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功夫得力意思就是說明,你所學的真正得到受用,這叫得力。怎樣才能夠得力?大致不外乎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真的覺悟,也就是說看破;第二種是真正放下,真正放下就叫老實。
果然能夠放得下,放下的是什麼?妄念,佛在經上常說妄想、分別、執著,把這些東西統統放下,這種人叫老實人。老實人學佛一定得受用,受用是什麼?就是清淨、平等、覺,得清淨心、得智慧,智慧就現前。
另外一種人是佛在經典上所講的道理他參透,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看清楚、看明白,心地也得到清淨、平等、覺。
這兩種人在佛法裡面稱為“上智下愚”,看破的人決定是上智,上上根性的人;能夠放得下這裡面不少是下愚,他對於佛教的理論方法都不知道,可是他能夠對佛的教誨深信不疑,佛叫他捨他就捨,他也不管什麼原因,也不管什麼道理,他就肯捨、就肯放下。
要就《彌陀經》上三個條件來講,能看得破是上上根人,善根深厚;能夠一切放下,老老實實修行,這是福德深厚,都能成就。
最怕是善根、福德兩者都不夠,既沒有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又不肯接受佛的教誨,依教奉行,處處依舊是分別執著,這樣的人就很難成就。
不但在佛法當中不能成就,世法裡面成就也有限,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
如果我們心裡面妄想很多,分別執著很重,又放不下,一定要在教理上下功夫,讀誦大乘,研習經論,幫助你從錯誤的想法看法,轉移到佛知佛見。在社會上自古至今,這一類的人占大多數,所以佛對於一切眾生的教學,采取講經說法這個方式,對於大多數人;大眾當中上根利智跟下愚畢竟是少數,不是多數,而且實在講少之又少。
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在一生當中,上上根人幾乎沒有遇到過,聽都沒有聽說過;下愚之人倒遇到一些,真正老實人,遇到念佛法門死心塌地的念下去,他往生的時候示現希有的瑞相,非常難得。
當中絕對大多數的人,也是最難度的人,《地藏經》上所講,“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就是指這一部分人。我們想想我們也是這一部分人,我們要想成就走哪個路子?一定要先看破,而後你才肯放下,要走這個路子。
要走這個路子為什麼要勸人先去念佛,到念佛堂去念佛,然後再來研教?這裡頭有個道理。
先進念佛堂收心,孟夫子講得好,“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什麼叫放心?心往外面跑,往五欲六塵上跑,把這個心收回來,所以到念佛堂念一段時期收心。
心收回來之後,心定下來再學教,你容易開悟、容易明白,明白了之後自然就老實,就真正能放下。
這是教學的手段,手段一定是因人而異,佛菩薩有智慧、有神通、有能力能觀機,所以他善教,只要肯聽話,只要肯依教奉行,一生當中決定能證果。
證的是小乘果、大乘果也是因人而異,只要肯聽話一定有收獲,這就是講功夫得力了。
如果是依自己的意思而行,不能遵守佛的教誡這就難,這就是真正剛強難化。
這些事理我們都要清楚,它可以幫助我們自己得利益,也能夠幫助我們教導別人。
佛法殊勝的是大乘,究竟了義的是大乘,小乘是小教,對象真正是剛強難化,他們的分別執著放不下。
大乘佛法的殊勝就是拓開心量,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頭說得好,“大而化之”,這句話可以說是大乘修學的准則,一定要把心量拓開。
昨天你們大家問我: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阿彌陀佛是不是只有四十八願?如果你分別執著一定是四十八願,錯了。
《無量壽經》傳到中國來的原本就很多種,古大德講得沒錯,這部經是世尊當年在世多次宣講,他不是講一次,講了很多次,可見得是廣為介紹,利益眾生。現存的五種譯本,說四十八願有兩種,說二十四願也有兩種,說三十六願有一種,你想想到底他是多少願?阿彌陀佛悲願無盡,無量無邊,怎麼可以用數字來限制?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介紹本師阿彌陀佛,也是隨機說法,將阿彌陀佛的本願歸納起來說,所以說多說少決定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
而且四十八願對一切大眾來說,哪幾條適應某一類的人,哪幾條適合另外一類的人,任何一願都是普度法界有情眾生,以無盡的悲願度無盡的眾生。因此絕不能夠有執著,我們懂得佛法的原則是破分別執著,我們在講席裡頭講得太多遍數。
你有執著就有六道,六道是執著心變現出來的;你有分別就有十法界,離開分別執著你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就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佛境界,華嚴裡面所講的“住佛所住,行佛所行”,你要不捨棄分別執著,你怎麼能“住佛之住,行佛之行”?
所以為一切眾生說法,不能不隨順眾生,這才契機;契機固然重要,還要契理,理就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裡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由此可知,說法不容易,真正的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就是如來說法。
菩薩聽法也相當高明,“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那是菩薩聽法,菩薩是覺悟的人聽法。覺悟的人聽法不執著,就像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人,“離言說相”,不分別執著言說相;“離名字相”,就是不分別執著名字相,名詞術語;“離心緣相”,聽了之後決定不去想想這是什麼意思,這個話怎麼講法,不要去想它。為什麼?
沒有意思,懂了就悟了,不懂想也不會開悟,決定不落在意識裡頭,這叫離心緣相,不去想它。
那怎麼樣才明白?一遍一遍的聽、一遍一遍的念,總有一個時期,哪一句話、哪一段文字觸動了你的心境,豁然開悟,這種例子我們在《史傳》裡頭看到太多了。但是你對於一切世出世間法,你還有分別、你還有執著,悟處就不可能出現。
為什麼?人開悟一定要清淨心,一定要定心,所謂因定開慧。
你要曉得分別執著是亂心,不定,障礙你的悟門,你不會開悟;
人心清淨、人心定了,容易開悟。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不定什麼時候有悟處,常常有悟處是佛家講小悟,小悟的次數多大悟就現前,大悟次數多就徹悟;徹悟是明心見性,小悟、大悟是明白佛的意思。
還有一句重要的話,佛所說的都是我們自性,離開自性佛一句話也沒有,都是自己的自性。
你怎麼悟?悟不是他的意思我懂得,不是的,那不叫悟,那叫世智辯聰。
悟是他說的原來是我的自性,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當人自性,就是當人性德,這正是說明“法外無心,心外無法”,心法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講到最後就是“不二法門”。
從不二法門裡面就見性成佛,你處處還有二,二是對立,現在講相對,相對就入不了門,入不了門的意思,就是你不能明心見性。
不能明心見性修得再好在十法界,修得最好,如理如法,也是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天台家講“相似位佛”,不是真的,相似。必須再突破入不二門,不二門是一真法界,不二就是一,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對人、對事、對物,心永遠是清淨,永遠是平等,永遠是真實,永遠是慈悲,這就入不二法門,你才得究竟圓滿的利益。這是學佛人不能不懂,你不懂就不得受用,明了就得其用,完全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自然就得大自在、得大圓滿。好,今天時間到了。
九八年早餐開示—如何學佛才能功夫得力 (共一集) 1998/10/17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