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展開一點,有人問:“師父棗我不敢供”。“錯了,要我嘛!棗我要好好的供”。“不行啊!不是說糟了糟了嗎。”我說“那是糟了,這是棗,早成佛早成佛就指著它了”。實際上我這是給他開玩笑。“棗”是食品而已嘛,你叫它個“棗”,非得聽成“糟”了,為什麼呢?又說“梨不能供,不分離不分離嘛。”要我的話我要供,“離苦得樂,跟六道分離,跟惡業分離嘛。”實際上梨也無非是一種食品,就是這個含義!不要把世間的那種知見帶入到佛教內部來,那是非常不如法的。還有一個佛弟子,到處宣傳:“你不能吃藕啊!”“為什麼不能吃藕呢?”“你想: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是在蓮華上出生的,那個蓮華是藕結的吧?你現在吃了那個藕還有能有蓮華嘛?”有人來向我說這個話,我就開玩笑,說:“你回去告訴那個人,你說師父說了,還繼續讓我吃藕,為什麼讓我吃藕呢?師父說了讓我吃你那個藕。”麻煩了!吃那個持有邪見的那個人的藕,持有邪見的那個人往生不了,吃藕的那個人沒事嘛,這種笑話只能在民間,咱們學佛的人也有不能吃藕,吃了藕不結蓮華這種知見的話,那純粹錯了!佛教是念佛能成佛,不是說不吃藕就能成佛。
“百味飲食”在這裡展開這個飲食,實際飲食的有好多種,比方說我們可以單獨的供佛的食品,單獨的供是可以的,這樣比較好,比較莊嚴,也比較如法。如果真的沒有機會,沒有那個能力單獨給佛做飯那怎麼辦?就是我們喜歡吃的東西,可以做出來以後,先端到佛堂上供一下,十來分鐘,五六分鐘,念一下可以撤下來,吃就可以了,沒問題。我們這個地裡產的那個新鮮的水果,或者買來的新鮮的水果,新鮮的蔬菜,都可以,處理好了洗一洗都可以供。咱這個上供有很多很多種,鮮花是一種供品,水是一種供品,茶水也可以,可樂也可以,牛奶也可以,蜜、糖統統可以,固體的食品統統可以,還有我們非常喜歡的東西,比方說我是個收藏古董的,我購買到一件心愛的古董,古玩嘛,非常喜歡,可以供一下,供佛嘛,因為你喜歡。
大家知道不知道阿育王?印度的一個國王,阿育王非常有福報,非常有威德,實際上他是一個轉輪聖王,轉輪聖王就是他統一了整個印度,很多大臣、部隊都聽他招呼。根據經上講,皇宮周圍四十華裡范圍以內的上邊的天人和底下的鬼神,都是他的眷屬,都聽他的話。他一聲令下,不用特殊的儀規,四十華裡范圍之內的上邊的天人和底下的鬼道,都聽他的話。為什麼他具這麼大的神力威德呢?
過去釋迦佛在世的時候,他曾經是個小孩,他跟幾個小孩曾經在恆河邊上玩,光著屁股在恆河邊上玩,玩什麼?玩那個沙子,堆起沙子來聚佛塔,這時候佛陀和阿難托缽化緣從他身邊經過,這個小孩就看到佛陀那種相好,佛陀那種威儀,心生歡喜,小孩看到有很多信眾,拿著各種好吃的,就倒到釋迦佛這個缽裡,這個小孩由於他過去的善根開顯了,讓同伴幫忙把自己玩的沙子捧起來供養佛陀,釋迦牟尼佛欣然接受,把這個缽往下一降,讓他把這個沙子放到缽裡。釋迦牟尼佛就對阿難說:“阿難我們今天得到寶了。回去把這個沙子加持一下,裝修到我的房子上”回去以後釋迦牟尼佛用腳踩了一下,加持這個沙子,讓阿難幫忙將這個沙子裝修到了釋迦佛的那個精捨,那個房子上面了。釋迦佛授記說:“四百年以後這個小孩還在印度應世,他是一個轉輪王。”
由於他供養沙子的這一種功德,他得到轉輪王這種果報,具大威力和功德,能夠把釋迦佛的佛捨利於一夜之間造八萬四千佛塔,分到世界各地。他就有這種善根,據經上記載,阿育王是供養帝釋天就是玉皇大帝,供養了一個金的曼查羅,曼查羅是代表了須彌山啊,三層,中間三層。包括底座,包括頂部一共是五層,即黃金的曼查羅,多少黃金呢?一千兩黃金,這個曼查羅,阿育王就打造了這麼一個曼查羅以後,供養給帝釋天,然後帝釋天下令,命令鬼神於一夜之間造了八萬四千塔,各裝一顆佛的真身捨利,分往世界各地。當時世界上如果盡一億人的地方就有這麼一座佛塔,因緣成熟的就慢慢的把這個佛塔建起來了,供起來了。因緣不成熟的就把這個佛塔隱藏起來了。
說這個供養,有好多種,這都是事相上的供養,還有一種供養是“意變無量”,這個“意變無量”是什麼呢?你可以去觀想,比方說人家買了一束鮮花多少錢多少錢來供了,可是你的錢不夠或者沒有能力、機會、因緣怎麼辦?可以觀想,你可觀想兩朵鮮花供到佛前,三朵鮮花供到佛前,一大堆鮮花供到佛前,那也是可以的,功德也是非常非常之大,別人買兩個蘋果供一下,你買不起就想:來一座蘋果山,好家伙,你那個蘋果可比別人的大多了,一座蘋果山這是供養的一種方法,當然還有外供內供,共同供等等,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不要一聽了以後,大家統統不供了,不花錢買了,開始觀想了,事相上的供養是缺一不可的,因為事相上的供養是一種緣起,借著這一種緣起,再去觀想,再去念咒,這是非常好的。象我們僧人在寺院,吃飯的時候要出食,出食啊7粒米,或者一寸長短的面條,或者一塊饅頭等等,借著這種因緣,根據這種觀想和咒力的加持,這個食品遍滿十法界,所有一切有緣眾生“悉皆飽足”,在他們面前顯現的是“百味飲食”,“無上甘露”,“無上妙味”,事相是一種緣起,我們不可以完全廢除了事相。
——摘自仁清法師《大悲咒的功德和妙用》之大悲咒的世間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