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淨土聖賢錄新白話版1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唐端甫

  端甫,姓趙,是天水人。母親夢到西域僧人給她捨利,讓她吞下,遂後生下端甫。十歲時,依歸道悟禅師,出家在崇福寺。十七歲時剃發,歸屬安國寺,到各處參訪講座,並通曉經律。端甫夢見西域僧人用琉璃器裝滿捨利,讓他吞下,說:“三藏大教,都裝進你的肚子裡了。”從此辯才沒有任何妨礙,在太原講經,全城的人都來傾聽。唐德宗時召請他,賞賜他紫方袍,直到唐順宗唐憲宗兩朝,都尊禮他。講《涅槃經》和唯識論,共一百六十座。每天修習各部經典,但以淨土為歸宿。他得到供養的財物數十百萬,都用來莊嚴修飾殿宇,而他的住處只有一張床,卻很滿足。開成元年六月一日,向西方右側臥倒往生了,周圍異香濃郁。火化時,得到捨利三百多粒。(《宋高僧傳》)

  唐雄俊

  雄俊,姓周,是成都人。善長講說,沒有戒行,曾經放棄學道去當兵,沒多久又做僧人,也很知道愧悔,常常持誦佛名號。大歷年間,突然死了,進入冥間,冥官呵斥他,吩咐送交地獄。雄俊大叫道:“《觀經》說,造五逆的惡罪,臨終十念,就能往生。雄俊雖然造惡,沒有犯五逆罪。如果有念佛的功德,應該往生淨土。不然,三世諸佛,就是打妄語。”於是合掌認真念佛,寶台忽然出現,雄俊騰空向西去了。同時,有從冥間回來的,傳說他在冥間的事等等。(《宋高僧傳》,《佛祖統紀》記載,雄俊進入冥間,陳述自己念佛的功德,冥官放他回來,就到西山,專心念佛。四年後,與眾人告別就坐著往生了。與這裡講的有不同。)

  唐惟恭

  惟恭,是荊州人。常常喝酒賭博,空閒時就誦經,祈求往生安養國。同寺有叫靈巋的,與他很類似。鄉裡人為他們編的順口溜是:“靈巋作盡業,惟恭繼其跡。地獄千萬重,莫厭排頭入。”惟恭聽後說:“我雖然罪責難逃,但仰仗佛力,十念往生,難道還墮惡道嗎?”有一天,惟恭病了,靈巋走出寺外,見有少年拿著樂器,問他們哪裡來的,回答說:“從西邊來迎接恭上人的。”一人從懷中拿出蓮華,華合抱如拳,葉子放出異常光芒,朝寺裡奔去。第二天,靈巋回到寺裡,惟恭已經往生了。靈巋因此感悟,改變了舊習,成為著名大德。(《佛祖統紀》)

  唐大行

  大行,是齊州人。最初學天台教,後來上泰山,在山上居住,編草當衣服,拾野果當飯吃,修行法華三昧,感應到普賢大士現身。有一天,大行歎道:“人命無常,不久就滅亡。不知來世,轉生到哪裡?”於是進大藏經閣叩頭祈禱,隨手探取,得到《阿彌陀經》。於是專心思念阿彌陀佛,經過二十一天,夜半時分,忽然看見琉璃地,心眼都明亮了,又見佛及觀音勢至二大士,出現在空中。唐僖宗聽說大行的名聲,召請到皇宮裡,賞賜名號叫做常精進菩薩。一年後,琉璃地又出現,大行對身邊人說:“寶地又現前,往生安養國的日期到了。”當天,右側臥倒往生了。(《宋高僧傳》,《佛祖統紀》)

  石晉志通

  志通,姓張,是鳳翔人。出家後游歷洛陽,遇到嚩日啰三藏法師,修行瑜伽教法,志通禮敬奉事他。錢文穆王時,東游吳越等地,上天台山,在智者道場,看到《淨土靈瑞傳》,發心願生淨土,從此不向西方吐口水,不背向西方坐。有一天,志通登上山中的招手巖,念誦四十八願,願快速往生淨土,從巖上跳下去,落在一棵大樹上,枝干很柔軟,沒有受什麼傷。於是休息一下又登上巖頂,發誓說:“大願已發起,多余的生命很討厭,只希望聖眾一同來接引我。”然後再次跳下,落在草上,很久才醒過來,眾僧尋找到他,扶他回去。志通又到越州的法華山,默默修淨業,後來見到白鶴孔、雀排成行下來,又見蓮華在眼前開合。志通說:“白鶴、孔雀,是淨土的境界啊。蓮華光相,是我往生的地方啊。”淨土的境相顯現了,就起身禮佛往生了。火化時,有五色祥雲,環繞在火上方,捨利像魚鱗堆砌那麼多。(《宋高僧傳》,《佛祖統紀》)

