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21-25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一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1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五頁,從第三段看起:

  【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

  這是古來大德他們綜合《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看出內容不同之處,推想世尊當年在世是多次的宣講。沈居士在《報恩論》裡面也是這個說法。第一個是:

  【譯手巧拙不同。】

  這是講翻譯的人,有些本子翻得很好,有些本子的經文我們讀起來就感到格格不入,有這個現象。所以現在流通的原譯本,大概是以曹魏康僧铠的本子最普遍;也就是五種原譯本裡面,這個本子文字比較上通暢,我們讀起來還能夠生歡喜心。可是裡面還是有少數的句子,我們讀起來也感覺得有一點別扭。因此,彭際清居士就用康本再做一次刪節、重校,做了個節校本,後面我們會介紹到。這是翻譯的不一樣。在整個佛法裡面來說,小乘《阿含經》翻得不如大乘。第二個是:

  【梵本傳寫不同。】

  這是講底本,底本是梵文傳到中國來的。古時候經本都是手抄本,手抄本無論在中國、在外國,字抄錯了、漏了行的,總是很難免。即使在現代,我們一本書拿去校對,校對六、七次,裡面難免還會有幾個錯字、錯誤的地方,這是個很不容易的工作。所以過去抄寫、傳寫錯誤也是在所不免,我們中國古書裡頭也常常有這種情形。第三:

  【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

  這是在五種原譯本裡面看出來的,決定是多次宣說,否則的話不可能有太大的出入。

  【本師三百余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

  『屢』是屢次的說,多次宣說,不是一次說的,是多次宣說的。

  【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

  世尊每一次宣說,對象不一樣,聽眾不一樣,因此他的講法也就會有不相同,以後結集出來的本子,裡面內容就不一樣。最明顯的就是願文,我們現在講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因為大家多半讀康僧铠的本子,這個譯本,康譯的本子是四十八願。最早的本子是漢朝時候的,漢朝這個譯本就是《清淨平等覺經》,裡面的願文是二十四願,這最早的本子是二十四願,最後的本子是宋朝譯的,三十六願。所以說這麼大的差別,譯經的人無論什麼樣的人,他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判斷梵文的原本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本子,才會有這樣的差別。

  【日甄解雲,以審諸譯。】

  『審』是審查,審查各種不同的譯本。《甄解》這是唐朝時候日本法師的注解,可以代表那個時候已經對《無量壽經》的譯本,有了許多的講法。

  【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

  他這個說法是梵本,就是原本,不止一種,所以翻譯出來的文義,裡面就有很大的差別。不像其他的經典,譬如說《金剛經》有六種譯本,現在《大藏經》上都有的,可是六種譯本諸位仔細去讀,總是大同小異,確實原本是一個。六個人翻譯的,就是六種不同的本子,文字雖然不一樣,意思一定是相同的。而不像《無量壽經》,裡頭的義理就差別很大,不像是一個本子。

  【日本日溪師雲,異譯文句,與今經稍差異者不少。】

  『今經』他就是指康僧铠的本子,康本可以說是自古以來流通就很廣,他譯的文筆好。

  【思夫,多異本,傳者不一,故致斯異,亦或非一時說,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

  日溪師這幾句話說得也非常的中肯,說得很好。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別?『思夫』就是我們想想,這是推想的,應該是這麼一種情形。『多異本』,原本不是一個本子,傳到中國來的梵文原本不是一個本子,『傳者不一』。在印度,《無量壽經》的本子就很多,在中國,《無量壽經》是有十二次的翻譯,而在印度人傳寫的可能會更多,甚至於還不止這三種譯本,這都很難講,所以才有這樣的差別。底下,法師說了,『亦或非一時說』,或者就是佛不是一時說的,那就是多時說此經。他舉出『例如般若諸經』,般若諸經,《大般若經》不是一時說的,它有十六會,《華嚴經》也不是一時說的,七處九會。像這些重要的大經,往往佛不是一次說了就完了。

  『以此經如來本懷』,這個的確,佛度眾生了生死脫三界成佛道,這部經確實是第一經,第一法門。正如善導大師所說,「諸佛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都是以這個為第一法門。除非眾生機緣沒有成熟,這才說其他經論、說其他法門;如果是機緣成熟,不會再說第二部。直接叫一切眾生平等成佛,非常稀有、奇特的法門,這才是如來度眾生的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他這個講法我們在經典裡面也發現了,譬如說唐朝翻譯的《大寶積經》,《大寶積》是個系列,像《大般若》、像《華嚴》一樣,像是個大單元,大單元裡面分很多小單元。《大寶積經》裡有「無量壽會」,也介紹了西方淨土,這是個很好的證據,證明佛在世是多次宣講,不是一次講完以後就沒有再講,證明他多次宣講。這是『大悲之極』。

  【宋龍舒王日休論諸譯雲。】

  這是王龍舒居士所說的。龍舒居士為《無量壽經》最早做會集本,會集本是他開端的。這個人在佛教史上是很有成就的,是為後世四眾缁素景仰的一位大德。他考取了進士,在那個時候這是世間最高的學位,中了進士之後他沒有作官,他學佛了,在佛法上有成就。所以我們想,以他的地位、以他的學問、以他的財富,當年他在世搜集《無量壽經》,《大寶積經無量壽會》這一分他還沒有看到。所以他的會集本,只有四種原譯本的會集本,缺少《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缺少這一本。這一本裡面也有些重要的意思,這個經文是前面四種本子裡頭沒有的,所以他的本子就不完整,還是有欠缺。他的會集本雖然有瑕疵,但是還是值得流通,後人還收在《大藏經》裡面,這就是肯定他的成就。他的本子單行本在台灣流通也很普遍,這個本子叫《大阿彌陀經》,就是龍舒居士的會集本。其中有說:

  【其大略雖同,然其中甚有差互。】

  互相差異的地方還是有很多。

  【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厭觀。】

  這就是原譯本裡面的譯文,有些地方是太麻煩、繁瑣,叫人看到厭煩。

  【或失於太嚴,而喪其本真。】

  造句嚴肅、謹嚴,反而把意思不能夠表達出來,拘束於文辭。

  【或其文適中,而其意則失之。】

  有的時候文字還可以,但是意思不能夠周圓。這是龍舒居士批評其他的原譯本,原譯本他看過四個本子。

  【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無序,郁而不章,余深惜之。】

  這是龍舒居士讀四種原譯本他的感慨,因此他發心做會集本。會集本做出來當然比原譯本好,所以他的本子出來之後,讀《無量壽經》的,不少都是用他的本子。即使蓮池大師注《彌陀經疏鈔》,《疏鈔》裡面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文,幾乎一半以上都采取王龍舒的會集本。由此可知,他這個本子的確是被祖師大德們所肯定。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疏鈔雲,王氏所會。】

  這就是王龍舒的會集本。

  【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

  這是蓮池大師對龍舒居士會集本的批評,他的批評還算不錯。他這個會集本,比五種原譯本『簡易明顯』,簡易是講文字,明顯是講義理,無論在文字、在義理上都比原譯本好。『流通今世,利益甚大』,這是對許多修學淨土的人、弘揚淨土的人,給他們很大的幫助。但是批評的人不能沒有,總是很多的。

  【但其不由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

  所以它不能叫做譯本,不可以說它做譯本,只可以說是會本。

  【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

  那後人就不會批評、不會議論了,你是根據梵文重新翻譯的。龍舒居士不是根據梵文,而是把五種原譯本裡頭,還缺少一種,實際上他是四種原譯本的華文,就是中文的譯本,在文字上重新加以斟酌來組合,這樣編成的。換句話說,是重新來校正、來編排,做了這個工作。原譯本裡面不同的地方保留下來,重復的地方刪掉,就是做校正的工作,然後再分門別類,就是分品、分類重新編排,成為一個新的《無量壽經》的本子,他做的是這個工作。

  【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

  所以他的本子叫校正本,《無量壽經》校正本,他沒有說譯。

  【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

  這是批評他的取捨不當,取捨不夠精細。有應該要取的,他漏掉了,有不應該取的,他裡頭也有幾句羅嗦的東西,這是後人對他的批評。

  【如三輩往生。】

  這個是很重要的經文。

  【魏譯。】

  魏譯是康僧铠的本子。

  【皆曰發菩提心。】

  三輩往生,上輩、中輩、下輩都是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在康僧铠的本子上都有。而且這個非常的重要,這是我們修行的關鍵。

  【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

  他只取了中輩,上輩跟下輩他都略掉了,後人讀到這段經文就懷疑了。為什麼上輩往生沒有菩提心?下輩往生也說不發?這就叫人懷疑。

  【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

  這的確是很大的毛病,後人對他的指處,他的確是沒有辦法辯駁的,這就是說取捨不當。

  【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雲未盡。】

  這就是不應該省略的他省略了。我們現在看夏蓮居的會集本,王居士本子裡頭所有的缺失,他都把它改正過來,所以這個本子是很完美的一個本子。

  【無量壽經起信論曰。】

  這是彭際清居士做的,這部書分量也不大,在台灣最近也有單行本流通。他對於龍舒居士這個本子也有批評。

  【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

  彭居士是清朝初年時間人,他是乾隆時候的人。我們讀這個話就知道了,明末清初,《無量壽經》在世面上流通,龍舒這個本子很盛行。盛行有它的道理,就是比原譯本的文字通順,正是《疏鈔》裡面所講的「簡易明顯」,所以讀他本子的人很多。

  【然有可議者。】

  『議』是批評,有可以批評的地方。

  【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積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經開章要領,而王氏刪之。】

  這是有很長一大段的經文,在魏本裡頭有,漢譯的也有,我們都曾經看過的。這是不能刪掉的,他把它刪掉了。

  【至往生上下二輩,一刪去發菩提心,一雲不發。】

  這就是上輩,他菩提心沒有提,刪掉沒有提;下輩往生的,他說不發,這個關系太大了。

  【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

  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生邊地的原因,這絕不能夠刪,他把這一段刪掉了。

  【前則乖成佛之正因,後則失往生之正智。】

  這都是梅光羲居士在夏老會集本序文裡頭所說的,取捨不當。

  【他如敘次願文,後先舛錯,皆當校正。】

  『敘次願文』是講四十八願,這裡面也有不妥當之處。願文這一段是全經的中心,我們看梅老序文裡頭所說的,夏蓮居老居士會集這一章,就是會集四十八願,初稿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這一段經文,而且是三個人共同搞的。夏蓮居跟他的老師慧明老和尚、梅光羲居士三個人,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把第六品的經文定下來,你才曉得不容易,不是簡單的事情。因為這一品是整個淨土的中心,我們仔細觀察全經,可以說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了那麼多,都是解釋四十八願。全經字字句句沒有離開四十八願,無非是四十八願詳細說明而已,所以這是全經的中心。這一段龍舒居士做得不夠精細,這是彭居士認為應當要校正的,所以他就發了個心做個《無量壽經》節校本。他的節校本只取一種原譯本,康僧铠的本子,其他四種沒有取,這也是彭居士這個本子美中不足。他的節校本確實比康譯要通暢的多了,讀起來很順口,義理也保存的非常圓滿。但是其余四種本子裡頭有很多經文,康本裡頭沒有的,這個他沒有能收進去,使他這個本子不完整。

  末後這一段,是梅光羲居士對於現在我們采取夏老的會集本,他對於這個本子的贊歎。

  【梅光羲雲,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

  這是梅老對於夏老的贊歎。他們兩個人在當時中國佛教界裡面聲望很高,一般人稱為南梅北夏,你就曉得他們的地位多高。梅光羲居士是江西南昌人,所以稱為南梅,北夏就是夏蓮居,北方夏蓮居,夏蓮居是山東人,當時佛教界稱南梅北夏。他們兩位都是追隨慧明老和尚的,慧明老和尚在當代也是通宗通教的一位大德,可說是通家,禅、教、密他都修,而且都修得很好,都有功夫,非常之難得。這兩位居士都是拜明老為師,明老有個小冊子,《慧明法師開示錄》,在台灣也很流通,很容易看到。梅老在晚年,他又拜夏老做師父,這個事情是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的,他說梅老對夏老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拜他為師,我們還沒有聽說過,這是晚年之事,他對夏老的尊敬。

  『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夏老也是個通家,他參過禅,也學過密,他也通教,真的都是大通家。而且感應、瑞相非常之多,他老人家是不許任何人在外面宣傳的,所以這些事情很少人知道。我前些年在邁阿密講經,那個時候悟塵給我做翻譯,他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叫曾憲炜居士,現在住在妙境法師那個地方。聽眾裡面有幾位外國人,這些外國人,塵師告訴我他們都有神通的。悟塵很喜歡神通,所以他跟他們也學密,很喜歡問這些事情,問神通、感應這些事情。他邀我到邁阿密去弘法,我就答應他。我還沒有到邁阿密之前,大概前一個星期的樣子,他們跟這些外國人很熟悉,我把黃念祖老居士的《無量壽經》注解的本子先寄去,寄了幾本過去,前面有夏蓮居老居士一張照片。他就把這本書,書外國人看不懂,夏老居士這張照片就讓這些外國人看。外國人一看這個照片就肅然起敬,就告訴悟塵師,他說這個人身體是透明的。他聽了也莫名其妙,照片上怎麼會看到身體透明的?他說這個人是個再來人,他不是普通人,然後告訴他,他說這個人現在已經不在世,他當年在世的時候也並不很出名。所講的統統都講對了。這是塵師以後告訴我的,他說這些外國人的確是有一點能力,告訴我這樁事情。所以夏老全身透明。這個全身透明,實在說他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我們一般人身體為什麼不透明?人家看都是骯骯髒髒、黑漆漆的,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要是斷掉了,身體的確是透明的。他怎麼能在照片上看到?這個很奇怪,很不可思議。這是說明這個老人家不是一個普通人。

  我在北京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時候,向他請教,希望對夏老多了解一點。他也說了一些,但是有很多事情他說現在還不能宣布、還不能說,等以後有機會再說。以後他也往生了,可能知道這些事情的人很少了。他們對於夏老的事情秘而不宣,怕的是什麼?妖言惑眾,說出這些感應,妖言惑眾,為了避免這些事情。但是夏老的遺言,在當年他們是不能夠理解,現在他們完全明白了。夏蓮居老居士往生的時候曾經說,他的會集本將來會從海外傳到中國。他們那些人莫名其妙,這個本子本來就在中國,怎麼會從海外傳到中國?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將來他的會集本會傳到全世界。我到北京之後,他們把這個話來跟我說,他說夏老的話現在完全兌現了,我們才真正了解,確實是在海外發揚光大,再傳到中國。的確,這個本子現在我們弘揚到全世界,都是在他遺言之中。

  『發前人未發之蘊』,蘊是含藏的、蘊藏的,裡面有許多的精義、精華,過去的這些大德們沒能說出來,夏蓮居居士說出來、發明出來了;還不是說出來,就是在文字上沒發現。他把它重新整理、重新校對、重新編排,列出四十八品的綱目,依照綱目的性質,將經文重新組合、編排,編成一個完整的本子。

  【又雲,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

  這是對夏老會集的嚴謹,他所會集『精當』,精是精華、精要,當是妥當。無論在取捨、校正、編排確實他做到「精當明確」,確是正確,一點沒有錯誤,明是明白,經的義理,我們讀的經文都能夠明了,這四個字非常的難得。而且每個字、每一句都有根據,不是自己隨便寫的,都是在原譯之中;換句話說,沒有改動原譯本裡頭的任何一個字。他這樣做法,就是因為王龍舒的本子裡頭有改動經文,用他自己的意思來寫的,不是原文的經文,魏默深的本子也犯這個毛病,這是印光大師極力不贊成的地方。因為你不是翻譯,你要是翻譯可以用你自己的意思來寫,你現在是節校,是做節會的工作,你是一個字都不可以違背原文,一定要用原文,不可以隨便更動一個字。古人這個態度是正確的,假如隨便更動文字,我看這個好像不太妥當,我再改兩個,你看那個不妥當,你也改兩個,千百年之後,這個經本就改成不成樣子,就不能讀了。所以古人明明看到或者是傳寫、抄寫有錯誤的,都不改,而只在旁邊做注解,這個字可能是什麼字的錯誤,原文決定不更動它,錯也讓它錯下去,不更動它。這是負責任,對歷史負責任,對後人負責任,希望將這個本子原原本本的傳下去。印光大師對王本跟魏默深的本子,批評最嚴厲的就是改動經文的文字,這是老法師非常不贊成,怕留的有後遺症。

  夏老這個本子,字字句句都是用的原文,這個過失他沒有。『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本經」是原譯本,可見得字字句句都是用的五種原譯的文字。

  【有美皆備,無谛不收。】

  這兩句是贊歎,贊歎這個會集本實在是集五種原譯本之大成,取捨精當,會校明確。『有美皆備』,找不出它的缺點。『無谛不收』,谛是谛實、真實,世尊在多次宣講裡面的真實的義理,他這個會集本裡頭統統都收集了、都采取到了。

  【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

  今天我們講《無量壽經》,這個本子就是最好的一個本子。他的本子出來雖然這麼好,梅光羲老居士寫了那麼長的序文來為我們介紹,可是不相信淨土的人、排斥淨土的人、存著有成見的人,依舊是毀謗,依舊是不能接受。所以,本子雖然會集出來,初版是在大陸印的、流通的,印的分量也很少,始終在大陸上沒能流通。只是當年梅光羲居士在電台裡曾經講過一遍,在電台廣播講過一遍,還有慈舟老法師曾經在濟南用這個本子講過一遍,他編的有科判,以後就很少聽到有人在大陸上弘揚這部經。這部經隨著律航法師,律航法師是在台灣出家的,他沒出家之前,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曾經親近過夏蓮居老居士,聽夏老居士講過這部經。不曉得有沒有聽完全,就不知道了。這個經本子是他帶到台灣來的,帶來之後就送給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交給瑞成書局翻印,台灣才有這部經流通,流通量也很稀少。李老在一九五0年在台中法華寺講過一遍,那個時候聽眾好像只有三十幾個人,聽眾人數不多。現在住在舊金山的甘老太太,是當時的聽眾之一,大概在美國恐怕就剩她一個,一九五0年第一次講《無量壽經》,她在那裡聽。她告訴我,她聽不懂,現在還有這麼一個人。

