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決不能再搞三途,否則對不起自己、父母、老師、佛菩薩,是罪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摘自老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160集 2015年1月9日 講於 香港

  你善根、福德現前,有信有願,念佛不間斷,到時候阿彌陀佛來接你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真正是你證得了究竟圓滿,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究竟圓滿,法藏比丘的本願,他的本願兌現了。

  我們這一生很幸運,得人身、遇佛法,又遇到淨宗。在這個時代遇到這三位大德:夏蓮居給我們會集這個善本,《無量壽經》善本,黃念老為我們做集注,海賢老和尚為我們表法,全了。夏老的示轉,黃念老的勸轉,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轉,大乘講的“三轉法輪”齊全了,統統遇上了,再要不相信,那就是自己罪業太重了。你有緣,說明你就有機會在這一生當中到極樂世界作佛去,你就有機會了。這個機會就看你能不能把它抓住,抓住就不能放松,把這個世間要放下。

  世間不外乎親情、財色名利,這都不是好東西,叫“魔”,把你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把它拉出來了——“貪、嗔、癡、慢、疑”,你就造輪回業,繼續搞輪回,來世比今世還要苦,這個是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提高警覺的。

  尤其是六十以後,要辦來生的大事。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歐陽修的《秋聲賦》,用四季來比喻一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二十歲,人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人生的夏天;四十到六十,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人生的冬天。所以六十以後知道人生的冬天,春、夏、秋、冬,我們已經到末後最後一季了,要辦明年的事情,幾個人覺悟了?到秋天這個時候,萬緣要放下了,冬天不一定存在了。

  人生真的是苦短,兄弟當中、同學當中、朋友當中,四五十走的、五六十走的很多,能活到八十歲的不多,沒有幾個。八十以後風燭殘年,不定什麼時候走,說走就走了,一定要有這個警覺心。

  有一天的光陰,念一天的彌陀,這是正經事,這是真正向往西方極樂世界;要是還搞世間名聞利養,完了,縱然你得到了,你還能享受幾年?八十以後,分分秒秒都是最可貴的,抓住了,來生有指望;疏忽了,來生在三途。你說你多可怕!

  我們必須要記住:決定不能搞三途!搞三途,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對不起佛菩薩,那就是罪人。應該怎樣?萬緣放下,真信、真願老實念佛,時時刻刻心裡面的阿彌陀佛未曾丟失,這叫功夫,這就是往生有把握。常常把阿彌陀佛忘記了,還有很多忘想雜念,這個不好,這個往生沒把握。不能不想這個問題,這是我們一生當中第一大問題。

  這個地方這段經文,說明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從哪裡來的。他看到一切諸佛剎土這裡面的境界相,十法界、六道,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些要取的,哪些要捨的,取長捨短,極樂世界這麼來的。所以極樂世界成就之後,確確實實超過一切諸佛剎土,也確確實實能夠幫助一切眾生,一生圓滿成就,殊勝無比。

  ……

  【解】故能不動而遍見十方,於佛說國土皆悉覩見。

  佛所講的,“二十一億”這是表法的,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統統見到,像世尊在《華嚴經》上給我們說的“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這兩品經給我們介紹“世界”,現在講天文學,《華嚴經》上有天文學,都看見了,就有取捨了。所以:

  【解】“起發無上殊勝之願”者,“起”亦是發義。更無有上,是曰“無上”。

  這“殊勝之願”就是四十八願,下一品接著說的。

  【解】“起”亦是發義。更無有上,是曰“無上”。

  這個願是圓滿的。

  【解】“殊勝”者,事之超絕希有者,曰“殊勝”。《會疏》曰:“無有此上,故雲無上。超勝諸願,故曰殊勝。謂莊嚴無上故,受樂無上故,光壽無上故。”

  這個三句屬於果報。莊嚴,美好沒有人不比,十方諸佛剎土都比不上它,“無上受樂”,不但沒有苦這些事,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這些事沒有,連這些名都聽不到。光明,壽命,“光”是智慧,“壽”是福報。福報裡面,第一個福報就是壽命,福報再大沒有壽命誰去享,就落空了。所以,壽命是福報裡頭的第一德,無量壽、無量光,光壽無上。

  “名號無上”,那佛是教人修什麼?就是念佛名號,念佛名號就能往生淨土,念佛名號就能一心不亂,念佛名號就能明心見性,這還得了!

