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的運氣好壞,都有因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常言道:好命不如好運。

  縱觀一下,此話確實有些道理,好的運氣來了,即使此前潦倒不堪,也能翻盤重生。

  如若運程不美,任你再好的起點和再佳的格局,也得不到施展。

  那麼,在運氣背後,又是什麼主導著一切,導致有人忽然運氣變好,有人突然翻轉直下?

  有句禅語道出真相:世間萬物都是有因有果。

-01-

好運會來,是因為一顆善心

  十年前,我的二叔是一名出租車司機。

  他勤勤懇懇工作,每天早出晚歸,但因為家裡兩個孩子都要仰仗他生活,日子難免過得緊巴巴的。

  一天,他照例開車行駛在大街上,突然發現一位中年男子站在街邊,一邊擦著汗一邊東張西望,看上去有點茫然無措,從穿戴上和神情看,俨然一個外地人。

  二叔一向熱心,他想著自己暫時沒有其他安排,就把車停下來,問這位男子需要什麼幫助。

  這一問才了解到,原來這名中年男子是一家大型鋼廠銷售科的科長,因為業務員突然辭職,所以過來重新考察一下本地的業務,但初來乍到,加之對此地不太熟悉,所以有點發蒙。

  “你知道XXX耐火廠在哪裡嗎?我按照地址找了半天都沒找到。”

  二叔說:“你算是問對人了,我原來就在耐火廠干過,我們本地的耐火廠我都熟悉,我帶你去,這家不行,還可以到別家。”

  當天的尋找並不順利,二叔載著陌生的中年男子整整跑了一下午。

  到了晚上,中年男人請二叔幫忙推薦一家賓館住宿。

  實誠的二叔說:“找啥賓館,我認識一家招待所,環境好又干淨實惠,做的菜還特別好吃,我這就帶你去。”

  到了招待所,中年男人一看特別滿意,千恩萬謝地拿出500元付車錢,又額外拿出500元感謝二叔。

  二叔說什麼也不收,只收了200塊錢車費。

  中年男人十分感動,非要拉著二叔一起吃飯,吃飯之間,中年男人對二叔打開了話匣子:“通過這半天的相處,我對你的人品特別看好!而且還挺懂行的,你可不可以做我們的本地銷售代理商?”

  就這樣,二叔轉了行。

  當初那個捉襟見肘的二叔,如今早已成了我們本地耐材行業有名的采購商,擁有了百萬資產。

  很多人了解到二叔發家的故事,直說我二叔運氣好,怎麼那麼湊巧遇到那個銷售科長,又被推薦做了代理商。

  我也一度以為二叔只是運氣好。

  直到多年以後,我經歷了許多騰挪輾轉,這才明白,二叔的運氣絕對不是從天而降,若不是他純正的熱心與善良,他不會停車與一個毫不相干的人搭讪,也不會費時費力且不計錢財地去幫助他。

  有人說:世上所有的運氣,都是你一點一滴積攢的善良和人品,種“善緣”,才能得“善果”。

  在同樣的境況面前,只有好的人品,才會吸引好運氣和大驚喜。


-02-

好運輪回,是因為一份關切

  說完二叔,我不禁想到另一個故事。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國的一個偏僻的鄉村,一位少年不幸落水了,他大聲地喊“救命”。

  不遠處正有一位農民在田裡干活,聽到呼救聲,他奮不顧身地跳入了水中,把孩子救了上來。

  這位農民後來才得知,獲救的男孩原來是一個貴族公子。

  幾天後,被救男孩的父親帶著禮物登門感謝。農民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在他看來,當時救人只是出於自己的良心和本能,並不需要別人的感謝。

  男孩父親很敬佩農民的高貴品質,但出於感恩,他還是決定給予農民回報,因此他決定資助農民的兒子到倫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農民接受了這份饋贈,因為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一生的夢想。

  多年後,農民的兒子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因品學兼優,他被英國皇家授勳封爵,並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他就是亞歷山大 · 弗萊明,青霉素的發明者。

  那名貴族公子也長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但幸運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

  這名貴族公子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

  縱觀弗萊明和邱吉爾的故事,我們不禁感慨:人這一生啊,因果輪回,真真不可思議!

