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曾文傑:心心之火2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心心之火

  一點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點之正見,是真心透過無始劫顛倒妄想崩出的一點心光,雖不起眼,連成片卻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讓心光相續,慢慢總會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漸至頓,真心就會現前。(兩個心,一個代表真心,一個代表妄心,妄心可說靈感,未必究竟正確,真心凡夫難現,所以依法不依人,文中觀點大家自己用智慧判斷,不當之處大家可以留言,感恩!)

  這是一些平時佛學群自己發的一些言論,多數是分享一文後發表的一點體會感想,收集一下看看也許大家能有自己的心得,上面日期,分享文章名(要看可以網上查),下面言論,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2019.7.19 大安法師:業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來佛號!

  何為業障,其實就是罪業。我們知道,萬法唯心造,起心動念就造業,總體可分身口意三大類業。把心比喻發光的燈泡,由造作的效果,往燈泡撒灰塵就是惡業,灰多了就障住光芒透射出,所以叫業障。往燈泡擦灰的就是善業,能讓燈更光明。既沒撒灰也沒擦灰,只提燈走,對光明沒有影響的就叫無記業。善惡業再細分一點可歸類為十惡十善,身殺,盜,淫,口妄語,兩舌,惡口,绮語,意貪,嗔,癡,就是十惡業,反之為十善。神秀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就是讓我們止惡揚善,這樣業障就輕,光明就顯,智慧就生。從無始劫來說,我們惡業若有形,虛空法界所不能容,若如此衡量,那我們業障都是不知該說多重,怎麼開智慧!但好在因果雖不空,因與果之間還有個緣,緣不具足,惡業不顯,一個人一輩子成熟的善業是有限的,有的人多,則成大富長者,有的人成熟少,則成貧窮孤苦。惡業成熟也是有限的,有的成熟少,則聰明智慧,所謂業障輕,善根大。有的成熟多,則貪嗔癡,邪見等,所謂業障重,善根鈍。所以業障重與輕,只可以當生比較,並非業障輕的多生惡業就比業障重的少,只能說此生相對幸運而已,莫對他人而生我慢!此生業障重的,就是此生很難度的,惡業成熟多,如同燈泡被糊得死死的,光沒法透出也難透入,如同隔著厚厚屏障,念佛看似簡單的事,也是難於念得出來的。最典型的有殺業成熟,惡緣陰性眾生報復,附體,迷惑心智等,還有過去世迷惑誤導他人等癡業成熟,而成此生邪知邪見,心慢固執。殺業發露忏悔還好消解,邪見我慢如同心狂不息,讓他忏悔都不可能。

  2019.7.18 道來丨原來我叫“阿彌陀”

  禅宗有一經典話頭“父母未生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作為佛教弟子來說,輪回是一件不必懷疑的事實。無始劫來,我們有過無數的身份,名字。名字是分別每個眾生的代號,有情無情亦各有稱呼名稱。如名字學,一個名字含有一定的信息,一種身份則含有一種責任,一種眾生的代號亦含有一類眾生的特性,乃至一種無情萬物之名亦含有一種功用信息。萬法唯心造,名稱不僅僅只是分別的一種代號,同時亦含有心生的信息能量,如諸佛名號,亦含有諸佛萬德莊嚴的信息。萬法皆由心生,但由名號而生執著,則又反過來局限了心的妙用。例如螞蟻,認為自己就是個螞蟻,而沒想過也可以變成其它眾生,所以很難脫離螞蟻身。佛曾說講法的地方一窩螞蟻,七佛已過,還未離開螞蟻身。可見執著就把我們自性的妙用給關閉了,取個好名字,能促進我們向好名字表達的意境前行,如毛澤東,光芒閃耀東方,終成東方偉人。若取個不好的名字,被人多叫幾次,感覺被人罵了幾遍,終生煩惱。每一世我們都有各種名號加身,但我們要把心放寬來,末執著各種名號,如南方人北方人,男人女人,乃至人是人動物是動物,好像各各不容。要知人有南北之分,佛性無南北,男女有別,轉世易身,今生花心傷害女人,來世現女身被人傷害,人死能變羊,羊死能變人……輪轉六道,豈有定法,了知真相,莫生我慢,心生平等。無始劫來,無量名號,若論本名,當描述自性,自性本語言分別難於完美表達,故有多種名號表達自性,最主要的特性莫過於無量光,代表空間無量,無量壽,代表時間無量,阿彌陀佛名號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阿彌陀也是我們自性的本名。