  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名號圓滿包含了一切諸佛的名號,一切菩薩的名號,一個都不漏,圓圓滿滿;又包括一切法門的名號,一切經教的名號,你念這一名號,等於說是經典全部念到了,《大藏經》上一部也沒有漏掉,都在名號裡頭。

  所以我們曉得,海慶老和尚、海賢老和尚,還一個老德和尚,他們一生就是一句名號,他們修行的方法,拜佛、念佛、繞佛,生活沒有離開佛號,工作也不離開佛號,待人接物,名號都沒有中斷過,只有睡覺的時候沒有念佛,可是醒過來佛號就接上了,養成了習慣,心裡頭真正有阿彌陀佛。像中峰禅師三時系念佛事裡面的開示,他講的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就是此方,講得好!自己的心跟彌陀的身融成一體,自己的身土,跟極樂世界的身土打成一片,“名號無上”!

  【解】生因無上故,利益無上故。

  往生淨土的因,真信真願,有信、有願就能往生。念佛有了功夫。有了什麼功夫?經上常說功夫成片,我們做得到。一心不亂很難,有功夫成片就決定得生,生到哪裡?凡聖同居土,上品上生;功夫純一點,他到方便有余土去了,他就超過同居土,多殊勝!念到事一心不亂,方便土裡面的上上品往生;念到理一心不亂,實報土的上輩往生,因這麼簡單、這麼明了。

  “利益無上”,“利益”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皆做阿惟越致菩薩,所以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雖有四土、三輩、九品,但實際上他們的智慧、神通、道力、受用,全是平等的,同居土往生的、方便土往生的,都享受實報土菩薩的智慧、神通、道力,這個利益是真正無上。

  【解】是總四十八願大體。

  細說就是下面的四十八願,這是講四十八願之體。實法藏菩薩的弘願。

  【科】戊二、大願所依 分四 己一、觀察這個

  【經】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思惟究竟。

  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他將來成佛,他的佛國土,希望達到什麼樣的階層,超過一切諸佛剎土,那就是雖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是以最高的等級平等利益,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薩沒有兩樣。

  【解】“天人善惡”。判定善惡之性,諸說不一。茲撮要介紹如下:

  這一段就是“善惡”。“善惡”是因,“國土粗妙”是果,有很多種說法。念老都把它引用在此地。

  【解】一、《菩薩璎珞經》以順第一義谛為善,違第一義谛為惡。經曰:“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谛起名善,背第一義谛起為惡。”經雲第一義谛,即真谛、聖谛、勝義谛、真如、實相、中道等,亦即實際理體。

  本經佛講的三個真實,這是其他經典裡很少說的。第一個,“真實之際”,“真實之際”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體,四十八願之所依。“真實之際”就是我們講的“真如自性”,這個地方講的“第一義”,名詞很多,意思都是同一個意思,同樣一個境界。

  “真谛”,真,不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

  “真、假”,標准是什麼?假的,有生有滅就是假的;沒有生滅,這才叫真的。我們細心觀察,這個世界上所有一切動物,人是動物,有生老病死,這就不是真的了;植物有生住異滅,假的,不是真的;礦物,有成住壞空,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現在的科學給我們證明了,以前沒有。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起心動念是生滅現象,我們講的是很粗、很明顯的生滅現象。真正的生滅現象,大乘經上所說的,都不是我們境界,我們看不到。

  譬如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阿賴耶的生滅現象,“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我們怎麼會知道?一彈指的時間,有三十二億百千個念頭。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現象。一彈指有多少現象?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單位,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我們今天用秒做單位,一秒鐘可以彈多少次?有人告訴我,七次,好,七是佛經上常用的,代表圓滿,三百二十兆乘七,二千一百兆次,一秒鐘,就在面前,我們完全不知道。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根”、“塵”、“識”,統統是這個頻率,這麼高的頻率產生的幻相,沒有一個相是真的。我們要知道,全是假的。

  ……

  所有的妄相都是生滅相,妄相是從阿賴耶變現出來的。一真法界、實報莊嚴土是真實的,不是假的,生滅是假的;實報土沒有生滅現象,但是有隱現。隱現從哪裡來的?應該是從阿賴耶無始無明習氣來的。實報土裡面的菩薩無明都斷了(也就是我們常說不起心、不動念),他在一切境界裡(佛境界、菩薩境界,乃至六道境界),他不會起心動念。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示現八相成道,八相成道裡有沒有生滅?有!佛所現的確實有生有滅,跟我們的身體一樣有生老病死,也示現在跟我們同樣的頻率,一秒鐘二千一百兆分之一這個頻率。但是他自在!他是像《楞嚴》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心是緣,跟他相應,他就現身為我們說法,示現八相成道。他是來表演的,不是真的!把修行、證果、怎麼成就的表演給大家看看:放下煩惱障、放下所知障,持戒、修定、開慧,然後再示現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余會。說這麼多經典,是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誰教他?沒人教!雖然他有十二年參學,印度所有的宗教他都學過,所有哲學的學派他也都學過,他都沒用上,放下了。三十歲放下了,放下所知障,在畢缽羅樹下入定。出定的時候看到明星,大徹大悟,表演給我們看的。

