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白話經典:《佛陀對善惡兩業的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恭錄於《釋迦牟尼佛傳》

  王錫 著

  佛陀在世時,一天,在古印度有一位叫首迦的長者來拜見佛陀,請教如何區分善惡業?善惡業的報應是什麼?佛陀耐心地對長者進行了講解。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一切眾生都在不間斷地以身、口、意(身是行為、口是語言、意是思維分別判斷等)造作各種各樣的業,業者,一切身、口、意,有形、無形、物質精神一切活動所產生的成果、後果都包括在業中。業有善業、惡業、和無記業三大類。(無記業就是無所謂善惡,譬如我們正常的飲水等)一切眾生都與業緊密聯系,跟隨於業、依止於業。隨著自身所做善、惡等業而流轉於六道。眾生依自己所造作的各種善業、惡業而又有上中下差別不同。做下善報的人,根據不同的善業可得:長命報、少病報、端正報、大威勢報、上族性報、多資生報、正智報、欲天報;做下善報的人,根據不同的善業可得:色天報、無色天報、中國報(中國報是指有佛法的國度)若犯下惡業得到的果報有:短命報、多病報、丑陋報、小或者少威勢報、下族性報、少資生報、邪智報、畜牲報、餓鬼報、地獄報、邊地報;如果做下善惡兼有的業,果報就會得:人趣報、阿修羅報。(朋友們,以上所言果報可分兩大類即:定報和不定報。譬如作下極惡業者後生忏悔心,雖下地獄得《暫入即出報》若是行惡不改而且倍加增上就會得《盡地獄報》這就是佛門中常言的:永無出期)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首迦,或有業作而不集,或有業集而不作;或有業能令眾生初樂後苦;或有業能令眾生初苦後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初苦後苦;或有業能令眾生初樂後樂。首迦,或有業能令眾生貧窮而好布施,或有業能令眾生富而悭貪;或有業能令眾生富而能施;或有業能令眾生貧而悭貪。或有業能令眾生身樂而心不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心樂而身不樂;或有業能令眾生身心俱樂;或有業能令眾生身心俱不樂。或有業能令眾生命雖盡而業不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雖盡而命不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盡;或有業能令眾生業命俱不盡,能斷諸煩惱。或有業能令眾生生於惡道,卻形容殊妙,眼目端嚴、膚體光澤人所樂見;或有眾生生於惡道,形容丑陋、膚體粗澀人不喜見;或有業能令眾生生於惡道,身口臭穢、諸根殘缺。”世尊接著說:長者,我再給你講一些具體的功德種類:若有眾生禮佛塔廟得十種功德;奉施寶蓋得十種功德;奉施缯幡莊嚴具得十種功德;奉施鐘鈴得十種功德;奉施衣服得十種功德;奉施器皿得十種功德;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奉施靴履得十種功德;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這是略說世間諸業差別法門”佛陀接著對首迦長者說:有十種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一者自行殺生;二者教唆他人殺生;三者贊歎殺生;四者見殺生而隨喜;五者於惡僧所,欲令喪滅;(這裡特別提醒:一切出家人皆稱僧寶,故,不可毀謗,即使是惡僧也不可以毀謗!朋友們一定要明白這一點,不可犯糊塗!)六者見怨敵殉滅而心生歡喜;(朋友們,這一條當要記住了,我們的敵人死亡時萬不能生歡喜心,若生起歡喜心就是為自己種下了短命報的因呢)七者壞他胎藏;(就是我們知道的墮胎)八者教人毀壞;九者建立天寺,以宗教的形式屠殺眾生;十者教人戰斗,互相殘殺。這十種業都是短命報因!

  佛陀接著對首迦長者說另有十種業得長命報:一者自不殺生;二者勸他不殺生;三者贊歎不殺;四者見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彼殺者用種種方便救免不死;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以無畏;八者見受苦患難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眾生。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另有十種業能令眾生得多病報:一者好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人令打眾生;三者贊歎打法;四者見打歡喜;五者惱亂父母、給父母添煩惱憂愁;六者惱亂賢聖;七者見怨敵冤家病苦,幸災樂禍、心生歡喜;八者見怨敵冤家病愈,心生不樂;九者將並非對症的藥贈與冤家;十者已吃的宿食還沒有消化而又進食。以是十業得多病報。長者,復有十業得少病報:一者不喜打拍眾生;二者勸他不打;三者贊不打法;四者見不打者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及諸病人;六者見賢聖病瞻視供養;七者見冤家病愈心生歡喜;八者見病苦者施與良藥,亦勸他施;九者於病苦眾生起慈愍心;十者於諸飲食,能夠自己知道節制。這樣,以此十業便可得少病報。”

