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海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8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智海法師宣講)18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三稱)

請大家翻到觀世音三經地九面,最後一行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璎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實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前面我們把正中分已經學過了,從這個地方開始,就是觀世音菩薩他的威德神力,經過釋迦牟尼佛的介紹,大家就知道了。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叫觀世音菩薩,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在所有眾生受諸苦難的時候,至誠懇切稱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及時觀其音聲,解救眾生諸多苦難,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觀世音菩薩稱為觀世音菩薩,而觀世音菩薩這種名號他的力量不可思議,功德巍巍不可思議。我們說免七難,應眾求、三十二應等等。這些方面再一再二體現觀世音菩薩慈悲智慧無不周遍,救度眾生慈悲因,可以說是我們世間的大救護主,特別是在苦難之中救度我們眾生特別有力。家家阿彌陀、人人觀世音,所以說人人都喜歡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威德神力我們不求救更待何時呢?所以說昨天跟大家講過了,一個人與別人有不共同的成分,那些不共的成分呢?比喻說我們自己的習氣,阿賴耶思,在阿賴耶識裡面我們所有這些習氣,那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不是別人造成的,而今天這種習氣,只是我們自己有說不定別人沒有,這個東西它是我們與別人不共的成分。

  我們今天學習,要想了生脫死,決絕自己的習氣毛病、解決自己的苦惱,這就是一個根本,就是要把這個習氣毛病轉變過來,我們自己的寞那識、第六意識、前五識,你為什麼那樣執著?為什麼那樣看問題?為什麼那樣去分辨世界?這個都是我們固有思維模式,這個東西是我們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所以說每一個在自己身上就要認知這些,還有我們自己的苦啊、樂啊、我們自己的業報、我們自己生而死、我們自己是幸福還是解脫,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與別人不共的。你說你修行你解脫了,別人說不定沒解脫,個人生死個人了、個人肚皮個人飽,你是你有煩惱了,你煩惱別人不煩惱了,這些幸福是我們自己單別了。所以說在個體上要認識這幾個方面,那是我們耽於的,這些東西也只有我們自己好好發心能夠解決,你自己不發心他就解決不了,要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從諸佛菩薩發慈悲心來幫助我們,他能夠給我們做增上緣,所以說要仰靠諸佛菩薩、仰靠善知識、仰靠三藏十二部經典,像這些那就是我們可以借助的功德,包括人類的閱歷。歷史都可以作為一面明鏡來幫助我們,但是能不能夠得到這些諸佛的攝受,能不能夠得到這些諸佛菩薩的利益,能不能夠得這些到三藏十二部經典乃至佛法僧三寶的這種攝受的功德。他不僅僅是靠諸佛菩薩,他單方面是成就不了的,還看我們自己,這樣要雙方要合作、要配合,如果不配合的話,得不到諸佛菩薩的攝受,得不到這些佛法的利益,成就不了我們自己的功德,所以說我們在修學的時候要選一個很好的環境。諸佛菩薩慈念眾生如母憶子,他這個心非常非常的懇切,但是我們自己一點虔誠恭敬都沒有、一點發心都沒有,我們自己不努力,自己不救自己。你說這些諸佛菩薩攝受我們能攝受嗎?那就不能攝受啊,這個道理要明白哦,生死是我們自己的生死,苦樂是我們自己的苦樂,業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的習氣毛病是自己的,按道理說這個東西就是你自己的,你自己不修行誰幫你修行呢?但是諸佛菩薩都是那麼慈悲來幫助我們。既然了解了觀世音菩薩如是的慈悲、如是的智慧普門示現無有不周,那麼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表示呢?那要積極配合,怎麼樣配合呢?就要在心地裡面好好的思維、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就要好好的感念觀世音菩薩的恩德,三十二應化身那麼慈悲、那麼懇切、無為不至,就要把這些諸佛菩薩的恩德,要在內心裡面再一再二的思維,通過再一再二的思維以後你的心態就不一樣了。以前是沒有思維,所以說你對觀世音菩薩無所謂,好像跟我自己沒有關系,認識不到觀世音菩薩的好處、認識不到觀世音菩薩的威德、認識不到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所以說釋迦牟尼佛才在無盡意菩薩的請問之下,慈悲開示觀世音菩薩的威德自在神力。為什麼要跟我們開示觀世音菩薩這些威德自在神力呢?意思就是要給我們開道門,讓我們能夠得到救護,能夠脫離苦難世界、能夠脫離煩惱世界、能夠脫離造業的世界。能夠把自己阿賴耶識裡面所有的習氣毛病都能轉化過來,你要明了哦。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給我們開示、觀世音菩薩這些威德自在神力呢?無盡意菩薩為什麼要請問觀世音菩薩,他的名號以他游化度化的這些方式呢?這是有非常深刻含義的,這些諸佛菩薩的悲心切切。只有我們認真思維了以後,我們才能夠體會諸佛的悲心,才能夠體會菩薩的慈悲,才能夠體會觀世音菩薩的無盡恩德。

