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經文】:有諸菩薩未階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
第三條理證:“有諸菩薩未階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還是一段經文,“若聲聞人”,又是小乘根性的人,這是在另外一個地方的一條理證。“若聲聞人”,就是阿羅漢這一類的人。“聲聞”呢,已經講了,就是在佛陀跟前啊,聽聞佛陀的教誨,修的是“苦、集、滅、道”,斷的是“見、思”二惑,證得的是“四果”,最後證得“阿羅漢果”,這一類的人,叫“聲聞”。
【經文】:若聲聞人聞此陀羅尼一經耳者。修行書寫此陀羅尼者。以質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門果不求自得。
“若聲聞,聞此陀羅尼”,就是一聞大悲咒,聽聞大悲咒,一經耳者,一個層面的含義,就是一部分這樣的人,一聞大悲咒,就是大悲咒一經過他的耳朵了,這是一種。“修行、書寫此陀羅尼者”,修行此陀羅尼,或者書寫此陀羅尼,陀羅尼就是咒嘛,“以質直心如法而住者”,以質直心如法而住,就是按照一定的修法儀規,觀想,以平等的心,慈悲的心,空觀的心,無染著的心,去觀想,所以他呢,又加了一個前提,這種人,根性相對利一些。那麼後面有句話叫:“四沙門果,不求自得”。四沙門果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那個初果到四果,這種果報,“不求自得”。不求自得非常簡單,就像咱們坐到那兒吃飯了,你不要問我吃飯干什麼嗎?你也不要一邊吃著饅頭說,我飽吧我飽吧,你吃就行了,它就飽。
佛在經上給阿難舉了一個例子,佛說:“阿難,如果有一個人,在懸崖邊上,一不小心踩空了,跌下懸崖來了,阿難啊,你說這個人不墮落,可能嗎?”懂嗎?一個人在懸崖上,一下踩空了,跌到懸崖底下來了,釋迦佛就問了,這個人不墮落可能嗎?阿難就說了:“不墮落不可能”。同樣,釋迦佛又說:“如果一個人得聞正法,又按正確的方法,如理如法的修持的話,不成就可能嗎?”阿難就說了:“不成就也不可能”。就是這個意思。你看剛才這一段,你只要如法的去修,四沙門果,不求自得。不求自得。你自然就達到了脫的那個目的。就是這個含義。
剛才講到一個“未階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這個呢,比較專業了。只有到初地,才算是入聖人之流啊。這裡不展開講了。這個第三條理證是這樣說的。
4、【經文】:若能為諸眾生,拔其苦難,如法誦持者,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
能證果的第四條理證:“若能為諸眾生,拔其苦難,如法誦持者,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假如一個人,能發心,為一切眾生拔其苦難,發了這種菩提心以後,而如理如法的去誦持,佛說了,“當知其人是具大悲者”,他是具有大悲心的人。“成佛不久”啊,這是佛陀的一種授記,只要你是這種人,那麼就離成佛不遠了。若能為諸眾生拔其苦難,有兩種。哪兩種呢?第一種是世間苦難,世間苦難是用的大悲咒的世間利益,包括了治病,包括了消災,包括了免難,這個我們在接下來那個章節中解釋。就是世間利益。最主要的在這裡我們講的是拔其苦難,什麼苦難?就是輪回之苦、輪回之難。當我們真正沒有苦難的時候,那應該就是了脫輪回了,就是不再輪回了,也叫證果了。所以我們把這段理證,放到能夠證果能夠成就上來說明。“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
摘自仁清法師《大悲咒的功德與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