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什麼是成功的真正標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歷史上的成功者不計其數。其中有哲人、偉人、聖人、名人等等。由於成就的領域不同,所以受益人群、貢獻的領域和層面也不同。

  成功的關鍵在“功”字上,即所取得成果的作用。如果取得的成就不能改善人的心性、提升人的品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的煩惱問題,這樣的成功就不徹底。那麼什麼才是根本的成功呢?成功的標准又是什麼呢?

  成功的標准會因人而異。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由於著眼點不同,標准也不同。

  一般認為:賺到錢、有了名、擁有權力、取得成果等等,就是成功。這樣以結果來衡量成功,很明顯忽視2個重要因素:即過程和出發點。人做任何事都會有初衷,然後是方法和手段,最後才是結果。而初衷恰恰是一個人真實本性的反映,所以初衷體現人品。對於人來說,人品就像大樹的根一樣重要。品質一旦出現問題,那將是致命的。所以品質才是成功的真正標准。

  但品質卻常常不被重視。當下社會,人們普遍看重金錢,並以能否賺到錢作為成功的標准。這樣一來,人為了錢,可以不要尊嚴,甚至可以不擇手段,於是就把本性之中的種種惡性開發出來,從而形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錢本是方便人類生活的媒介,是人制造出來的交換工具。錢本身並不具有魔力,當人看重時,它便具有了魔力。它就要折磨人、控制人。不論是有錢,還是沒錢,都被錢影響著。因此造成當下社會,物質生活豐富,而精神空虛,導致信用、安全、質量、生態、健康等等危機隨處可見。

  有人說:中國進入互害模式,中國人是垃圾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這就要從人的品質說起。人的品質,就像產品質量一樣,質量一旦出了問題,這時的產品就成了廢品或垃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對品質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導致過度追求物質財富,而忽視精神修養,從而使人心變壞。

  人為什麼不重視品質?因為品質屬於人的內在修養,是決定內心狀況的無形存在,所以很容易被忽視。人們普遍看重實實在在的價值,而忽視無形的精神力量。一句:“良心值幾個錢?”。就非常直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豈不知,做人的失敗,將是最大的失敗。不論是從內心,還是利益,損失都最大。當有一天,人離開這個世界,真正有價值的恰恰是鼓舞人的精神和指導人類前行的思想。

  所以在這裡有必要說說“人”。人所處的角色,類似於我們在網絡世界裡注冊的帳號,這個帳號的作用是完成我們在這個世界的需要。

  人也是如此。人是生命進化需要,在這個時空的臨時組合。如果過分關心身體,就像魯迅筆下的社會民眾,徒有強健的體魄,卻沒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等。魯迅為什麼要棄醫從文?就是要通過文學來喚醒民眾內在的精神。從而改變國人的精神面貌,使中華民族真正強大起來。

  如果把眼光局限在自身,就會害怕死亡。這時人們研究的就是活著,以及如何活得長久。至於精神、道德、良知、責任、意義等等,都是次要。並且看到的也只是一生一世,最後歸於泥土。由此一來,人死燈滅論、無欲論、無意義論等等論調都產生了;還有好死不如賴活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等等消極悲觀情緒產生。不但生命走向退化,而且還會危害社會。

  所以人一定要把眼光拓展到這個世界之外,否則這個世界就是籠子。不能跳出這個籠子,人就是囚徒。

  重利的時代,如果對不擇手段的謀利者,不能給予足以引以為戒的震懾打擊,就會使那些遵守規矩的人覺得不公平。長此以往,經不住誘惑,就會逐漸參與其中。當種種惡習形成風氣的時候,那些不法、不道德行為反而被當成本事。這是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願看到的結果。

  在普遍追求浮華的時代,有的人雖然覺得不平衡,但是仍然遵守著內心,不讓自己心虛和不安。這是對良好品質的堅守,難能可貴。

  但有一種觀點認為:講道德是需要條件的。有人說:只有社會公平了或生活富足了,才能講道德。講道德是做人的規范和准則,難道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還要附加什麼條件嗎?即使存在不公或貧窮,也要通過正當途徑去解決。真正有責任感和正義心的人,會用正義的力量去戰勝邪惡,用正當手段實現公平。而不是隨波逐流或同流合污,更不應該為自己的不道德行為找借口,這不是真正勇士所應具有的勇敢與擔當。

  社會上發生的“英雄流血又流淚”事件,有人開始懷疑是否要做一個好人。做個好人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品質。真正的好人,不會因外界條件而改變自己的本質。就像英雄,不會因外界如何評價和對待,而改變英雄本色。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否則就是偽英雄。同樣的道理,附加條件的道德,就是偽道德。衣食無憂,才能知榮辱、守禮節等等說法,就是純粹的偽道德。

  真理經得起檢驗。英雄和道德,同樣要經得起檢驗。否則就不是真正的英雄,不是真正的道德。

  這裡還要澄清一個問題:即民生不代表民心。民生側重於生存與健康,而民心側重於品質和修養。所以不要把民生等同於民心。這裡有一個主次關系問題,一旦主次顛倒,一系列問題就會隨之而來。並且這裡所說的“心”還不等同於欲望。只有符合於內心的感受才是心。違背內心的感受,則不是心。感受是來自內心的種種感覺的總稱,內心的滿足,可以使人充實、心安、坦然等,並且不會產生依賴。所以會形成良性循環。而欲望是願望和想法等,欲望的滿足帶給人的充實感是一時的,滿足感一旦過去,就會產生空虛、無聊、不安、恐懼、愧悔等負面情緒,促使人加重加大欲望的份量,形成了依賴性。從而成為欲望領域的“瘾”君子。形成惡性循環。

  只有關注人心,尊重內心的感覺,才能真正解決人心的問題。人心問題解決了,由於人心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成功的真正標准是品質。

  本人曾經發表的帖子——

  什麼是真正的知識

  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好人

  全新“話”煩惱

  你真的關心自己嗎

  全新解讀淨土法門

  如何念佛,如何成佛

  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的危險理念

  深度剖析情緒及其掌控方法

  煩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再駁:本來是佛 等。

 

上一篇:黃柏霖:醫生只能夠醫病,不能夠醫業
下一篇:破產又離異,誦地藏經後衣食無憂,喜結良緣(轉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