  2019.7.17 永明延壽禅師:行善沒有感應的原因

  大家學佛,最重要的是什麼?堅信因果。三藏十二部,根本都可以歸結到講因果,顯的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進一步作善得福,作惡受罪,進一步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進一步行六度萬行,消分別執著,圓滿法身,進一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十法界運行依據真理便是因果,學佛一輩子,若連因果都不信,只能說還在門外沒入門。不信因果,故眾生畏果不畏因,深信因果,故菩薩畏因不畏果。若心深信因果,行善得福就沒有任何可懷疑,行善沒有感應,即沒顯益,必有冥益,所謂功不唐捐。許多人學佛總求感應,如做法會希望天空出現吉祥之相,菩薩現相。念經念佛,希望菩薩於夢中現身摩頂,或其它異相出現,才覺得諸佛菩薩不虛,佛法不虛。許多人學佛之初有感應,只能說明自己於佛法信得不堅,諸佛菩薩善巧方便讓你增加信心。若真信心堅固,學佛是不會隨便感應到諸佛菩薩現身的。

  2019.7.16 紫柏尊者:文字三昧

  楞嚴經觀文殊菩薩曰“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說明我們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我們聽聞佛法,乃至念佛念經,都要運用到耳根。就是看書,實也是運用耳根,眼看文字,口未出聲,但其實在心裡都轉化為音聲,大家仔細思考一下是不是。看文字如同默念,在心裡都轉化成音聲運用耳根傳達處理信息,所以語言文字常連在一起使用。語言是生滅的音聲,文字是凝固的音聲,如同磁帶錄音,看書就如同播放磁帶,再將文字還原成音聲給第六意識處理。當然十方世界並非都如此,有的世界眼根最利,佛說法可能就無需語言文字,而是放各種光明。有的世界鼻根最利,佛說法可能就偏重各種香味表法。無邊世界體性,眾生各各差別,許多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2019.7.15 “鬼神隨時都在你身邊”這話的確可信!

