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蕅益大師不說持名之多少,而講功夫的深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福行。】

  第一,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信願持名』是這部經修學的要旨,也就是修行重要的依據,也是修行最主要的指導綱領。「信」是虔誠的深信,決定沒有疑惑。信心的建立是相當不容易的,這必須要有深厚的善根,其次要以充分的理解、信心,這樣才能夠建立。我們在現前或者在歷史上所看到,信心的啟發不外乎這兩種因素。一種像歷代祖師大德們,他們深入經藏,最後回歸到淨土,這是從理論上建立的信心,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事實,他確實明了了,這樣產生信心,這是我們知識分子所能夠接受的,也是樂意接受的,這不盲從,不迷信。

  另外一種人的信心,他雖然對於佛所講的這些經論並沒有研究,也不了解,教他念佛他就能老實念,他不懷疑,他憑什麼?實在說他也有理論的依據,這個理論就近的、淺的來說,他對於佛不懷疑,認為佛是聖人,佛教給我們決定不會錯,佛教給我們不妄語,佛決定不會說假話,凡是佛所講的一定完全可靠,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佛的德行使我們尊敬,使我們仰信不已,這是近因。但是實在講還有遠因,那就是《大經》裡面所說的,這個人在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種植非常深厚的善根,所以對於聖人所說的,他只要一聽就能夠深信不疑,他不需要去求理解。由此可知,「信」確實不是一個容易事情。

  信了以後要緊的是要發願,我們看到有不少,實在講有相當的多數,他信不信?信,願不願?暫時還不願,還不想離開娑婆世界,還不想求生西方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他為什麼不能發願?這裡面當然有障礙,這些障礙不能在此地細說,諸位將來有機緣聽到《無量壽經》,或者《華嚴疏鈔》、《彌陀疏鈔》,有詳細的分析。「願」是關鍵,有信有願就決定成就,所以念佛不是很容易的,念佛必須有真信切願,這句佛號才能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可見得信願行三個條件要想真正具足的確不是容易事情,但是要想在這一生永脫輪回,不退成佛,那就必須具足這三個條件。  蕅益大師說得很好,『信願為慧行』,是真實的智慧,『持名為福行』,信願持名才是真正福慧雙修。他老人家又說: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能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看你是不是真信切願,真信切願必須要以經典裡面所說的標准為依據,這個向後我們會討論到。西方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品位高下』是由『持名之深淺』,我們要特別注意「深淺」這兩個字,他不是說持名之多少。有些人認為我們佛號念得愈多愈好,這個說得也沒錯,可是諸位要曉得,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念佛的時候還打妄想,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放不下,這樣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也沒用處,所以大師不說持名之多少,他講功夫的深淺,也就是說功夫深的心清淨。我們將功夫分為三等,上等的功夫,那就是最深的,是「理一心不亂」,中等的功夫是「事一心不亂」,下等的功夫叫「功夫成片」,功夫淺的是功夫成片,這是一定要知道,要明了,千萬不能夠錯了。我們說最淺的,因為最淺的就能往生,什麼叫功夫成片?底下我們就要說到了。

  【信願為前導,持名為正修。】

  『信願』在前面領導我們,「老實念佛」是『正修』。

  【持名時,心如佛,願如佛,解如佛,行如佛,則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它的秘訣是在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一向專念決定往生,這就叫成片,這是念佛功夫淺的。諸位聽了要說「這好難,這不容易」,你想想看,一生從凡夫永斷輪回不退成佛,這實在不是容易事,這個法門跟一切法門比較起來可以說是最容易的,沒有比這個更容易。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一定要理解,一定要認真的學習,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真正一條無上光明的大道,是我們在無量劫中很不容易遇到的一個法門。

  上一次講到「信願持名」,這是淨宗修學的綱領,是必須具備的條件。我們特別強調持名的時候,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念,這個很重要,也就是我們講念佛的功夫能不能得力。我提到念佛的時候,我們的心要像阿彌陀佛的心一樣,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子?是絕對的清淨,所以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的時候,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一樣的清淨。阿彌陀佛希望一切眾生跟他一樣快速的圓成佛道,我們念這一句名號的時候,不但自己希望這一生永脫輪回,往生不退成佛,我們念念之中也像阿彌陀佛期望法界一切眾生同成佛道,這一念就具足了彌陀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名目雖多,但是它的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普度眾生同成佛道,也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度」是教他圓滿成佛,這是彌陀大願,我們念佛聲聲當中具足佛的大願。

  佛對於十法界依正莊嚴通達明了沒有障礙,所以我們的見解也要如佛,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虛幻不實,因此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永斷妄想、執著,這『解如佛』。『行如佛』,「行」是我們的造作,阿彌陀佛之行是普度眾生,身、語、意三業無不是令一切眾生,理解這個無上廣大、圓滿、快速成佛的微妙法門。我們要想跟佛一樣,那就不僅僅是自己修學,還要把這個法門盡心盡力發揚光大利益一切眾生,這樣才真正做到『持名時,心如佛,願如佛,解如佛,行如佛』,這才是古德所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心願解行跟阿彌陀佛一樣,這就相應了。這樣的相應,當然你能夠把《無量壽經》、《彌陀經》念得很熟,在聲聲佛號裡面,經義都能夠現前,這樣子當然相應,如果不能,我們老實稱念,念到心地清淨,「淨極光通達」,那也就相應。所以有些老太太、老公公,他們不認識字,他們沒有念過經的,他念佛念得很虔誠,他也能相應,念念相應就念念成佛。

  ...因此我們信願持名要緊的是不間斷,尤其是不夾雜。大多數念佛人功夫不能成就,追究他的原因不外乎間斷、夾雜,這是用功的大障礙,我們必須努力的去克服。所以從前叢林是修學的好環境,依眾靠眾,現在這種環境恐怕不可能再遇到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機器,像錄音機,尤其是隨身聽,隨身聽的好處可以幫助自己佛號不間斷、不夾雜,同時也不會妨礙別人。有些同修來告訴我,他說「我念佛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的妄念,沒有辦法克服」,問我怎麼辦?實在講,妄念多的時候,妄念力量強的時候,我們不妨把佛號的聲音開大,大到把妄念完全蓋覆住,這樣念一段時期,妄念就少了,妄念漸漸就沒有了,我們就可以恢復到正常。這個方法實行起來有相當的效果,希望我們能夠善於運用這些方法。這才真正符合《大經》裡面所說的「一向專念」,達到功夫成片決定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決定成佛,所以《楞嚴經》上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  (第五集)  1991  台灣電台  檔名:01-009-0005

 

上一篇:信願法師:善導大師用二河白道喻來守護念佛人的信心(十九)
下一篇:淨空法師:學佛要想功夫得力,首先要把這個觀念轉過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