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百喻經卷上》16、灌甘蔗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百喻經卷上》16、灌甘蔗喻

  譯文:過去有兩個人,同時種植甘蔗並約定說:“種植好的有獎賞,種植不好的要重罰。”這兩個人中,有一個心想:“甘蔗非常甜,如果把汁壓出來,再用來澆灌甘蔗林,甘蔗定會甜美無比,肯定會超過他。”於是他就壓出甘蔗汁用來澆灌,期望增加甘蔗的甜美,卻反而使甘蔗苗的根腐爛,結果所有的甘蔗全都壞死了。

  世上有人也是這樣,想得到美好和富貴,就依仗著權勢,巧取豪奪,壓迫百姓,掠奪財物,用作培福,本來希望得到富貴的結果,殊不知將來反而會招致災難。這就像壓蔗澆蔗苗一樣,不僅損失了種植的甘蔗,而且連已有的甘蔗都損失殆盡。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诃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谷從何而生。答曰。五谷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16、灌甘蔗喻

  昔有二人,共種甘蔗,而作誓言①:“種好者賞;其不好者,當重罰之。”時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極甜,若壓取汁,還灌甘蔗樹,甘美必甚,得勝於彼。”即壓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返敗②種子,所有甘蔗,一切都失。

  世人亦爾。欲求善福,恃己豪貴③,專④形挾勢,迫脅下民,陵奪財物,以用作福。本期善果⑤,不知將來反獲其殃。如壓甘蔗,彼此都失。

  注釋: 注釋:

  ①誓言:表示一定按所說的去做。本文指雙方共同約定。

  ②敗:腐爛、敗壞。

  ③恃己豪貴:依仗自己有權勢。

  ④專:據、用。

  ⑤善果:善,佛教名詞,與惡相對,指符合教義的言行、意識。善果,依善行所得到的美好、善良的結果。《本業經》有:善果從善因生之說。

  解說:只求目的實現,不問手段好壞,自是不對的。

  關於兩者俱失,可與第二十五則(水火喻)、第三十二則<估客偷金喻>、第七十五則<駝甕俱失喻>、第八十八則(猕猴把豆喻)、第九十七則(為惡賊所劫失氎喻)比看。

  辨析:依主觀判斷行事的人和現象是隨處可見的。只憑主觀願望一意孤行,與蠻干無異。好比教育子女,溺愛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將相出寒門,纨绔無偉男。”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比喻故事,並沒有只停留在對個人做法的評價上,而是進一步以佛家的眼光去觀察階級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有人認為:佛教是與世無爭的宗教信仰,是出世的哲學。這只是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佛教教義的底蘊。我們認為,佛家的無爭與出世,本身就是對不平社會現實的一種反抗,至少是對現實的不滿在意識思想上的表現。它對人生社會是起了不可低估的干預作用的。只是它往往采用了回避其鋒芒,而不是激烈沖擊的暴力形式,這更能贏得人心的擁戴。

  凡是用權勢奪來的財富,終究不能長久。秦始皇吞並六國,一統天下,何等顯赫,到二世十余年的功夫,就灰飛煙滅;八旗子弟入主中原,何等的氣焰,距今也只有幾百年。財富屬於社會時,人們才會珍惜它,如果它只聚集到少數人的手裡,就會變成導致災難的根源。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上一篇:夢齋山人:佛教不是消極逃世
下一篇:印光大師:什麼是有相三昧和無相三昧(51-55)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