  文中兩故事很值得細細體會。第一個故事,一老婆子死了來到閻羅王審理堂,連閻羅王都禮待她,只因老太太一生不存損人利己之心。我們聽了可能會覺得這有啥啊,即不是英雄影響天下大局,也不是名人權勢,影響一方眾生,也不是大善富者,造福一方百姓,就只是不損人利己,無過也沒有什麼大功吧,憑什麼這也能讓閻王爺恭敬她。但你若細想一下,能一生沒有利己之心,天下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天下多少明星,誰敢說自己不為自己名與利而行,只為利益眾生;又天下行商的,幾個敢說只為利益大眾,從不考慮自身利益為重;普通百姓,幾個敢說自己只考慮利人而不計較利己……只有諸佛菩薩才可以理直氣壯說行六度萬行,處處為利眾生,決無損人之心。我們學佛的,雖然比起排斥佛法的來說有點善根,但往往在生活中我們還是很難依我們懂得的一點佛理踏實踐行。別人在上司前告我們狀,說我們是非,害自己被罵,我們往往就會對告狀的心生怨恨,這不是在嗔恨心造惡嘛;同事高升,自己原地踏步,我們往往不是贊歎,而是心裡說著,這有什麼啊,他工作還沒我干得好呢,憑什麼提拔他不提拔我,這不是嫉妒心在造惡嘛;看同事買了蘋果手機好羨慕,心裡盤算,這兩月就不寄錢回家吧,自己也買一個吧,這不又是貪愛心造惡嘛;新到員工請教自己工作問題,結果沒聽到一句謝謝,請喝一杯飲料,心裡就責怪這人太不懂禮貌了,這不又是我慢心在造惡嘛……我們學佛了,知道貪嗔癡慢疑等等都是心毒,都造惡業,但真運用到生活中往往就佛理還是佛理,生活還是生活,還是兩不相關,不能融合,不得受用。所謂佛教,諸惡莫作,生活中還是不自覺的不停在造惡,正如地藏菩薩說的我們起心動念,無非是罪。殺人放火大罪我們不敢造,是是非非小罪卻不停造沒法停止。眾善奉行,布施得財富,放生得健康長壽,這些善似乎最有利,我們可以積極參與,但生活中對父母長輩好臉色,對子女軟言慰語開導等等我們卻未必留意做到,這也是善啊,眾善難道不包括這些嗎!結果別人也跟著不高興,我們還為自己找借口,“你們別介意啊,我這個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說話雖沖,沒惡意的!”一句話,前兩句就是止惡揚善,諸宗教共通的人天善法。但對大家來說,能做得很好的卻不多,正所謂三歲小孩都能懂,八十老翁行不得。對多數人來說,做人都是善少惡多,做一輩子人基本是消耗多輩子累積的做人的福報。所以不出三界,注定墮落的多,上升的少,頭出頭沒,苦多樂少,保人身不容易的!自淨其意才算真正步入修行,在現在這個時代,誘惑特別多,惡緣隨時圍繞你,不要說淨心,能少被惡緣攪亂內心,保持不忘初心都不容易。整個社會都在追逐物質財富,色欲享樂,網絡名氣,各種美食,抖音網游等逗樂刺激,甚至冰毒搖頭丸笑氣大麻等毒品迷醉,有多少人能安於本位,心不動搖,不攀不比,不急不貪!現實是整個社會大眾都在受影響,內心在翻江倒海,無法寧靜,故多數人心越來越浮躁,還怎麼自淨其意!

  第二個故事,一個官員在閻羅王面前自以為是清官,豈知閻羅王一句話“試問你的政績在哪裡?要知道,身為朝廷官員,無功便是過啊!”身為官員,受用了百姓的利稅,就要造福百姓,否則你就欠了多少百姓的債了。不要以為不貪污,不欺壓百姓就是好官,不辦實事,明哲保身,在位有權而不能為眾生辦好事就是過錯,否則要你何用,百姓供養你就是為你自己過好一輩子?有句俗話說“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話俗卻在理,當官不辦實事負債,回家自食其力安心!許多人當官不為名就為利,信仰有權就有錢,這是造大惡業,地獄罪報等著,顛倒愚癡。習主席不也告誡各官員“要想發財就別來做官!”升官發財那是邪知邪見!對於修行人來說,出家修行,若不為續佛慧命,傳承正法,努力踐行,而想著出家是一種生活方式,享受清淨,逃避世俗,那就是有過失的。要知其中的因果“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批毛戴角還。”十方信眾供養你,是來種福田的,捨一得萬報,你若不能傳承正法,上接諸佛慈力,下懷悲憫眾生之心,而是純一凡夫之心,怎能堪受起供養。若出家為求名聞利養,則不如在俗做生意好了。這是我們修行人若想決心出家,必須認識清楚的道理。若明此理,那些所謂承包寺廟,大騙香火錢的,給你機會去做,你也不敢如此。

