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可封翁(封建時代因子孫顯貴而受封典的人),就是劉寶樹先生的高祖父。封翁樂善好施,每次做了善事都不宣揚,不想令人知道。曾經在年底,派誠實可靠的家僕,去到每個偏僻的巷子裡,探訪哪戶人家有急迫解決不了的事。適逢有一甲某欠了乙某的錢,甲和他妻子商量,打算賣了妻子以償債,他的妻子抱著年幼的孩子,徹夜哭泣,非常可憐。僕人回去後就向封翁報告了這件事。第二天晚上,封翁包了三十兩銀子,讓僕人假裝敲那家的門,再把銀子放到門檻裡面。甲某開門看見了錢,而僕人已經走遠了。於是夫妻仍然得以團聚。這些錢除了償還欠債外,還剩下了十多兩用來謀生。封翁一生中的所作所為,大都類似於這種善事。後來他的兩個兒子劉廷㭿(爽齋)、劉廷梧(箬村),兄弟相繼得中鄉試,考取了舉人,廷梧接連考中進士,擢升為刑部郎中。封翁的孫子雪堂,由進士入翰林,慧生和雲光又相繼考中舉人,劉家成為了浦城中的大族了。後來曾孫劉源遠(澹菴),是一名貢生,也以濟困扶危為己務。每當年底的時候,將一年來出租谷物所得的錢,包括其中的零錢,不計多少輕重,都放置在一個盤子裡,等到了臘月二十三夜裡向灶神祝禱的時候,將所有放置的銀錢全拿出來,在諸位神明前默默祈禱,以此來表明周恤貧乏之人的意願。祝灶結束後,將那些錢分作百余包,每包大約有二三兩錢,用紙密封。觀察往來行人,若有窘迫貧困無法過年的人,就將包好的錢暗中放到人家門口,等他們拾起後發現是錢,若有拿著錢詢問的人,就始終以不知道這件事來回答。就這樣堅持不懈地做了二十多年,直到全縣人盡皆知,子孫都恪守劉士可封翁的家教。現今劉寶樹先生以孝廉的身份莅任浙東浙西,興旺發達還沒有結束啊。
做了善事想要人知道,不是真正做善事。只要行善時盡了我最大的努力,而且所做之事能使自己安心,別人知道與否,就不用去管了。
(摘自《勸戒錄類編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