  “悟”是什麼?什麼都明白了,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自性裡面無量的智慧、德能統統現前。佛用這些東西來教化眾生,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回頭。一生教學,幫助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全是用自性裡面的真實智慧,管用!而且沒有副作用;科學技術有所發明,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但是副作用太大了,現代人感受到了發展科學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這兩個一比較,我們很明顯的覺察到得不償失,我們得到的不多,我們付出的太大。

  所以現在的人一生,從出生到老死,你享受幾天樂?細心觀察,一天都沒享受到,都在困難當中度過,人生在世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古時候比我們好,為什麼?有聖賢教誨;現在沒有了,現在人不相信了。

  古時候學佛成就的人多,現在人學佛成就的人少,什麼原因?信心不一樣!古人信;今人有懷疑,雖然信,但是他還有懷疑,半信半疑,這樣的人居多數。有疑就不能成就,這一生修一點善根,等來生後世。什麼時候有成就?什麼時候不懷疑,遇到了就有成就。遇到了懷疑,不會有成就,不能往生,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

  【解】谛者,真實之道理。此道理為諸法中第一,故雲第一義。

  “第一義”,就是說這個理在一切法裡面他是第一,“第一義”就是真理,你看其他的名詞意思就懂了。“真谛”就是真理;“聖谛”就是真理;“勝義谛”,“勝”是殊勝,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了;也叫做“真如”、也叫做“實相”(“實相”就是真相,我們講“本來面目”),又稱為“中道”,佛經上這一個意思所用的名相幾十個,這是略舉幾個。

  佛講經教學,同一樁事情為什麼用這麼多名詞、術語?這是佛教學的藝術、教學的高明處,佛不主張執著名相,所以“名可名,非常名”,中國道家所講的,大乘佛法也是這個說法。

  《大乘起信論》上教給我們修學大乘的態度,說了三樁事情:第一個是“不執著言說相”;“不執著名字相”。這是名詞、術語不執著,它是一種手段,方便的手段,不是目的,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第三,“不執著心緣相”。“心緣”是什麼?我們讀到這段文,體會到裡頭有意思,好!但是怎麼樣?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為什麼?明天讀的時候又有新意思。到底有多少意思?無有窮盡,你慢慢去體會。一著相就完了。著相就一個;不著相是無量義,為什麼?它是自性,自性就是無量的。這些名詞全部是形容自性,自性是“第一義”、自性是“真谛”、自性是“聖谛”,就是真心,我們講真心,不是妄心。自性就是真心;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妄心。真心就是什麼?真心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它有無量義,你每一次遇到它都不一樣。

  所以念一部經,一部經真的念,你把它的真實義念出來了,你不會想念第二部經。你這一部經一生念到底,為什麼?無量義!為什麼無量義?所有一切經都在這一部經上,“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就這個意思。不要說一部經,前面講過一句佛號——阿彌陀佛,無量義!阿彌陀佛這一句,無量經典都在其中。

  ……

  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依報、正報的本體,它是真的,所以稱為“自性”,也稱為“法性”,它能現,它能生,它不會變,那就是它沒有生滅,會變。把一真法界就是實報土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回,是阿賴耶干的。阿賴耶是妄心,生滅心。生滅心就是我們的念頭,起心動念,前念滅後念生,這是假的,不是真的。

  物質現象是從念頭生出來的,佛經上說的,“相由心生”、“色由心生”,“色”跟“相”都是物質現象。“境隨心轉”,“境”是境界,十法界是個不同境界。境界哪裡來的?由阿賴耶生出來的,阿賴耶能變,阿賴耶不能生、不能現,它把它變,變質了、變形了,森羅萬象全是阿賴耶,全是妄念、這個道理真正搞通了,許許多多問題我們都解決了。

  善念,善境界現前;惡念,災難現前。我們要消災免難怎麼做法?端正心念就做到了。心要好,不要想自私自利,起心動念想別人,這就是好的念頭。想自己錯了,為什麼?自己身是假的,你照顧它,冤枉。念佛,養心,養你的真心,養你的自性,好!無量無邊功德。