  2019.7.12 道來丨相信就是大智慧

  我們常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因為萬法皆是心法,諸佛眾生同一體性,佛神通有多大,眾生業力就有多大,你若不信,則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性本周遍法界,我們分別執著,自拘此心,故使心有大小,變成小心眼,不能現種種妙用。諸佛亦不能強行打開我們心菲,唯有開示教導,解鈴還須系鈴人,自性歸根結底還得自度。所以信是佛法入門的根本,這信呢,又有正信,迷信,邪信等的區別。說到正信,誰都希望自己是正信,說明自己信的東西是正確的嘛。但一般人很難保證能做到正信,這正信包含著智慧,一般人智慧不夠,不容易分辨正邪,許多隨師修行到出神通,也未必就是正信。沒有正信,往往越修行得力,就越易入魔,如楞嚴經講的五十陰魔狀況。可以這麼說,若未見性,未達聲聞聖者以上境界,都還算不上真正的正信,多少都有迷信的成份在。所以我們凡夫智慧太少,若遇邪師,就極易誤入歧途,如何有保障不入險道,那就必須依聖言量,佛是過來人,圓滿覺悟的大聖人,三界凡夫的大導師,所以最可靠的途徑就是依佛說,現在佛不住世,就依法不依人,在這個基礎上,有大智慧正信也罷,無智慧迷信也罷,但以真信,要麼大智,要麼大愚,都信得最真實,最死心塌地,夾雜的疑心最少,故成就最快。反倒中間聰明人最不容易,未見性的世間學問,並非是究竟真實的學問,執著於世間學問,就成了世智聰辨,真理告訴你,反倒易生疑情,自斷信根。所以世智聰辨成了學佛的最重八難之一。舉個例子大家容易理解,例如哲學根據社會現象,總結出一套唯心與唯物的理論,把心物一分為二,並不是萬法的本質真相。執著唯物的,講科學,講邏輯,講觀察檢測,認為這些就是真實的真理,對於六道鬼神,天人沒法觀察到,檢測到,就認為不存在,虛構的。以此思想,對於佛講的六道輪回等就沒辦法真的信得起來。拍電影但凡與鬼神有關的,基本到最後都歸結到發現是人在搗鬼,證明鬼是不存在的。這就是為不與大家唯物觀點沖突,當然,各道共業不同,沒有特殊因緣是不會交叉干擾的。儒家就講敬鬼神而遠之 ,總把鬼神拿出來說未免怪力亂神,惑亂人心。對一般大眾來說,畢竟一生與鬼神沖突干擾的機會極少,不如不提不信也罷,信又不明,徒增煩惱。但儒,道都不會否認鬼神存在,佛法則從真相上總結歸納,所以系統化講解,為得是讓人清楚明了,而不是稀裡糊塗,要麼迷信,要麼否認,那不是覺悟,不是智慧。

  可見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六道凡夫境界,能依法不依人,就是有大善根的人,可算是真佛弟子,雖然這種信含有多少迷信的成份在。若凡夫修行依人不依法,或依經驗不依法,或夾雜著貪嗔癡,名聞利養而修,著境界體驗,則往往走入歧途,易生邪信,易入魔道。若達明心見性了,如大夢初醒,於佛法算真實入門了,如人飲水,而不是說食不飽,真正在體驗真實了。如初中生學化學,基本的酸鹼反應知識已經了解也做過初步實驗,雖然對廣博的化學知識不是很了解,但起碼入化學門了,真實相信了,而不是如同三歲小孩,聽人說化學,根本不清楚化學是啥東西。所以達聲聞聖者境界才算正信,有了真實智慧了。當然這時的正信還是初步,對大乘佛法,究竟佛境界還有很多懷疑,到菩薩境界逐步深信,如同佛法的專家了。地藏經開頭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文殊菩薩代表智慧,這裡說的無礙智,乃是通佛大智,無所障礙,沒有絲毫懷疑。例如大學化學系學生,各種化學知識都掌握明了,老師講酸鹼反應,燒鹼與鹽酸反應生成食鹽,這已實踐過了,再講檸檬酸與燒鹼在什麼條件下反應生成檸檬酸鈉,這雖然還沒做實驗,但這時的學生絲毫不會懷疑了。所以文殊菩薩這等具大智慧的聖者,佛講的話,即當信受,毫不懷疑。我們於佛法談不上什麼真實實證,所以就談不上什麼真實智慧,若想於佛法真實獲利,最妥莫過於一,依聖言量,依法不依人,調柔心地,於佛法生恭敬,莫以己心測度佛智,有不明的,可深入經藏,以經解經,貫通理解,消除疑點,而不生我慢,先否定不可能。二,如印光大師說的,自認愚者安愚,專修淨業,歷代祖師認定的最簡易的法,迷信也罷,上當也罷,自當愚人一世,不生懷疑,但得往生,愚不可及也,聰明的也比不上你呢。當然,能做到甘於愚信的,實亦是多生的心地善良,信作善得福,若非有善根,心惡毒,嗔心重,我慢心狂,是不可能做到智信乃至迷信佛法的,同業感召,一聽到邪法就跑去了。

