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大道消在無言裡
如經雲: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又且無心者,不得作有無情見之解,若將心作無,此即成有,若一切處無心如土木瓦礫,此成斷滅。皆屬意根強,知妄識邊事,是以稱不思議定者,以有無情見不及故。又澄湛是事,當體是理,事有顯理之功,亦有覆理之義。
這一段講到事理修證的功夫,也講到佛法的真理及求證的重要,說明了‘事有顯理之功,亦有覆理之義’,要在智慧之理與功夫之事上達到平衡,佛法的修證才能有所成就。現在接下來講:
理有成事之力,亦有奪事之能。各取則兩傷,並觀則俱是。
那麼光研究佛法的理,不做修證功夫的人,結果如何?‘理有成事之力,亦有奪事之能’,學問也好,理也透,有助做功夫的成就,有這個成事成佛的力量。但是一味強調學問的理,往往又會被學問的理所騙,把自己蒙在理裡,所以‘亦有奪事之能’,有時反而沒有辦法入手做功夫。
譬如我所知道的一位前輩,辦了個學校,在他那裡當學生不容易喔。他學問很好的,但是他一進門,不管出家在家都要跪著;不跪著,他那脾氣大,一發起來,三根筋就上來了,‘你們出家人戒律不拜在家人,沒有錯啊!但是佛經上還有一條戒律呀!出家人也要拜善知識,我是善知識呀!為什麼不拜?’可是他們,不管出家還是在家,一要跪下來拜,他就先跪下來了。你要跪,他比你跪得快;你不跪,他罵得你狗血噴頭。在他那裡上課,算不定三個月還沒有同他講過一句話。他一個人在裡邊看書讀經,有問題你來問他,他罵幾句,就算答覆了。吃的飯呢,臭豆腐乳,一點點鹽巴,一點鹼菜,蠻好。最後,佛學那麼高明,臨死的時候,痛苦啊!眼淚都掉下來。一班弟子圍著他:‘先生啊!此時你如何?’‘沒有用。你們啊!從今以後,好好念佛吧!’學問越好,也有修道越難的弊病,所知障太多了。理知道的太多,你一講般若,有的人一大堆什麼都來了,般若是梵文,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他什麼都懂,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跟我一樣,中間不通人事,有什麼用?所以我們大家要注意,理和學問是絕對要。學問不通,功夫做不好。但光去搞佛學的理,‘理有成事之力,亦有奪事之能。’尤其是亂七八糟的學問多了,碰到一個境界,他自己下注解了,這是什麼境界,那又是什麼境界。常常我看到報告,‘我說你很通理,呀!學問很好,唉!只可惜是你的佛的理,不是真正佛的理,叫做自有理由。’那有什麼辦法,就是假學問太多了,不成氣候。
‘各取則兩傷,並觀則俱是。’所以功夫與學問要並進,福德與智慧是雙修的。你看《金剛經》上只講福德不講功德,對不對?別的經典上多講功德,少談福德。人生最大的福德是成道,成了佛悟了道才是大福報。所以《金剛經》說來說去是福慧雙修,就是事與理雙修。功德是你做好事做善事,蓋廟子辦大法事,那是求功德,所以達摩祖師跟梁武帝講:‘並無功德。’梁武帝說我蓋大廟子做了那麼多的法事,你看我怎麼樣?‘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達摩祖師說,你充其量他生來世福報大而已,有個人天小小的有漏果,死後或者升天,或者升大自在天,或者升大梵天,了不起天主給你做,最後還是墮落,非究竟之道。梁武帝所問,達摩祖師棒他一頓,然後一葦渡滿過河去了。他答覆他的是道,真正的菩提。
所以福德跟智慧要搞清楚,理多了,好像很有智慧,其實障礙你的福德,證不到佛果,所以說‘各取則兩傷’,偏一邊不行。因此理事二者是要‘並觀則俱是’,如果太執著一邊,都錯了。下面申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