  《法華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說;諸佛出世為有一個大事因緣,就是要幫助我們眾生要究竟解脫,究竟成佛。大家於這個有沒有感覺?有沒有感覺你說?有。什麼樣的感覺?啊?要知恩、要報恩,對不對。要知道三寶的恩德,要知道觀世音菩薩的恩德。諸佛菩薩他對於我們眾生這些恩德是無量無邊的,只有能夠知恩報恩的時候,我們聽這些經法他才不一樣。如果不能夠知恩報恩,你說你聽經干啥,如果不明了釋迦牟尼佛開示**的這些甚深意趣,你說你聽來要啥用啊?聽了以後回去了還是一樣的。對於自己習氣毛病一點都不發心改變,對於自己煩惱執著一如既往,對於自己造業還是那樣無所畏懼,大勢造業,對於我們所受的這些輪回諸苦,我們依然麻木不仁諸佛菩薩口都說干了,為了救護我們這些眾生何止千萬億反的在這個娑婆世界講經說法。就包括這個《普門品》,也有多少的法師給大家講過不止一遍、兩遍、三遍。是不是。但是我們自己意思裡面呢,我們意識到這種恩德嗎?如果沒有意識到那麼我們聽經就白聽了,我們就在這打混過日。所以說無盡意菩薩就給大家做了一個示范。恩,我知道了,釋迦牟尼佛;你給我講了觀世音菩薩這麼多威德自在神力,這個觀世音菩薩於眾生真是恩德無邊,面對這些恩德無邊的觀世音菩薩應該干什麼?至誠、懇切、供養、求救、如法修行,對不對。所以說這個供養就理所應當來了,無盡意菩薩就把自己身上這些寶珠璎珞,價值連城的這些寶珠璎珞毫不念心的取下來供養了。而且以這個的供養,他跟觀世音菩薩受持法施,我這個如法修行哦。在修行過程當中也好,還是怎麼樣也好,那都是共同的。你想利益眾生沒有讓你利益,你能夠成就嗎?不能夠成就。無盡意菩薩要供養這個珍寶璎珞,如果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你想一想這個功德能成就嗎?不能成就。光是發心還不行,還要有圓滿的結果。
  所以跟我們世間上所說的,我只要有好心情就行了,有好心情就不需要行動了,就不要要求結果了。如果沒有結果那就很不圓滿。