  2019.7.11 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護法韋陀菩薩誕辰已過,咱們再來了解一下。平時大家去寺院,只知有護法韋陀,天將之身相,卻很少有人了解其本跡,實是大菩薩,在此賢劫,於此娑婆世界,將成佛號樓至如來,是此賢劫最後一尊佛。不止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教護法,亦是此賢劫千佛成佛後的護法。同處一世界同一劫成佛,我們就能想象得出此千佛之間也存在大因緣。三藏有許多經典都有描述,在悲華經中,佛講過去恆河沙等阿僧祗劫,有佛世界名刪提岚,是時大劫名善持,有一轉輪聖王名無诤念,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有一大臣名寶海,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寶海的一千摩納,除一人外,皆願於此娑婆世界賢劫中成佛,另侍者五人,也於此賢劫成佛,已有一千零四佛了,剩下的最下小者名持力捷疾,願最後一千四佛之後成佛,就是當來的樓至佛,現在的韋陀護法。另在賢劫經,則介紹過去久遠劫時,有佛號無量精進如來,時有國王名德華,就是現在的無量光如來,德華國王的千位王子,就是此娑婆世界賢劫的千佛,賢劫過後,此世界將六十五劫無佛。從眾多佛經介紹我們可以清楚自力成佛不是容易的事,都是經過恆河沙數阿僧祗劫,在慢長的時光裡 ,能同處一世界成佛的諸佛之間,在無量世的流轉中,都曾做過兄弟,上下級,朋友,子女關系,所以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過去世都曾是親人。我們同處一星球,比之一佛土如一微塵,抬頭所見眾生,動物二道,無始劫來因緣更是重重無盡,故佛告訴我們真相,世上男人皆我父,世上女人皆我母,以此無量世觀之,抬頭所見眾生皆是曾經的父母,有多少恩怨情仇不能化解的呢,有此認知,我們慈悲心自然容易生起來。

  2019.7.10 子女的福報,都跟你有關系!一看便知!

  我們一般認為,功德自利,功德是心地,智慧沒辦法給人,業力沒辦法給人,證果沒辦法給人,所以我們吃飯別人不能飽,佛成佛了不能將佛果復制給眾生都成佛。功德雖自利,但亦不是完全無法利人,否則談什麼諸佛菩薩自覺覺他。諸法因緣生,有自覺有覺他,覺他就是教育的功能。福德我們認為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是可給人的,如衣食住行都可以給別人,也可被別人侵占。世間人都為利往,相互爭奪,故有戰爭各種禍事。不像功德,能帶到來世,所謂萬般將不去。當然准確說,福德也是不能給人的,只有福德轉化成有相的財富才能給人。財富雖可給人,卻又不是跟所得人完全沒有關系的。李嘉誠可以給你十億,但前提是你有成熟十億的福報的因。如果你的因如同一顆稻種,只能一種結一百顆谷子,再好的良田也不能收獲上億的谷子。如果你的因是顆榕樹的種,一種成億萬顆果,每果又有成百的種子,則給你一塊良田,就能收獲無量的種子。所以別人給你十億,其實是給你一塊因緣大良田,你必須有相應的種子種下轉化成為你的財富,否則這十億並不是真的屬於你,這叫無福消受。所以佛講“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自性無生,非因緣,但萬法皆因緣,不是孤立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看自己與家人朋友社會的關系就會豁然開朗。老子說“天道無親,唯親善人。”天道無親是說因果平等,不會偏袒某一個人,厚此薄彼。唯親善人是說自作自受,作善得福,不可能得禍,善人自有好報,好似天在厚待他。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要真正愛護孩子,要懂得給孩子惜福,否則反倒損孩子福報,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高僧大德明白這個道理,故比常人更節儉,有福而少享,福慧才能走向圓滿。我們凡夫更當要有“自知福德淺薄,無福消受”的理念,不要被“人生就要享受夠本,才不枉來此一生”的邪思所害。

  2019.7.9 學佛要趁早,修福趁年輕,不要倒霉了才來學佛!