  後周可止

  可止,姓馬,是范陽大房山人。十二歲出家,十九歲到五台山求戒,感應到文殊菩薩靈光照耀自己。二十三歲,前往並部,學習《法華經》,《百法明門論》,後來在長安開講,度化的眾生越來越多。不久,回歸故鄉,母親還健在,就靠乞討養活母親。可止長期誦讀《金剛經》,晚年住在長壽淨土院。後周廣順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微微出現病態,召集弟子念阿彌陀佛說:“助我往生淨土。”說完往生了,享年七十五歲。(《宋高僧傳》)

  宋紹巖

  紹巖,姓劉,是雍州人。七歲出家,依歸高安禅師。讀所有經書,都好像是過去世學過的。後來住在錢塘的湖心寺,常常持誦《法華經》,晝夜不間斷,期望讀滿一萬部,能往生淨土,很快感應到蓮華從陸地生起。紹巖發誓用焚身來供養西方三聖,吳越王俶極力勸止他。紹巖又跳進曹娥江中,卻好像有東西墊在腳下,淹不死。吳越王在寶塔寺,建淨土院讓他住。宋開寶四年七月,有病態,不求醫藥,作偈語很多篇,開示弟子說:“我誦經二萬部,決定往生安養國。”盤坐往生了。火化時,捨利無數,享年七十三歲。(《宋高僧傳》,《佛祖統紀》)

  宋守真

  守真,姓紀,字法燈,是永興萬年人。出家在聖壽寺,拜從朗師,學《大乘起信論》。然後依歸性光師,承傳《華嚴法界觀》。再後來禮拜演秘阇黎,接受瑜伽教法,並得到心要,明了通達所有佛法,宣揚佛典,四十年沒有懈怠過。朝庭封賞號稱昭信。常在半夜,修習西方無量壽佛的觀想,修習念佛三昧,期望生到淨土。開寶四年秋,八月九日,吩咐眾人同唱佛號,很久才叫停止,然後往生,享年七十八歲,火化後,有很多捨利。(《宋高僧傳》)

  宋延壽(蓮宗六祖)