  所以說我們佛法裡面所講的這些善業,他從發心到過程、到各種因緣條件、到最後圓滿的結果,一直到盡未來際永不變質的這種果報,這才是善法的一種究竟,他才算圓滿了。所以說我們現在發心學佛,發心是有了,但是要從淺入深在整個過程當中要保質保量,我們這種發心永不變質。乃至要結合身邊的一切因緣條件來修行,外在的山河大地,外在的眾生有情,包括我們自己六根、六識等等一切,都是我們修行的最佳環境,這就是我們的資源,任你悠游、配合你修法、成就你的佛道,這個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以說觀世音菩薩示現謙虛,不住福德相、不肯受之。經過無盡意菩薩再三請求,然後釋迦牟尼佛發了指示了,觀世音菩薩才接受下來。接受下來也是為了慈悲眾生、成就眾生,但是自己還是不執著,表面上雖然說接受了,但是自己內心並沒有執著。你看後面;他一份奉釋迦牟尼佛、一份奉多寶佛塔。自己是接受了,但是接受過來並沒有自己享用,而是要怎麼辦,還要輾轉供養,供養釋迦牟尼佛、供養多寶佛塔。這個跟我們今天的人做了非常好的榜樣。什麼東西我們自己享受了,這個福德享受了就沒有了。而這些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吃也是吃了,享受了也是享受了。但是如果說拿來輾轉供養的話,這就是無盡財寶,可以增長無盡眾生的功德,也可以增長我們無盡的功德。所以不要貪圖享受,這世間上的東西我們貪圖享受。一個方面增加執著、增加虛妄分別、增加我們自己煩惱。二一個方面我們自己功德法性開顯不了。

  世間上一磚一瓦都有這樣的妙用。用的好就成就我們自己的出世大業,用得不好就讓我們這些東西而造業受苦、輪回不絕。大家要明白。無盡意菩薩為什麼要供養?你們說;剛才講了一大堆,你還沒明了。觀世音菩薩有那麼樣大的恩德,釋迦牟尼佛有那麼樣大的恩德,知恩報恩,以感恩的心情來供養釋迦牟尼佛,供養觀世音菩薩,只有以這種感恩的心態如法修行,我們自己主動趣向於佛法了,我們才能夠得到釋迦牟尼佛的攝受,才能夠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攝受。我們說能不能得諸佛菩薩的攝受,他是雙方的。既然我們前面講了;釋迦牟尼佛也好、十方三世一切佛也好、觀世音菩薩也好,他們自己的智慧、慈悲、能力、威德、神力那是完全具足的,救度眾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自己能不能得到救度呢?還要看我們自己配不配合。就是要發心、就是要知恩報恩、就是要如法修行。所以說無盡意菩薩他就如法修行來了。

  第二個問題;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肯接受呢?因為經善告訴我們,菩薩不應該住著福德相,啟示我們今天的人不要貪圖享受。就要能夠給這個世間上創造財富,對不對。能夠創造財富的,是最富裕的。那麼只管去享受財富的,捨福啊。像這些,拿我們世間上家庭裡面這個有非常好的起因。你在家庭裡面你貢獻了什麼?你在社會上貢獻了什麼?你在國家裡面貢獻了什麼?你在寺廟裡面你奉獻出了什麼?你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當中究竟創造了什麼?是我們一味的在索取呢還是在奉獻呢?索取就接近於惡業,奉獻那就是修行善法。所以說觀世音菩薩不住福德相,他是這樣的。

