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七)~A 第455經(想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漫說《雜阿含》(卷十七)

  第455經(想經):本經與454經大體相同,“緣界種種故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想,緣種種想生種種欲,緣種種欲生種種覺,緣種種覺生種種熱,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第456經(正受經):本經敘述有光界、淨界,乃至有滅界。

  本經比較抽象,已涉及到了“三界”的范疇,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佛陀說:“有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界、非想非非想入界,有滅界。”這裡選取了色界的二天(光界、淨界)和無色界的四天(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同時也提到一個“滅界”(修滅盡定而得定報)。佛陀講這些的“界”,一般修習的比丘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達到這樣的“界”境。於是有比丘就站起來請教:“如此諸界,何因緣可知?”

  佛陀是如何回答的呢?

  “彼光界者,緣暗故可知;淨界緣不淨故可知;無量空入處界者,緣色故可知;無量識入處界者,緣內故可知;無所有入處界者,緣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緣有第一故可知;滅界者,無有身可知。”

  對於佛陀的這段回答,我們可能一時摸不著頭腦。佛陀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用了該命題的對立面來進行闡釋,比如說用光的對立面即暗來解釋何謂光界,說明那裡充滿著光明。上面的“緣有第一故”一句,十分費解,南傳經文作“緣於無所有處而被了知”。若根據南傳經文理解,則“非想非非想”與“無所有”似乎成了一組對立命題,這又無法解釋得通。至於最後一句的“滅界”與“無有身”相對立,是可以成立的,因為這裡的“滅”,可以理解為色身的徹底消失,也可以理解為了卻色身的輪回(無余涅槃);而“有身”,則仍在世間流轉輪回,仍有色身的存在(廣義上的色身)。從“滅界”這一概念上講,它是指一種禅定狀態,即進入到“受想滅定”的禅定境界。達到這種禅定的人,不等於色身消逝,它主要是指心與心所皆已滅盡,即六識的心作用皆滅盡的精神統一狀態。此定系遠離無所有處之煩惱的聖者(即不還果以上之聖者),為樂無心之寂靜境而入的定。修此定,得生於無色界之第四有頂天。

  此時比丘又問:“彼光界乃至滅界,以何正受而得?”正受,是指進入禅定狀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用什麼樣的禅定狀態,可以感知到這些“界”的存在?佛陀回答道:

  1、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於自行正受而得;

  2、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於第一有正受而得;

  3、滅界於有身滅正受而得。

  關於第一點,“自行正受”譯義不明,南傳經文作“想正受”。此處是否可以理解為“通過自己禅定中的精進思惟,就可以達到”呢?

  關於第二點,“第一有正受”中的“第一有”譯義不明,南傳經文作“剩余的行”,即“以殘余細微的行(進入)正受而獲得”。據稱在“非想非非想”境界中,“想”與其他“心的功能”(要素)只以“殘余細微的行”進行呈現。

  第三點中,“有身滅正受而得”的“有身滅”譯義不明朗,南傳經文作“滅”,即“以滅(進入的)正受而獲得”。即這種境界只能通過進入滅盡定的狀態而獲得。(9月9日)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六)~J 第452、453經、454經:本三經敘述界為精神作用的根本,緣界而生觸。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