  延壽,字沖玄,是錢塘的王氏兒子。少年誦讀《法華經》,錢文穆王時,管理稅務,多次挪用官錢買放生命,應當死罪,押往刑場處斬,錢王派人偷看,延壽神色不變,錢王就下令釋放了他。延壽投奔四明翠巖禅師出家,又參拜天台的韶國師,悟到了佛法心要。曾在國清寺修行法華忏,在禅觀中,見到觀音菩薩,用甘露水灌進他的口中,因此獲得大辯才。由於願望不明確,登上智者大師的禅院,作兩只阄,一只是一心禅定,一只是萬行莊嚴淨土。延壽靜心祈禱,七次抓阄都是淨土阄,於是一心一意修淨業。建隆二年,忠懿王,請延壽住持永明寺,封賞稱號智覺禅師。每天功課一百零八件事,夜裡到別峰,行道念佛,附近的人當時聽到了螺貝天樂。延壽誦讀《法華經》,達到一萬三千部,住永明寺十五年,有弟子一千七百人,常與信眾授菩薩戒,對鬼神施食,買放生命,都回向淨土。著有《宗鏡錄》一百卷,綜合了天台宗、賢首宗、慈恩宗等異同的旨意。又著有《萬善同歸集》,集中的“指歸淨土處”,最為切要。大意是,有問:“唯心淨土,周遍十方,怎麼能托生蓮台,寄住安養國,而有取捨分別的念呢?怎麼達到無生的法門呢?欣喜厭倦的情感生起,怎麼成為平等呢?”答:“所謂唯心淨土,是了悟心性才能達到。《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三世一切諸佛,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極樂佛土。’所以知道善知識的心才能達到唯心淨土,執著境界只會墮落到他攀緣的境界中。既然明了因果沒有差別,就知道心外無法。又關於平等的法門,無生的意義,眾生雖然是仰靠佛的教導生起信心,但是奈何力量不夠,觀照淺心浮躁,外境強習氣重,須要往生到佛國,仰仗殊勝的因緣,定力才容易成就,才能很快地實行菩薩道。《淨土十疑論》說:‘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智慧的人強烈求生淨土,明了往生不可得,就是真正的無生)這就是所謂‘心淨,就是佛土淨’。愚癡的人被‘生’局限了,聽說‘生’就當作生去理解,聽說‘無生’就當作無生去理解。不知道生就是無生,無生就是生。不明白這個道理,亂解一通,這是謗法邪見的人啊。”問:“心外無法,佛不去不來,為什麼有見佛以及來迎接的事呢?”答:“唯心念佛,從唯心的角度來看,心是包含萬法的。既然了悟到境界是心的作用,了悟到心就是佛,所以隨便念什麼,無非都是佛了。《般舟三昧經》說:‘如人夢見七寶,親屬歡喜。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如是念佛。’(比如人在夢中見到寶物,大家都很歡喜,醒來回想,不知寶物在哪裡)這是比喻唯心的道理,‘有’的當下就是空,所以沒有來去;又如夢幻一樣不是真實,那麼心佛兩忘就不執著了,但又不是沒有幻相,那麼也不否定心佛。空和有都沒有妨礙,就沒有去沒有來,並不妨礙眾生見到佛,見就是沒有見,常常契合中道。所以佛其實不曾來,心也不曾去,感應道交,只是心本體的作用,就如造罪惡的眾生,感應地獄相現前。《唯識論》說:‘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為逼害事。’(一切法就如地獄見獄卒折磨自己一樣)所以都是罪人的惡業心顯現的,並不是心外有真實的銅狗鐵蛇等事,世間一切的事法,也是如此。但是那毗盧遮那佛土,不限東西南北,若是真正了悟,習氣業障都消除,理事圓融,親證無生境界的人,才可以說唯心淨土。初發心的人,怎麼可以狂妄仿效呢?”問:“《觀經》說明十六觀法門,都是攝心修定,觀佛的相好莊嚴,真切到圓滿光明,才能往生淨土,如何散心也能往生呢?”答:“九品的經文,自有高低不同,上下含概,不出二種心。一是定心,如果修習定觀,能上品往生。二是專心,只要念佛名號,所有善行輔助熏修,回向發願淨土,能成就末品。仍須要一生都歸命淨土,直到報身終盡都要精修,坐臥之間,常要面向西方。當行道禮敬的時候,念佛發願的時候,懇切勤苦仰望,沒有別的念頭。就如正受刑法,正在牢獄中,被怨賊追殺,被水火逼迫,這時一心求救,願脫離苦的輪回,快速證到無生法忍,廣度眾生,繼承發揚三寶,誓願答報四重恩。如果這樣志誠,必定不會白費功夫。如果言行不一,信心的力量輕微,沒有念念相續的恆心,有數目間斷的意思,憑這樣的懈怠,臨終想要往生,卻被業障牽連,恐怕難遇善友,又被風火分解的苦痛逼迫,正念不能堅持。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是這樣的因,臨終就是這樣的果,應該須要實實在在的因,果才不虛。聲音和諧就響亮順暢,形體正直就影子端正啊。如果想要臨終十念成就,那就要預先准備,集合所有功德,回向這一時刻,念念不缺失,就沒有後來的憂慮了。那善惡的輪回,苦樂的報應,都是身口意三業造下的,四緣(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產生的,六因(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行因、異熟因)促成的,五果(增上果、士用果、等流果、異熟果、離系果)攝受的。若是有一念心的瞋恨邪YIN,就是地獄業;悭貪不願施捨的,就是餓鬼業;愚癡暗昧糊塗的,就是畜生業;傲慢自以為是的,就是修羅業。堅持五戒,就是人道的業;精修十善,就是天道的業;證悟人空,就是聲聞業;了知緣起性空,就是緣覺業;六度同時修,就是菩薩業;真正慈悲平等,就是佛業。如果心地清淨,就是香台寶樹,淨土化生,心地污垢,那就是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穢土本質。都是同等的果,能感招增上的緣,所以離開自己的本心,並沒有別的實體,想要獲得淨果,就要修行淨因。如水的性質是向下,火的性質是向上,它的運數本來就是這樣,有什麼可懷疑的呢?”又曾經作《四料簡》說:“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延壽早晨起來,焚香告別眾人,盤坐往生了,享年七十二歲。後來有僧人從臨川來,繞延壽的塔一年,有人問繞塔緣故,那僧人說:“我病的時候進入冥間,見大殿左側供有一僧人像,冥王勤懇禮拜。因此詢問是什麼人,冥王說:‘是杭州永明壽禅師啊,已經往生西方上上品了。’冥王敬重他的德行,所以才禮敬了。”(《樂邦文類》,《萬善同歸集》)

 

上一篇:淨土聖賢錄新白話版10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修福報才能修得財源滾滾?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