  但細細想來又會發現,這樣的不可思議,卻又往往蘊藏在常理之中。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不離自心。"

  心田上播下的福報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好運會來,是因果,是輪回。

  美好的種子一旦種下,前生後世,總有一天,你或你關愛的人,會因此得到蔭澤。


-03-

好運變壞,是因為德不配位

  2008年,在浙江的某個彩票店,有一位姓陳的男人路過的時候,就隨手買了兩注雙色球,誰知,喜從天降,他中了1000萬!

  一夜暴富,好運的突然降臨令陳某驚喜萬分,然而一下子擁有這麼多錢,他迅速地膨脹了!

  陳某開始揮金如土:先是買房買車花掉了100多萬,因看不上自己的老婆,跟老婆離婚花了近100萬,而後包養一個情人,花掉幾百萬,去了澳門賭場輸了將近百萬……

  陳某也先後投資了很多項目,但都因為不懂經營,最終這些項目都打了水漂。

  4年過後,陳某的錢財全部耗盡,境遇變得還比不上中彩票之前:一貧如洗不說,還得抵押房子、變賣家產。無奈之下,陳某又惡意透支信用卡18萬元,因無力償還,只好遠走他鄉去躲債。

  最後等待陳某的,當然是一副冰冷的手铐。在看守所,記者采訪他時,他懊悔地說:“我寧願從來沒有這1000萬。“


  《易經》上說:德不配位,必有災禍。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德行不好,跟他的待遇、福報不相稱,即使有再大的好運到他手裡,也終將化為泡影。

  有人作過這樣一個比喻,一張桌子本來只能承受10斤的重物,你偏偏給它加上20斤、30斤的重物,它當然是承受不住而崩折。

  而放在桌子上面的重物就好比一個人的好運氣。

  如果好運來了,你的人品和格局不能承擔,原有的好運,也會變成噩運。

  古訓言:厚德方能載物。

  只有好的德行方能承載起一個人的好運氣。

  人生太多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中間不過是人的念頭起了作用而已。

  林語堂在《京華煙雲》說: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如若真要參透運氣背後的玄機,不過一句樸素的勸誡而已: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附超治愈漫畫!

擁抱慈悲,願每個人都被溫柔以待~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比想象中更溫暖的事情。總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溫暖,能觸及人心最柔軟的角落;總有些看似凶巴巴難以接近的人,其實一直用心關照著你。日常生活中,什麼是慈悲?什麼是良善?


01

看電影時被前面高個子擋住了視線

你覺得這場電影注定看不好了

但不想那個人默默向下坐了坐

讓你愉快的看完了整部電影


02

公司聚餐,大家的杯子裡都被倒滿酒

你不能喝酒,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正不知所措時發現面前放了一杯果汁

原來那個平時特別嚴肅的領導看出你的為難

叫了服務員為你換了飲料


03

你心情很糟糕想找個人聊聊天

那個平時忙到飛起的人直接將手機關機

安靜聽你說話

真的感覺心裡暖暖的


04

以為吃不到最喜歡的素面包了

然而下一秒就收獲到驚喜


05

早高峰地鐵裡的人行色

被人撞到差一點摔倒

危急關頭一位陌生人伸出了援手

真是個又糟糕又幸運的早晨


06

遭到領導批評,整個人都喪到不行

那個話少又古板的同事

默默遞過來一塊可愛的餅干

感覺整個人都被治愈了


07

這世界有時候並不那麼友好

但總能遇見一些善良的人

讓你不再覺得孤獨無助



為什麼儒釋道多稱慈悲,而不稱愛?


  ■ 慈 (maitri):熄滅憤怒與無明

  真愛的第一方面是慈,是給予喜悅、幸福的意願和能力。Maitri是梵文 ,在英文可以譯為愛。有些佛學導師選擇用慈愛,因為他們發現“愛”這個字被濫用了。但我還是選擇用“愛”。字有時候會生病,需要醫治。

  長久以來,我們用“愛”這個字來指食欲或欲望,像是“我愛漢堡”。我們要更小心地用字。“愛”是個很美麗的字,我們要歸還它原本的意思。梵文的 maitri,源自mitra(朋友 )。在佛教中,愛的最基本意義是友情。

  要培養這能力,就要谛觀和谛聽,這樣我們將知道做些什麼會使別人幸福,做些什麼會使別人不快樂。慈,不是給你愛的人不需要的東西。你必須要明白他的情況,或明白你所提供的東西會不會使他不快樂。

