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往生語錄】臨終十念彌陀佛,決定生彼安樂國
第二十段文,源信大師《往生要集》:
西方極樂是大乘善根界,無苦無惱處,一托蓮胎,永離生死,眼瞻彌陀之聖容,耳聞深妙之尊教,一切快樂,無不具足。若人臨終時,十念彌陀佛,決定往生彼安樂國。
這段法語說出一個人在臨終,如果正念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十聲,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當然這是鼓勵在平生的人要精進用功的念佛。再來,因為每一位眾生,得遇阿彌陀佛的淨土教法時節因緣不同,有的人平生沒有因緣得遇阿彌陀佛的名號,到了臨終快要死了,才遇到善知識的鼓勵安慰,引導他念佛沒有幾聲或者是沒有多久的時間,他的生命就終了,這就是臨終遇法之機。你我是平生遇法之機,所以我們應該要一生多念。從臨終乃至十念,便得往生極樂世界,是因為這位的眾生,在平生沒有遇到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到了臨終才得遇善知識的安慰鼓勵,念佛十聲二十聲或者數十聲就斷氣了,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各人的得遇佛法時節因緣不同,所以不要看見如此的法語,認為臨終念十聲阿彌陀佛的聖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而有錯誤的知見觀念:“既然臨終念十聲,就能往生極樂世界,我平時何必要每天認真念佛?我也不必認真用功打佛七,我到了臨命終再來念十聲阿彌陀佛的聖號就好了。”這樣想不對!這樣想是很危險的,因為對不可知的未來,什麼人都不敢保證。你敢保證你臨終一定能夠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嗎?因為臨終有很多人佛號是念不出來的,你要相信嗎?
信願因為經常做臨終關懷,不少學佛的人在臨終佛號念不出來。在臨終產生肝昏迷,根本無法念佛;有的因為癡呆,或者是變成植物人,也沒有辦法念佛;有的是突然的一場車禍,就死於非命,臨終也沒有辦法念佛;或許瞬間死於非命,通常是在還沒有任何,心理准備的情形之下,死神就悄悄的降臨,你可知道你何時會死?不知道!我們就是因為不知道何時會死,所以才要把握現在當下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因為有可能晚上躺在床上睡覺,明天就爬不起來了。信願所助念過的千多個實例之中就是有睡死的,這是事實。
源信大師所著作這本《往生要集》,也值得諸位念佛人探討。《往生要集》有三卷,上卷、中卷、下卷。源信大師在《往生要集》這部著作裡面,引用很多善導大師所開示的法語,法然上人就是讀過善導大師著作《觀經四帖疏》,以及讀過源信大師著作《往生要集》,才對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非常的敬仰,因此一心念佛,一天念佛七萬聲。所以源信大師也可以說是法然上人的啟蒙師,所以法然上人的著作,在引用祖論,大部分都引用善導大師所開示的法語,也有少部分引用源信大師在《往生要集》的開示。
這本《往生要集》,一般人比較少看見,信願看過好幾遍。其中在中卷最後,說到臨終助念,源信大師也相當的鼓勵淨業行者為人助念,幫助一切在臨終的人,能夠正念分明,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段法語就是出自《往生要集》。
“西方極樂是大乘善根界”,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界,極樂世界是無生寶國地。既然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界,那麼念佛是修大乘還是修小乘?修大乘。大乘與小乘的根本差別,在於大乘以利他為先,小乘以自利為先。你不要認為阿羅漢是蕉牙敗種,阿羅漢有定性阿羅漢,有不定性阿羅漢。不定性阿羅漢是菩薩,外現聲聞身,內秘菩薩心,你看《阿彌陀經》所舉出的十六位大阿羅漢,捨利弗、目犍連,一直到阿那樓馱,這十六位大阿羅漢是不定性聲聞,也就是菩薩,外相現出聲聞相,內心是菩薩心。
我們念佛的人既然是修大乘法,所以念佛要以利他為先。如何利他為先?你心裡就這樣思惟:我念佛為我現世父母而念,為我生生世世的父母而念,為我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而念,為我生生世世師長而念,為我生生世世兄弟姊妹而念。你心中這樣思惟,那麼你念這句佛號就是以利他為先。而且你這樣思惟,也比較不會遇到障緣就退道。有人念佛三五年,就放棄不要念佛了。剛開始很認真念南無阿彌陀佛,後來改念哈裡路亞,不念佛了,所以退失道心了。如果你想到我生生世世的父母,需要我念佛成菩薩乃至成佛去救度他們,我怎麼可以退失念佛心?那你就覺得,念佛絕對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而已,念佛是攸關千千萬萬眾生法身慧命的解脫,所以你念佛的責任是非常的大,千萬不可以退道心。
