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說身口意三門,意識重要。你意識上學佛容易得到解脫,身、口上做了什麼善根,要解脫相對較難。釋迦牟尼佛傳了外、內、密、極密八萬四千不同的法,由於這樣的原因,我們嘴裡念比不上心裡想的功德更大,嘴裡念的功德較小,嘴裡念和刻石頭都是外境上的事,不是內心上的。你要在內心上成就,必須要實修,用打坐來調伏內心。你白天調伏好自己的內心,晚上做的夢就清淨;你白天做了不好的事情,內心不清淨,晚上做的夢就亂。晚上做的夢是假的,白天經歷的一切也和晚上一樣都是虛假的。
就像給病人扎針一樣,必須要打到准確的穴位上,病才能好。同樣,學佛最根本的是調伏內心。能在內心上下功夫是最重要的;你沒有在內心上下功夫,只是裝樣子打坐一下,也不如放生。但是你打坐能真正達得到空性,上師認證你完全明心見性、證悟空性了,這時候你可以去山洞打坐,真有這樣的居士,心調伏了,身體也會隨之調伏,那就可以了。
達摩祖師說過特別重要的話:若不識得自心,縱然做多少善業,也是無用。說明內心很重要。但真實來講,內心也沒有什麼需要真正成就的。所以,達摩祖師又說無“佛”也無“法”,最後連這個“沒有”也沒有,這才是真正地調伏了內心的見解。
這個意思是什麼呢?做寺廟也好,念經也好,其實都沒有什麼功德,這一切都是虛幻的,所以,要行持真正寂滅、調伏內心的法。相對調伏內心的法而言,身體上做的和嘴上說的,屬於外境上的支分調伏,比不上調伏內心的根本調伏重要。“勝義”和“世俗”相比較,“勝義”重要,“世俗”相對不重要。
從世俗谛來講,第一的功德是放生。為什麼?直接幫助眾生的生命,等於直接幫得了它的內心。為什麼?因為眾生有佛性,它的生命轉了,心也隨之改變,佛性是不變的,但是內心可以改變,如同我們晚上做夢的時候胡思亂想,這是無明的狀態。去世的時候,你如果有大圓滿的見解,這時候安住在大圓滿見解中的時間拉長,就能得到解脫;如果你沒有大圓滿的見解,一剎那就過去了。所以,放生能從內心上幫得了眾生。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放生具有六度般若。(當代佛教網--放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