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警官:永明大師四料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永明延壽大師後來有寫一個《四料簡》,那麼這個《四料簡》寫得非常好,我把它念一遍,他說,「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這個「有禅」不是講他說,他的禅定功夫是非常好,不是。禅定功夫,你要看是哪一種禅定功夫,它有世間禅定、出世間禅定。那麼世間禅定,我們所謂的欲界定,欲界定其實不算定。那麼真正的禅定是什麼?三界裡面真正的禅定,我們一般講叫四禅八定,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那麼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麼無色界也有四定,那叫四禅八定。這個四禅八定就是指,世間禅定是指這一種的。但是這個世間的禅定,這個四禅八定,他並沒有出三界,他就還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裡面。他三界內,那還是六道輪回眾生,所以他不能出三界,也不能解決生死,也不能出離輪回,所以這個叫世間禅定。

  那麼哪一種就是我們講的戒、定、慧的那個定呢?我們講說,戒、定、慧三無漏學。那麼那個三無漏學,那個定是什麼定呢?那個定,你如果以小乘來講,你最少要做到阿羅漢的第九次第定。要不然的話,你就是要大菩薩跟佛的「首楞嚴大定」,就是甚深禅定,「首楞嚴大定」。就像我們常常講一句話,經典上講的,佛菩薩的境界是什麼?「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伽」是什麼?「那伽」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所以我剛才講說,永明延壽大師面對要砍頭的時候,他那個叫做那伽定,因為他就沒有生死恐懼了嘛。為什麼?因為他那個已經是出三界的禅定了。所以他對這些生死,像我們在看東西這麼簡單,他不會去執著啊。所以我們現在如果這裡講的,「有禅無淨土」,是那個「禅」,照永明延壽大師這樣講的話,這個「禅」應該是世間禅定,否則他不會講「十人九蹉路」啦。就是你有一點禅功,你有一點定功,這樣而已,或者你說你修禅的這種修法。

  那麼他為什麼說「有禅無淨土」呢?我們如果以我們淨土法門來講,我們最少,你要功夫成片、煩惱伏住,那麼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能所一如了,它沒有能所對立,它一如了。那麼這個事一心不亂,它還有微細的能所。那麼你至少,你要做到淨土宗裡面法門講,所謂的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你煩惱,碰到順境跟逆境的境界現前的時候,你煩惱不現行。什麼叫煩惱不現行?你煩惱習氣不會發作嘛,你不會說馬上貪心、瞋心起來,你煩惱被念佛的功夫伏住了,伏住就是定住了。定住了是什麼?那就是定功,那叫做功夫成片。你最少要做到這個功夫成片,你才拿到往生淨土的入場券、門票。否則你進不去,因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沒有功夫成片的話,你習氣隨時會現前。

  所以永明延壽大師說,「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十個九個空過一生。「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陰境」,如果在臨命終的時候,他會看到陰間的境界,他會看到那些,這個中陰身,或者是黑白無常。「陰境若現前」,眼睛一閉起來,斷氣,就抓走了,叫「瞥爾隨他去」。

  那麼第二個,永明延壽大師說,「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如果說你自己認為說,你沒有禅定功夫,你可能只有功夫成片,但是你念念都能夠做到老法師講的,不夾雜、不間斷、不分別。你念念的,念頭只要一起來,你就馬上阿彌陀佛,念頭只要一起來,你就阿彌陀佛,你從來不會有第二念是貪瞋癡。你不會只有第二念的時候,前一念念阿彌陀佛,第二念就想到說買股票,第二念說要干什麼,他不會,他沒有這個念頭。如果他每一個念頭,他都是阿彌陀佛,雖然他習氣並沒有斷,他也許他還有習氣在,他還有毛病,可是他真的是念念都跟阿彌陀佛相應,他每一念都想到阿彌陀佛,這個叫做「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因為他每一個念頭是阿彌陀佛,他就養成那個習慣,已經可以每個念頭只要起來,他就念阿彌陀佛。他真的可以,他自己可以告訴自己,這樣的一個境界,他有這個覺性,這個叫做「無禅有淨土」。雖然他沒有斷習氣,他沒有斷毛病,可人家就有這個功夫。我們現在不是,我們如果念阿彌陀佛,我們等一下無明習氣一來,馬上變臉,臉色馬上變,那個不高興馬上寫在臉上,不高興馬上寫在眼神裡面,不高興馬上變在我們的態度裡面、我們的行為裡面。我們就是「無禅」也「無淨土」,那就慘了,等一下下面就會講,「無禅無淨土」。

