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經(蘆經):
所謂“蘆經”,是以“蘆”為喻。我們知道,一根“蘆”是無法站立的,兩根“蘆”也無法站立,可是三根“蘆”卻可以相互倚靠而站立。佛陀常以“束蘆”之喻來教導弟子,從而說明事物的相依性,即共生共滅的因緣關系。而本經是以捨利弗與摩诃拘絺羅二尊者的相互酬答,來闡述十二因緣各支的相互為因為緣。
捨利弗與摩诃拘絺羅,二位關系很不錯。有一天捨利弗到摩诃拘絺羅之處去造訪,問了幾個問題。當然,這些問題似乎司空見慣,然而正是這些看似很平常的問題,反倒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捨利弗問:“有老不?”大拘絺羅答:“有。”
捨利弗繼問:“有死不?”回答:“有。”
老死是一種自然現象,有生必有死,這是舉世公認;既然有死亡的存在,原因是有“生”的存在。如果無生,便無死;若想無“死”,只好無“生”。這個道理很淺顯,大家並不陌生。
捨利弗繼續問:“老死自作耶?為他作耶?為自他作耶?為非自非他無因作耶?”捨利弗的這句問話,便是有點深刻了。“老死”是受自力的作用?他力的作用?還是自力與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還是非自非他的無因而作呢?
大拘絺羅回答說:“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生緣故有老死。”從這裡回答便可知道,“老死”非自力而作,非他力而作,也非無因作,而是接受因緣所生法的支配。有老便有死,它不接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從摩诃拘絺羅的這番話,我們可以推而廣之,即“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以及一切“識”,既非自作他作,亦非非自他作無因作,而是相互緣取而生。
為了說明此十二支的相互關系(因緣),摩诃拘絺羅作出一譬:“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
這便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束蘆喻”。摩诃拘絺羅以此譬喻:“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捨利弗對此回答表示出相當滿意,稱摩诃拘絺羅為“法師”。那麼“法師”的標准是哪些?
第一,能“說老死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
第二,“說有……名色、識,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
第三,“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
如果以此三條為“法師”的標准,那麼當今能有幾人堪稱為“法師”?
摩诃拘絺羅對捨利弗也大加贊歎,所謂“於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捨利弗,能作如是種種甚深正智之間,猶如世間無價寶珠,人皆頂戴”。而捨利弗呢,可以說是“普為一切諸梵行者之所頂戴、恭敬、奉事。”
由這段相互問答及贊歎的言語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道友之間濃濃的那分情誼。(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