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三十七章)0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十七章只眼勝千日01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七章)

  豈局已見,生上慢心,終不妄斥如來無上甘露不可思議大悲所熏,金口所宣難思聖教。

  像南陽忠國師這樣,絕對不困在個人成見中而生增上慢心,所以他始終不會說不需要看經教,也絕不認為妄用一個方法瞎用心就可以,因為佛說的這些經典,是無上甘露、不可思議佛的大悲心所說出來的。

  如雲:‘依而行之者,且依何旨趣,不可是依文字語句而行,不可是依義路道理而行。’

  他引用南陽忠國師的話:‘依而行之’,也就是佛經最後一句話:‘依教奉行’四個字。怎麼叫依?‘依何旨趣?’不論《金剛經》等任何一本佛經,最後都叫你‘依教奉行’。‘依何旨趣?’不可依文字語言而行,死死抓住文字文句,呆板地去做,那根本不懂佛學佛法。也不可以‘依義路道理而行’,把佛法的道理變成佛學了,等於禅宗本來不需要文字語言,現在禅變成禅學,那就是依義路道理而行,而不依教奉行。如何是依教奉行呢?

  直須親悟其宗,不可辄生孟浪。若決定信入者,了了自知,何須他說,聞甚深法,如清風屆耳。今只為昧性徇文之者,假以言诠方便開示。

  ‘直須親悟其宗,不可辄生孟浪。’必須把宗教融會貫通,然後丟開宗教。把佛學講的道理、要旨抓住,等於吃飯一樣,飯菜進入胃消化以後,菜還是菜、飯仍是飯,那就消化不良。讀書、讀經的道理也是一樣。‘不可辄生孟浪’,孟浪是現代話隨便、蠻干的意思。

  ‘若決定信入者,了了自知,何須他說,聞甚深法,如清風屆耳。’假使把經典讀通悟了道,能真正信得過,此信不是迷信,把道理融會貫通信得過。‘了了自知’,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何必到法師、老師、居士那裡聽經,自己已經悟道了嘛!即使再聽別人講經,就像風吹過耳朵一樣,對與不對,自己很清楚。如果你們真的了了的話,當然不需要看經教。

  今只為昧性徇文之者,假以言诠方便開示。現在我著這本書,集中網羅了所有佛經的精華,‘只為昧性徇文者,’‘昧性’,沒有明心見性,本身還在迷暗中;‘徇文’,研究經典變成佛學,依文而解,逼不得已才‘假以言诠’,再用文字把它寫出來,诠就是解釋,方便開示大家。方便開示大家什麼?

  直指出六根現用常住無生滅性與佛無異,親證現知分明無惑。

  他說這是真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一種方法,我直指出來,大家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生理、心理的作用,我們本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你明白了這個東西,‘與佛無異’,我們本來就是佛。這些不是講道理,要‘親證現知分明無惑’,要親自證驗到這個境界。‘現知’當下很明顯地呈現擺在那裡,‘分明無惑’,要明明白白了解,一點也沒有疑惑之處。

  免隨言語之所轉,不逐境界之所流。

  又是一副好文字好對子;通過經典的文字真悟了道,不跟著別人言語文字而轉變,也不追逐一切外境而流轉。

  父母所生眼

  今於六根之中,且指見聞二性,最為顯現,可驗初心,疾入圓通,同歸宗鏡。

  那麼,他現在又要引用經典了。他說,就在我們現有生命,這個身體的眼下、耳朵、鼻子、嘴巴、身體、思想的六個作用上,拿出‘見聞二性’,眼睛看得見的‘見性’、耳朵聽得見的‘聞性’,是最明顯的。‘可驗初心’,可以測驗自己,最初學佛的心能不能明心見性?他說不要輕視這一點,懂得了這個道理,‘疾入圓通,同歸宗鏡’,很快就能進入佛法圓融自在的境界,最後到‘宗鏡’。這本書叫《宗鏡錄》,禅宗明心見性的宗旨,像鏡子那麼明白。

  這一段是講經教的重要。接著他引用《楞嚴經》講明心見性的道理。

  且見性者,當見之時即是自性,以性遍一切處故,不可以性更見於性,分明顯露,絲毫不隱。

  要如何明心見性呢?

  永明壽禅師先給‘見性’下個定義,這個定義下得非常好!什麼叫‘見性’?

  ‘當見之時即是自性’,當我們眼睛看到東西的時候,這個作用就是見了,譬如見到茶杯,曉得這是茶杯,那個能夠起作用,了了分明的,就是自性的功能。所以‘當見之時即是自性’,為什麼呢?

  ‘以性遍一切處故’,心性的本體無所不在,普賢(現)嘛!到處在。眼睛見到茶杯時,你的見性就在茶杯上;眼睛看到黑板時,見性就在黑板。那麼眼睛不看的時候呢?就在那個不看的上面。開眼看到一切,就在開眼的一切上;閉眼看不見,其實沒有看不見,閉眼就在那個看不見上。他說‘見性’本來就在這裡,‘當見之時即是自性,以性遍一切處’。

  ‘不可以性更見於性,’張看眼睛就看見,閉著眼睛看見沒有?看見了,看見一個看不見的狀況。然而你會問:‘當我睡著了,閉著眼睛,那連看不見的也沒有了,見性到那裡去了?’‘睡著了!睡著不是沒有了!當你睡醒又看見了。’今天的看見,跟明天、後天的看見是一樣的。

  當我們五、六歲,眼睛好的時候的看見,與現在老花眼、近視眼的看見是一樣的,‘見相’不同。近視眼沒有眼鏡看見什麼?看見模模糊糊。看見模模糊糊是相,看得清清楚楚也是相,與那個能見之性沒有關系。這個道理先要搞清楚,所以‘不可以性更見於性’,當你眼睛有個見性就在了嘛!你不能說,再見一個見性。有些做功夫的張開眼睛,干什麼?修道耶!修眼通。你不要眼睛看出毛病,那就不通了!以見性更求一個見性就錯了!所以,見性的作用是‘分明顯露,絲毫不隱’。

  開眼就看見,閉眼看見看不見的,佛在《楞嚴經》上也教人做過實驗,佛經是非常科學的。什麼叫講經?根據佛經的文字作解釋叫講經,佛當時叫‘說法’,說法就是對話,對話就是臨場表演。佛問大家:‘你見性在哪裡?你閉著眼睛看見沒有?沒有看見,你錯了;看見了,看見什麼?’看見一個看不見的,閉眼見暗,也是看見了。看不見的名稱用文字表達只好用‘暗’字。

  佛問你開眼看見什麼?看見明,一切都了解。閉眼看見什麼?看見暗,看不見。開眼看見明,閉眼看見暗,明暗的現象有變動,你‘能見明、能見暗’沒有動過。佛在《楞嚴經》上表達得很清楚,我們自己可以做實驗。開眼見明,閉眼見暗,再開眼又見明,再閉眼又見暗。明來見明,暗來見暗,明暗有變化,這個見性沒有動過,那麼,你還去找個什麼東西?佛用眼睛來做分析,非常清楚。等於我們的思想,思想動曉得動;清淨曉得清淨,你那個動與清淨有變動,你那個知道思想亂與不亂的那個知道沒有變動過,你還要找個什麼?那不是吃飽了飯沒事做?《楞嚴經》就有那麼科學。

 

上一篇:星雲大師:《心經》第11課02
下一篇:夢參老和尚:如果不犯這個戒,財寶永遠沒有短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