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悟顯法師:當谛信佛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若能谛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

  這件事多麼的重要,你們要是能信就要把佛號提起來,有「信」有「願」有「行」才叫作谛信,谛是誠谛,誠是真誠,谛就是沒有二念,真誠的相信,真誠谛信它,這就叫若能谛信,何須遍歷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就是三乘佛法。聲聞乘最高的是阿羅漢;緣覺乘他知道無明只有滅相,沒有生相。阿羅漢是悟四谛法,知道法是寂滅的。

  那緣覺乘他知道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老、病、憂、悲、苦、惱,這是十二個因緣,為什麼叫因緣?就是業緣,動念以後,就開始一直不斷的動念下去,有十二個因緣的妄生。緣覺的人他知道無明根本就沒有起過,只有滅相,沒有生相,所以他滅除無明,他跟菩薩乘有什麼不一樣?菩薩乘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講的是:「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這是大乘,不用滅無明,本來虛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即「就是」的意思,這在程度上就有很明顯的差別。

  小乘認為法是有的,我現在有煩惱,就像我們現在生病去找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生病?是有病菌、有病毒,那就要消滅掉。小乘知道:我起煩惱,我有輪回,那應該如何使它終止?他知道:原來是我有動念、有思想、有見解,所以他不思不想,不起貪瞋癡,斷除煩惱之後,再來成就一個佛道,這是所謂的阿羅漢聖道,即是小乘的佛道。他是有我、有法,有我在修行,有法可證,就是藏教,或是華嚴宗判為小、始、終、頓、圓的小教。華嚴祖師對於小乘的呵斥,也是很不客氣的,他叫「愚法聲聞教」,認為法是有的,在裡面造作執取。黃檗禅師說:「因聲得悟故名聲聞。」因為聽了音聲而悟得四谛、十二因緣,故名聲聞。這些都不算是究竟成佛,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取著。

  如果真的不能安住本性,那就念一句阿彌陀佛,這與祖師安住的佛性完全一樣,而且非常的簡單,比他那個容易多了。念佛即是念自性,沒有心外佛給你念,沒有心外佛來緣,何須遍歷三乘。三乘法就是剛講的阿羅漢、緣覺、菩薩,他是有階漸的、有次第的,這樣從下面修到上面,再來捨兩邊取中道,最後連中道也不存。這樣一個修行漸次的成就,何須遍歷阿僧祇劫。

  人壽八萬四千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再從十歲每過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算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算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阿僧祇翻做中文叫無央數,三個無央數劫,就是無央數、無央數、無央數劫,這是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已經是相當長的一個時間,才算一個小劫,何況三大阿僧祇劫,才成就一尊佛,修行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但是如果能夠谛信,能夠相信這個佛號即是我本心,我這樣如是念去,不起余念,也絕對不動搖,這樣就成功了。人家說佛號是生滅,念佛是有相不是實相,如果這話你聽了要是動心,那就表示你不能谛信,不能深信。

  現在大家聽我們講《無量壽經》,也發心要深信,這叫信行人,因為信聖言量而信,還不解其意,所以希望大家要去看祖師大德的批注,要轉為法行人,法行就是去了解這個法,而增長自己的信心,因法而生信。信與法是不二的,如果信沒有法,法沒有信,那這信不成信,法不成法。

  信,你要相信正法,如果不相信正法那你信何物?所以信必然帶法;法行人沒有信,那就不成法行人,因為你只是以文字作學術,那就不叫法行人。信中必然帶法,法中一定要有信,這信行人跟法行人是不二的。只是剛開始我們把它分為信聖言量,聖言量是法,偏重在信聖言量,自己還沒有去看過經教或是體會到,或是修證到,這是信行人。法行人就是透過修行或是看經教,藉由經教來生信的。所以藉由經教深信淨土的,他的道心不容易退,不會念一下佛就不想念了。

  修行的過程中往往會碰到一些逆境,如果因為這些境緣就退心了,覺得念佛還不是生病,吃素還不是照樣住院,這就是因為信沒有法,那信也不成其信。你果然能夠深入,不用遍歷三乘,就是不用經次第,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你念佛,自己本來就是佛,所以就不須要經歷三乘;真正頓教大乘是這樣的,沒有所謂的次第,它的次第必然攝歸一時,一定是攝歸圓教。像大乘講四聖谛,也講五戒十善,也是攝歸到一心。

  所謂心無所對故名不殺生,心無持犯即是持戒,心無有悭貪是布施,無有對待是不YIN欲,無有戲論是不妄語,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五戒十善有大乘的用心在裡面。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這句佛號就是,這句佛號即是我本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不越一念,根本不動念,念佛的時候不屬於動念,不屬於不動念。念阿彌陀佛是不動念。一句阿彌陀佛是正念,正念是不動的,動念叫邪念,是邪它才動,妄動對待。

  念阿彌陀佛,心、佛完全打成一片,沒有分開的,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念佛的時候是不越一念,沒有動念的,這就是真實相,這麼殊勝的法門,這樣難得,所以說頓證菩提,豈非大事?卻可以這麼簡單這麼容易方便成就。「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出世就是要讓眾生明心見性,眾生沒有辦法依止,那只好用勝異方便,一定要讓你達到真實,如果只能接引你,而不能達到真實,那就不叫方便,這叫契機不契理,就是所謂的外道,很契合你的根器,但是與理性不相應。如果契理不契機,就是閒言語,大眾聽得懂但是做不到,講這個話沒有幫助。

  淨土法門契理又契機,讓你能夠明心見性,又契合眾生執相的根基,你說能不修、能不學嗎?不修不學,這一生真的是非常大的損失。我們不要認為世間事是大事,這件事情才是大事。在佛菩薩來看,這是眾生一生了生脫死的法門,而且還有十方諸佛作保證,十方菩薩作見證人,有這個法門可以當生成就,真正能夠讓眾生一生當中出脫輪回。

  像《無量壽經》有十方佛贊,《阿彌陀經》也有六方佛贊,這都是佛菩薩出來為我們作證。像《佛說阿彌陀經》,經題有個佛說,就是佛不問自說,因為太重要了,不用等大眾問,必然要講的,一定是重要的事情,佛看眾生根器成熟了,就不問自說。淨土法門不但契合眾生各種根器,而且還能夠幫助眾生一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法門甚至比其他的經典,像《佛說十善業道經》來得重要,它是重要當中的重要,修多羅中的修多羅,了義當中的了義。不是我們學淨土吹捧自己,這部經典確實這麼重要,大家如果有機會深入經藏,看它是不是有這麼重要,有這麼大的利益。希望大家能夠老實念佛,持戒看經教。

 

上一篇:大虛法師:《楞嚴經》講記(20)羅漢和菩薩
下一篇:大虛法師:《楞嚴經》講記(21)統統都是外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