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淨剎是為一大藏教之總歸,這一句不要忘記。「華嚴圓攝諸教,而以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非常明顯的一個例子,釋迦牟尼佛傳的。《華嚴》確實了不起,圓滿總攝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可是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什麼意思?一定要知道。「今經」,這部經,「正是華嚴中本」,前面聽的時候就知道了,中本《華嚴》。「於此經末,以求生淨剎,普勸有情,同歸極樂。今所勸者,正是彌陀之本願,釋尊及十方三世如來之本心。世尊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實欲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而得真實究竟之大利。信願行中,願為機樞。出生死海,唯賴願王」。願王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脫離生死苦海。所以最後就靠信、願、持名,就靠這四個字。生死海是六道輪回,永遠超越六道輪回,對了,這比什麼都重要。「方便多門,禅密教觀,八萬四千,門門皆可,但歸元無二。諸方便中,究竟方便唯在往生」。這些話比什麼都重要。究竟,再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就是念佛往生。「修行他法,欲於今生超脫三界,則為難行道。唯此求生淨剎稱為易行。淨宗正修,首推持名。但習余門,而能發願求生,亦為彌陀攝受,而橫出三界。是故此經以求生淨剎總收前文。」用這一句,總收前面所說的這一部經,最後歸到求生淨土。
我們要曉得,彌陀、釋迦用心之所在。為什麼能生?說個實在話,我們學佛學了幾十年,這一樁事情總算搞清楚、搞明白了。《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換句話說,我本來跟阿彌陀佛一樣,我本來跟釋迦佛一樣,很不幸現在變成凡夫。怎麼變成的?一念不覺,就壞在這裡。一念不覺是什麼?是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六粗,法相唯識所說的,整個宇宙事實真相說清楚、說明白了,我們迷了。如何回歸自性?佛陀的教育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回歸自性,怎麼回歸?放下就是。放下什麼?放下無明,放下煩惱,放下習氣。只要你放下,馬上就看破,所以放下是功夫,看破是智慧。一真法界就現前了,禅宗裡面說大徹大悟,教下說大開圓解,大徹大悟就成功了。佛如是說,儒也如是說。儒家也承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性相近是佛菩薩,習相遠是其他的。十法界,除了佛跟菩薩,其他的八個法界都是染污。染污輕重不一樣,所以才有十法界這種稱唿、現象。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今天有一個機會,彌陀、釋迦給我們的,介紹給我們,真信切願,老實念佛,就能回歸。
這個世間天上,六道輪回裡面,沒有一樣是真的,全是假的。假的就應該放下。放下就見性了,自性障礙沒有了,小悟,大悟,大徹大悟,回歸自性。回不了的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修行。因為極樂世界障礙少,容易回歸,我們這個世界障礙多,不容易回歸,求生淨土是為這樁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