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關於輪回的疑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星雲大師

  輪回雖然有如此深遠的意義與價值,但是一般人對於輪回的存在與否、輪回的覺察、自的等問題,仍然有深刻的疑惑,我簡單歸納成下列幾個項目:

  一、輪回的存在對吾人究竟是好,抑或不好?

  有人也許會認為人生還要再來受生輪回太痛苦了,不如一了百了,以死亡來毀滅自己的人生,佛教認為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次生命的開始,今生只是我們很多次生命裡的其中一次。有了輪回,讓我們知道要善於珍惜每一期的生命,不敢隨意作踐自己。有了輪回,讓我們的生命不至消滅於一旦,能夠再度創造無限美好的未來。沒有了輪回,死亡之後一切幻滅,人生要抱持壯志未酬的憾恨以終,是何其的悲淒,有什麼美好可言呢?

  二、吾人為什麼不知道有輪回

  既然有輪回的存在,為什麼我們對於前世過往的事卻沒有一點記憶呢?經上說:“人生真是苦,孫子娶祖母”。什麼使我們忘卻過去,愚癡顛倒,甚至將過去世的祖母納娶為妻子呢?根據中國民間流傳的玉歷寶鈔一書的記載,人在投胎之前,一旦喝了“孟婆湯”,就會忘掉過去的種種。西哲柏拉圖則認為靈魂投胎前要經過酷熱的沙漠,口渴難忍,飲用“莫愁河”的清涼河水,再去轉世降生,但是一喝了“莫愁河”的水,對於過去生中的點點滴滴將遺忘盡淨。羅馬人則相信人在投胎時所經過的河叫做“奈思河”,喝了“奈思河”的水,對於前生往事奈何再也思憶不起來了。

  佛教主張人之所以會忘掉過去的事,是因為“隔陰之迷”。陰指的是“中陰身”,也就是我們的身體。人死了之後,下一期再投生前的精靈稱為“中陰身”。

  “中陰身”,六根具足,狀如三尺小兒,具有神通,能夠穿越銅牆鐵壁,去來迅速,無所障礙,唯有母親的子宮以及佛陀的金剛座不能穿過。“中陰身”有生死的現象,七日為期,死而後生,長壽者也不過七七四十九天,短暫者僅僅二七日或三七日,便去受生輪回。

  由於這個“中陰身”的隔離,使我們忘記前生的種種造作,不知身為何道眾生。有人也許會很遺憾地說:多可惜!如果我們有宿命通,沒有隔陰之迷,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去未來,人生不是很惬意自在嗎?人類果真有了神通就很快樂嗎?

  譬如我們能夠測知過去,當我們知道自己過去墮為牛羊豬馬的畜生道,那時將情何以堪呢?當我們預知自己只剩下三年的生命,還能悠游度日、逍遙生活嗎?有了他心通,看到對方美麗的笑容裡面卻包藏禍心、口蜜腹劍,能不痛心疾首、觳觫憤恨嗎?沒有神通,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處,多麼灑脫自在!

  因此宇宙人生的發展,有它自然的軌則,各安其位,遵循它的變化秩序,才能得其所哉。眾生由於隔陰之迷,換了個好身體,忘記了不好的過去,何嘗不是很美好的事呢?

  三、誦經超度對輪回有影響嗎?

  既然輪回的現象是不爭的事實,那麼祖先親朋去世了,我們為他誦經超薦有功效嗎?能不能幫助他脫離輪回呢?

  根據地藏經的說法:誦經的功德亡者能夠得到二、三分,而持誦的人可以得到六、七分,因此我們應該趁著自己身強體健的時候,儲備一些功德資糧,不要等無常來臨,才勞駕別人為我們誦經超度,功德畢竟有限。誦經、超薦對於亡者究竟有什麼貢獻呢?好比鯉躍龍門,身價百倍,誦經好像依仗達官顯貴的親戚,人人欽羨、人人仰戴。彷佛出門旅行需要持帶身份證、護照一樣,誦經的功德讓我們方便往生諸佛國土。

  一塊大石頭放在水中,很快就會沈陷下去,如果把它擺在船上,可以安然地運載至彼岸。眾生頑強如磐石的罪業之身,透過誦經功德的慈航普渡,免於在生死大海之中沈溺。一畦稻田裡,如果長滿了豐碩的稻禾,縱然有一、二根莠草也起不了作用,誦經的功德可以使我們的善業禾苗增長,雖然有一些罪根埋在土裡,但是不容易滋長罪。

  四、地理、風水、看時辰,對輪回有影響嗎?

  一般民間信仰對於婚喪喜慶,喜歡看地理風水、選時辰日子,地理師告訴你:這個房子方位不對,會影響子孫的前途;相命師指示你:這兩個人八字不對,不能結婚,否則會彼此相克;結婚要選黃道吉日,出殡要挑好時吉地,不如此則疑神疑鬼、心裡不安,讓神權迷信控制了我們的人生。

  事實上,同一個黃道吉日結婚,有人幸福美滿,有人不幸仳離,可見選日子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彼此如何相處、結緣才是根本之道。所謂風水、地理,應該建立在倫理、世理、心理之上,積聚陰德,與人結緣,能夠如此,何處不青山,何時不良辰呢?假如我們相信有輪回,努力積德、培德,道德可以輪回;廣結善緣,因緣可以輪回,積德結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

 

上一篇:阿彌陀佛贊
下一篇:新年去寺院祈福注意“五重”與“五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