  這個本子在台灣,一直到最近這十年才大量流通出來,也是因為台灣一些老法師對這個本子批評,說是居士會集的,不是法師會集的。居士會集的,居士總是比法師要矮一截,不能叫法師們佩服,所以這些老法師批評障礙,於是這個本子就不能流通。現在這些老法師們都往生了,沒人批評,我們才大量流通出來。所以佛法實在不容易,我們今天能夠遇到這個本子,能夠深入研究、探討、依教奉行,真正是梅老序文末後引用的彭際清的話,「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的確是不錯,機緣非常的殊勝。

  我們看最後的這一章,第九「總釋名題」。

  【佛地論雲,是薄伽梵最清淨覺,極於法界,盡於虛空,窮未來際。】

  這一段引用《佛地論》上的話,贊歎世尊。『薄伽梵』是梵語的音譯,我們現在一般翻做世尊。梵語這個意思含很多的意思,通常我們在佛學字典去查這個名詞,裡面含著有六個意思。因此這叫「含多義不翻」,因為不能用一個意思說圓滿,所以就保持它的音譯,然後再加以注解。佛『最清淨覺』,我們知道《無量壽經》上,阿彌陀佛還有個別號,叫清淨平等覺,我們在經上見到的。所以,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此地我們看到「最清淨覺」,雖然它沒有平等,諸位要知道,清淨一定就平等,平等一定就清淨,這裡頭是連帶的。『極於法界,盡於虛空,窮未來際』,這幾句話說的是什麼?說的是法身如來。我們要問阿彌陀佛在哪裡?阿彌陀佛無處不在,阿彌陀佛無時不在,我們見不到他,他見到我們。他要見不到我們,他怎麼會知道我們起心動念?這是我們在大小乘裡頭常常念到的,十方恆沙世界無量眾生起心動念,佛都知道。我們一切的動作佛見到,我們的說話佛聽到,起心動念佛都知道,他要不盡虛空遍法界,他怎麼會知道?實在說,這個意思也就是經上常講的真如本性,也是講的真心理體。佛如是,生也如是,佛是這樣的,我們一切眾生也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要冷靜去體察,我們動一個念,這一個念也很快速的就達到了虛空法界,就傳播到虛空法界。怎麼傳播?念頭就是波,現在人講腦波,就像無線電電波一樣,電波傳的速度不快,速度很慢,一秒鐘三十萬公裡,很慢。我們心裡頭念頭的波,比電不知道快多少倍!諸位想想看,用無線電,要是我們此地發電波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一個國土算一個銀河系吧,十萬個銀河系。無線電波從銀河系的這一端到那一端要五年的時間,你說這個速度多慢?佛在經上講,我們這裡一動念頭,極樂世界那個地方馬上就到了,才曉得腦波、心念的波速度太快了,起心動念,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都知道。你說我們想瞞人,瞞誰?瞞那些愚癡的凡人,他不知道,諸佛菩薩,一個都瞞不住。

  再看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些人,不得了!《無量壽經》上講,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他們的天眼洞徹,天眼、天耳沒有障礙了,他心遍知。所以,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一品煩惱沒有斷,他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幾乎六根的能力完全恢復,天眼洞視,天耳徹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想看看地球上的人,地球上,我們在這邊住的時間很短,十方諸佛剎土我們都曾經去住過。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能力恢復,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我們的生活狀況,全都明了。哪個地方有緣就到哪個地方去度眾生,都恢復了,《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佛如是,眾生亦如是,這是我們法身。

  諸佛菩薩的法身,他顯出來,所以證得法身。我們有法身而不顯,被遮蓋了,這個東西有障礙,被障礙了。什麼東西障礙?煩惱障礙了,所知障礙了,凡夫有二障,我們的清淨法身不能現前。清淨法身現前,所有的智慧德能統統顯現。所以,智慧德能不是從外面求的,不是求得的,也不是修得的,是本來具足的。我們修什麼東西?就是把煩惱、所知去掉而已,就修這個東西,把障礙去掉而已。自性裡頭智慧德能不是修得的,本來具足的。第二段裡面,《十二門論》裡頭說的。

  【十二門論雲,摩诃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

  『摩诃衍』是梵語音譯的,中國的意思就是大乘,摩诃是大,衍就是乘的意思。『於二乘為上』,二乘是聲聞、緣覺,比聲聞、緣覺高明太多了,所以叫它做大乘。聲聞、緣覺在去障礙這方面,他只去粗顯的煩惱與所知,細微的煩惱障、所知障他不曉得。不曉得他怎麼能把它斷掉?一定要知道才會斷,他不知道,他只斷粗重的煩惱,只能出六道輪回,不能出十法界。必須把微細的煩惱、所知再斷掉,就超越十法界。所以,我們的關卡是兩個,六道是第一個,六道外面還有十法界,出了十法界才到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裡面,的確煩惱、所知統統斷盡,確實斷盡了,但是一真法界裡頭還有四十一品無明,前面跟諸位講過,那是屬於習氣,習氣要慢慢去斷,才能夠圓滿菩提。這是世尊在一切經論上所說的。

  可是在淨土法門裡頭就很特別,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真難信。夏蓮居居士會集這個經本之後,他提了三首偈,這三首偈也印在經本的前面,序文的後面。其中說,這個法門是「難信真難信,億萬人中一二知」,他說這個話不過分,實在難信。你想想看習氣那麼樣深重,分四十一個階段來斷,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習氣的障礙也沒有了?這怎麼能叫人相信?實在講,我們凡夫是糊裡糊塗信的,沒加以思考。一思考問題就來了,沒有想它,佛這麼講我們就信了,糊裡糊塗信的;你想的話,愈想問題愈多。所以教下的人很難信,他經論讀的太多,讀的太多,他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釋迦牟尼佛故意這樣講,引誘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已,到西方極樂世界,大概恐怕還是要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再斷無明,恐怕還是要搞這一套,這個才合理,才講的通。可是經上不是這麼說的。經上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講得多詳細、多透徹。圓是圓滿,圓滿證三不退那是什麼地位?等覺菩薩地位。所以,確實古德講這個法門是「大乘的大乘,了義之了義」,才有這樣的贊歎。

  【佛大人乘是乘。】

  佛是『大人乘是乘』。

  【故名為大。】

  這是贊歎,菩薩就是大乘,佛是大人乘。所以『是乘故名為大』,的確是大乘當中的大乘。這是《十二門論》裡頭解釋摩诃衍的意思。

  【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大利益事,故名為大。】

  眾生最大的苦是生死輪回,生死輪回最苦。最大的利益就是了生死、脫輪回,這才是最大的利益,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了。所以這也是大乘的意思。確實大乘能夠幫助一切眾生了生死脫輪回。

  【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

  這是舉例子來說,觀世音菩薩,圓教的等覺菩薩。『得大勢』就是大勢至菩薩,這都是等覺菩薩,西方極樂世界的。文殊師利菩薩是華藏世界的,彌勒菩薩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娑婆世界的後補佛。這些『大士之所乘』,「乘」的意思是修學,這個法門、這個經典是他們所修學的,他們所依賴的,所以稱之為大,大菩薩們所修學的。

  【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

  這句話說的非常之好、非常難得。哪個法門『能盡一切諸法邊底』?如果講到究竟圓滿,確實是《無量壽經》。《華嚴》、《法華》如果後面要沒有導歸極樂,它就不能「盡一切諸法邊底」,到後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才達到究竟圓滿。所以古大德以為,《華嚴》、《法華》皆是《無量壽經》的引導,《無量壽經》才是最後的歸結處,這真的叫大中之大。

  【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诃衍無量無邊。】

  這是在《般若經》上佛常說的,大乘,大乘的教義無量無邊,為什麼?大乘是自性圓滿的流露。所以不是用數量能夠說得出的,也不是凡夫、二乘思惟想像能夠達到的,所以說它不可思議。

  【以是因緣故名為大。】

  這一句是總結,上面講這麼多的意思,所以稱它做大,大乘之意。底下這一段:

  【寶積經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

  這一句也是解釋大乘的意思,經題裡面「佛說大乘」,解釋大乘的意思。『諸佛如來』這一句是指的十方三世,十方三世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這個道就叫做大乘。這個意思非常的深廣。佛在《金剛經》上為我們做了個總結,要問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是什麼?如果我們說這是大乘,大乘是什麼?《金剛經》上結歸到兩句、一偈,就是經的末後的結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兩句、一偈是般若的總歸結。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個修法?佛教我們兩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佛教給我們具體修行的方法,這就是「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落實在我們念佛人身上,給諸位說,那就很踏實的,「應無所住」就是萬緣放下,心裡頭要干干淨淨,不要有一絲毫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而生其心」,生什麼心?生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心,一向專念,叫你生這個心,不能生別的心,生別的心就錯了,生念佛之心。

  經上告訴我們,發菩提心很重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才能往生。諸位要知道,放下萬緣就是發菩提心,菩提是徹底覺悟,覺悟的人才肯放下。為什麼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的東西當然要放下,所以放下萬緣就是菩提心。一心專念,就是生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這是「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所以這是大乘法。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二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2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八頁,倒數第五行,從第四段看起:

  【涅盤經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又雲,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

  這是解釋經題這個「大」字,經題是「佛說大乘」,這是《涅盤經》上解釋「大」的意思。前面一句這個大的意思是『常』的意思,恆久、恆常,永久的意思。後面一句是從空間上講的,『廣博,猶如虛空』。前面這一句從時間上講的,這也是說「大」的意思。

  【甄解雲,極樂淨土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一切歸壽命,又雲,安樂國土依正三種莊嚴,入一法句,無量壽故。】

  這段是解釋經題的「無量壽莊嚴」,解釋這兩句。『三種莊嚴』我們在《往生論》裡面讀過,在《無量壽經》與《觀無量壽經》上也讀過。這三種莊嚴超過一切諸佛剎土,總歸結到無量壽,『一切歸壽命』;換句話說,莊嚴的意思就非常明顯。佛是無量壽,菩薩也無量壽,諸位必須要記住,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菩薩,西方世界沒有二乘,也沒有人天,全是菩薩,所以各個都是無量壽。『國土莊嚴』是說依報也是無量壽,樹木、花草都是無量壽,永遠沒有生滅、變易,沒有這個現象,這是非常的特殊,十方世界諸佛剎土裡面見不到的。所以,無量壽是淨宗的第一德。末後一句也是歸無量壽,『安樂國土依正三種莊嚴』,三種莊嚴就是前面所說的。『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一法句就是無量壽佛,佛的名號。我們今天念佛,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結歸在名號上。

  【探玄記曰,莊嚴有二義。】

  這是《華嚴經》注解上所說的,《探玄記》是賢首大師做的,這是解釋莊嚴的意義。

  【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

  『飾』是裝飾,『交』是交互,就是無量的色彩交配著莊嚴這個場所,這個意思我們很容易懂。第一個意思『具德』,比較上難懂。為什麼它具足這個德能?具是具足,具足萬德萬能。因為西方世界依報、正報都是從自性裡面開發的,所以顯示出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不但是正報,佛菩薩依報當中,我們在經上看到的六塵說法,說法就是具德。我們這個世界六塵有交飾的莊嚴,但是沒有具德的莊嚴。

  【阿彌陀經曰,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一句我們在《彌陀經》每一個段落的總結,都是這個字樣,稱贊西方世界依報、正報種種莊嚴。下面說:

  【探玄記雲,三業無過雲清淨。】

  這是經題上有「清淨平等覺」。「無量壽莊嚴」是性德,是我們所求的,我們學佛,修淨土,希望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要得到無量壽莊嚴,為的是這個。要怎樣才能夠得到?也就是說要怎樣才能夠往生?在修行綱領上,經題上也是圓滿的為我們顯示出來,清淨平等覺。所以我們平常念這一句佛號,諸位要曉得,念佛號是手段,佛號念的得力,佛號念的有功夫,什麼叫得力?什麼叫功夫?你真正得到清淨平等覺,就得力了,這就是功夫。雖念佛號,沒有得清淨平等覺,給諸位說不能往生,往生一定要得清淨平等覺,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先說什麼叫清淨?賢首大師給我們講的,『三業無過』叫清淨,「三業無過」的標准,《無量壽經》上的確說得很詳細。經一開端,在第二品裡面先把綱領說出來,而在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就把戒相說出來,那是細說。綱領上講的,「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犯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叫三業清淨。三業清淨是佛法修行的總綱領,圓滿的清淨就成佛了。我們也常常看到佛像,畫的佛像,佛像後面都有圓光,畫的圓光。有很多佛像在這個光的頂端有三個字,通常是用梵文寫的,也有用中文翻譯的。這三個字念唵、阿、吽,這是咒語,唵阿吽意思就是三業清淨,唵是身業清淨,阿是口業清淨,吽是意業清淨。所以我們就曉得三業清淨到極處就成佛。

  因此,我們修行要特別注意到,我們修的是什麼?凡夫所以不能成就,說實在的話,不要說證果不能成就,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心不清淨。為什麼心不清淨?佛號沒有用在功夫上,所謂說口頭滑過,一天到晚數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與起心動念、生活行為脫了節,不相干,念佛歸念佛,妄想照妄想,這個東西不行。所以真正功夫得力,這一句佛號要把妄想給念掉。起心動念,無論起的是善念、是惡念都不好,都不要;惡念感三惡道,善念是三善道,總而言之,出不了六道輪回。所以會念佛的人,念頭一起,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覺悟遲了這是可怕的。念起,念頭是無量劫的習氣,它怎麼會不起?要不起,你就成佛了,那還修什麼!凡夫決定有念頭,念頭起不怕,要覺悟的快,淨土宗覺悟的快,就是佛號提起來快。第一個念頭打妄想,第二個念頭就阿彌陀佛,就把妄想壓下去,這叫功夫。久而久之佛號就有力量,妄念逐漸少了,這樣才能夠得清淨。所以念佛、讀經要是跟妄想分別執著脫節,那一點用都沒有,那就是古人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這是什麼叫會念佛,什麼叫不會念佛。再看底下這一段。

  【入佛境界經曰,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

  這個解釋非常之好。『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悟。什麼是覺悟?平等就覺悟了;換句話說,不平就迷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在佛菩薩面前供這些供品、這些供物,最重要的是一杯水,香花沒有都沒有關系,最要緊的是一杯水。水是不是給佛菩薩喝的?不是的,表法的,水表平等、表清淨,表這個意思。讓我們看到這杯水,就想到我們的心要像這水一樣,清淨無染,平等是沒有波浪,起了波浪就不平等。所以,一定要讓這個心時時刻刻保持著平等,平等心就是覺心,就是菩提;平等心就是真心,此地講『真如』。

  《華嚴經》上跟《維摩經》上都講到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一,平等就是一,起了波浪就落二、三,就不是一。學佛人常常保持清淨平等,就是入不二法門。這樁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尤其是現代人,幾乎沒有人能做得到。但是在淨宗就方便太多了,淨宗這個一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就方便太多了。所謂指方立向,我們的心確實有個依靠,不是一切皆空。淨宗有個依靠,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就方便太多了。二六時中,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這樣就入不二法門。

  【淨影疏曰,無作無所有等,為平等法。】

  這是小慧遠《無量壽經》的注解,《無量壽經義疏》裡面所說的。『無作』並不是什麼都不做,是無有作的念頭。我們凡夫是有作,是有所有。現在你看處處都講所有權,這個所有權就是堅固的執著,這是錯誤的。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六道十法界都是夢幻泡影,《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佛把十法界的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來。十法界的現象有,相有體無,就是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個現象就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六根所接觸到的,如果諸位很冷靜的去思惟、觀察,你就會發現事實跟佛所講的完全相同。佛沒有看錯,確實不可得。

  《金剛經》上講得非常好,我們凡夫的執著是能得,能得的是什麼?能得的是我,我是什麼?現代的這些哲學家也以為「我思故我在」,我是什麼?能夠想像的那個就是我,能夠思惟、能夠想像、能夠分別、能夠執著的,這個就是我。這比一般人是聰明,他不認為身是我,他認為能夠思惟想像、分別執著的,這個是我,比一般普通人高一等。這是什麼?心,認為心是我。《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執著的我沒有;你所執著的這些萬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皆空,了不可得。能執著的不可得,所執著的那一邊也不可得,這是把真相徹底說出來。

  所以諸佛菩薩、覺悟的人,他們的心態是「無作無所有」。無作,他作不作?作!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天天講經說法也不亦樂乎,講了四十九年,他怎麼不作?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對了。我們凡夫把作跟無作看作兩樁事情,不曉得作跟無作是一樁事情。看成兩樁事情,你就沒有辦法入不二法門;如果曉得作跟無作是一樁事情,你就入不二法門,不二了!「有」跟「無所有」也是一,宗門所謂的萬法歸一,你就入不二法門。這是要功夫,實在講,這要把我們的觀念轉過來,我們一切分別執著都落在二、三之中;換句話說,都在六道輪回,永遠不能超越。哪一天曉得一切法都是不二了,不但超越六道,十法界也超越了,這是『平等法』,《無量壽經》要教給我們清淨平等法,清淨平等就是覺,覺就是清淨平等,覺即是菩提。