  佛陀接著說:長者,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丑陋報:一者好行憤怒,脾氣急迫暴躁;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诳惑於他;四者惱亂眾生;五者對父母沒有敬愛心;六者對於賢聖、師長不具恭敬心;七者侵奪賢聖的資生田業,侵奪常住三寶的財物;八者於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丑陋者輕賤諷刺謾罵;十者常作各種惡行。以此十業得丑陋報。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又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一者不生嗔恨心;二者布施衣裳(包括僧人的衣服);三者敬愛父母;四者尊重賢聖;五者修造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寺廟殿堂;七者掃灑僧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丑陋者不生輕賤,生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告訴他的宿因。以此十業得端正報。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還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威勢報。一者於諸眾生起嫉妒心;二者見他人得利而好大的不高興;三者見他人失利,而自心生歡喜;四者對別人名譽地位高起妒惡心;五者見他人身敗名裂而自己喜悅慶幸;六者退菩提心,毀壞佛像;七者於自己的父母、師長及諸賢聖無心奉侍;八者勸他人也和自己一樣干這些少威德的事情;九者阻礙他人去修行增長大威德業;十者勢利眼,輕賤其它少威德的人。以此十業得少威德報。另外,還有十業令眾生得大威勢報:一者對一切眾生沒有嫉妒心;二者見他人得利,心生歡喜;三者見他人失利起憐憫心;四者他人得到名譽自己心生歡悅;五者見別人失去名譽而自己心生憂惱;六者發菩提心,造佛形像;七者孝敬佛母,恭敬師長和聖賢,以行動來報效他們;八者勸人捨棄少威勢諸業;九者勸人修行大威德業;十者見無威德者,平等對待,不生輕賤。以此十業得大威勢報。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長者,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下族姓報。什麼是下族姓呢?就是那些不正當職業的從事者,多造惡業或愚癡無明甚重者,例如屠夫、劊子手、妓女、詐騙犯、貪贓枉法者、不知廉恥者等等,以下十業即生為下族姓之家的因:一者不知敬父;二者不知敬母;三者不知敬沙門;四者不知敬婆羅門;五者對於自己的長輩不生敬仰;六者對於諸師長,不奉迎供養;七者見了各位長輩、老師不迎接,不讓坐;八者不聽從父母的教誨;九者不能接受賢聖的指導和教授;十者輕蔑下族。以是十業得下族報(朋友們,佛陀的此篇開示對我們非常實用,願共勉勵)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另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上族姓報。一者尊敬和孝順父親;二者尊敬和孝敬母親;三者善於敬奉沙門;四者知道敬奉婆羅門等清淨的修行人;五者尊敬護持長輩;六者尊敬侍奉老師;七者見到長輩迎接請坐;八者喜聽從接受父母的教誨;九者肯於接受賢聖者對自己的教授;十者不輕視下族。以此十業得上族姓報。又有十業能令眾生貧窮而少資財:一者自己偷盜;二者勸他人偷盜;三者贊歎偷盜行為;四者見偷盜行為心生歡喜;五者對於父母生計職業有障礙;六者侵奪賢聖及寺廟叢林的資財;七者見他人得利,心不歡喜;八者障礙他人得利。九者見他人布施、饋贈,自己沒有隨喜心;十者見世間災荒、饑馑,沒有憐憫心,反而歡喜。以是十業得少資生報。