  學佛的終極目標是了生死,生死大事,只靠一點露水道心,如何能了。學佛要趁早,越早越好,千萬不要認為學佛是老年人才干的事情。許多人有這種想法,趁年輕,就必須努力賺錢,為事業,為家庭,為子女……只要干不死,就往死裡干!老了沒精力拼了,就好好靜下心來學學佛,念念經。其實你有沒有想過,多少人不是過勞死,就是癌症,痛風,高血壓,心髒病等等,沒能活過五六十歲就玩完了,你能保證自己能正常活到老嗎?如果沒能活到老,你學佛的理想不就泡湯了,能再得人身再續理想不知猴年馬月了,你不會後悔嗎?再者,就是你真能活到老,有多少精力來學佛了。你見過幾個不肯撒手操勞的老人,老了真能閒得下來的,又有多少孫子孫女輩的事等著你操心,只要眼沒閉,總有事情可忙的。就是你有大福報能閒得下來,又有幾個還能安靜的再來學佛,多少老人有福閒下來,則搓麻將,研究馬報,小賭怡情,四處閒游散心……多數人不就這麼耗日子等死亡來臨嗎。就算你老了,又能閒,又想起學佛,你也很難有這個精力了。快到報廢的年紀了,身體健康大不如前,不癡呆也記憶力大降了,不是這裡酸就是那裡痛,我們不是聖者,身心是相互影響的,凡夫心隨境轉,老人不得不心隨身轉。要知年輕人大多經歷過牙疼,只是個痛不死人的小病,都能讓你寢食難安,何況年紀大了,身體處處大不如前,你想學佛開大智慧,難了!

  2019.7.8

  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頭河。既至河所對視不飲。旁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愚人答言。若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流轉生死。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復如是。

  愚人見水不飲,只因水多沒法喝盡,我們覺得好笑,現實中,我們卻往往也是如此而不覺知。例如學佛,你問那些不肯學佛的原因何在,往往就有類似這麼說的“學佛雖好,可是我不能斷絕殺生,喜歡吃肉,也不能戒了男女之欲,做生意難免自賣自誇,妄語也不能免,抽煙喝酒也沒辦法戒了……佛門這麼多戒律,基本五戒都沒辦法守的住,學什麼佛啊!紅塵俗人,還是過俗人的生活吧。”這不就是如那愚人一樣的道理嗎!要知當下渴,一口水就能止。當下苦惱,一點佛法就能讓你豁然開朗,沒有誰一遇佛法就能清淨守住大部分戒律,能守一天,能守一條,都能種善根。不知佛法好情有可原,知佛法好卻不肯努力落實一下,自暴自棄則太不應該了。

  2019.7.3 輪回不用等到下輩子

  我們同處娑婆世界,細細觀察,可以發現許多現象是全息的。從人道物質世界看,原子微小,有核有電子圍繞旋轉;再大一點恆星系,恆星有行星圍繞旋轉;再大一點星系,無量恆星系圍繞星系黑洞旋轉;再大我們觀察不容易,但佛講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我們只看到無數星系在太空,從更高角度看亦可能組成星系群盤旋。你看物質世界由小向大層面看,雖每層面看不完全一致,但一層一層相似。就連數理方面,了解混沌學的,看看那些分形圖,一層層放大,每層不同,層層相似,從數理上就隱含了自相似原理。再看中醫針灸等,身體局部又有全息的信息穴位,乃至全息照片也類似。從時間上看,大劫有整個佛世界的成住壞空循環,再小有星系的成住壞空,再小有星球的成住異滅,再到人體亦可分成長,壯年,衰老,死亡的循環,乃至一小物件,眾緣和合亦有成住壞滅的過程。我們生命輪回,分斷生死,每世不一樣,每世又相似,乃至昨天,今天,明天,每天亦不同,每天又相似。

