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跟口都善是屬於純善的人,即便是心口都不好,他人還得以預防。只有那些嘴巴說得像堯舜聖人一樣,心中卻同桀纣的狠毒。口中海誓山盟,心中卻暗懷陷阱,這種人居心最難猜測。這種人來事奉君王,必定不忠。事奉雙親,必定不孝。結交朋友,必定不信。治理政事,必定不義。對待下屬,必定不義。這種人乃是小人中的小人,會讓人誤信他的話,而陷入他的圈套之中。這種人的罪過,陰間的懲罰比陽間超過數倍。
佛經上也曾經說過,犯有妄言、惡口罪業的人,死後會墮入拔舌、烊銅、犁耕等地獄,要經過長遠劫數受苦之後,轉生為畜生道,永遠都吃著有刺的荊棘。若出生人道,則不能言語或口齒不清,口中常有臭味,如果口說善良的話,人家還是不肯相信。這種口是心非的人,所遭受的業報就是如此,可不引以為戒嗎?
這一段主要是講口過,所以老法師有開示,「善護口業,不譏他過」。老法師說,一般經典裡面,講到三業都是身口意,順序是這樣來的,就是身業,口業,意業。可是《無量壽經》裡面講的不是這樣,《無量壽經》裡面講的,第一個是口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第二個是身業,「善護身業,不失律儀」。第三個是意業,「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所以你想一想,佛為什麼這樣說呢?用意何在?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是現在的眾生,最容易犯的就是口業。口造什麼業呢?喜歡批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口業,口業是妄語、兩舌、绮語、惡口,批評人有的時候這四個都犯了,他自己不知道。所以善護三業,頭一個就是口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別人小小的過失,就惡意的批判,太過分了。沒有過失,則胡造謠言,那罪是更重了。有過失,批判得恰如其分,已經是有過失了。為什麼?你不厚道。就算是對方有過失,你批評得也沒有錯,就是恰如其分,其實這樣也是有過失。為什麼?你不夠厚道。忠厚的人看到人有過失,他是不說的,規過勸善這是有禮節的,你看到這個人,勸導他,他能改過、能回頭,你就勸他。什麼時候勸他?沒有第三者的面前你勸他,這個時候你勸他,有第三者的時候,你不要勸。為什麼?因為他要面子,他會難為情。
我們要守住古人講的隱惡揚善,別人有好的一面,我們可以贊歎,別人有過失,我們不說,這個就是積德,這是留口德。勸他,要背著人。你如果背著人說他過失,他會感恩你、感謝你,你給他留面子。樹要樹皮,人要臉皮,大家都愛面子。老和尚說,規過一次,再一次,不能到第三次,也就是你勸對方的過失,最多只有講一次到兩次,第三次就不要再說了。第二次再勸不聽,以後就永遠不要說了。為什麼?得罪人,會結怨。他不聽,不聽你就放下,緣分沒到。再說會怎麼樣?再說就變成仇人了,他對你會產生怨恨,那你何必呢?古人說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結,這一生當中不跟人結怨,無論他犯什麼過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凡夫嘛。
譬如老法師說他在講經的時候,有時候聽到很多同學,有的見過面,有的沒過見面。那麼有些人,老和尚就贊歎他的善行,老和尚會贊歎。老和尚一贊歎,聽眾就聽到了,都知道了,後來發現這個人有過失,不像老法師贊歎這樣。老法師說,你們想想看,我贊歎錯了嗎?老法師說,我贊歎的是他那一件事情,人總是有善有惡,他不可能全部都是惡。我贊歎這個人,是贊歎他某一件善的事情。那有些人可能聽到老和尚贊歎這個某甲、某乙,他看到某甲,老和尚贊歎他。後來看到某甲的缺點,他說,老和尚怎麼會贊歎這個人呢?老和尚說,我是贊歎他的優點,贊歎他的善行。人總是有善有惡,我們贊歎他的善,不提他的惡,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要學釋迦牟尼佛,要學佛陀的身口意業,這很重要。「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決定學著不批評別人,我們修行從這個地方開始做起,我們先不批評人,先做看看。你就會發現,诶,很容易修定,很有忍辱心、很有耐心,你試看看,這也是修定的一種方式。不批評人,不能以嚴厲的態度、語氣待人,要學柔和質直,真誠心。我們說話的言語、態度要柔和,要謙虛,要恭敬。對一切人事物,你這樣去學就對了,你真的學到了。普賢菩薩要求的更高,淨宗學人都要修普賢行,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向上提升,你怎麼會成就呢?
老和尚說,你看釋迦牟尼佛,身業的煩惱系縛都解脫了,口業的煩惱系縛也解脫了。佛陀做給你看,別人對他的批評,他完全接受,他恭恭敬敬地聽,不辯駁。老和尚也是這樣,老和尚學佛陀,別人對他的批評,他完全接受,他恭恭敬敬地聽,他不辯駁。對方說對了,你感謝他,我改過。說不對了,不回話,默認就沒事了。學學老和尚,對方批評你,說對了,我們感謝他,我有這個缺點,我要改。說不對了,我不回話,默認就沒事,你要回話就爭論了。一直聽,對方如果批評你,你一直聽,你不要回話。老和尚說,相信他講兩個小時,他就沒力氣了,他就不講了。這樣好,讓他講,我們在那裡安安靜靜地,心裡念阿彌陀佛,恭恭敬敬地對待他,等到他脾氣發了,發作完了,不就沒事了嗎?何必要爭論呢?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沒有爭論的必要。經過這樣一次一次,把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德行也就成就了。總要學謙虛,總要學厚道。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二八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