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仁禅法師:念佛欲得一心的關鍵是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修《觀經》定善這些觀法之前,你先要問一問自己:修禅定的前行我具備了嗎?就像天台宗智者大師所造的《童蒙止觀》裡面告訴我們的,修禅定的前提是二十五種方便全部具足。沒有這些前方便,你怎麼修禅定呢?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也是把奢摩他和毗婆捨那(止和觀)放到最後面,而前面的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則占了絕大部分的篇幅。前面的基礎打好了,才能去修奢摩他(止),或者說禅定,勝觀還不談,還在後面。當然能把勝觀跟奢摩他結合起來最好,前提是要具足前行。

  什麼前行呢?道前基礎的聽聞軌理、依止善知識等,下士道的念死無常、三惡趣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以及中士道四谛十二因緣等出離心法要,乃至上士道發菩提心等等,也就是相當於《觀經》裡面講的九品散善,這些全部都要具足,才叫做具足前行。

  另外還需要積資淨障。有業障的先要去忏悔,善根福報不夠的要去培植福報,之後才能去修定善,這是修法的一個必然次第。

  當初我在江西雲居山真如寺(虛雲老和尚道場)出家的時候,經常聽一些老和尚講:修行需要積資淨障。虛老的開示裡面也講到這些道理。有些老班首在禅堂上講開示的時候講到,有些人道心很好,出家了就專門住在禅堂打坐修行,但是一坐在那裡就開始打瞌睡,不盤腿的時候精神很好,一盤起腿來馬上就開始昏沉了,甚至還打呼噜,而且怎麼對治都對治不了,可以說這就是宿世的業障。虛雲老和尚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那就不如去給大眾發心培植福報,比如出坡、給大眾打飯、去廚房齋堂做飯、打掃衛生等等。

  還有一類人,一開始修行坐禅就生病,坐也坐不住,說明也是沒有福報、業障重,也要去忏悔業障。如果對禅法很有信心,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想繼續坐禅,那就應該在坐禅中間,或者晚上的時候,經常到佛前非常虔誠地禮拜,拼命磕頭忏除業障。如果還是沒有用,還是經常生病,或者煩惱得不得了,心安不下來,那還不如暫時不坐禅,就出去好好為僧眾服務,培植福報。否則,在福報不夠、業障很重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去打坐,這樣反而會消福報,甚至增加煩惱,那又何必呢?

  上面的講法也是有依據的。戒律裡面就講到,你如果業障輕並有宿世善根,出家之後一開始就可以去修五停心觀,調伏煩惱,或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聞思之後,可以去坐禅、參禅、念佛。但是如果始終妄想紛飛,不相應,根本修不起來,這時候怎麼辦呢?這時候你可以去講經說法,講皈依、五戒,這也是一個培植福報、累積資糧的方法。(當然,古來的高僧大德弘揚佛法,講經說法,我們不能說這也是業障重,需要積資淨障,那就鬧笑話了。高僧大德講法,這是在自利的基礎上再去利他,是度化眾生。)

  如果沒有能力講經說法,和眾生結緣,講皈依、授五戒,那怎麼辦呢?戒律裡面告訴我們,那就去為寺廟、大眾服務,比如去做當家,做知客,接待信徒等等,這是第三等人。但現在佛門當中往往反過來了,一些當家、知客在寺院裡高高在上,這實際上是不如法的。

  淨土法門也一樣。定善如果修不起來,就要先注重真信切願,通過聞思產生信心,並且還要去積資淨障。如果聞思都不行,那麼一開始就要去忏悔業障、積累資糧。

  ——摘自仁禅法師《觀經四貼疏講記》

 

上一篇:這四件事會讓你不知不覺中毀壞了善業功德
下一篇:仁禅法師:凡夫人臨終如何才能不怕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