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明白整個生命的道理當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跟“涅槃”兩種根本。這地方我們分兩大段,先說明修行者跟一般凡夫的過失,過失是怎麼來的。
先看凡夫的過失。佛陀告訴阿難說,一切眾生(這個地方的一切眾生指的是造惡凡夫)——造惡凡夫是怎麼回事呢?他從無量的生命當中——他的內心當中,就遵循著這三個軌則:
01惑
第一個,顛倒。看到事情的時候,他先產生一個錯誤的認識。他把一個染污的因緣當作清淨的因緣。比方說,他認為殺盜YIN妄是安樂的,他一直認為做殺盜YIN妄能夠讓他產生快樂,起這樣的顛倒。
02業
第二個,他有這樣的顛倒思想,遇到了因緣具足,他就付諸行動,造業了。
03苦
第三個,自然。這個自然指的是果報。因為你有業,自然就招感果報嘛,地獄的刀山油鍋的果報就會出現。
而這樣的惑業苦就像一個惡叉聚,惡叉聚是一個印度的水果,它不生則已,一生就是三顆連在一起。
所以說,對一個造惡凡夫來說,他的生命永遠活在一個惡性循環——起煩惱、造罪業、到三惡道去。三惡道出來以後好不容易得到人身,他又起了另外一個煩惱,因為他的習氣還在嘛,他的等流性還在,他繼續起煩惱,又造惡業、又墮落到三惡道去。所以他的生命當中永遠是活在惑業苦的惡叉聚當中。這是第一個,凡夫的相貌。
為什麼有生死輪回?
其實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我們本來是清淨本然,我們內心當中本來沒有煩惱,本來沒有罪業,本來沒有生死。但怎麼會有生死呢?
答案只有一個:仁者心動。就是這樣。
你自己動念頭。
我們自己在清淨本然當中,捏造一個妄想出來,然後帶動了煩惱、帶動了罪業、帶動了生死果報。
所以我們要知道妄想的可怕:
第一個,它是不知不覺的;
第二個,它是輾轉增勝的,勢力會不斷地擴大。你一旦開始修行、開始回光返照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妄想的可怕;我們一般人是不知道怕,因為你從來沒有回光返照嘛!
所以在本經當中,我們的思考模式:不是向外去看誰怎麼樣,這跟你都沒有關系。你開始修學《楞嚴經》以後,你開始遠離你心中的顛倒妄想,你要慢慢地試著一步一步踏入回家的道路,才有可能達到臨終的正念。
當然它的方法就是——不迷、不取、不動,看你是從理觀下手,或者從事修下手,都可以。
我們一生的修行,臨終一關最為要緊!
我自己讀《遺教經》,讀到“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我對這句話很感動!一個人臨命終時保持寂然無聲,這是什麼境界呢?我們一生的修行,臨終一關最為要緊,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佛陀在臨滅度時,色身敗壞,弟子們哭泣著。這時佛陀內心的觀照力現前,他能不隨境轉,這是一個重點。當然佛陀是示現告訴我們,不論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業,攝受多麼多的眷屬,蓋了多少廟,這些有為法都是其次;臨命終時是否過得了關,關鍵點在於“寂然無聲”,內心是否能真實放下因緣,向內安住,這才是重點,修淨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號,這倒是其次;往生的關鍵,在於臨終時是否能“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
首先自己內心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他絕對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實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心一意等待彌陀的現前;然後安住在現前佛號上。這才是關鍵!
如果平時雖念一萬、二萬聲佛號,臨命終時卻起顛倒,東掛礙西掛礙,則這人決不可能往生,因顛倒錯亂現前,沒有安住在內心的正見與正念中。
所以臨命終時要注意,你這時“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爾情生,三界枷鎖,萬劫纏繞”。
一個人臨命終時的失敗,就是一生修行的失敗,又要從頭再來努力幾十年。平時的挫折,可能拜個忏,忏悔幾天就走過去了,但臨命終時的失敗,卻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價。這有多可怕!
為什麼臨命終時會錯亂呢?世間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後果。
蕅益大師說: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若平時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觀照,則臨終時就無法生起觀照力。今生雖修習持戒修福的善業,來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報,如此而已。
所以這段經文:“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雖也做了很多事業,如“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
佛陀做了這麼多事業,而在臨終時,佛陀是以什麼心態來面對滅度呢?“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這段經文就是告訴我們要這樣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