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位於印度德干高原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重鎮奧蘭加巴德(Aurangabad)西北約106公裡處。1983年聯台國教科文組織將阿旃陀石窟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阿旃陀石窟是印度古代佛教徒開鑿出來的佛殿和僧房。“阿旃陀”一詞來源於梵語“阿謹提那”,意為“無想”、“無思”。石窟開鑿於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代,當時佛教被定為國教,虔誠的佛教徒們為敬奉佛祖、研讀經書、修身養性,找到了這個丘陵起伏、景色秀麗的幽山深谷。開鑿工作持續了將近1000年。
唐代高僧玄奘於公元638年在印度游歷取經時,曾到過此地,並在《大唐西域記》中對石窟作了生動的描述,這是關於阿旃陀石窟最早的文字記載。
阿旃陀石窟共有29座洞窟,從東向西綿沿550余公尺,陡壁高約76公尺。其中4座為佛殿,內有藏放捨利的佛塔,25座為僧房。除了建築與雕刻之外,並以古代佛教壁畫聞名於世,以佛傳與本生故事為主要題材的壁畫,是阿旃陀石窟最受世人矚目的藝術珍寶,也是現存最早的古印度壁畫遺跡。其制作方式是先在多孔火山玄武巖壁上塗4至5厘米的灰泥,遮蓋細孔,再以細薄均勻的白色石灰打底,然後施以彩繪。繪制技法主要結合蛋彩畫(Tempera)和濕壁畫(Fresco)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