  【圓中鈔疏曰,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鈔曰,如金光明及諸大乘,多作此說。】

  這個講法,許多大乘經上都說到。『首題』就是經題,讀經題,功德就無量無邊。可是諸位要知道,經題的意義如果不能了解,讀經題沒有功德,有什麼功德?只可以說比罵人好一點。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決定不能錯會。我有一年跟道安法師一道去訪問日本,日本有許多道場實在講他們很熱鬧,道場確實在形象上來講非常莊嚴,法會的人眾有一萬多人。他們念什麼?念經題,日本人喜歡念《妙法蓮華經》,「南無妙法蓮華經」,就念這一句,一念念一、兩個小時。我就問他,什麼意思?不知道。那怎麼行?必須曉得意思,念的時候把自己境界轉過來,那就是無量功德。

  像我們這個經題所說的,「佛說」,此地沒有解釋經,只是一切經論古德對本經的贊歎,我們節錄這些句子。經題的「佛說」,那個佛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以這個佛說跟一般經題上的佛說不一樣,意思不相同。其他經上講的佛說,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個經上講的佛說,是一切諸佛所說。說的意思也不一樣,也非常殊勝。這是看到眾生成佛的機會到了,無比的歡喜,把成佛的法門說出來。這個法門是大乘,大乘當中的大乘。「無量壽莊嚴」是所求的果德,無量壽,因為底下有莊嚴,所以分開來講,無量壽是正報,莊嚴是講依報;也可以合起來講,依報、正報皆是無量壽莊嚴。這不是十法界的,十法界裡面沒有。這是我們所求的。這句話要用我們現代人術語來講,就是究竟圓滿,一絲毫欠缺都沒有,達到究竟圓滿。這個題目後面半句的意思是教給我怎麼樣修法,你才能真正證得無量壽莊嚴,你一定要修「清淨平等覺」,在題上就講的這麼清楚、這麼明白。

  所以時時刻刻要想到經題的要義,時時刻刻用這個題來提醒自己,唯恐自己又迷了、又不覺了。心不清淨,就不覺、就迷了。什麼叫不清淨?心裡頭有是非人我、有貪瞋癡慢,就不清淨、不平等,就不覺了。這些念頭起來,就趕緊用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把這個念頭取而代之,這叫做念佛,這叫用功。用功一定是用這一句佛號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樣『聞首題名字』,才能『獲無量功德』。

  概要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下面就是入經文的部分,從三十一面看起。經文,我們的節錄還是依照四十八品來節錄,便利諸位研究《無量壽經》,方便尋找這些參考資料。第一,「序分」,「法會聖眾第一」。序分有證信序跟發起序兩個部分,我們這個經序分的經文很長,證信序裡面有兩品,發起序有一品,總共前面三品都是屬於序分。

  【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在證信序的一開端所謂六種成就,這是介紹第一個小段「如是我聞」,介紹這四個字。《大智度論》上說『佛法大海』,大海是比喻佛法無盡的深廣,像大海一樣。什麼條件能入?信就能入。所以大經大論裡頭都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入道之源頭,功德之母;如果不信,就沒有法子。你對它要能生到信心,你才歡喜去學習,你才能夠明了、才能夠學習、才能夠契入境界。所以第一個是信。

  【蕅益大師曰,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

  這是解釋「如是」兩個字,一切經的開端,都是用「如是我聞」起頭,如是這兩個字含義就非常深。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你要說這一切法他講了個什麼東西?實在講就是講一個如是,所以把如是擺在前面。如是有沒有講完?沒講完,永遠講不完的。「如」是講的理,「是」是講的事,宇宙人生的事無量無邊,事一定有理,事無量無邊,理是無量無邊。理如其事,事如其理,所以叫如是。千經萬論不過說個如是而已,所以這兩個字含義非常之深。此地講『依實相理』,這是講我們念佛法門,在理論上說也不例外。

  實相就是事實的真相,事實真相這個理,誰懂?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有歷史也不過四、五千年而已。這四、五千年當中,中國外國,古今聖哲,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依舊在摸索。真相究竟是什麼,沒有人能說清楚。何況從時間上講,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從空間上講,盡虛空遍法界,不止這個地球,不止我們這個太陽系,乃至於銀河系,不止,這裡面的事實真相誰知道?唯有佛清楚。佛怎麼知道的?佛在《華嚴經》上說得很好,他並沒有什麼特殊了不起的能力,不是的。他說這種智慧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德相是能力,智慧、能力跟佛平等的,沒有差別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你的智慧、能力為什麼不能現前?因為你有妄想,因為你有執著,所以把你的智慧德能障礙住了,佛法裡叫業障。業障是什麼?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業障。假如你把這個障礙去掉,你的本能就恢復了,智慧、德能不是外面求來的,只要把這兩種障礙打掉就行了。佛法用的功夫是什麼?禅定,跟一般世間人不一樣,世間人要求學,廣學多聞。廣學多聞能達到嗎?給諸位說決定達不到。要開智慧,一定要修清淨心、平等心,覺就是智慧現前,清淨、平等是定。心裡面沒有污染,就是清淨;心不動搖,就是平等。

  佛在《金剛經》上教菩薩,也是這個意思,說的話不一樣,仔細想想意思沒有兩樣。佛在《金剛經》上教菩薩,「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沒有污染,不著相,就清淨,如如不動就平等,還是清淨平等覺!話無論你怎麼說法,意思沒有兩樣,這才知道修清淨平等的重要。要想心地清淨,絕不能夠著相,唯有不著相,才能達到清淨心;唯有在一切法裡頭,如如不動,你的心才平等。然後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明白了,你親證的境界,這不是學來的。

  淨宗法門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也是依據這個理論,這我們才能夠相信,它有理論的依據,不是隨便說的。所以『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無非」就不錯,決定不錯,這叫是,這是解釋「如是」兩個字。在一切經教裡面,一切法門裡面,這個法門是無比的殊勝,為什麼?它依實相理是究竟圓滿的實相理。其余的經論雖然依實相理,它是依據一部分,不是圓滿的;唯獨淨宗,這是究竟圓滿,所以它的成就不可思議。

  【觀經疏雲。】

  《觀經疏》是善導大師的注解,《觀無量壽佛經》的注解。他說:

  【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

  這是解釋「我聞」兩個字,如是我聞。佛法講無我,有我麻煩就來了,有我就有六道輪回。那好,無我,無我就無聞,無聞,佛法就沒有了。由此可知,無我是理上無我,心上無我,事上有我。剛才講了,有我跟無我是一,就入不二法門,你要把它分開來就錯了。分開來,有理沒有事,理就落空;如果有事沒有理,這個事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理跟事分不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所以決定不能把意思錯會。這是從相上講的,要無我那就無聞,無聞,『化道』就是諸佛菩薩教化眾生,也就斷絕了,這個門道就斷絕了,就沒有了。

  為了弘法利生,利益眾生,『傳化不絕』,「傳」是佛法代代承傳,「化」是教化眾生,所以確實是無我,也說我。佛在經上,我說的,都說個我。但是諸位要曉得,我跟無我如何能統一?在我們看這兩個是完全矛盾的,怎麼能統一?諸佛菩薩,這是我們要學的,真的沒有我,不但無我,也無法。他應化在世間,與我們大眾相處,凡夫認為身是我,所以佛菩薩也說身是我。為什麼說我?你們說我,我要不說我的話,咱們沒有法子溝通,不好談話,不好傳授佛法給你。隨著眾生說我,他自己有沒有執著這個我的觀念?決定沒有。我跟無我是一不是二,他入了不二法門;我們凡夫執著身是我,所以在二法之外,沒有辦法入不二。

  這是什麼?凡夫說這是一本書,佛菩薩說也是一本書。凡夫執著這是一本書,佛菩薩沒有執著,佛菩薩:你們叫它做書,我也叫它做書。是隨順眾生之說而說,他自己有沒有這個分別執著?決定沒有。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話,沒有說一個字,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言語、文字是你們執著的,佛心裡頭沒有言語文字,叫無說而說,說而無說。如果我們會了,我們也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立刻就成佛,快得很,你就入不二法門。我們今天聽經不行,就是堅固的妄想分別執著,怎麼樣也打不掉。不但妄想執著除不掉,妄想執著隨著學佛還更再增加,糟糕不糟糕!這個佛菩薩看到就流眼淚。佛菩薩說法是希望你妄想分別執著淡一點,那總算有了進步,斷不了也難怪,能斷一點就算是好了。現在不但不能斷,不但不能少,是天天增加,增加什麼?增加一肚皮的佛法,這糟糕不糟糕!這就錯了,錯在這個地方,這是我們學佛不會學。我聞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

  【疏鈔曰。】

  《疏鈔》是蓮池大師做的,

  【或說者得陀羅尼,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

  這是說講經的人、講經的人得『陀羅尼』,陀羅尼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叫總持。我們佛門裡面還有不少寺廟用這兩個字做名字的,總持寺,用這個做寺廟名稱的都很多。總持的意思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把大的綱領他掌握到了。像一棵樹一樣,一棵樹的總持法門是什麼?根,根本掌握到,所有一切枝枝葉葉全在你掌握之中,一個也漏不掉,這個方法叫做總持法門。如果得到總持法門,那的確是容易了,『一剎那頃』是指時間之短暫,幾分鐘、幾秒鐘當中,甚至一個字當中,就把所有一切法門統統說盡了。這有可能嗎?實在這些事情都在我們面前。

  隋唐時代,古大德們曾經探討佛法,尋求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哪一個經是總持法門,能夠代表全部佛法的?大家公認《華嚴經》。《華嚴經》是佛法的根本法輪,一切經是《華嚴》的枝葉、《華嚴》的眷屬,《華嚴》是根本。《華嚴經》跟《無量壽經》做個比較,《無量壽經》又是根本的根本。最後,《華嚴》的圓滿、《華嚴》的究竟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無量壽經》就是極樂世界。所以,《無量壽經》是《華嚴》的歸宿,根本的根本。《無量壽經》我們現在這個本子有四十八品,這四十八品裡面,哪一品是根本?第六品,第六品是四十八願。世尊為我們介紹《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字字句句沒有離開四十八願,可以說是四十八願的詳細說明而已。所以第六品是根本。四十八願有四十八條,哪一條是根本?這古人講過了,第十八願。十八願說的是什麼?十念必生,十念歸結來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

  所以,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注解,解釋《阿彌陀經》的,《無量壽經》是四十八願的注解,《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無量壽經》的注解,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是《華嚴經》的注解。諸位你仔細去想想,你才曉得什麼叫陀羅尼,你得到了沒有?我們現在陀羅尼是天天掛在口上,掛在口上,沒吞下去,利益沒有得到,你說可惜不可惜?真正得到這一句阿彌陀佛,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通達了。為什麼?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這是《無量壽經》世尊跟我們說得很清楚的。我們再看底下這一句。

  【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於余一切悉無障礙。】

  這是會聽。會聽經的人不是耳聽,耳聽是最糟糕的,耳聽,沒進去。耳識聽,那就比較上好一點。實在講,我們一般凡夫很用心的聽,用什麼心?用的是第六識,用這個心,用的是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用這個心來聽經,把佛經都變成了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我們干的事情。會聽經的人不用心意識,不用第六意識,不用第七識,不用第八識。怎麼叫不用?我們先要了解心的作用是什麼?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第八識是落印象。不用心意識,你聽經的時候不分別,沒有分別心;不用第七識,沒有執著心,不打妄想;不用第八識,不落印象。只要離開心意識,你用的是什麼心?真心,真心聞法是一聞千悟,大徹大悟,這叫會聽。所以古人講,會聽經的人,神聽。在此地講的『得淨耳根』,一剎那間,聞一字一句,他就悟了。一悟一切悟,所有的障礙都破掉了,這個障礙所講的是煩惱障、所知障,確實能斷盡。凡是聞法而不能斷的,毛病都是出在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是我們無量劫來六道輪回生死的根本,我們還要繼續去用它就壞了。佛在經論裡頭,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還是當作耳邊風,還沒有喚醒我們的注意。這樣下去,我們這一生當中在佛法裡面也是修一點癡福,結個法緣而已,不能成就。

  佛在經上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真的是無量劫來稀有的因緣,豈不可惜?這樁事情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一個人都幫不上忙,諸佛菩薩再慈悲,也沒法子幫忙。一定要自己覺悟,要自己認真把妄想分別執著,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要逐漸把它淡化,我們學佛才沒有白學。這一句裡面,它的意思實在就是講用清淨心聞法才有悟處。

  【或說者時少,聽者時多,或說者時多,聽者時少。】

  這是講時間,時間的長短沒有一定,這些事就在我們現在講堂裡面就能體會到。有些人感到講經一個半鐘點,時間好長,有些人感到這個時間好短。無論是講的人、是說的人,講的人也是如此,初學講經,在台上一個半鐘點度日如年,覺得時間好長好長,怎麼時間還沒到?預備的也好辛苦,在講台上感覺到時間很長。什麼原因?所搜集的資料,所寫的講稿都是別人的,這個地方抄一點,那個地方搜集一點,所以覺得時間很長;如果像諸佛菩薩從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他就覺得時間很短。聽經人也一樣,真正聽懂了,生歡喜心,感覺到時間很短;沒聽懂,怎麼想也不對,羅哩羅嗦的,愈想時間就愈長。這個現象就在眼前。

  【或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者根器利鈍不一。】

  這兩句就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諸佛菩薩、羅漢們講經,他們是修行證果之人,那不一樣。他以他的神力來加持,使聽經的人感受不相同。根性利的,悟入的深,根性鈍的,悟入的淺,根性雖然不同,各個都得利益。這是有修有證的人才能做到。

  【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

  這些都是事實。在我們這個世間如是,他方世界、極樂世界亦如是。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現在大陸開放了,大概佛教徒很少不到普陀山的。一般到大陸去,一定到普陀山去看看觀音菩薩。普陀山有個梵音洞,菩薩常常在洞中現身,但是也不是每個人去都看見,可是很多人看見,這是事實。每個人所看的觀音菩薩像,看完之後大家來說說,都不一樣,各人的根性、機緣不相同。我是在一九八三年,還是在一九八四年的時候在香港講經,聖一法師來看我。他告訴我,他到普陀山梵音洞口去拜觀音菩薩,那個時候大陸剛剛開放,觀光客還沒有進入的時候,他們去的早。有三位法師,另外有幾位干部陪同他們,他們在梵音洞門口在那裡拜觀音菩薩。聖一法師告訴我,他們拜了半個小時,菩薩出現了,時間很長,到最後因為是干部催著他們要離開,不得已才離開。離開的時候,那個相還沒有消失。他們離開之後,三位法師互相的說,你們看到的相怎麼樣?結果三個人看到的都不相同。聖一法師看到的觀世音菩薩相是金身的,帶毗盧帽,見到是這樣的相,金身的。另外一位法師見的,不是金身的,現的是菩薩相,也很莊嚴;還有一位法師見到的是比丘相,是個出家人的相。三個人見的相不一樣,衣服顏色都不一樣。就在這裡可以證明,三乘凡聖所見的佛身,見佛的報身、見佛的化身不一樣,真的是相隨心轉。

  你的心真誠、清淨、恭敬,這三個人程度不一樣,佛菩薩現的相就不一樣。諸位要曉得,佛菩薩沒有心,相隨心轉,真誠、清淨、恭敬,相就好。你心差一點,減一分,所現的相也就減一分。這是我們看到最顯著的,而不甚顯著的,是我們自己平常心太粗了,天天在一起沒發覺。我們每天在周邊接觸的這些人物,如果細心去觀察,相也不一樣。不是他的相貌變了,我們心在變相貌,境隨心轉,相隨心轉。所以,你的心要細的話,你就可以看出來相沒有一定的相,千變萬化,這是說明無常,萬法無常,千變萬化。而且各人所見不相同。

  這裡說『年歲短長,成佛久近』,都是論示現的。如果講佛的法身,沒有,法身沒有年歲,也沒有成佛不成佛。報身有始無終,應化身才有年歲短長,成佛久近,都不一定,沒有一定的說法,但是感受是各人都不盡相同。

  【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

  《疏鈔》這一段為我們講的,就是經文當中的「一時」,如是我聞,一時,這段解釋一時。一時,前面在理事說那麼多,說明一時不是個一定的講法,不是固定的,這個一定要知道。此地,就是本經,本經裡面說法,『止取佛及弟子』,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這部經這個時候,『師資機感相遇之頃』。佛說《阿彌陀經》因緣很特別,不像《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阿難啟請的,《阿彌陀經》是佛自己說的,無問自說。無問自說也要有條件,佛觀察大眾,過去生中所種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這個成熟就是說他在現前了生死出三界,成佛的機緣到了,這真正是稀有。這個機緣成熟,佛一定要跟大家講成佛修行的方法。所以這個法門,不是叫你證阿羅漢果、不是叫你證菩薩果位,這個法門是叫你立刻成佛。

  眾生機緣成熟,雖然沒有人問,佛也很慈悲,主動的說出來,這叫「師資機感相遇」,師是老師,資是學生。『說聽事畢』,講《彌陀經》,從開頭一直到終了,這一部講圓滿,這叫一時,這個意思好懂,這是從事上講的。如果初學講經,講一時,前面這些都可以不必講,只講後頭這一句,只講「師資機感相遇,說聽事畢,便名一時」,這個大家很容易懂。前面這些要講一定要講得清楚,但是要看什麼場合,常常聽經的沒有問題,初聽經的,講這些愈講他愈迷惑,那就是找麻煩了。所以初學講經,初聽經的地方,這個不能講的,不契機,契理不契機。初學講經是愈簡單愈好。