  輪回,一般指分斷生死,因為色身的變換,隔世之陰,我們很難理解與承認,所以三世因果的道理多數人不容易理解,但因果的作用是無時無刻不在起作用的,所以就當生來觀察,細心也能看到因果不虛。目前人壽八十左右,物有成住異滅,人生也可分四段來觀察,如文中說的二十年可作一分斷。二十歲成長階段,福報消耗主要靠前世帶來。雖說有因未必今生會結果,因果通三世,講因緣,但今生造的多數普通業,如同春天播種秋天收獲,都會在當生成熟。二十歲前造的業,如養成好習慣,努力求學等,就會成為二十歲後良好工作條件待遇等的因,若不思進取,打架斗毆等,出社會後就難有個好工作好待遇。二十歲到四十歲工作中造的因,又將對你四十到六十歲產生明顯影響,若是你常熬夜,縱欲,那你四十歲後就難得身體健康,甚至早夭。所以現在許多人都熬不過這段時間而提前早亡。四十歲至六十歲造的因,將對你六十到八十歲產生明顯影響,例如這段時間你認為事業有成,包養小三,拋棄結發妻子等,則晚年自然孤單潦倒。六十歲後造的因,當然也不是死了一了百了,若是不造善因,還東家長西家短造口舌是非,一生福報耗盡,不留陰德,來生自然下墮受苦。誰說因果報應是迷信!只因你兩眼睜眼瞎,視而不見心太狂,果報現前難挽回。有些因如束之高閣,此生難遇緣成熟,但許多因如稻種,隔年播種就發芽,一階段一階段就會成熟起現行,有些因如瓜熟蒂落自然環境,很快就又發芽,但看臨時工,上午工作,下午就結款,不就是你勞動付出的因立馬獲得金錢的果嗎。因果有快慢,所作業不亡,要改變命運,活好當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然功不唐捐的。

  2019.7.2 《大智度論》:世尊出廣長舌相之公案

  由此故事說一點自己的感想吧,佛與阿難游行至婆羅門城,城王知佛能感化眾人,認為自己會受到冷遇,便令眾人不許給佛食,聽佛說話,否則罰五百金錢。佛至,城中眾人皆閉門不應,佛空缽而出。這時有家請的老女僕,正將破瓦器盛廢棄的食物出去倒,看見佛空缽,相好光明,信心清淨,想供養,但無好食,只有這廢棄食物。佛微笑受施,阿難問佛,佛告之此老女人由此施佛食故,十五劫天上人間受福快樂,後得男子身出家學道,成辟支佛。旁邊一婆羅門聽聞不信,佛示廣長舌相,並為此解說道理,婆羅門心開意解,佛為說法,得初道果。

  由此故事,我們看見,老女人沒文化,但心善,見佛相好,降身持缽行乞,一定為慈愍一切眾生故,信心清淨,又值佛之大福田,故得果報不可思議。佛為何不為此老女人講佛法?各人不同根性也,此時老女人難聽懂什麼佛法,但信種善得福,佛就為其種福田。而旁邊婆羅門則是當時的學者,易生疑情,佛則對其講法,破迷開悟,而證聖果。不同眾生,佛由各各根性,善巧開導,調化眾生,故有八萬四千法門。而今我們學佛,卻往往偏執,自己學的法門覺得才是正法,最好的,別人的都不好,希望認識的人學法都學自己這門,若學其它的,就覺得他人沒前途,心生煩惱。所以歷來各派之爭,禅淨之爭,顯密之爭等皆如此,我們要承認眾生根性各有差異,各人因緣善根各有不同,學佛應包容理解一切眾生。法不相應,強求無益,學佛不是拉幫結派,更不能攀比誰的信眾多,名氣響。看哪種法門能利益他人的,就指導他人把握適合的法門。看看如虛雲大師,自身處禅門,世緣盡則求生兜率天內院,但對一般人,卻並不非讓你學禅,而是讓人念佛求生極樂。這才是大師的胸懷,各人因緣去處不同,一切不為名利,但為慈悲眾生,幫助眾生,便是菩薩利樂有情。

 

上一篇:宏圓法師:《妙法蓮華經》第16講
下一篇:邪淫手淫會使你永遠也找不到如意的對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