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比其他諸佛特殊的一點就是在於:對眾生發願的精准拿捏和完全發揚上。精准在於一切眾生的心願就是這二類:受苦的不想受苦,得樂的希望樂上加樂。這是諸佛菩薩都理解的,一切眾生都想離苦得樂,這個道理乃至我們學佛的人也都懂,不可能佛陀不懂。而發揚眾生的願心這就太微妙了,如果眾生不能接觸到,就沒辦法激發他來的想法,所以先要保障大家能聽到極樂的好,余下就是聽到了就想來。靠什麼打動你,讓你心向往之?這就是經文裡埋下的眾多的吸引點,當我們讀到某一條的時候,就會非常渴望這就對了。
1.離苦得樂之願心
《彌陀經》在古印度講的,若我們把印度的生存環境納進去理解就會發現這種吸引力是巨大的,印度熱啊,需要樹木乘涼,需要水飲用盥洗,人多,生存環境擁擠,需要獨立的空間。於是【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直接就把印度人吸引住了,可這對中國人來說吸引力就不那麼明顯。經文宣講的時候,佛是要隨受眾而有取捨的,所以很遺憾,我們沒有趕上佛陀專門為中國人講的經文,所以就要湊合湊合貼進去,把其中對眾生的共性抽出來就可以了。所以激發往生的願就是重中之重了,能激發出來,極樂世界眾生盈滿;若不能激發出來,極樂世界對整個虛空法界的貢獻就很小了。所以這個願是此《彌陀經》千叮咛萬囑咐的事情,正如前面我們分享系統體系中說到“我們的信是先天不足,後天的願再不足,單靠行做是無法彌補的。”
千說萬說的願,我們當提起120個認真。願這個字是一個形聲字,發音是原,形象在心;如果我們理解會意字組合,就是在心上的本原,這就更靠近願的本意了。因為願是需要常住常存的,是不能替代和丟棄的,如果我們發了一個心很快被替代了說明這個心並不真,就算這個心是念佛、念法、念僧的心,也因為很快被替換而不成其真。
我們的每個念頭都可以說是一種願,只是有好有壞、有對有錯,這好壞對錯就像槍支的瞄准射擊一樣,對槍械而言,填彈、發射,這就是槍械的基本功能,只是在發射後命中了什麼,就有了好壞優劣可探討了。所以我們的每個念頭,都如槍械的發射命中一樣,我們如此瞄准、如此激發、就會如此命中,法不會說選擇誰、挑剔誰、就算貓狗也可以完成這個激發命中的操作,可是到底命中哪裡了,這就有大學問了。
我們每個念頭都在這樣釋放著,在這樣毫無目的地胡亂地命中著,這都是生死輪回的牽引,這樣的心念活動,都是會得到反作用力的,都會對外在產生業力影響,乃至罪業反應。所以想把這一切都捋出頭緒,首要的就是願心,這個願才是目標、是方向、是根本。
這個方向也不是一下就能成熟的,就像有的眾生業力很重,那他需要輪回,需要吃苦,吃夠了苦,一提輪回怕得很,他這個時候如果能激發往生的願,這願是真切的;而對一個什麼不愁,什麼都不擔心的人說輪回,他不承認輪回,也不承認在吃苦,就更不可能說“我不想待這了”,最多是靠更大快樂吸引他。可是人對離開痛苦付出的努力,要比獲得快樂付出的努力強大許多,就是說在離苦得樂上人更努力於離苦,而並不努力於得樂,這是人的缺陷,或者也是眾生的缺陷,這也是天人難度的原因,是富貴難學佛的原因。
2.圓滿宿願之願心
阿彌陀佛的第二套廣告模式,就是在極樂國土鼓勵菩薩眾們去其他世界圓滿宿世前的願望。比如某人在幾劫前對某些眾生說“我以後幫你們”,可是他沒幫,那麼這個人往生極樂後,佛陀就會鼓勵他說“看一看宿世以來,是否承諾過什麼,而沒有機會去做呢?如果還有就去做完他,完成你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圓滿!”
於是無量無邊的大菩薩,飛奔到無量無邊的世界,去圓滿自己累劫前的宿業宿願。讓這些菩薩們能真正地去投入到救度眾生、救贖自己的成佛路上來,這是阿彌陀佛度菩薩的一個手段,也是成就菩薩圓滿的一個必由之路,是十方世界無量諸佛都會這樣告誡菩薩們的。
這些飛奔到各個世界的菩薩,在圓滿完自己的某生某願後,還要回到極樂去,這個時候菩薩的法身要設法救度這個分身,無量其他菩薩也要合力救度這個分身,如此一來,形成一個共濟、共利、共度的良好局面。
每一個聽聞到淨土極樂便能發心的眾生,都是和極樂有宿世因緣的。這類眾生在四十八願裡叫做菩薩眾生,所以我們思維一下:是否自己也能聽到就信、就發願要去?如果是,你就是從極樂來,就是要回極樂去的某菩薩的一個分身了。因為這第二套方案才是淨土可救末法幾千年的根本原因,並非是完全依賴阿彌陀佛慈悲攝受,更是依靠無量無邊的菩薩們,釋放著不可計數的分身,投入到各個輪回、各個道中,對整個局面的一種抬升的合力使然。
去到其他世界的菩薩們如何回歸極樂?依然要靠阿彌陀佛接引,可是還要自己發願,如果說我還有事情沒辦完,阿彌陀佛會不會接引他往生極樂?現在我們知道“一有耽擱,阿彌陀佛就不會接引。”為什麼不接引?因為阿彌陀佛要圓滿你的願,對不對?哪怕是輪回的願,是一個放不下的願,阿彌陀佛也要圓滿你,讓你去完成他,這才是阿彌陀佛不接引的根本原因,並非是我們業力如何。
3.從極樂來的根本願心
所以我常常和各位說:“這一生啊,你不是要回極樂這樣簡單,而是要做一個發蓮花的人,要幫助更多眾生回歸極樂,這才符合從極樂來的根本願心。”對不對?如果我們真是從極樂來,那麼是否就應該做對應的事情?什麼是對應的事情?無外乎救度眾生,無外乎圓滿身口意。圓滿身口意很難,因為要承受;救度眾生現在來說就很容易。如果眾生想離苦得樂,告訴他去極樂,極樂好、怎麼去?用《普門超度》這事就太簡單了,就是怕想去又不跟著做的,這類眾生如同滾刀肉一般切不碎、扎不透、不咬人、膈應人,這是他還不想去極樂,還不想離苦得樂,那就隨他去,什麼時候想去了,再找緣分就是了,沒必要非得說“我不度你,我就不出輪回!”所以這句經文說到的發願就可以獲得不退菩提,這個奇妙的原因就簡單地說了一下,各位思維。
最後各位再思維,如果此一刻佛陀來接,你還有什麼沒放下、不能走的理由嗎?如果有就趕緊處理好、解決完畢;如果真的沒有什麼可耽擱的當然最好不過。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佛說阿彌陀經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