  【佛地論雲,說聽究竟,總言一時。】

  這個講法也簡單、明了。《佛地論》是古印度親光菩薩所造的,他這本東西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帶回來的。翻譯之後,證明道安法師序、正、流通三分正確,所以以後大家尊為彌天高判,就是《佛地論》證明的。《佛地論》上也有三分這個意思。

  【智度論曰,佛涅盤後,阿闍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捨大城,其邊更作小城。】

  這一段,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這一段都是講「王捨城」,都是介紹講經的處所。這裡面所說的都是一些傳說,講經的人不能不知道,我們自己修學的人也應當要曉得。可是給人家介紹,這些最好都把它省略掉,避免麻煩。這個東西要講也實在是不容易,必須要考古,要實地到印度去看看,還得要了解古代的歷史,你才能搞得清楚。否則的話,總是麻煩,文獻不足,即使有這些參考資料,都不盡詳細。所以這些事情我們必須要知道。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三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3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二面,倒數第二行看起:

  【淨影疏曰,耆闍山,此翻名靈鹫山也,此山多有靈仙居住,故名為靈,亦有鹫居止此山,故名為鹫。】

  佛經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由於年代久遠,古音跟現代的音往往有差別。何況中國文字有許多字是破音字,究竟念什麼音?實在講是應當要去考據的,我們著重在義理上,這些有也都把它省略了。這個『耆』,底下這個「闍」念嘟,還有一個音念蛇,耆蛇山、耆嘟山,都沒有念錯。這一個字它有這麼多音,究竟當年翻的時候用哪個音,我們就不得而知。這是屬於一般的常識,不能不知道。

  這座山在王捨城外很近的地方,據經上記載,距離王捨城大概是三裡路的樣子。所以他到城中來乞食很方便,不算太遠。中國人翻它的意思,就稱之為靈山,靈山就是指的靈鹫山。為什麼說它是靈山?這個山有許多神仙住在那個地方,所以稱它作靈。同時有鹫鳥,鹫就是鷹,老鷹很多,也住在這個山上,所以稱為鹫,靈鹫山是這麼來的。所以它是兩個意思,靈是一個意思,鹫是一個意思,不能把它聯想到老鷹很靈,那個意思就想錯了,它是兩個意思。

  【又此山頂似鹫頭。】

  這個山頂像老鷹的頭一樣,

  【又名鹫頭山。】

  這是從山的形狀上來說的。譬如香港有個山,叫獅子山,那個獅子山,的確獅子山頂上有個很大的石頭,遠看像一頭獅子一樣。這是取山的形狀來命名的,這種情形在中國、在外國都相當普遍。這是介紹靈山。

  【西域記曰,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鹫鳥,又類高台,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如果連頭尾都算進去就是五十年,大部分時間,世尊是住在這個所在。前面這幾句是形容這個地方的地勢,可見得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智度論曰,耆山於五山中最勝故。】

  這一段的意思要緊,《大智度論》裡頭所介紹的,說得比較詳細,我們為別人要是講經介紹,取《智度論》這個說法就最好。它說耆闍山在當地,當地的山很多,一般說的有五座大山,是以耆闍山最殊勝。第一:

  【此山精捨,近城而難上,近城故乞食不疲,難上故雜人不來,故多住此不在余處。】

  修道的人總是取一個幽靜的環境來養道,特別是對於初學,這是很重要的。在梵語稱之為蘭若,蘭若的意思就是幽靜之處,沒有閒雜的人等,也聽不到鬧聲,這個地方才稱之為蘭若,是修道人理想的道場。經上也說了,古時候噪音最大的是牛叫,這個地方聽不到牛叫的聲音。我們想,牛是農村裡頭農民所養的,這就是距離農村比較遠的地方,牧牛的人不會到這個地方來,牛叫的聲音聽不到,以這個為標准。這個山裡面的『精捨』就是道場,佛當年帶著這些學生居住在這個地方,在這裡講了不少的經典,像《法華經》是在這個地方講的,《無量壽經》也是在這裡講的。

  『近城』,乞食容易,在世尊當年在世,道場裡面不開伙的,裡頭沒有燒飯的。吃飯都是早晨到捨衛大城去托缽,托了之後回來吃,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過這樣的生活。距離城近,往返時間短,早晨進城,托缽回來之後一起吃飯,還不過中,這個時間足夠用了,要選在這個地方。山高,上去不容易,於是閒雜人不會到上面去,也就是說沒有游覽的人去,這個地方好修道。所以,這是修行、養道很理想的一個處所,世尊在這個地方住的時間比較長。第二:

  【是耆山福德吉處,諸聖人喜住處,佛為諸聖主故多住。】

  這個地方所謂是福地,福地一定是有大德福的人居住,佛菩薩、羅漢、神仙都喜歡住在這個地方,選在這個地方。佛是『諸聖主故』,是諸聖的導師,所以也多住在這個地方。因為這些天人聖眾都是佛的學生、佛教化的對象,這些人住在這裡,佛要教導他們,當然是住在這個地方最方便。這是第二個殊勝處。第三:

  【耆闍山是三世諸佛住處故。】

  這是我們凡夫不得而知,諸佛菩薩知道。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佛出世都喜歡住這些地方。這個意思不能把它講死了,講死了不免有爭論、有疑惑,我們可以講原則。具備這些條件,乞食方便,游客不來,風景很殊勝,具備這些條件的地方都是諸佛菩薩、修行人願意選擇做道場的。凡是具足這些條件,都可以稱之為耆闍山,這個說法就比較圓融。中國有許多道場也是如此,像大家所知道的中國的四大名山,都符合這些條件。但是現在交通便捷,跟從前完全不一樣,所以現代修行比從前難得太多。現在高山上面,纜車可以上去,觀光旅游的人絡繹不絕,哪裡還能修行?一天到晚照顧這些觀光客,已經是累得精疲力盡,這是真的,念佛的時間都沒有,沒有體力去念佛,這是我們看到很多。第四:

  【是中清淨,有福德閒靜故。】

  這個山林決定是幽靜的。

  【一切諸佛行處,十方諸菩薩贊歎恭敬,八部大力眾神所守護、恭敬供養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

  這一段如果要是說在釋迦牟尼佛,那是完全相應。這個地方與西方世界有相似之處,佛清淨,菩薩、弟子們清淨,居住的環境清淨,就像西方世界三種莊嚴一樣,它有這麼好的條件。所以,菩薩贊歎恭敬,護法神守護。這麼一個好的場所,所以許多大乘經典都在這個地方說出。第五:

  【是中十方無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薩,常來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

  這個地方既然是佛選擇的道場,不僅是娑婆世界的菩薩,我們在經上看到,他方世界的菩薩就很多。像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的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十六個人,除了賢護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其余十五位都是他方世界的菩薩,不是娑婆世界的。《無量壽經》是在靈山所說的,所以他方世界菩薩常常到靈山來禮佛、來聞法。這是說這樁事情,所以它有五種最勝。

  【法華論雲,耆闍崛山勝余諸山,佛在於此說,顯此法最勝。】

  這是稱贊《法華經》。王捨城外有五座大山,五座大山是以靈鹫山為第一,最為殊勝。佛在這個地方講《法華經》,『佛在於此說』就是說的《法華經》,顯示《法華經》是一切經中最勝的意思。就像這五座山裡頭它最殊勝,在這個地方講這部經,這部經在一切經當中最勝,取這個意思。《無量壽經》也是在這個地方所說的。

  【彌陀疏鈔雲,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

  這是解釋大比丘那個大,解釋這個意思。他不是小乘的比丘,他們是屬於大乘比丘,大乘比丘實際上就是大菩薩。所以這是天王大人所共敬仰的。

  【淨影雲,曠備高德,過余近學,故名為大。】

  這都是贊歎大比丘這個大的意思。他們有崇高的道德,有廣博的學問,無論在德行、在學問都是為大眾稱贊的,這稱之為大。

  【佛地論另有三義。】

  這三義也是說明大比丘的「大」的意思。

  【一最極利根,波羅蜜多種性。】

  這是說他根性利,我們一般人是講他的天賦聰明智慧,極其聰明,我們今天稱之為天才。『波羅蜜多種性』,波羅蜜是究竟圓滿的意思,我們中國稱贊智慧高的學人,所謂一聞千悟,舉一反三,屬於這一類根性的眾生,才能稱之為波羅蜜種性。

  【二得無學果位。】

  這一句講的非常具體。『無學果位』就是他所修學的圓滿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畢業了。在小乘畢業了,就稱阿羅漢;大乘畢業了,就是法雲地的菩薩,十地菩薩。這個地方稱大,大就不是小乘,由此可知這些人是什麼地位?都是法雲地的菩薩。外表示現的是一些聲聞身、是小乘阿羅漢,那是他表演舞台上的身分,後台的身分是法雲地的菩薩。所以稱他們為大阿羅漢,阿羅漢是無學。第三個意思:

  【得小果已,趨大菩提,以上三義,故名曰大。】

  這也行,也稱大阿羅漢,他是小乘證得阿羅漢之後,回小向大,修菩薩道,這樣的人也稱他做大阿羅漢。所以,大阿羅漢裡面,含著有這三個意思在。這三個意思就相當之圓,可以說要是由圓教裡面來講,從七信位的菩薩一直到等覺統統都包括。

  【嘉祥師謂大有三義。】

  『嘉祥』是唐朝時候的人,他有《無量壽經》的注解流傳至今,現在《藏經》裡頭收的有他的《無量壽經》注解,好像在台灣還沒有單行本。他解釋這個大,有三個意思,一個是:

  【一生大解。】

  我們常講所謂大開圓解,也就是說徹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二是:

  【二破大惡。】

  『大惡』是指無明。無明既然破了,見思、塵沙當然都破了,最難破的是無明,這破大惡。

  【三證大果。】

  『大果』是佛果,成佛才是大果,所以小乘阿羅漢稱小果,不能稱之為大果。這是圓滿菩提,證得究竟佛果的,才稱之為大果。

  【會疏曰,諸經多標千二百五十人,今經與法華標萬二千人,蓋是出世本懷,一代勝會,故十方大德皆雲集乎。】

  從本經證信序裡面仔細去觀察,它與《法華經》等齊,後面還有不少地方可以能看出它跟《華嚴》等齊。《華嚴》、《法華》在我們中國佛教,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幾乎公認所謂經中之王,是圓滿的大教,稱為一乘圓滿的大教。《無量壽經》跟它平等,當然也是一乘圓滿的大教,這是跟《法華經》上講的相同。法華會上是一萬二千人,一般經上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一千二百五十人,我們在一般經上看到的佛的常隨眾,《法華經》的人數十倍之多,《無量壽經》的人數也是一萬二千人。所以底下解釋,『蓋是出世本懷,一代勝會』。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根本的意願就是要普度眾生,這叫出世本懷,度眾生、成佛道。《法華經》在中國佛教裡稱之為成佛的《法華》,開智慧的《楞嚴》,這兩部經是中國人最喜歡讀的,開智慧的《楞嚴經》,成佛的《法華經》。

  《法華經》何以落得一個成佛這樣的美稱?因為世尊當年在世,許多法會裡頭都說,眾生修行成佛要有緣,沒有緣不能成佛。哪種人沒有緣?一闡提,一闡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沒有善根的人,沒有善根人的不能成佛,這是佛在一切經裡頭常常說的。《法華》是最後講的,到法華會上佛告訴大家,一闡提也能成佛,所以說這個經叫成佛的《法華》。一闡提為什麼能成佛?一闡提也有佛性,既有佛性,哪有不成佛的道理!由此可知,佛過去所說的叫權說,說這些話勉勵我們要斷惡修善,多作惡事不能成佛。法華會上真說,說真話,造作五逆十惡重罪的人也能成佛。到最後才說真話,開權顯實。《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不退成佛,跟《法華經》的意思完全相應。

  經上講的沒錯,祖師大德唯恐我們錯會了意思,聽說經上這樣說,造作惡業臨終念佛還可以成佛,那不要緊,現在多做一點壞事沒有關系!祖師大德怕我們這樣會意,那就錯了,大錯特錯。所以這個地方必須要詳細說明,造作惡業之人,諸位一定要知道,是他從來沒有聽到過佛法,到臨終的時候才聽到,一聽到就接受、就忏悔改過自新,他能成佛。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佛法,不行!聽到佛法你明知故犯,哪裡能成的了佛!人家是一生都沒有聽到過。所以諸位要記住,這個我們都沒分,我們造作惡業決定成就不了,這必須要知道。

  第二個意思,造惡眾生臨終成佛,實在講,他是過去生中無量世的善根福德因緣的成熟,絕對不是偶然的。所以在臨終時要具備三個條件,我們想想,我們在臨終的時候會不會有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臨終的時候神識清楚,一點都不迷惑。我們有沒有這個把握?我們仔細去看看,你到醫院裡頭,病重的人你去看看就曉得,多少人病得人事不醒,連家親眷屬都不認識,那就不行。在這個情況之下,幫他助念都沒用處,助念的條件是要他頭腦很清醒,神智清楚,助念才有用處。迷惑顛倒這很可怕。第二個條件,正在緊要關頭的時候,遇到善知識,遇到一個念佛人,特別提醒他,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你要遇不到這個人提醒,忘掉了,機會就錯過了。第三個條件,是他本身聽到善知識的勸告,他立刻就相信、就接受,就肯跟著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叫忏悔往生。所以這三個條件缺少一個都不能往生。由此可知,造作罪業臨終往生,絕不是偶然的。而是這個善根深厚之人,在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佛法、沒有遇到善緣,他遇到這些惡緣。但是在臨終的時候,畢竟他善根福德深厚,經過人家一提醒他就能悔改,他的正念就能現前。可見得這不是容易的事情,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佛說一乘究竟了義的經典,這是一代勝會,無比殊勝的法會。我們要總歸起來講,佛講《華嚴》、講《法華》、講《無量壽經》,這三部經是無比殊勝。『故十方大德皆雲集乎』,十方大德是講十方世界這些菩薩眾、大聲聞眾,見到釋迦牟尼佛在講這個經,都到這個地方來聞法,所以他的人數有這麼多。

  【嘉祥疏曰,游心空理,隱顯難測,故稱聖人。】

  這是經文裡面講的一切大聖,贊歎與會的一萬二千人不是小聖,是大聖。小聖是指阿羅漢,大聖通常是指地上菩薩,我們講菩薩摩诃薩,摩诃薩稱之為大聖;換句話說,從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都可以稱之為大聖,顯示他們不是普通人。『游心空理』,這句是講他的果證,他所證得的真如自性,也是禅宗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空理」是心性,真心是空寂的,這是他證得的。『隱顯難測』是說他的應化,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顯現的身分是個小乘阿羅漢,是小乘的比丘。像我們經上常講的捨利弗、目犍連,大家都知道,這兩個是比丘,這是在顯示出身分是比丘。他真正的身分,「隱」是講他真正的身分,真正身分他們久遠劫已經成佛,古佛再來的。看到釋迦牟尼佛辛辛苦苦示現佛身而為眾生說法,他們來協助釋迦牟尼佛,現一個佛學生的身分,其實早就成佛。就跟唱戲一樣,釋迦牟尼佛唱主角,他們來跑龍套,不要以為跑龍套的身分比釋迦牟尼佛低太多了,後台比釋迦牟尼佛資格還老。「隱顯難測」,我們凡夫沒有辦法測度的。所以就平常講這個一千二百五十人裡面,不少是古佛再來。不是古佛,也都是大菩薩,絕對不是小聖,不是真正的是阿羅漢、辟支佛,不是的。所以稱之為聖人。

  【會疏曰,初果已上,悉名聖者,以究大阿羅漢,故名大聖,亦可雖外現聲聞,內秘菩薩之行,故名大聖。】

  《會疏》這個意思實在講不出《嘉祥疏》的范圍。一般講,證了小乘初果,我們世間人都尊稱他是聖人。所以初果叫入流,入什麼流?入聖人之流,他不是凡夫了。必須要證得初果,在學佛裡頭才算有成就,沒有證得初果就不能算是成就。為什麼?沒有證初果你決定是六道輪回,你沒有辦法超越。證得初果,雖然沒有超越六道輪回,但是他有期限,他天上人間七次往來,證阿羅漢,就超越六道,他有期限。我們今天在六道裡頭是無期徒刑,初果是有期的,他有出去的時候,我們是無期,這太可憐了。所以他們叫聖人。

  初果的條件,必須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照這個說法,今天學佛的人,說實在的,沒有一個人能成就。八十八品見惑裡面,第一個就是身見,你還把身當做我,你就沒法子,你就注定了還是搞無期徒刑。幾時能破身見,知道身不是我,就是《金剛經》上講破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破了。以往我們讀《金剛經》粗心大意,以為小乘人沒有破四相,破四相一定是大乘菩薩,摩诃薩才破四相,這是讀經太大意。仔細去觀察,《金剛經》上說得清清楚楚,小乘初果須陀洹,證得須陀洹了,須陀洹沒有覺得自己證得須陀洹;換句話說,須陀洹已經破四相了。

  這個開示太重要了,我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都在是非人我當中,怎麼得了!不但修行不能證果,實在說障礙我們的開悟。所謂障礙開悟,就是佛在經上講的真正的意思我們不懂,我們看經看不懂,聽講也聽不懂。為什麼不懂?就是因為你的障沒破掉,煩惱障,這是屬於煩惱障。從初果以上一直到大阿羅漢,大阿羅漢稱之為大聖,小乘我們一般稱為小聖,都是聖人,不是凡夫。『亦可雖外現聲聞,內秘菩薩之行,故名大聖。』這是特別介紹世尊常隨的弟子,經上所講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本經裡面所講的一萬二千人。表現在外面是比丘、是羅漢,實際上是菩薩,裡面還有不少古佛再來的,佛菩薩示現的,所以稱之為大聖。

