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當收到青梅竹馬的告白信時,這位法師是如何應對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當收到青梅竹馬的告白信時,這位法師是如何應對的?

  皆仁法師

  夜已深,風中微帶涼意,窗外明月高懸,月光如水。

  室內,一燈獨燃。

  僧度法師的案前,展開著一張信箋。

  信箋明顯出自女子的手筆,上面用娟秀工整的字體寫著:

  “大道可謂是無窮無盡,而天地卻亘古長存,就算是如佛所說的極為漫長之劫,也無法計數。

  人生在世,就像那虛無飄渺的風輕輕吹過窗一樣。榮華富貴看似久長,但是轉眼就煙消雲散了。

  當年孔夫子在川上感慨時光飛逝的聲音言猶在耳;而當夕陽西下時,又會想起莊子擊缶而歌的灑脫風姿。

  您可知道?

  清麗脫俗的音樂可以愉悅耳朵;而珍肴美味足以適口;華麗的衣服可以凸顯美麗的身姿;華美的帽子可以讓人看起來耳目一新。

  像您這樣的男子,又何必削發遁入空門,耽著於空卻棄有而不顧呢?

  如果您不嫌我出身微賤的話,我願意為您傳續王家的香火。”

  如豆般的燈焰隨著夜風輕輕地搖曳,溫暖的燈光映照在僧度法師的臉龐上。

  出家前的舊事,不由得浮現在他的心頭。

  僧度法師,俗家姓王,名晞。

  他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去世,是母親將他撫養長大的。

  他自幼性情溫潤如玉,又分外爽朗,是鄉鄰們交口稱贊的好孩子。

  他父親還在世的時候,曾經為他定下了一門親事。對方是同郡楊家的女子,名叫苕華。

  苕華容貌端正秀美,而且文采出眾,與他同歲。

  但是,正當她要過門的時候,她的母親就去世了,沒有多久,父親也隨之而去。

  王晞的母親不久也因常年辛勞而撒手西去。

  他服孝三年,心中感慨世間無常,於是就削發出家,法名為僧度。

  出家之後,他一瓶一缽,四處游方,猶如行雲野鶴。

  而苕華服孝期滿之後,心中暗暗思量,父母雙亡,從此世間再無依靠,也就只能投奔王家哥哥了。

  於是,她就修書一封,托人帶給僧度法師。

  這封信,幾經輾轉,終於送到了僧度法師手中,出現在他的案前。

  如水的月光悄悄地移動,灑落在窗前。

  僧度法師從舊事的回憶中回過神來,心中暗暗有了主張,於是他開始研墨,准備回復書信。

  他在信中回復道:

  “侍奉君主而治理國家,於我而言,不如弘揚佛法濟度天下蒼生。如果為了安養親眷而困守一家,不如弘法利生盡心盡力救濟三界眾生。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忍損之’,這樣的話語是世間人的看法。

  我所慚愧的是,我的德行尚淺,不能廣為弘法,讓更多的世人了解佛法的玄奧義理。

  但積土可以成山,雖然我的力量薄弱,但是我也希望可以從小事做起,讓更多的人可以深入了解佛法。

  而且,也許您不能了解,身披袈裟,手把錫杖,渴時飲山泉,口中誦般若是有多麼的自在,就算給我世間王侯一般的奢華生活,我也不願意與之交換啊。

  如果您能學習佛法,明白佛法的奧義,那我們可以成為同趣涅槃彼岸的道友而相勉。

  可惜,你不喜歡佛法,就像我不喜歡世俗中的生活一樣。。

  從此,你我殊途不遇。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會稍稍為任何人而停留。

  學佛之人,常常以為道日損來勉勵自己,而世間之人則以把握時機為要務。

  您風華正茂,文采過人,還是另覓良人吧,不要等年華遠逝才懊悔不已啊。”

  當他回復完信之後,放下筆,熄滅了燈火,走近窗邊。

  他抬頭看著皎潔的月光,自語道:“連天上的月兒也在笑我了嗎?”

  他的回信,經過一番周轉後,終於送到了苕華的手中。

  苕華讀完信之後,呆坐了許久,終於,她若有所悟。

  從此,她開始對佛法生起信心,信奉佛法。

  而僧度法師遍行天下,廣讀群經,尤其精通毗昙,曾著有《毗昙旨歸》一書流傳於世。

  按語:

  《圓覺經》中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

  佛法和世間法有所不同,佛法可謂是逆生死流,出離輪回;而世間法則是順生死流,牽引眾生,趣向輪回。

  世間之人不理解佛法,誤解橫生。

  而出家人的責任,就在於將佛法廣而告知有緣人,使之趣向成佛之路,一同脫離輪回之苦。

  願與大家共勉,阿彌陀佛!

 

上一篇:國王都無法擁有的財富是如何取得的?
下一篇:人有多少智慧,就得多大的解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