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讀誦《阿彌陀經》的殊勝功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實際上這部經典卻是具足華嚴的十玄門,那些有眼光的這些注經家也都認為這部《阿彌陀經》就是略寫的《華嚴經》。那麼《華嚴經》是甚深廣闊的法門,所以他在,為什麼這個廣的東西用《阿彌陀經》這一千多字來加以宣說?這就是廣法作略法說。這是二乘菩薩,等覺菩薩的智慧,都不能測的一個智慧的法門。但是他能夠從事相上展開,讓我們業力凡夫也能夠加以分享,這就是深法作淺法的一個善巧方便。

  這部經典是義理非常深廣,蕅益大師有一個判釋說這部經,它是《華嚴經》……,《華嚴經》是眾經之王,一切經是他的眷屬。但這部《阿彌陀經》是具足著《華嚴》的奧藏,奧妙的寶藏。《法華》成為成佛的純圓的妙法,《法華經》它的秘髓,成佛的秘髓都在這部《阿彌陀經》裡面。

  一切諸心要,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心要義理境界,也在這個《阿彌陀經》裡面。一切菩薩的六度萬行的指南針也在這部《阿彌陀經》裡面。所以這樣,就把這部經完全把它擺在一個“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都在這部經裡面含攝。這種推崇這部經就已經是比前面的注經家又是登峰造極了,所以印光大師贊歎蕅益大師注經這部《阿彌陀經》,他的那種定論就是古佛再來也不能超過這個,所以這種贊歎這部經典的這種殊勝就等於是佛的贊歎。

  正因為這部經,你看從五重玄義來看它都是非常殊勝。

  自古以來,這部經典的這種讀誦受持,他的功德也很大。在《淨土聖賢錄》都有很多的記載,這裡就給大家講兩個公案。就是讀誦這部經典的重要性,在梁武帝的時候,有一位道珍法師他就住在廬山。住在廬山他就仰慕慧遠大師、蓮社念佛的風范,就有願往生之心,但是他的修學背景是涅槃宗。那個六朝時期成實宗、涅槃宗是比較風行的,他主要是搞涅槃宗的。有一天他在坐禅的時候,在禅定狀態看到有一條船,很莊麗的船,帶著幾百人往西邊走。他就問,你們船到哪去呀!那個船上說,我們去極樂世界。他一聽,哎!去極樂世界,我也想去,你能不能帶我去呀!搭個便船,船上人就跟他說,說法師雖然善講《涅槃經》,但是你沒有讀誦《阿彌陀經》,怎麼能乘得上啊!不理睬他,船又走了,乘不上。他從定中起來,出定之後,他發心,就把《涅槃經》放下,就專門讀誦《阿彌陀經》。這樣讀誦,讀誦到兩萬遍的時候,就有瑞相了。他就看到了銀的蓮台現前,但銀蓮台現前他沒有告訴別人。他是往生,往生的時候寫了個紙條,說他讀誦到兩萬遍的時候,有銀蓮台現前。他往生的前一個月大概28天的時候,他就往生的時候整個晚上他所住的寺院都是一片光明,一片光明然後是銀色的蓮台來接他。在山頂上有一個寺院,看到下面以為是著火了,第二天早晨從山上過來問這個寺院怎麼回事?原來道珍法師往生了,往生的時候天樂盈空,異香滿室,這就是讀誦《阿彌陀經》的功德。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法師叫大行禅師,他原來是修普賢的忏法的。而有一天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他就順手在《大藏經》裡面……就是默默地禱告看看我跟哪個法門有緣,隨手一拈,拈到了一部《阿彌陀經》,他就開始讀誦。他讀誦《阿彌陀經》的時候,讀誦了二十一天,三七,他就能看到琉璃地,而且他出現琉璃地有兩三次。所以當時的皇帝唐代宗,唐代宗對他很推崇,就把他請到皇宮裡面,稱他為常精進菩薩。他以後等第三次琉璃地現前的時候,他知道往生的時候到了,就往生了。那麼通過這個例子也反映琉璃地是觀經當中的第二觀--觀地,實際上你不需要去進行那樣的一個很次第的觀想,先觀水,水很澄清,再轉為冰,由冰再轉為琉璃,這種觀想。實際上你清淨地念《阿彌陀經》這個經裡面,由於我們的清淨心裡面,名號裡面就有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他就自然顯發琉璃地。所以為什麼祖師說,你執持名號就包含著觀想念佛,十六觀特別是前三觀依的依正莊嚴都在這句名號裡面。

  依這部經典所修行,執持名號的瑞相就更多了。像善導大師能念一句佛,就有一束光明出來,念兩句佛就有兩道光明。像少康大師念一聲佛就有一尊佛像出來,像連環珠一樣地出來。那麼通過這部《阿彌陀經》來執持名號,往生瑞相以及生前的種種瑞相,這方面的例子是不勝枚舉。大家有時候可以去看看,古往今來的《往生淨土聖賢錄》

 

上一篇:《金剛經》靈異錄系列之九:​正念而逝;三刃俱折
下一篇:“千僧齋“的由來及其宏大的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