  所以你沒有禅定功夫,沒有關系。但是你要做到「有淨土」,想到佛,那「萬修萬人去」。為什麼「萬修萬人去」?他不認識字也可以學。我們前面講過,修無法師預知時至。鍋漏匠不認識字,是一個補鍋碗的,他站了三天三夜。修無法師也是不認識字,泥水匠出身的,也預知時至往生淨土。瑩珂法師犯了重罪、犯了戒,他也往生淨土,就「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他只要能夠往生淨土,他一到極樂世界,他就悟後起修,從最低的凡聖同居土,一直修到方便有余土,再修到實報莊嚴土,進入常寂光淨土,他成佛了。他只要破一品根本無明,他的功夫、境界跟佛一樣,跟六祖大師一樣。就是這個「無禅有淨土」。

  所以我們這個末法時期,講真的啦,這個世界現在誘惑那麼大,不管是網絡、電視,你根本逃不掉的啦。世界花花綠綠啦,美食,你想吃什麼,只要你有錢就可以啦。什麼東西都愈來愈高級,飛機也是一樣、飯店也是一樣、車子也是一樣,你永遠都,你根本都沒有止境的。你光手機就好了,對不對?年初才剛買,年尾就變好幾支出來啦,你怎麼有辦法滿足你的欲望。你每天光看世界這些五光十色的變化,我跟你講,你怎麼修行?吃的你也放不下、用的你也放不下,享受你也放不下,但是有一天你要走啊,那功夫在哪裡呢?何處是家鄉?對不對。臨終斷氣的時候,以前禅師講的,要砍頭的時候,但是他人家那個禅師修得非常好,他說,「今夜宿誰家」。今天被砍頭了,那今天晚上睡哪裡啊,「今夜宿誰家」。人家他是禅師,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就往生淨土。

  所以對於這個世間這些誘惑,我們沒有辦法抗拒,那你只有乖乖的念佛。他還有一個最後的一個方法救你,就阿彌陀佛最慈悲的方法,丟一個繩子給你,讓你去坐他的船,什麼都給你,阿彌陀佛給你安排好好的,你只要上船就好。你只要上船,你願意來船上,上這個大願船,只要上來就好了。我再慢慢教你,不管你習氣多重我再來教你。現在是連上船他都不想上船,他寧可沉淪到海裡面去啊。那現在阿彌陀佛這麼慈悲,佛陀這麼慈悲,創了這個念佛法門,就最簡單的,你只要念佛就好,你也不用費多大的功夫啊。

  所以以前那些,如果五、六十歲的人要去見印光大師啊,他跟印光大師說,哎呀,師父啊,我還在學《金剛經》啊,我要再學《法華經》啊,我要學《華嚴經》啊。印光大師說,來不及的啦。印光大師都會這樣講,你就是一門深入啦,念佛啦。我們現在都不是,我們現在到六十歲、七十歲,還覺得讀不夠啊,什麼經都要學啊。你看好啦,到時候不曉得是,如果病苦一來、大病一來的時候,無常一來的時候,他會慌啦,我到底要念哪一部經好啊,好像每一部經都很好,到時候不曉得念哪一部經,不騙你的。

  我們現在如果聽老法師的話,就是《無量壽經》,就是一句佛號,不改題目,就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好找啊,跟你講三個方向你就搞胡塗啦,到底是左邊,還是右邊,還是中間,你找不到路啊。那跟你講極樂世界,就是選這一條,就最簡單,雖然它是最方便的方法,但是最究竟的啊。我也常常在開車啊,有時候到山上去開路啊,左邊、右邊,在那邊傻眼,不知道怎麼開,不知道。有時候到深坑,我們到處去找路,要走哪一條,又走錯路啦,開進去也是山上,修行也是這樣啊。所以我們還是聽祖師講的話,「無禅有淨土」,「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人還是老實一點比較好。

  那麼第三個,永明延壽大師說,「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那這個是不一樣啦,這個是六祖大師那種根器的,上上根器的,他不只有甚深禅定,他還能夠修淨土法門。就像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對不對。這些大師都不得了,他們也可以修禅啊,可他們慈悲,他們由禅轉淨,然後成為我們淨土宗的祖師,然後再來度所有的這些眾生。「有禅有淨土」,老虎已經夠厲害啦,牠還長角,「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他可以做佛的分身啊。

  那麼第四個就是什麼,「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你什麼都不相信,什麼都不信,一點禅定的功夫都沒有,碰到事情來手忙腳亂,這是真的啊。我們真的,現在人,你說現在人,除了修行人以外,真的有修行的人,你說,誰有什麼禅定功夫呢?憂郁症一大堆,對不對。事業上只要一個失落,家裡只要發生一些事情,好像世界末日一樣,那哪裡「有禅有淨土」呢?「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那就一定是到三惡道去的啊,萬劫千生沒有一個人可以靠啊。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三十三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上一篇:夢參老和尚:業障多煩惱重,應該在一切時一切處稱念地藏菩薩名號
下一篇:信願法師:陰境現前助念得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