  這虛空法界、十方三世最好的念頭,排名第一的就是阿彌陀佛,這佛號,所以“名號無上”。為什麼不起這個念頭?沒有一個念頭能勝過這個念頭,你對它要有信心,你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你雖然現在沒成佛,極樂世界已注冊了,你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你決定見阿彌陀佛,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前面所說的,莊嚴無上,受樂無上,光壽無上,樣樣都無上,你證得無上,成就無上。

  我們再看下面:

  【解】若眾生起一念順理體為善,背理體為惡。

  “理體”是自性。我們起了個念頭,理體是干干淨淨的。不知道什麼叫理體,你就想到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的五句話,那就是理體;我們這部經上經題後半段就是講的這個。“清淨、平等、覺”,與“清淨、平等、覺”相應的,善;違背的,就是惡。“清淨、平等”,善是因,“大乘、莊嚴、無量壽”是果,所以“清淨、平等、覺”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證得“大乘、無量壽、莊嚴”。“大乘”是智慧,圓滿的智慧,“無量壽”是圓滿的福報,“莊嚴”,無量的妙好,極樂世界,這個理我們把它范圍縮小,我們一般人好懂。

  中國古聖先賢把這個“理體”用“五倫”來解釋,或者通常用“道德”兩個字。“道”,“道”就是“理體”。“德”是什麼?“德”是“順理體”,叫“德”,隨順這個理體。“理體”是什麼?“五倫”、“五常”。“五倫”是道。

  “道”是自然的規律,不是人發明的,不是人創造的,大自然的規律。順著大自然的規律就是“德”,就是善;違背那就是惡。在佛家講的就是“十善”,順十善,是善;違背的,是惡。“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惡”,“十惡”具足墮無間地獄,“十善”具足生天,沒有修定,欲界六層天,一層比一層殊勝,人必須要隨順大自然,大自然就是道,大自然就是自性,就是性德,決定不能違背。

  【解】此之判定,以理體為准。

  這是念老在此地為我們舉得例子,第一個例子。

  【解】二、《唯識論》以順益此世他世之有漏無漏行法為善。

  這降低了,沒有前面講的那麼高,前面講理體,這個地方講“有漏”,“有漏”是什麼?六道凡夫,我們很容易懂,“漏”是“煩惱”習氣的代名詞。

  佛把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為十大類:五個是“見煩惱”,五個是“思煩惱”。“見”是什麼?看錯了。“思”是想錯了,五個想錯的歸納起來這個五個字:貪、嗔、癡、慢、疑,這五個想錯了。看錯了,身,都把身看作是自己,佛告訴我們,身不是自己,這是第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帶來的傷害太大太大了。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

  這個地方,注意一樁事情就明了了,“我”不生不滅,“身”有生有滅。誰是我?靈性是我。性就是本性,本性非常靈敏,那是我。身不是我,身,我們在這個六道裡頭有生死,生死不知道多少次,哪一次我是?哪個身是我?真的不是“我”。“我”只有一個,可是“身”無量無邊。

  所以“身”,就像衣服,不是“我”,是我的衣服,穿髒了,不干淨了,脫下來換一件;身體亦如是,身體用了幾十年不好用了,換個身體。“我”沒有換,“身”換了,所以“身”不是“我”。這個概念一定要搞清楚,千萬不要為“身”造業,那就太可惜了。如果你把這個煩惱習氣統統丟掉了,你的身體健康,長壽,住世可以自在,想住多少年就住多少年,想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可以走,生死自在。把真我找出來,不要留戀假我,假我要放下。所以有漏的善煩惱沒有斷,佛門戒律是善。

  我們中國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是“禮”,如“禮”所說的、所教的是善,違背禮節的是惡。

  中國人行門不能不學禮,典籍裡頭,十三經裡頭有《周禮》、《儀禮》、《禮記》。

  《周禮》是周朝治國的法令規章,相當於現在的憲法一樣,是一部好書,我沒讀過,老師勸我勸了好幾次,方東美先生告訴我們《周禮》在全世界,古今中外治理國家所依據的法規,《周禮》是第一。他說如果周家子子孫孫都能夠依教奉行,方先生說,今天我們這個國家還是周朝,這個評價評得高!那個時候叫我多看經,我始終沒有看這個,“三禮”我只讀過《禮記》。

  《禮記》屬於雜記。《儀禮》是我們生活的規矩,做人,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要遵守的,所以中國叫“禮儀之邦”。講“仁”、講“義”、講“禮”、講“智”、講“信”。“仁、義、禮、智、信”,這叫“五常”,“常”是永遠不能夠丟失的,天天要做的,離開“常”道就錯了,就是作惡了,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上一篇:現代因果報應錄:一件奇異的凶殺案
下一篇:淨空法師:只要行住坐臥不離佛號,善根、福德、因緣很快全補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