處。在《寶積經》中,佛於利根者面前,宣說了十八條或二十條學處;於中根者面前,正如《學集論》所講,宣講了四條學處;於鈍根者面前,如《教王經》裡所說,只規定了一條學處——不捨願菩提心。所以,我們在座的人,最起碼也有一個基本誓言,那就是:不管遇到什麼違緣,都不能捨棄菩提心。如果捨棄的話,下面也會講到,過失是相當大的,雖然這幾天一直都在講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但反過來說,發了菩提心以後,假如不想度化眾生而捨棄願行菩提心,這個過失也非常大,關於此問題,《般若攝頌》中講得比較廣。因此,我們一定要認認真真守護這個學處。

  當然,有關菩提心的分類、本體,這些內容對於從沒有受過佛法正統教育的在家人而言,恐怕是有點難懂,聽起來也不一定有興趣。現在很多人特別喜歡一些淺顯易懂的話題,比如講一點故事啊,聊聊家庭工作、結婚離婚啊,大家都很喜歡聽。但我想,我們這次學的是《入菩薩行論》而不是世間法,在家人,尤其是大城市裡的人對世間的名詞概念、各種行為都已經十分精通了,沒有必要由出家人來宣講這些。你們需要學的是什麼?就是大乘佛法的教義、修法、觀想和功德,這方面很多人都比較欠缺,所以,你們剛開始學的時候,看到佛教的名詞、道理比較難懂,希望不要放棄,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學下去。

  論中說:〖就像想要去往某地一樣,為了他利而想獲得菩提的意樂即是願菩提心。〗什麼叫願菩提心?如同“我想要前往印度”的心態一樣,“我要度化眾生、利益眾生”的發願,就是願菩提心。我再三地講了這個內容,希望大家一定要記在心間。〖如同正式啟程前往該地一般,踏上能獲得佛果的正道並且渴望修持此道就是行菩提心。〗就像正式啟程前往印度一樣,以六度四攝等大乘善巧方便度化眾生過程中的心態,就是行菩提心。〖希望成辦自他二利的智者,通過了知這兩種比喻的差別,同時就會明白願行兩種菩提心意義的不同順序。〗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才會通達這個道理,沒有智慧的話,光是口頭上說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實際上並不一定能真的明白。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宗喀巴大師、甲曹傑等很多論師認為,二者是一個本體,反體不同。就像我們有時候說“菩薩戒”,有時說“菩提心”,有時說“攝持善法戒、禁止惡行戒、饒益有情戒”,這三者實際上就是一個本體、不同反體。或者像一個如意寶,它既能遣除黑暗,又能治愈疾病,還能賜給人們一切所欲,它的本體是一個,但反體上的作用有所不同。同樣,我們在守持菩提心的過程中,行持一切善法,叫做攝持善法戒;幫助無量無邊的眾生,叫做饒益有情戒;禁止自己身口意的種種惡行,叫做禁止惡行戒。這三種只是不同的反體而已,對菩提心應該這樣理解。

  願行菩提心屬於凡夫階段、還是聖者階段,這一問題在印度和藏地也有不同的說法。印度的智足論師認為:資糧道和加行道時是願菩提心,一地菩薩以後才是行菩提心;無畏論師、智成論師認為:願菩提心在資糧道時存在,行菩提心從加行道到佛地之間存在;布布達論師在《入菩薩行論講義》中說:願菩提心是不依儀軌而獲得的戒律,行菩提心是依靠儀軌而獲得的戒律,寶源論師、海雲論師也持此觀點;印度著名的慧源論師在《入菩薩行論大疏》中講:未以菩薩行為攝持的稱為願菩提心,以菩薩行為攝持的叫做行菩提心,藏地薩迦派的榮敦大師也這樣承許;阿底峽尊者認為:緣果的發心叫願菩提心,如“我想要獲得佛果”;緣因的發心叫行菩提心,無垢光尊者的觀點與此基本相同。這些印藏大德的不同觀點,希望每個人好好思維一下,看看願行菩提心是不是像他們所說的那樣。

  按照無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宗喀巴大師等藏傳佛教大德們的觀點,勝義菩提心是一地菩薩以上才能獲得,世俗菩提心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在我們凡夫的行為中也可以存在,比如我今天早上發誓言,白天盡量地幫助眾生,這就是行菩提心。所以,在凡夫位的時候,既可以具足願菩提心,也可以具足行菩提心。

  ——恭錄於索達吉堪布仁波切《入行論廣解》

 

上一篇:宣化上人:人的身體,是由無量數的菌蟲積聚而成的
下一篇:信願法師:罪人尚生,何況善人,一念尚生,何況多念(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