  第三個問題;供養璎珞它屬於財施,為什麼這個地方說是法施?你要明了哦,這是昨天已經講過了。今天我們在復習,因為無盡意菩薩在修如法供養的時候,他沒有一個能供養的我以及所供養的東西,以及供養這回事,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三輪體空。雖然在事相上我們也經常在斷惡修善度眾生,但是任何一個修行都要安住於這樣的三輪體空,以無分別智來攝受這種修行,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達那種究竟無分別智,但是我們可以學習這些無分別智這些潛行。我們現在雖然說在分別,但是分別什麼呢?分別無分別的。比喻說能供養的這種我,有沒有一個我呢?不應該有一個我,因為這個我是我們自己迷亂顯現,是我們自己的執著,是自己的錯誤認知。如果說我們在做一切事情當中的時候,有一個我字,那就難免增加這種我執分別習氣,那虛妄分別習氣那就會增長起來,依這樣的增長他有一個能做的我以及所做的事情,這種能所對待他的虛妄分別又更粗顯了。依這種能所分別,我們就會更增加種種的名言失色,什麼我、什麼他、什麼無盡意菩薩、什麼觀世音菩薩、什麼價值百千兩斤的這些寶珠璎珞,一系列的文字游戲他就會出來,又讓我們增加一層執著。所以說這樣的煩惱雜染,就在這樣的工程當中顯現,我們在平時差不多就是這樣,隨時隨地在增加這種三輪的分別,在增加這種虛妄分別,增加這些雜染,從而產生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而無盡意菩薩他就教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三論體空,不去執著有一個能做的我以及所做的事、以及做的一會事。他也不執著能布施的、以及所布施的、以及布施這種法,他這三樣都不執著。所以說他正在做財布施的時候,他就是行法布施,當下運用智慧來修行,就能夠把這些事情上升到理事圓融的修行階段。正在做財布施的時候他也能夠修行法布施,舒不舒服?你說,哦;這個太舒服了。你今天學了以後,你回去不管做什麼事情,那就要學這種心態,這個是非常美妙的一種修法。

  還有一個,這個無盡意菩薩,他在做一切善事的時候,不是為自己而做,為誰而做呢?而是代一切眾生供養。你看我們這些眾生,你聽了觀世音菩薩威德自在神力,你想沒想起來要供養觀世音菩薩,沒有。但是無盡意菩薩就代替我們了,無盡意菩薩知道我們愚癡,知道我們不能夠顯現這種如理的修行供養。無盡意菩薩就站出來了,我代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來供養,你說無盡意菩薩這種修行好不好。我們修行也是要學這種方法,你回去念佛也好、聽經也好、還是修行也好,都不要執是自己來,要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有情都請來,知道吧。當然能力所及的,能夠叫來就叫來,能力不能及的就要利用我們的觀想,我自己的父母親、歷代祖先、我自己的冤家對頭、六道眾生、都和我一起來聽經了,我們要代眾生聽經聞法,代眾生念佛往生。學會沒有啊?你們。還要把這樣的方法學會,不要光是圖自己念佛,自己聽經,哎呀,我今天好享受,我今天又聽經了,我又念佛了,我心裡好高興,你倒是高興了,還有那麼多六道眾生。要發心啊,要代眾生來念佛、代眾生來聽經、代眾生供養,這就屬於利益眾生的這種修行。能夠利益眾生修行,就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了。這個就是慈悲行、這個是法施,觀世音菩薩你才示現了這個普門示現,釋迦牟尼佛才開示了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我今天我就學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在財布施當中代一切眾生供養,這種發心很普片、發願很廣大、攝受眾生很普片。所以說有這麼一些過程,為什麼這種財布施,他在布施這種璎珞寶珠它叫法布施呢?你要把這些問題理解了,你才真正能夠理解經文的意思。如果不然的話一看經上的文字,我們心理面還是迷糊的,所以這個是這樣。

  在觀世音菩薩不受供養,無盡意菩薩再次懇切的請求觀世音菩薩來攝受、來受供養。為什麼呢?昨天叫你回去考慮哦,為什麼?估計回去就沒有考慮,要走路、要吃飯、要睡覺、還跟他們說這樣那樣的龍門鎮,我簡直沒有來得及復習,簡直來得及去思考,是不是這樣?好多人不說,他是這樣,我就說這樣,呵呵。你咋知道呢?一想就知道了,對不對。無盡意再請他也有兩層意思,一個方面說為了表達自己至誠懇切,二一個方面也體察觀世音菩薩謙虛,因為有釋迦牟尼佛在嘛,所以說再請求實際上希望釋迦牟尼佛,能夠准許轉交給觀音菩薩,它有這層含義。通過釋迦牟尼佛來轉交觀世音菩薩一定能夠接受了,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我是為眾生而供養,你也是為眾生而接受啊,你不要不接受啊。我們為了利益眾生你也要接受。對不對,所以說是這樣的。接受了以後你為眾生而接受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它有這樣的深刻意趣在裡面。

