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偷盜業。其實講起來范圍就很廣,很細微。歷代祖師講殺業和邪YIN業的危害說的比較多,但偷盜業說的比較少。
有個人說,她以前改過年齡和姓名,因為年齡改大了以後,就可以少交許多社保,而且早些年領到退休金。她改了以後,發現運氣就越來越不好了。問我為什麼?
我說,其實天道是公平的,你雖然少交了很多錢,甚至幾萬塊,但這個錢是哪裡產生的,其實你命中的其他福報,比如健康、兒女的福報就少掉了。這就是人太聰明了,想找法律的便宜,結果反而損了福報。
還有個人,當官的,他孩子得了癫痫後,他就去給孩子辦個殘疾證。他知道,有殘疾證可以享受許多優惠。其實他孩子也不是殘疾,但因為他一念的自私,反而他孩子也越來越不好了。這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像有些地方,本來不是貧窮,卻申請貧窮救助,以為能得到便宜,結果反而越來越貧窮。
為什麼會如此呢?人一旦想要貪小便宜時,他就是餓鬼的磁場,就無法富貴起來。你哪怕給他多少錢,他都無法富貴。
古人說,救急不救窮,又說給你一升米是恩,一斗米是仇。窮是因為他命中福報本來不足,你布施過多了,反而增加他的貪小便宜念頭,又損他福報。所以不救窮,要救急。但也不要救太多。
所以諸位,做善事也要有智慧。沒有智慧只會害他。歷史上有個富人,真正有智慧的做善事的。有次發生災荒,很多人都沒得吃。他想要赈災,不是直接拿錢給老百姓,而是發起了修水利工程。你只要肯勞動,都會給你吃的。因為你發錢給他,救急可以,但救窮卻不行了。要讓他去勞動,他就有福報。這個是一等的智慧的人。
還有個故事,有個乞丐來乞討,他母親就讓乞丐把東牆的磚頭幫到西牆,然後拿錢給他,再來一個乞丐,就讓他把西牆的磚頭幫到東牆。他母親這麼做,就是讓乞丐能發現勞動的價值,這個是救他的心。如果你只會給,他只有接受,不懂得奉獻,反而害了他,生生世世做乞丐去了。
達真堪布
人為什麼內心不得安寧呢?
就是有欲望,就想‘要’,這個‘要’本身就是錯的。
一次佛在外面化緣,得到了一個芒果,一個婆羅門乞丐看到後,跑過來向佛要。
佛想給他,也一定會給他,但佛沒有立即給他,而是讓他說一句“我不要”。
這個乞丐迫不及待地說了句“我不要”後,拿著芒果就跑開了。
阿難問佛陀:“您也不是不給他,為什麼還要他說一遍‘我不要’再給他呢?”
佛說:“這個人貪心太重了,很多世當中只說過“要”,從來沒說過“不要”,所以我今天要讓他說一遍‘我不要’,以此種下善根,將來這個善根會成熟,然後他就能獲得解脫。”
人就是這樣,都有欲望。
其實,即使你沒有欲望,也不會餓死凍死的。
因為因果是不虛的,該有的一定會有,不該有的不會有。
這裡我們主要強調的是心態不是行為。
我們努力去工作,去了緣了債,這都是很正常的,這本身也是修行。
行為上該做的事得做,該辦的事情要辦,但是心裡不要有欲望,這樣的話你的內心就是快樂的、輕松的,這是修行人。
一個人有修行還是沒修行怎麼判斷?
雖然都要工作、生活,但是內心不同:
有修行的人內心是輕松的,沒有修行的人內心是緊張、煩惱的;
有修行的人內心是快樂的,沒有修行的人內心是痛苦的。
大家都在賺錢,若是沒有修行的話,就像龍樹菩薩所講的,積財、守財、失財都是苦;
若是有修行的話就不是苦,有修行還是沒有修行就是這個差別。
什麼叫有修行?什麼叫出離心?
當世間的名聞利養束縛不了你,壓不住你的內心,控制不了你的時候,你就有出離心了,你就有修行了,你就自在了。
對你來說,這些世間的福報有也行,沒有也行,有了是種方便,沒有也沒什麼。
大家應該多一點智慧!
所謂學佛、修行,總結起來就是:聰明一點,智慧一點,不要成為世間八法的奴隸,不要讓世間八法來控制自己,你去控制世間八法,這就是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