  【淨影疏曰,大有兩義,一位高名大,一德勝名大,會正為聖。】

  這是小慧遠法師所說的,他說的這個意思也很好。『位高』是所證的階位高,登地了這是大聖,地上菩薩,我們常講摩诃薩,三賢十聖,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薩,我們稱三賢菩薩,初地以上則稱聖人。位高,就是他證得地上菩薩的階位,這位高。『德勝』,德行殊勝,修德殊勝,他已經斷了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又有能力斷三十品無明,四十一品無明他能夠斷三十品無明,這個德勝,這稱大。所以稱之為大聖。

  【嘉祥曰,達者言證,證六通三明等是也。】

  這些都是《無量壽經》的注解,《嘉祥疏》。『達』是通達的意思,什麼叫『證』?證就是通達的意思。大經,我們《無量壽經》也不例外,這部經分量雖然不多,實在講,它裡面也含攝信、解、行、證四分。什麼叫做證?信、解、行這三條融合為一,就叫做證,所謂是一而三,三而一,那就叫證。如果這三個分開來了,沒有證,信不是解,解不是行,你就沒有證。如果信就是解,解就是行,行就是信,一就是三,三就是一,你就證了。這個才叫通達的意思,跟我們昨天講的入不二法門的意思一樣。不二就入了,入就是證的意思,如果你還是在二,你就沒有入,不二就入了,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幾時我們達到不二了,你就很清楚你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就證果了。這個時候,必然有很不凡的事情發生,什麼事情?六根的能力恢復了,天眼恢復了,可以看穿牆壁,隔壁人在那裡做什麼你看得清清楚楚,一絲毫的障礙都沒有,這個能力恢復了。天耳恢復了,無論多遠的地方,那個地方人在講話,你也聽得清清楚楚。你要是真的入不二法門,說實在話,你在此地靜坐,你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經說法,清清楚楚沒有障礙,『六通三明』這個能力恢復了。

  所以有沒有證果,不要問別人,自己清楚。你證入的淺,你這個能力現前小;你證入的深,這個能力逐漸的放大。譬如說最淺的,你的眼睛可以能看到這條街對面,沒有障礙,這是小的,大概初果,小乘初果就有這個能力。但是這個能力實在講不止看對面那個街,那個能力太小了,那不是初果。初果的能力至少是能夠觀察到幾百裡、幾千裡的地方,他有這個能力,能夠看得很清楚。耳根也有這個能力,聽得很清楚。能力從哪裡來的?本能,不是從外來的。佛給我們講,我們的本能都是達到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眼見,見盡虛空遍法界,耳聽也是聽盡虛空遍法界。這個能力為什麼沒有了?佛講有障礙,叫業障,就是把這個能力障礙住了。

  業障無量無邊,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大類,一類叫煩惱障,一類叫所知障,這兩大類的障礙。兩大類的障礙從何而來?佛講得很清楚,煩惱障是從執著而來的,所知障是從妄想而來的。《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本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你的妄想去掉一分,你的能力就恢復一分,去掉兩分就恢復兩分。可見得智慧德能不是修來的,我們今天要做的工作,除障礙而已。佛法修行不是別的,除障礙,除什麼障礙?除煩惱障、除所知障;換句話說,除妄想、除執著。你的妄想執著要不除掉,你的障礙就永遠存在,你的本能就永遠不能恢復,道理在此地。

  所以我們要曉得,什麼叫證、什麼叫入?幾時你能夠入不二,那就恭喜,你問題解決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個修法?必須在生活之中、工作之中、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把妄想分別執著淡化掉,這就是功夫。分別執著說一下斷,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夠淡個一、兩分,這就是功夫。一年比一年淡,一月比一月淡,這叫真精進。諸位要知道,精進不是在你每天念多少佛號,你每天讀多少部經典,不在此地。你念的佛號再多,念的經典再多,是非人我還是一樣堅固的執著,有什麼用?一點用都沒有,就是古人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無濟於事。真正修行人,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逐漸淡化,所謂放下,看破放下,這是真功夫、真精進。

  《金剛經》上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放下,而生其心,用在我們淨土上就是念佛,專求淨土。處事待人接物守住佛的教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什麼叫不取於相?不取就是不執著,世間的法相、出世間的法相統統不執著,這叫不取。為什麼不執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執著它干什麼?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叫看破,真正不執著就是放下。你這個心,我們剛才講了,在生活裡面、工作裡面、處事待人接物裡面都保持著不動,如如不動。心地清淨、平等、光明,真的是光明遍照,光明遍照是講智慧,你的心起作用樣樣清楚、樣樣明了。

  「三明」就是講六通裡面的三種,天眼、宿命、漏盡達到究竟圓滿,就叫做三明。實在這三種究竟圓滿了,另外那個三種也究竟圓滿;換句話說,六通達到究竟圓滿,就稱之為三明,三明就是六通,沒有兩樣。這是你自性本能圓滿的恢復,這我們一般講成佛了。

  【淨影釋曰。】

  『釋』是解釋,注解裡面所說的。

  【阿難增上利根,雖居學地。】

  這底下有個解釋,「未得無學果位」,無學在小乘講是阿羅漢,就是四果。因為阿難是初果,阿難證得初果,所以他在學,羅漢那是畢業了,無學了。

  【而成無上勝妙功德,故曰大聖,於神通中,解了畢竟,亦名已達。】

  這個解釋完全是從事相上來說的,我們所謂就事論事,完全就眼前的跡象來說明。阿難的根性很利,可以說是特別之利,佛經、傳記裡面所記載的,阿難是個難得的天才,記憶力特別之好,聽過一遍永遠不會忘記,他有這個能力。所以佛法的承傳,從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這些弟子們、祖師大德們講經說法都是復講,跟世間一般學的不一樣。所以復講是祖傳的,什麼人傳的?阿難傳下來的,阿難集結經的時候,就是復講,把從前聽佛所講的重復講出來,他有這個能力。所以集結經藏的時候,大家就請阿難升座,復講,旁邊再有記錄,聽眾給他作證,五百阿羅漢來聽講,給他作證明。這樣經典可靠性就大了,不是隨便寫。阿難以後,祖師大德代代承傳,也都是用復講的方法。

  中國古時候培養講經的法師,是怎麼培養的?道場裡面,每天老和尚講經。和尚自己如果不講,我們稱和尚就是寺廟裡面的住持,一個寺廟只有一個和尚,通常稱大和尚,年齡如果老一點,稱老和尚,這都是稱寺廟的住持。如果他不講,首座代講,他底下有首座和尚,首座就是講經說法的。所以這一個寺廟,和尚下面有三個綱領執事,一個首座,管教學的,一個維那,管秩序的,像學校訓導一樣,管訓導的,一個監院,管總務的。它的組織跟學校一樣,教育、訓導、總務,從前不是這個名稱,叫首座、維那、監院。所以首座和尚講經。培養講經就是在聽眾裡面,在那個時候多半都是出家人,在家人也有,在寺廟裡面聽經的,聽眾裡面選擇幾個復講。復講的能力,你聽了一遍之後,你至少要能夠講到六成以上,才有資格被選出來;換句話說,你聽和尚講經講一個小時,你有能力上台講四十分鐘,你算是及格,可以培養你出來講經;如果你上台講不了四十分鐘,你就不能夠學講經。要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能力不行。

  那個時候聽講只聽一次,講經法師不可能再為你講第二遍,沒這個道理。不但是不給你講第二遍,你這一遍聽到,當中有沒有聽清楚的,問他都不行,他都不理會你。你為什麼不用功聽?你為什麼會漏掉?漏掉就是打妄想,你精神、意志不集中。從前講經法師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凡是培養的這些人,第二天他就講小座,小座是對少數幾個人、家裡幾個人,他來復講,是這樣訓練出來。所以中國自古沒有聽說辦佛學院的,沒有聽說辦佛學研究班的,沒有,你查遍《大藏經》、查遍中國的歷史沒有。講經人才怎麼訓練出來?是這樣培養出來的,這是祖祖相傳。到近代,谛閒老法師訓練他的學生,依舊是這個老規矩。我們在台灣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教導我們也是這個辦法,你沒有這個能力就沒有辦法學講經。

  所以阿難根性利,『雖居學地』,這是初果的一個學人,『而成無上勝妙功德』,這句是贊歎他,他的記憶力好,聽佛所說都能夠記得住,博聞強記。「勝妙功德」就是指集結經藏,佛滅度之後,阿難升座復講,才集結成經典,流傳於後世,這無上勝妙功德。後人有經典看,都是阿難尊者的恩惠,所以尊稱他為大聖。這是初果人,就事論事,大聖這是對他的稱贊。『於神通中,解了畢竟』,這是第二個意思。神是神奇,超過我們一般人的常識,也就是說我們常識想像不到的,這稱為神奇。通是通達,他什麼都曉得,他沒有障礙,這是神通兩個字的意思。神通中,解了畢竟,諸位想想看,阿難尊者在這一切大乘經論當中,他都能夠記得,難道他不了解嗎?這是講不通的。能夠記得但不了解的,就是現在的錄音機,它記得,它一字不漏,它不了解,所以它成不了佛。阿難哪能夠不了解?了解還居於初果,可見得那是演戲,那不是真的。他在舞台上表演是個初果的身分,實際上是大菩薩,不是普通人,徹底了解。『亦名已達』,神通已達,這句是解釋神通已達,舉阿難做一個例子。

  所以我們自己要曉得,世間無論從事哪個行業,真正要想有成就不是一生的,說一生一世沒有那個道理,生生世世的薰習,世法、佛法都不例外。像從前李老師常說的,講經的這些大德,無論在家、出家,不是一世,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干這一行,所以他有這個根性。譬如說學音樂,現在有很多人講某人有音樂細胞,他一學很容易就學會,沒有音樂細胞的,怎麼教也教不會,一樣的道理。所謂細胞在佛法講根性,過去生中學過,所以這一生中再接觸就很容易,是這麼個道理。這一生當中也遇到緣分,緣分我們講後天的努力,因是先天的根性,再加上後天的努力,那就一定有成就。先天的根性有厚薄不同,根性厚的人,他這一生不需要很努力他就成功,對他來講輕而易舉;如果先天的根性薄的話,不是沒有根性,有,根性比較薄,後天就要很努力,也能成就。後天的努力彌補先天的不足,不足,不是他沒有,他有,他不夠厚。這些事,在古今中外我們都能看到。

  現代人修學,實在講在工具上面來說,這個緣比古人殊勝多了。第一個,經典得來容易,古時候人要學經,經典得來不容易。不要說是太久了,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三十年前,那時在台灣得經書就不容易,我們有許多參考書,還要借《大藏經》來抄,沒有本子流通。我們在台中,台中的緣非常殊勝,瑞成書局的老板是李老師的學生,所以我們就方便多了。我們需要用的書,老師交代一下,他馬上就把它印出來。他是鉛字排版,相當麻煩,哪有現在照相影印這麼快速,三十年後,不曉得進步了多少倍!現在人得到這個材料太容易!

  更殊勝的是錄音。我們在台中聽李老師講經,就聽一遍,你要是沒有注意聽,哪個地方聽漏掉了,想再去請問老師,這一句我剛才沒有聽到。老師說,你過來,過來什麼?打你!打了以後,給你講不給你講?不給你講。他講得很清楚,我打了你再給你講,你下一次沒有聽到,頂多我再挨一次打,老師還給我講。打了不講,這就是逼你,叫你聽經的時候要十分的專心,不可以在聽經的時候胡思亂想。打了也不肯告訴你。這是自古以來,老師教學的方法。但是現在方便,現在錄音,聽經可以打妄想,沒有聽清楚,回去把錄音帶再聽一遍,一遍聽不清楚,回去再聽兩遍,你說這種方便,從前人作夢都想不到。

  所以古時候學講經,真的是要有本事,要有這個天分,沒有這麼好的記憶力你就沒有能力學。現在可以說,中等根性的人,也就是說你聽經能夠聽到一成,也就是說你聽一個鐘點的經,六十分鐘,你能夠講六、七分鐘,你就有能力學經。怎麼學?拿錄音帶回去反覆的聽,聽個一百遍、聽個二百遍,當然就熟了!現在用這種方法,還是學復講,這才能成功。如果不從復講下手,自己要搞一套,那個問題就嚴重了,毛病百出。什麼時候你自己可以搜集材料去講經?就像此地講的,你真的通達了,你有悟處,你已經入境界,你有悟處,你已經通達了,你才有能力。如果你沒有開悟,你沒有契入境界,你自己講一定有毛病。古人講,錯下一個字轉語,要墮五百世野狐身,這裡頭有因果責任,一個字、一個意思都不能講錯。所以學講經,從阿難這個時代起,代代都是復講。復講,在初學的時候沒有過失,講錯了,阿難如果講錯,那是釋迦牟尼佛講錯了。學生要講錯,老師錯了,學生沒有錯,他的責任可以往上面推,他沒有責任;你自己講的話,你要負責任。所以開始學講經要用這個方法。

  要學多久?時間要看各人的根性,看各人用功的勤惰。在一般講,五年,用復講這個方法講五年,五年之後就熟了,逐漸進入到狀況,可以自己去搜集材料,可以自己去准備講稿。但是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有很多的法師超過十年,還有少數超過二十年的,這就是說,你依賴老師時間愈久,你扎的根愈深,你的成就也就愈大。現代人懂得這個道理的少了,知道這個方法的也少了,所以現在在台灣雖然講經的是不少,你仔細聽聽問題很多。真正老老實實用老規矩來學的人幾乎沒有了,但是老規矩好,它用了幾千年,有它的道理在。你看中外古今,歷代出了多少人才,都是老方法訓練出來的,新方法還沒有禁得起考驗,問題很大。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四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4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四面,倒數第四行,從第二十六段看起。

  【淨影曰,有德可尊,故曰尊者。】

  這一句意思好懂。德行,不但我們世間人尊重,即使是天人、諸佛菩薩也都尊重道德,所以有道德之人我們稱他為尊者。與會這些上首,上首是代表,代表與會所有的大眾,像經上所說的一萬二千人都是有道德之人,所以尊稱為尊者。

  【會疏曰,尊謂尊貴,有德可貴,故曰尊者。】

  這個意思跟《淨影疏》意思相同。

  【憍陳如梵文全名,作阿若憍陳如。】

  這是從梵文音譯過來的。

  【淨影曰,阿之言無,若之言智,證無成智,故曰無智。】

  這是『阿若憍陳如』名號裡面的含意,『阿』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像淨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的,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無量壽佛,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實際上要照字面翻是無量覺。為什麼把它翻成無量壽?因為佛在經上給我們介紹無量覺佛,他的壽命無量、光明無量,所以通常我們把他翻作無量壽,實在講他是一切無量統統具足。在一切無量當中,壽命是第一,諸位想想,如果沒有壽命,所有的無量都落空。譬如我們世間人所希求的無量的財寶、無量的產業、無量的眷屬,你要沒有壽命,就全都落空了。所以壽命在無量裡面是最重要的,第一個稱無量壽。

  這個地方阿翻作無,若翻作智,他這個名字意思是『無智』。『證無成智,故曰無智』,此地講的無智,我們千萬不要從字面上望文生義,那你就錯會了,無智是沒有智慧,那就錯了。無智之智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所以他「證無」,《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證得這個境界,所以叫無,無是萬法皆空,了不可得。必須將宇宙人生一切真相都明白了,我們叫看破,都明白了,明白之後才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現前。前面跟諸位說過,障礙沒有了,所知障、煩惱障都破了,自性裡面智慧德能統統現前。無智是真智,《般若心經》最後的結論也只有一句「無智亦無得」,無智是看破,無得是放下。實際上它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效果,無知而無所不知,無得而無所不得,他所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一樣都不缺乏。這是性德圓滿的現前。所以這個地方講:

  【無是一切諸法本性。】

  此地這個『無』的意思,就是《般若經》上講的空意。但是諸位要曉得,《般若經》上講的空,此地講的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要認為什麼都沒有,那你就完全錯會意思。空,空它有,它並不是沒有;無,無也是有,是講體是空無,相它有妙有,相有體無,是說的這個意思,『諸法本性』。性一定起相,一定有作用,所以體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不能夠分開的,說一個,其他的一定都在其中。這也是前面一再說的入不二法門,你知道這一而三,三而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你就入不二法門。這個觀念我們要慢慢的培養,慢慢的要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這就得到佛法實際的受用。

  【名為本際。】

  『本際』就是本性。《無量壽經》給我們說了三個真實,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切大乘經上,說三種真實的不多。第一個就是講「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這個「本際」,在序分裡面,憍陳如尊者就代表這個意思。所以,上首大德的名號是表法的,尤其是憍陳如尊者在這部經上首他排名第一,這個用意很深。

  【於此本際知見明了,名了本際。】

  這個意思在禅宗裡面講,就是明心見性,心性就是『本際』。實在講明心見性,要細說,心跟性有差別,差別在哪裡?講到性是從體上講的,講心是從作用上講的。我們今天的心不明,被污染了、不明了,所以我們要求的是要明心。如果明心了,你才知道原來心就是性,心性是一不是二。但是你在不明的時候,心、性是兩樁事情。我們法相宗裡面講心講八個心,心哪有那麼多?八個心,八個心都是講心的作用,心的八種作用,所以稱為八心。實際上是一個心,一個心八種作用,所以稱為八心,也稱為八識。那是迷了才有,悟了,悟了就不叫識,叫智,法相宗裡面講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由此可知,所謂智就是明心,宗門裡面叫做明心,相宗裡面叫做轉識成智。這個時候就叫『了本際』,了是明了,心性的體相作用他統統都明白,所以稱為了本際。憍陳如這個名號的意思就是了本際,宗門的話就是明心見性,相宗的話就是轉識成智,他名號是這個意思。