而且念佛可以發菩提心,為人助念。因為你一個人在家裡自己念佛,叫做自修,去到喪家為亡者助念,叫做共修,和亡者共修。因為你在家裡,一個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去到喪家,除了亡者和喪家的家屬以外,還有蓮友,所以可能有十多個人,甚至二三十個人,一起為亡者念佛。同樣是念佛,但是你去到喪家,和亡者一起念佛,能夠利益亡者,使亡者聽到你為他念佛,心中起正念念佛,你有利他的功能。如果你自己一個關在家裡念佛,你只能自利而已。念佛法門是大乘法門,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界,所以我們念佛人要用大乘心念佛,這樣才能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相契,也才能和極樂世界相契相應,就是如此。
“西方極樂是大乘善根界,無苦無惱處”,極樂世界沒有苦惱處。韋提希夫人是《觀經》的對告眾,也就是當機者。韋提希夫人雖然是摩揭陀國的皇後,但是受到逆子阿阇世太子的苦惱,悲淚憔悴,內心非常的憂愁,所以向世尊表明,她不要在五濁惡世,看見惡人聽見惡聲,她要求生無憂惱處。十方諸佛的清淨國土,不管是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兜率內院淨土世界,香積淨土世界,都是沒有憂愁沒有苦惱的地方。極樂世界沒有苦惱,我們在娑婆世界生活有苦惱——實在非常的苦惱,生老病死,是你我必定要經歷的人生歷程,還有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的苦惱,所以當然是回歸淨土比較好。
“一托蓮胎,永離生死”,托質蓮胎,在極樂世界蓮華化生,就永離生死,沒有六道的輪回。對我們凡夫而言,生死這件事是最重大的,所以孟老夫子講“生死事大”,生死這一件事情,是人生最重大的。念佛能夠得到永世的幸福,所以,如果能夠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了解自己人生悲慘的遭遇,放下萬緣,一心念佛,人間再如何的痛苦,只要能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所有的痛苦都畢竟圓滿的解脫。有時候人間的苦難,是讓我們生起覺悟的逆增上緣。死亡也是如此,一位亡者雖然死亡,難免充滿著哀傷與悲恸。但是,如果受到善知識的開示,一念覺悟了,念頭轉過來了:“我已經死了,趕緊安頓我的自性,趕緊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世間這麼苦惱,連自己的丈夫都會將自己殺死,怎麼能夠還在世間繼續輪回?”一念覺悟,念頭轉過去,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所以開示就非常的重要。那麼極樂世界,就因為沒有苦惱,只要一往生就永離生死,所以對我們這種有生死、有苦惱的凡夫眾生來說,是最值得追求的。
“眼瞻彌陀之聖容,耳聞深妙之尊教”,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每天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生活在一起,日子非常的逍遙自在。所以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樣的日子,才是我們這種苦惱的凡夫最值得追求的;而且到了極樂世界,能夠聽聞阿彌陀佛說法,聽聞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說法;而且在極樂世界,還能夠聽見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說法,所以我們到極樂世界,要聞法非常的自在。而且風吹行樹與寶羅網,發出微妙的音聲,也是在說苦、空、無常,無我的佛法,說三十七道品教法,有情說法、無情說法,是要令極樂世界每一位眾生隨時隨地能夠聞法,證悟真如,成就菩提。
你念佛回到極樂世界就知道了,一切快樂無不具足。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是《阿彌陀經》的經文,所以一切快樂無不具足。
說完極樂世界的殊勝利益,下面才說往生是決定的。
“若人臨終時,十念彌陀佛,決定往生彼安樂國”,臨終時是指這位行者斷氣了沒有?還沒有!念十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源信大師在《往生要集》開示的法語雖然很淺白,但是你肯做得到,利益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