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一個佛弟子,這樣告訴我:“既然這個佛像早晚會壞,寺院早晚會塌掉,那我們為什麼用很多投資很多的精力去建寺,去塑像呢?”他問我,這個問題你怎麼去回答?我當時把話題一轉,我就問他:“你早上忙得啥?”“我買菜做飯吃飯。”“奧,你買菜在哪個地方買的?”“我去的某某市場。”“奧,你在那個市場裡磕了幾個頭啊?”“師父我到市場買菜,如果趴下來磕頭人家不說我瘋了嗎?”我說“對啊,你到我們寺院裡來,大雄寶殿裡磕了幾個頭?”“禮佛三拜啊。”“對了,你這禮佛三拜就讓你成就啊,這就是我們土的佛像的作用。”這個能懂吧?如果沒有這個外相,很難引導眾生去趨於了脫,沒有這個佛像的存在,沒人會趴在那裡頂禮,禮佛一拜。一個紙的(佛像)也好,泥的(佛像)也好,銅的(佛像)也好,只要佛像在,一個有正知見的佛弟子,想修行的,見到佛像以後禮佛一拜,沒有說禮這尊銅一拜,也沒有人說給這個泥巴一拜,我們的佛像是泥巴的,但所有的人去都沒有說禮泥巴一拜。都是禮佛一拜,因為我們的泥巴已經以佛的形象存在了,佛的這種形象就足以讓眾生種福田,所以事相不能荒廢。
有人說我持心戒,心戒是從事相上的戒而趨入的,真正的能持住心戒的那個人事相上的戒他肯定能持的住。為什麼呢?外面的一切事相,都是讓你趨於了脫的,讓你契入佛的那種正知見,佛的法性的一種善巧,一種外緣,離開這種外緣就不好辦。一個佛弟子說:“師父,我不用那麼天天精進念佛,也不用誦經。”我說:“你想怎麼修啊?”“我心中有佛就行。”我說:“好!很好!你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我問了他一句話:“請問你幾年心中有一次佛啊?”這一下子懵了,似乎是好幾年心中不曾有一次佛,在他這裡“心中有佛”,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借口,真正心中有佛那是你相當的功夫,從淨土方面來講那最起碼至少是連成片了,可是這種功夫的成就不是一句一句阿彌陀佛念起來的嗎?不是一個頭一個頭的拜出來的嗎?不是一部經一部經誦出來的嗎?這個不展開了。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的話,可能會指導我們修行,至少我們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修行不難,難的是正知見的樹立,只要你把正知見樹立起來,剎那剎那都是在修行,如果你沒有正知見,可能剎那剎那都是在造惡業。
有個人開法會打佛七,他認為這叫學佛呢,“你干啥去?”“我開法會去。”好啊!因為我學佛所以去開法會了,好幾天,也擠了也抗了(人很多的意思),也吃了也住了,回來了,回來就“我還是我”啊。因為他離開那種環境,離開那種因緣他就忘了他是在學佛,他就忘了他是干什麼的了,如果有了正知見,剎那剎那行住坐臥你都是在修行,你要是有了正知見,你就會自己主動去修行,而不是別人趕著你去。這個非常重要!
——摘自仁清法師《大悲咒的功德和妙用》之大悲咒的世間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