  【法華文句曰,是釋迦法中第一弟子。】

  《法華文句》就是《法華經》的注解,注解的名稱叫做《文句》。這部書是智者大師做的,是天台宗三大部裡面主要的一部。過去學天台,這三大部是它必修的功課,必修的功課必須要能夠背誦。《法華經文句》、《法華經玄義釋簽》,還有一部就是《摩诃止觀》,《摩诃止觀》是修行的方法。《玄義》就是我們佛門裡很有名的所謂「九旬談玄」,智者大師當年講《法華經》,講經題講了九十天,就是「妙法蓮華經」五個字講了九十天,後來寫成一本書,就是《玄義釋簽》。經題的玄義跟文句的分量差不多是相等,可見得他這個題講得非常詳細、非常透徹。這些書在台灣都有單行本流通,諸位如果要看的話都能夠看得到,不難求得。

  《文句》裡面講,憍陳如尊者是『釋迦法中第一弟子』。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在菩提樹下二七日中(也有說三七日中,這不需要去爭論,都有經文做依據的)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定中所說,我們一般凡夫見不到,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哪裡知道他在講經、他開法會。他從定中起來,就是出定之後,觀察這個世間得度的機緣成熟了,就是憍陳如尊者。他到鹿野苑給這五個人說法,這是最初僧團成立,釋迦牟尼佛一個老師帶著五個學生,這是創教,創始,在鹿野苑,僧團出現了。為五比丘說四谛法,憍陳如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證阿羅漢果,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證果,所以在弟子當中他是第一。

  我們曉得佛門一般表法的義趣,所以我們展開經典看到法會裡頭排列的有哪幾個人,這幾個人用意是表法的。實實在在佛說經,所有的弟子都參加,為什麼這個經上只列這幾個人,而不列別人?諸位再仔細觀察,許多經前面列的人名並不完全相同,我們要懂得它的含義。它列的人,這些名字、這些人的專長,代表這部經的內容。憍陳如在佛弟子當中第一,證果第一,他是第一個證果的,把他擺這個經裡面,這部經修行證果是第一,取這個意思。捨利弗代表智慧第一,目犍連代表神通第一,所以說你看有哪幾個人,你就曉得這部經它的性質、它的內容是講些什麼。會看的人,看它前面擺的是哪幾位,對這部經大致情形就都明了,是這個意思。

  憍陳如尊者的名字,在所有一切經裡面很少看到;換句話說,沒有他的名字,那個經在一切經裡頭不是排名第一的,有他在當中,那排名就是第一。我們在講《無量壽經》多次給諸位介紹,目犍連、捨利弗,雖然許多經裡面都列的有他的名號,可以說一切大乘經典都是代表智慧與神通。但是在這部經上表法的意思不一樣,因為前面有憍陳如,憍陳如是第一,捨利弗在下面,捨利弗表智慧,連接著上面,這智慧第一,目犍連代表神通,神通第一。因為有了憍陳如,統統變成第一,跟其他經一比較,這部經智慧是第一,神通也是第一。後面迦葉尊者跟阿難尊者是代表的宗門、教下,代表整個佛法,迦葉代表禅宗,阿難集結經典,代表教下,宗門、教下本經也是第一。所以,這部經的內容真的是無所不包,經文雖然不長,可以講性相、顯密、宗教圓圓滿滿。的確古人稱為是專中之專,圓中之圓,這種稱贊是有道理,並不過分,確實把這部經在整個佛法它的地位、價值都顯示出來。

  【增一阿含經弟子品中,佛稱之為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

  這在「四阿含」,《增一阿含》是四阿含之一,阿含分為四大部,《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這是全部小乘經的總名稱。佛在經上,對於憍陳如尊者有這樣的贊歎,小乘偏重在跡象上說、在事相上說,憍陳如尊者是『聲聞中第一比丘』,稱他作第一,第一個證阿羅漢果。『寬仁博識』,寬仁是講他的德行寬厚仁慈,博識是說他的學問,他的見識非常淵博。『善能勸化』這是說他的慈悲,非常樂意教化眾生。『將養聖眾』,聖眾是指佛的弟子大眾,尊者常常照顧同參道友。『不失威儀』,不失威儀是說他的標准,他所作所為,無論是勸化,無論是對於同參道友的關懷愛護,都不失法度。

  【智度論曰,如捨利弗,於智慧中第一,目犍連神足第一,又捨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連是佛左面弟子。】

  這一段是介紹捨利弗與目犍連這兩位尊者,在夏老居士會集本裡,比丘眾只列了五位。我們看《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經上所列的上首有三十多位,夏老把它刪減,省去了很多,只列這五個人,這五個人實在講都包括了,其余確實可以省略掉。這個就是梅光羲居士贊歎他取捨精當,妥當,采取的是精簡。精簡,我們讀起來省事,非常妥當。捨利弗表智慧第一,因為前面有憍陳如,所以他就變成第一。目犍連尊者神足第一,通常我們稱為神通,以神足來表現他的通力。神足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變化,大家看小說孫悟空七十二變,那就屬於神足,神足是講變化的。

  又說捨利弗、目犍連是釋迦牟尼佛左右弟子,這是《大智度論》上講的,但是現在在中國,一些寺院裡面,塑造釋迦牟尼佛的像,兩面的弟子不是他們兩個人。現在我們所看到許多釋迦牟尼佛像兩邊,一邊是迦葉尊者,一邊是阿難尊者。實在講,應該是要塑目犍連跟捨利弗,應該塑他們兩個,但是我們中國人沒有。中國人塑像表法,實在講也有它的意思,因為迦葉尊者代表禅宗,禅宗在中國非常興盛,因為釋迦牟尼佛佛法傳到中國正是像法時候。佛在經上講,像法時期禅定成就,這是《大集經》上講的,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禅宗實在講,中國的禅宗比印度殊勝太多。阿難傳教,所以他們兩位尊者在釋迦牟尼佛兩旁邊,就代表了宗門、教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傳的全部包括了,所以用這兩個人來表法。在大乘教裡面,釋迦牟尼佛兩面兩位菩薩是文殊、普賢。所以諸位要到寺院裡大雄寶殿一看佛像,就知道它是大乘還是小乘。小乘一般配的像的就是阿難跟迦葉,大乘就是文殊、普賢。

  【迦葉譯為龜。】

  迦葉是梵文,意思是龜。這個底下有解釋。

  【法華文句雲,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以應,從德命族,故雲龜氏。】

  這是有一段神話在印度相傳的。他的祖先學道,感得靈龜背著仙圖來送給他們,所以他有這個感應,有這麼一段事情。因為他們對於靈龜送給他許多的典籍,感它的恩德,所以這一個族就以龜來命名,稱為龜氏。這是迦葉裡頭一個意思。

  【佛雲,有頭陀行,我法久存。】

  迦葉尊者是一位苦行僧。當時在印度,他出生於貴族,捨棄富貴的生活,出家還特別修苦行,很令人尊敬,連老師釋迦牟尼佛對他都贊歎。『有頭陀行』,頭陀也是梵語,音譯的,我們中國人稱為苦行。能修苦行,佛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不修苦行,佛法難道就不能常住世間嗎?給諸位說,不修苦行,佛法雖然在世間,它變質了,這是事實,決定會變質。苦行,實在講是凡夫眼睛當中看到是苦行,修行人他感受怎麼樣?他感受裡面是大自在,真快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怎麼不自在?無論在精神上、在物質生活上,毫無壓力。但是我們凡夫看起來,好像他的生活苦不堪言,這是每個人感受不相同。

  在世法裡面,我們曉得如同苦行僧的是夫子的弟子顏回,顏回不亞於苦行僧,「一箪食、一瓢飲」,孔夫子都說,如果是別人過他這樣的生活那就苦死了,「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快樂得很。我們要想想,他樂在哪裡?他樂在貪瞋癡三毒煩惱斷掉了,真快樂!世間人何以不堪其憂?世間人充滿了貪瞋癡。由此可知,佛法求的是什麼?求的是明心見性。為什麼我們學佛得不到明心見性?根本的原因,貪瞋癡沒有捨掉、沒有放下。帶著三毒煩惱來學佛,佛法也變成三毒,所以佛法就變質了,怎麼能夠久住在世間?佛法是清淨法。苦行是高度的智慧、真實的生活,跟凡夫的生活迥然不同;也就是說,修行人的享受跟凡夫的享受不一樣。凡夫的享受是五欲六塵,修行人的享受是清淨無為,不一樣的。所以真正有修苦行,佛法才能夠久住世間。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雲,梵王至靈山。】

  這個梵王是大梵天王。在世間,也就是在六道之中,大梵天王的福報最大,我們世間的人王跟他相比差太遠了,《金剛經》上也有校量,校量福德,有比較。大梵天王也參與了靈山的法會,佛經常在這個地方講經,大梵天王也常常來聞法。

  【以金色缽羅華獻佛,捨身為座,請佛為眾生說法。】

  這一段公案許多人不知道出處,這個地方說出來很難得,這就是「拈花微笑」,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出在哪裡知道的人不多,出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大梵天王向佛獻花表現敬意,不但獻花,而且『捨身為座』,自己彎腰躬在地下,請佛坐在他的身上。世尊當年說法,給諸位說,沒有現在的講堂,都在野外。如果諸位有機會到印度去觀光旅游,你去看看王捨城的靈鹫山。佛經常說法是坐在一個大石頭上,上面鋪一點草座,弟子們聽法都坐在草地上,沒有現在桌子、椅子這麼舒服,沒有,一切非常的簡陋。大梵天王非常恭敬,捨身請釋迦牟尼佛坐在他身上,這是恭敬到了極處,以梵王的身分,捨身供養,請佛為眾生說法。

  【世尊登座。】

  這個『座』是坐在大梵天王的背上。

  【拈華示眾。】

  這個花就是『金色缽羅華』,是大梵天王供養的,他『拈華示眾』。

  【人天百萬,悉皆罔措。】

  佛把這個花舉起來給大家看,大家都不曉得佛什麼意思,都不懂佛的意思。

  【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

  這個就是迦葉尊者,迦葉尊者修苦行,弟中當中苦行迦葉是第一。所以,講到頭陀,大家就知道是指迦葉尊者。金色,這是一般講的佛身金色,佛弟子當中身金色的也不少,這是贊美。『金色頭陀』,他笑了一笑,『人天百萬』都不懂佛的意思,唯獨迦葉尊者笑了一笑。

  【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诃迦葉。】

  把這朵花就交給摩诃迦葉,這個故事就是禅宗以心傳心。所以迦葉尊者是禅宗第一代的祖師,釋迦牟尼佛傳法的一段故事就在此地,就是這個經文上這一段。佛拿這個花表示什麼意思?迦葉尊者笑了一笑,佛就給他了,迦葉尊者知道些什麼?實在講,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別人都不知道,這是實實在在的,以心傳心。我們讀了這一段,也不要去猜,猜不到的,你怎麼猜都是打妄想,猜不到。等到哪一天你明心見性了,或者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他們兩個人的事情你就知道了。你要沒有入這個境界,你不會知道的,前面說入不二法門,他們的意思你就懂得。

  以後祖祖相傳,宗門裡面都用釋迦牟尼佛這個方法。我們看禅宗的語錄,像《五燈會元》這部書裡面有一千七百條公案,公案,我們現在人講故事,就是祖師傳法的這些記載。民國初年有一位居士,人名字我忘掉了,《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我初學佛的時候讀《文鈔》看到這一篇。這個人寫了一封信給印光法師,他說《五燈會元》一千七百條公案,他差不多都參透了,還有幾條沒有參透,只剩幾條了。人很自負,那還得了。印祖給他回了一封信,他說一千七百條公案,如果有一條沒有參透,你全都沒有參透;假如你有一條參透,全都透了。他收到印祖這封信,這個人也很了不起,把禅放下了,跟著印光大師老實念佛去了。這是真話,所以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只一條沒有透,你所參透的都是妄想,都不是真實的。印祖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宗門的語錄我們看不懂,決定不能去猜測。

  【迦葉贊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

  這是介紹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在弟子當中,佛的十大弟子,阿難是多聞第一,迦葉是頭陀第一。像前面,捨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十大弟子,每個人都得個第一。諸位要曉得,它是表法方便起見,這樣說的。其實,捨利弗智慧第一,難道目犍連就沒有智慧嗎?目犍連的智慧就不如捨利弗嗎?捨利弗的神通就不如目犍連嗎?不是的,實在講各個都圓滿、各個都相同,但是一個人標榜一門,表法就方便,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能夠死在文句當中,那就又錯了,他們的德能都是圓滿的。何況佛在大乘經上為我們說出來,捨利弗、目犍連都是古佛再來,久遠劫都成佛了。他們這次來,是替釋迦牟尼佛跑龍套的,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示現為釋迦的聲聞弟子,其實都是古佛再來的。阿難因為他要承傳佛法,將來要負責集結經藏,所以他代表的是多聞第一。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阿難聽的最圓滿,等於說一堂課都沒有缺,記憶力又好,聽一遍永遠不會忘記。所以世尊滅度之後,由他來主持集結經藏,他有這個使命,『流入阿難心』。

  【密跡金剛力士經雲,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具,菩薩八萬四千,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這段是注解「一切大聖,神通已達」,說明這樣的句子不但《無量壽經》上有,其他大乘經上也有,這就舉出《密跡金剛力士經》,上面也有這個句子。『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幾個字的意思,前面已經說過。「大」是大乘,大乘當中的聖者,地位高、德行大,我們通常稱之為地上菩薩,這稱之為聖人。請翻過來,我們看第三十六面。

  【佛地論第二雲。】

  這是親光菩薩注的書。

  【先說聲聞,後說菩薩,聲聞眾者,近對世尊,親受化故,又諸聲聞,常隨佛故,形同佛故。】

  這是講排列的順序,我們在經上看得很多。一般排的順序都是把聲聞排在前面,把菩薩排在中間,把人天眾排在後面,稍稍留意大家都能看得很清楚。為什麼把聲聞排在前面?因為聲聞眾就是比丘眾,他是出家眾,是佛的常隨弟子,跟佛最親近。而菩薩眾裡面就有在家的,菩薩有在家的,而且在家的比出家的還多。在家菩薩,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諸位要讀《華嚴經》你就看得很清楚。《華嚴經》後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是五十三位法身大士,出家人只有六個,其余全是在家的菩薩,你才曉得菩薩眾不一定是出家的,菩薩眾不一定常常跟著佛。所以排列順序,先排比丘眾,佛身邊的這些學生,還沒有離開佛陀的。所以,『近對世尊,親受化故』,天天聞佛教誨。聲聞,『常隨佛故,形同佛故』,都是剃發出家,在生活方式上跟佛沒有兩樣,所以把他排在第一。

  【菩薩,具足應雲摩诃菩提質帝薩埵。】

  這句是梵文音譯的全名,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在這全名裡面只取兩個字,取菩、取薩,取菩薩兩個字,其他的那些語音都省略掉。

  【譯為大道心眾生。】

  這是古譯的,古代翻譯菩提薩埵的意思,就是『大道心眾生』。新譯的這個地方沒有,新譯是玄奘大師譯的,如果諸位在經論裡頭看到新譯,就是指玄奘大師譯的。玄奘大師以前所翻譯的,都叫舊譯。玄奘大師翻的叫「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他翻作覺有情,也翻得很好。因為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眾生,覺悟的有情。

  【清涼疏謂。】

  這是《華嚴經疏鈔》裡面講的,說明大道心。

  【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

  第一個他的『願大』。願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講的志願,世間人的志願實在講不大。在最大的,他發一個大願,他將來要做個帝王,要統治一個國家,這就是很大的願了,比起菩薩差太遠了。縱然做了國王,我們中國人所謂「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你還是出不了六道輪回,還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這個願就不算大。菩薩的願大,『求大菩提』,大菩提不但要出三界,而且還要超越十法界。不但是人間的人王不能比,前面說了,大梵天王也不能比,超過了大梵天王,這是求大菩提。

  【二者行大。】

  行是指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是說這個。

  【二利成就故。】

  真實的求自利利他,真實的自利,一定是了生死出三界,這才是真正的利益、真實的利益。特別是在本經,佛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往生不退成佛。我們自己這樣做,也把這個方法勸告一切大眾,這就是利他,就是佛在這個經上講的,「住真實慧,惠以眾生真實之利」。自行就是住真實慧,這是真實的智慧;化他,幫助別人,就是給別人真實的利益。這是『行大』,『二利成就故』是自利利他。

  【三者時大,經三無數劫故。】

  『三無數劫』就是通常講的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翻作無數,可見得菩薩有耐心、有恆心、有毅力。

  【四者德大。】

  『德』是斷煩惱、開智慧,以權實二智,幫助一切眾生。

  【具足一乘諸功德故。】

  『一乘』是一佛乘。他的目標不是求證阿羅漢果,不是求證菩薩果位,他是求的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樣的人才稱之為大菩薩,摩诃薩,稱大菩薩。在本經裡面所列的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這些都是大菩薩。

  【法華之六大。】

  這個「大」都是講大菩薩的大。我們稱大菩薩,他要具足哪些條件才能稱之為大菩薩?經論當中這些說法都是勉勵我們要效法、要學習的,否則的話,我們看他們具足,好像與自己不相干,那就錯了。我們一定要懷著見賢思齊,看到他們怎樣,我們也要照做、要跟進,這才能得到利益。《法華經》上講的六個條件,就是『六大』,第一個:

