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會相聚都是短暫的一合相,人之所以無法脫離輪回,皆因七情六欲放不下,易被一合相所迷惑住。要在紅塵中看破這一切並跳脫出來,並不容易;然而,放下是可以學習的,了解因果本質,並透過修行,提升自己的內涵與視野,居高臨下,才看得清楚塵世輪回的真相,漸漸看澹事物相,慢慢學會放下,智慧方能逐步升起,境界才會高。
2. 學佛的意義是什麼?修行的目的是什麼?若只是為了到淨土,那是「有所求」,還有持著貪念與執著。成佛離不開眾生,學佛修行,除了自身要認真精進之外,也要渡化眾生,這樣才有意義。佛菩薩念念為眾生,不為自己,把淨土當作一個充電的中繼站,是學習、進修的地方,菩薩們養精蓄銳,累積實力後,必定會再倒裝下凡來渡化眾生,將在淨土習得的新知識,學以致用,幫助眾生,教育眾生,拔苦與樂,使眾生也能脫離輪回之苦。
3. 「地藏法門」:就是學習地藏王菩薩的精神,慈悲教化一切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學佛渡眾,就是要有如此的願力。
4. 許多人過去世曾為官吏,常因迷失在權勢與地位,進而養成貢高我慢的習性,故本世要用慈悲心、歡喜心、卑下心來改正這個惡習,勿繼續養尊處優,造成惡性循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官者,應以利益百姓為先,讓百姓生活獲得改善,即是為官者的職責所在。能造福天下蒼生,乃為大福報也。
5. 情緒是自己的功課,要靠自己轉念控制,並非仰賴他人,否則只是心外求法,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注重內心的修持,找出自己的盲點並加以改善,才是正法。若有契入正法,便能漸漸地明白自身七情六欲的起與落,不容易被其所左右,心性能越來越穩定,其後行運也會較順遂,雖仍不免會有干擾,但歷事煉心,境界方能提升,智慧才能開展。
6. 人光光的來到世上,也光光的回去靈界,絲毫沒有帶走任何一針一線,這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借我們用,順便考驗我們的心性,所以我們要借假修真,才能圓融證悟,了脫塵絆。
7. 虛雲大師說:「參禅不是玄,體會究根源,心外原無法,那雲天外天。」心外求法即是外道。我們的心,探究根源就是「清淨無為」,勿著重在外相,從外面四處拿東西回來背在身上,這些東西都有可能招感外道外靈干擾。修行人,就是要越單純越好。
8. 有在誦經修行的人,心安方能自在,境要隨心轉,心勿隨境轉,否則就迷惘,隨波逐流。所有相都是虛妄的,成住壞空,人要借假修真,提升心性境界。
9. 人生必考「財」與「色」,色考在前面。不是夫妻就不可以有性行為,否則是犯了邪YIN,色考就不及格;若尚未結婚,情侶頂多是手拉手,不要更進一步,如此方能保護自己與對方,等到與自己真正的對象結婚後,才能有幸福的人生。修行的考試考不過,就會一直補考,因此修行要設底線,持戒要嚴謹,意志要堅定,除了夫妻,其他人都不可以,這樣就能全身而退。
10. 「事與願違」是讓你體驗「求不得苦」,這是一種訓練與歷事煉心,是經驗的累積;遇到問題要沙盤推演,把利弊得失分析出來,不要害怕自己下的決定不正確而卻步不前,前幾次若努力了但還是沒有做到,沒關系,只要你可以從中學習,往後就更有實力與經驗,做最適當的判斷。
11. 修行要修到慈眉善目,若別人看見我們因為修行而容光煥發,且生活改善,就會想要跟隨我們一起修行,如此就是以身作則的渡眾方式。
12. 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就要養父母到老,切莫將父母拋棄,讓他們孤老一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下半輩子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端看自己如何孝養父母,孩子們有樣學樣,我們怎麼做,他們日後就會以同等方式對待。
相愛容易相處難,與另一半相處,彼此來自不同的背景,做事、思想行為、價值觀大不同,意見容易相左;心思不要太過於細膩和情緒化,時常懷疑對方,只會加深不信任感,要大而化之才好相處,可以避免許多的爭執,讓彼此有達成共識的機會。
13. 就像徐志摩《偶然》:「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男女之間的情愛在相遇之時,猶如茫茫大海之中,互不相識的平行線,有了短瞬間的交集;但無論經歷多少的酸甜苦辣,燦爛的火花終有謝幕時。故,凡事要冷靜,不能被愛情沖昏頭,許多人在你的生命中只是短暫的過客,並非能夠攜手一輩子的正緣,所以與人交往都要保護自己,要保持干淨的身體,清淨的心靈,等待真正的另一半出現。
14. 家和萬事興,要借假修真,不要因假而影響真,自己要跳脫出來;吃苦就是了苦,要受過磨煉後,才能越來越提升,努力把家裡圓滿。時間久了,把自己做好,家人就會漸漸地對你改觀。
15. 小朋友的可塑性是很高的,要好好教育,從懷孕時就要開始胎教,慢慢養成;有些人到了孩子長大了,才知道教育的重要,然而孩子的可塑性已漸漸降低;即便如此,只要以身作則,並用愛心、恆心、耐心去教育他們,還是能夠有機會改善。
16. 懷孕中的婦女,所看所想都要是健康、樂觀與美好的事情,莫看電視、電腦,因常充斥負面資訊,易有干擾與污染;佛經要多念,日後小孩子身心靈都會比較健康與純淨。
17. 諺語說:「教養孩子離不開鞭子」。孩子在不明事理時,適當的處罰可達到警惕的效用,如手摸到熱燙的鍋會被燙傷,下次就知道不要徒手去碰觸燒燙的鍋具;孩子在明事理後,再好好跟他溝通,他就能明白父母當初處罰他的苦心。「一節仔若不凋,大來就挽毋曲」,教孩子要循循善誘,四書五經、為人基本道理都不能離,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都要教,若脫離這些觀念,就是基礎沒有打好。一棟高樓若沒有強固的地基就容易遇震就倒,人也是一樣;人都要遵守倫理道德和因果觀念,就不至於行為脫序,犯下大錯,讓自己跌落谷底。
18. 人常因誤會而有心結,所以凡事要與人為善,處處都要圓滿,讓每個人跟你相處都能心生歡喜,這樣才是有認真在修行;修行到位的人,常能將逆境轉為順境,因為除了自身有冷靜思路與解決問題的智慧之外,也有許多貴人相助。所以,要想辦法去解開對自己有心結的人,少一個敵人,就是多一個貴人。
19.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要居高臨下,才能看得遠,做事方能思前想後,讓自己趨吉避凶。
20. 「宰相肚裡能撐船」,凡事不要強爭,吃虧方有厚福,忍讓方有厚德,無論對錯,不要再結來世怨。福報不足,德行不夠,即使有金山銀山,也守不住。
21. 把握:「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這個原則。英雄能創造時勢。有意志力,日後就能成功、擔當責任。(以上文轉載台灣牟尼精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