  我就看我們這些出家人,平時這個出家人沒有道心的呢,他貢高我慢,你要頂禮呢,頂吧,多頂幾個,你要拿錢,好嘛,給多少,家裡面都財寶統統拿來我也不嫌多。呵呵。就是說我們自己在這個裡面不知道人家受供,或者說供養,我們自己該不該受供,沒有慚愧心,這個一個負面都形象,讓人家看了很不舒服。這些七老八十了都在給你頂禮,這個小娃娃在那安置若豎,這些居士七老八十了走路都是困難,然後還要來聽經、還要來聞法、還要來念佛、還要來做功德,但是我們知不知道珍惜。如果不知道珍惜的話,人家在造福報,我們就在造業了,對不對,這樣分別阿。但是另外一個情形呢,稍微有點道心的,你跟他合個掌,哎呀,我不敢當你不要合掌。你要跟他頂禮,哎呀,不要頂禮,我受不起呀。你要跟他供養,我不行,我不收金銀的,你這些東西拿開、拿開,我不要。那人家一片虔懇切的心,滿懷熱情而來,但是受冷眼而去。你說讓人家這些眾生心理面做何感受呢?心理面涼啊,對不對,所以說不要為自己去發心。他們一般的人不受頂禮、不受供養,他那個心情是什麼?我受不起,我沒有福報。你要是給為頂禮都話,你把我都福報都拿走了,你要供養為的話,我都福報都捨掉了,沒有了,所以他不願意捨福,不願意減少自己的福報,所以不願意受頂禮。我們認為這個還是消極的,對不對。為啥?因為你要做眾生的福田嘛,你修都福報就是要回向給眾生,人家來求福報就是要給人家,就是要成就大家。說頂禮、你沒有福報受不起,受不起,你為什麼不去頂禮呢?對不對。

  淨天老法師他就告訴我,沒有事都時候晚上多頂禮,為啥?你以後學法師啊,你要講經說法,你一登上法台的時候講經說法,千人百眾給你頂禮,在下面頂禮都這些人,是什麼人啊?你不認識,說不定有應現的大菩薩呢,如果有這些大菩薩給你頂禮,你受得起嘛,受不起,受不起,你還是要受,但是你受了以後,因為你平時沒有修積頂禮,沒有修積福慧。所以說你這個福報減少那是肯定的了,慢慢你這個福報減少了,威德沒有了,智慧也就退失,你看看,還是老法師警醒的好。你要是平時不加緊都禮拜,不加緊都修行,你就經不住大家頂禮,經不住大家贊歎,經不住大家供養,完了。在大家頂禮、贊歎、供養當中你這個人慢慢的我執習氣、虛妄分別他就會弄起來了,這個道心就會退失。沒有福德資糧保障嘛。你要是感覺到自己沒有威德力量,沒有福德力量的話,下來之後你就是要勤修,晚上人家都睡覺了,你就是要把那個蒲團磕爛,人家晚上都休息了,你就是要不休息的去禮拜諸佛。這麼多人都在供養,但是你供養了以後,你不要自己享受,把這些錢再拿來修法,在拿來供養三寶。輾轉供養它就成為無盡財寶,這樣子你也不捨福,而且你還能夠借花獻佛,人家的錢嘛,人家供養你的錢嘛,你自己一分不要享受,而且把人家所供養的錢拿來轉供諸佛,而且發菩提心,發利益眾生心、發如法修行的心,這是眾生幫助你成就修行。你說沒有錢的時候,人家的供養來了,你就可以修行,你要是自己享受了,完了,造業。你看看,這個世間上點點滴滴,就看你運用的好,運用的不好。要運用不好的話,人家供養是的好事,但是拿到你手裡面那就成為壞事了,人家頂禮是好事,但是你安置若豎,認為無所謂受了,這樣對你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

 

上一篇:智海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6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