  【信大法。】

  當然,在《法華經》上指的大法,就是《妙華蓮華經》。但是諸位要曉得,我們引用在《無量壽經》,『信大法』就是指《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實在說,比《華嚴》、《法華》還要殊勝,比《華嚴》、《法華》還要圓滿,你要相信,你才能得度。第二:

  【解大義。】

  『義』是經中的義理,經典裡面所講的道理、所講的方法、所講的境界,你都要明了,你才能下手,你才能修。如果理論、方法、境界不明了,說實在的話,那個信心也不很堅固。《金剛經》上所說的「信心不逆」,這句話說得好,信心不逆是信心堅固到極處了。為什麼有這樣堅強的信心?他道理都明白了,方法、境界都清楚,所以才有這樣堅定的信心。經上又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是般若智慧,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現前。所以信願行是淨宗修學的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我們信了之後要求解,但是解跟行不能分的,如果有解無行,你解的程度不會很深;必須要以行來幫助解,以解來幫助行,解行相應,解與行相輔相成,才能夠深入境界。

  【發大心。】

  『大心』要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具體說明的就是四弘誓願,所以諸位要知道,四弘誓願是具體的大菩提心。第一個要發度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一定要發這個心,你才能與大乘相應。如果說這個眾生我討厭他,那個眾生我看不順眼,我不願意度他,這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平等心,你看我們剛才念的憍陳如,憍陳如是什麼人?大家都念過《金剛經》,《金剛經》我想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學佛的,大概沒有說是沒有念過《金剛經》的。懂不懂是另外一回事情,我想大家都念過。《金剛經》上有一個故事,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歌利王就是憍陳如的前身,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釋迦牟尼佛在沒有成佛的時候,修忍辱波羅蜜,作忍辱仙人的時候,遇到這個暴君(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邪惡,我們中國人講暴君),被他割截身體,凌遲處死。忍辱仙人有沒有瞋恚心?沒有,當時就發願,我要成佛,一定第一個度你。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個度憍陳如,憍陳如就是歌利王。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凡夫修行證果為什麼障礙重重?就是不平的心沒有辦法把它拉平,這是我們嚴重的業障。佛在《金剛般若》裡面,雖然講六度,但是特別強調的是布施跟忍辱,布施、忍辱講得最多。而忍辱非常重要,佛說「一切法得成於忍」,無論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你要想成就都靠一個忍字。小忍得小成就,大忍得大成就,我們中國古人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辱要怎麼個修法?過去我遇到不少同修來找我,問我忍辱怎麼個修法?我教他一個方法,你們家裡不是供著有佛像,天天做早晚課不是拜佛嗎?你想想你這一生當中最恨的那個人,最討厭的那個人,給他供個長生牌位在佛像旁邊,你天天拜他。希望把最恨的把他慢慢變成最尊敬的,你的忍辱度就修得差不多了。有人照我這個話去做,拜了一段時期,他來告訴我:法師不行,我看到那個人還會生氣。我就告訴他,你的功夫不夠,再拜,一定要拜到見到那個人的時候不生氣,而且生尊敬心,你的忍辱有成就了,對你就有很大的好處,真正消除業障。冤親債主很麻煩,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都是菩提道上的障礙。眾生修行難成就,原因在此地,不能不修忍辱波羅蜜。所以一定要發大心,要發度一切眾生的心,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發心之後,發心度眾生,你看第一個要做的、下手的,是斷煩惱。煩惱當中,自己要想想,哪一種煩惱最重,從最重的地方下手。這是每個人不一樣,有些人貪心重,有些人瞋心重,貪心重的,從貪心下手,瞋心重的,從瞋心下手。哪一種煩惱重,先從這個下手,先把最重的煩惱斷掉,其余的就很容易斷。千萬不要搞錯,最重的煩惱放到後面斷,先斷輕的煩惱,那永遠斷不了。那就是搞錯了,先從最重的煩惱下手。煩惱輕了之後才能學法門,廣學多聞。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斷煩惱是成就自己,自利;學法門是幫助眾生,不是自己用的。自己了生死成佛道就好了,要學那麼多法門干什麼?學法門是大慈大悲,為了普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用的方法就不一樣。學法門是為度眾生,不是為度自己,為度自己,只要斷煩惱就行了。你看,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回就超越;塵沙煩惱斷了,再能破一品無明,十法界就超越;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了,你就已經成佛了。

  這一個斷煩惱,就幫助你成佛道,哪裡要學法門!大勢至菩薩是個最好的榜樣,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什麼也不要學,他就能圓成佛道,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所以,學法門是為了廣度眾生,自己沒有得度,決定度不了眾生;要度眾生,先度自己,這個順序決定不能夠顛倒。最後一條要成佛道,為什麼成佛道?成佛才能度等覺菩薩,度盡眾生。你不成佛,你是菩薩的身分,你只能度比你程度低的,你不能度比你程度高的,一定要成佛才圓滿普度,要發這個大心。

  【趨大果。】

  『趨』是趣向,我們的方向、目標,在本經裡面講,這個方向、目標就是往生不退成佛,這是『大果』。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土下下品往生,諸位要知道就是大果,絕不是小乘。

  【修大行。】

  你的心清淨、你的心平等、你的心覺而不迷,那你的生活,我們在淨宗緣起裡面選擇的五個科目,也就是我們修行的原則,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每一條都是『大行』。

  【證大道。】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真正親『證大道』,這個大道是成佛之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雖未成佛,等於成佛,你要是細讀《無量壽經》、細讀四十八願,你就知道了。才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確實超過《華嚴》、《法華》,《華嚴》、《法華》成佛還得要三大阿僧祇劫,沒那麼容易。淨土往生,就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身體、相貌跟阿彌陀佛就相同,一樣的。這是佛力加持,不是自己修來的。眾生的相貌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相隨心轉,每個人的心不一樣,所以相貌不一樣。相貌會變,為什麼?心會變。心清淨,相貌就清淨,心慈悲,相貌就慈悲,相隨心轉。佛的相貌是究竟圓滿,那是佛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的干干淨淨,現的相貌是圓滿相。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斷,他的相貌就不圓滿,沒有佛那麼圓滿。所以,到佛的相的時候才究竟圓滿,道理在此地。我們要修的,修清淨平等覺。

  你有沒有修行、有沒有功夫?不要看別的,看相貌就看出來了。你相貌一年比一年殊勝,一年比一年莊嚴,你修行的功夫得力。假如你修行的,你的身體、相貌一年不如一年,你的修行沒功夫,不管你怎麼用功,那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用功是表面上用功,每一天念多少經、念多少佛號,表面的,心裡面貪瞋癡慢、是非人我一點沒有減少,那有什麼用處?真正修行是修清淨心,妄想分別執著一天比一天少,這個叫功夫。所以你整個體質會起變化,這叫「證大道」。證大道,往生是證大道,現在就證,你現在體質天天在變化,容貌在變化就是證大道,這一點不假。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五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5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六頁第八行,從第四十段看起。

  【清涼疏謂普賢有三,一位前(但發普賢心),二位中(等覺菩薩),三位後普賢(得果不捨因行,謂成佛仍不捨因地之行)。】

  這一直到四十三,都是為我們介紹普賢菩薩。普賢這一段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說的,普賢菩薩有三種。第一種叫『位前』普賢,普賢菩薩的位次是等覺菩薩,換句話說,等覺以前都稱之為位前菩薩。但是要依普賢行願來修,才算是普賢菩薩。《華嚴經》上佛說得很清楚,菩薩若不修普賢行,就不能成佛;換句話說,成佛最要緊的條件,就是要修普賢行。普賢行它的特色是什麼?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它的特色是用圓滿的覺心。一般菩薩雖然是用覺悟的心,覺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但是他不圓滿。普賢菩薩用圓滿的覺心,差別就在此地;換句話說,圓滿的覺心,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都要達到究竟圓滿,這個人無論修哪個行門都叫普賢行。

  普賢行在《華嚴經》上,無論是理、事都是深廣無際,到最後把它歸納為十大綱領,這是便於教學,把它歸納為十大類。譬如我們講到普賢十願,就是十大類,第一類是「禮敬諸佛」。哪一個學佛的人不懂得禮敬,哪一個學佛的人不修學禮敬?為什麼這個禮敬不能叫做普賢行?因為凡夫有是非人我、有貪瞋癡慢,所以那個禮敬不叫普賢行,他的心不普,也就是他的心不平等、不清淨。對一些他覺得值得尊敬的人,他很尊敬,不值得尊敬的人,他敷衍了事,有形式而沒有內容,這樣不算是普賢行。凡夫如是,二乘菩薩也如是,換句話說,真正普賢行決定是法身大士,他們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都斷盡了,無明也要破個一、二分,那個心確實是清淨、是平等。雖然在這個境界裡面,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他的習氣沒有完全斷盡,但是煩惱障跟所知障確實是斷盡了,只有習氣沒有盡。他們處事待人接物完全用真心,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普賢菩薩;有一絲毫分別執著就不是普賢菩薩。所以,普賢菩薩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破一品無明之後可以說都稱為普賢菩薩。

  我們看《華嚴經》上所謂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圓教初教菩薩說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這四十個位次都叫位前普賢。到等覺,這是『位中』,正在他的位子上,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而初住菩薩到等覺菩薩,在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修行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要這麼長的時間,完全是斷習氣。由此可知,斷習氣是非常困難。在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那邊去,實在說我們凡夫往生,一品煩惱都沒有斷,生到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甚至於造作惡業的眾生,下下品往生的,到達那邊都是普賢菩薩,這個不可思議,這叫難信之法。除極樂世界之外,在他方世界普賢位的菩薩,至少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但是在西方世界,就是一品煩惱沒有斷,生到那邊去就當了普賢菩薩,這真的是難信之法,可是它是事實。為什麼會有這樣殊勝?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加持。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說的是帶業往生,你的煩惱沒有斷,你要有能力伏住,若沒有能力伏住,極樂世界是去不了的。什麼叫伏住?心裡確實有這個煩惱,煩惱不會發作,發作經上講的起現行,煩惱不會起現行。為什麼不會起現行?它想發作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就把它壓住,就把它控制住。所以在表面上看還是清淨平等的,實際裡面不清淨也不平等,他一句佛號管用,這句佛號叫伏煩惱。古人有個比喻說,叫石頭壓草,草並沒有除根,石頭壓住,它不長,不起作用。你這一句佛號,佛號有沒有力量,就是佛號能不能把煩惱伏住。

  瞋恚、嫉妒是煩惱,歡喜也是煩惱,喜怒哀樂都是煩惱,這個諸位要搞清楚,為什麼?你的心不清淨了,遇到順自己心意的境界生歡喜心,歡喜心一生起來,也不清淨。諸佛菩薩在一切境界裡面,他保持著平等心。你看佛在經上所示現的,有的時候他也很歡喜,有的時候他也很憂愁,他是不是真的?不是的,他是表演。就像在舞台上表演,劇本上寫著什麼地方你該笑,到那個時候你要笑一笑;什麼時候該哭,你要哭一下,不是他自己心願的。佛菩薩到世間來是演戲的,他不是真的有喜怒哀樂,他沒有,他那個表情完全是度化眾生的,所謂是現身說法,說法不僅是言語,一舉一動他都在表演。你看經上常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是表演,說是講經說法;演、說是兩回事情,演是身教,說是言教,也就是說你要做出來給眾生看,給眾生做個好樣子,這叫學佛。我們要體會到這個意思。

  所以佛法不僅僅是在口頭上,一定要在生活當中做出來。菩薩是怎樣生活的,我們要學習,菩薩是怎樣工作的,我們也要學習,菩薩如何對人接物,樣樣都要學習,那叫做學佛。學佛絕不是天天念著阿彌陀佛,讀經,每天拜佛,不是這個事情。如果大家這樣做法,那就錯了,這樣做法,這個世間人不需要佛法。佛法是生活、佛法是做人。我們真正要依教奉行,社會上大眾才知道佛法是最好的東西,最有利益的東西,人人都要學習。普賢行尤其是究竟圓滿,他是個大公無私之心、慈悲憐憫之心、普度眾生之心,這叫普賢行。

  『位後』普賢是講成佛之後,成佛之後,他不住佛位,他退回來作菩薩。已經成佛了,再退回來作菩薩,這就叫「位後」普賢。為什麼退後作菩薩?菩薩接觸眾生方便,佛不方便,佛是老師的身分,不可以降格的。老師的身分要維持師道,師道是尊師重道,所謂的是「只問來學,未聞往教」。自古,學是要求學,要到老師那裡去求,不能隨隨便便叫老師到我這來教我,沒這個道理,那是很不尊重;不尊重,老師來也沒有用處,得不到利益。世出世間法,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老師隨隨便便就叫他來,他就來了,學生對他的心不會恭敬,縱然來教,也得不到利益。所以師道自古以來,非常的尊嚴。

  帝王接見老師,都不可以南面。古時候帝王坐的座位,最大的大位,南面是面向南,背朝北,這是最尊的位子,接見文武百官,他都是坐在這個位子上接見。老師,教書的先生,皇帝要來召見他,這教書的,當老師的人來了,皇帝不可以坐在他這個位子上來接見,他要到哪裡?他要降階,他要從位子下來。位子下來,他站在東邊,東邊是主人,老師站在西邊,老師是西賓,以賓主之禮來接見,尊師重道。帝王對老師這樣尊敬,那全國老百姓所謂上行下效,對老師哪有不尊敬的!中國古代的社會,古時候沒有警察,也沒有這麼多法院、司法官,沒有!老百姓要有什麼爭執怎麼辦?找個教書先生,來給他評評理,教書先生一開導,大家就心平氣和了,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不要看那個三家村裡頭的窮秀才,他在社會上受到大眾的尊敬。這就是中國自古以來推行的尊師重道。

  老師要維持師道,必須要保持著尊嚴。菩薩就不然了,菩薩是佛的學生,我們跟菩薩的關系是同學的關系。你說觀世音菩薩、大勢至、文殊、普賢,他是我們的學長,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早年的學生,我們是現在的學生。所以我們跟他們的關系,是學長、學弟的關系,這個就隨便多了,可以請他來,沒關系。我們不能請佛來,不能請老師來;那些學長可以請他來,可以隨便一點。所以,佛要度化眾生,必須要退到菩薩位子來做學長,以這種身分就方便太多了。這就是為什麼還有位後普賢。

  位後普賢,他到底示現的什麼身分?不一定,就像《普門品》裡面講觀世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現菩薩身,應以宰官身得度他就現宰官身,應以居士身得度他就現居士身,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他就現童男童女身,他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就像《楞嚴經》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沒有一定的形相,也沒有一定的說法,眾生希望什麼樣的善知識來幫助他,他就應眾生的願望來實現,這都叫做道後普賢。可見得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確實到了極處。這個注解裡頭說,「得果不捨因行」,果是成佛,因地是菩薩行,成了佛之後,菩薩行他依舊不捨棄,他還是在做,就是「成佛仍不捨因地之行」。

  【清涼疏謂普賢之義為,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地曰賢。】

  普賢菩薩的名號,諸經古大德的解釋很多,都解釋得非常好。『果無不窮』,「窮」是究竟圓滿的意思,「果」是講圓教的佛果,通常我們講成佛。如果要細說,佛有很多種,你成的是哪一種佛?天台教裡面,講藏、通、別、圓四教,就有四種不同的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圓教佛,你是哪一種佛?賢首五教裡面,那就五種佛。智者大師他老人家所講的「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你是成哪一種佛?這個不能籠統,說起來很細很多。「果無不窮」廣義的說,無論哪一種佛他都透徹明了,這是普的意思。所以這裡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究竟圓滿的佛果,一個是各種不同的佛果,他都清楚、都明白。

  『不捨因地曰賢』,因地是我們初學,我們初學的人從哪裡學起?從持戒學起。持戒就是守規矩、守法。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我們世間,他的言行舉止都守法,絲毫不苟,一舉一動都按照規矩去做。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法?表演給我們初學人看的。如果他叫我們守法,他自己本身不守法,我們做學生的人就會懷疑,對他就失去信心。所以,他要做出一個守法的好榜樣給我們看,我們對於這個老師才能夠產生信心。老師教我們這樣做,沒錯,他自己就是這麼做法,這叫不捨因行。這是大慈大悲,他已經斷了一切分別執著,為什麼還要用分別執著?那是對我們來說的,來幫助我們的。

  【會疏雲,體遍法界,故曰普,位鄰極聖,故曰賢。】

  《會疏》這個說法,是三種普賢裡面的位中普賢,也就是指的等覺菩薩,這個不通位前,專門講等覺菩薩。『體遍法界』,體是心性,心性周遍法界。我們現在若從理上說,我們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也是「體遍法界」。但是從相上說、從作用上說,我們生活的范圍就太小了,小的非常可憐。原本我們生活的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現在這個生活空間小的非常可憐。為什麼會變成這麼小?妄想分別執著,把生活的空間變得這麼小。等覺菩薩,剛才說了,他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了,無明剩最後一品,四十一品無明已經斷了四十品,只剩最後一品。他在相上、在用上也能夠達到體遍法界,這真正稱的上普,普遍。