  佛陀接著對首迦說:還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富有多資生報。一者自離偷盜;二者勸他人不盜;三者誇獎贊歎不盜的人;四者見他人行為端正不偷、不盜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並全力支持幫助他們維持生計;六者供給賢聖者一切所需;七者見他人得利心生歡喜;八者見求利者多方面給予方便和幫助;九者見到喜歡布施的人心中歡喜贊歎;十者見世間饑馑,心生憐憫。以此十業得富貴多資生報。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復有十業能讓眾生得邪智報,固守己見而缺少正見。一者不能謙虛的向智慧沙門、婆羅門咨詢、求教;二者公開宣揚邪法、惡法;三者不能受持修習正法;四者贊歎旁門左道;把不真實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世間神通稱為“定法”;五者思想保守,有正知正見也不告訴他人;六者親近具有邪惡思想的知識分子;七者遠離具有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八者贊歎邪見,對那些不知以為知、胡亂花言巧語的人奉為神明;九者對於正見不視不問,在不了解的時候抱完全否定的態度;十者看不起或毀罵愚蠢弱智或作惡多端、煽風點火宣傳邪見的人。以上十業得邪智報。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另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正智報。一者善於向沙門、婆羅門等善知識請教、咨詢;二者善於表達,可以把自己已學已會的善法向他人宣講;三者常能聽受正法,保持正念不失落、不忘懷;三者遇到有大德宣講正法,無限歡喜,稱揚贊歎;五者樂於為人講授正法;六者親近正直、善良有正智的大德;七者護持正法;八者精進修學,博學多聞;九者遠離邪見;十者見癡人、惡人不生輕賤。”世尊說到這裡,整頓了一下袈裟的衣角,從妙智中流露出無限的大悲心說:“眾生輾轉在六道輪回中苦不堪言。此六道皆依眾生的心念、業力而轉,並不像現在的國與國之間有明顯的邊界。這六道眾生,有些是人類肉眼可以看見的,也有看不見的。由於人類的傲慢與偏見,總是認為看得見的才真實存在,不可變易;而看不見的就固執地否定,說他們不存在。其實人類的視野(眼界)是極為有限的。”佛陀接著對長者說:“長者,有十種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一者身行重惡業,例如殺害生命、自殺、殺父、殺母、故意傷害諸佛等;二者口行重惡業,例如,本是愚癡之人,對於正法不知不解,而作大妄語,謊言欺騙,說自己證得聖果,或假冒諸佛菩薩下凡以重惡口業嘩眾取寵;三者意行重惡業,雖然沒有行動、語言,但是心中起了惡意、惡念;四者起於斷見:武斷而偏執一個極端的惡見,比如斷言人死後一切斷滅;五者起於常見,又稱‘有見,’妄執認為世間萬物皆有恆常不變的實體;六者起無因見,認為世間萬物沒有生成之因;七者起無作見,認為不必去努力實踐;八者起於無見,以虛無的態度否定因果報應等;九者起於邊見(偏於一邊的惡見,比如有人認為生命體死了一切斷滅等);十者不知報恩。以是十業得地獄報。首迦,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畜牲報。一者身行中惡業;二者口行中惡業;三者意行中惡業;四者以貪心不足而生煩惱,造諸惡業;五者從嗔恨心而起煩惱,起諸惡業;六者因癡愚不開化而起煩惱,起諸惡業;七者謾罵毀咎眾生;八者惱害眾生;九者把不潔淨之物施送於人;十者行於邪YIN,亂搞兩性關系,嫖娼賣YIN等。以此十業得畜牲報。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另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一者身行輕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三者意行輕惡業;四者貪心太盛;五者起於惡貪,為滿足貪心而有損眾生;六者嫉妒;七者邪見;八者在命終時,對於財產難以割捨;九者因饑餓而死;十者因枯竭而死。以此十業得餓鬼報。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一者身行微惡業;二者口行微惡業;三者意行微惡業;四者驕傲輕賤他人;五者自以為勝過他人(我慢);六者增上慢,對沒有證得的果位、德行,自認為已征得;七者大慢,輕視劣於自己的人,誇大自我;八者邪慢,無德而自認為有德;九者慢慢,自認為比勝過自己的人更高;十者,回諸善根,以傲慢心削弱了善根。以此十業得阿修羅報。首迦,以十善業可生人趣(人間)。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花言巧語、不挑撥離間、不惡口傷人、不貪、不嗔、不邪見。長者,修行增上十善業可生於欲界天。