  ■ 悲 (karuna):熄滅憂郁與焦慮

  真愛的第二方面是悲,也就是止息和轉化痛苦、減輕憂傷的意願和能力。

  悲 ,梵文和巴利文是 Karuna,在英文裡,悲通常被譯成 compassion,但這不完全正確。compassion是由 com(在一起) 及 passion(受苦)組成。

  然而,我們不需要受苦才能解除他人的苦難。譬如說,醫生可以在不感染同樣的疾病下,減輕病人的痛苦。如果受的痛苦太多,我們可能會崩潰,無力幫助。然而,在能夠找到更好的字眼前,我們還是用 compassion這個字來做“悲”的英文翻譯。

  要培養心中的悲,就要練習正念呼吸、谛聽和谛觀。

  《法華經》形容觀世音菩薩“慈眼視眾生,谛聽世間苦”。

  悲,是帶有深刻關懷的。你知道某人苦不堪言,所以你緊緊地坐到他旁邊,看著他、傾聽他,以便感受他的苦楚。你和他有深刻的溝通和心靈交流,僅是如此,就可以替他帶來些許的安慰。

  ■ 喜 (mudita):熄滅悲傷與無歡

  真愛的第三方面是喜。真愛總是替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帶來喜悅。如果我們的愛無法替雙方帶來喜,就不是真愛。佛教論師認為,幸福與身心有關,而喜悅只與心有關。

  有一個例子常常被提出來:跋涉沙漠的人,望見又清又涼的水,他感到喜悅。當他喝下水時,感受到幸福快樂。

  “現法樂住” (Ditthadhamma sukhavihari)的意思是“幸福地安住於當下”。我們並不急著要趕到未來,我們知道每件事都在當下此刻。

  許多小事情也可以帶來無比的喜悅,譬如說覺知自己有雙好眼睛。只要睜開雙眼,就可以看見蔚藍的天、紫色的小花、稚兒、樹木和許多多彩多姿的東西。

  處於正念中,我們就可以接觸到這些美妙和清新的東西,喜悅之心會油然而生。喜悅中有幸福,幸福中有喜悅。

  ■ 捨 (upeksha):熄滅執著與仇恨

  真愛的第四方面是捨,意即平等心、不執著、不分別,平常心或放下。

  Upa在梵文的意思是“在上面”,而 iksh的意思是“看”。你要爬到山上去,這樣才能對全景一目了然,不會說有哪一個方向被擋住了。

  如果你的愛有執著、分別、偏見或依戀,這就不是真愛。不理解佛法的人,有時候以為捨是不關心。但真正的捨既不是冷淡也不是不關心。如果你有一個以上的小孩,他們統統都是你的孩子,捨不是不愛,而是一視同仁,讓你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愛。

  


  印光大師說要敦倫盡分,你做一個母親,你要盡到母親的義務,那就是要教孩子。

  但你在培養他的時候可以不用情執,而且你放下情執更好的能培養他。

  當你有情執的時候,你就會有生氣的時候,有愛就有恨,你的對孩子的這種教育還是會有偏差,不會那麼公正。

  放下情執的時候,你就公正了。不用情全是用理,講道理讓他知道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裡頭沒有人情可講,自小孩子就能夠養成正氣。

  疼愛孩子,溺愛孩子決定是害了孩子,這不是真的愛,這只是滿足你自己的那種愛欲、那種私心而已,你要真為孩子好,要把你的那種情愛放下,真正就是用正道來教導。



  無愛心和情執輕,這個是兩碼事。

  沒有愛心是對人冷漠、自私自利導致的,他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別人,這就是沒有愛心。

  沒有情執,這個人他會很有愛心,他這個愛心不是由情執裡生的,而是從智慧裡生的,所以他對一切人的幫助、愛護非常的得體,既不會不足,也不會過分,因為他有智慧,這是依理智不是依感情。

  如果用感情,往往是會產生情緒,有情緒了就不會有智慧,那個愛心也自然就沒有了。


  所以區分有沒有愛心和是不是情執,我們從感情來行事還是理智行事,從這裡可以區分。

  學佛是學理智,不能用感情,當我們不用感情的時候,往往幫助別人幫助得都會更好,連對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都是如此。

  因為你要是對他們有情執,你是陷在局內了;你必須要跳出局外,你才能夠把問題看得清楚,你幫助才能夠恰到好處,也不會產生煩惱和副作用。

- END -

 

上一篇:明賢法師:大乘佛法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藥
下一篇:功高易進,念佛為先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