  我們要學的,原理原則不外乎此。如何去突破障礙,什麼障礙?分別執著。講妄想,分別執著都是妄想,妄想是總說,妄想裡面有兩大類,一個是分別,一個是執著,分別就是所知障,執著是煩惱障。真正發心學佛沒有別的,要突破這個障礙,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盡量減少分別、減少執著。能把分別執著逐漸的淡化了,就是你功夫得力,你修行有了進步。為什麼不能分別執著?因為實在講,所有的現象都是幻相,都是空相,因此你的分別執著是完全錯誤。這個事實真相連現代的科學家都發現了,都知道得相當的透徹。科學家不能成佛,雖然知道這個現象,近代的科學家所說的,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物質現象是什麼?現象是波的作用,愛因斯坦說場的作用。場這個字的意思也不太好懂,說場的現象也不承認有物質存在,場是個能量集中的場所,跟波動的講法意思差不多,沒有真正東西存在,《金剛經》上給我們講的「如露亦如電」。露是比喻相續相,短暫,像露水一樣;電是比喻剎那生滅,現象有,但是這個現象確實不存在。《楞嚴經》上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生滅是同時,決定不可得。我們在這個裡面去分別執著,豈不是大錯特錯嗎?這就是迷惑。離開分別執著,這個人叫覺悟。什麼是覺悟?就是一切都不分別、都不執著,自在隨緣,這是諸佛菩薩的生活,自在隨緣。所以我們要向,現相跟作用也要向體遍法界這個目標去努力。這是普的意思。

  『位鄰極聖』,「極聖」是圓教的佛果,就是成佛了。他跟成佛就是一個階級,最後這一品生相無明破了,他就成佛,所以他跟佛是鄰居。什麼叫生相無明?那個名詞好,生相就是宇宙所有一切現相。這個現相從哪裡來的?佛在經上講,從無明來的。這一品無明破了,所有的現相都沒有了。這個意思大家如果還不能體會的話,我們可以用作夢來做比喻。夢中有現相,夢中現相從哪裡來的?就是生相無明變現出來的。生相無明破了,就好比你醒過來了,夢中境界全沒有了,你醒過來了。從這個比喻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彷佛,這是比較接近的一個比喻。所以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無明變現出來的,沒有這個無明這一切相沒有。所以,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說,「覺後空空無大千」,覺了以後就是最後一品無明破掉了,圓滿的大覺。大千世界有沒有?十法界、六道統統沒有。覺後再回想以前的那個境界,夢中境界,所以「夢裡明明有六趣」,有六道輪回、有十法界,「覺後空空無大千」,《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哪裡有錯?沒錯,確實如此。我們現在都在夢中,夢中何必去計較,夢中何必去分別、何必去執著?我們能常常這樣想法,人會開悟,你的情執自然就淡了,幫助你開悟,幫助你恢復自性。所以位鄰極聖,則稱之為賢。這普賢的意思。

  【又雲,能導御一切,發十大願王,願西方往生,特翼贊彌陀,故於此經是為上首。】

  這一段也是贊歎華嚴會上的普賢菩薩,這是專指,前面所講的,意思很廣,凡是等覺菩薩都是普賢菩薩,凡是等覺都是位中普賢。凡是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都是位前普賢,無論這個菩薩用的是什麼名號,實際上他都是普賢菩薩。這個地方講的是專指,指華嚴會上的文殊、普賢,指這個普賢菩薩。他能夠『導御一切』,這個一切就是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來引導他們。「御」也是帶領的意思,統御的意思,帶領,他來領帶華嚴會上這些大眾們。

  『發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普賢行的總綱領,每一願都是以清淨平等覺為基礎,每一願都是圓滿清淨平等覺的修持,發這樣的大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十方的眾生。如果我們從這個意思來體會,十方世界的諸佛菩薩全是普賢菩薩變現的,都是幫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圓成佛道。所以,在《無量壽經》菩薩眾中,排名第一是普賢菩薩。跟聲聞眾中的憍陳如尊者,阿若憍陳如尊者擺在第一,他都是表法的意思。普賢菩薩擺在這個地方,就說明這個法門周遍法界,普度眾生圓成佛道,他顯示這個經有這種功德,有這個大用。

  【探玄記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

  《探玄記》是賢首法師作的《六十華嚴》的注解,清涼的《疏鈔》是《八十華嚴》的注解。『德周法界』,周是周遍,跟前面講的體遍法界意思相同。『至順調善』,這一點很不容易做到。順就是普賢行願裡面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做到最圓滿,這個「至」是講到極處,沒有不能隨順的,隨順裡頭做到最圓滿叫「至順」。「調善」,調是調伏,調伏是說的什麼?說的是煩惱、習氣統統斷盡,叫調善。煩惱、習氣還有絲毫沒有斷,不能叫善;統統斷盡了,於一切法中確實沒有絲毫分別、染著,這才叫調善。具備這兩個條件才稱之為賢,可見普賢含義甚深甚廣。我們接著看底下這一段。

  【大日經疏一曰。】

  『一』是第一卷。

  【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

  《大日經》是密宗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在注解裡面對於普賢菩薩這個名號有這一段的說明。『普是遍一切處』,說遍一切處,裡面就含著遍一切時,我們今天講的時間與空間。『賢是最妙善義』,妙善達到極處。這一句是總說,下面再加以解釋,什麼是最妙善。『謂菩提心所起願行』,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四弘誓願,他的起心動念、他的造作行為都與四弘誓願相應,這就是菩提心所起的願行。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法,真正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斷煩惱,沒有破無明,我們可不可以算普賢菩薩?給諸位說,可以算。圓教初住以上,破一品無明的法身大士,他們是位前普賢。像我們這個算什麼?我們這個算是位前相似位的普賢菩薩,天台大師講的「觀行普賢,相似普賢」。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是分證普賢;等覺菩薩那是究竟普賢,在普賢菩薩,那是究竟圓滿位的。所以我們真正能發心照這個去做,也算是位前,位前再延伸一點。像大學,大學生是位前,大學前面有中學,中學前面有小學,慢慢可以延伸到幼稚園都是的。但是它的目標、方向決定是一致的,就是我們起心動念、造作行為一定要與四弘誓願相應;與四弘誓願相違背,那就不是的。也就是我們要認真的學習,四弘誓願天天念,念得很熟,可惜的沒有照做。

  『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身是指造作行為,口是指言語,意是指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平等。以平等的心、平等的行,利益一切眾生。諸佛菩薩都是平等的,一切眾生所得佛法利益不平等,這個不平等是怎麼產生的?產生在遇緣不同。緣給諸位說,不在佛菩薩這一邊,是在眾生那一邊,就是眾生願不願意接受?願意接受,有緣,不願意接受,無緣。不是佛不幫助他,是他自己抗拒,他不願意接受。願意接受裡面又分許多的等次,有人非常歡喜,有人比較上勉強一點,這裡面差別就很大,所得利益淺深各個不同。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備具眾德』,依照十大願王四弘誓願來修學,也就是我們講的,依照這個原則來生活、來做人、來處事,諸佛菩薩的德行你統統具足,所以稱之為普賢菩薩。

  【四十華嚴經四十頌曰。】

  《四十華嚴》是《華嚴經》第三次翻譯的本子,總共有四十卷,所以稱它做《四十華嚴》。我們稱《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都是稱這部經卷數來說的。六十是晉朝翻譯的,所以也稱為晉經、晉譯,那就是六十。八十是唐朝翻譯的,八十跟四十都是唐朝翻譯的,通常我們稱唐經、唐譯都是指八十,這是現代流通最廣的本子,讀誦最多的這一本。四十就是《華嚴經》最後的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品完全的題目,前面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經題,品題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這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是一真法界,「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換句話說,你要想入一真法界,憑什麼入一真法界?憑普賢行願,修普賢行願就入一真法界。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佛在《華嚴經》上說,為什麼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就是因為普賢行才能入一真法界。

  這部經有四十卷,所以稱為《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總共有四十卷。下面講『四十頌』,這個四十,是四十卷的第四十卷,就是最後一卷。最後一卷,前面有長行,後面是偈頌,這是偈頌裡面所說的。第四十卷流通最廣,現在我們一提到「普賢行願品」,實在講就是這一卷,就是第四十卷。這偈頌裡面說: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由此可知,普賢菩薩的名號是通號,不是一個人的名號。你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太多了,哪一位普賢?這是佛學常識,我們學佛的同修必須要知道。普賢、文殊、觀音、勢至全都是通號,不是專指一個人的。一般社會上人,往往都認定那是一個人,那是錯誤的。譬如我們在學校念書,我要問你,你學校的國文老師是誰?你怎麼答覆?你學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教國文的老師大概有十幾個,不是只一個人。菩薩就是如此,文殊菩薩有多少?無量無邊。觀音菩薩有多少?也是無量無邊,你找哪一個觀音菩薩?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通常我們講菩薩的名號,實在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法,用它來表法的。我們講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是表慈悲,慈悲就是觀音。我們自己能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自己就是觀音菩薩;我們以孝順心孝順一切眾生,你就是地藏菩薩;我們以理性,決定不以感情,你就是文殊菩薩。諸佛菩薩名號是表法的,不是專指一個人的。塑造一尊形像,叫你看到這個像就想到這個法門,就要修學這個法門,那就對了。

  所有諸佛菩薩的名號,就是自己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德能,一個也不缺!你要成佛,經上講的,四弘誓願上就講得清楚,「煩惱無盡誓願斷」,你的見思、塵沙、無明統統要斷盡。「法門無量誓願學」,所有諸佛菩薩這些名號你一個人統統具足,你就成佛了。你還少一個菩薩名號你還沒有學到,你就沒有成佛,統統具足學到了,你就成佛。所以,菩薩名號是代表修德,諸佛名號是代表性德,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菩薩名號是教我們修行的。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的意義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

  一切如來的長子,這是比喻。在古時候宗法制度之下,長子是一個家的繼承人,傳宗接代,他的責任很大。老人過世了,他是一家之長,這個家庭裡面他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他都要照顧,所以他是家長。在佛法裡面,續佛慧命、住持佛法的是誰?普賢菩薩,每一尊佛的傳人都叫做普賢菩薩。由此可知,普賢是通名,不是專指一個人的。下面是:

  【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曰。】

  這部經也是密宗的經典。這個經上說:

  【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

  我們把底下這段再念下去,這是講的密教。

  【五秘薩訣曰,金剛薩埵者,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也,亦名一切如來長子,亦名大阿闍黎。】

  《無量壽經》裡面有密宗的教義,所以這部經分量雖然不多,有顯教、有密教,有禅、有教,的確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在這一部經中。我們講中國佛法,古時候講的十大宗派,小乘兩個宗,大乘八個宗,十宗教義都在《無量壽經》中。《無量壽經》確實是圓滿的法輪,所以古人叫它做中本《華嚴》,有道理!《華嚴經》的教義圓滿,顯密、性相、宗教統統包含在裡面,《無量壽經》也如此。

  密宗的承傳是從哪裡來的?龍樹菩薩以前沒有密宗,密宗是龍樹菩薩傳的。什麼人傳給龍樹的?經論上的記載,龍樹菩薩開鐵塔,鐵塔裡面就見到『金剛薩埵』。金剛薩埵也叫做『金剛手』菩薩,將密法傳給龍樹,龍樹再傳出來的。金剛手菩薩是誰?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密宗第一個祖師就是普賢菩薩。我們顯教裡面,大家知道有觀世音菩薩,密教裡頭大家也知道准提菩薩,准提就是觀音,在密教裡頭叫做准提菩薩,顯教裡面稱觀世音菩薩,顯密是一不是二。這是說淨宗裡頭有究竟圓滿的密法在裡頭,不但是究竟圓滿的禅,而且是究竟圓滿的密,所以這個法門才會被一切諸佛如來稱贊。

  這是經上講『此金剛手菩薩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曰普賢』,金剛手就是普賢菩薩。『金剛薩埵者,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也』,異名就是別名,一個人、一個法門。『亦名一切如來長子』,這個跟《華嚴經》上講的一樣。『亦名大阿闍黎』,阿闍黎就是密宗的上師,我們中國人叫上師,在佛經裡面稱為阿闍黎,阿闍黎就是上師。阿闍黎的意思是軌范師,他的言行可以做一切眾生的榜樣,是一切眾生的好模范,這是闍黎的意思。

  【夏老雲,淨土即是密教顯說。】

  這是夏蓮居老居士所講的,這個講法非常正確。所以,有人把顯密分開來,而且互相的诋毀,這是不了解教義。顯跟密是一樁事情,顯教就是密教的顯說;換句話說,密教就是顯教的密說,顯密是一不是二。因此,在許多的經中,佛開始是用顯說,最後用密說。譬如大家念得很熟的《般若心經》,《般若心經》前面是顯說,後面咒語是密說。這個在世間文章、典籍裡面沒有的,唯獨佛經有這個體例,有顯說、有密說。為什麼佛顯說之後再加上密說的咒語?古德曾經說過,佛說法的聽眾不只是我們在座的這些人,我們肉眼凡夫,看到聽眾不少人在裡面,其實不然,他有諸天鬼神在座,還有他方的菩薩在座,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所以佛為我們這些人講經說法,要用人間的語言,我們能聽得懂,就是顯說。這些來參加法會的這些菩薩、羅漢、諸天鬼神,對於佛講的這個言語他也能懂,所以「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他們都能聽得懂。雖然能聽得懂,講完之後,佛用他們的言語,把所說的內容提綱挈領的再說一遍,對他們來講比較親切,有這個意思,用他們的語言說。所以咒語也不是印度話,印度人也不懂,它是鬼神的言語,是他方世界的言語,不是我們這裡的言語。

  因此密咒這部分自古以來就不翻,它不是我們的言語,你怎麼翻法!而且密咒所說的,就是前面顯說所說的意思,把那個意思濃縮起來就是的。所以顯密是一不是二。但是密咒也能夠對治一類眾生,哪一類眾生?妄想特別多的。佛教你讀經,一面讀經一面在想裡頭什麼意思,就打妄想。對付這一類眾生,佛就不叫他念經,叫他念咒,咒沒得想頭,只好老實念,依照這個音去念,沒有意思,沒得想的,把他的妄想打掉,使他恢復到清淨心。所以有一類密教根性的人,也就是妄想多的人,用這個方法把他妄想打掉。可見得佛的教學,方法、手段很多,什麼樣根性的人用什麼樣的方法。這是我們知道顯跟密是一不是二,特別是這部《無量壽經》,內容圓滿具足。

  【放缽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菩薩表智慧,代表智慧,智慧是佛母,佛怎麼成佛的?智慧開了成佛的。把智慧,般若智慧比喻佛母,這是從比喻上說的。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學是以般若智慧為中心,以般若智慧為主,我們可以從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當中能看的出來。他一生教學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而五個階段當中是以講《般若經》的時間最長,《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釋迦牟尼佛總共講經四十九年,《般若經》占二十二年,你才曉得般若是佛法的精華,是佛法的中心。在中文翻譯經典裡面,也是以《般若經》的分量最大。通常我們只知道《華嚴》是大經,《華嚴》只有八十卷,而《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六百卷的《大般若》。這是中文所譯經典裡面,分量最重的一部大經。《金剛經》也在六百卷當中,是六百卷裡面的一卷,這一卷,古大德特別把它提出來單獨流通。正如同八十卷《華嚴經》裡頭,把「普賢行願」這一卷提出來單獨流通的意思是一樣的。這一卷可以代表全經,是全經的精華之所在,全經綱要之所在,沒有時間讀全經,讀這一部就夠了。這是古人為了便利初學的一種措施。

  實在說,不但是古時候人,就是現代人要想讀全經都不容易。八十卷《華嚴經》,一般人讀誦,這一部經讀下來差不多是兩個星期,兩個星期從頭到尾念一遍。你就曉得,六百卷《大般若》要從頭到尾念一遍,至少要半年的時間,《大般若經》一年頂多你念兩遍。現在的人煩惱很重,念前面不曉得後面,念到後面,前面忘光了。這就是大經,今人沒有能力受持。古德這個設施就太好了,讓我們在這裡面讀一卷,選擇它最重要的。這一卷的經義可以能含蓋全經,在《般若經》裡頭取《金剛般若》,《華嚴經》裡面取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一卷。

  因此,這經上就有這樣的贊歎,『今我得佛』,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文殊師利之恩』,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佛在經上講,他是過去七尊佛的老師。老師還在作菩薩,學生已經成佛了,七尊佛都是他的學生,這是從事相上說。實在講,最重要的是從理上說、是從教義上說,他表智慧,得究竟圓滿的智慧,就成佛了。這是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央數諸佛』,「無央數」是沒有方法計算得出,沒有方法能說得出的數字,我們通常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如來,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諸佛,成佛都得力於般若的教誨,那就都是文殊師利的弟子,文殊師利代表般若智慧。『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當來」是將來,還沒有成佛的,現在在學佛的人,也都靠般若智慧,離開般若智慧不能成就。

  我們在去年年底一直到今年年初,用了很長的時間將《金剛經》重新再講一遍,這一次總共講了兩百四十八個小時,這一部《金剛經》。我是很多年來沒有講這部經了,所以起講的時候有很多同修來問我,他說你不都是講《無量壽經》、講《彌陀經》嗎?你怎麼講起《金剛經》來了?我在講經的因緣上跟大家說過,為什麼講這部經?大家現在念《無量壽經》念得很多,念得很熟,有人一天念十遍。可是念佛功夫不得力,也就是修行淨土法門的時候有障礙,什麼障礙?看不破、放不下。這樣念佛,恐怕不能往生。講《金剛經》的目的就是叫你開智慧,看破放下,老實念佛,就決定往生。所以這一次將《金剛經》詳細講過一遍,道理在此地,幫助我們老實念佛。有智慧的人才老實念佛,沒有智慧的人不老實。

  下面說,『譬如世間小兒』,就是兒童,他要有父母照顧,文殊菩薩『佛道中父母也』。文殊菩薩以高度的智慧來照顧這些學人,就如同世間照顧兒童的父母一樣。這是解釋文殊,四大菩薩,普賢後面接著就是文殊菩薩。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上一篇:淨空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16-20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學佛的人不能往生,大多都是造的這個業把自己修習的功德漏掉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