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九)~L 第249經(捨利弗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249經(捨利弗經):

  本經是一部很有哲理性的經典著作,思辨色彩濃厚。

  經中主要是阿難與捨利弗之間的對話語錄。從對話中我們可以獲得這樣一個信息:從佛法修證的角度上講,阿難與捨利弗相比,還相去甚遠。阿難是“多聞第一”,而捨利弗卻是“智慧第一”。阿難只是聽得多,但是從領悟能力上講,捨利弗要比阿難高出一大截。因此一直對佛陀滅度,阿難也沒有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對於此事我們一點也不值得意外:一個人即使知識淵博,然而從個人的修證心得上講,卻不見得有多大的幫助。畫餅難以充饑,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有一次,阿難向捨利弗請教一些問題。

  1、阿難問:“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更有余不?”

  捨利弗答:“莫作此問。”

  2、阿難復問:“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無有余耶?”

  捨利弗答:“莫作此問。”

  3、阿難再問:“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余無余、非有余非無余耶?”

  捨利弗答:“此亦不應作如是問。”

  我們注意到,阿難連續問了三個問題,捨利弗均給予了“不應作此問”的回答。也就是說,阿難的問法有問題,如果按照阿難的問題進行回答,就會落入邪見,因為阿難提出問題的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不如法的因素。

  那麼阿難的這種問法錯在何處?我們知道,所謂六觸入處,就是六根與六境相結合後所產生的各種認知。這種認知的“存在”,並不會因為我們“離欲”之後,這種認知就不存在了;當然,也不會因為我們滅盡息沒之後,這種認知是繼續存在的。只能說,我們在做到離欲之後,能夠做到不會受到這些認知的影響(左右或“所轉”)。阿難的第一問中,“更有余不”的前提是承認這種認知的繼續存在(實有),這就落入了“常見”;在第二問中,“無有余耶”即是落入一種斷見,即徹底否定認知的存在;第三種也同樣是一種邊見,因為我們既不能說是有余或無余的,也不能說它們是“非有余非無余”的。因此,阿難的三個提問,皆是看似合理、實在荒誕的“偽命題“。

  那麼怎樣提問,才是正確的提問呢?捨利弗最後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余耶?此是虛言;無余耶?此則虛言;有余無余耶?此是虛言;非有余非無余耶?此則虛言。若言六觸入處盡,離欲、滅、息沒已,離諸虛偽,得般涅槃,此則佛說。”

  捨利弗的這段論述十分精辟。他說,阿難的三種假設性提問,都是虛妄之言。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真正的涅槃解脫境界,乃是一種不可以用言語去表達、不可以用邏輯去推理、不可以用意念去揣度的狀態。這種狀態是完全脫離現象上、形式上的任何表述。如果我們試圖用種種方式去闡解它、說明它、描述它、分析它、論證它,都將落入錯誤的形式主義,即邪見。對於什麼叫“六觸入處盡”,什麼叫真正的“離欲”、“滅”、“沒盡”,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去說得清楚的。而《金剛經》上的“不可說”、“不可思”、“不可議”,則很好地概括了這種高妙的修證境界。因此捨利弗在這裡用了一句“離諸虛偽”,真是曠世經典之語。這種境界,只有真正徹悟的聖人才能夠心領神會,阿難作為尚未開悟的有學之輩,是很難究竟參透的。

  捨利弗不愧為佛陀所器重的上座大弟子。後世曾有人將捨利弗與文殊菩薩視為同一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文殊菩薩是智慧絕倫,而捨利弗在十大弟子中被譽為“智慧第一”,二者難道僅僅是歷史的巧合麼?(4月10日)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九)~J 第246經(七年經)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