  佛陀對首迦長者說:還有各種善業能令眾生生於色天或無色天。長者,依業而生,依業受報,並不是恆定不可改變的。例如有眾生禮敬佛、法、僧三寶,對於三寶和持戒的修行人能慷慨布施,又懂得把功德反饋回贈三寶,這樣的善業決定能夠善終,往生佛國,這就是決定報。佛陀繼續對首迦長者說:如果不修佛法,又不發願回向往生佛國,那麼他所作的業或善或惡而不穩定,便受不決定報。又如得邊地(落後不開化的地方)報者,有的可能是由於造作諸業而得報,也有是持淨戒的,善根深厚,發願去邊地度化眾生而得邊地報。首迦,有的人敬佛法僧,持清淨戒。佛陀對首迦長者說:首迦,有的人敬佛、法、僧,持清淨戒,樂善好施,發願生於重禮、文明的國度(這種地區稱‘中國’)如果正好他可以聽聞佛法或遇到佛的度化,即可受上妙清淨果報。復次,長者,受地獄報者也有不同的差別。如果已作極重惡業,又心無慚愧,不認罪、不怖畏、不忏悔、不思改正,反而接著造更重的罪業,像提婆達多那種人,那麼,他在地獄中會度過漫長的時間,直到盡地獄壽才能出離。如果有眾生造了地獄業,後來害怕了,生出了怖畏心,忏悔罪業,渴望出離地獄,那麼他可能不盡地獄壽,提前脫離地獄。也有的眾生造了地獄惡業,但旋即生慚愧心,殷重忏悔,下了決心不再重蹈覆轍,這樣入地獄不久便可脫離。像阿阇世王一樣,以殺父罪暫入地獄,不久即得解脫。”這時,首迦長者恭敬的對佛陀說:“世尊啊,請原諒我打斷您的話,請世尊開示什麼是作而不集、集而不作、亦集亦作,我還弄不懂這些名詞”世尊說:“善哉,我當說之。有的業作而不集。如果有眾生以身口意造諸惡業,造後怖畏,深悔自責,渴望遠離惡業,再不復造,這便是作而不集。長者,有些業是‘集而不作’。假如有眾生,自己不作業而以他的惡心教唆、鼓勵他人行惡,就稱作‘集而不作’。如果有眾生自己造諸惡業,又不思悔改,繼續復造,又勸他人造惡業,就稱作‘亦作亦集’。”首迦長者問道:“啊!世尊,什麼是外惡報呢?”世尊說:所謂外惡報是揭示了眾生與環境的關系,眾生作業而外界環境被感而發生變化轉為惡劣,請聽我說吧!有十種業得外惡報。若有眾生多修十不善業,外界受到感應就會變得惡劣:一者殺業太盛,感諸外界大地鹹鹵,藥草植物藥力及營養減弱;二者盜業太盛,感應環境發生霜、雹、蝗蟲等災害;三者以邪YIN業故,外界會發生風災、雨災及塵暴、沙暴;三者以妄語業故,感應外界環境皆變為又髒又臭;五者因造兩舌離間惡業,使外界大地高低不平峻崖險谷;六者以粗言惡語、不文明語言,感諸外界多石沙礫、粗惡臭物堆積如山,難以靠近;七者以花言巧語饒舌之業,可感環境草木凋零,枝條多棘棘;八者以貪業故,可感田間稻谷籽實過小,減收減產;九者以嗔業故,可令樹木果實苦澀;十者因為發生種種邪見,可感應莊稼歉收,種子不實。這便是十種外惡報。首迦長者聽後又問:“世尊,人們若多做善業能否使自然環境相應變的好一些呢?”世尊說:“長者谛聽,我正想說外勝報。若有眾生多作十善業,其感應與上面所說的相反,自然多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了。”首迦長者問道“世尊,如果有眾生祈福求吉,都修什麼樣的善業,能得到哪些善報呢?”佛對首迦長者說:“長者,請谛聽:若有眾生禮佛、拜塔、拜廟得十種功德。一、形象端莊,聲音悅耳;二、所有言辭大家都信服;三、在大眾中心地坦然,無所畏懼;四、天人所護;五、具足威勢;六、眾生都願親近,與你交朋友;七、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八、能獲大福報;九、命終之後得生天界;十、速證涅槃。長者,凡向三寶奉施寶蓋、幡、幢、鐘、鈴、衣服、器皿、飲食、香、花,包括恭敬合掌,都會得殊勝功德,福壽綿長。”首迦長者聽了佛陀說的《業報差別經》即時獲得了清淨信心。他虔誠地五體投地禮拜世尊!並對世尊說:“聽了您的說法,我心中法喜充滿,請世尊到捨婆提城為我的父親忉提長者說開示,令我父親及一切眾生長夜安樂,無災少病。”世尊微笑默許受請。爾時,人天皆大歡喜。

  ·佛陀對善惡兩業的開示·(終)

 

上一篇:要學會寬容,包容別人。學會吃苦,學會吃虧
下一篇:《法句經》:羅漢品第十五原文和白話譯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