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什麼是開悟?就是真真實實認識自己是怎麼回事,證得空理,知道一切是虛妄,這是真知道。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種的境界,也就是明心見性的境界。所謂“明心無難事,見性不知愁”,明心的人,什麼也不愁,所謂:
  自古神仙無別法,
  廣生歡喜不生愁。
  這是修道人的座右銘。
  修道人,無論遇到順或逆的境界,皆不動心。若能有這樣的定力,那就不會被境界所轉,而能轉境界,這才是修道人的真功夫。所謂
  泰山崩前而不驚,
  美色當前而不動。
  男人見到西施那樣美的女人,當做骷髅觀,自然不動其心;女人見到潘安那樣英俊的男人,當做白骨觀,自然不動其心。否則,見到美女或俊男,就心猿意馬,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若是這樣沒有定力,那就會失去道業,這是多麼可惜!
  今天我們聽了三步一拜兩位行者的來信,曉得他們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境界,有護法善神的保佑。所謂“感應道交”,他們誠心地拜,真心地念,於是乎感動了天龍八部,時刻在他們的身邊,處處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我們要將他們兩位做為借鏡,照照自己是怎麼回事?要回光返照,看看自己是不是這樣的清淨?這樣的光明?這樣有智慧?這樣不打妄想?
  各位!聽經聞法,要自性自悟,自悟自度。不要依賴師父!要依賴自己,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要相信自己的智慧,不要相信自己的愚癡,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打禅七的目的,就是自性自度。六祖大師曾經說過:“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我們現在參禅,應該分秒必爭,不可把寶貴的時光空過。所以在打禅七的時間,佛也不拜,過堂也不念供。為什麼?就是給大家專一用功的機會。多一分鐘參禅,便多一分鐘開悟。哪有時間去打閒岔、去充殼子、去開小會?若三三五五,講是講非,講些無意義的話,把開悟的時光輕易放過,尚不自知,這樣的參禅,就是參八萬大劫,也沒有希望。在打禅七的期間,一定要老老實實去參!參“念佛是誰?”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這是開智慧的鑰匙。
  恭錄自《宣化上人開示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